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紧急止泻的方法 姜苏陈皮茶

紧急止泻的方法 姜苏陈皮茶

配方:生姜15克,紫苏叶10克,陈皮10克,红茶3克,红糖适量。

做法:先将生姜、陈皮切细丝,与紫苏叶、红糖共放保温杯中,倒入沸水,闷泡15分钟后可饮用,边饮边加开水,每日1剂。

功效:生姜味辛,性微温,归肺、脾经,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吐,温肺止咳的功效,紫苏味辛、性温,归肺、脾经,有发汗解表,行气宽中的功效;陈皮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肺经,有理气和中,燥湿化痰,利水通便的功效,三者搭配可温中散寒、化湿止泻,适用于寒湿泻,症见大便清稀,每日多次,腹部疼痛,喜温喜按,脘腹胀满,不思饮食,肢体沉重困倦,舌蓉白腻,脉沉细人群。

腹泻拉水样大便喷射状 大人止泻最快的办法

材料:大蒜15克,金银花9克,甘草3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大蒜去皮,捣烂。与金银花、甘草一起用沸水冲泡,加入白糖调匀即可。

茶饮功效:大蒜具有暖脾胃、行滞气、消积、解毒、杀虫的功效。金银花有凉血止痢作用,对热毒痢疾、下痢脓血、咽喉肿痛等有解毒止痢、凉血利咽之效。甘草能补脾益气,止咳润肺,缓急解毒,调和百药。适用于急性细菌性痢疾引起的腹泻拉水。

配方:生姜15克,紫苏叶10克,陈皮10克,红茶3克,红糖适量。

做法:先将生姜、陈皮切细丝,与紫苏叶、红糖共放保温杯中,倒入沸水,闷泡15分钟后可饮用,边饮边加开水,每日1剂。

功效:温中散寒、化湿止泻。适用于寒湿水样泻泻,症见大便清稀,每日多次,腹部疼痛,喜温喜按,脘腹胀满,不思饮食,肢体沉重困倦,舌蓉白腻,脉沉细者。

材料:糯米30克(略炒),山药15克。

做法:将上述食材共煮粥,熟后加胡椒末少许、白糖适量调服。

功效:焦米汤易于消化,它的碳化结构有较好的吸附止泻作用,而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也有很好的助消化、止泻功效,两者搭配非常适合腹泻拉水患者食疗。

取穴位置:位于骶部,在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一骶后孔。

按摩方法:患者仰卧,按摩者用食指点揉小肠俞穴2分钟左右。

功效:主治小肠病,有清热利湿,通调二便的功效,可用于缓解各类腹痛、腹泻症状。

陈皮茶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

1、健胃消食

陈皮茶的味道酸酸的,服用后可以对消化道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能够促进胃酸的分泌和肠胃的蠕动,帮助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因此对于一些腹胀、消化不良的人群来说可以适当地喝一些陈皮茶,可以起到健胃消食的作用。

2、止咳化痰

陈皮茶归肺、脾经,具有理气的作用,其中所含的挥发油也能起到扩张支气管的作用,因此可以促进痰液的排出,对于一些咳嗽咳痰、久咳不止的人群来说可以适当地喝一些陈皮茶,可以起到止咳化痰的作用。

3、理气健脾

陈皮茶中陈皮性质温和,含有大量的挥发油以及矿物质成分,适量喝可以起到很好的理气健脾作用,适宜脾胃不佳者进行饮用,可以缓解其脾胃不适。

4、燥湿止泻

陈皮味苦、辛,偏温性,服用后可以增加体内的热气,具有燥湿的作用,因此对于一些因为感染风寒之气而导致的大便泄泻、恶心呕吐等症来说,可以适当地喝一些陈皮茶,可以起到燥湿止泻的作用。

1、阴虚火旺忌喝

陈皮茶的性质偏温性,服用后会增加体内的热气,具有燥湿的作用,因此对于一些体内有实热以及阴虚火旺体质的人群来说建议少喝或不喝,以免服用后体内火气过大使身体出现不适的症状。

2、服药人群忌喝

陈皮茶中所含的一些成分可能会与药物的成分发生反应,因此对于正在服药的人群来说在喝陈皮茶之前最好是先去咨询相关医生,确定两者相互无影响之后方可继续服用,以免影响了药物的效果。

3、忌多喝

陈皮茶性温,适量喝不会导致上火,但要是过量饮用,加上又是火气比较旺盛的人,是容易出现上火现象的。

苏叶的功效与作用

苏叶的功效:

苏叶为唇形科紫苏属植物紫苏的带枝嫩叶,苏叶有散寒解表、理气宽中的功效,苏叶别名赤苏、红苏、红紫苏、皱紫苏、紫苏、紫苏叶,苏叶主治风寒感冒,头痛,咳嗽,胸腹胀满。

苏叶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兼见咳嗽或胸闷不舒者。苏叶能发散表寒,开宣肺气,苏叶可与生姜同用。兼有咳嗽者,苏叶常配伍杏仁、前胡等,如杏苏散;若兼有气滞胸闷者,多配伍香附、陈皮等,如苏散。苏叶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吐之证。苏叶具行气宽中,和胃止呕功效。偏寒者,每与藿香同用;偏热者,苏叶可与黄连同用。偏气滞痰结者,苏叶常与半夏、厚朴同用。苏叶又用于妊娠呕吐,胸腹满闷,常与陈皮、砂仁配伍,以加强其止呕、安胎的效果。苏叶用于进食鱼蟹而引起的腹痛、吐泻,单用或配生姜,白芷煎服。

别名:赤苏、红苏、红紫苏、皱紫苏

苏叶的功效与作用

处方用名:紫苏、紫苏叶。

性味:辛,温。

归经:入肺经、脾经。

功能:散寒解表,理气宽中。

主治: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咳嗽,胸腹胀满。

用法用量:煎服,5-9克,不宜久煎。

来源:苏叶为唇形科紫苏属植物紫苏的带枝嫩叶。

苏叶的作用:

苏叶也叫紫苏叶,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的功能,主治风寒感冒、咳嗽、胸腹胀满,恶心呕吐等症。种子也称苏子,有镇咳平喘、社痰的功能。苏叶全草可蒸馏紫苏油,种子出的油也称苏子油,长期食用苏子油对治疗冠心病及高血脂有明显疗效。

1、苏叶60克,煎浓汁当茶饮,或加姜汁十滴调服,可解食鱼、鳖中毒。

2、苏叶治疗寻常疣:鲜紫苏叶外擦患处,每日1次,每次10~15分钟,一般3~5次可愈。

3、苏叶15克,水煎加红糖6克冲服,治寒泻。

4、苏叶治疗子宫出血:将紫苏制成每ml相当于原生药2g之水提取液,分装成5ml安瓿。使用时以无菌棉球、纱布或擦镜头纸浸润紫苏液贴敷于出血处。

5、紫苏叶60克,煎汤熏洗,对子宫下垂有疗效。

6、苏叶用於急性胃肠炎:紫苏叶 10 克,藿香 10 克,陈皮 6 克,生姜 3 片,水煎服。

7、苏叶用於胸膈痞闷、呃逆:紫苏梗 15 克,陈皮 6 克,生姜 3 片,水煎服。

8、苏叶用於感冒:紫苏叶 10 克,葱白 5 根,生姜 3 片,水煎温服。

9、苏叶用於外感风寒头痛:紫苏叶 10 克,桂皮 6 克,葱白 5 根,水煎服。

10、苏叶用於孕妇胎动不安。麻根 30 克,紫苏梗 10 克,水煎服。

11、苏叶用於食蟹中毒:紫苏叶 30 克,生姜 3 片,煎汤频饮。

12、苏叶用於阴囊湿疹:紫苏茎叶适量,水煎泡洗患处。

13、苏叶用於妊振呕吐:紫苏茎叶 15 克,黄连 3 克,水煎服。

14、苏叶用於水肿:紫苏梗 20 克,蒜头连皮 1 个,老姜皮 15 克,冬瓜皮 15 克,水煎服。

苏叶理气,和营。治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咳嗽,气喘,胸腹胀满,胎动不安。并能解鱼蟹毒。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兼见咳嗽或胸闷不舒者。常配伍杏仁、前胡等,如杏苏散;若兼有气滞胸闷者,多配伍香附、陈皮等,如苏散。

苏叶用于妊娠呕吐,胸腹满闷,常与陈皮、砂仁配伍,以加强其止呕、安胎的效果。

苏叶用于进食鱼蟹而引起的腹痛、吐泻,单用或配生姜,白芷煎服。

苏叶治脾胃气滞,胸闷,呕吐之证。本品具行气宽中,和胃止呕功效。偏寒者,每与藿香同用;偏热者,可与黄连同用。偏气滞痰结者,常与半夏、厚朴同用。

苏姜陈皮茶怎么做,有何作用

苏姜陈皮茶配料:紫苏梗6g,陈皮3g,生姜2g,红茶lg。前 三味剪碎,与红茶一同用沸水冲泡,加盖闷l0min。不拘时代茶温 饮,每日1剂。适用于气逆胎动不安。

苏子叶的食疗作用

1、苏叶60克,煎浓汁当茶饮,或加姜汁十滴调服,可解食鱼、鳖中毒。

2、苏叶治疗寻常疣:鲜紫苏叶外擦患处,每日1次,每次10~15分钟,一般3~5次可愈。

3、苏叶15克,水煎加红糖6克冲服,治寒泻。

4、苏叶治疗子宫出血:将紫苏制成每ml相当于原生药2g之水提取液,分装成5ml安瓿。使用时以无菌棉球、纱布或擦镜头纸浸润紫苏液贴敷于出血处。

5、紫苏叶60克,煎汤熏洗,对子宫下垂有疗效。

6、苏叶用於急性胃肠炎:紫苏叶 10 克,藿香 10 克,陈皮 6 克,生姜 3 片,水煎服。

7、苏叶用於胸膈痞闷、呃逆:紫苏梗 15 克,陈皮 6 克,生姜 3 片,水煎服。

8、苏叶用於感冒:紫苏叶 10 克,葱白 5 根,生姜 3 片,水煎温服。

9、苏叶用於外感风寒头痛:紫苏叶 10 克,桂皮 6 克,葱白 5 根,水煎服。

10、苏叶用於孕妇胎动不安。麻根 30 克,紫苏梗 10 克,水煎服。

11、苏叶用於食蟹中毒:紫苏叶 30 克,生姜 3 片,煎汤频饮。

12、苏叶用於阴囊湿疹:紫苏茎叶适量,水煎泡洗患处。

13、苏叶用於妊振呕吐:紫苏茎叶 15 克,黄连 3 克,水煎服。

14、苏叶用於水肿:紫苏梗 20 克,蒜头连皮 1 个,老姜皮 15 克,冬瓜皮 15 克,水煎服。

苏叶理气,和营。治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咳嗽,气喘,胸腹胀满,胎动不安。并能解鱼蟹毒。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兼见咳嗽或胸闷不舒者。常配伍杏仁、前胡等,如杏苏散;若兼有气滞胸闷者,多配伍香附、陈皮等,如苏散。

苏叶用于妊娠呕吐,胸腹满闷,常与陈皮、砂仁配伍,以加强其止呕、安胎的效果。

苏叶用于进食鱼蟹而引起的腹痛、吐泻,单用或配生姜,白芷煎服。

苏叶治脾胃气滞,胸闷,呕吐之证。本品具行气宽中,和胃止呕功效。偏寒者,每与藿香同用;偏热者,可与黄连同用。偏气滞痰结者,常与半夏、厚朴同用。

孕期呕吐吃什么能缓解 苏姜陈皮茶

食材:苏梗6克,陈皮3克,生姜2片,红茶1克。

做法:将苏梗,陈皮,生姜洗净,切碎与红茶用沸水冲泡焖10分钟,或加水煎煮10分钟,即可饮用,每日一剂,可冲泡2-3次。

功效:苏梗为治疗妊娠呕吐,胎动不安之良药,配陈皮,生姜等常用对药,功在理气和中,降逆止呕,适宜于缓解孕吐,头晕,厌食,或食入即吐等症状。

恶心想吐喝什么治疗

1、乌梅茶

原料:乌梅15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乌梅洗净后在水中浸泡约30分钟。然后把乌梅连带浸泡的水一起入锅煮,先用大火把水烧开,然后再用小火煮,看到乌梅的皮被煮成渣掉出来为止,煮30分钟左右。去渣取汁,根据个人口味加冰糖调味即可。

功效:乌梅有下气的功效,能止呕,同时乌梅含有的酸性物质,有收敛的作用,如果是上吐下泻的患者,还有止泻功效。冰糖有养胃益气的功效,可以有效缓解恶心感和呕吐所产生的口腔异味。

饮用禁忌:感冒发热,咳嗽多痰者忌食。经期女性、孕妇忌食。

2、芒果姜茶

原料:鲜芒果1个,生姜3克,红茶3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芒果洗净去皮,取果肉。生姜洗净,切片。然后将芒果果肉、姜片放入锅中,加清

水烧开。取汁液。再将红茶投入茶壶中,用芒果、姜片的汁液泡开,加入冰糖。代茶饮。

功效:

芒果有益胃、止呕、止晕的功效,对于眩常症、高血压眩晕、恶心呕吐等均有疗效。

饮用宜忌:适用于由晕车、晕船引起的恶心呕吐。哮喘者,糖尿病人及过敏体质者忌食

3、紫苏姜橘茶

原料:紫苏梗9克,生姜、陈皮各6克,大枣10枚。

做法将紫苏、大枣、陈皮洗净,生姜洗净,切片。然后将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清水煮开即可。滤渣取汁后代茶饮。

功效:紫苏梗有理气宽中,止痛安胎的功效。陈皮又能和中,可治胃失和降、恶心呕吐。大枣具有补虚益气、养血安神、健脾和胃等作用。

半夜上吐下泻应急措施 应急止泻法

功效:下痢穴是治疗腹泻的特效经验穴,出现腹泻就应该立即按压此穴,一般情况下,按压后便意会逐渐消失,如果腹泻严重,按压后症状也会减轻。

位置:位于足拇趾第2趾中间向里2厘米处,左右共2穴。

按摩手法:用拇指指端顶住下痢穴,用力按压5-6秒后抬起,过1-2秒后再按压,如此重复15-20次,左右脚交替进行。

配方:生姜15克,紫苏叶10克,陈皮10克,红茶3克,红糖适量。

做法:先将生姜、陈皮切细丝,与紫苏叶、红糖共放保温杯中,倒入沸水,闷泡15分钟后可饮用,边饮边加开水,每日1剂。

功效:温中散寒、化湿止泻。

配方:石榴皮60克。

制法:将石榴皮洗净,入锅内,加适量水,煎至100毫升即可。

用法:每日服3次,连续服用1周。

功效:收敛止泻。

半夜急性肠胃炎怎么缓解疼痛 食疗止吐泻

急性肠胃炎吐泻较为严重的,可先通过食疗的方法缓解吐泻病症,这样腹痛的症状也会感觉好一些,以下是具体的食疗止吐泻方法,可参考食用。

(1)煮苹果

食材:苹果一个

做法:把苹果外皮洗净,连皮带核切成小块,放置于温水中煮4分钟左右即可食用,每日3次,每次40g。

功效:苹果为碱性食物,苹果梨还有果胶和鞣酸,具有收敛肠道,止泻的功效,适用于急性肠胃炎腹泻症状。

禁忌:煮食苹果时,不宜加蔗糖,这样会加重腹泻。

(2)焦米糊

食材:小米适量

做法:将小米研磨成粉末,放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黄,每次食用时把炒黄的焦米和水煮成糊状即可食用。每日3次。

功效:焦米糊可以吸附肠腔内腐败物质,有去毒止泻的功效,适用于急性肠胃炎腹泻症状。

(3)姜茶饮

食材:绿茶6、干姜末3g

做法:把绿茶、干姜末都用开水冲泡闷10分钟,作茶频饮。

功效:主要针对于大便清稀,臭味不浓,肠鸣腹痛,发寒热的急性肠胃炎腹泻适用。

(1)药膳绿豆粥

食材:绿豆80克,芦根80克,粳米100克,生姜8克,紫苏叶15克。

方法:先把芦根、姜、苏叶一起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用文火先煎熬30分钟后去渣取汁,再加入绿豆、粳米一起煮粥。

功效:药膳绿豆粥有止呕利尿的作用,对于吃坏肚子所导致的呕吐反酸,脘腹胀满有很好的效果。

(2)蜂蜜姜汁治呕吐

材料:蜂蜜5克,鲜姜汁10克,水适量。

用法:把蜂蜜,鲜姜汁加入适量的水调和均匀放入锅中蒸热,待温度适宜时服用功效:此方法具有和胃止呕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吃坏肚子所导致的恶心呕吐的症状。

(3)橘皮姜汁粥

食材:橘皮、生姜汁各20g, 粳米60g。

做法:将橘皮洗净,人锅,用小火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与淘洗干净的粳米同人锅中,加适量水,用小火煮至粥稠,调入生姜汁即成。早晚餐分次食。

功效:具有温胃止吐,化痰除饮的功效。适于急性胃炎。

紧急止泻的方法 按摩小肠俞穴

取穴位置:位于骶部,在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一骶后孔。

按摩方法:患者仰卧,按摩者用食指点揉小肠俞穴2分钟左右。

功效:主治小肠病,有清热利湿,通调二便的功效,可用于缓解各类腹痛、腹泻症状。

苏叶的功效与作用

苏叶的功效与作用:

苏叶的功效:

苏叶为唇形科紫苏属植物紫苏的带枝嫩叶,苏叶有散寒解表、理气宽中的功效,苏叶别名赤苏、红苏、红紫苏、皱紫苏、紫苏、紫苏叶,苏叶主治风寒感冒,头痛,咳嗽,胸腹胀满。

苏叶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兼见咳嗽或胸闷不舒者。苏叶能发散表寒,开宣肺气,苏叶可与生姜同用。兼有咳嗽者,苏叶常配伍杏仁、前胡等,如杏苏散;若兼有气滞胸闷者,多配伍香附、陈皮等,如苏散。苏叶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吐之证。苏叶具行气宽中,和胃止呕功效。偏寒者,每与藿香同用;偏热者,苏叶可与黄连同用。偏气滞痰结者,苏叶常与半夏、厚朴同用。苏叶又用于妊娠呕吐,胸腹满闷,常与陈皮、砂仁配伍,以加强其止呕、安胎的效果。苏叶用于进食鱼蟹而引起的腹痛、吐泻,单用或配生姜,白芷煎服。

别名:赤苏、红苏、红紫苏、皱紫苏

苏叶的功效与作用

处方用名:紫苏、紫苏叶。

性味:辛,温。

归经:入肺经、脾经。

功能:散寒解表,理气宽中。

主治: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咳嗽,胸腹胀满。

用法用量:煎服,5-9克,不宜久煎。

来源:苏叶为唇形科紫苏属植物紫苏的带枝嫩叶。

苏叶的作用:

苏叶也叫紫苏叶,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的功能,主治风寒感冒、咳嗽、胸腹胀满,恶心呕吐等症。种子也称苏子,有镇咳平喘、社痰的功能。苏叶全草可蒸馏紫苏油,种子出的油也称苏子油,长期食用苏子油对治疗冠心病及高血脂有明显疗效。

1、苏叶60克,煎浓汁当茶饮,或加姜汁十滴调服,可解食鱼、鳖中毒。

2、苏叶治疗寻常疣:鲜紫苏叶外擦患处,每日1次,每次10~15分钟,一般3~5次可愈。

3、苏叶15克,水煎加红糖6克冲服,治寒泻。

4、苏叶治疗子宫出血:将紫苏制成每ml相当于原生药2g之水提取液,分装成5ml安瓿。使用时以无菌棉球、纱布或擦镜头纸浸润紫苏液贴敷于出血处。

5、紫苏叶60克,煎汤熏洗,对子宫下垂有疗效。

6、苏叶用於急性胃肠炎:紫苏叶 10 克,藿香 10 克,陈皮 6 克,生姜 3 片,水煎服。

7、苏叶用於胸膈痞闷、呃逆:紫苏梗 15 克,陈皮 6 克,生姜 3 片,水煎服。

8、苏叶用於感冒:紫苏叶 10 克,葱白 5 根,生姜 3 片,水煎温服。

9、苏叶用於外感风寒头痛:紫苏叶 10 克,桂皮 6 克,葱白 5 根,水煎服。

10、苏叶用於孕妇胎动不安。麻根 30 克,紫苏梗 10 克,水煎服。

11、苏叶用於食蟹中毒:紫苏叶 30 克,生姜 3 片,煎汤频饮。

12、苏叶用於阴囊湿疹:紫苏茎叶适量,水煎泡洗患处。

13、苏叶用於妊振呕吐:紫苏茎叶 15 克,黄连 3 克,水煎服。

14、苏叶用於水肿:紫苏梗 20 克,蒜头连皮 1 个,老姜皮 15 克,冬瓜皮 15 克,水煎服。

苏叶理气,和营。治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咳嗽,气喘,胸腹胀满,胎动不安。并能解鱼蟹毒。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兼见咳嗽或胸闷不舒者。常配伍杏仁、前胡等,如杏苏散;若兼有气滞胸闷者,多配伍香附、陈皮等,如苏散。

苏叶用于妊娠呕吐,胸腹满闷,常与陈皮、砂仁配伍,以加强其止呕、安胎的效果。

苏叶用于进食鱼蟹而引起的腹痛、吐泻,单用或配生姜,白芷煎服。

苏叶治脾胃气滞,胸闷,呕吐之证。本品具行气宽中,和胃止呕功效。偏寒者,每与藿香同用;偏热者,可与黄连同用。偏气滞痰结者,常与半夏、厚朴同用。

中医可快速治疗肚子疼

寒邪内阻证

【临床表现】:肚子疼拘急,遇寒痛甚,得温痛减,口淡不渴,形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清稀或秘结,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紧。【病机概要】:寒邪凝滞,中阳被遏,脉络痹阻。

【治法】:散寒温里,理气止痛。

【代表方】: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加减。

【常用药】:高良姜、干姜、紫苏温中散寒;乌药、香附、陈皮理气止痛。

高良姜、干姜、紫苏温中散寒;乌药、香附、陈皮理气止痛。

湿热壅滞证

【临床表现】:肚子疼拒按,烦渴引饮,大便秘结,或溏滞不爽,潮热汗出,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燥或黄腻,脉滑数。

【病机概要】:湿热内结,气机壅滞,腑气不通。

【治法】:泄热通腑,行气导滞。

【代表方】:大承气汤加减。

【常用药】:大黄攻下燥屎,芒硝咸寒泄热、软坚散结,厚朴、枳实导滞消痞。

立刻缓解拉肚子的方法 姜苏陈皮茶

配方:生姜15克,紫苏叶10克,陈皮10克,红茶3克,红糖适量。

做法:先将生姜、陈皮切细丝,与紫苏叶、红糖共放保温杯中,倒入沸水,闷泡15分钟后可饮用,边饮边加开水,每日1剂。

功效:温中散寒、化湿止泻。适用于寒湿泻,症见大便清稀,每日多次,腹部疼痛,喜温喜按,脘腹胀满,不思饮食,肢体沉重困倦,舌蓉白腻,脉沉细者。

相关推荐

怎么治急性肠胃炎

1、肠胃湿热:病起急骤,恶心频发,呕吐吞酸,腹痛阵作,泻下急迫,便行不爽,粪色黄褐而臭,口渴欲饮,心烦,尿短赤少,舌苔黄腻,脉淆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化湿,理气止泻。 方药:葛根10克、黄芩10克、黄连6克、木香10克、茯苓12克、车前子10克、白扁豆10克、薏苡仁15克、荷叶10克、生甘草6克。 2、寒湿阻滞:呕吐清水。恶心,腹泻如水,腹痛肠鸣并伴有畏寒发热,颈项或全身关节酸痛,苔薄白或白腻,脉灞。 治法:散寒除湿,和中止泻。 方药:藿香10克、大腹皮10克、白芷]O克、紫苏10克、茯苓12克、清半夏1

腹泻吃什么中成药好 泻痢固肠丸涩肠止泻

泻痢固肠丸是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米壳,肉豆蔻,诃子肉,陈皮,白芍所组成,久泻久痢,脾肾虚寒,肠失固摄,固大便滑脱不固,食物不化。 方中人参,茯苓,白术,甘草补气健脾,增强运化功能为主药;肉豆蔻,米壳,诃子肉涩肠固脱,且肉豆蔻还可温脾阳,散寒止痛为辅药;佐以陈皮理气和胃,并可防止 固涩之中发生气滞;配白芍养血,并同甘草可缓急止痛,所以泻痢固肠丸具有补气健脾,涩肠止泻的功效。

男人肠胃炎怎么办

1、肠胃湿热 病起急骤,恶心频发,呕吐吞酸,腹痛阵作,泻下急迫,便行不爽,粪色黄褐而臭,口渴欲饮,心烦,尿短赤少,舌苔黄腻,脉淆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化湿,理气止泻。 方药:葛根10克、黄芩10克、黄连6克、木香10克、茯苓12克、车前子10克、白扁豆10克、薏苡仁15克、荷叶10克、生甘草6克。 2、寒湿阻滞 呕吐清水,恶心,腹泻如水,腹痛肠鸣并伴有畏寒发热,颈项或全身关节酸痛,苔薄白或白腻,脉灞。 治法:散寒除湿,和中止泻。 方药:藿香10克、大腹皮10克、紫苏10克、茯苓12克、清半夏10克、白术1

藿香叶的食疗

1、化湿脾、理气和胃:用于湿阻脾胃、脘腹胀满、湿温初起。若湿阻中焦、脘闷纳呆者,与佩兰等同用;若湿温初起,可配薄荷、茵陈、黄芩等同用。2、止呕止泻: 用于呕吐、泄泻等。若感受秽浊、呕吐泄泻之症,可配苏叶、半夏、厚朴、陈皮等同用;若胃寒呕吐者,可配半夏同用;如湿热者,可配黄莲、竹茹;脾胃虚弱者,可配党参、甘草;妊娠呕吐,可配砂仁同用。3、祛暑: 用于暑湿症。其治暑湿,不论偏寒、偏热,都可应用,临床经常与佩兰配伍同用。4、发汗解表:用于发热恶寒、恶寒发热、胸脘满闷。配伍紫苏、陈皮。5、明目:维生素A对眼睛的发

紫苏梗的功效与作用

1.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兼见咳嗽或胸闷不舒者。 2.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 3.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吐之证。本品具行气宽中,和胃止呕功效。偏寒者,每与藿香同用;偏热者,可与黄连同用。偏气滞痰结者,常与半夏、厚朴同用。又用于妊娠呕吐,胸腹满闷,常与陈皮、砂仁配伍,以加强其止呕、安胎的效果。用于进食鱼蟹而引起的腹痛、吐泻,单用或配生姜,白芷煎服。 4.由于紫苏具有发汗和松弛的效果,当患上风寒感冒、咳嗽、疼痛时,喝上一杯暖乎乎的紫苏茶能有效缓解症状;当感

中医治疗胃病的妙方

(1)肠胃湿热:病起急骤,恶心频发,呕吐吞酸,腹痛阵作,泻下急迫,便行不爽,粪色黄褐而臭,口渴欲饮,心烦,尿短赤少,舌苔黄腻,脉淆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化湿,理气止泻。 方药:葛根、黄芩、黄连、木香、茯苓、车前子、白扁豆、薏苡仁、荷叶、生甘草。 (2)寒湿阻滞:呕吐清水。恶心,腹泻如水,腹痛肠鸣并伴有畏寒发热,颈项或全身关节酸痛,苔薄白或白腻,脉灞。 治法:散寒除湿,和中止泻。 方药:藿香、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清半夏、白术、陈皮、厚朴、生姜、甘草。 中成药:霍香正气水。 (3)食滞胃肠:恶心厌食,得

夏季如何养脾胃 食完冷饮后如何补脾

孩子吃了冰淇淋,如果是身体强壮的孩子,偶尔一两次问题不大,如果是虚寒体质的孩子,或者吃之后出现腹泻、腹痛的孩子,就需要及时进行补救,可以减少孩子因寒气入侵,而引发各种身体问题,具体方法如下: 1、给孩子喝生姜红糖水:当天喝,第二天早上也可以再喝一杯,这样可以帮助身体驱寒暖胃,可以减少冷饮对身体的伤害。 2、用苏叶或生姜水热敷:抓一把苏叶或三五片生姜,大火烧开,转小火煮5分钟左右,然后装入热水袋里,如果没有热水袋可以用保鲜袋,然后系紧,用一个毛巾布包着保鲜袋(注意方向,水不要流出来),温度适宜时,热敷孩子的

藿香叶的食疗

1、化湿脾、理气和胃:用于湿阻脾胃、脘腹胀满、湿温初起。若湿阻中焦、脘闷纳呆者,与佩兰等同用;若湿温初起,可配薄荷、茵陈、黄芩等同用。 2、止呕止泻: 用于呕吐、泄泻等。若感受秽浊、呕吐泄泻之症,可配苏叶、半夏、厚朴、陈皮等同用;若胃寒呕吐者,可配半夏同用;如湿热者,可配黄莲、竹茹;脾胃虚弱者,可配党参、甘草;妊娠呕吐,可配砂仁同用。 3、祛暑: 用于暑湿症。其治暑湿,不论偏寒、偏热,都可应用,临床经常与佩兰配伍同用。 4、发汗解表:用于发热恶寒、恶寒发热、胸脘满闷。配伍紫苏、陈皮。 5、明目:维生素A对

陈皮泡水的功效与作用 解腻止呕

陈皮泡水有一股独特的柑橘香味,这种味道能刺激人的味觉和大脑,可以起到很好的降逆止呕作用,另外陈皮泡水喝口味辛、苦,能去除油腻食物带来的不适感。因此陈皮泡水的解解腻止呕功能常用于妊娠呕吐的食疗方,采用苏梗6g、生姜2片、陈皮3g、红茶3g作为食材,共用沸水泡焖10分钟饮用可达到治疗妊娠呕吐的效果。

脾胃虚弱喝什么茶好

1、红茶:中医认为红茶性温,暖脾止泻很好,非常适合脾胃虚寒的人群。但泡茶次数不要太多,三次以内为宜,冲泡次数太多,茶中一些不利于健康的物质会析出,如茶碱等。 2、玫瑰花茶:玫瑰花性温,常饮对于改善脾胃虚寒也很有帮助,特别适合女性,还可疏肝理气,活血美容,每天5-8瓣泡水就行。但女性经期不要喝,因为有活血作用,会增加经血流失。 3、陈皮茶:中医认为,陈皮性温,具有温中散寒的作用,可用5-10克泡水,长期坚持,对于改善脾胃虚寒也有很好的帮助。 其实改善脾胃虚寒,在玫瑰花或陈皮茶中,加入3-5枚大枣,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