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经常口干可能隐藏的危险疾病
老年人经常口干可能隐藏的危险疾病
1、干燥综合征
专家指出,干燥综合征患者也会出现口干的症状。干燥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常累及外分泌腺,口干、眼干是最突出的表现。
2、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也会出现口干症状。临床症状为口干、多汗、怕热、甲状腺肿大、突眼。甲状腺功能亢进起病缓慢,加上早期症状不明显,故易被患者忽视。但借助甲状腺功能的实验检查,则很容易就能得到明确诊断。
3、口腔疾病
口腔慢性下颌下腺炎症、腮腺炎、口腔腺体结石等疾病都可导致口腔腺体病变而使唾液分泌减少,因而出现了口干症状;而不少老年人组织器官的功能老化减退、口腔腺体萎缩使得唾液分泌减少,也会感到口干。
这种老年人的口干是生理性口干,可以去口腔科进行专科检查。
4、糖尿病
专家揭示,口干患者中最为常见的就是糖尿病患者了。糖尿病患者早期常有口干、口渴等不适,进一步发展可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即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
老年人疾病有什么危险信号
老年人尤其是中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平时多注意健康状况的自我监护,可以及时发现疾病,有利于及时诊治,避免意外发生。
胸闷气喘如果在安静的状态下总感到胸闷、胸堵或心悸怔忡,胸中突然蹦一下或停一下,或在上楼(3-5层)以后心跳气喘半小时左右,有时还可能心脏停跳(即期外收缩),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心脏。
食欲改变因疲劳或感冒偶尔一两顿饭不想吃是可以理解的,如果超过一星期就应警惕了,胃部及消化系统其他器官(肝、肠)的肿瘤通常有这些症状。有一种进食发噎的现象更应注意,如果总是发噎,并且愈来愈重,这种情况可能是食道肿瘤的征兆,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排便异常正常人都有一定的大便习惯,中老年人如果两个月内排便的习惯发生了变化,时而便秘,时而腹泻,时而两三天才排一次便,有时却一天两三次或更多地排便,这是肠道功能紊乱的最早征象,必须进行检查。因大肠及直肠肿瘤,在早期就常有这类症状。
无端出血不该见血的地方,如果突然出血,要引起警惕,例如痰、粪便、尿、鼻涕中,不论是血丝、血点、血块,都应警惕。老年人痰中带血,大多是肺部肿瘤的最早症状。
头晕头痛如果清晨醒来,头脑仍是昏昏沉沉,头晕头痛,有可能是高血压或脑动脉开始硬化的迹象。
四肢发麻凡是长期高血压的患者,如平白无故四肢发麻,有时甚至手脚大片麻木,有时则有犹如昆虫在四肢爬行的痒麻感,再加上头痛头晕,这些都是中风的前兆,必须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以防止脑卒中(中风)的发生。
连续咳嗽平时无任何呼吸系统疾病也没感冒的中老年人,如果忽然经常咳嗽,就必须去做胸部检查。因为这种咳嗽有时是肺癌的最早信号,尤其是干咳,咳不出多少痰者,这是深部的支气管受到刺激的结果。
日渐消瘦这里指的是没有明显原因而日渐消瘦,有时在一两个月内体重减轻六七公斤或十来公斤。这种进行性的消瘦,大都表明体内有消耗性的疾病,对中老年人来说,主要是肿瘤的可能性较大。
口腔白斑口腔白斑是一种口腔黏膜角化病变,末期可有恶化趋势,它是口腔内常见的癌前病变之一,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白斑常发生于口腔内颊部、舌背及硬腭等部位。
排尿异常对男性中老年人来说,如果忽然出现尿频、尿急,每次排尿总像是没有排尽的感觉,这种情况有可能是男性的前列腺肥大或前列腺肿瘤在压迫尿道。需及时检查。
老年人口干舌燥怎么办
1.大米
又名粳米,味甘性平,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渴的功效。冬天室内暖气较热,空气干燥,早晚喝点大米粥,可以远离口干舌燥的困扰。
2.小米
又名粟米,味甘性平,有健脾和胃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热、反胃呕吐、腹泻及产后、病后体虚者食用。小米熬粥时上面浮的一层细腻的黏稠物,俗称为“米油”。
中医认为,米油的营养极为丰富,滋补力最强,有“米油可代参汤”的说法。
3.小麦
味甘,性平微寒,有健脾益肾、养心安神功效。心烦失眠者可用小麦与大米、大枣一起煮粥服食。
此外,麦麸含高膳食纤维,对高脂蛋白血症、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痔疮、老年性便秘、结肠癌都有防治作用。
老年人口干口渴怎么回事
症状体征
口腔内唾液分泌的减少,导致局部环境的变化;牙体由于缺乏自洁作用,以及唾液本质具有的抗菌效能下降,而容易造成猛性龋或牙周病。口腔黏膜干燥、萎缩。舌质红绛,舌苔减少,舌背出现沟纹,有烧灼感。
疾病病理
中医认为口干多由肝肾阴虚、津不上承引起,或由热盛津伤、煎灼津液所致。总以为区区口干无碍大局,多喝水就能迎刃而解。其实,口干是多种疾病的信号。
诊断检查
患者主诉口干仅作为一般的诊断依据,需根经过一些客观检查进一步确诊。常用方法为唾液流率的测定,在相对恒定的条件下,流率低于0.2ml/15min,可诊断为“口干症”,流率介于0.2-0.91ml/min可称为“唾液减少”。
方糖实验也可间接判断口干。置一般食用方糖于舌背上,观察溶化时间。超过30分钟未完全熔化,可诊断为口干症;小于10分钟完全溶化,则为正常;介于10-30分钟之间溶化,则可能为口干。口感症主客观检查往往不一致,特别是在老年患者。能引起口干的原因很多,因此,除了患者的主诉症状外,应进行多项检查,包括唾液流量的测定,口腔黏膜、舌和牙的变化,必要时应轻全身检查,如血糖、免疫系统等,以明确口干的程度和原因。
老年人口干问题需重视
老人口干时很难受,嘴里发黏,怎么喝水也不管用,连馒头也难以下咽。从临床上看,一方面与年龄相关,另一方面则受食物、药物、健康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衰老
器官退化,表现在口腔,就是唾液的量和质的变化。唾液中99%以上都是水,唾液减少,就会引起口干等问题。有些老年人不仅感到口腔干燥,还会有异物感、烧灼感。在咀嚼干燥的食物时,影响吞咽。而且由于唾液分泌减少,对牙齿的冲刷和清洁作用减弱,口腔环境受影响。
2.戴假牙
全口义齿使用时间过长,颔间距离过低;长期佩戴活动假牙,不重视口腔卫生和义齿清洁的老年人特别容易感染白色念珠菌,因菌丝大量繁殖而导致口干。同样,贫血的老年人也容易感染口腔念珠菌。而对于戴假牙的患者,如果出现严重的口干,还会影响到假牙的功能,比如影响假牙的稳固性,或增加出现口腔黏膜损伤的机会和风险。
3.神经衰弱
部分神经衰弱的患者常有口干症状,但多为暂时性。检查患者口腔黏膜无明显干燥,虽然无刺激时唾液分泌量减少,但用酸性药物刺激后唾液分泌量并不减少。中老年妇女也常伴有口干,口腔黏膜疼痛,有烧灼感,这可能是因为更年期的缘故,也可能是患了一种叫“灼口综合征”的病。
4.药物
很多药物最普遍的副作用就是减少唾液分泌,引起口干。特别对于老年妇女,当其服用抗高血压或组胺药物后,可引起唾液分泌功能减低和明显的口干。最常见的造成口干的药物是抗乙酰胆碱类药物(阿托品和颠茄类制剂)、抗高血压药及精神病治疗药物。而口干症状可在停药后很快缓解。
5.用口呼吸
有些老人因种种问题经常用口呼吸,如由于鼻息肉、鼻中隔弯曲等原因引起的鼻腔通气不畅,张口呼吸的人经过一个晚上的呼吸,会有明显的口干症状。因为用口呼吸时,呼吸道的水会被蒸发掉,使人感到口干舌燥。
缺牙、龋齿、牙周病、义齿不合适等因素造成咀嚼功能下降,对唾液腺及咀嚼肌的刺激减少,也可引起唾液分泌减少的情况。
所以,如果老年人有口干的症状出现,一般要先考虑是否有长期用药史,是否有用口呼吸等不良习惯,是否因长期使用活动义齿导致真菌感染。
如果排除了这些因素,口干症状仍不缓解,应该去医院找大夫,查明原因,做针对性的治疗。
总觉得口干可能隐藏危险疾病
1、干燥综合征
专家指出,干燥综合征患者也会出现口干的症状。干燥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常累及外分泌腺,口干、眼干是最突出的表现。早期病人常感唾液不足、口干或口中发黏,继而出现吞咽困难,吃干性食物(如饼干)一定要用水才能咽下,夜间可因口干而致醒。专家解释,干燥综合征的口干是由于分泌唾液的腺体被免疫细胞破坏,导致唾液分泌减少,但患者体内并不缺水,所以往往喜欢小量多次喝水。这与糖尿病的口渴不一样,糖尿病的口渴是由于血糖增高,渗透性利尿导致体内缺水,患者需要大量喝水补充水分。
半数左右的干燥综合征患者腮腺肿大,部分还伴随颌下腺或附近淋巴结肿大。另有部分患者感到关节疼痛,以肘、膝关节多见,眼内还常有异物感、烧灼感,鼻孔内也会结痂。严重的干燥综合征会导致患者肾小管受损,造成心律失常等严重后果。干燥综合征容易漏诊和误诊,患者需要找风湿免疫科医生进行全面的检查,做血液检查ANA(抗核抗体)、抗SSA和抗SSB可以确诊。
2、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也会出现口干症状。临床症状为口干、多汗、怕热、甲状腺肿大、突眼。甲状腺功能亢进起病缓慢,加上早期症状不明显,故易被患者忽视。但借助甲状腺功能的实验检查,则很容易就能得到明确诊断。
3、口腔疾病
口腔慢性下颌下腺炎症、腮腺炎、口腔腺体结石等疾病都可导致口腔腺体病变而使唾液分泌减少,因而出现了口干症状;而不少老年人组织器官的功能老化减退、口腔腺体萎缩使得唾液分泌减少,也会感到口干。这种老年人的口干是生理性口干,可以去口腔科进行专科检查。
4、糖尿病
专家揭示,口干患者中最为常见的就是糖尿病患者了。糖尿病患者早期常有口干、口渴等不适,进一步发展可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即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增高,导致渗透性排尿增多,体内失去大量水分而口干喜饮,大多情况下,口干口渴的程度是与血糖增高的程度成正比,因此,口干是糖尿病的信号之一。而糖尿病的诊断相对比较简单,只要测定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一般都可以明确。
中医治疗老年人口干的方法
1.阴虚火旺型:表现为口渴且饮水量多,失眠多梦,大便干燥,小便黄,手足心热,脉细数,舌红苔黄燥等。治宜滋阴降火,可选用知柏地黄丸调治。
2.脾胃实热型:患者表现为口渴想多喝水,且喜欢冷饮,尿黄,大便干燥,脾气急躁,心烦失眠,舌红苔黄腻,脉实有力等。治宜清热降火,可选用黄连上清丸调治。
3.脾胃虚弱型:表现为口干但并不想喝水,或只喝少量热水,食量减少,消化欠佳,舌质淡红,脉缓弱等。治宜温补脾胃,可选用补中益气丸调治。
4.肾阴亏虚型:患者表现为口干且喜欢饮水,但不影响进食,尿多,腰膝酸软,常常伴有心烦头昏,舌红苔薄,舌乳头萎缩,脉细数。治宜滋阴补肾,可选用六味地黄丸调治
老年人口干口渴怎么回事
症状体征
口腔内唾液分泌的减少,导致局部环境的变化;牙体由于缺乏自洁作用,以及唾液本质具有的抗菌效能下降,而容易造成猛性龋或牙周病。口腔黏膜干燥、萎缩。舌质红绛,舌苔减少,舌背出现沟纹,有烧灼感。
疾病病理
中医认为口干多由肝肾阴虚、津不上承引起,或由热盛津伤、煎灼津液所致。总以为区区口干无碍大局,多喝水就能迎刃而解。其实,口干是多种疾病的信号。
诊断检查
患者主诉口干仅作为一般的诊断依据,需根经过一些客观检查进一步确诊。常用方法为唾液流率的测定,在相对恒定的条件下,流率低于0.2ml/15min,可诊断为“口干症”,流率介于0.2-0.91ml/min可称为“唾液减少”。
方糖实验也可间接判断口干。置一般食用方糖于舌背上,观察溶化时间。超过30分钟未完全熔化,可诊断为口干症;小于10分钟完全溶化,则为正常;介于10-30分钟之间溶化,则可能为口干。口感症主客观检查往往不一致,特别是在老年患者。能引起口干的原因很多,因此,除了患者的主诉症状外,应进行多项检查,包括唾液流量的测定,口腔黏膜、舌和牙的变化,必要时应轻全身检查,如血糖、免疫系统等,以明确口干的程度和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