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虫叮咬后怎么处理 预防蜱虫叮咬,需要怎么做
蜱虫叮咬后怎么处理 预防蜱虫叮咬,需要怎么做
蜱虫虽然很可怕,但只要我们带娃出门做好以下几点,隔绝蜱虫并不难。
1.尽量少带孩子去森林和草丛茂盛、落叶堆积的灌木丛处玩,尽量避免在野外长时间坐卧,野外露营时帐篷四周也应喷好药。
2.如果要去野外的话,要穿长袖长裤,并且扎紧裤腿,佩戴帽子和其他护具,减少裸露部位;
3.家里养宠物的家庭要当心宠物或其他动物皮肤表面是否有蜱虫,宠物的也应少带去草地玩耍。
4.许多人都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蜱虫叮咬上的,孩子从户外回家后一定要仔细检查身体。
怎么判断是被蜱虫咬了
可根据以下3种特征进行判断,如:
被叮咬处就像突然长了一个黑痣,蜱虫的前肢和口器咬住病人皮肤,叮在皮肤上不松口,甚至叮入真皮和皮下组织去,只露一个黑色的尾部在皮肤外边,看上去就像长了一颗黑痣,而被蚊虫叮咬后是没有的。
蜱虫会咬噬皮肤和吞噬血液,皮表细胞和皮屑,所以蜱虫叮咬的周围会出现红肿,也就是说病人叮咬处炎症会比较重,同时病人会伴随有痛感、痒感或者没有感觉。
由于蜱虫属于甲壳虫性质,所以蜱虫叮咬处的皮肤表面摸上去是硬硬的。
如何鉴别被蜱虫咬了
1.看身体是否存在蜱虫
蜱虫叮咬人体,首先会在伤口处吸血,一开始很多人都是感觉不到任何疼痛感的,但也有人会有疼痛感,会摸到皮肤表面有凹凸不平的感觉,仔细看会发现皮肤表面有黑痣样子的异物,这就是蜱虫了。
由于蜱虫的前肢和口器会紧紧咬住人的皮肤,一般很难将蜱虫抓下来,有的蜱虫还会钻到皮下去。
2.看局部表现
在被蜱虫叮咬之后的24-48小时内,被叮咬的位置就会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
(1)轻者局部仅有红斑,中央有一虫咬的瘀点或瘀斑,重者瘀点周围有明显的水肿性红斑或丘疹、水疱。
(2)被叮咬位置时间稍久后,也可能出现坚硬的结节,抓破后形成溃疡,结节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不愈。
3.看身体症状
被蜱虫叮咬后虽然不一定会发病,但是一旦发病,就可能会出现发热、头晕、恶心、呕吐、头痛、眼眶痛、腰痛等全身症状,这时候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
蜱虫会寄生在人身上吗 被蜱虫咬了怎么办
蜱虫与蚊子的吸血方式不同,蜱虫是将头部埋在皮肤下面,而蜱虫的头部有倒钩,如果强行取出就会越拉越紧,所以正确的处理方式是:用火烧、烟烫或者酒精涂抹,让蜱虫松开,再用镊子将其拔出即可。
蜱虫叮咬时会分泌毒素,所以拔出后用棉签蘸取碘酒或酒精将局部消毒处理,这样可以有效减轻皮肤红肿、疼痛、充血的征兆。
不管你自我处理的有多完美,谁也无法保证是否感染了病毒,所以在被蜱虫叮咬做好简单处理后,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
怎么判断自己身上有无蜱虫 人身上有蜱虫怎么清除
如果发现被蜱虫叮咬,一般不建议自行拔除,最好及时就医在专业设备的帮助下进行处理,以防自行处理不干净;如果要自己拔,可在伤口处涂抹少量酒精,让蜱虫逐渐放松下来,然后蜱虫头部就会从皮肤里出来。或者点些蚊香,靠近蜱虫,将蜱虫麻醉,让其自行松口即可。
或者用液体石蜡或者甘油,涂抹少量在蜱虫头部,让蜱虫窒息直至松口,在拔出蜱虫时,可能多少会有残肢在体内,所以在拔出蜱虫后,要看下是否有无残留肢体,然后用镊子将其取出,取出后,在伤口处涂抹碘伏或者酒精,并且随时观察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要及时就诊。
虽然蜱虫不会寄生在人身上,但蜱虫叮咬后,处理不当,蜱虫头部会嵌入皮肤,难以取出。
中国的锥蝽携带虫体吗 夏季还需警惕这些虫类叮咬传播疾病
夏季高温湿热、蚊虫孳生,其中吸血蠓、蜱虫、隐翅虫等是夏季常见虫类,这些虫类通常会通过叮咬吸血传播病原体,专家提醒,市民需要加强防范,如
吸血蠓,通俗称墨蚊、小咬,是一种体型较小的昆虫。常在山林或植被茂盛的场所活动,绿化较好的小区通常比较多见。吸血蠓多在日出前和日落后出来活动。
症状
人被吸血蠓叮咬后,会有激烈的灼烧疼痛,在叮咬部位周围形成红色条带,有些人还会引起过敏反应,具有激烈的瘙痒感。这些嗜吸人畜血液的蠓种不仅刺叮吸血,还能传播多种疾病。
建议
1、市民可在门窗等处布置网孔小于3/4毫米的纱窗或纱门,防止吸血蠓钻孔进入屋内。
2、外出时,可在暴露的皮肤上涂抹驱避剂,并在衣物上喷洒驱避剂或氯氰菊酯杀虫剂。
蜱虫,又名壁虱或扁虱。一般喜欢栖息在温暖潮湿的草地、灌木丛和森林等场所。近年来,不少城市的公园和新开发区小区等场所也能发现蜱虫。
症状
蜱虫在叮咬人畜吸血时多无痛感,因此不易被发觉。一旦被蜱虫叮咬后,其皮肤伤口处便会出现水肿、发炎等反应,甚至形成溃疡,严重时可引起瘫痪。
建议
1、市民在野外旅游或作业时,应穿浅色的衣服,暴露的皮肤适当涂抹驱避剂,尽量避免坐卧在草地上。
2、若发现身上有蜱虫或发现被蜱虫叮咬时,不要拍打,应当用木棍或其他的工具把蜱虫移走,或用镊子把蜱虫拔出,并对伤口进行清洗,用类固醇膏剂涂抹,症状严重须立即就医。
隐翅虫是黑色蚊形小飞虫,毒隐翅虫分布较广,常见于温带地区的江岸、河边、田地菜园等处,白天栖于阴暗潮湿处,夜间在有灯光处飞行。5-8月份是此病的高发期,该虫体各段均含毒素,具有强酸性。
症状
“如果隐翅虫落在皮肤上被拍打,就会放出大量强酸性毒汁刺激皮肤,导致发炎。”谢汉国说,如看到小虫子停留在脸上,千万不要用手拍击,正确的做法是拨落在地、用脚踩死。
建议
1、市民平时要做好预防工作,搞好环境卫生、清除杂草、安装纱门纱窗、睡觉时熄灯。
3、若碰到隐翅虫腐蚀皮肤,不要过于恐慌。如已出现皮疹,可立即用碱性的肥皂、香皂等清冼,外涂炉甘石洗剂,也可用马齿苋捣烂敷于患处。同时,为了加速痊愈、防止皮肤感染,应及时上医院就诊。
蜱虫的处置方法
时间:尽量缩短在野外或者是田地的逗留时间。
着装:我们去这些地方游玩,工作的时候最好是要穿长袖的衣裤,而且这个衣裤最好是颜色比较浅的。
涂抹驱蜱虫药:可以在身上涂抹一些防蜱虫的药物,或者喷在衣服上也可以。
一旦发现有蜱虫叮咬皮肤,可以用酒精涂在蜱虫的身上,,使蜱虫头部放松或死亡。
再用尖头镊子取下蜱虫。
或者用烟头,香头轻轻烫蜱虫露在外面的部分,使它的头部自行慢慢的退出来。
不要生拉硬拽的,以免拽伤自己的皮肤,或将蜱虫的头部留在皮肤内。
怎么判断身上有没蜱虫
蜱虫一般只会在体表进行叮咬吸血,并且由于蜱虫是黑色的,大约绿豆大小,且蜱虫的前肢和口器咬住病人皮肤,叮在皮肤上不松口,甚至叮入真皮和皮下组织去,只露一个黑色的尾部在皮肤外边,因此只要在身体衣服脱下,找一下皮肤表面有没有黑色的像痣一样的异常的部位就行了。
另外,蜱虫叮咬之后,被叮咬的部位还会有红肿,同时被蜱虫叮咬者还会伴随有痛感、痒感或者没有感觉,如果觉得身上有异常疼痛或者痒的地方,也可以脱下衣服找一下是不是被蜱虫咬了。
如何预防狗蜱虫
1、避蚊剂能预防蜱虫
据专家介绍,避免蜱叮咬是降低感染风险的主要措施。他们可喷涂避蚊胺(DEET)等驱避剂,进行防护。
如发现蜱附着在身体上,应立即用镊子等工具将蜱除去。因蜱体上或皮肤破损处的液体可能含有传染性病原体,不要直接用手将蜱摘除或用手指将蜱捏碎。
蜱虫可寄生在家畜或宠物的体表。如发现动物体表有蜱寄生时,应减少与动物的接触,避免被蜱叮咬。
2、野外如何预防蜱虫
由于蜱虫主要栖息在草地、树林中,因此外出游玩时最好在暴露的皮肤上喷涂驱蚊液,尽量避免在野外长时间坐卧。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穿紧口、浅色、光滑的长袖衣服。蜱虫常会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