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平时如何测试宝宝的听力

平时如何测试宝宝的听力

和孩子互动,观察对声音的反应

通过了听力筛查,也不是“万事大吉”。宝宝的各个成长阶段,妈妈们不妨多留个心眼,在互动中观察孩子的听力。

有一些小方法可供妈妈们参考。比如说,宝宝2个月大时,听到拍掌的声音手会抖,并且抱拳;3个月时,宝宝听到声音时眼睛、头部会跟着转动;9个月时,孩子听到别人叫他名字时会转头;7个月-1岁的孩子,已经开始牙牙学语,发出类似大人说话的声音。

如果医院确诊宝宝听力有问题,就要选择在合适的时间植入助听器或人工耳蜗。3-6岁年龄段的孩子,植入人工耳蜗的效果会比较好。

两个月婴儿视力看多远

新生儿出生时已有光感反应,照以强光时可引起闭目;从第2个月开始就能协调地注视物体;3个月时可追寻活动着的玩具或人;4-5个月开始能认识母亲,看去奶瓶等物表示“喜悦”。2、4-5个月年龄的孩子,眼睛可以随意追寻活力着的玩具画画和人。常喜欢看自己的小手,看见母亲的面容会露出笑容,或看见奶瓶表示喜悦,所以您可以在宝宝床前挂上色彩鲜艳的玩具等,训练宝宝的视力,若孩子无上述反应,父母就应该引起警觉。

两个月的孩子的视力是不太好的。一般是看不到多远的 一般是在几十厘米左右的。能看到也是看不清的。主要是能看到一个轮廓的。看不清具体的细节的。但孩子会随着发育的继续视力也是会比较好的。一般是在 6个月以后视力是比较好了的。也能比较好的看清物体的。

0—1个月:

a、能够注视妈妈的脸10秒左右。(测试宝宝的专注能力。新生儿最喜欢 妈妈的脸;黑白对比强烈和比较复杂的图画;条纹、波纹及棋盘等几何图形。)

b、听到一侧有摇铃发出的响声会转过头看。(测试宝宝的听力。新生儿喜欢听柔和优美的音乐,玩具的声音也不可过于刺激。)

c、看妈妈从远处突然转移到面前的手会眨眼。(测试宝宝的视力。眨眼是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宝宝的居室应该有色彩鲜艳的物品。)

1—2个月:

a、会对着喜欢的图画笑,不喜欢的扫一眼即过。(测试视分辨能力。妈妈应该每天带宝宝看画,并边看边讲,引起宝宝的兴趣,为诱导认物做准备。)

b、头和眼同时转动180度,追踪红色玩具。(测试追视能力。可将红色玩具放在宝宝面前的上方、下方或慢慢转圈,训练宝宝头颈运动与眼的协调,扩大视野。)

2—3个月:

a、一见到妈妈便能主动投入其怀抱。(测试辨认与记忆的能力。在基础上宝宝会逐渐建立与妈妈的依恋,妈妈应尽可能多与宝宝在一起,满足其心理、感情需要。)

b、能上下左右的追视眼前移动的玩具。(测试追视能力。说明宝宝两侧眼肌能互相协调,头颈运动与视觉协调,也能培养视觉集中能力)

孩子耳聋父母很难早发现

根据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要求,所有出生的宝宝都应该接受新生儿听力筛查。因为有的宝宝出生时看起来很健康,但可能在妈妈肚子里就已经出现听力问题了。宝宝出生以后,一般情况下父母难以在孩子1岁内发现其听力问题,多数幼儿到了2~3岁不会说话时,才引起家长注意。

孩子出生后如果听不清或听不到声音,在语言发育的关键年龄(3 岁以内)缺乏言语和环境声的刺激,听觉-言语链就会出现障碍,这样会影响他们日后的语言发育。轻者会导致辨音不清,重者会出现听觉言语障碍,甚至会导致性格孤僻、注意力不集中和学习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只有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才可以早期发现宝宝的听力损失。

小儿做筛查家长如何配合

在筛查前,家长要认真听筛查人员讲解听力筛查的意义和方法,仔细阅读知情同意书并签字。最佳的测试结果是在宝宝自然睡眠状态时获得。如宝宝烦躁、哭闹会影响测试结果。要给宝宝换好干净尿布,避免孩子因不舒适而哭闹。要给宝宝选择薄厚适度的包被,薄则易受凉,太厚则会影响操作。

在筛查中要保持安静,避免交谈,关闭一切通信设备。测试时家长可将手轻轻扶按在宝宝肩部,使其有安全感。做完一侧耳后,不要用力翻动、惊醒宝宝,以便医生测试对侧耳。

筛查后要认真听取医生解释,未通过筛查者,要按医生指示去做。有听力损失的高危儿,每6个月要接受一次听力监测,直至3周岁。

宝宝听力损失有哪些迹象

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的迹象,早期发现孩子的听力问题。

■听觉反应迟钝 睡觉时异常安静,很少被大声吵醒;叫名字不回头的次数较多;对大声有反应,对小声不理会;对拍手关门声有反应,对铃声不敏感;听声音时习惯将头转向一侧。

■言语发育迟缓 10个月仍不会发“ba ”、“ma”等声音;1岁半时仍不会说1到2个有意义的词;2岁左右只会说1到2个词,如爸、奶;某些音发不准,如3、4、7、10等;只会重复别人的话,不理解别人说话的内容。

■日常行为及交流异常 平时性格暴躁,不听指挥;或较为孤独,不愿交流;别人和他说话,他不看别人;注意力不集中,常常答非所问;反问较多,常把电视音量放大;唱歌或做操时,常合不上节拍。

伤害孩子听力的五种行为

一、让9岁以下孩子戴耳机

儿科专家强调,家长一定不要让9岁以下的孩子戴耳机,尤其是是给婴幼儿戴耳机听立体声乐。婴幼儿听觉器官尚处于发育时期,家长如果给婴幼儿戴上立体声耳机听音乐,其声压将影响幼儿脆弱的器官组织,刺激很薄的鼓膜使之非常兴奋,长此下去就会导致听觉疲劳,损害听觉器官。

给婴幼儿听立体声音乐时,一定要调小音量,而且不能一直给宝宝听,听一会儿就休息一会儿,绝对不能戴着耳机听音乐。连戴两小时的耳机就损伤听力而且不能恢复。此外,尽量别让孩子在嘈杂的环境里听音乐,听力神经在不同环境里对外界传入声音的分贝要求不一样,即使听歌感觉一样但嘈杂环境对耳膜的伤害更大。

二、带学龄前孩子去KTV、酒吧、电影院

父母在平常就要有意识的带孩子避开噪音污染,特别是娱乐性噪声的污染,因此像KTV、酒吧、电影院等娱乐场所就不要带学龄前的孩子去,也不要让孩子直接使用耳机。此外,家长给孩子挑选玩具时尽量别选择噪音玩具来伤害宝宝稚嫩的听觉器官。给宝宝听音乐时尽量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

三、给宝宝穿叫叫鞋

“叽叽”的叫叫鞋能让父母听到20米外宝宝的脚步声,但是鞋子发出的声音通过身体传递到宝宝耳朵时,宝宝听到的声音别旁人听到的大很多。而且现在市面上鞋子质量良莠不齐,叫叫鞋的发声设备质量不过关的话,就变成刺耳的噪音损害宝宝听力了,其中一只鞋子不响时,宝宝走路就会变得一轻一重,容易导致跛行。

四、给孩子玩发声玩具

和叫叫鞋的情况类似,发声玩具如果音量过大就成了噪音污染,对于近距离、长时间接触它们的宝宝来讲,是伤害听力的近身“杀手”。所以家长给宝宝买发声玩具时最后是能调节音量的玩具,而且要购买声音质量好的玩具。

五、大音量、近距离的音乐胎教

过度用耳伤害宝宝听力的事情从胎儿时期就开始发生了,因为很多孕妈咪在对胎儿做音乐胎教时,每天都开大音量着来听,甚至将大音量的录音机贴近肚皮,想让肚子里的宝宝听得更清楚。在这种情况下出生的婴儿经医院听力测试后会发现,宝宝的听觉神经丛胎儿时期就受到了损伤。

所以,建议孕妈咪听胎教音乐时要注意控制音量,控制时间,最后在胎儿3个月后才开始音乐调教,听音乐时宜在较大的空间环境里进行,孕妈咪不要离录音机或者音箱距离太近,音量要时钟,音乐要选择节奏舒缓、柔和的古典音乐。

新生儿听力筛查怎么做

新生儿听力筛查就是通过一种客观、简单和快速的方法,将可能有听力障碍的新生宝宝筛查出来,并进一步确诊和追踪观察。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常用方法有耳声发射(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两种技术是目前国际公认的,都是无创性的。我国大多数医院采用耳声发射进行听力筛查,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主要用于重症监护病房(NICU)新生儿的听力筛查。

正常耳蜗可以产生一种很轻柔的声音,经过听骨链和鼓膜传导到外耳道,并可以被检测到。如果婴儿有蜗性听力损失,就不会产生耳声发射,用耳声发射(OAE)检测就通不过。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可以反映外耳、中耳、耳蜗及蜗神经通路的功能,自动听性脑干反应通不过,说明听觉通路上可能有问题。

一般在宝宝睡眠安或静状态下,将大小合适的探头或耳罩放置在宝宝的一侧耳朵开始进行测试,做完一侧耳朵再做另外一侧耳朵。OAE或AABR通不过,都需要复筛或转诊。

新生儿听力筛查测试的项目包括:诊断性OAE,1kHz声导抗测试,短声及短纯音ABR,AERP,ASSR和骨导ABR、小儿行为测听(BOA、VRA、PA、PTA),言语检测及听觉言语发育评估等。

宝宝出生3天听力测试不通过 宝宝出生3天听力测试不通过是什么原因

很多新生宝宝一出生没多久就做听力筛查,结果是不通过,这可能是因为刚出生的孩子耳道里存留有羊水、胎脂的原因,导致初次听力筛查不通过,但实际上宝宝的听觉系统功能是正常的。

新生宝宝中耳积液是影响0AE测试结果的主要干扰因素,中耳积液的宝宝,无论耳蜗功能正常与否,其测试结果均可显示为异常,不过随着宝宝对中耳积液的吸收,3个月后听力诊断检查时,有的宝宝听力可转变为正常。

有时医生在给宝宝做听力筛查时,宝宝不大配合,出现动来动去、烦躁不安的情形时,也会导致测试出的结果是不通过的现象。

另外如果给宝宝测试听力的医生技术不到位也是会导致测试结果异常,出现不通过的因素之一,如:耳塞未完全插入外耳道、耳塞的插头与导线之间断线、测试环境不符合标准等。

如果宝宝本身就是患有先天性听力障碍,那么对于宝宝出生3天听力测试不通过的结果则是正确的判断,但通常先天性听力障碍最后的确诊要在宝宝出生3个月之后,因为这时宝宝的听力发育才定型。

宝宝出生3天听力测试不通过 宝宝出生测试听力的注意事项

1、新生儿听力筛查不是最终结果。

2、宝宝的听力一般是3个月才定型,如果3个月仍未通过,家长可以做AABR和ABR确诊宝宝听力是否有问题。

3、出生才3天的宝宝听力不通过,这也是很正常的,医院会在宝宝42天、三个月、六个月时做进一步复查的。

小儿听力筛查要做什么

新生儿听力筛查注意事项

筛查前:

1、认真听筛查人员讲解听力筛查的意义和方法;仔细阅读知情同意书并签字。

2、最佳的测试结果是在宝宝自然睡眠状态时获得。如宝宝烦躁、哭闹会影响测试结果,因此听力测试前家长应尽量把宝宝喂饱使其进入睡眠状态。

3、给宝宝换好干净尿布,使其舒适不哭闹。

4、给宝宝选择厚薄适度的包被,薄则易受凉,太厚则会影响操作。

筛查中:

1、保持安静,避免交谈;关闭一切通讯设备,避免出现噪音。

2、保持宝宝在筛查的正确姿势,露出测试耳,避免遮盖。

3、测试时家长可将手轻轻扶按在宝宝肩部,使其有安全感。

4、做完一侧耳后,不要用力翻动宝宝以免惊醒,应配合医生轻轻翻转到对侧耳。

筛查后:

1、认真听取医生解释,未通过筛查者,按医生指示去做。

2、有听力损失高危儿,每6个月接受一次听力监测,直至3周岁。

3、通过筛查者,定期接受儿保的听力保健。

4、平时注意防止噪声、药物等对宝宝听力的损害。

5、注意观察宝宝的听觉和言语发育,可疑有发育迟缓者,及时就诊排除。

在小儿听力筛查的时候,家长要注意提醒孩子配合医生的检查事项,因为如果不配合医生的检查的话,一旦出现什么差错就会产生很多的误会的,为了不让检查有误差,最好是彼此之间互相配合,尽量让筛查顺顺利利的。

幼儿体检分析

第一次体检时:

检查项目 项目阐述 项目指标

皮肤颜色等身体各个部位 查看宝宝皮肤颜色是否红润,以防出现严重疾病。 全身皮肤红润为正常。

心率 心脏在一定时间内跳动的次数,也就是在一定时间内,心脏跳动快慢。 心跳有力,每分钟超过100次为健康。

刺激后反应 检查宝宝是否有正常的生理反射。 哭、反应灵敏为正常。

肌张力 肌张力是维持身本各种姿势以及正常运动的基础。 婴儿活跃程度正常、肌张力正常。

呼吸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呼吸功能和健康状况,是常用的测量呼吸功有方法之一。 呼吸良好、哭声响亮为正常。

重点项目解读:

肌张力:肌张力是在静息状态下的紧张度,表现为肌肉组织微小而持续的不随意收缩。临床上以被动活动肢体或按压肌肉所感到的阻力来判断肌张力。脑瘫中无论是那种类型的脑瘫,几乎导致这些症状出现的原因都离不开肌张力,肌张力的异常是导致各型脑瘫的重要因素。

第二次体检

检查项目 项目阐述 项目指标

测身高及体重 体重反映宝宝近期营养状况、评价生长发育的一项重要指标。

身高反映宝宝长期营养状况和骨骼发育最合适的指标。 足月新生儿身高在47—53cm,体重在2550g以上,平均3000g左右。

头部 反映宝宝的脑和颅骨发育情况,脑容量的大小,也是评价宝宝生长发育的一项重要指标。

眼部 评价宝宝胸廓和肺的发育状况,以及胸背肌肉和皮下脂肪的发育程度。

耳部 观察宝宝耳部有无出现炎症。

胸部 观察胸部两侧是否对称,有无隆起。

呼吸频率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呼吸功能和健康状况,是常用的测量呼吸功有方法之一。 新生儿呼吸频率可达每分钟44次。

臀部 皮肤是否光滑,注意是否存在脊柱裂。

生殖器及肛门 观察有无畸形,婴的睾丸是否下降至阴囊。

四肢 四肢有无多指或并指(趾),双大腿能否摊平。

重点项目解读:

呼吸频率:呼吸是人体内外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必需过程,人体通过呼吸而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从而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第三次体检

检查项目 项目阐述 项目指标

测身高及体重 体重反映宝宝近期营养状况、评价生长发育的一项重要指标。

身高反映宝宝长期营养状况和骨骼发育最合适的指标。 足月新生儿身高在47—53cm,体重在2550g以上,平均3000g左右。

头围 反映宝宝的脑和颅骨发育情况,脑容量的大小,也是评价宝宝生长发育的一项重要指标。

胸围 观察胸部两侧是否对称,有无隆起。

评价发育智能 以拉坐和竖抱等方式来测试宝宝竖头的情况,给予玩具来测评宝宝手部抓握的情况,用移动的图卡或玩具测试宝宝追视的情况,用摇铃测试宝宝听觉的情况,并询问家长宝宝语言发育的情况。

重点项目解读:

评价发育智能:一般医生会以拉坐和竖抱等方式来测试宝宝竖头的情况,给予玩具来测评宝宝手部抓握的情况,用移动的图卡或玩具测试宝宝追视的情况,用摇铃测试宝宝听觉的情况,并询问家长宝宝语言发育的情况。如果有疑问,会通过神经-行为测试进一步对宝宝的智能发育作全面评价。对有智力发育迟缓的宝宝,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进行早期康复治疗。

宝宝出生3天听力测试不通过 宝宝出生3天听力测试不通过正常吗

宝宝出生3天听力测试不通过正常。

宝宝出生3天听力测试的初次筛查不通过并不意味着宝宝肯定就有听力障碍了,还需要后面的复核检查来确认,况且大量数据显示,初筛不通过的宝宝中,听力正常的是大多数,因为听力初筛的结果会被以下因素影响,因此宝宝出生3天听力测试不通过也属于正常现象,家长不必太担心。

两岁半宝宝智力测试

智商是一个人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的比值,一般用公式表示为:IQ=(智龄/实龄)×100。

理论上,通常把智商100作为正常儿童智商的标准线;

智商在90~129的儿童都为正常儿童;

智商在130以上(也有人认为140以上)为超常儿童;

智商89以下为智力偏低儿童;智商70以下为智力低下。

智商并非是绝对值,它是多变的,其中教育起很大作用。

目前,测算智商都是针对10岁以上的儿童和成人。因为10岁以下,还处在高速发育期,一次测试,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那么,10岁以下孩子,特别是幼儿期,如何辨别孩子智力发育问题呢?其实很简单,测试孩子的能力发育,能力发育正常甚至超前的孩子,智力肯定也是正常的。

如果你的宝宝在2岁前后,可以做这个测试看看:

1、积木游戏:准备16块小积木,放在宝宝面前。家长当着他的面先用4块积木搭一座塔,然后启发他学着搭。如果宝宝能用4块以上的积木搭成塔并能竖立,就算合格。

2、看画册:让宝宝看着画册,提问:“哪是小狗?”“哪是小鸟?”家长提8个问题,宝宝能答对5个,就算合格。

3、模仿动作:在宝宝情绪兴奋时,让宝宝跟着模仿大人的简单动作。例如家长两臂伸直上兴趣,拍手,把手放在头上, 用手画圈等等。宝宝在4个动作中能模仿3个,就算合格。

4、问答游戏:大人准备一个大娃娃,问宝宝哪是头发、嘴、耳朵和手,全答对为合格。

5、走“小桥”:大人在地上用粉笔画出约30厘米宽的小桥,让宝宝从中间走,如果能不踩边线走2。5——3米,就算合格。

6、说物品的名字:把玩具汽车、娃娃、苹果、糖果等幼儿熟悉的物体放在幼儿面前,让宝宝看边说出名称,答对90%, 就算合格。

宝宝测听力早测为好

为及早发现新生儿先天听力损害并及时进行干预,从本世纪初开始,医院在这个方面开始对新生儿及婴儿进行听力筛查。截至目前,在医院出生的新生儿已有近2000人接受了听力检测,从而保障了宝宝们的听力和言语-语言功能的健康发展。

先天性听力损害是新生儿常见的异常之一。有关资料推算,我国每年有2万至6万听力损害的新生儿出现,而聋哑患者中,至少有50%是可以预防的。听力筛查是在对新生儿无侵入性、无损伤性、无任何副作用的前提下进行的。在筛查中一旦发现异常患儿,将需要进行随访,并在婴儿出生的3个月左右再进行复查。如果确诊为听力障碍,将从6个月时开始干预治疗。然后进行早期听力、言语-语言等能力的训练,使这些儿童回归到正常孩子的行列。

医学专家建议,如你的孩子与下述进程不符合,请及时进行听力筛查。出生3个月:当突然听到60分贝以上的声音时,会出现全身抖动、两手握拳、前臂急速屈曲或皱眉、眨眼等;出生4-6个月,对声音有反应,可辨妈妈的声音,而且孩子的头会转向声源;7-9 个月,能主动向声源方向转脸,也就是有了辨别声音方向的定位能力。

相关推荐

小心节日鞭炮声会损伤宝宝听力

春节期间,很多家庭会放鞭炮来庆祝节日。但鞭炮声对宝宝听力会有一定的影响,距离燃放点越近,噪音就越大,对宝宝听力的损伤也就越大。母婴专家指出,小心节日鞭炮声损伤宝宝听力。 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防止节日的鞭炮声损伤宝宝听力: 1.挂灯笼、彩灯等庆祝节日,不燃放烟花爆竹。这样不仅可以保护宝宝的耳朵,还可以减少家人接触的空气污染物。 2.如果你不愿意放弃春节放烟花的传统,就选择噪音较小的品种,比如手持电光花、地面喷花和转花等。 3.不在室内燃放烟花爆竹,阳台也不行。 4.外面集中燃放烟花爆竹时,关紧家里的门

新生儿听力筛查没通过怎么办

新生儿出生后2-5天进行听力学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将受试儿划分为通过筛查和未通过筛查两个群体: 1. 未通过筛查的新生儿为可以听力障碍群体,必须在出生42天内接受复筛,如仍未通过则应转至专门的听力诊断结构,在3个月内完成诊断性听力学检测和评估,并在6个月内确诊并治疗。 大多数儿童听力筛查NHS方法是耳声发射和自动听性障碍,这两种方法是非常有用的。目前很多医院开展了听力筛查结合耳聋基因检测,联合对听力疾病进行筛查。 儿童听力筛查NHS意义 在于可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宝宝听力损伤,最大限度减少听力损失对宝宝

听力发育迟缓有哪些表现

一、听力发育迟缓的表现 (1)听觉反应迟钝 睡觉时异常安静,很少被大声吵醒;叫名字不回头次数较多;对大声有反应,对小声不理会;对拍手关门声有反应,对铃声不敏感;听声音时习惯将头转向一侧。 (2)言语发育迟缓 10个月仍不会发“ba ba ba”,“ma ma ma”等声音;1岁半时仍不会说1到2个有意义的词;2岁左右只会说1到2个词,如“爸”、“奶”;某些音发不准,如“3”、“4”、“7”、“10”等;只会重复别人的话,不理解别人说话的内容。 (3)日常行为及交流 平时性格暴躁,不听指挥;平时较为孤独,不

宝宝免疫力的简便小测试

宝贝在出生最初6个月不怎么生病,可过了6个月后,咳嗽、头痛、感冒、发烧……接踵而至。妈咪既担忧又很困惑。医生说,刚出生时宝贝不爱生病,是因为他们的体内有从母亲体内带来的免疫球蛋白,就像小卫士一样天天保护着宝贝,免受各种病菌的侵害;而6个月后这些抗体逐渐消失,免疫力下降了,因而容易得病。 那么,你的宝贝免疫力如何呢? 关键词解读:什么是免疫力? 免疫力是人体自身具有的防御及与各种病原菌做斗争的能力,俗称抵抗力。0-3岁的宝贝,身体各个系统的器官组织还没有发育成熟,抵抗外来致病性微生物的能力比较弱。因此,他们

如何测测孩子的注意力

测试一:听音乐 正常情况下来说,宝宝对各种声音尤其是音乐会比较的铭感,所以父母就可以通过播放一首优美动听,韵律悠扬的乐曲让宝宝听,然后掐表计算宝宝从音乐产生兴趣到失去兴趣之间的时间长短,从中可以得出宝宝注意力的强弱。 测试二:照镜子 3个月以上的宝宝都对镜子很感兴趣,尤其是对镜子中的自己,所以家长可以把一面大小合适的镜子给宝宝(年纪比较小的宝宝可以由妈妈抱着),看着她/他从开始注视镜子到把目光移开的时候,中间的时间是多长时间,从而就可以判断出宝宝注意集中了多久。

新生儿听力筛查怎么做

新生儿听力筛查就是通过一种客观、简单和快速的方法,将可能有听力障碍的新生宝宝筛查出来,并进一步确诊和追踪观察。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常用方法有耳声发射(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两种技术是目前国际公认的,都是无创性的。我国大多数医院采用耳声发射进行听力筛查,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主要用于重症监护病房(NICU)新生儿的听力筛查。 正常耳蜗可以产生一种很轻柔的声音,经过听骨链和鼓膜传导到外耳道,并可以被检测到。如果婴儿有蜗性听力损失,就不会产生耳声发射,用耳声发射(OAE)检测就通不过。自动听

婴儿听力筛查未通过怎么办,婴儿听力发育避免这些误区! 误区1: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宝宝听力一定有问题

很多爸爸妈妈在知道新生儿听力筛查没有通过后,就开始焦躁不安,认为宝宝听力一定是有问题的,其实这个是存在疑问的。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发育特点,如果宝宝听力发育还未完全,有可能导致宝宝的出生时,听力筛查不过关。 如果在妈妈的肚中由于羊水或异物堵塞了宝宝狭小的耳道,也会令宝宝听力有问题。 还有“淘气”宝宝不配合听力筛查时导致的不过关。 因此,在宝宝出生后如果有听力筛查未通过的情况,爸爸妈妈要记得在出生后42天后复查,若宝宝还存在听力障碍的情况,需要到指定机构进行专项检查并了解确切诊断信息。

宝宝中耳炎症状 听力下降

由于液体大量存留于中耳部位,阻碍声音传导,因此中耳炎可能给宝宝造成暂时性的听力障碍。听力下降常为轻度,婴儿因无法描述,常表现为对声音反应不敏感,注意力不集中,叫他小名常听不到。需具体到医院做听力测试明确。

宝宝免疫力的简便小测试

宝贝免疫力简便小测试 1.经常带宝贝出去散步吗? 2.气候变化时宝贝是否容易生病? 3.经常对宝贝进行“三浴锻炼”吗? 4.流行感冒发生时,宝贝是否很少幸免? 5.宝贝的饮食是否注意搭配,基本能做到营养均衡? 6.宝贝是否经常患呼吸道感染,一年可能达到5-6次? 7.宝贝出生后是否以母乳喂养? 8.是否稍有不适就马上给宝贝吃药? 9.宝贝是否性格开朗,有很多小朋友? 10.宝贝是否经常在家里待着,不怎么带出去进行活动? 11.宝贝是否养成了勤洗手勤换衣服的好习惯? 12. 宝贝是否未能保持规律性睡眠,白天

测试一下宝宝的免疫力

1.您了解宝宝的免疫系统,并且知道如何提升宝宝的免疫力吗? A通过电视和网络,还算知道一些吧。 B不是很了解。 C了解一些,但不是很注意。 D很了解,而且一直很注意提高宝宝的免疫力。 2.您的宝宝通常多久生一次病? A频繁地生病,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 B在季节交替的时候,或者是寒冷的冬天,常常发生感冒、发烧的现象。 C偶尔有呼吸道感染、咳嗽等感冒的现象。 D很少生病,即使着凉发烧、咳嗽也很快恢复。 3.您的宝宝在婴儿时期是如何喂养的? A一直坚持母乳喂养,按照医生建议添加了维生素。 B大部分是母乳喂养,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