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开奶有哪些注意事项
新生儿开奶有哪些注意事项
1、及时让婴儿吸吮乳头
这对产妇和乳房充盈都是十分重要的。分娩之后尽快给宝宝喂奶,这样可以刺激乳汁分泌。最好是在分娩后第一个小时之内,之后每当宝宝出现饿的迹象就给他喂一次奶。
2、下奶食物
新妈妈吃什么有利于下奶呢?妈妈可以试试花生、丝瓜、茭白、豌豆、豆腐、汤水、黑芝麻、莴笋、金针菜等催乳食品,这些对尽早下奶都是很有好处的哦。被广泛推崇的催奶食谱有:猪蹄催奶汤、鲫鱼鲜汤、虾仁馄饨汤 、阿胶大枣羹。
3、回奶食物
典型的回奶食物有:大麦茶、麦芽糖、韭菜、花椒、大料(茴香)、味精,此外人参、山楂、巧克力、苦瓜、豆角、人参、菌菇类、茄子、柚子、藕、木耳、巧克力、笋、麦片、火腿等也被认为有回奶作用。
产后什么时候开奶 产后为什么要早开奶
因为乳汁分泌是一个神经反射的过程,新生宝宝强有力的吸吮是对乳房最良好的刺激。而新生儿出生后第一个小时是敏感期,在产后的30分钟内,新生儿的吸吮反射最强,开奶越早、喂奶越勤,乳汁分泌就越多。同时,早开奶还有利于较快建立母婴感情,能促进恶露排出,子宫复旧。
由此可见,早开奶对母婴均有利。因此,产后半小时,应争取让新生儿开始吸吮到母亲的乳头。
产后多久开奶最好
1.把握哺乳时机:产后多久开奶最好
在宝宝出生之后,新妈妈第一次给新生儿喂奶就称为“开奶”。从临床数据来看,分娩后越早让新生儿吸吮乳汁的母亲,母乳分泌情况也越好。对新妈咪来说,新生儿强有力的吸吮是对乳房最好的刺激,刺激越多越早,乳汁的分泌量也会随之逐渐增加。而对宝宝来说,尽早开奶还可以使新生儿获得初乳中大量的免疫物质,加强婴儿抵抗疾病的能力。
由于新生儿出生后第一个小时是敏感期,在产后的30分钟内,新生儿的吸吮反射最强。因此母乳喂养的新观点提倡新妈妈产后1小时内即开奶,最晚也不要超过6小时。虽然这个时候乳房内乳汁量很少,但通过新生儿的吸吮,将乳头的感觉信号传达到下丘脑,促使垂体释放泌乳激素。
2.开奶后
开奶之后,新妈咪每次哺乳时间建议不超过15分钟,两侧轮流,如果这次是左侧先喂,下一次就右侧先喂;而宝宝没有吸完的,用吸奶器将其完全吸空。
3.剖腹产开奶
如果新妈妈是选择剖腹产,那么新生儿可能对马上吃奶没什么兴趣。这个时候新妈妈更应该抓住新生儿稍微清醒的时刻,把乳头送进宝宝的口中,让他本能地吸奶,还能让新生儿快些清醒过来。
避免奶水不足的小知识
1.产后72小时为泌乳过渡期
对于头几天的少乳,作为母亲千万不要慌张,因为产后72小时是建立泌乳期,是泌乳量从少到多的过渡时期。
分娩后早吸吮可促进下丘脑释放催产素和催乳素,使乳房早下奶,有利于乳汁分泌。
如果母亲在少乳期就使用奶瓶喂养,反而减少了新生儿对母亲乳头的刺激,从而母乳喂养失败。
2.出生后半小时内早接触、早吸吮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对于纯母乳喂养的推荐定义为:在出生后半小时内给予婴儿早接触、早吸吮,除母乳外不添加任何食物和饮料包括水。
这样便能强化婴儿的吸吮能力,通过早吸吮刺激乳头神经末梢传入垂体前叶,促使乳腺提早分泌乳汁,提早充盈乳房,保证新生儿能吃到足够的母乳,不添加任何代乳品。
婴儿吸吮的次数越多,对母亲乳头乳晕的刺激越多,乳汁分泌也就越多。有效的吸吮也有利于乳汁分泌和乳房的排空,使泌乳始动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加、预防乳汁淤积。因此,早吸吮是保持乳腺不断泌乳的关键。
3.母乳喂养应按需哺乳
除了把好早接触、早吸吮的“时间关”以外,妈妈们还应按需哺乳,不要限制婴儿的吃奶次数。
按需哺乳能保证生长发育的需要,满足新生儿的口欲及心理需要。婴儿频繁有效的吸吮也能刺激泌乳素的分泌,加速产后子宫的恢复,并且能有效地预防奶胀。
4.母婴同室可促进母乳分泌
医院的传统做法是产后让产妇与新生儿分开,开奶时间推迟,就不利于产后泌乳,这可能会成为现代妇女产后缺乳的原因之一。近年来有些医院实行产后生活家庭化,让新生儿与产妇同居一室,产后尽早开奶,实践证明产妇的泌乳量有明显增加,所以,宝宝出生后一定要母婴同室,这样可以让新妈妈尽早开奶,从而促进母乳的分泌。
新手妈妈喂奶注意事项
一、分娩后尽早给宝宝开奶
产后尽早开奶有助于乳房分泌乳汁,而一滴初乳胜万金,尽管初乳的样子比较丑。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产后30分钟尽有可能给宝宝开奶,新生儿与妈咪同室同床,以便以不稳定时、不稳定量的哺乳原则按需豢养,使宝宝达成最宝贵的初乳。虽则妈咪有可能是身体和精神疲惫,乳房也不觉得胀,但必须要趁早让宝宝吮吸乳房,免得错过最佳机会。
二、新生儿喂奶时间:任何时间
两个月以内的婴儿可以按需喂养,也就是按照孩子需要进行喂养,不分时间和场地。新生儿睡眠和饮食都不规律,所以哪怕是在半夜需要吃奶也是正常的,待宝宝两个月左右,就可以逐渐将孩子的饮食和睡眠调整规律。何必硬性规定喂母乳的回数、间隔和喂奶量,应当是每当宝宝哭泣或感到该喂了就抱起喂母乳,宝宝能吃若干就吃若干,如此可使妈咪体内的催乳素的分泌增多,因此使泌乳量增加,况且还可预防妈咪发生奶疮,防止影响宝宝吃母乳。
三、母乳喂养注意事项
新生儿喂养方法为按需哺乳;在少出汗的情况下,母乳喂养不必加喂水,因为母乳当中含有80%左右的水分;宝宝出生14天开始常规服用维生素D;在孩子注射预防针的前后,不宜给宝宝喂母乳。
四、如何进行人工喂奶
母乳是宝贝的最佳口粮,但出于一些特殊原因,孩子不得不采取人工喂养的方式。那么人工喂养应该要怎么做呢?
人工喂养可以采取如下步骤:洗手,装入适量的温水,倒入合适分量的奶粉(按照指示添加),试温度,然后给宝宝饮用。
人工喂养需要在两顿奶粉当中添加10ml-20ml的水分,在奶粉当中不宜添加葡萄糖,或者是不按照分量冲调奶粉。宝宝开始吃奶后妈妈就要注意,奶瓶的倾斜角度要配合宝宝的吸吮角度,奶液应该充满整个奶嘴,这样宝宝才不会吸入过多空气,喂完奶后要记得拍嗝。注意奶瓶的消毒,配好的奶宝宝一次没吃完,不可留到下一次喝。
开奶和催奶有区别吗
开奶与催奶的区别:“开奶”并不完全同于“催乳”,它有着独特的定义。民间讲的“开奶”也就是产后泌乳,便让新生儿吃到母乳;而所谓“催乳”就是使用各种适当的方法使母乳增多,能够满足宝宝的需要量,让其吃饱。
催乳的最佳时间 产后半小时先开奶
催乳的第一步是做好开奶工作。新生儿出生后的半小时,可由医护人员协助,开始让宝宝吸吮母亲乳头,最晚也不应该超过6小时,尽早开奶,有助于乳汁分泌。因为新生儿出生后第一个小时是敏感期,在产后的30分钟内,新生儿的吸吮反射最强,开奶越早、喂奶越勤,乳汁分泌就越多。所以,催乳要抓住产后这关键的开奶时刻。
开奶、通奶、催奶、回奶的方法 开奶
指首次哺乳时间。目前主张开奶时间越早越好,即给新生儿断脐后,就可在母亲怀里哺喂。此时新生儿和产妇都很兴奋,小儿会有寻找乳头和吸吮动作并能吸出初乳。初乳含有新生儿所需的最完备的营养物质与预防新生儿感染的抗体。这对新生儿呼吸、消化道有保护作用,并有抗感染作用。
新生儿出生后吃初乳的好处
黄色的初乳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A,有助于减轻婴儿感染的程度。
换言之,可增强抗感染的能力。
初乳中的生长因子能促进婴儿未成熟的肠道发育,为吸收成熟乳做好准备,并有助于预防变态反应和对某些食物的不耐受性,即减少过敏。
初乳还有轻微的通便作用,能利于胎便排出,减少胆红素含量,减轻新生儿黄疸。
初乳量少,就必然需要新生儿勤吸吮。这种刺激越频繁,母乳产生得越快。
有人怕初乳脏,将之弃去不喂;有人怕孩子饿,先喂糖水或其他奶。这样做均不对。先喂糖水会减少新生儿对母乳的需求,减慢下奶;喂其他奶有可能种下过敏的祸根。据日本育儿之神——内藤寿七郎博士所言,开奶前哪怕只喂30毫升牛奶,作为过敏原,也足以让孩子对牛奶过敏。
产后开奶时间 产后早开奶的好处
对宝宝来说,尽早开奶还可以使新生儿获得初乳中的抗体、免疫细胞、溶菌酶、乳铁蛋白等,可以加强婴儿抵抗疾病的能力,日后少生病。
妈妈一开始分泌的乳汁(初乳)含有一些成分,能够帮助宝宝排出胎便。事实上,胎便应该尽快排出,这样新生儿的血液才不会变浑浊,才能拥有良好的体质。产妇早期的乳汁是促进新生儿排出胎便的最好物质。
早些开奶,孩子的嘴巴和乳房充分接触,垂体得到刺激,妈妈会大量分泌乳汁。如果过几天才开奶,垂体就没有那么敏感,会出现乳汁分泌不足的状况。
宝宝吮吸乳房有助于促进子宫收缩。产妇在生产之后,若子宫收缩速度快,失血的状况会大大改善,能够促进子宫的恢复,对产妇身体健康有益。当然尽早让宝宝和妈妈亲密接触,也有助于培养母子感情。
母乳性黄疸是怎么引起的 母乳中特殊成分使胆红素重吸收
母乳性黄疸的发生,还可能是由于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多、活性高,使婴儿胆红素在肠道中重吸收增加而引起黄疸。当新生儿开奶迟,摄入量不足,肠蠕动减少时,β-葡萄糖醛酸苷酶在肠道中分解结合胆红素,还原为未结合胆红素,后者易被小肠重吸收进入血循环,加重黄疸。
开奶和催奶有区别吗
开奶与催奶的区别:“开奶”并不完全同于“催乳”,它有着独特的定义。民间讲的“开奶”也就是产后泌乳,便让新生儿吃到母乳;而所谓“催乳”就是使用各种适当的方法使母乳增多,能够满足宝宝的需要量,让其吃饱。开奶的意思是: 通过按摩、饮食、药膳等方法使之通畅的过程叫做开奶。简而言之开奶,"开奶",就是新生儿降临人间以后开始的第一次喂奶。
催奶的意思是: 当母乳达不到小儿需求时,通过专业人士科学的手法按摩,刺激母乳量的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