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维生素B6
什么是维生素B6
维生素B6英文为Vitamin B6,又称吡哆素。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为无色晶体,易溶于水及乙醇,在酸液中稳定,在碱液中易破坏,遇光或碱易破坏,不耐高温。
维生素B6在酵母菌、肝脏、谷粒、肉、鱼、蛋、豆类及花生中含量较多。维生素B6为人体内某些辅酶的组成成分,参与多种代谢反应,尤其是和氨基酸代谢有密切关系。临床上应用维生素B6制剂防治妊娠呕吐和放射病呕吐。
维生素B6每天所需量
一般而言,人与动物的肠道中微生物(细菌),可合成维生素B6,但其量甚微,还是要从食物中补充。其需要量其实与蛋白质摄食量多寡很有关系,若吃大鱼大肉者,应记住要大量补充维生素B6,以免造成维生素B6缺而导致慢性病的发生。
男成人 2.0mg
妇女 1.6mg
妊娠 2.2mg
哺乳 2.1mg
婴儿 0.3-0.6mg
11岁以下 1.0-1.4mg
男孩、女孩 1.4-2.0mg
最大使用量为4-50mg,毒性剂量未知。
注意:服用维生素B6前需咨询医生意见,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维生素b6的副作用
长期过量服用可致严重的周围神经炎,出现神经感觉异常,步态不稳,手足麻木,若每天服用200毫克持续30天以上,曾报道可产生维生素B6依赖综合症。
注意事项
(1)罕见发生过敏反应。
(2)与左旋多巴合用时,可降低左旋多巴的药效。
(3)环丝氨酸、乙硫异烟胺、氯霉素、盐酸肼酞嗪、异烟肼、青霉胺及免疫抑制剂包括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环孢素等药物可拮抗维生素B6或增强维生素B6经肾排泄,甚至可引起贫血或周围神经炎。
(4)雌激素可使维生素B6在体内的活性降低。
建议日摄取量
成人摄取量是每天1.6~2.0 mg,妊娠期的妇女需2.2mg,哺乳期间则需2.1mg。维生素B6与维生素B1、B2、泛酸、维生素C及镁配合作用,效果最佳。
维生素b6的作用
维生素B6(Vitamin B6)又称吡哆素,其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及吡哆胺,在体内以磷酸酯的形式存在,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6为人体内某些辅酶的组成成分,参与多种代谢反应,尤其是和氨基酸代谢有密切关系,是人体脂肪和糖代谢的必需物质,女性的雌激素代谢也需要维生素b6。
避孕药搭配维c还是维e 维生素B6
它是色氨酸代谢所必需的物质,长期口服避孕药可加快色氨酸的代谢,相应的就会增加维生素B6的消耗,使体内维生素B6的需要量增加。人体缺乏维生素B6时可出现精神兴奋、不安、反射亢进、惊厥、周围神经炎等病症,甚至可出现抑郁症。维生素B6在谷物的外皮和卷心菜中含量最为丰富,麦胚、牛奶、动物肝脏、鸡肉、黄豆中也含有。必要时可口服维生素B6,每次服10~20毫克,一日服3次。
维生素B6的概述
维生素B6与维生素B1、B2、泛酸、维生素C及镁配合作用,效果最佳。简单介绍 维生素B6是一组含氮化合物,主要以天然的形式存在,包括吡哆醇、吡哆醇和吡哆胺。维生素B6是水溶性维生素,其各种磷酸盐和碱的形式均易溶于水,在空气中稳定,在酸性介质中吡哆醇、吡哆醛和吡哆胺对热都比较稳定,但在碱性介质中对热不稳定,易被碱破坏。
发现过程 1934年发现一种预防大鼠皮肤损害的物质,命名为B6。1938年,确定吡哆醇为维生素B6复合物的一部分,并于1939年人工合成。 食物来源 绿色蔬菜、啤酒、小麦麸、麦芽、肝、大豆、甘蓝、糙米、蛋、燕麦、花生、核桃等。 代谢吸收 不同形式的维生素B6大部分都能通过被动扩散的形式在空肠和回肠被吸收,被吸收的维生素B6代谢产物在肠粘膜和血中与蛋白质结合。转运使通过非饱和被动扩散机制,大部分吸收的非磷酸化维生素B6被运送到肝脏。同效维生素B6通过磷酸化/脱脂酸化、氧化/还原以及氨基氧化过程容易相互进行代谢转化。维生素B6的代谢产物主要经尿排出,也可经粪便排出,但排泄量有限。
生理功能 1.维生素B6除参与神经递质、糖原、神经鞘磷脂、血红素、类固醇和核酸的代谢外,参与所有氨基酸代谢。 2.维生素B6与一碳单位、维生素B12和叶酸盐的代谢,如果它们代谢障碍可成巨幼红细胞贫血。 3.维生素B6缺乏会损害DNA的合成,这个过程对维持适宜的免疫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4.维生素B6与维生素B2的关系十分密切,维生素B6缺乏常伴有维生素B2症状。 5.维生素B6有降低慢性病的作用,轻度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被认为是血管疾病的一种可能危险因素,维生素B6的干预可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含量。
需要人群 1.贫血症、脂溢性皮炎、口舌炎症都与缺乏维生素B6有关。 2.服用避孕药和雌性激素的妇女要增加摄取量。 3.食用大量蛋白质的人必需摄取更多的维生素B6。 4.酗酒、患有糖尿病或心脏疾病的者应补充维生素B6。
生理需要 1.成人推荐摄量是每天1.2mg。 2.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妇女需要量均为1.9mg。 3.老年人推荐摄入量为1.5mg/d。 过量表现 维生素B6的毒性相对较低,经食物来源摄入大量维生素B6没有副作用。补充剂中高剂量维生素B6可引起严重副作用,表现为感觉神经疾病。
缺乏症 1.维生素B6在动植物性食物中分布相当广泛,原发性缺乏并不常见。这些症状包括虚弱、失眠、周围神经病、唇干裂、口炎等。 2.维生素B6缺乏的经典症状是一种脂溢性皮炎,小细胞贫血,癫痫性惊厥,以及忧郁和神经错乱。 摄取提示 维生素B6与维生素B1、B2、泛酸、维生素C及镁配合作用,效果最佳。
维生素b可长期服用吗
不建议长期吃维生素B片,只要机体不缺乏维生素B族元素,都可以不用补充的,只有需要补充的时候才使用.如果机体缺乏维生素B,建议你使用复合维生素B片,含有维生素B1 ,维生素B2 ,维生素B6 ,烟酰胺,泛酸钙,可以预防和治疗B族维生素缺乏所致的营养不良,厌食,脚气病,糙皮病等.
维生素b6的作用
B6作用很多啊生理功能
1、维生素B6除参与神经递质、糖原、神经鞘磷脂、血红素、类固醇和核酸的代谢外,参与所有氨基酸代谢。
2、维生素B6与一碳单位、维生素B12和叶酸盐的代谢,如果它们代谢障碍可造成巨幼红细胞贫血。
3、维生素B6缺乏会损害DNA的合成,这个过程对维持适宜的免疫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4、维生素B6与维生素B2的关系十分密切,维生素B6缺乏常伴有维生素B2症状。
5、维生素B6有降低慢性病的作用,轻度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被认为是血管疾病的一种可能危险因素,维生素B6的干预可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含量。 近年来随着临床应用研究的深入,发现维生素B6 在临床上还有着广泛的新用途,现简介如下 1 抢救异烟肼中毒 用法为每服1g异烟肼可缓慢静注维生素B6 1g。如不知中毒量,可缓慢静注维生素B6 5g,历时3~5min,不佳时可间隔5~20min重复注射直至抽搐停止、意识恢复为止。维生素B6用量不足是抢救失败的主要原因。
维生素B6的作用与功效 如何正确补充维生素B6
一般情况下,建议每日婴儿的摄取量为0.1~0.3毫克,幼童为0.5~0.7毫克,儿童为0.9~1.1毫克,青少年为1.3~1.5毫克,成人每日摄取量为1.6~2.0毫克,孕妇为2.2毫克,哺乳期间为2.1毫克。
通常人体依靠食物就可获得足够的维生素B6,若按含量比例来说,植物性食物中维生素B6的含量没有动物性食物中的含量高。在鱼类如金枪鱼、沙丁鱼、青花鱼、鲑鱼、比目鱼及动物组织中的含量最为丰富。很多食物蔬菜和瓜果中维生素B6的含量都较低,而在粮食作物及其制品中维生素B6的含量相对较高一些。如小麦、麦芽、啤酒、大豆、甘蓝、糙米、蛋、燕麦、核桃、花生等。
为了让蔬菜中的维生素B6尽量少流失,在煮饭或者烹制菜肴前不要将米或菜多次冲洗,这样维生素会随水流失。在切菜时最好要用快刀,这样可以降低对蔬菜细胞的伤害,降低维生素B6的流失。在煮饭、炒菜时,应尽可能缩短时间,饭菜刚熟能食即可。由于维生素受烹调时高温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时间的加长,维生素损失的也就越多。此外食物还应尽可能避免长期储存。
你知道脱发可以吃维生素b6吗
维生素B6英文为Vitamin B6,又称吡哆素。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为无色晶体,易溶于水及乙醇,在酸液中稳定,在碱液中易破坏,遇光或碱易破坏,不耐高温。维生素B6维生素B6在酵母菌、肝脏、谷粒、肉、鱼、蛋、豆类及花生中含量较多。维生素B6为人体内某些辅酶的组成成分,参与多种代谢反应,尤其是和氨基酸代谢有密切关系。临床上应用维生素B6制剂防治妊娠呕吐和放射病呕吐。
维生素B6的作用:某些奶粉经过高温处理之后,维生素B6会被破坏,宝宝吃了之后会发生抽筋的症状。维生素B6参与人体代谢,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头发,能预防头发脱落,减少白头发长出。防治妊娠呕吐和术后呕吐。生育之后服用维生素B6可以抑制乳汁分泌。回乳功效比雌激素要好,而且迅速没有副作用。孕妇易缺乏维生素B 6而引起色氨酸代谢异常,产生黄尿酸-胰岛素复合物,后者的降糖作用减半,故致妊娠糖尿病。
什么是维生素B5
维生素B5也称作泛酸,耐热,能升华。它是人体必需的13种维生素之一,是一种水溶性B族维生素,由2,4-二羟基-3,3-二甲基丁酸与β-丙氨酸用酰胺键连接构成。在动植物中广泛分布,故名泛酸。属于维生素B族。
维生素B5能溶于水、醋酸乙酯、冰醋酸等,略溶于乙醚、戊醇,几乎不溶于苯、氯仿,具有右旋光性。对酸、碱和热都不稳定。
维生素b6的作用 富含维生素b6的食物
维生素B6的食物来源: 维生素B6的食物来源很广泛,动植物中均含有,但一般含量不高。含量最高的为白色肉类(如鸡肉和鱼肉);其次为动物肝脏、豆类和蛋黄等;水果和蔬菜中维生素B6含量也较多;含量最少的是柠檬类水果、奶类等。
什么是维生素?
维生素又名维他命,通俗来讲,即维持生命的元素,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必须的一类有机物质,也是保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活性物质。维生素在体内的含量很少,但不可或缺。各种维生素的化学结构以及性质虽然不同,但它们却有着以下共同点:
①维生素均以维生素原(维生素前体)的形式存在于食物中;
②维生素不是构成机体组织和细胞的组成成分,它也不会产生能量,它的作用主要是参与机体代谢的调节;
③大多数的维生素,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必须经常通过食物中获得;
④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小,日需要量常以毫克(mg)或微克(μg)计算,但一旦缺乏就会引发相应的维生素缺乏症,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维生素与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3大物质不同,在天然食物中仅占极少比例,但又为人体所必需。有些维生素如 B6、K等能由动物肠道内的细菌合成,合成量可满足动物的需要。动物细胞可将色氨酸转变成烟酸(一种B族维生素),但生成量不敷需要;维生素C除灵长类(包括人类)及豚鼠以外,其他动物都可以自身合成。植物和多数微生物都能自己合成维生素,不必由体外供给。许多维生素是辅基或辅酶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