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老人健康的标准都有哪些

老人健康的标准都有哪些

牙齿坚

中医认为齿为骨之余,肾主骨生髓,牙齿口腔健康,说明肾的功能就好。

声息和

说话的底气十足,声音有非常的响亮,心平气和,心态非常的好,呼气也是很顺畅,很平稳的,一般呼吸的速率每分钟在十六到二十次,这代表着老人的肺功能十分正常,相应的免疫抵抗能力也不会差。

形匀称

能保持体形匀称、体重适中,是健康的基础。调查资料表明,90岁以上长寿老人中,无一例肥胖者。

眼有神

眼实质为大脑的延伸部分,眼睛明亮,目光炯炯有神,反应灵敏,无呆滞感觉,说明精气旺盛,大脑及脏腑功能良好。

脉形小

心跳次数保持在正常范围(60-80/分),表现脉搏适中、血压不高、血管弹性好、心律整齐,说明动脉无明显粥样硬化及心脑血管疾病。

心理怎么保健更有益于健康

心理健康,是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那么什么是人的心理健康呢?人的生理健康是有标准的,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也是有标准的。不过人的心理健康标准不及人的生理健康标准具体与客观。了解与掌握心理健康的定义对于增强与维护人们的健康有很大的意义。当人们掌握了衡量人的心理健康标准,以此为依据对照自己,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发现自己的心理状况某个或某几个方面与心理健康标准有一定距离,就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锻炼,以期达到心理健康水平。如果发现自己的心理状态严重地偏离心理健康标准,就要及时地求医,以便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

心理健康是指精神、活动正常、心理素质好。大多与遗传(基因)相关。既能过着平平淡淡的日子,也能经受各种事件的发生。心理健康突出在社交、生产、生活上能与其他人保持较好的沟通或配合。

对心理健康的标准定义:

一、具有充分的适应力;

二、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当的评价;三、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

四、不脱离现实环境;

五、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六、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七、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八、能适度地发泄自己的情绪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九、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够有限度地发挥个性;十、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够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生理健康的范围

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个方面: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间关系适应、反应适度、心理特点符合年龄。

了解与掌握心理健康的定义对于增强与维护人们的健康有很大的意义。人们掌握了人的健康标准,以此为依据对照自己,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发现自己的心理状况某个或某几个方面与心理健康标准有一定距离,就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锻炼,以期达到心理健康水平。如果发现自己的心理状态严重地偏离心理健康标准,就要及时地求医,以便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

好睡眠的标准

我们1/3的生命在睡眠中度过,人体的大部分自我修复工作都需要在睡眠中进行,想要有个好身体,必须先有好睡眠。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好睡眠的标准有哪些呢?来看看你的睡眠质量如何?

1、上床后10-20分钟入睡。

2、睡眠中不醒,或偶尔醒来又能快速入睡。

3、夜间睡眠无惊梦,做梦醒后很快忘记。

4、早晨醒来精力充沛,无疲劳感。

5、睡眠中没有或很少做噩梦和异常行为。

老年人健康现代标准

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社会医学家认为,对老年人的健康评价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日常生活能力:首先指可以自理,如洗澡、穿衣、进食等,不需要别人监护。当然也包括老人操持家务能力,如打电话、购物、自理经济、做一点家务等等。

精神健康:主要指没有精神障碍和精神症状。由于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发生了生物学改变,信息加工速度减慢,认知功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容易出现焦虑抑郁、固执、疑心、自私和偏执等心理障碍。

躯体健康:传统习惯所说的健康,多指躯体健康而言。躯体健康不佳,可表现为多种器质性疾病和症状,如高血压、冠心病、气管炎、糖尿病及肿瘤等。

社会健康:是指个体人际关系的数量和质量及社会参与的程度。如家庭居住情况,婚姻状况,与亲属、朋友、邻里关系,与社会组织关系,职业状况等等。一个老人如果长期独自呆在家里,不与人打交道,不能进行社会参与,就不能算一个全面健康的人。

老人健康的标准都有哪些

牙齿坚

中医认为齿为骨之余,肾主骨生髓,牙齿口腔健康,说明肾的功能就好。

声息和

说话的底气十足,声音有非常的响亮,心平气和,心态非常的好,呼气也是很顺畅,很平稳的,一般呼吸的速率每分钟在十六到二十次,这代表着老人的肺功能十分正常,相应的免疫抵抗能力也不会差。形匀称

能保持体形匀称、体重适中,是健康的基础。调查资料表明,90岁以上长寿老人中,无一例肥胖者。

眼有神

眼实质为大脑的延伸部分,眼睛明亮,目光炯炯有神,反应灵敏,无呆滞感觉,说明精气旺盛,大脑及脏腑功能良好。

脉形小

心跳次数保持在正常范围(60-80/分),表现脉搏适中、血压不高、血管弹性好、心律整齐,说明动脉无明显粥样硬化及心脑血管疾病。

老年人健康十大标准

一、眼有神:目光炯炯有神,无呆滞感觉,说明精气旺盛、脏器功能良好,思想活跃;

二、声息和:说话声音宏亮,呼吸从容不迫,心平气和,反映出肺脏功能良好,抵抗力强。

三、前门松:小便通畅,说明泌尿、生殖系统大体无恙。

四、后门紧:无腹痛、腹泻之虑,则消化功能健旺。

五、形不丰:保持体形匀称,不宜过胖。

六、牙齿坚:注意口腔卫生,基本上没有龋齿和其他口腔疾病。

七、腰腿灵:每周有三次以上运动,每次不少于半小时;表现肌肉骨骼和四肢关节有力灵活。

八、脉形小:指每分钟心跳次数保持在正常范围(60-80次/分),说明心脏和循环功能良好。

九、饮食稳:坚持定时定量,不挑食和偏食,不暴食酗酒,无烟酒嗜好,注意营养科学合理。

十、起居准:能按时起床和入睡,睡眠质量好。

​健康老人都有哪些标准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于2013年重新制定并公布了我国健康老年人的标准,具体为:

(1)重要脏器的增龄性改变未导致功能异常;无重大疾病;相关高危险因素控制在与其年龄相适应的达标范围内;具有一定的抗病能力。

(2)认知功能基本正常;能适应环境;处世乐观积极;自我满意或自我评价好。

(3)能恰当地处理家庭和社会人际关系;积极参与家庭、社区和社会活动。

(4)日常生活活动正常,生活自理或基本自理。

(5)营养状况良好,体重适中,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注解:

适用于≥60岁人群,其中60~75岁为老年组,≥80岁为高龄老年组;

“相关高危险因素”指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主要指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紊乱。

(1)老年人血压范围

1)血压正常值:<140/90毫米汞柱,其中高龄老年组人应当≥120/60毫米汞柱;

2)高血压患者(除年龄外无其他危险因素和病史)降压目标值<150/90毫米汞柱,其中高龄老年组人应当≥130/60毫米汞柱。

(2)老年人血糖范围:糖化血红蛋白(HbAlc)

血糖正常值:5.0%~6.5%;糖尿病(无糖尿病慢性合并症)者:6.0%~7.5%。

(3)老年人血脂范围:TC:3.0~5.7毫摩尔/升(115~220毫克/分升)

低密度胆固醇(LDL-C):1.5~3.3毫摩尔/升(60~130毫克/分升)

高密度胆固醇(HDL-C):>1.0毫摩尔/升(>40毫克/分升)

甘油三酯(TG):0.6~1.7毫摩尔/升(50~150毫克/分升)

应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总分30分,初中及以上:老年组≥27分为正常,高龄老年组≥25分为正常。

评分参考:总分在27~30分:正常;分数<27分,认知功能障碍;≤22分,痴呆;≤15分,严重痴呆。

按文化程度区分的评分标准:文盲<17分,小学<20分,中学以上<24分为痴呆。

简版老年抑郁量表(GDS-15):总分15分,<5分为正常。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总分100分,达到100分为正常,高龄老年组达到95分为正常。

体重适中:体重指数[BMI,即实际体重(千克)/身高(米)]:20~25。

良好生活方式:不吸烟,慎饮酒,合理膳食搭配,坚持科学锻炼。

老年人健康十大标准

手指交叉:

当感到大脑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时,不妨把双手手指交叉地扭在一起。一只手拇指在上交叉一会儿后,再换成另一只手拇指在上。然后将手指尖朝向自己,并使双手腕的内侧尽量紧靠在一起。反复进行几次。

一、眼有神:目光炯炯有神,无呆滞感觉,说明精气旺盛、脏器功能良好,思想活跃;

二、声息和:说话声音宏亮,呼吸从容不迫,心平气和,反映出肺脏功能良好,抵抗力强。

三、前门松:小便通畅,说明泌尿、生殖系统大体无恙。

四、后门紧:无腹痛、腹泻之虑,则消化功能健旺。

五、形不丰:保持体形匀称,不宜过胖。

六、牙齿坚:注意口腔卫生,基本上没有龋齿和其他口腔疾病。

七、腰腿灵:每周有三次以上运动,每次不少于半小时;表现肌肉骨骼和四肢关节有力灵活。

八、脉形小:指每分钟心跳次数保持在正常范围(60-80次/分),说明心脏和循环功能良好。

九、饮食稳:坚持定时定量,不挑食和偏食,不暴食酗酒,无烟酒嗜好,注意营养科学合理。

十、起居准:能按时起床和入睡,睡眠质量好。

相关推荐

职场健康标准

(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和疲劳。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工作效率。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5)具抗病能力,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得当,身材均匀,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龋齿,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不出血。 (9)头发光泽,无头屑、无分叉。 (10)肌肉、皮肤富弹性,走路轻松力。

新生儿健康标准

新生儿吃奶减少、吸吮无力,或拒绝吃奶,都可能是生病的早期表现。 要注意区别新生儿的哭声。新生儿正常的哭声,洪亮力,且边哭边四肢伸动,一般是因饥饿引起,吃饱奶后即不再啼哭,安然入睡。如果新生儿哭的时候两眼发直,哭声突然、短促而直嗓,或高声尖叫,常是生病的表现,要及早就诊。 如果当触及新生儿某一部位时哭声加剧,应将新生儿衣服及尿布等全部取掉,仔细检查全身各部位是否异常,或衣服、包被、尿布上无异物,如果四肢骨折,则骨折部位会肿胀,且碰一下会哭得更厉害。如果新生儿腹部、背部严重感染,则局部会出现红肿

老年人健康的7大标准

1、声息和。说话声音洪亮,呼吸从容不迫,说明发音器官、言语中枢、呼吸系统以及循环系统的生理功能良好。祖国医学认为声息和是正气内存的表现,正气充足,邪不可干,就不容易得病,所以身体健康的老年人声音洪亮,呼吸均匀通畅。 2、眼神。目光炯炯神,说明视觉器官与大脑皮层生理功能良好。祖国医学认为,肾开窍于耳,肝开窍于目;而且为肝气所通,肝肾充足,则耳聪目明。眼睛是人体精气汇集的地方,故眼神,是精气旺盛,肝、肾功能良好的明证。所以身体健康的老年人,眼睛应该是亮的。 3、前门松。指小便正常、畅通无阻。说明泌尿系统

老年人心理健康哪些标准

适当忧虑 研究发现,那些被父母说成“异常快乐与性情乐观”或“从来不发愁”的孩子,长寿几率反而低。弗雷德曼说:“我们经常听到的劝告是:要快乐,要高兴,这样才会健康。然而,新研究结果显示,发愁时也是件好事。”多项研究证实,适当忧虑益健康,对男性而言,尤其如此。因为心中担忧某事,便会全盘考虑各种可能性,做到备无患。 做喜欢的事 研究发现,中年积极运动对长寿很关键。身体出问题才发誓要开始运动的人,往往难以持之以恒。做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更能坚持。弗雷德曼表示,只要能从椅子上站起来,做什么都行,如种花种菜、做木

中老年健康的标准

1 眼神 “肾开窍于耳,肝开窍于目;肝气所通,肝肾充足,则耳充目明。” 目光炯炯神不仅说明视觉器官与大脑皮质的生理功能良好,还说明人的精气旺盛,肝、肾功能良好。 2 声息和 “声息和则正气存,正气充足,邪不可干,不易得病。”。 声音洪亮,呼吸均匀通畅,就表明发音器官、语言中枢、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生理功能良好。 3 牙齿坚固 “齿为骨之余,肾主骨生髓。”。 牙齿坚固就表明肾经充足,人就健康、长寿。 4 前门松 “前门松”是指小便正常。 小便正常表明人的肾功能良好,膀胱功能正常,甚至表明人的整个泌尿系统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

1、正常的感觉和知觉,正常的思维,良好的记忆。就是说在判断事物时,基本准确,不发生错觉;在回忆往事时,记忆清晰,不发生大的遗忘;在分析问题时,条理清楚,不出现逻辑混乱;在回答问题时,能对答自如,不答非所问;在平时生活中,比较丰富的想象力,并善于用想象力为自己设计一个愉快的奋斗目标。 2、健全的人格。情绪稳定,意志坚强。积极的情绪多于消极的情绪,能够正确评价自己和外界的事物,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办事较少盲目性和冲动性。意志力表现的非常坚强,能经得起外界事物的强烈刺激。 在悲痛时能找到发泄的方法,而

大脑健康标准

1、“表达好”是指老人在表达一个事物的时候能不跑题; 2、“气色好”是指在正常衰老后,气血循环基本正常,面部皮肤润泽; 3、“睡眠好”的老人每晚至少要睡6个小时,中午再睡1个小时,睡醒后不会昏昏沉沉,解乏轻快的感觉; 4、“自理好”是要求老人生活上要自理能力,包括自己能照顾自己,参加社会活动着装与主题活动协调等能力; 5、“行为好”是希望老人能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保持良好心态,要宽容、平和,切忌焦虑和疑心,言行和谐,用爱去滋养身边的一切事物;

老年人健康的7大标准

人们从60岁开始步入老年阶段,这一阶段其独特的生理代谢特点。如基础代谢率下降,细胞的功能下降,同时器官的功能也所改变。 关于健康的标准,从古至今众说纷纭。随着时代的发展,医学模式的改变,对健康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和扩展。概括起来,老年人身体是否健康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看: 1、声息和。说话声音洪亮,呼吸从容不迫,说明发音器官、言语中枢、呼吸系统以及循环系统的生理功能良好。祖国医学认为声息和是正气内存的表现,正气充足,邪不可干,就不容易得病,所以身体健康的老年人声音洪亮,呼吸均匀通畅。 2、眼神。目光炯炯

老年人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1)躯干无明显畸形,无明显驼背等不良体型,骨关节活动基本正常; (2)神经系统无病变,如偏瘫、老年痴呆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系统检查基本正常; (3)心脏基本正常,无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冠状动脉供血不足,陈旧性心肌梗死等)及其他器质性心脏病; (4)无明显肺部疾病,无明显肺功能不全; (5)无肝、肾疾病,无内分泌 代谢疾病、恶性肿瘤及影响生活功能的严重器质性疾病; (6)一定的视听功能; (7)无精神障碍,性格健全,情绪稳定; (8)能恰当地对待家庭和社会人际关系; (9)能适应环境,具一定的社会

老人心理健康12大标准

一、感知觉尚好。稍衰者,可通过戴眼镜、助听器等方法弥补,判断事物不常发生错觉。 二、记忆良好。能轻松地记住一读而过的七位数字可说明记忆良好。 三、逻辑思维健全。说话不颠三倒四,回答问题条理清晰。 四、想象力丰富。不拘泥于现的框框,做的梦常新奇趣。 五、情感反映适度。积极的情绪多于消极的情绪。对事物能泰然处之。 六、意志坚强。办事终,能经得起悲伤和挫折。 七、态度和蔼可亲。能知足常乐,能制怒。 八、人际关系良好,乐意助人也受他人欢迎。 九、保持学习的兴趣。能坚持某一方面不倦地学习。 十、正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