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盗汗吃什么好得快 黄芪红枣汤
宝宝盗汗吃什么好得快 黄芪红枣汤
适用:体虚患儿(若不是小孩体虚,不要随便给孩子吃黄芪等补品)
材料:黄芪15克、红枣20个,加适当的水
功效:黄芪具有益气固表、改善表虚的功效,而且性状温和,是适合宝宝食用的一种中药材
做法:宝宝由于身体虚弱出现盗汗严重的情况下,建议可用黄芪15克、红枣20个,加适当的水,文火煮1小时左右,体虚的宝宝饮用后能够对盗汗的现象明显改善。
男人盗汗怎么办 男人盗汗喝药茶调养
红枣黄芪茶:红枣6枚,黄芪15克,将两者加适量水后煎汤代茶饮,可以益气固表,适宜于改善气虚盗汗,汗后怕冷等现象。
乌梅枣麦茶:乌梅10克,浮小麦15克,大枣6枚,将所有食材加适量水后煎汤代茶饮,可滋阴敛汗,适宜于改善阴虚盗汗,汗止心烦口渴等现象。
宝宝秋季多汗中医药方来调理
宝宝生理性多汗
1、宝宝纯阳之体
生理性多汗是指宝宝的生长发育良好,身体健康,没有任何疾病,但是却经常在睡眠中出汗。中医认为,系“宝宝纯阳之体”,加之小儿“腠理疏松,肌肤薄嫩”,睡着觉后阳气入里,体内阳气相对较多,通过阳气的蒸腾作用很容易使宝宝在入睡后稍有微汗。
2、睡眠温度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即使在冬季,暖气、空调也让屋子里的温度很高,但是家长还是害怕晚上睡觉的时候冻着宝宝,因此给宝宝盖得厚厚的,殊不知,宝宝因为大脑神经系统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不完善,而且又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机体的新陈代谢非常旺盛,产热太多,再加上厚衣被的刺激,所以只能通过出汗才能发散体内的热量,来调节到正常的体温。
3、睡前营养过盛
很多家长总是担心宝宝营养不够,想方设法让宝宝多吃补品,在入睡前经常喝点奶或吃些热量高的东西再去睡觉,结果入睡后机体大量产热,只好通过皮肤出汗来散热。
病理性多汗
1、自汗和盗汗
病理性多汗也就是中医所说的汗证,是指在安静的状态下,或无故而全身或身体某一部位出汗过多,甚至大汗淋漓的现象。其中宝宝比较常见的是自汗和盗汗。在中医看来,不管是自汗还是盗汗,大部分都是“虚”的表现,因此,我们经常说宝宝爱出“虚汗”。这多是由于喂养不当或消化吸收不良而造成的。
2、潜在疾病因素
有些疾病也可使宝宝表现出病理性多汗,如有的宝宝后脑勺部位头发稀疏、脱落或没有头发,这就是因为宝宝头部出汗太多,局部瘙痒,经常在睡觉时摇头与枕头摩擦,造成枕部环状脱发,医学上称之为“枕秃”。这是婴儿佝偻病的早期表现,只要早些发现并及时补充维生素D和钙,当佝偻病得到控制,出汗也就会自止。
对症下药的中医调理
第1种:气虚型
宝宝遍身出汗,面色萎黄,胃口不好,经常感冒,消瘦,精神不隹。
对症下药:常用补气敛汗的中药。如炙黄芪10克、太子参12克、防风3克、煅牡蛎30克、山药12克、麻黄根10克、炒白术10克,煎汤,每日一剂。
食疗:
糯米小麦红枣粥:取糯米50克、小麦30克、红枣12克,将以上加水煮粥食用。
固表补气粥:取党参12克、白术10克、麻黄根10克、粳米50克、红糖12克。将党参、白术、麻黄根加水煮30分钟,去渣留汁。将粳米加入汁中煮粥,熟后加红糖食用。
黄芪红枣糯稻根汤:取黄芪15克、红枣12克、糯稻根10克,将以上加水煮30分钟,食枣喝汤。
看睡觉盗汗吃什么好
盗汗是指睡觉出汗的一种情况,它严重影响我们的睡眠质量,因此需要积极治疗。然而在治疗盗汗时除了能用常规方法诊治之外,还能用饮食进行调理,这样也能起到辅助治疗盗汗的功效,不仅如此,正确饮食还能增强患者体质,从而避免盗汗二次复发。
睡觉盗汗吃什么食物
饮食一、黄芪红枣汤:黄芪15克,红枣20枚,加水适量,文火煎煮1小时,每日一剂,分2-3次服食,连服10天。对气虚卫表不固之盗汗效好,在食用的时候,注意要比对自己的情况。
饮食二、黑豆圆肉大枣汤:黑豆30克,桂圆肉10克,红枣30克,洗净放砂锅内,加水适量,用慢火煲1小时左右,一天内分2次服完,连服15天为一疗程。对表虚自汗及营卫不调之盗汗均有效,这也是需要符合特定病症的一剂食疗方。
饮食三、浮小麦羊肚汤:浮小麦30克,装干净小布袋内,羊肚50克,洗净切块,加水适量,慢火煮至烂熟,捞去布袋,调味,食肚饮汤,一天内分次吃完。盗汗患者连用5-10天,有健脾止汗作用。对虚汗均有效,也是最容易出现的类型。
饮食四、龙眼人参饮:取龙眼肉30克、人参6克、冰糖30克。先将龙眼肉洗净,人参切薄片,然后与冰糖共放碗内,加水适量,置蒸锅内蒸一小时左右,取出后待凉即可食用,一天内分2次吃完,每天一剂,适宜于气虚盗汗者。
饮食五、银耳红枣汤:取银耳30克、红枣20克、冰糖适量。先将银耳用温水泡发,除去蒂头,洗净后撕成小块。红枣洗净撕开。二味药共入锅内加水适量,用小火慢煨至银耳、红枣料熟,放入冰糖溶化调匀,即可出锅食用,每剂分2次食完,适宜于阴虚盗汗者。
温馨提示:导致睡觉盗汗的原因有很多,患者在治疗时需要针对病因进行诊治,这样才能得到理想效果。食疗虽然有效但是只能起到辅助作用,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婴幼儿盗汗莫乱补
婴幼儿期由于新陈代谢旺盛,加上小儿活泼好动,有的即使晚上上床后也不得安宁,所以入睡后头部也可出汗。所谓生理性多汗是指孩子发育良好,身体健康,无任何疾病引起的睡眠中出汗。家长往往习惯于以自己的主观感觉来决定小儿的最佳环境温度,喜欢给宝宝多盖被。孩子因为大脑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又处于生长发育期,机体的代谢旺盛,只有通过出汗蒸发体内的热量来调节体温。此外,小儿在入睡前喝牛奶、麦乳精或吃巧克力等也会引起出汗。这些都属于生理性的出汗。
盗汗多因表虚不固气阴虚热
如果孩子整晚都流汗可能就有问题了。盗汗就是睡熟后流汗,中医认为盗汗多因表虚不固、气阴虚热等原因所引起,在治疗时应分清病因。宝宝盗汗者不少,轻的每晚衣被皆湿,重的由此而消瘦、便秘、饮食减少、经常感冒,家长大都认为是体虚引起,于是屡用补品,虽盗汗仍然,却还是补之不停。
除盗汗必须清热
如今孩子的食物充足,营养丰富,不少孩子大有营养过剩之虞。一味用补,越补汗出越多。其实,盗汗患儿大都是内热多,欲除盗汗,必须清其热。
脾胃积热:此类患儿可见饮食旺盛或减退、精神好、大便秘结,常数天一行,口气重,虽消瘦也不感疲乏,一天到晚玩耍不停。治疗须清热通便,使热排出,可用知母、生石膏、川黄连、竹叶、黄芩、莱菔子等。用小量生大黄之类药治疗,常能得畅便而盗汗即止,其饮食特别旺盛者可转正常,食少者随之而振作。
阴虚内热:小儿盗汗最多的要数阴虚内热类型,由于长期盗汗,体内津液耗损过多,出现阴虚现象,这种患儿表现为唇舌红干、手足心热、口干、饮水多但不解渴,粪便干且呈粒状。治疗宜养阴清热。可用生地、麦冬、知母、元参、地骨皮、桑叶等药治疗。
盗汗患儿中也有个别人不属于热的,他们表现为出汗多、极易感冒咳嗽,较其他儿童怕冷,体力较差,平时稍运动也易出汗,治疗时可以调和营卫,投桂枝汤合玉屏风方往往见效迅速,药用桂枝、白芍、甘草、生姜、红枣、黄芪、白术、防风。
盗汗不能滥用补品
对盗汗患儿,家长不但不能滥用补品,相反的应调理饮食,要控制儿童的荤食、甜食,要让宝宝多吃些蔬菜水果,这对治疗盗汗是有益处的,有资料显示,盗汗患儿几乎全是偏食者:专吃鱼肉鸡之类荤腥,爱吃巧克力,而从不吃蔬菜,这些膏粱厚味易生内热也。
小孩子睡觉出汗多该怎么治疗
表虚不固型:宝宝体质虚弱的话,常常就会是这种体质类型引起的汗证。主要表现为宝宝经常出汗,并伴有盗汗,一般在头部和肩部特别容易出现多汗,玩耍以后出汗比别的宝宝要多。这种孩子平常很容易患感冒,脸色显得苍白,手脚也比较冰冷。这种汗证的治疗方法要以益气固表为主,可以选用玉屏风散加减治疗,或给宝宝服用广药虚汗停颗粒,以植物成分治虚汗。
营卫失调型:这种类型的汗证主要是由于患上各种急、慢性的疾病后,宝宝的“营气”和“卫气”失调造成的。这种情况的宝宝经常全身无故出汗,怕冷怕风、有时候还会伴有低烧。父母可能还会看到宝宝经常精神疲倦,胃口不好。这种情况,医生会调和“营卫”,让宝宝服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
气阴二虚型:不少妈妈会发现孩子在早晨醒来时,背后都是汗,床上也湿了一大片,这就是盗汗。如果孩子常常盗汗,可能就是气阴虚了,这也是许多妈妈最常碰到的情况。一般出现气阴虚的孩子体型比较消瘦、出汗多、精神不好、面色潮红、口干、大便干,手脚心热,有时候体温还有点低热。如果宝宝盗汗以手足心、胸腹部等部位教多,或者醒后哭闹、低热等,可能是偏阴虚,可用酸枣仁汤合生脉散加减;如果宝宝伴有拉肚子,可能偏气虚,可以用益气汤合生脉散加减。
脾胃积热型:宝宝常常都会出汗,尤其是四肢最为明显,或者仅仅有四肢、额头出汗,还伴有腹胀,那宝宝可能就是脾胃积热型汗证。医生会开异功散加减方,给宝宝健脾泄热。
不过,麦其莲提醒,仅仅依靠这些表现来判断宝宝的出汗原因还是不够的,最好能给中医医生把脉、问诊,辨证施治。
宝宝盗汗吃什么好得快 核桃莲子糊
功效:主治脾虚盗汗
材料:核桃30克,莲子肉30克,黑豆15克,淮山药15克。
做法:把以上四味焙干研成细粉,每次按小儿食量,取粉煮成糊吃。可调成成味或甜味。煮时也可加适量大米或面粉,使汁更黏稠。
宝宝盗汗吃什么好得快 黑豆圆肉大枣汤
功效:主治小儿表虚不固或营卫失调型汗证
材料:黑豆30克、龙眼肉10克、红枣30克
黑豆30克、龙眼肉10克、红枣30克放砂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煨1小时。每日2次分食完,连吃15日为一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