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上环后月经不调
中医治疗上环后月经不调
固冲汤
若患者表现为月经紊乱,血色淡红,伴有精神不振、身体乏力、怕冷、食欲差等气虚之证,以固冲汤治疗。
方药组成:白术、茜草炭、白芍、棕榈炭各12克,煅龙骨、煅牡蛎、黄芪各20克,山萸肉、海螵蛸各10克,五倍子9克。
服用方法:每日1剂,分2次服,连服7剂。
保阴煎
若月经紊乱,血色鲜红或深红,质地黏稠,或有小血块,伴有口渴、心烦、尿黄、便秘等血热之证,可用保阴煎治疗。
方药组成:生地、熟地、黄芩、黄柏、白芍、茜草炭、地榆炭各12克,山药20克,续断15克,甘草6克。
服用方法:每日1剂,分2次服,连服7剂。
失笑散
若患者月经紊乱,血色紫黯,血块多,伴发经期或经前下腹疼痛,则为血淤之证,可用失笑散治疗。
方药组成:蒲黄30克(用纱布包煎),五灵脂、当归各10克,丹参、益母草各20克,三七粉3克(冲服),茜草炭12克。
服用方法:每日1剂,分2次服,连服7剂。
五味消毒饮合大黄牡丹汤
若患者月经紊乱,血色鲜红,质地黏稠,伴有发烧、腹痛剧烈、带下量多黏稠有臭味,为热毒之证,可用五味消毒饮合大黄牡丹汤治疗。
药物组成:金银花、野菊花、冬瓜仁、牡丹皮各12克,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各20克,大黄3克(后下),桃仁10克。
服用方法:每日1剂,分2次服,连服7剂。
月经不调中医好还是西医好呢
很多女性都有月经不调的症状,有很多人甚至从一开始来月经就开始出现痛经等问题,也有很多人在痛经之后吃药来止痛,但是西药止痛药只是能够暂时性的抑制疼痛,却不能彻底治愈月经不调。
中医还是西医治疗月经不调比较好呢
步骤/方法:
1月经不调的原因有很多,经期前后受凉会导致月经疼痛,另外如果患有妇科疾病也会导致女性月经不调,所以这些原因不同治疗方式也会不同,如果只是单纯的月经不调,那么可以使用中药调理会更好的恢复疾病,如果是疾病造成的月经不调就要检查治疗疾病。
2单纯的月经不调可以通过中药调理,例如因为体质虚寒造成的可以通过中药了解寒性体质,如果是受凉造成的,可以服用暖宫暖胃的中药来调理。
3如果是因为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造成的月经不调就要考虑先检查疾病,找出病因再进行治疗,这些疾病的治疗最好使用西药或手术治疗。
注意事项:
月经治疗需要找准病因再进行治疗,这样才不会因为乱用药物造成失误。
其实治疗这种月经不调的时候不管是西医治疗还是中医治疗,每次治疗的时候都是要严格的要求自己,管束好自己平时的日常不合理的生活习惯,比如说经常熬夜,上班压力大,来月经的时候不好好的控制自己的饮食等,这些都是需要改善的。
上环月经不调是怎么回事啊 上环后月经不调怎么办
上环后女性很有可能是因为心理压力以及精神压力过大而导致的月经紊乱,所以上环后女性更应该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
女性应该时刻调整自己心态,保持愉悦的心情很重要,我们知道,女性压力过大、精神受挫等都会造成月经紊乱,也别是上环后出现某些不适症状的时候更会心烦意乱,这个时候女性朋友们就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上环月经不调是怎么回事啊 上环后月经不调原因
导致女性上环后月经不调的原因有比较多,一般来说主要是分为:子宫发育不良、激素分泌异常、上环后不良反应等等,想要调理上环后月经不调的症状首先要找出主要原因,这样的话才能对症下药。
中医治疗上环后月经不调
中医认为,放环后月经紊乱,是因为宫内节育环引起胞宫脉络受损,冲任失调,经血失固。其病位在冲任、胞宫、胞脉、胞络,多出现淤、热、虚的情况,故临床根据患者症状表现,辨证施治,能有效“平乱”。
固冲汤
若患者表现为月经紊乱,血色淡红,伴有精神不振、身体乏力、怕冷、食欲差等气虚之证,以固冲汤治疗。
方药组成:白术、茜草炭、白芍、棕榈炭各12克,煅龙骨、煅牡蛎、黄芪各20克,山萸肉、海螵蛸各10克,五倍子9克。
服用方法:每日1剂,分2次服,连服7剂。
保阴煎
若月经紊乱,血色鲜红或深红,质地黏稠,或有小血块,伴有口渴、心烦、尿黄、便秘等血热之证,可用保阴煎治疗。
方药组成:生地、熟地、黄芩、黄柏、白芍、茜草炭、地榆炭各12克,山药20克,续断15克,甘草6克。
服用方法:每日1剂,分2次服,连服7剂
失笑散
若患者月经紊乱,血色紫黯,血块多,伴发经期或经前下腹疼痛,则为血淤之证,可用失笑散治疗。
方药组成:蒲黄30克(用纱布包煎),五灵脂、当归各10克,丹参、益母草各20克,三七粉3克(冲服),茜草炭12克。
服用方法:每日1剂,分2次服,连服7剂。
五味消毒饮合大黄牡丹汤
若患者月经紊乱,血色鲜红,质地黏稠,伴有发烧、腹痛剧烈、带下量多黏稠有臭味,为热毒之证,可用五味消毒饮合大黄牡丹汤治疗。 生活小窍门
药物组成:金银花、野菊花、冬瓜仁、牡丹皮各12克,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各20克,大黄3克(后下),桃仁10克。
服用方法:每日1剂,分2次服,连服7剂。
常用的中成药如葆妇欣冲剂、宫血宁胶囊、龙血竭胶囊、益母草冲剂等,都有一定疗效,但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专家提醒
上环后,若出现腰腹疼痛、月经紊乱等表现,应首先进行X线或B超检查,以排除节育环异位的情况。若节育环位置下移或者移出子宫腔,则应立即手术取出节育环。
月经不调的中医治疗
①血虚型月经不调。证见月经后期,量少色淡,质清稀,伴有眩晕,失眠,心悸,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舌淡,脉弱无力。
②肾虚型月经不调。证见月经初潮较迟,经期延后,量少,色正常或暗淡,质薄,伴有腰酸背痛,舌正常或偏淡,脉沉。
③ 血寒型月经不调。证见月经后期,量少色暗,有块,或色淡质稀,伴有小腹冷痛,喜温喜按,得热则减,或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稀薄,舌淡,苔薄白,脉沉紧或沉迟无力。 ④气郁型月经不调。证见月经后期,量少色暗有块,排出不畅,伴有小腹胀痛,乳胀胁痛,精神抑郁,舌正常或稍暗,脉弦涩。
中医学认为治疗月经不调应先明确病症原因,即可对症施治。治疗月经不调,一般会从补肾、扶脾、疏肝、调理气血着手,中医效果在于对病症的标本兼治疗效逍遥调经贴为中医较好的方法,需要患者根据病情选择使用,不可因为误用西药而耽误就医。中医认为经水出于肾,故调理月经的根本在于补肾。通过调理使得肾气充足,精血旺盛,则月经自然通调。补肾法以填补精血为主。脾的功能是化生血液,补脾胃可以充足身体的血源。扶脾法以健脾升阳为主。而疏肝理气的目的则在于调畅气机,疏通气血,如果气血调和,则月经通调。疏肝法需掌握郁结之主症。
上环后导致月经不调怎么办
上环会引起月经不调吗?
上环本身是一个小手术,突然在子宫内放置一个异物,身体需要适应一段时间。子宫可能会加强自身的收缩来排斥异物,这时有些妈咪可能会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也有妈咪会出现腰痛、阴道出血、月经不调等症状,不过这些不良反应在过一段时间后会自动消失。
上环后出血VS上环后来月经
上环后出血:在上环手术后3天内会有少量出血,比月经量少,一般不超过7天。但如果上环后的月经出血长达半个月,血是红的,就要考虑或避孕环过度刺激子宫内膜了,此时必须要及时的前往正规专业的医院进行检查。
上环后来月经:女性在上环后一般1个月后就会来月经,但也不是绝对的,需要因人而异。少数女士上环后月经迟来也是正常的。
月经不调:这是上环后女性最常见的表现之一
上环后月经不调常常会出现月经量过多、月经期延长、经期不规则出血等。大约上环后半年内会出现这种情况,随着放置时间的推移,这种情况会有所好转。
但月经不调并非都是上环的原因,不能自行判断,如果月经延期超过十天,建议到正规医院妇科进行相关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正确的措施,及时处理。
中医治疗月经不调有什么好处
月经是反映女性健康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月经不调是一个统称,是指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异常的一类疾病。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经期延长、经量过多、经量过少等。
目前,女性月经不调已经成为社会和医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月经不调的常见情况有痛经、经期提前或经期推后、排卵期出血、月经血块多、经量过多或过少等。月经不调虽然不是不孕的主要原因,但是不孕的女性里有90%都有月经不调的现象。
据了解,西医治疗月经不调 ,如果症状严重,单纯止血效果不佳时,一般选择激素疗法,做人工周期或激素替代来缓解或改善症状。
目前来说,用激素替代疗法治疗相关妇科疾病,有些女性不能接受,因为惧怕性激素用多了,人会发胖,另外还有长斑的可能等等。而中医治疗月经不调,往往先采用周期疗法,减少出血量,再调节卵巢的功能,根据女性在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的气血阴阳情况来调节,如果能够坚持,用中医治疗效果更好。
上环后的4个不良反应
上环后有什么不良反应?上环本身是个不大的手术,但是有个东西放进身体里总是要有个适应的过程。上环后会出现一些反应,出现这些反应后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上环后的副作用如下:
上环后大量出血或长时间出血
放环后短期内少量出血是正常的,这是由于安放避孕环擦破了子宫内膜,但一般很快就能修复,出血一般持续数日,血量不超过经量,不需处理。但是也有放置避孕环后,大量出血或长时间出血的情况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上环后腹部疼痛
上环后一部分女性会出现下腹或腰背部的酸痛不适,这是因为放置于子宫内的避孕环对子宫来说是异物,尤其是偏大或位置较低时,子宫为排出这异物产生收缩,引起宫缩痛。
上环后异常怀孕
节育环只能阻止子宫腔内的正常怀孕,而不能预防子宫外的异常怀孕,也就是通常说的宫外孕。
上环后月经不调
放节育环后出现了月经不调怎么办?放宫内节育器后可能会出现月经周期延迟、月经周期缩短、月经过多或者出现不规则的阴道出血,有时还会伴有腰痛、腹痛、下坠,阴道分泌物过多出现异味等现象。出现这种异常,要咨询医生,查明原因。
未婚的女性一般是不主张上环的,患有盆腔炎的女性不宜上环。子宫内膜是很脆弱的,在上环时将细菌、病毒带入宫腔,或上环后不注意卫生,都容易造成宫腔感染,这也是导致附件炎的几大病因之一。上环后还注意一星期内不做重体力劳动,避免加腹压。还要注意半个月内要避免性生活和盆浴,要保持外阴清洁,每天清洗,勤换内裤。
中医治疗月经不调
很多的人对于月经不调这个疾病不清楚,我们在做治疗的时候也是需要针对性的做治疗,针对性不同的类型,做不同的治疗,这样可以取得最好的成绩。
中医治疗月经不调?
1脾肾气虚型主证:月经周期紊乱,或先期而至,或后期未来,或先后无定,经期延长,经量多,经色淡,质稀薄,面色白,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头晕耳鸣,小腹冷坠,纳呆便溏,夜尿多。舌质淡胖有齿印,脉细无力,尺脉弱。治法:健脾补肾,益气调经。
2肝肾阴虚型。主证:月经周期多提前,或先后无定,经期延长,经色鲜红,量或多或少,两颧潮红,手足心热,咽于口燥,失眠多梦,小便黄少,大便于结。舌质红,苔少,脉细数。治法:滋养肝肾,清热调经。
3气血虚弱型。主证:月经周期多延后,经量少,色淡,质稀,头晕眼花,心悸怔忡,面色萎黄,小腹空坠,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治法:益气养血调经。
4肝郁气滞型。主证:月经周期紊乱,或先期而至,或后期未来,或先后无定,经量或多或少,经行不畅,经色紫红,夹血块,胸胁、乳房、少腹胀痛,脘闷不舒,时叹息,暖气食少,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治法:疏肝理气调经。
5血寒型。主证:月经周期延后,量少,色黯,夹血块,小腹冷痛,得热痛减,畏寒肢冷。舌质淡黯,苔白,脉沉迟。治法:温经散寒调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