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芍药散的功效 当归芍药散适合哪些病症
当归芍药散的功效 当归芍药散适合哪些病症
怀孕后下肢或者全身浮肿,被称为“子肿”。一般这样的人都会有血虚、血瘀和湿气阻滞。用当归芍药散加以治疗。
当归6克、 白芍12克、 茯苓15克、 白术12克、 泽泻12克、 川芎6克。
当归10克、 白芍30克、 白术12克、 茯苓12克、 泽泻12克、 川芎6克、 花椒6克、 阿胶12克 、人参6克、 干姜15克、 桂枝9克、 甘草6克、 丹皮9克。 每月服用两付。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服用一袋。
当归芍药散配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宫内放节育环引起的小腹胀痛、出血。如果白带多加土茯苓20 克、益智仁25克。
当归芍药散配合桂枝茯苓丸,把当归芍药散制成药丸配合桂枝桂枝茯苓丸。两个月内曾经除掉8X10厘米的子宫肌瘤。但是用汤药三个月都没除掉。
当归芍药散加鸡血藤20克、丹参15克、夏枯草20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龙骨和牡蛎都要捣碎然后再煎药)、赤芍15克、 浙贝母15克、 香附6克、桂枝15克、干姜15克、丹皮9克、 制首乌10克。吃汤药后,服用艾附暖宫丸和后爱暖参茶。如果血流较多可以用血余炭15克、 百草霜15克, 捏碎后,兑入黄酒中加热温服。
湿寒合并气滞血瘀。当归芍药散加元胡10克、肉桂8克、 丹皮9克。如果痛经时吃饭差,脚背和脸浮肿,当归芍药散加香附9克、 甘草5克。熬8付配合后爱暖参茶两盒。痛经可彻底消除(多发性子宫肌瘤、妇科炎症和子宫内膜异位症除外)。
当归芍药散熬汤冲服后爱红参气血汤,通治一切贫血。
没有任何病因的腹部胀大,主要是因为水湿内停造成的,健脾除湿,用当归芍药散汤剂茯苓增加到30克,同时加茯苓皮12克、木香9克 、 生姜9克 ,5付,腹部胀大消失。
尿蛋白高。当归芍药散做成散剂,配合同仁堂金匮肾气丸服用一个月。尿蛋白克可恢复正常。
补气养血的营养品有哪些
1、红枣
红枣味甘性温,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味道甜美,可生吃,也可放入老火汤和炖品中,是天然美容佳品。
2、枸杞
色鲜红,味香甜,养肝明目,补血安神,脸色苍白,头晕目眩等女性可多食用。
3、黄芪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其为“补药之长”,能补气固表,利水消肿。
4、当归
有补血活血作用,治疗女性贫血可用当归补血汤(当归身、黄芪),或当归与鸡血藤合用;亦可用当归芍药散及四物汤加阿胶应用;专家建议用当归、党参、阿胶(烊化)煮汁冲服紫河车粉,对女人补血补气有一定的疗效。
茯苓孕妇可以吃吗
茯苓孕妇是可以吃的。
茯苓在中药里被称为“四时神药”,主要是由于茯苓功效比较繁杂,部分四季,也不分配伍的药物是寒性还是热性,并且也不管是治疗寒、温、风、湿诸疾,都能挥发其功效,并且在很多又名的安胎药中也有茯苓的参与,比如安胎饮及当归芍药散都含有茯苓,由此可见茯苓孕妇是可以吃的。
治老年痴呆的中药
●当归芍药散:主要成分为当归、白术、茯苓、泽泻和川芎。适用于老年性痴呆和血管性痴呆的治疗。
●左归丸:主要成分为熟地黄、枸杞子、鹿角胶、鱼板胶、山茱萸、山药及怀牛膝等。补肾滋阴、填精益髓。治疗老年性痴呆多有良效。
●健脑补肾丸:主要成分为酸枣仁、远志、龙骨、川牛膝、杜仲、朱砂、当归、山药、人参、鹿茸。补肾填精,健脑益气。适用于老年性痴呆肾虚精亏为主的患者。
●抗脑衰胶囊:主要成分为首乌、生地黄、枸杞子、山药、茯神、人参、丹参、党参、石菖蒲、远志、龙骨、菊花、麦冬、白芍、维生素E等。补气健脑、益肾安神、活血通络。对老年性痴呆的记忆力减退、失眠、乏力等症状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温馨提示:以上介绍的是治疗老年痴呆吃什么药好,通过小编详细的介绍大家一定都知道一些治疗老年痴呆的中成药了吧!在生活中,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
中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介绍
1、湿热内毒型:发病急骤,踇趾关节周围红、肿、热、痛,不能着地行走,触碰疼痛难以忍受,夜卧不安,心烦意燥,数日不便,舌红或绛体胖,苔黄厚腻或白黄相兼而燥,脉弦滑。治以四妙散,四妙勇安汤、五味消毒饮化裁组方。
2、痰湿痹阻型:关节肿胀,周围皮肤略暗,脱皮屑刺痒,步态不实,肌肤麻木不仁。舌淡红体胖,白腻粘苔,脉缓。治以芎归二陈汤、防己黄芪汤、当归芍药散化裁组方。
3、气血痹阻型:关节肿胀,酸痛无力,活动僵滞,肌肤青暗,肢凉怕冷,舌暗红或有瘀斑,薄白滑苔,脉沉涩。治以大防风汤、当归四逆散、蠲痹汤化裁组方。
茯苓与川芎配伍之妙用
茯苓和川芎常见于一个方剂中,一般不为人注意,而两者实为一难得之药对。其临床适应证为脾虚痰湿重者,茯苓与川芎共用,有行气化痰除湿之妙,且有醒脾之功。但对于阴虚火旺者应慎用或配伍滋阴清热药物。
常见方剂如:当归芍药散、侯氏黑散、酸枣仁汤等。当归芍药散治疗“妇人怀妊,腹中急痛”者,是血不足、水反侵之故。川芎不但养血,配合茯苓以行气血而化水湿,并有安胎之效(如白术散、保产无忧散之用川芎)。侯氏黑散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此方寒热并用,祛风达邪兼扶正。茯苓与川芎和与其间各得其用而不失行气化湿下痰之妙。酸枣仁汤是用来治疗“虚劳虚烦不得眠”者,《金匮要略心典》曰:“茯苓、川芎行气除痰。”
医案举例:《静香楼医案》第203案:脾虚生湿,气为之滞,血为之不守。此与血热经多者不同。处方:白术,泽泻,白芍,广皮,炙草,茯苓,牛角鳃灰,川芎 。
《静香楼医案》第204案:腹满、足肿、泄泻。此属胎水,得之脾虚有湿。处方:白术,茯苓,泽泻,广皮,厚朴,川芎,苏叶,姜皮,黄芩。
更年期调理的验方
杞菊地黄膏,枸杞子、熟地黄、菊花各250克,夏枯草300克,仙灵脾200克,可酌加饴糖或元贞糖煎煮熬膏。每次15克,一日2次。适用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之证。
淮药女贞汤,淮山药30克,女贞子15克,五味子6克,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肾阴不足、心神不宁之证。
甘麦大枣汤,甘草9克,小麦15克,大枣10枚,水煎服,每日1剂,煎水代茶。适用于肝阴不足、心神失养之证。
五味补血汤,黄芪、夜交藤各30克,当归10克,桑叶12克,三七6克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气血两虚之神疲乏力、失眠多梦、心悸气短者。
当归芍药散,当归、川芎各10克,茯苓、白芍、苍术、泽泻各12克水煎服。适用于血虚脾弱、烘热出汗、心神不安、面浮肢肿、皮肤麻木刺痒者。
逍遥散,柴胡、甘草各6克,白芍、生地、白术、茯苓各10克,薄荷3克,口服。适用于肝郁脾虚头晕烘热、性情抑郁、胸闷腹胀者。
怀孕期间可以用哪些中药
孕妇使用中药,必须考虑到中药对孕妇本人以及胎儿的影响,特别是不应有造成胎儿畸形的副作用。尽管使用中药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一般认为中药比较安全,副作用少,但孕妇使用仍不可大意,特别是妊娠6~11周的妇女使用时应慎重。
孕妇禁用的中药有:巴豆、牵牛、大戟、斑蝥、商陆、麝香、三棱、莪术、水蛭、虻虫等。慎用的中药有具有通经祛瘀、行气破滞、辛热、滑泄作用的药物,如干姜、枳实、红花、厚朴、牛膝、吴茱萸、五味子、酸枣仁、辛夷、大黄、桃仁、薄荷、半夏、附子、芒硝、牡丹皮、麻仁、薏苡仁等。
那么孕妇患病能用哪些中药呢?
妊娠中感冒:虚证用桂枝汤、香苏散;实证用葛根汤;重症用麻黄汤。有咳嗽的肺血虚燥热,用麦门冬汤可具有滋润疗效(但此方中有半夏,不可使用时间过长)。
妊娠呕吐:可用小半夏加茯苓汤、半夏厚朴汤、半夏泻心汤及五苓散治疗。有精神烦躁及精神症状者,可用半夏厚朴汤。以上四种药均含半夏,不可长期使用。有大量水样呕吐者用五苓散。
妊娠中毒症:基本以饮食疗法、降压利尿治疗为主,以减少子宫的灌流量。按病情可用中药当归芍药散、五苓散、防己黄芪汤等。中药可单用或与西药合用。中药不会影响电解质平衡,效果慢。用中药预防妊娠中毒症有一定效果。
妊娠贫血:妊娠中全血量应增加30%~40%,否则容易发生贫血。因为水滞留造成血虚,用当归芍药散可利水及补血,还可用归脾汤,同时补充铁剂。
妊娠便秘:妊娠便秘多为虚证的习惯性便秘,可用桂枝加芍药汤及小建中汤。顽固的便秘使用大黄、芒硝时应慎重(如大黄甘草汤、麻仁丸、润肠汤等)。泻下药大部分应慎用,因为可引起子宫肌肉紧张及盆腔充血。
妊娠中的膀胱炎:对症处理主要用当归芍药散;有尿道痛时有五淋散、猪苓汤等;有尿闭者用补中益气汤及五苓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