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的症状
焦虑的症状
焦虑多发生于中青年群体中,诱发的因素主要与人的个性和环境有关,前者多见于那些内向,羞怯,过于神经质的人,后者常与激烈竞争,超负荷工作,长期脑力劳动,人际关系紧张等密切相关,亦有部分患者诱因不典型,临床上医师常把焦虑分成急性焦虑和慢性焦虑两类。
(1)急性焦虑:主要表现为惊恐样发作,在夜间睡梦中多发生,有濒死的感觉,患者心脏剧烈地跳动,胸口憋闷,喉头有堵塞感和呼吸困难,由惊恐引起的过度呼吸造成呼吸性碱中毒(二氧化碳呼出过多导致血液偏碱性),又会诱发四肢麻木,口周发麻,面色苍白,腹部坠胀等,进一步加重患者的恐惧,使患者精神崩溃,这类患者就诊时往往情绪激动,紧张不安,常给医师一种心血管疾病发作的假象,一般急性焦虑发作持续几分钟或数小时,当发作过后或适当治疗后,症状可以缓解或消失。
(2)慢性焦虑:急性焦虑常在慢性焦虑的背景上产生,但更多患者主要表现为慢性焦虑的症状,一般慢性焦虑的典型表现为五大症状,即心慌,疲惫,神经质,气急和胸痛,此外还有紧张,出冷汗,晕厥,嗳气,恶心,腹胀,便秘,阳痿,尿频急等,有时很难与神经衰弱或其他专科疾病相区分,故需要医师对病情有全面细致的了解,以免误诊,有时候一些必要的辅助检查有助于排除器质性疾病,像心电图,X线胸片,消化道造影,胃镜等可以帮助医师查出疾病,不过,焦虑的主观症状虽然严重,但客观休征却是很轻或阴性。
焦虑症的早期焦虑症状表现有
1、认知改变:患者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对各种娱乐或令人愉快的事情体验不到愉快,常常自卑、自责、内疚。常感到脑子反应迟钝,思考问题困难。遇事老向坏处想,对生活失去信心,自认为前途暗淡,毫无希望,感到生活没有意义,甚至企图自杀。 2、意志与行为改变:患者意志活动减低,很难专心致志地工作,尽管他们可能有远大理想和抱负,但很少脚踏实地去做。他们想参与社交,但又缺乏社交的勇气和信心。患者处处表现被动和过分依赖,心理上的症结在于不愿负责任。一般说,抑郁性神经症很少自杀,但也有部分患者感觉活着空虚,人生乏味,声称想死。
紧张焦虑症状 焦虑怎么缓解
有时,焦虑是由许多一点一滴的小事累积起来引起的。每一件小事本身可能都不是引起焦虑的原因,但是一旦堆积起来,就可能压得人喘不过气。这种情况下,你就要量力而行,每次解决一小件事,这样会让你好受很多。
麻烦的事再小也要尽快处理,防止它们堆积起来。及时付清账单,处理违规停车罚单,提前交税,趁时间多的时候选课,按时去看医生及牙医,等等。
你尝试过冥想吗?冥想对于释放焦虑有一定效果。多多练习,就会对你的心态及心理健康产生长期积极的影响。
如果你刚刚开始学习冥想,可以去买一盘CD教程,或者报名参加冥想课。教练会教你如何放松心情,如何在思维将要狂飙的时候保持平和。
讲出心中的焦虑也是缓解焦虑的一个良方。与别人分享你的感受是很重要的,因为别人会为你的心事提供全新的视角,说不定你能从此得到解决问题的灵感。
和自己所爱的人、信任的人谈心是一个好的开端。你可以选择自己的伴侣、父母、兄弟姐妹或亲密的朋友等了解你的人,他们说不定会给你一点启发,缓解你的焦虑。另外,我们身边的人本身也往往是我们焦虑的来源。
每周出去旅游一次,哪怕只是到城市另一边的公园里去散散步也可以,总之要时不时地从中规中矩的生活中出来一下,让你的大脑去感受新的画面、新的声音、新的气味,这样能大大提升情绪。
焦虑症与焦虑情绪有什么不同
焦虑症与焦虑情绪有什么不同?精神科权威专家表示,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是以慢性焦虑症和急性焦虑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和运动性不安等症,其焦虑并非由实际威胁所引起,或其紧张惊恐程度与现实情况很不相称。焦虑症即通常所称的焦虑状态,全称为焦虑性神经官能症。从而焦虑症与正常焦虑情绪反应是不同的。一般来说,焦虑症和焦虑情绪具体有以下三点不同:
第一,它是无缘无故的、没有明确对象和内容的焦急、紧张和恐惧;第二,它是指向未来,似乎某些威胁即将来临,但是病人自己说不出究竟存在何种威胁或危险;第三,它持续时间很长,如不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几周、几月甚至数年迁延难愈。最后焦虑症除了呈现持续性或发作性惊恐状态外,同时伴多种躯体症状。
简而言之,病理性焦虑是一种无根据的惊慌和紧张,心理上体验为泛化的、无固定目标的担心惊恐,生理上伴有警觉增高的躯体症状。
此外,不光只有单纯的焦虑症才有这些症状,一些精神病症也可能产生焦虑症状,如精神分裂症、强迫症等精神疾患。
专家称这类疾病的焦虑症状只是其症状之一,这类焦虑症状在临床上的症状和精神病学上与单纯的焦虑症没有本质的区别,在治疗上也许比单纯的焦虑症要复杂,因为在治疗其焦虑症状的同时,还要治疗此类患者的其他症状,所以在此需要与单纯的焦虑症有所区分。
焦虑的症状有哪些 轻度焦虑
以下是轻度焦虑患者分别在生理、认知和情绪上的症状表现:
轻度的焦虑患者生命体征正常,除了身体上局部出现轻微的肌肉紧张、身体不舒适、稍有坐立不安以外,没有其他不适症状。
认知范围增加,对内外环境的刺激比较敏感,精神对细微变化的注意力和警觉性增强,这种轻度的焦虑可以激发学习能力及创造力。
感觉相对舒适和安全,平静的外表,声音也非常沉静,行为自然主动,符合一般人的正常表现。
恐惧焦虑症症状
(1)惊恐发作:
典型的表现为病人在日常活动中,突然出现强烈的恐惧,好像即将要死去(濒死感)或即将失去理智,使病人难以忍受,同时感到心悸,好像心脏要从胸口跳出来,有胸闷、胸痛、气急、喉头堵塞窒息感,因此惊叫、呼救或跑出室外。有的伴有过度换气、头晕、出汗、面部潮红或苍白、震颤、手脚麻木、胃肠不适等植物神经功能症状,也有的伴有人格解体、现实解体等痛苦体验。一般没有明显的诱因或原因,不可预测,两次发作期间,除了害怕再次发作以外,没有其他明显症状。发作突然,一般10分钟达高峰,不超过1个小时,可自行缓解。发作时意识清晰,事后能回忆发作经过。
(2)预期性焦虑:
患者在发作间歇期常常担心再次发作,因此常感不安,也可出现一些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
(3)求助和回避行为:
惊恐发作时,由于强烈的恐惧感患者难以忍受,因此要求立即给予救护,在发作间歇期,因担心发作得不到帮助,因此回避一些活动,不愿单独果在家里,不愿单独外出等。惊恐发作病人常伴抑郁症状、自杀倾向增大,应给予重视。
焦虑症症状
首先说一下焦虑症的定义。焦虑是一种不愉快的、痛苦的情绪状态,同时伴有躯体方面的不舒服体验。而焦虑症就是一组以焦虑症状为主要临床相的情绪障碍,往往包含两组症状:
⑴ 情绪症状 患者感觉自己处于一种紧张不安、提心吊胆,恐惧、害怕、忧虑的内心体验中。紧张害怕什么呢?有些人可能会明确说出害怕的对象,也有些人可能说不清楚害怕什么,但就是觉得害怕;
⑵ 躯体症状 患者紧张的同时往往会伴有自主神经功能亢进的表现,像心慌、气短、口干、出汗、颤抖、面色潮红等,有时还会有濒死感,心里面难受极了,觉得自己就要死掉了,严重时还会有失控感。
焦虑症的症状
1、痛苦,但查不出病
病人多方奔走于综合医院,见医生就滔滔不绝地说:浑身难受,不能躺,不能坐,不愿吃,不能睡,不能干活等。检查:头胀,脑门冒汗,但颅脑CT无异常;胸口发堵,但24小时动态心电图无异常;厌食,胃胀气,但胃肠透视、胃镜检查无异常;血化验正常。偶有病人血压、血糖偏高,但无病史,与痛苦程度也不符。提示无器质性病理改变的疼痛、紧缩感、颤抖、出汗、头昏、气短、恶心、腹痛、衰弱等,是焦虑症躯体焦虑的复杂表现。其原因是过度的内心冲突,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交感神经系统亢奋。
2、依赖,但意识不到
依赖医院,依赖亲人。病人常在儿女们的搀扶簇拥下,由西医转到中医,由门诊转到住院处,一年四季时常看医生,或住上几次院。儿女们付出很大精力,病情却不见好转,甚至愈演愈烈。弗洛伊德把这种现象解释为“后增益效应”,即神经症(包括焦虑症)产生后,病人缺乏安全感,需要呵护关照,达到精神上和物质条件上的满足。南辕北辙式的过度治疗和家人无微不至的照料,使病人因病“受益”,于是神经症持续下去。
3、担忧,但不现实
身体本无疾病,或有一点无伤大雅的小病,却担忧自己的病治不好,不断地问医生;担忧看病花钱多,其实病人家境好,儿女都劝其别心疼钱;过分不放心老伴,不放心儿孙等等。提示“杞人忧天”式的恐惧担忧是焦虑症的核心症状。其主要表现是,与现实处境不符的持续恐惧不安和忧心忡忡。
焦虑症症状
(1)急性焦虑:主要表现为惊恐样发作,在夜间睡梦中多发生,有濒死的感觉,患者心脏剧烈地跳动,胸口憋闷,喉头有堵塞感和呼吸困难,由惊恐引起的过度呼吸造成呼吸性碱中毒(二氧化碳呼出过多导致血液偏碱性),又会诱发四肢麻木,口周发麻,面色苍白,腹部坠胀等,进一步加重患者的恐惧,使患者精神崩溃,这类患者就诊时往往情绪激动,紧张不安,常给医师一种心血管疾病发作的假象,一般急性焦虑发作持续几分钟或数小时,当发作过后或适当治疗后,症状可以缓解或消失。
(2)慢性焦虑:急性焦虑常在慢性焦虑的背景上产生,但更多患者主要表现为慢性焦虑的症状,一般慢性焦虑的典型表现为五大症状,即心慌,疲惫,神经质,气急和胸痛,此外还有紧张,出冷汗,晕厥,嗳气,恶心,腹胀,便秘,阳痿,尿频急等,有时很难与神经衰弱或其他专科疾病相区分,故需要医师对病情有全面细致的了解,以免误诊,有时候一些必要的辅助检查有助于排除器质性疾病,像心电图,X线胸片,消化道造影,胃镜等可以帮助医师查出疾病,不过,焦虑症的主观症状虽然严重,但客观休征却是很轻或阴性。
焦虑症的症状
1.非理性的恐惧
恐惧症是焦虑症的一种。有些人长期心怀恐惧,却没有具体的害怕对象,就可能是焦虑症在作怪了。
2.惊恐发作
表现为突如其来的恐惧感和无助感,常持续几分钟,伴随呼吸困难、手脚麻木、大汗淋漓、头晕乏力等。
3.睡眠问题
很多人因为白天的事情没有得到很满意的处理,在晚上睡觉的时候便会去思考这些问题,焦虑这个焦虑那个的,便会产生严重的睡眠问题。当睡眠出现大问题的时候,就会长时间的难以入睡,有些人越是睡不着越是喜欢乱想,想一些不切实际的的东西。这样情况下会产生焦虑不安的症状,当思考的越多的时候,便会产生头疼的现象,即使是睡着了,醒来以后也会很难平静下来。
4.自我怀疑
有些人会围绕某一个问题反复质疑自己,比如“我爱我的丈夫吗”、“我是有能力的人吗”等。这些质疑往往不是一句两句话能回答的,也不是绝对的,但他们非要得出一个确切答案,弄得自己很累。
5.肌肉紧张
双手握拳、背部僵硬、紧捏下巴……焦虑的人往往整个身体肌肉都是僵硬的。可通过定期运动来减压。
6.慢性消化不良
胃肠道对心理压力非常敏感,因此,焦虑常会通过躯体症状表现出来。最为常见的是肠易激综合征,表现为胃部绞痛、腹胀、便秘或腹泻。
7.怯场
怯场是常见的焦虑症的症状之一,有些人因为具有社交障碍,在公共场合不敢和别人交流,不敢张口说话,当别人和他说话的时候,他会不自然的紧张起来,产生焦虑的心里。这些人往往害怕自己说的不好,会引起别人的反感,便会产生自闭的可能。还有一些人,在自己过度紧张的情况下,不能及时的调节自己,便会加剧恐惧的心里,让自己处于一个紧张的环境下面。
婚前焦虑症症状
婚前焦虑症的三大症状
1、恐惧心理
谈婚论嫁到了婚前最后一个阶段时,或许是最值得书写的一个时段,它比婚礼举行的那一刻来得细腻复杂,有太多对未知的憧憬,有太多对过往的释怀。可是,紧张、焦虑、恐惧情绪却在此时常常困扰着新人,心理素质不好的新人在有了某些不良躯体反应后往往还会产生逃婚的念头。心理专家称,新人会出现这种恐惧反应,其实是婚前焦虑症的症状表现。
案例:Z先生是个自尊心很强的人,因为没有过性经历,所以对于自己新婚之夜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很是担心。唯恐表现不好会在妻子面前失去面子。虽然这种担心多数都是不必要的,但是由于Z先生性格当中自尊与好强的特质较强,所以,这造成了他的心理压力,以至于想寻求性经历来缓解这种担心。
2、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也是婚前焦虑症的症状表现之一。婚姻对于夫妻双方而言是一个约定,也有约束成分,通常情况下,男人既渴望稳定的婚姻生活,同时也对这种约束心存担忧,与女人相比,男性心底更渴望自由,虽然他不一定要具体做什么,但当这种自由受到威胁时,逆反心理就会起作用,这也是Z先生有了婚前寻找其他女人想法的潜在心理因素之一。
3、攀比心理
Z先生在与同性朋友交流的时候发觉自己是个性经历很少的人,虽然他的道德感支持他的行为,但是,男性朋友之间的攀比与玩笑式的嘲弄也在冲击着Z先生的心理防线。所以,朋友的劝说在这种心理背景之下就开始起作用,令他开始有了婚前找个女人的念头。
在日常生活中婚前焦虑症的症状还有许多不同的表现,但主要的症状通过本篇文章详细概述出来了。如果你对婚前焦虑症还有什么疑惑的话?可以咨询相关的心理治疗医师来解答你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