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压头晕者也需提防脑溢血
低血压头晕者也需提防脑溢血
众所周知,血压过高易致脑血管破裂、出血,导致中风;而血压偏低也可诱发脑血栓形成,也能导致中风。这是因为在血压较低时,脑血流速度缓慢,甚至暂时停顿,使本身粘稠度偏高的血液易在已发生硬化的血管壁上形成血栓。事实上,多数脑血栓形成发生在老年安静睡眠时,因为这时老年心跳偏慢、血压偏低、血流缓慢。
所以,处于低血压的人也要时时谨慎,如出现头晕、站立不稳、甚至晕厥时应检查血压。在积极防治动脉硬化和降低血液粘稠度的同时,防止和纠正低血压,预防脑血栓形成。
平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高血压病人,平时服药应遵循逐渐增量和个体化原则,防止服用降压药物过量及降压作用过快,应尽可能选用降压作用平稳的药物。
2、慎用安眠药。很多老年因失眠而长期用安定、苯巴比妥、氯丙嗪等药物,此类药不但能抑制大脑皮层,也能使血压降低,产生低血压。
3、处于低血压的人若有营养不良的状态或一下子喝大量酒,便会使原本已低的血压很快地下降。所以,低血压的人少饮酒为宜。
4、积极治疗老年性低血压。老年因自身调节功能减退,常有低血压发生,若平时常发生头昏、黑朦、昏厥症状,应对积极症治疗。
梳头的好处和功效 预防疾病
在我们的头部遍布神经,而梳头可以促进大脑和脑神经的血液供应,有助于帮助身体降低血压,预防脑溢血等疾病的发生,经常梳头还能增强记忆力,对于预防老年痴呆症有很不错的效果,还可以延缓脑部的衰老速度。
四个动作预防脑中风
【摇头晃脑防中风】
平坐,放松颈部肌肉,然后前后左右摇头晃脑各做 30~50 次,速度宜慢,每天早晚各做 3 次。低血压患者平卧做。
头部前后左右旋转,可增加血管的抗压力,有利于预防中风。
【按摩颈部少中风】
双手摩擦发热后,按摩颈部左右两侧,速度稍快,以皮肤发热发红为宜。
专家指出,按摩颈部可促进颈部血管平滑肌松弛,减少胆固醇沉积,促使已硬化的颈部血管恢复弹性,并改善大脑供血,预防中风发生。
【耸肩防脑梗塞】
每天早晚做双肩上提、放下的动作,每次做 4~8 分钟。
耸肩可使肩部神经、血管和肌肉放松,活血通络,为颈动脉血液流入大脑提供人工驱动力。
【空抓手防脑溢血】
每天早、中、晚各做3次空抓手,每次各做 400~800 次。
研究发现,脑溢血与患者的生活习惯、运动方式有关,缺少锻炼的右脑血管壁异常脆弱,易发生破裂,因此患者应多活动左手。
预防脑溢血的的要点
脑溢血是让所有的中老年人非常头疼的一种疾病,因为脑溢血严重时是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的,所以,预防脑溢血就成了一种非常重要的工作,下面为大家介绍十种预防脑溢血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40岁以上的人积极做好预防脑出血的工作,对于保障身体健康和长寿是非常必要的。怎样预防脑出血呢?根据发病因大及临床实践可归纳为10个必须。
1、必须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做到定期检查,采取服药措施.降低或稳定血压,防止血压突然增高。
2、 发现动脉硬化,必须早期治疗,降低血脂及胆固醇,以保持血管的弹性。
3、精神必须乐观。避免精神紧张和疲劳,防止动脉硬化和血压上升。
4、必须注意劳逸结合,合理安排工作,保证足够睡眠,避免过劳过累。
5、饮食必须清淡,少食动物脂肪或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糖也不宜过多食。可多吃豆类、水果。蔬菜和鱼类等,尤其对血压较高、动脉硬化、血脂者更为重要。
6、必须忌烟酒。烟能加速动脉硬化的发展,对高血压更有害,并能引起血管痉挛。长期大量饮酒也会促使动脉硬化,甚至促使血管破裂。
脑溢血的前兆有哪些
在患者的指甲上,如果有红色甚至黑色的斑点出现,就意味着体内血行出现了障碍,这即是脑溢血前兆。
为了预防脑溢血的发生,在这些斑点出现时,可刺激位于食指指甲靠拇指侧下方(靠第一关节处)约2毫米的“商阳”穴;小指上的“少冲”穴和无名指指甲靠小指侧如前相同位置上的“关冲”穴,也是非常重要的穴位。
①突然感到一侧身体麻木、无力、活动不便,手持物掉落,嘴歪、流涎,走路不稳。
②与人交谈时突然讲不出话来,或吐字含糊不清,或听不懂别人的话。
③暂性视物模糊,以后可自行恢复正常,或出现失明。
④突然感到头晕,周围景物出现旋转,站立不稳甚至晕倒在地。这些表现可以短暂地出现一次,也可以反复出现或逐渐加重。
当上述先兆症状出现时,患者在思想上既要高度重视,又不能过度紧张以致惊慌失措。情绪要镇静,避免因血压波动而加重病情。应尽快将患者送到医院就诊,并详细告诉医生已出现的预兆表现,以便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一种常见的症状,那就是脑溢血,我们知道脑溢血的危害性非常的大,如果我们不及时去治疗脑溢血的话容易威胁到我们的生命,上文为我们详细介绍了脑溢血的前兆,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
脑溢血患者的日常护理
第一点:关注患者的血压波动情况,控制血压是关键。 脑溢血这种疾病多是因为血压高导致的,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应用并调整降血压药物,定期进行血压监测,血压不能过高或者过低。
第二点:关注患者的饮食规律情况,健康饮食是重点。 脑溢血患者的饮食是非常重要的,饮食控制的好可以有效的控制病情。饮食疗法上限制盐的摄入量、减轻体重、降低血脂、适度运动、生物反馈疗法等,可以巩固和促进药物的降压作用。
第三点:关注患者的症状预警情况,症状警告多注意。 脑溢血患者会出现一些病情波动的症状,需要多加注意。像是突发头晕或原有头晕明显加重;突发—侧肢体或头面、舌部短暂性发麻、乏力或活动欠灵活;或突发嘴角流水漏气、舌头发硬、咬字不准、吐字不清。
预防脑溢血有三要
一、冬季要注意保暖
预防脑溢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控制血压水平,早起发现并及时治疗高血压。中老年人一旦被确诊患有高血压,就应坚持服药治疗,病定期复查。
脑溢血发病与气候有很大关系,寒冷的冬季是脑溢血多发季节。因为寒冷会引起血管收缩,促使血压上升。我国北方秋冬季气候干燥、寒冷,早、中、晚温差较大,所以老年人在寒冷的冬季节要注意保暖,使身体适应气候的变化。此外,还要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进行一些适宜的体育锻炼,如散步、做广播体操等,以促进血液循环。也可在早晨起床前进行腹部的自我按摩。
二、早晚要喝温开水
中老年人的饮食应合理搭配,做到低脂、低盐、低糖,少吃动物的脑、内脏,多吃蔬菜、水果、豆制品,搭配适量的瘦肉、鱼、蛋等。中老年人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芹菜等,以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平时多散步,每天步行几公里,可以使血压、血糖下降。
老年人最需要注意的是多饮水。体内缺水时,会使血液变稠,血流变慢,从而增加心脑血管的发生几率,而饮水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因此,老年人要养成平时多饮水的习惯,特别是晚睡前、晨起时,饮1~2杯温开水,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另外,还要控制吸烟和饮酒。吸烟、饮酒均可引起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加速动脉硬化。因此,冠心病、高血压及脑动脉硬化患者应注意戒烟、戒酒。农村中老年人要注意蹲便姿势。蹲便时,人的下肢血管会发生严重的屈曲,加上屏气排便看,腹内的压力增高,可使血压升高,从而增加脑溢血的危险。
三、先兆症状要及时发现
脑溢血发生前往往会有一些先兆,如无诱因的剧烈头痛、头晕、晕厥、呕吐等。老年人若发现这些情况,应及时就医。因为发生脑溢血时,如果处置合理,可以降低死亡率。
在日常生活中,一旦遇到老年高血压脑溢血的病人,切莫慌张。
首先,要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在未送往医院之前,如果患者昏迷、呕吐,应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的胃内容物误吸至气道中。高热的患者可用湿毛巾擦拭全身,取冰袋置于腋窝下及额头降温;抽搐的患者可按压人中及合谷穴缓解痉挛。
第二,应迅速将患者送至就近医院进行头部CT检查,以确定患者有无脑出血。
第三,注意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的变化,在医生接诊后及时告知医生。
脑溢血后遗症如何有效预防
脑溢血后遗症的预防方法有哪些?脑溢血后遗症是发生在患者出现脑溢血之后的,预防脑溢血后遗症的发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避免脑溢血的发生。那么在患者得脑溢血之后,治愈以后一定要做好预防措施,避免脑溢血后遗症的发生,那么脑溢血后遗症的预防方法有哪些呢?下面请专家为您解答。
1、脑溢血手术必须要做到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做到定期检查,采取服药措施.降低或稳定血压,防止血压突然增高。
2、 发现动脉硬化,必须早期治疗,降低血脂及胆固醇,以保持血管的弹性。
3、进行完脑溢血手术治疗后的患者,精神必须乐观。避免精神紧张和疲劳,防止动脉硬化和血压上升。
4、必须注意劳逸结合,合理安排工作,保证足够睡眠,避免过劳过累。
5、脑溢血手术结束后,在日常的饮食上必须清淡,少食动物脂肪或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糖也不宜过多食。可多吃豆类、水果。蔬菜和鱼类等,尤其对血压较高、动脉硬化、血脂者更为重要。
6、必须忌烟酒。烟能加速动脉硬化的发展,对高血压更有害,并能引起血管痉挛。长期大量饮酒也会促使动脉硬化,甚至促使血管破裂。
7、脑溢血手术后要注意大便必须经常畅通,避免过度用劲排大便。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软化粪便,以免血压突然增高。
以上是武警河南省总队医院对脑溢血后遗症的预防方法有哪些作出的解答和剖析,仅了解导致脑溢血后遗症的病因有哪些是远远不够的,一旦患有脑溢血后遗症,会增加生活的负担,严重影响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