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孩出汗多吃什么好 麦枣糯米粥

小孩出汗多吃什么好 麦枣糯米粥

用料:小麦60克,红枣15克,糯米15克。

做法:将小麦、红枣、糯米分别洗净,一起入锅,加水适量,用大火烧开,再转用小火熬煮成稀粥。每日一次,连服5~7天。

功效:补脾和胃、敛汗安神,适用于小孩出汗多,夜间盗汗等症。

心烦意乱吃什么好

二、心烦意乱吃什么好?推荐6个食疗方:

1、麦冬酸枣茶

取麦冬和酸枣各30克,冰糖适量,将麦冬和酸枣入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15分钟,加冰糖煮至融化即可代茶饮。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酸枣安五脏,轻身延年,可起到养肝、宁心、安神、敛汗的作用。

2、桂圆红枣粥

桂圆15克、红枣5~10枚和粳米100克煮粥。有养心、安神、健脾、补血之功效。适用于心血不足,有心悸失眠、健忘乏力和自汗盗汗的患者。

3、海参粥

海参适量、粳米或糯米100克。先将海参浸透,洗干净,切片煮烂后,同米煮成稀粥。有补肾益精养血之功。适用于精血亏损、体质虚弱、肾虚尿频的患者。

4、拍子仁粥

拍子仁10~15克、蜂蜜适量和粳米50~100克煮成稀粥。有润肠通便、养心安神之功。适用于心悸失眠、健忘和慢性便秘的人。此外,单味枣仁(捣碎先煮)、莲子等均可与粳米同煮成粥,有同样疗效。

5、枸杞粥

枸杞60克、大米120克。将枸杞洗净,择去杂质备用。将大米淘洗干净,下锅煮至半熟,倒人枸杞一同煮熟即可。其特点是红白相映,稠糯微甜。有补肾明目聪耳之功,对头昏眼花耳鸣有效。

6、小麦粥

由小麦、大枣、粳米组成,是一剂治疗心气不足所致失眠、心悸、精神恍馏的良方,具有安心神、补脾胃之功。小麦粥的煮制方法是:取小麦100克,洗净,放人适量水中,煮沸20~30分钟后将小麦捞出,加人淘净粳米100克、去核大枣6枚,煮熟后食用。每日1~2次。连服5~6天。若于本粥中加入炒枣仁10克,则安神效果更佳。

早餐喝什么粥最有营养 红枣糯米粥

精选上好的小麦100克、大枣10枚、糯米100克、饴糖100克。小麦、大枣、糯米入锅,放入适量水文火熬煮两个小时,放入适量饴糖调和均匀,起锅待温热便可食用。红枣糯米粥止汗养心,是健康营养和食疗功效兼具的粥品。

腋下多汗可以吃红枣大米粥

很多人都比较关心腋下多汗的饮食,腋下多汗患者应该怎样饮食呢?腋下多汗患者的饮食疗法有什么?

1、糯米小麦粥:糯米、小麦各等份,煮粥,加红糖适量,每日晨起空腹服。

2、黄芪小麦粥:小麦50克,黄芪20克,红糖适量。加水煮粥,做早点饮用。

3、黄芪红枣汤:黄芪15克,红枣20枚,加水适量,文火煎1小时。食枣喝汤,每日分2~3次 服。

4、红枣大米粥:红枣、大米各适量,共煮为粥,常食。

5、黑麦煎:黑豆、浮小麦各30克,水煎,加适量冰糖,每日分2~3次服。

6、萝卜腰花:猪腰1个,去臊腺后切成腰花,加胡萝卜50克炒熟。每周吃1~2次。

人的汗腺有两种,一种细小,分布于全身,主要功用是排汗、调节体温;另一种较大的腺体,称为顶浆腺,其分布在腋窝、阴部等特殊地带,而其中又以腋窝为最多。顶浆腺分泌出来的浆液原是无臭的液体,但当浆液受到滞留于腋下的细菌分解後,才成为有臭味的液体,俗称为“狐臭”。腋下多汗的患者细菌容易滋生,味道特别浓,造成生活上极大的困扰。

秋季宝宝多汗应该如何调理

第1种:气虚型

宝宝遍身出汗,面色萎黄,胃口不好,经常感冒,消瘦,精神不隹。

食疗:

糯米小麦红枣粥:取糯米50克、小麦30克、红枣12克,将以上加水煮粥食用。

黄芪红枣糯稻根汤:取黄芪15克、红枣12克、糯稻根10克,将以上加水煮30分钟,食枣喝汤。

第2种:阴虚型

宝宝以夜间盗汗为主,常伴有低热,手足心热,午后面颊潮红,口渴,睡眠不好,大便干结,舌质红。

食疗:

麻麦浮地饮:取麻黄根10克、浮小麦30克、麦冬10克、地骨皮12克、糖12克。以上加水煮30分钟,去渣饮汁。

第3种:营卫不和型

宝宝白天多汗,手足不温,易感昌,或有低热,舌苔薄白。

食疗:

黄芪龙牡饮:取龙骨30克、牡蛎30克、黄芪15克、红枣12克。先将龙骨、牡蛎加水煮20分钟,再加黄芪、红枣煎20分钟,去渣留汁饮用。

小麦红枣桂园汤:取浮小麦30克、红枣12克、桂园12克,将以上加水煮30分钟食用。

第4种:局部多汗

如手足多汗,即使冬季也是手心出汗不止,影响学习,而其他部位汗并不多。出汗的原因多是由于先天因素或局部汗腺功能障碍所致。

食疗:

百合粥:取百合20克、粳米50克、白糖少许。将百合洗净与米同煮,待熟时加入白糖再煮10分钟,即可食用。

浮小麦饮:浮小麦15克,红糖适量。将浮小麦加水和红糖熬煮,去渣留汁饮用。

营养粥的做法大全

1、小麦红枣粥原料:小麦100克,大枣10枚,糯米100克,饴糖(麦芽糖)100克。做法:小麦、大枣、糯米加水煮2小时,放入饴糖即可。功用:缓急止通,止汗养心。

2、栗子粟米粥原料:板栗300克,小米100克,红糖适量。做法:板栗去壳及细皮,切小丁与小米一同加水煮4小时,加入红糖即可。功用:功用益气,养心安神。

3、三米联营粥原料:糯米、小米、苡米仁各100克,冰糖适量。做法:上述三米一同加入水煮烂,放入冰糖即可。功用:健脾养胃,补心得湿。

4、止泻固涩粥原料:糯米100克,炒扁豆50克,炒山药20克,炒苡仁100克,芡石50克,红糖适量。做法:上述各物一同如锅中,加水煮3~4小时,放入红糖即可。功用:健脾燥湿,止泻涩肠。

5、一池碧波粥原料:青毛豆300克,糯米100克,豆浆1000克,盐、味精少许。做法:青毛豆用搅拌机捣成细泥,与糯米、豆浆一同煮2小时,放盐、味精即可。功用:清热生津,泻火解毒。

孩子咳嗽出虚汗是怎么回事

孩子咳嗽出虚汗是怎么回事

感冒咳嗽体虚导致的出虚汗现象,建议积极治疗咳嗽就好,上呼吸道感染治愈后,给孩子补充上饮食的营养添加,体质慢慢恢复就好,感冒期间要多饮水,清淡饮食,忌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多休息。

孩子爱出虚汗怎么调理

补充水分和盐分

小孩出虚汗多时,水分和盐分丢失很多,一定要及时补充水分,多喝温开水,以免造成体内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家长日常也可以给孩子喝些淡盐水,补充体内丢失的盐分,各类鲜榨果汁、菜汤都可以多喝,补充维生素。

有计划锻炼身体

对经常出虚汗的小孩,应进行有计划的体质锻炼,每天保证半小时以上的室外运动,如踢球、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爬山等等,随着运动量的加强,身体内部的调节能力就会充分地发挥出来,使各项机能恢复正常,改变小儿出虚汗的症状。还可以多进行日光浴、冷水浴等,以增强体质,提高适应能力。

饮食调理

小孩出虚汗时,要加强营养,合理膳食,荤素搭配,粗细兼吃,纠正患儿的偏食,厌食习惯,以增强体质。下列食疗也可参考选用:

1、羊肉黄芪桂圆汤

用料:羊肉90克,黄芪15克,桂圆肉10克,山药15克,盐、麻油适量。

做法:将羊肉、山药、桂圆肉、黄芪一同放入烧锅中,加水煮沸,改用小火炖至羊肉熟烂汤浓,拣去黄芪,加入盐、麻油调味即成。每天吃一次,连服15天为一疗程。

功效:补脾益肾,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宁心安神,适用于小儿出虚汗。

2、麦枣糯米粥

用料:小麦60克,红枣15克,糯米15克。

做法:将小麦、红枣、糯米分别洗净,一起入锅,加水适量,用大火烧开,再转用小火熬煮成稀粥。每日一次,连服5~7天。

功效:补脾和胃、敛汗安神,适用于身体虚弱,出虚汗等症。

夜间盗汗的食疗方法

孩子睡眠时出汗几乎是每个家长都会遇到的问题,有些家长因此而忧心忡忡,首先想到的就 是孩子是不是缺钙了孩子是不是体质虚呀?

其实出汗是人体的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汗液可以带走体内多余的热量和一些诸如尿酸、脂肪酸等代谢产物。由于小儿生长发育迅速,新陈代谢较成人旺盛,所产生的热量及代谢产物也相对较多。同时,小儿植物神经发育不健全,在入睡时,主管汗腺的交感神经会因失去大脑的控制而一时兴奋,出现汗多现象,这完全是正常的。只要孩子无其他症状,如烦躁、哭闹、易醒等,就不必管他。这样出汗往往见于入睡后半小时之内,且以额头汗出为主,一般在睡后2小时之内慢慢停止,多见于3~7岁的小儿,并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失,有人称之为生理性多汗。

但如果孩子平素身体虚弱,夜间入睡时大汗淋漓,如同水浇,甚则整夜汗出不止,透枕湿衣,且伴有烦躁、哭闹、消瘦等症状,则属于病理性多汗。常见的原因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除夜间多汗外,还伴有烦躁、睡眠不宁、易惊醒、方颅、忱秃、鸡胸等症。如果有上述症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量补充维生素D及钙剂。饮食时也应注意多食富含钙质的食物, 如鱼、虾皮等。通过积极治疗,多汗可被很快纠正。

如果小儿常在天亮前出现多汗,同时伴有面色苍白、脉搏细弱而快,则有低血糖的可能,这 时可给孩子喝些糖水或进食些糕点,即可纠正。

对于生理性多汗,可采用自制的浮小麦糯米粥,能有效止汗。即每天取糯米、浮小麦各50克 ,加水适量,文火煮粥,频饮。或用黄芪15克,大枣20枚,加水适量,文火煮汤,喝汤食枣 ,每日1剂。

此外,小儿患结核、贫血、风湿、类风湿等疾病时也可引起汗多现象。故小儿多汗时,应及 时到医院就诊,以排除某些疾病引起的多汗。

盗汗亦称“寝汗”,睡时汗出,醒后即止。一般孩子盗汗多因阴虚热扰,心液不能敛藏所致。自汗,要注意孩子是否有精神萎靡,容易疲劳,面色淡白,活动时爱出汗,易患感冒,语声低等。这样的孩子要注意忌口,平时不要吃生冷冰镇的食品和坚硬不宜消化的食物。而应该多吃一些具有健脾作用的食品,如粳米、苡米、山药、扁豆、莲子、大枣等,这些既能健脾益气,又能和胃,可以煮粥食用。

小麦粥的做法 小麦糯米红枣粥

材料:小麦150克,糯米100克,桂圆肉少许,红枣6个,白糖100克,清水1000克。

做法:   1.红枣洗净,去核,与桂圆肉一同切成碎米粒状。

2.小麦和糯米分别淘洗干净,用清水浸泡至发胀。

3.将泡好的糯米和小麦一同放入锅中,加清水,开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熬粥。

4.待米将烂时加入桂圆肉,红枣,白糖继续煮至粥稠即成。

保护宝宝肠胃三款汤粥不可少

栗子茯苓枣粥

原料:栗子、大枣各10枚,茯苓15克,大米50克。

制作方法:将茯苓研细,大枣去核;将大米煮沸下大枣、茯苓、栗子等,煮至粥熟服食

功效:栗子(板栗)性温、味甘,入脾、胃、肾经,能健脾益肾、厚补胃肠;大枣味甘性平,有健脾和胃、补益气血功效;茯苓性平、味甘淡。有补脾利湿,宁心安神作用;大米乃“五谷之首”,性平、味甘,能补中益气、健脾养胃。

蝉麦大枣汤

原料:蝉蜕2克,浮小麦6克,钩藤3克,大枣3枚,甘草2克,白糖少许。

制作方法:把以上各原料用凉水洗净,加入适量水。放入砂锅内一同煮,去渣取汤。加入白糖,以减少药味。

功效:蝉蜕性甘平,疏风定惊,为婴儿常用药物;钩藤、浮小麦平肝镇惊、养心安神;大枣养血益脾;甘草清心火。此5味合用,镇定安神效果好,每日1剂,数剂后即可治好小儿夜啼。

小麦大枣粥

原料:浮小麦50克,大枣6枚,糯米60克。

制作方法:将浮小麦、大枣、糯米分别洗净,去杂。所有原料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水,先用旺火,再中火,后文火煮成粥。

功效:浮小麦即小麦未成熟的颖果,以水淘之,浮起者为佳。其主要含多量淀粉及B族维生素等,性味甘凉,有止汗作用,用治疗自汗、盗汗,可免去患者过多损失津汁。糯米味甘,性微温,能补脾胃,益脾气。大枣益气和血,养心安神。

这就是我们给各位家长朋友推荐的几款食谱了,都是非常时候给宝宝们食用的了哦,不仅味道好,而且还很好消化,对孩子的身体是很有好处的了,家长们不要错过。

想要让宝宝的身体健康,那么在食物方面就一定不能马虎了,所以我们上面就给大家介绍了几款食物,都是非常适合宝宝们食用的了,所以家长朋友们一定不能错过这些食物了哦,希望我们的介绍可以帮助到各位有需要的朋友们。

小儿多动症怎么办 饮食调理

中医认为,多动症的孩子可以多吃些有益于调节孩子神经系统稳定的食物,如动物脑髓、红枣、莲子等。下面的食疗法可以参考使用。

材料:枸杞子15克,酸枣仁10克,百合10克,红枣5颗。

做法:酸枣仁用纱布包好后,放入锅中加水先煮,然后倒入枸杞、百合、红枣一并熬煮。

功效:补益肝肾、滋阴安神。适用于小儿多动症。

材料:小麦30克,糯米30克,酸枣仁15克。

做法:酸枣仁用纱布包好,与糯米和小麦一并放入锅中加水,熬煮成粥,取出酸枣仁布包,即可使用。

功效:益脾养心、宁神除烦。适用于小儿多动症。

相关推荐

哪几种粥是最佳养胃的

1.糯米粥 糯米500G小600G煮成稀粥,食时加白糖.补肠胃,强气力,养心神,敛虚汗 2.皮牛奶粥 皮100G,牛奶300G,砂糖100G,黄油5G,盐适量.皮煮粥(线以水浸泡约半小时)将熟时加牛奶,再煮约10分钟,加白糖,黄油,盐煮至皮已烂.益气健胃,可治经常胃脘疼痛,腹胀,嗳气吐酸等症.也是胃或十二指溃疡者的食疗饮食. 3.牛肉粥 鲜牛肉50G加糯米100G砂锅内煮成粥加姜葱油盐各少许,再煮2,3沸即可.补中益气,滋养肠胃.不宜凉需趁热食用. 4.羊肉粥 羊肉150-200G切丁,粳米

适合女人更年期的食物有哪些

山药小糯米粥 干山药片30克,小、糯米各50克、砂糖适量。山药、小、糯米加适量砂糖同煮为稀粥即可。早晚餐食用,温热服。此方可补脾胃、安心神、补肾固精,适用于女性更年期、脾肾不足、精神不振、失眠多梦、食少便溏、腰酸痛等。 仁小仁30克,小30~60克,大米100克,红6个。将仁、小、红洗净,加水煮至沸,去渣,取汁加入大米同煮成粥即可。此方养心安神,适用于女性更年期综合征。 百合生地黄粥 百合30克,生地黄15克,枸杞子12克,仁10克,大米100克。将百合、生地黄、枸杞子、仁水

12款养生粥养胃护胃

1.桑椹粥 将煮好的大米白粥、小米粥、片粥等白味粥,调入桑椹粒和桑椹汁。通便养胃、消暑清热。 2.沙参米粥 北沙参,粳米,冰糖,水;制法:每次取北沙参15克,捣碎,选用粳米50克,冰糖适量,同入沙锅内,加水500毫升,煮至参烂米花,汤稠汤面有油为度。或用新鲜北沙在30克,洗净切片,如法同煮为稠粥;若用南沙参煮粥、则先将南沙参碾成细粉,每次用粉15克,调入粥内,同煮为稠粥。早晚二次温热服食。3~5天为一疗程。具有润肺养胃、清热养阴、祛痰止咳的功用。 3.养胃粥 粳米100克,糯米100克,红10枚,熟牛

冬天喝什么粥最好

粥 原料:燕50g、同等份水、牛奶适量。 做法:将燕用同等份水煮5~6分钟,至糊状时,加入适量牛奶即可食用。 功效:燕粥一年四季均可食用,是早餐中的佳品。冬季气候干燥,人体需补充一定的水分,而燕富含膳食纤维,食用后具有一定的饱腹感,具有补虚健脾的功效,经常喝燕粥还可起到增加肠胃蠕动,帮助缓解冬季因身体缺水而导致的便秘症状,尤其适宜于小孩及老年人食用。 莲子粥 原料:莲子50克,糯米50克,红糖一匙。 做法:莲子用开水泡胀,去心,倒入锅内,加水,小火先煮半小时备用。再将糯米洗净倒入锅内,加水,

小孩盗汗什么好

适用:脾胃虚寒引起的体虚多汗。 做法:用山药熬粥或者是炖汤即可。 功效:山药具有健脾补虚,滋肾养胃等功效,宝宝服用后脾胃功能得到改善,身体越来越强壮,所以虚汗多的毛病也能够有所改善。 功效:有益中气、补脾阴、止虚汗的作用。 做法:孩儿参10克,莲子15粒,放在碗内用沸水泡。去皮和芯后,将莲肉与参同放碗内,加冰糖和水适量,放在蒸锅内隔水蒸炖1小时。每天1剂,连服15天为一个疗程。 功效:适用于病后体虚、自汗、怕寒的孩子,尤适于病后胃纳不佳的孩子。注意,感冒的孩子勿服食。 做法:浮小50克、大6枚、糯米6

指甲上的月牙少怎么补 红糯米粥

糯米有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的功效,适合月牙少的人补精气时。女孩子月牙少时,通常还会有经血量少的情况,在红糯米粥里面加红糖,可以有效改善这一症状。 食材:糯米100克、红10颗(去核)、红糖适量。 做法:将糯米、红一起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水大火烧开后,文火煮至糯米烂开花,出锅时加入红糖即可。

夏天坐月子食谱 粥类食物

可将以下食物煮成稀粥食用,利于消化吸收。 1、淮山药粥:将淮山药和米一起煮成粥,可健脾开胃。 2、花生米粥:将花生米和米一起煮成粥,可补气、生血、下乳,润肠通便。 3、鸡汤粥:将鸡汤与米一起煮成粥,可益气健脾。 4、赤豆糯米粥:将赤豆、糯米等量煮成粥,放少许红糖食用。可健脾益气生奶,利尿去水肿。 5、猪肾粥:将猪肾洗净,切碎,与大米和少许葱白煮成粥。可健脾益肾,补虚强筋骨。 6、人参、生姜大米粥:将人参6克或党参30克,生姜少许和大米一起煮成粥。可补元气,健脾补胃。但要间断服用,若服粥后口干舌燥可停止食用

​婴幼儿营养食谱

汤食谱原料:蝉蜕2克,浮小6克,钩藤3克,大3枚,甘草2克,白糖少许。 制作方法: 1、把以上各原料用凉水洗净,加入适量水。2、放入砂锅内一同煮,去渣取汤。3、加入白糖,以减少药味。 适合人群:3-6岁宝宝 健康提示:蝉蜕性甘平,疏风定惊,为婴儿常用药物;钩藤、浮小平肝镇惊、养心安神;大养血益脾;甘草清心火。此5味合用,镇定安神效果好,每日1剂,数剂后即可治好小儿夜啼。 香菇人乳汤食谱原料:香菇、人乳 制作方法:将水发香菇洗净,挤去水,放入碗内,倒入母乳,放上葱白。取一只铝锅,倒入开水适量

更年期综合症什么好

1、甘饮。小30克,红10枚,甘草10克,水煎。每日早晚各服一次。适用于绝经前后伴有潮热出汗、烦躁心悸、忧郁易怒、面色无华者。 2、莲子百合粥。莲子、百合、粳米各30克同煮粥,每日早晚各服一次。适用于绝经前后伴有心悸不寐、怔仲健忘、四肢乏力、皮肤粗糙者。 3、杞汤。枸杞子、桑椹子、红各等份,水煎服,早晚各一次;适用于更年期有头晕目眩、饮食不香、困倦乏力及面色苍白者。 4、赤豆薏苡仁红粥。赤小豆、薏苡仁、粳米各30克,红10枚,每日熬粥食之。一日三次。适用于更年期有肢体水肿、皮肤松弛、关节酸痛

精神紧张什么好

黄花菜肉汤 干黄花菜30克,猪瘦肉100克切片,加水烧汤,调食盐、味精、酱油。黄花菜能安五脏、利心志、解忧烦,治寝食不安宁。 大葱白汤 大20个,葱白7根,加水煎汤,睡前饮之。大治惊悸怔忡,恍惚健忘;大葱能发汗解表,治头痛寒热证及失眠。 百合龙眼莲子汤 百合、龙眼肉、莲子各适量,加水煎汤,加白糖适量。百合安心定眠,治睡眠不安;龙眼益智宁心、养血安神;莲子能补中养血,治夜间多梦。 大糯米粥20个,糯米100克,加水煮粥食之。糯米能健胃和中、益气扶正。 扁豆粳米粥 扁豆、粳米各100克,加水煮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