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大食疗方养好胃暖暖过冬天
7大食疗方养好胃暖暖过冬天
花生小米粥
材料:小米50克,花生仁50克,红小豆30克,桂花糖、冰糖各适量。
做法:1、将小米、花生仁、红小豆放入清水中浸泡4小时,然后淘洗干净,待用;2、锅中注入适量清水,加入花生仁、红小豆煮沸后,改用小火煮30分钟;3、放入小米,煮至米烂,花生仁、红小豆酥软,再加入冰糖、桂花糖即可。
功效:小米味甘咸,有清热解渴、健胃除湿、和胃安眠等功效,内热者及脾胃虚弱者更适合食用它。有的人胃口不好,吃了小米后能开胃又能养胃,具有健胃消食、防止反胃、呕吐的功效。
可根据个人口味添加大枣、红豆、红薯、莲子、百合等,熬成风味各异的营养粥。
瘦肉蘑菇汤
原料:鲜蘑菇100克,瘦猪肉100克,花生油、食盐。
做法:将蘑菇、猪肉洗净,都切片,放入砂锅中,加入清水适量煮汤,待汤浓、肉熟后,加入花生油食盐、味精调味即可。可常食。
功效:汤浓肉香,有健脾益肾,护胃养胃之功效。
党参鳙鱼汤
原料:1500克新鲜鳙鱼,30克党参,适量的料酒、食盐、大葱、生姜、草果、陈皮、桂皮、植物油、鸡汤。
做法:首先准备一个纱布袋,将党参、草果、陈皮、桂皮、姜用清水洗净,然后再装进纱布袋中。接着处理干净鳙鱼,去除内脏洗净,往锅里加适量的油,将鱼稍微煎一下。再往煲里加适量的鸡汤,然后把药包、葱、料酒、食盐和鱼都放进去煮即可。
每天食用1到3次,每1次150到200毫升,可佐餐食用。
功效:这款党参鳙鱼汤可以起到扶脾养胃、补中益气的作用功效,有助调理肠胃。
胡椒炖猪肚
原料:1个猪肚、100克胡椒
做法:首先将猪肚洗净,然后把胡椒放进猪肚当中,接着拿线将猪肚缝起来,然后再将猪肚放进砂锅中,加适量的水煮熟即可。煮好之后,将猪肚去除,然后把缝起的线剪开,将里面的胡椒倒出来,将猪肚切成条或者是块状,食用猪肚,喝汤。
功效:调养肠胃,肠胃状况不佳的人可食用。
桂枣山药汤
原料:红枣12粒,山药约300克,桂圆肉两大匙,砂糖1/2杯。
做法:红枣泡软,山药去皮、切丁后,一同放入清水中烧开,煮至熟软,放入桂圆肉及砂糖调味。待桂圆肉已煮至散开,即可关火盛出食用。
功效:山药具有补脾和胃之功能;桂圆、红枣有益气血、健脾胃的作用。
白萝卜泡菜
原料:白萝卜半根、生姜5片、紫苏梅10粒、荸荠5个。
做法:白萝卜去皮刨丝,生姜刨丝,荸荠削皮切片。调味料可以使用菠萝醋、百香果汁、粗盐或者紫苏梅。将所有材料加调味料拌匀即可。
功效:助消化。
小编推荐:陈皮生姜消食饮
取陈皮5克,生姜2片,加适量红糖,用沸水冲泡,代茶饮即可,一次一杯,一天两到三次即可。
除了以上所说之外,小编另外再补充秋季保胃需要注意的三原则:
一、胃病患者的饮食应该以温、软、淡、素、鲜为宜,最好能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这样可以使胃中经常有食物和胃酸进行中和,防止侵蚀胃黏膜和溃疡面。
二、还应注意进食时细嚼慢咽,以利于消化吸收,减轻胃肠负担。切忌暴饮暴食,否则会破坏胃酸分泌的节律性,诱发溃疡病。
三、不要贪嘴,切忌吃过冷、过烫、过硬、过辣的食物,尽量减少粗糙、生硬的食物对胃黏膜的刺激,杜绝外界微生物对胃黏膜的侵蚀。
立冬暖暖一冬真的准吗
不准。
暖冬的说法是代表一整个冬季的气候变化,在气象学上,对于暖冬的定义是某年某一区域整个冬季(全国范围冬季为上年12月到次年2月)的平均气温高于常年值或称气候平均值时,称该年该区域为暖冬,反之则是冷冬,而民间谚语:“立冬无雨一冬晴,立冬有雨无路行“等立冬暖暖一冬的说法,是仅以立冬当天的气温变化,来预测未来一整个冬季的冷暖,此方法不够准确,因为天气变化多端,受多种因素影响,不过目前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暖冬现象已经是“毫无争议”的事实,预计今年的冬天也不会很冷。
冬季暖身食疗方
A、冬季进补,补阳暖身
按照中医“天人相应”的理论,冬季是主蛰藏的季节,应该保持能量,也就是储存阳气,除了能让冬季保持温暖之外,也能够减少疾病的发生。那么,是不是在冬天养膘就能暖起来呢?其实不然,许多胖子也怕冷。实际上,是否耐寒不看身上肥膘有多少,而是看是否阳虚。阳虚体质最主要的症状就是畏寒怕冷、四肢不温。
曾诚表示,有的人天生体质偏虚,阳气虚衰,比如四肢容易冰冷,尤其气温转凉时特别明显。但现代人的工作繁忙、精神紧张,加上平时调理失当,偏嗜冷饮等,使外部的寒邪侵入人体,损伤了机体的阳气,因此“后天”造成的阳虚怕冷也并不少见。因此,趁着冬季宜进补,可以选择温补阳气的食材进补。
值得一提的是,补阳能暖身的前提是阳气虚衰,别因为衣服没穿够而觉得寒冷,却以为自己是阳虚体质。阳虚主要表现为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脉沉微无力等,进补前最好找医生辨识体质,别胡乱进补。
B、进补以温补为宜
尽管冬季宜进补,但也不能乱补。曾诚介绍,阳虚体质的人群,进补首选的应该是温补类食物,如禽鸟肉、羊肉、牛肉、鲫鱼等。同时可以结合一些滋阴养气的食物,如木耳、黑枣、芝麻、黑豆、猪脊等,达到温阳补气的目的。冬季进补的时候,建议可以多食用白萝卜。俗话说:“冬季萝卜赛人参”,指的是,冬季常人多选择温补之品,适当吃萝卜可以制约食物的过于温补,平衡阴阳,还有消食导滞,促进肠胃蠕动的功效。将羊肉与白萝卜一起炖,是人们在冬季传统的食谱,而羊肉萝卜等食材的搭配不仅能滋补身体,还可使身体暖和。必须提醒大家的是,一般认为萝卜不应与人参类食材同服或同煮,因为会降低参类的作用。
随着天气渐冷,人们特别青睐添加辣椒、花椒等调味料的火锅或者菜品。尽管这些食物吃了之后也会有暖洋洋的感觉,但那毕竟是一时的,如果本身属于阴虚体质者,这些食材引起身体发汗,还会因为津液耗伤而加重阴虚症候。
另外,进补需适度。大补或者补益过度在气温寒冷时候也许身体未显出什么不妥,随着春天的到来,气温升高时,就更容易出现燥热的症状。
C、滥补猛于虎,补虚要辨证
是否人人都可以通过进补来暖身?曾诚认为,只有阳虚体质的人群需要通过温补暖身,其他的人群进补要辨证,否则可能会发生“火上浇油”的情况。如对阳虚体质人群来说十分有益的羊肉,则不适合阴虚火旺体质的人群,如容易出现口干、潮热、盗汗、消瘦。舌红少苔等情况,进补就应该注重滋阴、养阴,少吃羊肉、牛肉等助阳食物。如果盲目乱补很容易让内火更重。需强调的是,对于虚症患者,无论在药补、还是食补,都不应盲目,在面诊中医大夫后,医生通常会帮助做体质辨识,是阴虚还是阳虚,是气虚还是血虚,这样才能充分了解自身情况,选择恰当的食物。
而对于一般人群来说,可以选择平补,莲子、芡实、苡仁、淮山、赤豆、大枣等,既无偏寒、偏温的特性,又无滋腻妨胃的不足,可以满足大多数人进补的需求。
冬季进补食疗方
花旗参炖竹丝鸡——益气养阴
用料:花旗参15克,大枣4枚,枸杞子30克,淮山30克,竹丝鸡(乌骨鸡)半只,生姜3片。
汤方分析:花旗参味甘微苦性凉,具有益气、养胃、生津功能,凡欲用人参而不能耐受人参之温者,皆可以花旗参代替;竹丝鸡味甘微温,能补益五脏,治脾胃虚弱,温精养血;配以为方则补而不燥,养血而不滋腻。
制作要点:将竹丝鸡宰好、洗净、切块,再与洗净的花旗参片、生姜、大枣、枸杞子放入砂锅内,加清水适量,淹没食材为度,武火煮沸后文火煲1小时,加盐调味即成。
适用人群:久病体虚、短气懒言、消瘦无力、血虚头晕、心悸心慌、口干咽燥、盗汗失眠。
红参熟地龙骨汤——补气养血,温经通络
用料:红参10克,熟地30克,猪脊骨300克,蜜枣4个,姜片3片。
制作要点:先将猪骨“飞水”,这样做的目的是去掉猪骨的脏沫子。汤锅放冷水(一般八至十碗),中火烧开后放猪龙骨、放红参、姜片、熟地,水再开后放蜜枣。再次煮沸后改文火煲,约2小时,加盐调味。
功效:红参性温,大补元气;熟地既补血滋阴,又能补精益髓。故本汤有益气养血、温经补髓功效,用于气血两虚,症见气短懒言、神疲困倦乏力、头晕眼花、久病体虚、四肢不温。
面红上火、口腔干燥、干咳、口唇皲裂、皮肤干燥、毛发干枯等阴虚之人禁用。
当归生姜羊肉汤——温经养血
用料:当归50克,生姜50克,羊肉500克。
制作要点:新鲜羊肉用清水洗净后再用生姜爆炒,当归则以纱布包裹,再与爆炒好的羊肉一起煮汤。
功效:当归性温,补血活血,补而不腻,适宜气血亏虚、大病久病,症见月经后期、量少、血色暗红、经行不畅或痛经;或产后缺乳、四肢不温、头晕乏力、面色苍白。
注意:口咽干燥,失眠盗汗,便秘尿赤等阴虚症候者禁用。
淮山莲子黑豆老鸭汤——平补气血
用料:淮山30克,莲子30克,黑豆30克,老鸭半只,生姜4片,大枣4个。
制作要点:老鸭洗净斩件,放入砂锅,加入淮山、莲子、黑豆和姜枣,加水淹没食材为度。武火煮开后改文火再慢炖1小时,加盐调味,饮汤食肉。
功效:平补气血。淮山性平,归脾肺肾经,可健脾补肾、养肺润燥;莲子益气养心,黑豆健脾养血。三味药物补而不燥,滋而不腻,适合无特殊症状但平时熬夜生活作息不规律的都市人群。
冬天吃什么暖胃
1、板栗
栗子性味甘温,入脾、胃、肾三经,有养胃健脾、强筋活血等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寒引起的慢性腹泻。
2、苹果
苹果性平,吃苹果可缓解胃酸,很多人冬天的时候,一旦遇上阴冷天或者饮食不合理,常泛胃酸,非常难受。如果此时吃一个苹果,胃很快舒服了。苹果含有一种多酚类神奇的“苹果酚”,极易在水中溶解,因而易被人体所吸收。
3、荔枝
荔枝味甘、酸、性温,能够温胃散寒。
4、菠萝
菠萝味甘性温,具有解暑止渴、消食止泻之功效。
5、葡萄
葡萄能调节肠胃,葡萄含多量果酸能帮助消化,清理肠胃垃圾,并对大肠杆菌等细菌有抗菌作用。葡萄中还含有维生素P,可降低胃酸毒性,治疗胃炎、肠炎及呕吐等。
6、石榴
石榴性温,还有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有助于消化、抗胃溃疡等多种功能。可达到健胃提神、增强食欲的功效。
7、虾米
非常适合冬季肾虚所致的畏寒的人食用。因为它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及钙、磷、铁等成分,具有补肾壮阳、滋阴健胃、通畅血脉之功效。
8、胖头鱼
有暖胃、补虚、化痰、平喘的作用。体质虚弱的最好多吃胖头鱼的鱼头,暖胃的同时还能起到治疗耳鸣、头晕目眩的作用。
9、核桃
它含有40-50%的脂肪,其中多数为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及高血压之功效。核桃仁中还富含磷脂和维生素E,具有增强细胞活性,促进造血功能,增进食欲之功效。这些都对提高身体健康,抵御寒冷大有益处。
10、狗肉
性温味甘,具有安五脏、暖肾壮阳之功效,善治脾胃虚寒之症疾。在冬季里常吃狗肉,对于脚冷、腰痛、体质虚弱者有良好的保暖御寒作用。
11、羊肉
性味甘温,含丰富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和钙、磷、铁等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常被人们用作冬季御寒和进补壮阳的佳品,具有暖中补肾虚、开胃健脾、御寒去湿之功效。
冬季食谱让孕妈暖胃暖心
1.仲景羊肉汤
原料:羊肉250克、生姜100克、当归50克、胡椒面1克、葱25克、料酒10克、盐3克。
制作方法:
1.当归、生姜用清水洗净,切成大片;
2.羊肉去骨、剔去筋膜,入沸水汆去血水;捞出晾凉后切成5厘米长、2厘米宽、1厘米厚的条。
3.砂锅中放入适量清水,把切好的羊肉、当归、生姜放入锅内;旺火烧沸后撇去浮沫,改用文火炖煮1小时,羊肉熟透即成。
2.人参砂锅鸡
原料:母鸡肉1000g,猪瘦肉、猪舌头各150g,水发海参、猪环喉各200g,莴笋、胡萝卜各150g,豌豆苗尖、葱各lOOg,人参20g,醪糟汁1OOg,鲜汤2000g,猪油200g,花椒、胡椒、精盐、味精、冰糖、料酒、酱油各适量。
制作方法:
1.将母鸡肉洗净,搌干水分,剁成5cm见方的块,入开水锅中氽一下,猪瘦肉、猪舌头移入开水锅中汆片刻,捞出切片;海参洗净,片成大片,用水泡上;
2.猪环喉撕去皮、筋,剞花刀,剖开,切成约10cm的条;胡萝卜、莴笋削去皮筋,切成片;豌豆苗洗净;人参洗净,用少许水煮一下,捞出切片,再放入原锅内煮15分钟,捞出仍以原汤泡好待用。
3.以上各料分别装入盘中上桌(人参、母鸡块除外)。炒锅置火上,下猪油烧至五成热,先放葱、姜、花椒炸香,再放料洒、酱油、冰糖、鸡块、醪糟汁、盐炒一会,加鲜汤烧沸,调入胡椒粉、味精,舀入火锅中上桌;加入人参片煮10分钟,即可烫食各种原料。蒜泥、盐、醋加香油调匀蘸食。
3.八宝鸡汤
原料:肥母鸡肉5000克,猪肉1500克,杂骨1500克,熟地、当归各15克,党参、茯苓、炒白术、白芍各10克,炙甘草6克,川芎7.5克,葱100克,生姜100克,精盐20克,清水适量。
制作方法:
1.将党参、茯苓、炒白术等8味药物用纱布袋装好扎口,先用清水浸洗一下。将猪肉、鸡肉分别去净毛脏,冲洗干净;杂骨洗净打碎片;生姜洗净拍破;葱洗净,栓成小把。
2.将猪肉、鸡肉、药袋和杂骨放人锅中,加水适量,用大火煮沸,打去浮沫,加人生姜葱,用小火炖至鸡肉烂熟。
3.将汤中药物、生姜、葱捞出不用;再捞出鸡肉和猪肉稍凉,猪肉切成条,鸡肉砍成长方形块,按量装碗50份,掺入药汤,可加精盐少许调味即成。
4.羊肉苁蓉汤
汤料:羊肉200g,中药材肉苁蓉、续断各12g,料包、生姜和食盐适量。
制作方法:
羊肉洗净、切块,入锅内与绿豆十数粒(约5g)或者几片萝卜加水煮,暂不放调料,煮沸15分钟,将绿豆或萝卜和水一起倒掉,膻味即除;锅内再加清水、肉苁蓉、续断和调料;小火煨至羊肉烂熟即可,喝汤吃肉。
5.三鲜豆腐汤
原料:豆腐,鱿鱼,海参,虾仁,香菜,海米,木耳,鸡汤,姜,葱,精盐。
制作方法:将豆腐切成丁,鱿鱼切成丝,海参切块,加鸡汤下锅煮沸30分钟,放入姜、葱、精盐调味。出锅前放香菜,即可装碗上席。
6.萝卜羊排骨汤
原料:羊排骨700g,白萝卜500g,葱10g,姜10g,盐8g,胡椒粉3g,香菜5g
制作方法:
将羊排骨剁成大块,洗净后用冷水煮开,去掉表面的浮末,加入葱段和姜片用小火炖煮羊排骨;白萝卜洗净切厚片(不去皮)。炖羊排骨大约1.5小时后加入萝卜片继续炖煮约45分钟,见到萝卜片变得透明,加盐、胡椒粉和香菜关火出锅。
7.紫苏生姜红枣汤
原料:鲜紫苏叶10克,生姜3块,红枣15克
制作方法:
先将红枣放在清水里洗净,然后去掉枣核,再把姜切成片,将鲜紫苏叶切成丝,与姜片、红枣一起放入盛有温水的砂锅里用大火煮,锅开以后改用文火炖30分钟。然后将紫苏叶、姜片捞出来,继续用文火煮15分钟。
8.胡椒猪肚汤
材料:白胡椒30至50粒,猪肚1个,食盐、料酒、味精各少许。
制作方法:
先将猪肚洗净(可加盐、醋并用开水烫洗),锅内注水,猪肚块(或丝)下锅,加入白胡椒,煲两个小时左右,汤稠肚烂时,加入食盐、料酒、味精即可食用。
女性胃寒怕冷怎么调理呢
1、食疗养胃
胃寒的人饮食要多吃性味温和、健脾益气的食物,忌讳寒凉、生冷、生硬食物,以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好吃有暖胃养胃的食疗方子有:猪肚炖胡椒(驱胃寒最有效)、陈皮灵芝排骨汤(行气、消滞、安神、健脾、暖胃)、杞子佛手鸡汤(对胃痛且兼有头晕目眩的患者有效)。
此外,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养胃食物还包括:小米、燕麦、猪肚、瘦猪肉、兔肉、鸡肉、鸡蛋、牛奶等,以及党参、黄芪、枸杞、阿胶、淮山、大枣、莲子、薏米等药膳材料。
2、温灸暖胃
许多人有接触过针灸,不过养胃最好的是温灸,即用艾条进行胃部、后背部及足部反射穴位的温灸。可以有效驱除胃部湿气、寒气,帮助暖胃健脾,对一些老胃病可以起到很好的调理治疗功效。
3、热敷暖胃
胃寒造成的胃部不适,短期内可以使用热敷的方式来缓解。用一个热水袋,装上热水,贴着胃部敷30-60分钟,可有效缓解胃寒性胃痛不适。
4、日常生活调理
许多人常因天气寒冷、吹风受凉或者食用寒凉的食物而引发胃部不适,因此胃寒者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胃部的保暖,夏天睡觉时也应当在腹部盖上衣物,冬天最好穿防风御寒的厚外套,不要敞开拉链,避免胃部受凉。此外,胃寒者平时可以多泡热水澡、多饮热水、热牛奶、热汤,夏天不要贪凉,少吃冷饮、冰棒,饮食方面尽量少吃多餐,吃精细软烂和容易消化的食物。
冬天四道暖胃美食
1.红糖姜肚煲。
原料:猪肚一个,生姜四两,红糖二两。制法:将猪肚洗净,生姜切成丝,与红糖一起放入猪肚内,两头用棉线扎紧,加清水煮至肚烂,食肚喝汤。功效:暖胃止痛,适用于脾胃虚寒、遇寒加重、口泛清水的患者服食。不建议糖尿病患者服食。
2.肉桂砂仁炖牛腩。
原料:鲜牛腩250克,肉桂3克,砂仁6克,陈皮3克,生姜3片。制法:将肉桂刮去粗皮,砂仁打碎,陈皮、生姜洗净。牛腩洗净切块,焯水去除膻味。
把全部材料放人炖盅内,加适量凉开水,隔水炖2小时,调味后食用。功效:温中散寒,行气止痛。适用于胃寒气滞的患者服食。
3.胡椒羊肉汤。
原料:羊肉150克,胡椒10克,陈皮6克,生姜15克。制法:将羊肉洗净切块,下锅爆香。把胡椒、陈皮、生姜洗净,与羊肉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用大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煮1~2小时,调味后食用。功效:温中助阳,散寒止痛。适用于脾胃虚寒的胃痛患者服食。
4.姜粥。
原料:干姜10克,高良姜10克,大米50克。制法:大米洗净后加水熬粥,快熟时加入高良姜和干姜,煮至米熟(约5~10分钟)即可,趁热服食。功效:温中散寒止痛。适用于脾胃虚寒、常胃痛的患者服食。
六款食疗养好胃
1.金沙胡萝卜
食材:胡萝卜、咸蛋黄、小葱。
做法:蛋黄放在碗里,加一点称料酒,放在笼格上蒸十五分钟。胡萝卜切稍粗的条放在笼格上大火蒸五分钟。咸蛋黄晾凉后,把五到六个放在小碗里捻碎。蒸好的胡萝卜,如果有多余的水,将其倒出。炒锅倒油,倒放蛋黄碎,小火翻炒。蛋黄在锅中会出现大量泡泡。加入胡萝卜条翻均匀,让每条胡萝卜都粘上蛋黄碎,可以加少量盐和生抽调整味道。
小贴士:蛋黄需要尽可能捻碎。胡萝卜不需要蒸得太烂,用焯水的方法弄熟也可以。蛋黄本身较咸,加盐要适量。
2.白菜炖豆腐
食材:白菜、豆腐、姜、蒜、香葱。
做法:白菜切段,豆腐切块。豆腐下水焯一下,捞出沥干。白菜下水焯一下,捞出沥干。锅中热油,放入姜蒜葱,炒香。入豆腐略煎一下,加水(或高汤)小炖一会儿。放入白菜翻炒一下,最后调入盐即可!加入胡萝卜条翻均匀,让每条胡萝卜都粘上蛋黄碎,可以加少量盐和生抽调整味道。
小贴士:豆腐焯水,能够去豆腥味儿。白菜焯水,因为它含有破坏维生素的氧化酶,在开水里焯一下就能消除这种氧化酶的坏作用了。白菜里的维生素怕热,所以我们要后放白菜,稍微炒一下就行了。
3.田园排骨汤
食材:排骨、玉米、胡萝卜、生姜、青葱。
做法:锅中烧开适量水,下入洗净的排骨,调入一勺汤料酒,再次煮开。捞出用温水清洗干净。玉米切小断,胡萝卜却滚刀块。砂锅里加入足量水,放入排骨、姜片、葱段。盖上盖子大火烧开,转小火保持汤面微开煮约40分钟到一小时。下入玉米和胡萝卜,继续煮约半小时。准备关火前10到15分钟的时候调入食盐,出锅前撒入葱段即可。
小贴士:煲汤的时候水量一定要一次加足,如果实在不得已,需要中途加水的话,那也必须加开水。煲汤的过程中尽量不要总是去掀开锅盖搅拌或者观看等。煲汤的时候食盐不要下得过早,一般在下完所有调料后,关火前10到15分钟即可。
4.莲子猪肚汤
食材:猪肚一个、莲子一小把、葱两段、姜一大块、香葱四根、花椒一汤匙。
做法:清洗猪肚的方法有盐洗法,面洗法,和小苏打洗法。要是家里都有,那都放好了。把猪肚放在温水里,洗一遍,把水倒掉,撒上盐或者面粉,或者小苏打一汤匙,反复揉搓一遍,冲洗干净。再重复两次即可。猪肚切条,冷水放一汤匙花椒,半块拍碎的姜,和猪肚一起中小火煮开,继续煮一分钟脏东西会很多那样,放一汤匙料酒,再次煮开,捞出洗净。莲子不要泡,姜切片。猪肚条,莲子,葱姜,足量水一起加入汤锅。大火烧开,小火煲到汤呈奶白色。调入盐,胡椒粉继续小火煮半小时。出锅前加入香油和香葱即可。
5.荸荠南瓜小米粥
食材:荸荠、南瓜、小米、糯米。
做法:把糯米和小米洗净放入电饭锅加入适量的清水,然后按下煮粥健,把荸荠和南瓜去皮切块。煮至米快熟的时候,加入荸荠、南瓜,加盖继续煮。直到粥稠米烂即好喝的时候也可加入一些白糖,即可。
6.养心暖胃南瓜粥
食材:大米、小米、南瓜、水、炒熟的黑芝麻(大米和小米的比例约为2:1)。
做法:将南瓜去皮、去瓤切片。锅内放洗净的小米和大米,加约4碗水开火煮粥。煮粥的同时将切好的南瓜片放在上层的笼屉蒸熟,约15分钟左右。15分钟后将蒸好的南瓜晾凉、捣成南瓜泥。40分钟后,二米粥已基本煮好,再将南瓜泥放入煮好的二米粥里,搅拌均匀。小火煮5分钟左右即可出锅,可在粥上撒点炒好的黑芝麻点缀一下。
五种暖胃食疗方
芋头羊肉汤
原料:羊肉(瘦)500克,芋头150克,小葱15克,姜10克,料酒20克,胡椒粉3克
做法:
1. 羊肉剔去筋膜,洗净,略划几刀,放入沸水锅内,焯去血水;
2. 葱、姜拍破备用;
3. 芋头洗净,切成2厘米厚的长块;
4. 芋头与羊肉一起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清水、葱、姜、胡椒粉、绍酒,先用旺火烧沸,撇去浮沫;
5. 转用小火炖至熟烂,捞出羊肉晾凉;
6. 羊肉切成片,放入碗内,把原汤中的葱、姜除去,略加调味,连芋头一起倒入羊肉碗内即成。
功效:温补脾胃,用于治疗脾胃虚寒所致的反胃、身体瘦弱、畏寒等症。
白胡椒煲猪肚汤
原料:猪肚1个、白胡椒15克、盐少许。
做法:
1.白胡椒放入纱布中,用锤子捶打成碎末。
2.猪肚用盐和生粉反复冲洗数次,放入沸水中氽烫1分钟,捞起沥干水。
3.把白胡椒放入猪肚内,将猪肚的首尾用线扎紧,注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改小火煲2小时。
4.加入少许盐调味便可。
功效:用于治疗胃寒,心腹冷痛,因受寒而消化不良等
山药炖羊肉
原料:羊肉500克,山药150克,香菜、姜丝、葱丝、辣椒粉、料酒、孜然、盐各适量。
做法:
1.将羊肉切成4厘米长、2.5厘米宽的片。葱、姜洗净分别切段和块,用刀拍碎。
2.将孜然用小火炒干,碾压成细末,与辣椒粉一同放在器皿中加味精拌匀。
3.往羊肉中加入料酒、盐、水,搅拌均匀后再将葱姜放入,腌渍20分钟去掉葱姜。
4.炒锅上火,放油烧至六成熟,把羊肉片放入锅内滑开,待原料出水较多,油温下降时取出。油温重新升高时再把羊肉片复炸一次取出,加入山药、香菜、孜然等调料即可。
功效:适宜于体虚胃寒、四肢冰冷。
肉桂砂仁炖牛腩
原料:肉桂3克,陈皮3克,牛腩250克,生姜适量。
做法:
1.将肉桂刮去粗皮;砂仁打碎,陈皮、生姜切片洗净;
2.牛腩洗净切块,飞水后捞出;
3.把全部材料放入炖盅内,加凉开水适量,隔水炖1-2小时,加食盐调味食用。
功效:温中散寒,行气止痛。
紫苏生姜红枣汤
原料:鲜紫苏叶10克,生姜3块, 红枣15克。
做法:
1.将红枣放在清水里洗净,然后去掉枣核,再把姜切成片。
2.将鲜紫苏叶切成丝、姜片、红枣一起放入盛有温水的砂锅里用大火煮,锅开以后改用文火炖30分钟。
3.30分钟之后,要将紫苏叶、红枣和姜片都捞出来,然后再把枣挑出来放回锅里继续用文火煮15分钟,15分种之后,汤就做好了。
功效:暖胃散寒,助消化行气。
6种茶最暖胃
1、黑糖姜茶
黑糖姜茶是一款温补的茶品,类似红枣桂圆等等的功效,可以有效的去除身体中的寒气,特别是胃部的寒气。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不仅能调理宫寒,还能起到补血的作用。特别适合体虚胃寒的女性饮用。
2、苏姜茶
苏姜茶是苏叶和生姜搭配而成的一款茶品,具有特别棒的驱寒效果,而且对于胃部有很好的调理功效。如果你在冬天不慎感染风寒或者是因为饮食不当出现胃胀胃痛的情况,都可以泡上一杯苏姜茶,可以很快缓解不适症状。
3、生姜红茶
气温下降,饮食过量都会引起胃部不适,这个时候就需要好好暖胃了。泡上一杯暖暖的生姜红茶,可以很好的取出胃部寒症。大家都知道,生姜有很好的解毒消炎、活血祛湿、养胃暖胃的功效。而红茶是温补的茶品,搭配姜茶,可以温补养胃。特别适合胃寒患者饮用。
4、牛奶红茶
红茶和一般的茶叶不同,它本性温,不会伤胃反而能养胃,加上牛奶后,可以消炎,还能保护胃黏膜,对于治疗胃溃疡也有很好的疗效。所以寒冷的冬日来一杯暖暖的牛奶红茶,是对自己的胃一种暖心的呵护。记住了,红茶一定要热饮,放凉了反而伤胃。
5、桂花茶
一般来说,脾胃虚寒的人一到冬天就容易出现胃胀胃痛的毛病。这个时候就需要喝点桂花茶来缓解不适感了。老人家们认为,桂花是百药之王,是可以驱寒气的。所以在胃寒的时候,取几朵干桂花,冲一杯热饮,是可以有效缓解胃部不适,还可以促进消化。
6、大麦茶
大麦茶,是最适合冬天的一种茶饮,被称为“消化酵母”。因为它可以平胃止渴,还有助于消化,特别时候容易吃多吃撑的冬季。大麦茶的做法有两种,一种是沸水煮热,一种是沸水冲泡,两种方法功效没啥差异,就看个人喜好了。
要知道,冬季因为天气寒冷,身体的热量消化快,所以我们需要补充能量,而暖胃茶就是很好的选择。因为它不仅可以温暖身体,还可以帮助调理胃部,是很好的一种选择。
冬天暖胃喝什么汤好
现在已到了冬天,慢性胃病患者易旧病复发,就连一些平时没有消化道症状的人,也可能常常腹部隐隐作痛,因此天冷要特别注意安抚好我们的肠胃。
肠胃易受寒者,天冷时不妨常喝些护胃保暖的养胃汤。
桂枣山药汤:
将红枣泡软,山药去皮、切丁后,一同放入清水中烧开,煮至熟软,放入桂圆肉及砂糖调味即成。
胡椒猪肚汤:
先将猪肚洗净,把猪肚切块放入装有清水的锅内,再加入白胡椒,煲两个小时左右,再加入食盐、料酒、味精即可食用。
鹌鹑健脾汤:
鹌鹑两只、瘦肉250克、党参15克、淮山50克。将鹌鹑宰洗干净,其他各料也分别洗净后共置锅内,加水煲两小时。
冬天暖胃喝什么汤好
桂枣山药汤:
将红枣泡软,山药去皮、切丁后,一同放入清水中烧开,煮至熟软,放入桂圆肉及砂糖调味即成。
胡椒猪肚汤:
先将猪肚洗净,把猪肚切块放入装有清水的锅内,再加入白胡椒,煲两个小时左右,再加入食盐、料酒、味精即可食用。
鹌鹑健脾汤:
鹌鹑两只、瘦肉250克、党参15克、淮山50克。将鹌鹑宰洗干净,其他各料也分别洗净后共置锅内,加水煲两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