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所致精神障碍有哪些症状
气功所致精神障碍有哪些症状
一、症状
气功偏差综合征临床表现比较复杂,传统中医将其分为四种类型。按照西医或精神医学,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的不同,将气功偏差反应称之为气功偏差所致心身障碍、气功所致心理障碍和气功所致精神障碍。因此,气功偏差的临床表现有三种表现形式:
1 单纯躯体型;这种类型仅有与气功相关的特殊躯体症状而没有精神障碍。这种躯体症状是指患者感觉有“气”在体内行窜所致的各种内感不适。这种类型比较常见, 但一般不去心理门诊或精神科门诊,而在气功门诊或求助于私人气功师。
2 躯体障碍型继发精神障碍或合并精神障碍;即心身障碍型。
3 精神障碍首发并为主,而躯体症状并不明显,即精神医学描述的气功所致精神障碍,精神障碍又可以分为精神病性和非精神病障碍。但在CCMD-2-R中关于气功所致精神障碍主要指精神病性精神障碍,这种分类还不能为中医和气功学所接受。
我国近年文献报导主要以精神障碍为主的综合征有四种类型。
1 分裂样精神障碍:大多数病人练功后表现为急性发病,临床表现比较复杂,可以出现妄想、幻觉、言语错乱,也常有言语增多:情绪兴奋和行为障碍,也可见一级症状,但并非每人均有。
2 神经症性精神障碍:临床表现可分为躯体障碍和精神障碍,躯体障碍患者主诉,“气体在体内行窜,气冲头部”或气滞留身体某部位,引起各种躯体症状,常见的有头痛、头晕、胸腹胀痛、丹田鼓胀、四肢发麻和肢体不自主运动;如四肢抖动和肌肉颤动,与所练动功有关。精神障碍主要指神经症性心理障碍,表现为睡眠障碍和情绪障碍,如焦虑、紧张、恐惧、易激动、抑郁、疑病观念、消极悲观和动作减少等。
3 癔症性精神障碍:气功诱发的癔症性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急性发病,但在DSM-IV和ICD-10已取消了癔症精神障碍,而用分离性和转换性的机制不能解释气功所致精神障碍的现象。
4 情感性精神障碍:近年也有气功所致躁狂发作的报告。
二、诊断
1 由气功直接引起;
2 症状与气功书刊或气功师所说的内容有密切联系。这些现象通常只在做气功时出现而结束气功(“收功”)时迅即消失,但在病人却持续或反复出现,无法控制。
3 有下述情况之一者不能视为精神障碍:(1)以类似表现作为自己或别人治病的手段;(2)以类似表现作为获取财物或达到其他目的之手段;(3)可以随意自我诱发或自我终止者。
4 不能诊断为其他任何一种精神障碍。
三、体检发现:
无器质性疾病阳性体征。
精神分裂的诊断
国外常用的诊断标准包括美国的疾病分类和诊断统计手册DSM-Ⅳ-TR、WHO的国际疾病分类手册ICD-10,国内常用的诊断标准为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
精神分裂症通常需要和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药物或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心境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强迫性神经症等疾病进行鉴别。
节食或导致精神障碍
人们似乎很理解能量代谢的规律,觉得吃的少消耗的多,脂肪一定不会过剩,更不会在体内堆积,所以,少吃和不吃是最好的减肥方法。这种想法确实不错,不吃食物的确可以很快的瘦下来,但是这个效果是达到了,可是给身体带来巨大的伤害却很容易被忽略掉,节食不仅仅会得厌食症,还会导致精神障碍。
还有很多女孩子总是担心自己发胖,于是就采取节食的方式来控制自己的体重,这样是非常危险的,近日有报道这方面的研究,还是来看看节食的后果吧。
国际科学研究小组研究发现,节食可导致精神障碍,以及引发酗酒问题,且对年轻人来说尤为危险。在这项调查中,科学家对数千名年轻女性的健康状况进行追踪调查。调查发现,一些女孩甚至从童年时期就开始节食,而其他人则是在20至25岁期间开始更多的注意自己的饮食。但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节食都会带来正面效果。
研究报告指出,如果一个女孩在学生时代就开始节食,那么其后果将会在几年后显现。换言之,长期节食会造成很严重的影响。其负面影响主要包括酗酒、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甚至会导致严重的精神疾病。
基于上述的结果,因此专家建议年轻女孩选择参加体育锻炼来保持身材,千万不要采取节食来控制自己的体重,而且同时要增加饮食中新鲜水果和蔬菜的比例。营养学家提醒,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拒绝食用水果,因为它们是健康饮食的组成部分。它可以给我们身体提供更均衡的营养。
而澳大利亚科学家也指出,含蛋白质的饮食对女性的危害是最小的。也就是说女性是不能没有蛋白质的,但是如果节食,就会减少蛋白质的摄入和吸收。所以,对大脑和身体都有害,而且有研究表明,基于食用蛋白质食品的减肥方法是有效的。不过,专家还是提醒大家,在大量摄入蛋白质减肥的同时建议还要注意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取。因为如果只摄入蛋白质,那么身体将会由于缺乏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而处于一种不健康的状态。
精神病的类型
对于精神病分类各国的标准不同,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精神病的分类逐渐系统化,目前我国对精神疾病的习惯分为十四种:
1.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由于脑组织直接受到损害而造成的器质性精神病,如:脑外伤、脑出血、颅内肿瘤等因素所致。
2.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这是由于躯体疾病影响了大脑功能而造成的,如:心、肺、肝、肾发生疾病,导致脑供血、供氧不足;或代谢产物堆积,或水与电解质平衡紊乱,从而继发脑功能紊乱。
3.酒依赖或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由于长期饮酒形成依赖(成瘾)后逐渐出现精神障碍,或在突然停饮后急剧发作。
4.鸦片类及其他精神活性物质伴发的精神障碍。
5.中毒性精神障碍:某些非依赖物质(如苯中毒、铅中毒、一氧化碳、食物中毒、医学药物中毒)短期大量或长期少量进入人体,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后,造成精神障碍。
6.精神分裂症:为较常见的重型精神病之一,多起病于青壮年主要可分偏执型、青春型、紧张型、单纯型等,常见症状有:精神恍惚、狂躁不安、幻觉妄想、兴奋躁动、打人毁物、抑郁多疑等,病程迁延不愈,病人及家属痛苦万分。
7.偏执型精神病:以系统的妄想为主要症状。
9.情感障碍:为较常见的重性精神疾病之-,以显着而持久的情绪改变为基本临床表现。
10.心因性精神障碍:由严重精神打击或强烈的精神刺激所致。
11.与文化相关的精神障碍常见症状有:恐缩症即害怕,身体某一部分缩进身体而死亡;由气功 走火入魔,所致精神障碍:由迷信巫术相关的精神障碍。
12.人格障碍: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影响其社会和职业功能,本人精神上感到很痛苦。通常始于童年,并持续终生,主要有偏执型,反社会型、冲动型、表演型,依赖型、自恋型。
13.性心理障碍:指两性行为在心理上偏离正常而导致活动行为上的异常,常见症有:窥阴症、露阴症、恋物症、恋童症、着装异性症。
14.精神发育迟滞:童年起即表现为全面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
心理疾病学术上大致可分为几类
可根据不同的标准或其严重程度分类,可分为感觉障碍、知觉障碍、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意志障碍、行为障碍、意识障碍、智力障碍、人格障碍等。
详细分类针对患者的年龄结构和不同年龄段患者的咨询、治疗重点,心理疾病按照以下方式分类:
儿童常见心理疾病
拔毛癖、多动症、习惯性尿裤、屎裤(儿童遗便症)、夜尿症、自闭症、精神发育迟滞、口吃、言语技能发育障碍、学习技能发育障碍、儿童抽动症、儿童退缩行为、Asperger综合征、Heller综合征(婴儿痴呆)、Rett综合征、品行障碍、儿童选择性缄默、偏食、咬指甲、异食癖,以及一些具有儿童特点的儿童性别偏差(包括儿童异装癖)、儿童精神分裂症、儿童恐怖症、儿童情绪障碍(如焦虑症、抑郁症)等。
青少年常见心理疾病
考试综合症、严格管束引发的反抗性焦虑症、恐怖症、学习逃避症、癔病、强迫性神经症、师生恋(单相思)、恋爱挫折综合征、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网络综合症等。
成年人常见心理问题
工作适应疾病:过度成就压力、物质金钱关系不当(如致富后的空虚症、吝啬癖等)。
职业性心理疾病:教师的精神障碍、单调作业产生的心理障碍、噪音和心理疾病、夜班和心理问题、高温作业的神经心理影响。
性心理疾病:花痴(色情狂)、露阴癖、窥阴癖、窥淫癖、异装癖、自恋癖、性厌恶、恋物癖、阳痿、早泄、过度手淫等。针对中老年的:更年期精神病、更年期综合征、痴呆、阿尔采莫氏病、老年期谵妄、退离休综合症。
除此之外,可按照疾病的性质和发生原因划分:
不良习惯及嗜好:偷窃癖、纵火狂、神经性呕吐、物质依赖、洁癖。
神经症:神经衰弱、焦虑症、疑病性神经症(疑病症)、癔病(癔症)、强迫性神经症、恐怖性神经症、抑郁性神经症 。
生理心理疾病
躯体形式障碍:躯体化障碍、疑病性神经症(疑病症)、心脏神经症、胃肠神经症、肥胖症、神经性厌食症、经前综合症 。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阿尔采莫氏病、急性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多发梗死性痴呆、皮质下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皮质和皮质下混合性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Huntington病所致精神障碍、肝豆状核变病(Wilson氏病)所致精神障碍、麻痹性痴呆(大脑神经梅毒所致精神障碍)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脑囊虫病所致精神障碍、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颅内肿瘤所致精神障碍、癫痫性精神障碍。
症状性(器质性)精神病:生理疾病和心理的关系、传染病和心理疾病、药物引起的精神障碍、酒精中毒、中毒性精神障碍、肝脑综合征、肺脑综合征、尿毒症所致精神障碍、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所致精神障碍、甲状腺功能亢进所致精神障碍、营养代谢疾病所致精神障碍、风湿性感染所致精神障碍、伤寒所致精神障碍、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精神障碍。
心理生理障碍
心因性心理(精神)障碍:适应性障碍、反应性精神病、感应性精神病、气功所致精神障碍(气功偏差)、恐缩症(缩阴症)、迷信引起的精神障碍、忧郁症、病态怀旧心理。
人格障碍
精神病和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常用抗精神病药物 心境障碍:躁狂症、抑郁症
偏执性精神病
医源性精神病、旅途精神病
周期性精神病
家庭因素引发的精神障碍:丧偶综合症。
精神障碍的分类有哪些
我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如下:
1、脑器质性精神障碍与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如老年期痴呆;颅内感染所致精神障碍;躯体感染、内分泌疾病、营养代谢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等。
2、精神活性物质与非依赖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常见的疾病有:酒精所致精神障碍;鸦片类物质所致精神障碍;镇静催眠剂所致精神障碍;一氧化碳所致精神障碍;食物(如蕈类)所致精神障碍;有机化合物(苯、有机磷等)所致精神障碍。
3、 精神分裂 症及其它精神病性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分裂样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短暂精神病性障碍;分裂情感性精神病;周期性精神病等。
4、情感性精神障碍(心境障碍)。如躁狂症;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 抑郁 症;环性心境障碍等。
5、神经症及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精神障碍。如:恐怖性神经症;焦虑性神经症;强迫性神经症;抑郁性神经症;疑病性神经症; 神经衰弱 ;癔症;心理创K后应激障碍;适应性障碍;气功所致精神障碍等。
6、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生理障碍。如进食障碍(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神经性呕吐); 睡眠 与醒觉障碍(失眠症、嗜睡症、夜惊等);性功能障碍(性欲减退、 阳痿 、 早泄 、性乐 高潮 缺乏、阴道痉挛、 性交 疼痛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等。
7、人格障碍、意向控制障碍(冲动控制障碍)与性变态。
8、精神发育迟滞。
9、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如儿童孤独症;儿童 多动症 (注意缺陷障碍);品行障碍;儿童情绪障碍;抽动障碍;儿童行为障碍等。
10、其它精神障碍及与司法鉴定和心理卫生相关的几种情况。
上述各类障碍,都是精神 医学 研究的范畴。
有了上述了解,我相信精神障碍在不久的将来将我不会成为我们的一大难题,但是我们最重要的是会把精神障碍分类,对症治疗,效果会更好。
精神病分裂症有哪些类型
及性心理障碍等。
功能性精神障碍:
重型精神病:精神分裂症、反应性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更年期精神病、儿童精神病、双相情感性精神病、躁狂症、抑郁症、感应性精神病等。
轻型精神病:神经衰弱、癔症、焦虑性神经症、恐怖性神经症、强迫性神经症、抑郁性神经症、疑病性神经症。
器质性精神障碍:
脑器质性及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病、颅内与躯体感染所致的精神障碍、脑血管病所致的精神障碍、颅脑伤所致精神障碍、颅内肿瘤所致精神障碍、癫痫性精神障碍、内分泌疾病所致精神障碍、低血糖所致精神障碍等。
精神障碍:
精神活性物质、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碍、有机磷中毒所致精神障碍与非依赖性精神障碍、肾上腺皮质激素所致精神障碍、镇静催眠剂中毒所致的精神障碍等。是不是有病,一定要进行临床诊断:
精神病的症状表现为:感觉障碍、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智能障碍、情感障碍、意志行为障碍。精神病的早期症状是精神病明朗化之前的异常精神状态,具体表现如下:
感觉障碍:包括为感觉过敏、减退、倒错、内感性不足等。
知觉障碍:包括错觉、错视、幻觉和感知综合症。
思维障碍:包括思维奔逸、迟缓、贫乏、松驰、病理性赘述,思维不连贯,中断,云集,象征性思维。逻辑倒错性思维,诡辩性思维,持续重复模仿,刻板性等言语,以及思维妄想,释意妄想,形象性妄想。思维插入等。
注意障碍:包括主动注意障碍和被动注意障碍。
记忆障碍:包括记忆增强、减退、遗忘、错构、虚构,潜隐记忆和似曾相识症。
智能障碍:分为先天性智能能低下,后天获得性痴呆。
情感障碍:包括喜、怒、哀、乐、爱、憎、悲、忧等的体验和表情。常见的情感障碍:情感高涨,欣快、低落、焦虑、脆弱、激动,迟钝、淡漠、倒错、恐怖,矛盾等。
意志行为障碍:包括意志增强、减退、缺乏、倒错、矛盾、木僵、违拗以及动作刻板、模仿、作态与行为怪异等。
梅毒所致精神障碍
麻痹性痴呆一般发生于梅毒感染后10-20年,潜伏期很长。麻痹性痴呆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进行性的记忆力减退等智能障碍。起病隐袭,早期表现常为性格改变、焦虑不安、易激动、情绪波动,人格改变等,常被忽略或误诊为焦虑抑郁等精神疾病。逐渐出现记忆力、计算力、认识力减退等智能障碍。可伴有各种妄想和幻觉,异常的情感反应,病程晚期发生严重的痴呆。如症状继续发展,最终发展为痴呆状态,痉挛性截瘫或去皮层状态。
气功所致精神障碍是怎么回事
指由于气功操作不当,如每日练习次数过多,处于气功态时间过长而不能收功的现象,表现为思维,情感和行为障碍,失去自我控制能力。
但在社会上的私人气功师也可能给气功偏差患者发放“外气”纠偏,甚至采用不正确的方法,目前尚无经过严格科研设计的有关气功纠偏治疗的研究报导,但大多数的临床心理医生和精神科医生认为,气功师的纠偏治疗具有心理暗示的性质,当这些气功偏差反应的神经性症状或情感性症状经气功师纠偏无效时,甚至明显影响工作和生活,患者再去心理咨询门诊或精神科门诊,心理医生给于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但目前能够对气功偏差患者进行心理治疗的机构并不多,对有国家许可承认而从事气功医疗的专业人员来说,对气功偏差出现明显的精神病性症状,必须经精神科治疗,意见比较一致,但也有一部分患者出现精神病性障碍不去精神科治疗,影响了治疗效果的评估,是否有些患者表现短暂的或一过性精神病性障碍未经精神科治疗而自动缓解目前难以确定。
影响发病的因素气功所致精神障碍与其它文化外源性精神障碍一样,发病原因并不完全清楚,影响发病的可能因素是:
1 .练功者在气功训练开始渴望得到心身的高水平境界和治疗效果即存在急于求成和刻意追求的心理状态,而得不到正确的心理辅导。
2 .易感者或心身疾病患者练功缺乏指导,特别是练功前已有明确的心理障碍,神经性障碍和人格障碍容易诱发精神障碍。
3. 过度练功,即练功者每天练功次数过多或练功时间过长,结果心理压力过大而不能完成气功训练全过程。
4 .练功者盲目自练而得不到气功医师的正确指导,不能掌握训练的正确
精神分裂的诊断
国外常用的诊断标准包括美国的疾病分类和诊断统计手册DSM-Ⅳ-TR、WHO的国际疾病分类手册ICD-10,国内常用的诊断标准为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
鉴别诊断
精神分裂症通常需要和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药物或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心境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强迫性神经症等疾病进行鉴别。
治疗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是精神分裂症首选的治疗措施,药物治疗应系统而规范,强调早期、足量、足疗程,注意单一用药原则和个体化用药原则。一般推荐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等作为一线药物选用。第一代及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氯氮平作为二线药物使用。部分急性期患者或疗效欠佳患者可以合用电抽搐治疗。
10%~30%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无效,被称为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精神病前兆有什么表现
1.性格突变。原本活泼开朗、热情好客的人,突然变得对人冷淡,与人疏远、孤僻不合群,生活懒散,不守纪律。对任何事情都没有了往日的激情。
2.情感紊乱。情感变得冷漠起来,对亲人漠不关心,对周围事情不感兴趣,脾气开始变得暴躁起来,经常会为一些小事而乱发脾气;会莫名其妙的大笑或嚎哭。
3.行为诡异。行为举止开始变得诡异起来。喜欢发呆、独来独往,常人很难与其交流。
4.敏感多疑。对任何事都敏感起来,把周围的一切都附加在自己身上。以为别人都在议论他;不吃、不喝,认为有人想要加害于他;有时甚至会出现幻视、幻觉的症状。
5.睡眠障碍。逐渐或突然变得入睡困难、即使入睡也易惊醒或睡眠不深,彻夜失眠多梦或睡眠过多。
6.精神活性物质、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碍、有机磷中毒所致精神障碍与非依赖性精神障碍、肾上腺皮质激素所致精神障碍、镇静催眠剂中毒所致的精神障碍等。
心理疾病的类型
心理疾病是很普遍的,只不过存在着程度区别而已,而且现代文明的发展使人类愈发脱离其自然属性,污染、生活快节奏、紧张、信息量空前巨大、社会关系复杂、作息方式变化、消费取向差异、在公平的理念下不公平的事实拉大、溺爱等,都使心理疾病逐渐增多并恶化。心理疾病种类很多,表现各异,而且有可能出现更多的以前都没有注意到,或已经合理化(不认为是心理疾病)。随着时代变化新发现的心理疾病也不少。
心理疾病学术上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可根据不同的标准或其严重程度分类,可分为感觉障碍、知觉障碍、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意志障碍、行为障碍、意识障碍、智力障碍、人格障碍等。
详细分类针对患者的年龄结构和不同年龄段患者的咨询、治疗重点,心理疾病按照以下方式分类:
儿童常见心理疾病
拔毛癖、多动症、习惯性尿裤、屎裤(儿童遗便症)、夜尿症、自闭症、精神发育迟滞、口吃、言语技能发育障碍、学习技能发育障碍、儿童抽动症、儿童退缩行为、Asperger综合征、Heller综合征(婴儿痴呆)、Rett综合征、品行障碍、儿童选择性缄默、偏食、咬指甲、异食癖,以及一些具有儿童特点的儿童性别偏差(包括儿童异装癖)、儿童精神分裂症、儿童恐怖症、儿童情绪障碍(如焦虑症、抑郁症)等。
青少年常见心理疾病
考试综合症、严格管束引发的反抗性焦虑症、恐怖症、学习逃避症、癔病、强迫性神经症、师生恋(单相思)、恋爱挫折综合征、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网络综合症等。
成年人常见心理问题
工作适应疾病:过度成就压力、物质金钱关系不当(如致富后的空虚症、吝啬癖等)。
职业性心理疾病:教师的精神障碍、单调作业产生的心理障碍、噪音和心理疾病、夜班和心理问题、高温作业的神经心理影响。
性心理疾病:花痴(色情狂)、露阴癖、窥阴癖、窥淫癖、异装癖、自恋癖、性厌恶、恋物癖、阳痿、早泄、过度手淫等。针对中老年的:更年期精神病、更年期综合征、痴呆、阿尔采莫氏病、老年期谵妄、退离休综合症。
除此之外,可按照疾病的性质和发生原因划分:
不良习惯及嗜好:偷窃癖、纵火狂、神经性呕吐、物质依赖、洁癖。
神经症:神经衰弱、焦虑症、疑病性神经症(疑病症)、癔病(癔症)、强迫性神经症、恐怖性神经症、抑郁性神经症 。
生理心理疾病
躯体形式障碍:躯体化障碍、疑病性神经症(疑病症)、心脏神经症、胃肠神经症、肥胖症、神经性厌食症、经前综合症 。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阿尔采莫氏病、急性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多发梗死性痴呆、皮质下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皮质和皮质下混合性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Huntington病所致精神障碍、肝豆状核变病(Wilson氏病)所致精神障碍、麻痹性痴呆(大脑神经梅毒所致精神障碍)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脑囊虫病所致精神障碍、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颅内肿瘤所致精神障碍、癫痫性精神障碍。
症状性(器质性)精神病:生理疾病和心理的关系、传染病和心理疾病、药物引起的精神障碍、酒精中毒、中毒性精神障碍、肝脑综合征、肺脑综合征、尿毒症所致精神障碍、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所致精神障碍、甲状腺功能亢进所致精神障碍、营养代谢疾病所致精神障碍、风湿性感染所致精神障碍、伤寒所致精神障碍、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精神障碍。
心理生理障碍
心因性心理(精神)障碍:适应性障碍、反应性精神病、感应性精神病、气功所致精神障碍(气功偏差)、恐缩症(缩阴症)、迷信引起的精神障碍、忧郁症、病态怀旧心理。
人格障碍
精神病和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常用抗精神病药物 心境障碍:躁狂症、抑郁症
偏执性精神病
医源性精神病、旅途精神病
周期性精神病
家庭因素引发的精神障碍:丧偶综合症。
气功所致精神障碍如何预防
在社会上的私人气功师也可能给气功偏差患者发放“外气”纠偏,甚至采用不正确的方法,目前尚无经过严格科研设计的有关气功纠偏治疗的研究报导。
但大多数的临床心理医生和精神科医生认为,气功师的纠偏治疗具有心理暗示的性质。
当这些气功偏差反应的神经性症状或情感性症状经气功师纠偏无效时,甚至明显影响工作和生活,患者再去心理咨询门诊或精神科门诊。
心理医生给于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但目前能够对气功偏差患者进行心理治疗的机构并不多。
对有国家许可承认而从事气功医疗的专业人员来说,对气功偏差出现明显的精神病性症状,必须经精神科治疗,意见比较一致。
但也有一部分患者出现精神病性障碍不去精神科治疗,影响了治疗效果的评估。
是否有些患者表现短暂的或一过性精神病性障碍未经精神科治疗而自动缓解?目前难以确定。
精神病都有哪些
1.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由于脑组织直接受到损害而造成的器质性精神病,如:脑外伤、脑出血、颅内肿瘤等因素所致。
2.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这是由于躯体疾病影响了大脑功能而造成的,如:心、肺、肝、肾发生疾病,导致脑供血、供氧不足;或代谢产物堆积,或水与电解质平衡紊乱,从而继发脑功能紊乱。
3.酒依赖或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由于长期饮酒形成依赖(成瘾)后逐渐出现精神障碍,或在突然停饮后急剧发作。
4.鸦片类及其他精神活性物质伴发的精神障碍。
5.中毒性精神障碍:某些非依赖物质(如苯中毒、铅中毒、一氧化碳、食物中毒、医学药物中毒)短期大量或长期少量进入人体,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后,造成精神障碍。
6.精神分裂症:为较常见的重型精神病之一,多起病于青壮年主要可分偏执型、青春型、紧张型、单纯型等,常见症状有:精神恍惚、狂躁不安、幻觉妄想、兴奋躁动、打人毁物、抑郁多疑等,病程迁延不愈,病人及家属痛苦万分。
7.偏执型精神病:以系统的妄想为主要症状。
9.情感障碍:为较常见的重性精神疾病之-,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改变为基本临床表现。
10.心因性精神障碍:由严重精神打击或强烈的精神刺激所致。
11.与文化相关的精神障碍常见症状有:恐缩症即害怕,身体某一部分缩进身体而死亡;由气功走火入魔,所致精神障碍:由迷信巫术相关的精神障碍。
精神病的种类及其症状
看到这个三个字相必大家都会觉得很熟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三个字也是我们拿来开玩笑的,还有很多人都觉得原来精神病还有这么多情况,然而感到很惊讶,其实我并不用惊讶,在很多病里面我听说的都只是平时我常听说的,但是有些病我们也经常听说,但是不了解它们。
常见的精神病种类有功能性、器质性及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人格障碍及性心理障碍等。
功能性精神障碍:
重型精神病:精神分裂症、反应性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更年期精神病、儿童精神病、双相情感性精神病、躁狂症、抑郁症、感应性精神病等。
轻型精神病:神经衰弱、癔症、焦虑性神经症、恐怖性神经症、强迫性神经症、抑郁性神经症、疑病性神经症。
器质性精神障碍:
脑器质性及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病、颅内与躯体感染所致的精神障碍、脑血管病所致的精神障碍、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颅内肿瘤所致精神障碍、癫痫性精神障碍、内分泌疾病所致精神障碍、低血糖所致精神障碍等。
精神障碍:
精神活性物质、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碍、有机磷中毒所致精神障碍与非依赖性精神障碍、肾上腺皮质激素所致精神障碍、镇静催眠剂中毒所致的精神障碍等。是不是有病,一定要进行临床诊断:
精神病的症状表现为:感觉障碍、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智能障碍、情感障碍、意志行为障碍。精神病的早期症状是精神病明朗化之前的异常精神状态,具体表现如下:
感觉障碍:包括为感觉过敏、减退、倒错、内感性不足等。
知觉障碍:包括错觉、错视、幻觉和感知综合症。
思维障碍:包括思维奔逸、迟缓、贫乏、松驰、病理性赘述,思维不连贯,中断,云集,象征性思维。逻辑倒错性思维,诡辩性思维,持续重复模仿,刻板性等言语,以及思维妄想,释意妄想,形象性妄想。思维插入等。
注意障碍:包括主动注意障碍和被动注意障碍。
记忆障碍:包括记忆增强、减退、遗忘、错构、虚构,潜隐记忆和似曾相识症。
智能障碍:分为先天性智能能低下,后天获得性痴呆。
情感障碍:包括喜、怒、哀、乐、爱、憎、悲、忧等的体验和表情。常见的情感障碍:情感高涨,欣快、低落、焦虑、脆弱、激动,迟钝、淡漠、倒错、恐怖,矛盾等。
意志行为障碍:包括意志增强、减退、缺乏、倒错、矛盾、木僵、违拗以及动作刻板、模仿、作态与行为怪异等。
1、性格改变:如原来热情合群的人变得对人冷淡,与人疏远、孤僻不合群,寡言少语,好独处,躲避亲友并怀敌意,生活懒散,不守纪律。或原来很有教养的人变得出言不逊,好发脾气,对人无礼貌。
2、神经症症状:如头痛、失眠、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工作学习能力下降以及癔症样表现等。用脑时精神容易兴奋(如回忆和联想增多,对需要思考的问题感到费力,而不需要思考的问题却很活跃,常因难以控制而感到痛苦和不快),有时对声音和光很敏感;入睡困难,睡后梦多,且醒后感到不解乏,终至睡眠感丧失,睡眠觉醒节律紊乱。
3、情感改变:早期的情绪变化常表现为情绪高涨,洋洋自得,趾高气扬,管闲事,说大话,夸夸其谈,做事有始无终,发脾气;或情绪低落,抑郁寡欢,愁眉不展,唉声叹气,对通常能享受乐趣的活动丧失兴趣和愉快感;对通常令人愉快的环境缺乏情感反应;感到自己一无是处,大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之感;食欲明显下降,体重降低,易疲劳,稍做事情即觉明显的倦怠。自我评价和自信降低,认为前途暗淡悲观。自责自罪,悲观厌世,甚至出现自杀行为;或情绪波动,常无客观依据的提心吊胆,担心自己或亲人很快会有疾病或灾祸临头,为此感到神经紧张、忧虑不安、坐卧不宁、唉声叹气、无法放松,而且常常伴有头重脚轻、出汗、心慌或呼吸急促、胃部不适、头晕、口干等症状。缺乏适应的情感交流,对平时能引起鲜明情感反应的刺激表现较平淡,缺乏与之相应的内心体验,对亲属不体贴、对同志不关心、对工作不认真,情感反应不鲜明、不生动。或对镜自我欣赏,自言自语,无故哭笑,或对平时无关重要的物品、环境或活动,常常产生一种紧张恐怖的心情,甚至感到这种恐怖感是不正常的,但无法摆脱。恐惧的内容很多,例如:怕脏,怕感染,怕尖锐的物件,怕空旷的广场和高地,怕脸红,怕得疾病和死亡等等。
4、行为改变:有的人表现奇怪动作和行为,动作增多,呆板重复,无目的性;有的举止迟缓,生活懒散,不能工作和料理家务;有的人收集一些无意义的物品,甚至随身携带一些果皮、废纸等不必要的东西;有的人反复洗涤或表现刻板仪式样动作等。
5、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持续和令人苦恼的脑力易疲劳(如感到没有精神、自感脑子迟钝、注意不集中或不持久、记忆差、好遗忘,丢三拉四,思考及工作效率下降)和体力易疲劳,经过休息或娱乐不能恢复。
6、敏感多疑:如有人怀疑别人讲自己的坏话,别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含沙射影的针对他,甚至认为电视上、广播里、报纸上的内容也是与他有关;有人感觉自己的同事、邻居、甚至父母兄弟害他,恐惧不安;有人觉得周围一切事变得对他不利,有某种特殊的含义等。这种人对自己的观念常坚信不疑,别人的劝说、解释都不能改变他的观点。怀疑自己患有某种疾病,并因此反复就医,而各种医学检查均正常,并且各种医学检查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对疾病的疑虑。
看完这些你对精神病有没有另外一种看法呢?其实有时候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希望你们都能好好的记住这些症状,然后能把它们都用在实际生活中,以免真的患了精神病却不知道,也以后也不要把神经病这几个随便的就加在别人的身上,因为这样是不礼貌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