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儿童打鼾危害
警惕儿童打鼾危害
孩子睡觉时鼾声大作,流口水,这说明孩子睡得香。”一些家长这么想是错误的,医学专家指出,长期打鼾的孩子不仅可能长成一张“痴呆脸”,更有可能影响智力发育。
专家举例一个病例:一名3岁小儿睡觉时张嘴呼吸,鼾声大做,频频翻身,而且经常尿床。检查发现,孩子患了鼾症(睡眠呼吸窘迫综合征)。这需要手术摘除扁桃体和增殖腺,这样孩子就睡的安静了。
对此,专家解释道:儿童鼻炎部比较狭小,扁桃体反复感染和腺样体肥大会导致鼾症。患儿睡觉时不得不张口呼吸,而长期用口呼吸,患儿的脸部在气流的冲击下可能会畸形发育,出现上唇短厚翘起,下颌骨下垂,鼻唇沟消失,上牙突出,咬合不良等,患儿还会变得面无表情,出现“痴呆”面容。 同时,鼾症会使儿童在睡眠过程中发现脑部缺氧,影响智力发育。此外,这种患儿成年后,患上高血压、中风、心脏病等疾病的几率也大大增加。
专家进一步指出,鼾症已经成为我国儿童的常见多发病疾。专家建议,如果发现孩子长期睡觉打鼾,应尽早到医院就诊,并通过简单手术——扁桃体切除术或结合增殖腺切除术治疗。
鼾症对不同人群的危害分别有哪些
一、有打鼾症状的女性群体
打鼾的孕妇患有先兆子痫的机率高,打鼾严重的孕妇血压会升高,发生低氧血症的可能性也增大,而这些病理变化将累及胎儿的发育,造成胎儿发育迟缓。婚前有打鼾疾病的女青年,如不及时治疗会影响婚后的性生活和怀孕后胎儿的发育,鼾症的危害还会造成皮肤粗糙、面色灰暗、口臭口苦、体态变形、月经不调,甚至提前3-15年进入绝经更年期。
二、儿童群体
鼾症的危害孩子睡眠时会出现呼吸困难、鼻鼾声大且不均匀、身体翻来覆去、大汗淋漓、张口呼吸等现象。研究人员认为,那些晚上睡觉不塌实、白天活跃过度的孩子最易与之结缘,但往往易被父母甚至医生忽略,造成孩子发育落后,体格瘦弱。
对鼾症对不同人群的危害分别有哪些这个问题,专家分别给大家分析了鼾症对女性群体与儿童群体的不同危害,所以如果有打鼾症状,就应该在发病初期及时治疗,把鼾症的危害降到最低。
孕妇打鼾可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入睡后鼾声较轻且均匀,或偶尔出现的打鼾(如疲劳后的打鼾),这类打鼾对身体并没明显影响,因此,称为良性打鼾。
第二类,入睡时不仅鼾声很大(一般超过60分贝),而且不均匀,总是打着打着就停止了呼吸;或呼吸停止达十几秒钟,然后猛然被憋醒,急速地喘气。
一夜反复多次发作,早晨起来感觉头昏脑涨,好像整夜没睡一样。这类打鼾往往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故称为恶性打鼾。
单纯的良性打鼾并没有大的危险。但如果是恶性打鼾的孕妇,可能会出现呼吸不顺畅,严重时可使血压升高,发生低氧血症的可能性增大,除孕妇可能会增加危险外,也可引起胎儿缺氧。
因此,建议打呼噜的孕妇去医院做一下血压和尿蛋白检查。如果有较长时间打鼾史的孕妇,要随时警惕胎儿是否有明显心率增快的现象,注意观察胎心率。
该如何预防儿童打呼噜
面对如此严重的远期危害,作为家长应该做好预防儿童打呼噜的措施:
1、营养方面要保持均衡,防止因营养过剩而出现肥胖。家长应限制儿童摄取过多的糖和咖啡因,喜欢喝可乐的习惯对儿童健康没有好处。
2、保证儿童作息时间的规律性,减少夜间的剧烈活动。预防儿童打呼噜这一点尤为重要。
3、引导孩子多做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减少各种急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避免炎症引起的上呼吸道阻塞。
对儿童有危害的打呼噜一般多表现为夜间打鼾、呼吸费力、胸腹反向异常呼吸。白天则表现为鼻塞、张口呼吸、易激惹、注意力不能集中、反复中耳炎等,而嗜睡症状不常见。
当孩子出现较为严重的打呼噜时,作为家长的你及早的为孩子做好治疗,这样就可以避免打鼾的危害出现了,还有什么问题咨询我们的专家。
宝宝爱揪耳朵 原因6耳部感染,多伴鼻塞、咽痛、夜间啼哭
在引起孩子揪耳朵的原因中,家长最需要警惕的是耳部感染,如中耳炎等。儿童咽鼓管、鼻咽的特点,令上呼吸道感染的细菌更容易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另外,上呼吸道感染的炎症也容易沿着咽鼓管侵犯中耳,引发中耳炎。
小儿急性中耳炎不及时治可造成孩子耳膜穿孔、听力损害,病情发展还可能出现渐进性耳聋,引发脑脓肿、脑膜炎等,甚至危及生命。另外,小时候的中耳炎治疗不彻底,成人后极可能会再次引发中耳炎,导致听力下降,甚至反复感染、耳膜穿孔等。
提醒:大一点的孩子可能会诉说“耳朵胀痛、嗡嗡作响”等,但对于小宝宝来说,他们无法向家长明确地表达“耳朵疼”,往往更易被家长所忽视,这就需要年轻的爸爸妈妈们留心观察了。宝宝一旦患有鼻塞、咽痛,或出现夜间啼哭、用手抓耳、用头蹭枕头和无原因的发热,或平时鼻塞流涕、夜间打鼾时,都要当心警惕中耳炎,尽早去医院检查治疗。
儿童打鼾常伴随多种问题
大人睡觉鼾声如雷的情况很常见,可是如果儿童睡觉时也打鼾,家长们就要提高警惕了。
在自治区科技厅的委托下,自治区人民医院历时3年,开展了儿童睡眠呼吸暂停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研究小组先后调查了7000名广西儿童,结果有32.7%的儿童睡觉打鼾,其中5岁以下的儿童最为严重。
研究人员还发现这些打鼾的孩子有不少共同点,如父母吸烟、喜欢毛绒玩具、睡觉喜欢抱枕、喜欢仰卧等等。
项目负责人、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主任谢庆玲告诉记者,打鼾是一个很容易被家长们忽视的疾病信号,有的家长甚至认为孩子打鼾说明睡得香。
实际上,儿童打鼾会造成睡眠中反复的上气道梗阻呼吸暂停,会引起夜间低氧及高碳酸血症。
为什么儿童小小年纪也会睡觉打鼾?研究人员对其中的39名儿童进行了临床检查,结果发现有82.1%的孩子扁桃体肥大,有43.6%的孩子患有鼻炎或鼻窦炎,还有肥胖、哮喘等,这些都是导致儿童打鼾的原因。
谢庆玲主任说,遗憾的是许多家长没能重视这些问题。
去年年底医院组织过一个睡眠课堂活动,医护人员给睡觉打鼾的儿童家长一一打去电话,希望他们能从课堂上了解到儿童打鼾的危害,帮助孩子纠正打鼾的毛病,可是最后只有不到10%的家长去了。
在这次的调查中,及时发现并向医生报告孩子打鼾的家长仅有3.97%。
谢庆玲说,打鼾的儿童通常还伴随有睡觉张口呼吸、夜惊、遗尿、食欲减退、体重不增等问题。特别是扁桃体反复发炎或是患有鼻炎的儿童,家长应该注意观察孩子的睡眠状况。如果孩子打鼾超过半年的时间,就应该到医院就诊。
打鼾的危害有哪些 儿童打鼾的危害
少数的孩子会出现打呼噜的现象,儿童打鼾常常会影响到身体的发育,甚至会影响到智力、记忆力等。儿童打鼾症状严重时可影响到身体和智力的发育,造成记忆力下降,免疫力低下等。
小孩打呼噜该如何处理
在临床上小孩睡眠打鼾的症状相对较为隐匿,往往容易被家长忽视。这里要提醒的是,儿童打鼾有可能提示得了严重危害健康的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由于孩子有近一半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因此即使是短暂的睡眠呼吸暂停或者低通气,都将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而低氧、高碳酸血症等因素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或使组织器官对生长激素反应性降低,致使患儿营养不良,身材矮小,智力发育迟缓,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严重的甚至出现生长发育停滞。另外,儿童打鼾还易致面部畸形:因睡眠中鼻塞、张口呼吸导致的经口呼吸模式,对面型生长和牙列咬合均造成不利影响,约有15%的患儿出现腺样体面容,表现为上颌狭长、硬腭高拱、牙列不齐、牙外突呈“天包地”或“地包天”、表情淡漠等特征。患儿还易患高血压、心脏病、哮喘等疾病。
那么,确诊得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后,应如何治疗呢?和成人大多需要使用呼吸机不同,儿童打鼾一般由于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等引起,大多可以通过手术矫正,且效果显著。对于没有颅面畸形或神经系统疾病的患儿,手术有效率为90%以上。一小部分患儿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后,仍存在较严重的睡眠呼吸暂停,需要进一步应用无创通气治疗。
常打鼾有哪些危害
打鼾危害一、提前进入更年期,打呼噜的女性会因气血流通不畅造成面色萎黄、皮肤粗糙、肥胖臃肿、口臭口苦、月经不调、痛经等严重损伤自己身体健康的疾病,严重者甚至会提前3 ~15年进入妇女绝经更年期;
打鼾危害二、打呼噜的女性一般会使爱人产生厌恶反感情绪,直接影响现在或以后的夫妻感情和性爱生活,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子女的生长发育(如在怀孕期间打呼噜,将会造成胎儿缺氧,严重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和智力);
打鼾危害三、打呼噜的女性在社会交往中一般心理压力较重,特别是睡眠时精神高度紧张,白天工作和学习时昏昏沉沉,给人一种无精打采、丢三落四的感觉,最终导致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性疾病,还会形成自卑、孤僻、焦躁、人际关系不融洽的性格障碍。
家长需警惕儿童打呼噜
专家举例一个病例:一名3岁小儿睡觉时张嘴呼吸,鼾声大做,频频翻身,而且经常尿床。检查发现,孩子患了鼾症(睡眠呼吸窘迫综合征)。这需要手术摘除扁桃体和增殖腺,这样孩子就睡的安静了。
对此,专家解释道:儿童鼻炎部比较狭小,扁桃体反复感染和腺样体肥大会导致鼾症。患儿睡觉时不得不张口呼吸,而长期用口呼吸,患儿的脸部在气流的冲击下可能会畸形发育,出现上唇短厚翘起,下颌骨下垂,鼻唇沟消失,上牙突出,咬合不良等,患儿还会变得面无表情,出现“痴呆”面容。 同时,鼾症会使儿童在睡眠过程中发现脑部缺氧,影响智力发育。此外,这种患儿成年后,患上高血压、中风、心脏病等疾病的几率也大大增加。
专家进一步指出,鼾症已经成为我国儿童的常见多发病疾。专家建议,如果发现孩子长期睡觉打鼾,应尽早到医院就诊,并通过简单手术——扁桃体切除术或结合增殖腺切除术治疗。
打鼾有什么危害
第一、鼾症(打呼噜)的危害
打鼾危害大,不同人群打鼾危害各不同。打鼾不仅仅是使患者长期感到疲劳,打扰周围人的睡眠,更重要的是长期缺氧导致对机体各脏器的严重损害,可导致心律失常、血压增高、心肌梗塞、脑溢血、内分泌紊乱及精神神经疾病等甚至发生猝死。
第二、中青年人打鼾危害
打鼾一方面使中青年人身体的各个器官尤其是心脑器官受到严重的损伤,另一方面给他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和交际带来了诸多不便。学生打鼾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甚至产生自卑感,降低学生的记忆力,严重影响学习成绩和同学之间的交际;中年人打鼾如不及时治疗,会造成神情疲惫、体倦乏力、头昏目眩、健忘失眠、肥胖臃肿、衰老速度明显加快等症状,并会进一步加重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甚至会诱发脑中风、偏瘫等生活难以自理的恶性事件。
第三、老年人打鼾危害
就健康而言,这本已是一个“多灾多难”的群体。一方面打鼾会“造就”一些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脑血栓等。另一方面由于老年人群多已不同程度地患上了这些疾病,故恶性打鼾无异于“落井下石”,使他们的病情“雪上加霜”,更加顽固难治。
第四、儿童打鼾危害
孩子睡眠时会出现呼吸困难、鼻鼾声大且不均匀、身体翻来覆去、大汗淋漓、张口呼吸等现象。专家认为,那些晚上睡觉不塌实、白天活跃过度的孩子最易与打鼾结缘,但往往易被父母甚至医生忽略,造成孩子发育落后,体格瘦弱。
第五、孕妇打鼾危害
据了解,孕妇打鼾可能殃及腹中胎儿。打鼾的孕妇患有先兆紫痫的几率高,打鼾严重的孕妇血压会升高,发生低氧血症的可能性也增大,而这些病理变化将累及胎儿的发育,造成胎儿发育迟缓。婚前有打鼾疾病的女青年,如不及时治疗会影响婚后怀孕后胎儿的发育,还会造成皮肤粗糙、面色灰暗、口臭口苦、体态变形,甚至提前 3-15年进入绝经更年期。
儿童打鼾和成人打鼾的区别
儿童打鼾和成人打鼾有什么区别?打鼾不仅是大人的权利,很多小孩子也是会打鼾的,但是这也是要看什么区别下面小编就介绍下儿童打鼾和成人打鼾有什么区别吧。
儿童打鼾和成人打鼾有什么区别
1、症状不一样
儿童:小孩的症状以晚上为多见,主要是睡觉的时候打鼾声比较响,而且大部分小孩都会张口呼吸,也有少部分小孩会出现呼吸暂停憋气缺氧,极少数白天出现嗜睡,精神比较差。另外有些小孩容易出现精神不集中、多动等。
儿童打鼾和成人打鼾有什么区别?成人:成人晚上睡觉的时候主要出现呼吸暂停,睡在其身边的人会发现其一口突然接不上来了,然后大吸一口气,打鼾声音也比较响。白天会表现出嗜睡,睡不醒的状态,人很没有精神,白天打哈欠次数较多。
2、对身体影响不一样
儿童打鼾和成人打鼾有什么区别?儿童:鼾症主要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影响,身高、体重发育都会有影响,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能力。
成人:随着年龄的增加会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在40岁以后,对其的身体器官都会有影响,特别是对心血管影响特别大。易诱发高血压、脑心病、心率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夜间呼吸暂停时间超过120秒极易在凌晨发生猝死。
以上就是儿童打鼾和成人打鼾有什么区别的相关内容,儿童打鼾和成人打鼾的区别大家都已经了解了,打鼾的症状是不一样的。
宝宝打鼾会引发呼吸暂停
警惕宝宝打鼾会引发呼吸暂停!宝宝打鼾对睡眠的影响和成年人是类似的,如不加以重视,伴随呼噜声的,还有一系列不良反应和疾病,不仅影响宝宝的身高、智力等身体发育,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
宝宝打鼾会引发呼吸暂停!
宝宝打鼾现象如果不在早期引起重视并干预治疗的话,日后就会带来一系列影响睡眠的并发症:由于打呼噜使睡眠呼吸反复暂停,造成大脑、心脏等全身多器官缺氧,形成低血氧症,那么就很容易诱发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糖尿病、脑梗塞、心肌梗死等。如果夜间呼吸暂停时间超过120秒,甚至容易产生猝死。
如果您的宝宝夜间打鼾,同时又有白天注意力不集中、嗜睡、记忆力下降、学习成绩差等现象,那么首先要到专业的睡眠呼吸障碍门诊进行检查,如果发现孩子的扁桃体明显肥大,则要进行相应的治疗。
打鼾的宝宝长不好
由于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睡眠时分泌的生长激素就有着促进大脑发育、增强记忆力的作用。然而由于呼吸不顺畅而造成“打鼾”现象的发生,让孩子在夜晚得不到良好、充分的休息,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使得孩子白天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力变差,影响身体发育、性格改变,久而久之就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儿童睡眠呼吸障碍后果非常严重,不仅可引发孩子心血管疾病、发育迟缓,还可导致孩子出现明显的性格行为异常等问题。而且这种疾病会危害终生,不但会影响孩子正常的生长发育,甚至还会为今后的高血压等症状埋下祸根。
如果孩子的打鼾已经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那么就应该考虑实施KHS疗法治疗鼾症,使孩子睡觉时不再呼噜声声,上课时也能更有精神、更能集中精力。
儿童打鼾大多是阻塞性原因,多发生在5-12岁期间。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来减轻打鼾症状,例如让宝宝睡觉采取侧卧位,以此来改变习惯性的仰卧位睡眠;教宝宝养成定期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减轻宝宝体重等。
老人健康杀手--打呼噜
打呼噜者的气道比正常人狭窄,严重时气道可以完全阻塞,发生呼吸暂停,呼吸暂停时气体不能进入肺部,造成体内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严重者可导致高血压,心脏病,心律失常,脑血管意外,肾病,甲状腺机能减退等等,甚至发生睡眠中猝死。
研究人员研究发现,打鼾会影响患者正常的氧气摄入,这就使患者体内产生高水平的儿茶酚胺类物质,这样就会导致患者对胰岛素产生耐受。这一发现提示,打鼾本身就是糖尿病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如果患者有其他的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如糖尿病家族史、吸烟或肥胖,同时加上打鼾这一危险因素,就应该提高警惕,寻求医生的帮助,及时解决打鼾的问题。
打鼾是一种病吗
很多人在白天繁忙之后,晚上饮几口小酒,夜里会容易打鼾。这种打鼾属于单纯性鼾症,只占鼾症的10%左右,但是当出现病态鼾症时大家就要提高警惕了。
实际上,打鼾无小事,相当一部分的打鼾是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引起的,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很可能使身体受到长时间间断缺氧的损伤,导致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严重的甚至会在夜间猝死。
广州南方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主任医师李涛平教授呼吁,长期有打鼾习惯的人应该考量一下自己的睡眠和打鼾情况,看看自己是否患上了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及早到医院就诊。
打鼾要治?
人们可能会很疑惑:工作累了,打打鼾很正常啊,说打鼾就是得了什么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未免太危言耸听了吧?
鼾症分为单纯性鼾症和病态鼾症两种。李涛平解释说,单纯性鼾症是偶然才出现的,对身体基本没有影响。它常常发生在过度疲劳、过量饮酒之后,鼾声平和、悠缓、均匀。只占打鼾的10%。
另一种叫病态鼾症,在打鼾的人群中,大约有90%左右是“恶性打鼾”,即鼾声扰人,并出现呼吸暂停、鼾声中断现象,临床上称之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简称OSAHS)。OSAHS的最大危害性在于长期缺氧导致全身多脏器损害。严重者发生睡眠猝死。
李涛平强调,最好能让家人观察你的睡眠状态,看看睡眠时有没有呼吸暂时停止,这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典型表现;
另一些症状是白天打哈欠,睡眠不解乏,或者鼾声过大、夜尿增多、夜间端坐呼吸、心慌,晨起头痛、口干、心率快、性格急躁、乏力、工作效率下降、返酸、开车、看电视看书犯困、记忆力/性功能减退等,这时建议去睡眠专科做一做嗜睡量表和睡眠质量评估问卷,必要时进行夜间睡眠监测和治疗。
小编提示,如果睡觉出现打鼾症状,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看是单纯性鼾症还是病态鼾症,以便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