芦根的药理作用
芦根的药理作用
对骨 骼肌有抑制作用
能抑制蛙神经肌肉标本的电刺激所引起的收缩反应及大鼠膈肌的氧摄取和无氧糖酵解,并能抑制肌动蛋白-三磷酸腺甙系统的反应,还有比较弱的中枢抑制作用,表现为对大鼠及小鼠均有镇静作用,并能与咖啡因相拮抗。在家兔的脑电图上,出现波幅增大,频率减少,显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有抑制现象。在大鼠尾部电刺激试验中,有镇痛作用,强度与氨基比林相似。有解热作用,对TTG(Pseu-domonas fluorescens菌体的精制复合多糖类)性发热的解热作用较好,对二硝基酚引起的发热无甚作用。对多突触反射(猫腓神经-腓肠肌标本)有短暂的抑制作用。静脉注射可引起家兔血压短暂下降,皮下注射可使血糖略有下降,对离体蟾蜍心脏及离体兔肠均呈抑制作用,对兔耳血管无明显影响。其毒性很低,小鼠口服0.5g/(kg.d),lmo未引起异常改变。
对离体豚鼠肠管有松弛作用
在2×l0(-5)浓度时,能显著抑制离体兔小肠收缩。4mg注入在位兔小肠腔,可使蠕动收缩减慢。每天给于大鼠口服2mg,可使血中甲状腺素显著增高。并有轻度抗氧化作用,可防止肾上腺素的氧化。有轻度雌激素样作用。尚有抗癌作用,6和12.5mg对小鼠P388的T/C为133和174%。
白术药理作用
1、利尿作用:具有明显而持久的利尿作用,对各种动物如大鼠、兔、狗都有作用。对不麻醉狗静脉注射煎剂0.05~0.25g/kg,尿量增加可达9倍以上,并在用药5小时后仍高于正常;灌胃给药1~3g/kg,尿量较用药前可增加2~6倍,而且多数于用药6~7小时后仍多于正常,白术煎剂和流浸膏1.0g/kg给大鼠静脉注射,兔1.0g/kg灌胃或腹腔注射,均能产生明显而持久的利尿作用。白术不仅增加水的排泄,也促进电解质特别是钠的排出,并且钠的排泄还胜于水的排泄。它也不影响垂体后叶激素的抗利尿作用,因此白术增加水的排泄可能主要不是影响水的主动性重吸收,而是续发于电解质重吸收的减少,既有汞撒利样排泄氯、钠的作用;又有增高尿中二氧化碳容量、pH值以及增加钾排泄,减少铵排泄的醋唑磺胺样的特点。对人的利尿作用有少数试验,不能最后肯定。[2]
2、降血糖作用:家兔灌胃煎剂或浸膏,血糖稍有降低。大鼠灌胃煎剂有加速体内葡萄糖的同化因而降低血糖。小鼠内服煎剂有保护肝脏,防止四氯化碳引起的肝糖元减少作用。[2]
白术 3、强壮作用:白术煎剂灌胃1mol或6g/kg,能促进小鼠体重增加和增强游泳耐力,白术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对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呈活化作用,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使巨噬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吞噬指数及其溶酶体消化平均较对照组显着增加。在白细胞减少症时,白术有升白作用。白术还能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和自然玫瑰花形成率,促进细胞免疫功能,且IgG明显增高。说明白术有健脾胃、壮身体和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2]
4、抗凝血作用:白术对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白术煎剂0.5g/kg灌胃1~4周,能显着延长大鼠凝血酶元的时间。其作用较双香豆素弱,但较Butadion为强。根的作用比茎强。健康人服用5%根煎剂,每次1汤匙,每天3次,4天后凝血酶元时间及凝血时间均显着延长,停药后10天上述指标恢复到给药前的水平,酒精浸出液也有效果,但维持时间较短。[2]
5、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白术有血管扩张作用。对心脏呈抑制作用,剂量过大时可致停博,麻醉犬静脉注射煎剂0.1g/kg,血压轻度下降0.25g/kg时,血压急剧下降,3~4小时内未见恢复。[2]
6、抗肿瘤作用:体外试验表明,白术挥发油中之中性油对食管癌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10mcg/ml时,于24小时内可使癌细胞全部脱落。5mcg/ml时,可使大部分癌细胞脱落,残存的小片细胞或散在细胞呈核固缩,核仁模糊不清,泡质多空泡。白术挥发油50~100mg/kg腹腔注射对艾氏腹水癌有显着抑制作用。全身给药时,对实质性实体癌的疗效则报道不一致。对358种植物药、中药单方和复方进行筛选时,白术挥发油对小鼠肉瘤~180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为31~49%)另有报道对S~180,S~37,U~14和W~256,以及白血病模型(L615均无明显作用。近报道,白术对methA肿瘤的中如活性比对照组明显增加,并显着增强MethA肿瘤的迟发性超敏反应,还促进植物血细胞凝集素-P和脂多糖诱导的幼若化反应。[2]
7、对胃肠平滑肌的作用:过去报道,白术对胃肠道功能(如胃酸的胃液分泌,推进性肠蠕动等)无影响,亦无抗溃疡、抗炎和镇痛作用,不影响正常体温,对中枢神经系统无明显抑制作用,后者被认为可以作为与苍术相区别的依据。近报道,白术对家兔离体小肠自发活动的影响多不相同,白术能增强兔离体小肠自发性收缩活动,使其收缩幅度加大,白术油抑制肠管的自发运动,或白术对家兔离体小肠的自发运动影响不明显。白术对乙酰胆碱、二氯化钡所致的家兔离体小肠强直性收缩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对加入肾上腺素所致的离体家兔小肠活动的抑制,白术可以拮抗此作用。但亦有报道没有明显的拮抗作用。白术煎剂每天10g(生药/kg连续给小鼠灌胃能明显促进小肠蛋白质的合成。白术提取物50mg和200mg/kg灌胃给药,对动物水浸束缚应激性溃疡,有显着抑制效果。[2]
8、抗菌作用:水浸液在试管内对絮状表皮癣菌、星形奴卡氏菌有抑制作用。煎剂对脑膜炎球菌亦有抑制作用。近报道白术煎剂和四君子汤对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而无杀菌作用。[2]
9、促进造血功能:白术煎剂1g/kg,0.2ml/只皮下注射能促进小鼠骨髓红系造血祖细胞(CFU-E)的生长。对于用化学疗法或放射疗法引起的白血球下降,有使其升高的作用。[2]
10、促进蛋白质合成:白术煎剂10g/kg灌胃,连续7天,明显促进小鼠小肠蛋白质的合成。[2]
11、其它作用:白术对呼吸有短暂的兴奋作用,另外白术对家兔、肠鼠、大鼠和小鼠的子宫平滑肌有明显抑制作用,白术煎剂对小鼠因四氧化碳引起的肝损伤有保护作用。白术乙酸乙酯提取物,大白鼠十二指肠给药,可明显增加胆汁分泌。少量挥发油有镇静作用。[2]
蜂蜡药理作用
蜂蜡据称尚含一种芳香性有色物质,名为虫蜡素(Cer olein)。【药理作用】
1.活性氨清除作用,中国产蜂蜡对来自芬顿体系的·OH和来自X/XO系的O2均有清除作用。2.5μg/ml以上浓度完全抑制脂质过氨化,还可浓义依赖性抑SOD诱导。
2.其他作用,蜂蜡及其乳浊液有抑菌和防腐作用。且将肝素100-150mg悬浮在蜂蜡0.5-1.5ml内,静脉注射给予,可使肝素抗凝血作用时间延长。
【性味】味甘;淡;性平
【归经】脾;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解毒;生肌;止痢;止血;定痛。主痈疽发背,溃疡为敛;急心痛;下痢脓血;久泻不止;胎动下血;遗精;带下
【用法用量】内服:溶化和服,5-10g;或入丸剂。外用:适量,溶化调敷。
槟榔药理作用
驱虫作用
槟榔碱是有效的驱虫成分。对猪肉绦虫有较强的瘫痪作用,使全虫各部都瘫痪,对牛肉绦虫则仅能使头部和未成 熟节片完全瘫痪,而对中段和后段的孕卵节片则影响不大。体外试验对鼠蛲虫也有麻痹作用。槟榔碱对蛔虫也可使之中毒而对钩虫则无影响。槟榔与雄黄、肉桂、阿魏混合的煎剂给小鼠灌服,对血吸虫的感染有一定的预防效果,但与萱草根、黄连及广木香一起用于治疗小鼠血吸虫病则无效。
抗真菌、病毒作用
水浸液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煎剂和水浸剂对流感病毒甲型某些株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抗病毒作用可能与其中所含鞣质有关。
对胆碱受体的作用
槟榔碱的作用与毛果芸香碱相似,可兴奋M-胆碱受体引起腺体分泌增加,特别是唾液分泌增加,滴眼时可使瞳孔缩小,另外可增加肠蠕动、收缩支气管、减慢心率,并可引起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兔应用后引起冠状动脉收缩。1%溶液用于青光眼可降低眼压,但作用持续较短,且对角膜有明显的刺激性。由于增加畅蠕动,促使被麻痹的绦虫排出。也能兴奋N-胆碱受体,表现为兴奋骨骼肌、神经节及颈动脉体等。对中枢神经系统也有拟胆碱作用,猫静脉注射小量槟榔碱可引起皮层惊醒反应,阿托品司减少或阻断这一作用。
其他作用
小鼠皮下注射槟榔碱可抑制其一般活动,对氯丙嗪引起活动减少及记忆力损害则可改善。已证明槟榔中含有对人的致癌质。平时嚼食槟榔者有味觉减退,食欲增进,牙齿易动摇,腹泻少,咽痛者也少并可治腹痛,可能是由于其中含有大量鞣质之故。此外食槟榔者肠寄生虫少,口渴的感觉少,可能与槟榔碱的作用有关。
芦根有什么功效 药理作用
芦根所含的薏苡素对骨骼肌有抑制作用,能抑制蛙神经肌肉标本的电刺激所引起的收缩反应及大鼠膈肌的氧摄取和无氧糖酵解,并能抑制肌动蛋白-三磷酸腺甙系统的反应,还有比较弱的中枢抑制作用,表现为对大鼠及小鼠均有镇静作用,并能与咖啡因相拮抗。
芦根制剂能抑制蛙神经肌肉标本的电刺激所引起的收缩反应及大鼠膈肌的氧摄取和无氧糖酵解,并能抑制肌动蛋白-三磷酸腺甙系统的反应,还有比较弱的中枢抑制作用,表现为对大鼠及小鼠均有镇静作用,并能与咖啡因相拮抗。
在芦根制剂刺激家兔的脑电图上,出现波幅增大,频率减少,显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有抑制现象。在大鼠尾部电刺激试验中,有镇痛作用,强度与氨基比林相似。
芦根还有有解热作用,对TTG(Pseu-domonas fluorescens菌体的精制复合多糖类)性发热的解热作用较好,对二硝基酚引起的发热无甚作用。
芦根对多突触反射(猫腓神经-腓肠肌标本)有短暂的抑制作用。静脉注射芦根制剂可引起家兔血压短暂下降,皮下注射可使血糖略有下降,对离体蟾蜍心脏及离体兔肠均呈抑制作用,对兔耳血管无明显影响。
脐带药理作用
脐带激素对雌性幼小鼠有促进发惰期的作用,使子宫、卵巢肥大,子宫粘膜肥大增殖;对去势小鼠也有此作用。对幼小、去势或摘除脑下垂体前叶的家兔静脉注射脐带激素,可使内生殖器组织肥大和增殖,故认为有性激素样作用。本品对蛙、小鼠及家兔有麻痹作用。特别对兔,用大剂量时能迅速降低血压,产生痉挛,最后呼吸麻痹而死亡。对蛙后肢、兔耳血管有扩张作用,对离体蛙心及蛙骨胳肌有麻痹作用,对兔肠管及子宫则为兴奋作用。
脐带提取物其作用与脐带激素大体相似。
猕猴桃根药理作用
根的粗制品,对腹腔注射小鼠艾氏腹水癌(EAC)有明显抑制作用,曾观察45天和60天,对荷癌鼠的生命延长率分别为75%和116.9%(P<0.01)。
小鼠在接种肝癌实体型细胞(HepS)前,先接受4次预防给药,接种后再治疗4次或2周,剂量80mg/kg,结果表明接种前预防和接种后治疗其抑瘤率分别为49.6%和51.6%。接种后用根粗制品效果更好。根部多糖复合物(ACPS-R)80mg/kg与5-Fu 250mg/kg合用时,对HepS的抑瘤率明显高于单用5-Fu、ACPS-R剂量为80~100mg/kg及125mg/kg时,对EAC的疗效,大体分别与15mg/kg和22.5mg/kg的环磷酰胺(cy)相当。〔林佩芳,等。中华肿瘤杂志,1988,10(6):440]。
试验证明,猕猴桃的果汁能阻断致癌物N-亚硝基码啉的形成,ACPS-R还能增强NK细胞的溶瘤活性和促进巨噬细胞吞噬的功能。
白茅根药理作用
药理作用:
1. 利尿作用白茅根水浸剂给正常家兔口服有利尿作用, 再服药5~10天时最明显.其利尿作用可能与白茅根中所含丰富钾盐有关.
2. 抗菌作用煎剂在试管内对福氏、宋内痢疾杆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但对志贺痢疾杆菌则无作用.
3. 止血作用研究表明: 白茅根可加速凝血过程的第二阶段, 即促进凝血酶原的形成, 因而有止血作用.有人认为, 白茅根的止血作用在于能缩短出血及凝血时间.
4. 其他作用白茅根水浸液有降低血管通透性的作用.
白茅根的作用与功效及禁忌 白茅根药理作用
白茅根主要含有白茅素、芦竹素、印白茅素及白头翁素等;还含有机酸、甾醇及糖类等。具有止血、利尿、抗炎等作用。其水煎剂能够显著缩短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增加负荷小鼠的尿量;且能够抑制醋酸所致的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提高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
芦根的副作用
【副作用】
(一)传统文献
《本草纲目》:无毒。
(二)临床观察
芦根无毒。芦根汤液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副作用。长期服用或大剂量服用也没有明显副作用。芦根所含黏液质对脾虚泄泻者,可能使人大便更稀。
(三)现代研究
芦根
第1步化学成分:
本品所含碳水化合物中有木聚糖等多种具免疫活性的多聚糖类化合物,并含有多聚醇、甜菜碱、薏苡素、游离脯氨基酸、天门冬酰胺及黄酮类化合物苜蓿素等。
第2步药理作用:
芦根有解热、镇静、镇痛、降血压、降血糖、抗氧化及雌性激素样作用,对 β-溶血链球菌有抑制作用,所含薏苡素对骨骼肌有抑制作用,苜蓿素对肠管有松弛作用。
第3步临床研究:
据报道,用单味干芦根300g,文火煎两次,取汁分3次服完,治疗肺脓疡,均获痊愈(浙江中医杂志,1995,2:87)。
【宜忌】
第1步脾胃虚寒者忌服。
第2步《本草经疏》:"因寒霍乱阼胀,因寒呕吐勿服。
猪脾药理作用
1.免疫调节作用猪脾可用来制取转移因子(TF),TF是一种低分子肽一枝耷酸复合物,是介导细胞免疫的重要淋巴因子之一。能将供体的细胞免疫能力,特异地转移给受体,使受体具有供体的细胞免疫能力。TF在体外能增强PHA和ConA等对淋巴细胞、NK细胞、K细胞和Mφ的刺激作用,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和E玫瑰花结形成率,促进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趋化作用;在体内能传递或转移迟发型超敏反应( DTH)。 TF也能触发淋巴细胞和 Mφ释放IFN、TNF及ILI,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如猪牌TF1mg/kg,2mg/kg和使用方法4mg/kg口服,或 0.5mg/kg,1mg/kg和 2mg/kg腹腔注射,隔日1次,连续7次,对化疗(环磷酸胺)或荷瘤(S180)小鼠被抑制的DTH有明显增强作用。给小鼠口服乙肝特异性猪脾TF也能诱导实验小鼠对乙肝疫苗的DTH,表明能转移抗原依赖性特异效应。猪牌TF与人脐带血T淋巴细胞温育后能激活E玫瑰花结形成,其激活率为42.27% 。白细胞粘附抑制试验证实,结核特异性猪脾TF能转移对结核的细胞免疫功能,对强毒感染的小鼠和豚鼠,可延长感染动物的存活时间,降低死亡率,明显减轻感染动物的脏器病变及细菌定量培养数目,对感染动物有保护作用。用特异性猪牌TF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早期病人,可使病情明显减轻,提高超期率,缩短低血压时间,并可增强细胞兔疫功能。
猪牌核糖核酸,用于丁射线照射引起重度辐射损伤的小鼠,能提高胸腺指数、脾指数、白细胞数及E-玫瑰花结率,脾脏的淋巴小结增生也较明显,表明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猪脾RNA用于治疗小地呼吸道感染,也能显著提高E-玫瑰花结形成率,而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3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免疫核糖核酸(I-RNA)对裸鼠和出生后切除胸腺的小鼠,也可使其花结形成细胞数目增加。用于治疗人病毒性心肌炎及保护动物抵御疟原虫致死性感染也有显著效果。
2.抗肿瘤作用I-RNA和TF均可致敏和介导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在体外I-RNA使非致敏淋巴细胞变成效应细胞,对相应肿瘤细胞起免疫反应;在体内使非致敏动物获得免疫信息,抑制或破坏肿瘤生长。特异性转移因子(S-TF)对胃癌细胞的[3H]UR掺入有显著抑制作用,I-RNA和S-TF尚抑制肿瘤恶性转化及癌基因表达,二者合用能协同抑制瘤细胞的RNA合成。TF和S180细胞的S-TF均能抑制S180细胞的DNA合成,并明显抑制S180转移瘤的生长。猪脾RNA对小鼠S180也有显著抑制作用,其抑制率为36.7%-47%。
桑叶药理作用
1. 桑叶有解痉作用。
2. 桑叶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桑叶煎剂在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和大肠杆菌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另外,还可杀灭钩端螺旋体。
3. 桑叶有抗炎作用。
4. 桑叶有降血糖作用。其所含的蜕皮甾酮对多种方法诱导的血糖升高均有降糖作用,可促进葡萄糖转化为糖元,但不改变正常动物的血糖。
5. 桑叶有降低血压的作用。桑叶提取液给狗麻醉后股静脉注射,出现暂时血压降低,但不影响呼吸。
6. 桑叶对平滑肌有影响,其对动物动情子宫有兴奋作用,对鼠肠肌有抑制作用。
7. 桑叶还有降血脂、利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