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奶奶的一句话竟差点要了宝宝的命

奶奶的一句话竟差点要了宝宝的命

这类事件,生活中可是发生的不少!!!如下例子:

一奶奶因肚子不舒服,在吃止泻药的时候,被3岁的孙子看到,他好奇的问奶奶吃的是什么!奶奶逗着孙子说,这是糖豆豆。

老人家吃完药之后,没有收起来而是随手放在桌子上,便去睡觉了!醒来之后,发现孙子脸色发青。不省人事,急急忙忙送去医院,万幸经过医生的极力抢救,保住了生命,但双腿瘫痪,嘴巴也歪了,眼睛失明。事情过了之后,才知道孩子吃了60颗止泻药!!!这个结果,让所有人都惊呆了,孩子怎么会吃这么多止泻药~~哎,原来竟是奶奶逗孩子的一句话,结果发生了悲剧

40%的儿童曾经偷吃过药

根据2011年中国医药包装协会收集的数据显示,粗略估计我国儿童(年龄小于15岁)每年因药物中毒而就医的患者约为3万~5万人,因药物中毒而死亡的儿童约有2000~3000人,因药物中毒而留有后遗症或致残的儿童约有3000~4000人,每年治疗这些患儿的费用超过2亿元。

另有资料显示,儿童急性中毒病例中,药物中毒比例占28.83%,以1岁~6岁儿童发生误服的比例最高。而比较常见的误服品种为抗癫痫药、降压药、退热药等。

宝宝学说话的方法

1、家长要有一个正确态度,不要伤害了宝宝的自尊心和学习的兴趣,不过份焦虑不要当宝宝的面表示他不会说话,“多么笨”。

2、提供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家里总有人在说话给他听。在做家务或和宝宝玩时,不时地和宝宝说话,只要求他听,这对宝宝学说话也有用,听多了,无形中就说出来了。有的话要求宝宝作出回答,在回答不出时帮助他,多说几遍要他回答的话。

3、从一个一个字开始教,每天有20分钟的教说话时间,大人和宝宝相对而坐,大人说一个字,如“花”,让宝宝看着你的嘴,即看你的口型,再鼓励他“出气”,吹出这个“花”的音。有一点表示就表扬。很多宝宝就这样学会说单字的。不过不要在宝宝生气疲惫时进行。

4、空闲时和他一起看图画书,宝宝对色彩鲜艳的图画书兴趣很足。看一页,讲一讲,等待他模仿主要的那个字。同一个故事可以反复多讲,重点字更要多重复。

5、对他讲话时提高嗓门儿,放慢速度,让宝宝能充分理解妈妈的意思。这对学说话有很大好处。

6、多提问,自己作答,让宝宝熟悉问与答,他的“任务”是“回答”,无论答案如何,妈妈都要作出积极反应。

7、尽量用简单句,把主要意思表达清楚,就可以了,要求他模仿时,也是从字开始:“我”,“吃”,“饭”,到简单句:“我吃饭”。先不学复合句,待以后说话熟练了再学。不要讲过长过高深的句子,宝宝理解不了其中的意思。

8、当宝宝有一点想开口的意思时,就马上表扬,鼓励宝宝接着说下去。

9、帮宝宝“补说”。当宝宝对一个事物说出一个字时,例如“水”,妈妈可以告诉他“喝水”,慢慢扩展到“要喝水”。宝宝听多了补说后,慢慢就学会说完整的句子了。

10、开始教他说话要用代称。如:妈妈,爸爸,奶奶,姥姥等。在宝宝两岁后要教宝宝学会使用“你”“我”“他”。

宝宝呛奶处理不当或致命

婴儿吐奶时,奶汁容易误入气管,导致“呛奶”。呛奶量少的话,有可能直接吸入肺部,造成吸入性肺炎;呛奶量多的话,有可能造成气管堵塞,发生窒息而危及生命。

一旦呛奶后,即使宝宝呼吸很顺畅,也要想办法让他用力哭一下,以观察哭时的吸气及吐气动作。如果宝宝哭声洪亮,脸色红润,则表示无大碍。如果出现声音变得微弱、吸气困难、严重凹胸等,要立刻送医院。送医院之前,要让宝宝平躺,脸偏向一侧,以免吐奶流入气管。同时用手指缠纱布伸入宝宝口腔,直至咽部,蘸除溢出的奶汁,避免婴儿吸气时再次将吐出的奶汁吸入气管。另外,用力拍打孩子背部或揪掐刺激脚底板,让其感到疼痛而哭叫或咳嗽,也有利于将气管内奶咳出,缓解呼吸。

母婴专家提醒:宝宝呛奶处理不当或致命。所以为了更好的保证宝宝的安全和健康,我们要注意以上的事项。当宝宝发生了呛奶事情的时候,我们要尽快采取以上的方法,以上措施可以为医院抢救赢得时间。

宝宝吃奶喘气粗的原因是什么

喂奶的时候发现宝宝的喘气比较粗,似乎很吃力,所以也会因此而担心给宝宝的健康造成了影响,那么面对宝宝吃奶喘气声比较粗的时候,妈妈你们应该如何有效地应对和解决呢?下面我们就具体去认识了解一下方法和常识,快速地帮助宝宝减少这种不利的问题发生。

宝宝吃奶时喘粗气很正常啊。不必担心。有句话不是说嘛:"我把吃奶的劲都使出来了"。宝宝吃奶的时候全身都在使劲,当然会喘粗气,吃完后一段时间也是一样喘粗气,很累。没事的,休息片刻就没事啦。

你要记住给宝宝吃奶时,不要让宝宝睡着吃,要让宝宝半坐的姿势吃,这样奶水(或其他食物)容易下去,如果让宝宝睡着吃,很容易呛着宝宝哦。吃完后也不要马上放下宝宝让他睡着,要抱着宝宝15分钟左右等奶全部下去再睡。以免发生意外。

有时候宝宝在吸奶的过程当中,也会费很多力气,所以就像干活辛苦一样喘气声会比较重一些,一般这种状况的时候,家长们自然不需要太过的担忧,可是如果宝宝这种喘气声比较粗,而且还伴有其他不适的症状就,应该引起重视,及时带宝宝去医院接受更加全面的检查了。

十一个月宝宝发育标准 语言发育

11 个月的婴儿喜欢嘟嘟叽叽地说话,听上去像在交谈,宝宝能说出由两三个字组成甚至更长的句子,但是大人不一定能听懂;喜欢模仿动物的叫声,如小狗“汪汪”、 小猫“喵喵”等;能把语言和表情结合起来,不想要的东西,会一边摇头一边说“不”。在大人的提醒下会喊爸爸、妈妈。会叫奶奶、姑、姨等。

母乳喂养的宝宝为什么偏瘦

可能有些妈妈们会发现自己吃母乳宝宝怎么会比其他吃奶粉的宝宝还瘦呢,难道是母乳的营养没有奶粉的营养好吗?显然不是,奶粉只是模仿母乳的成分,并不一定比母乳更有营养,这些性质本质其实是奶粉宝宝比母乳宝宝更容易超重,换句话说母乳宝宝出现体重超标的情况比奶粉喂养的宝宝要低,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很简单,母乳的喂养方式和奶粉的喂养方式有区别,母乳喂养一般是按需喂养,很少出现喂养过量,而奶粉宝宝主要是父母主观判断宝宝什么时候需要吃奶,甚至指定宝宝吃多少,用自己预估的量来喂宝宝,不知不觉就出现过度喂养。如果是宝宝妈妈觉得宝宝身体体重是偏瘦的,可以去做一个常规的体检,评估一下营养状况,如果指标是正常的,就不必要担心,如果吃母乳宝宝体重比正常宝宝偏低,他的生长曲线比其他宝宝偏低,那要注意妈妈可以改善一下营养,加强母乳的营养成分,可能对宝宝的体重增长是有好处的。

4句老话儿毁了宝宝一辈子

【老话说】腿要绑才直

医生点评:影响血液循环和动作发育

新妈妈Linda注意到自己的宝宝出生后两条腿总是伸不直,常常弯成“O”形。从陕西老家赶来帮忙的家婆说,新生宝宝要用包布包严、捆紧,特别是两条腿更要捆好,这样,孩子的腿就能长直。

其实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医生对一岁以内的孩子是不会做是否为“X”形或“O”形腿的诊断的,因为这期间宝宝还不会久站久走,以坐和爬为主,下肢没有真正负重。只有在有负重的情况下,腿部才开始真正“塑型”。大多数新生宝宝刚出生时,呈现所谓的“O”形腿是正常的生理弯曲,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腿会变得越来越直。

把新生宝宝捆起来,这样不仅影响到宝宝身体的血液循环,也使其失去自由活动的能力,不利于孩子的活动,影响宝宝的动作发育。

【老话说】“马牙、板牙”要挑

医生点评:会引起感染,甚至败血症

Anna的宝宝满月了,最近宝宝哭闹时,Anna发现宝宝的牙床上有白色的像玉米大小的东西。“怎么我家的宝宝这么早就开始长牙了?”Anna很不解。在给宝宝摆满月酒时,一些从老家来的亲戚告诉Anna,这就是“马牙”,是不吉利的,最好用布蘸盐水或淘米水擦破马牙,或用针挑破。

民间所谓的“马牙”或“板牙”在医学上叫做“上皮珠”,是由上皮细胞堆积而成的,并不是真正的牙齿,分布在牙龈或上腭两旁,像粟米或米粒大小的球状白色颗粒,数目不一,一般数周后可以自然消退,不必处理。婴儿口腔黏膜非常娇嫩,黏膜下血管丰富,加上婴儿本身的抵抗力很弱,一旦损伤了口腔黏膜,极易引起细菌感染,严重的话甚至会引起败血症,危及宝宝生命。因此,千万不可挑“马牙、板牙”。

【老话说】女宝宝有乳房要挤挤

医生点评:这是妈妈雌激素影响,会自然消退

一些宝宝出生后3~5天,在乳腺部位出现蚕豆至鸽蛋大小的肿块,若用力挤,可挤出点乳汁。对于这种现象,传统说法是:如果新生女宝宝出现这样的乳房,特别是有乳汁的话,一定要挤一挤,否则女孩子成人后乳头会凹陷或奶腺管不通等。

许多人对宝宝为何会有“乳房”甚至“乳汁”感到很不可思议,其实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宝宝在妈妈的肚子中,会受到妈妈激素水平的影响。当脱离了母体后则开始建立自己的激素水平,乳房和乳汁就是在这个“新旧交替”的过程中出现的。当宝宝自己的激素水平趋向稳定后,这些现象自然会消退,因此不用进行干预。若强挤会使细菌侵入乳腺引起发炎甚至化脓,严重的可导致败血症。

【老话说】压惊米袋放胸口

医生点评:可给宝宝安全感但不要用绳绑

新妈咪琳琳的宝宝出生有20多天了,睡觉特别容易惊醒,只要有稍微大的声音就会小手和小脚猛地颤抖,有时还会惊醒,要哭闹很久才能入睡。从肇庆老家过来陪坐月子的琳琳母亲,找了两块纱布缝成两个小米袋,装上米后又用一条红绳把两个米袋连好,然后把米袋放在宝宝的胸口,说这叫做“压惊米袋”。

新生宝宝离开妈妈的子宫,刚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是可能缺乏安全感,特别是独自睡在小床上时。如果在宝宝的肚子上稍微增加点重量,可能可以给宝宝被拥抱的感觉,让宝宝睡得安稳些。放个毯子或小小米袋未尝不可,但不建议放在胸口,特别是不要使用绳子或塑料袋。宝宝的小手舞动时,绳子或塑料袋可能导致宝宝窒息,是非常危险的。此外,睡眠易惊的婴儿要注意及时补充鱼肝油。

鼓励宝宝的100句话

1. 真可爱

2. 好极了

3. 好主意

4. 好多了

5. 真好呀

6. 做得好

7. 非常好

8. 恭喜你

9. 了不起

10.很突出

11.很不错

12.太好了

13.太棒了

14.太奇妙了

15.真是杰作

16.那就是了

17.那就对了

18.多美妙啊

19.我好爱你

20.继续保持

21.你做到了

22.你做对了

23.你很能干

24.进步真快

25.做得漂亮

26.做得好极了

27.极佳的表现

28.就是那样做

29.继续试试看

30.真令人惊讶

31.真令人感激

32.真的谢谢你

33.这正适合你

34.你办得到的

35.你学得真快

36.你帮得很对

37.你真是可爱

38.你走对路了

39.你还记得呢

40.记性真好呢

41.那实在太好了

42.继续加油努力

43.我真以你为荣

44.我很喜欢那样

45.你真是好帮手

46.你做得顺手嘛

47.你可以办到的

48.你以前做到了

49.你快要做到了

50.你想出办法了

51.你真懂事不少

52.你已经有把握了

53.你做得漂亮极了

54.你真让父母开心

55.你今天比以前好

56.你每天都有进步

57.你几乎像个大师

58.你真是让我感动

59.你想出好办法了

60.哇!看你的了!

61.好(竖起大拇指)

62.我们都做得很好

63.进行得很顺利嘛

64.对了,就是这样做

65.你下次会做得更好

66.你今天做的好认真

67.你真是我的小王子

68.你今天做了不少事

69.你真学到不少东西

70.你没有任何差错嘛

71.你正尽力地做好它

72.你一定练习很久了

73.你真的不断在进步

74.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75.真高兴你如此表現

76.再试一次就做到了

77.我就知道你能做到

78.我很感激你的帮忙

79.真的让我感到快活

80.这正是我说的好事

81.今天做得比平常好

82.这才是我的好孩子

83.那件事你做得真好

84.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

85.你这么快就想出来了

86.你今天确实做得很好

87.你正进入很好的情況

88.你今天确实做得很好

89.你已经有很好的开始

90.你真是我的得力助手

91.你真像美丽的小甜甜

92.那真是一件温馨的事

93.这是做得最好的一次

94.真是有史以来最好的

95.继续做,你会越来越进步了

96.现在你可以一路顺风了

97.我真高兴有你这样的孩子

98.你不会忘记你做得那样好

99.我为你今天所做的感到骄傲

100.看到你做得那样认真,使我觉得欣慰,有你真好!

美赞臣奶粉怎么样

个人经验,不怎么样。现在市面上奶粉太多了,选择奶粉也是件头痛的事。看一种奶粉怎么样,宝妈选择奶粉时是要看宝宝是否适应,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美赞臣的奶粉都说是DHA含量比普通奶粉高很多,营养价值还是不错的,各大超市卖的也比较多。它的口味也比较香甜,一般情况下宝宝是比较爱喝的。但还是那句话,要看宝宝是不是适应,我们外甥女就不爱喝美赞臣的,喝了很也容易上火。现在他们家还有存货没喝完,都是加的清火奶一起的。我看到现在有一种SN-2 技术,可以解决宝宝上火便秘的问题,合生元就有使用了这个技术的配方奶粉,看介绍挺先进的,不知道有没有人用过呢,可以说下好不好用。

父母别这样教宝宝学说话

认为宝宝听不懂

刚出生的孩子,对成人的话确实听不懂,但婴儿的学习能力很强,当妈妈总是冲他微笑,对他说:“宝宝,我是妈妈”。“宝宝,这是奶,你饿了吧!”时间一长,这种语言信息就储存在了他的脑子里。随着他的智力发育,再经过几十次的语言重复,他就明白,原来总抱着我的人就是妈妈。到了1岁的时候,他可能会叫“爸爸,妈妈”了;当有人对他说:“宝宝,你的球呢?”他会转身去找,说明他已经明白了话的意思。

过分满足宝宝的要求

当宝宝已经明白成人的话还不会从口中说出,若宝宝指着水瓶,成人马上明白这是宝宝想喝水了,于是把水瓶递给他,这种满足宝宝要求的方法使宝宝的语言发展缓慢,因为他不用说话,成人就能明白他的意图,并达到他的要求了,因此宝宝失去了说话的机会。当宝宝想喝水时,你可以给他一个空水瓶,他拿着空水瓶,想要得到水时,会努力去说“水”,仅仅说一个字,你就应该鼓励他,因为这是不小的进步。他懂得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了。

用儿语和宝宝说话

儿童语言发展有其自身的阶段性,一般都是经历单词句(用一个词表达多种意思)、多词句(两个以上词表达意思)、说出完整句子这几个阶段,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应了解这一规律,但又不能迁就他,而应通过正确的教育引导孩子的语言向更高阶段发展。1岁左右的宝宝,语言处于单词句阶段,宝宝经常发出一些重叠的音,如“抱抱”、“饭饭”、“打打”,结合身体动作、表情来表达他的愿望。如说抱抱时,就张开双臂面向妈妈,表示要妈妈抱。到了1岁6个月左右,孩子能用二三个词组合在一起,表达意思,这就进入了多词句时期。开始时能把两个词重叠在一起,如“吃饭饭”、“妈妈抱”。快到2岁时,出现简单句,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如说出“妈妈抱宝宝”,“宝宝吃饭饭”等。在这些发展阶段中,孩子用小儿语是因为其语言发展限制了他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有些家长因此以为宝宝只能听懂这些儿语或觉得有趣,也用同样的语言与宝宝讲话,这样做就很可能拖延了孩子过渡到说完整话的阶段。

重复宝宝的错误语音

刚学会说话的宝宝虽然基本上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但是有很多宝宝还存在着发音不准的现象,如把“吃”说成“七”,把“狮子”说成“希几”,“苹果”说成“苹朵”等等。这是因为小儿发音器官发育不够完善;听觉的分辨能力和发音器官的调节能力都较弱;还不能正确掌握某些音的发音方法;不会运用发音器官的某些部位。如在发“吃”、“狮”的音时,舌向上卷,呈勺状,有种悬空感,而小宝宝不会做这种动作,把舌头放平了,于是错音就出来了。对于这种情况,父母不要学孩子的发音,而应当用正确的语言来与宝宝说话,时间一长,在正确语音的指导下,发音就会逐渐正确。

语言环境复杂

有些家庭中父母、爷爷奶奶、保姆各有各的方言,语言环境复杂,多种方言并存,这会使正处于模仿成人学习语言的小宝宝产生困惑,其结果是导致说话晚。因此在0.5—2岁这个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家人应着重教他正确的语言。

千万别这样教小宝宝说话

认为宝宝听不懂

刚出生的孩子,对成人的话确实听不懂,但婴儿的学习能力很强,当妈妈总是冲他微笑,对他说:“宝宝,我是妈妈”。“宝宝,这是奶,你饿了吧!”时间一长,这种语言信息就储存在了他的脑子里。随着他的智力发育,再经过几十次的语言重复,他就明白,原来总抱着我的人就是妈妈。到了1岁的时候,他可能会叫“爸爸,妈妈”了;当有人对他说:“宝宝,你的球呢?”他会转身去找,说明他已经明白了话的意思。

过分满足宝宝的要求

宝宝已经明白成人的话还不会从口中说出,若宝宝指着水瓶,成人马上明白这是宝宝想喝水了,于是把水瓶递给他,这种满足宝宝要求的方法使宝宝的语言发展缓慢,因为他不用说话,成人就能明白他的意图,并达到他的要求了,因此宝宝失去了说话的机会。当宝宝想喝水时,你可以给他一个空水瓶,他拿着空水瓶,想要得到水时,会努力去说“水”,仅仅说一个字,你就应该鼓励他,因为这是不小的进步。他懂得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了。

用儿语和宝宝说话

儿童语言发展有其自身的阶段性,一般都是经历单词句(用一个词表达多种意思)、多词句(两个以上词表达意思)、说出完整句子这几个阶段,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应了解这一规律,但又不能迁就他,而应通过正确的教育引导孩子的语言向更高阶段发展。1岁左右的宝宝,语言处于单词句阶段,宝宝经常发出一些重叠的音,如“抱抱”、“饭饭”、“打打”,结合身体动作、表情来表达他的愿望。如说抱抱时,就张开双臂面向妈妈,表示要妈妈抱。到了1岁6个月左右,孩子能用二三个词组合在一起,表达意思,这就进入了多词句时期。开始时能把两个词重叠在一起,如“吃饭饭”、“妈妈抱”。快到2岁时,出现简单句,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如说出“妈妈抱宝宝”,“宝宝吃饭饭”等。在这些发展阶段中,孩子用小儿语是因为其语言发展限制了他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有些家长因此以为宝宝只能听懂这些儿语或觉得有趣,也用同样的语言与宝宝讲话,这样做就很可能拖延了孩子过渡到说完整话的阶段。

重复宝宝的错误语音

刚学会说话的宝宝虽然基本上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但是有很多宝宝还存在着发音不准的现象,如把“吃”说成“七”,把“狮子”说成“希几”,“苹果”说成“苹朵”等等。这是因为小儿发音器官发育不够完善;听觉的分辨能力和发音器官的调节能力都较弱;还不能正确掌握某些音的发音方法;不会运用发音器官的某些部位。如在发“吃”、“狮”的音时,舌向上卷,呈勺状,有种悬空感,而小宝宝不会做这种动作,把舌头放平了,于是错音就出来了。对于这种情况,父母不要学孩子的发音,而应当用正确的语言来与宝宝说话,时间一长,在正确语音的指导下,发音就会逐渐正确。

语言环境复杂

有些家庭中父母、爷爷奶奶、保姆各有各的方言,语言环境复杂,多种方言并存,这会使正处于模仿成人学习语言的小宝宝产生困惑,其结果是导致说话晚。因此在0.5—2岁这个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家人应着重教他正确的语言。

宝宝断奶时的注意事项

当宝宝慢慢长大的时候,妈妈们除了要保证充足的母乳供给宝宝外,也该考虑什么时候给宝宝断奶了。一旦宝宝夜间不喂奶就不入睡,或是正在长牙的时候,妈妈们就可以适当地给宝宝喂一些固体食物,为断奶做准备了。发生这些情况,通常是在宝宝6个月大的时候。

婴儿适当咀嚼黄瓜和胡萝卜,有助于促进其他牙齿萌出。两餐间隔时间最长的是晚饭到第二天早餐,因此晚饭时给孩子吃一些固体食物有助于孩子夜晚睡得踏实。

在断奶过程中,妈妈有时候会因为担心宝宝不吃固体食物而舍不得断奶亦或是断奶后有重新给宝宝喂养母乳,或者是给宝宝喂养婴儿食物。实际上,这些做法都是会影响对宝宝的健康的。健康的宝宝跟健康的成年人一样,需要新鲜的、未经过加工的食物,不含添加剂、糖(包括蔗糖、葡萄糖、糊精、麦芽糖和果糖)、食盐的低脂肪食物。换句话说,要给孩子们提供尽可能天然的食物。因为孩子最终会吃成年人所吃的食物,所以必须从一开始就习惯这种喂养方式。

宝宝奶瓶清洗

每年的4-7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眼看着浩浩汤汤的病毒大军即将来袭,爸妈们可得做好防护工作哦。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想要预防手足口病,就得从卫生清洁做起。

比如说,保持家里通风清洁,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传染的机会;饭前便后用肥皂或洗手液给孩子洗手,不要让孩子喝生水、吃生冷食物;经常对孩子的玩具、衣物及饮食用品(奶瓶、奶嘴、儿童餐具)进行清洗消毒。

不过话又说回来,你真的知道如何给宝宝的奶瓶清洗消毒吗?有木有步入以下几个盲区呢?

盲区一:清洗奶瓶用清水就行了

许多妈妈都知道,宝宝喝完奶后就要及时清洗奶瓶,不然奶粉中的脂质就容易吸附在奶瓶和奶嘴上,很难清除干净。但是也有很多妈妈不知道,清理奶瓶最好应该选择专用的奶瓶清洗剂,而不是用清水。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奶液中含有大量的脂类,容易附着在奶瓶壁上形成奶垢。光用清水洗,只能将奶瓶表面的奶液洗掉,而奶液中的脂类却依然顽固地附着在奶瓶壁上。特别是对于塑料奶瓶而言,如果长期只用清水清洗,奶瓶就容易因为油气而发臭,耗损使用寿命。

清洗奶瓶最好选择专用的奶瓶清洗剂。这不仅是因为奶瓶清洗剂能有效瓦解奶液中的脂类,还原奶瓶本来的干净面貌;还因为绝大多数的奶瓶清洗剂都会采用纯天然植物原料,即使给宝宝使用,也不用担心化学成分的危害。

盲区二:清洗奶瓶时只关注于瓶身

“洗刷刷、洗刷刷、洗刷刷,噢噢!”把左边那句话唱出来了的童鞋们快举起手来,小编要考你个问题,你知道奶瓶清洁一共有几个步骤吗?嘿嘿,不知道的就赶紧跟着小编往下瞧咯,清洁奶瓶大致可分为8个步骤:

1、倒掉剩余奶液;2、将奶瓶全部拆开;3、在清水中浸泡片刻;4、滴入适量奶瓶清洗剂;5、用奶瓶刷刷洗瓶身内部;6、刷洗奶瓶螺纹处;7、将奶嘴和奶嘴座拆下,分开清洗;8、在清水中彻底清洗2-3次。

有的妈咪看到这里,心中一惊Σ( ° △ °|||)︴!步骤6和7是神马?!Oh,no~奶瓶设计精细,清洗奶瓶时应当使用专用的奶瓶清洁套装,将奶瓶内部的各个缝隙都清理干净,这样才能达到最完美的清洁效果。温馨提示:带导管的奶瓶,还要记得清理导管内部哦。

盲区三:只在使用后给奶瓶消毒

我们经常说,每次使用完奶瓶后都要认真清洗奶瓶,并且偶尔消毒奶瓶。但你知道吗?这句话并不完全正确,因为有时候在使用奶瓶前也要给奶瓶消毒哦。为什么这么说呢?

原来,消毒后放置在外的奶瓶,很有可能受到污染再次滋生细菌。因此,为了保证消毒效果,如果是消毒后24小时内没有再次使用的奶瓶,就需要重新进行一次消毒工作。宝宝的免疫能力比较弱,只有对奶瓶消毒严格把关,才能有效降低宝宝病从口入的几率哦。

好啦,看了辣么多,爸妈们也该行动起来咯,奶瓶消毒Style,走起!

哺乳期奶水减少的原因是什么

产后无奶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没有及时给宝宝喂奶,产妇营养不良,产妇精神过于紧张等。下面小编说一下解决办法。

1、过早添加配方奶或其他食品

这是造成奶水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宝宝已经吃了其他食物,并不感觉饥饿,便自动减少吸奶的时间,如此一来,乳汁便会自动调节减少产量。

2、喂食时间过短

有些妈妈限制哺喂的次数,或者每次喂食时间过短等,都会造成母奶产量的 减少。事实上,哺喂母奶不必有固定的时间表,宝宝饿了就可以吃;每次哺喂的时间也应由宝宝自己来决定。有时候宝宝的嘴离开妈妈的乳头,可能只是想休息一下、喘一口气(吸奶是很累的,有没有听过“使出吃奶的力气” 这句话),或是因为好奇心想要观察周围的环境等。

3、婴儿快速生长期

大约二至三周、六周、以及三个月左右,是婴儿较为快速的生长阶段,此时 宝宝会频频要求吸奶,这可说是宝宝本能的在增加妈妈的奶水产量,若在此时添加其他食物,反而会妨碍奶水的增加。

奶水不足的原因有哪些 喂食时间过短

有些妈妈限制哺喂的次数,或者每次喂食时间过短等,都会造成母奶产量的 减少。事实上,哺喂母奶不必有固定的时间表,宝宝饿了就可以吃;每次哺喂的时间也应由宝宝自己来决定。有时候宝宝的嘴离开妈妈的乳头,可能只是想休息一下、喘一口气(吸奶是很累的,有没有听过使出吃奶的力气这句话),或是因为好奇心想要观察周围的环境等。

相关推荐

预防宝宝便秘怎么做

1.补充水分 多喝水,这句老准没错,特别在秋季这个干燥的季节更应注意补充水分。每天早晨让宝宝喝一杯温水,可以有效刺激肠胃蠕动以防止便秘。还在吃母乳或者奶粉的宝宝注意在两顿奶之间加一餐水,大点的宝宝应保证1个小时至少喝1次水。 2.多吃蔬果 蔬果中的天然膳食纤维,可以增进肠道动力,促进肠胃蠕动,并扩张肠道,让排便变顺畅,因此注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蔬菜类食物的合理搭配,多让宝宝吃蔬果。 1岁以下的宝宝可吃菜泥、碎菜、果泥等富含纤维素的辅食;再大一些的孩子可以添加较粗的谷类食物,如玉米粉、小米、麦片等

宝宝的一些妙招 抓住注意力言之有物从简单短语入手

首先宝宝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个物品、这件事情上,然后说名称,使用语法结构简单的短语。选择正在做的,或者宝宝正在注意的事情。比如喂宝宝和奶粉时,就可以说“奶粉”;或者用一个短语“这是奶粉”。为了便于宝宝理解语法规则,使用简短的句子。

奶粉分段是什么意思

奶粉,一般情况下分为四段,各个国家和厂家稍有区别,爸爸妈妈买奶粉的时候可注意。 1段奶粉 承接小生 宝宝出生后,如果没有母乳喂养宝宝,配方奶粉,就承接了养育小生的重任。此时,宝宝眼睛、脑部处于发育的特殊时期,免疫力低下,胃肠能力比较薄弱,有些机能还没有发育完全。所以,0-6个月宝宝的奶粉,也求较高,营养充足,利于宝宝吸收,不上火。 2段奶粉 促进宝宝茁壮成长 等到宝宝过了6个月,就该换2段奶粉了。此个阶段是宝宝发育的黄金时期,宝宝开始长牙、长身高,还学习爬动走路、说,身体运动也多了此时的营养一

初乳对宝宝的5大逆天功效

1.帮助孩子学习吮吸 似乎所有哺乳动物吮吸的本能都是与生俱来的,但是初乳对一个新生来说也是一种挑战。因为初乳时,乳房从未被吮吸过,因此浮汁不可能一吸就流出来,需时间和力气宝宝才能喝上甘甜的浮汁。这也是宝宝上的人生第一课,只有付出才能收获。有一句:“吃奶的力都使上了!”就这么来的,大家不觉得好笑,这是大实。 2.营养非常丰富 初乳颜色偏黄很浓,营养价值非常高,绝对是最合适宝宝的第一餐美食。有些准妈妈看到初乳颜色不好,并且似乎还带着一股怪怪的气味,觉得可能不干净,不宝宝喝,挤出来倒掉。其实初乳

二胎父母6句最伤宝宝

“你是姐姐,让着妹妹。” 很多父母以为这样说,就可以解决孩子之间的纷争。那些已经为人父母的,回想自己的童年,好象从小就是接受这样的教育,以为做哥哥姐姐的就应该让着弟弟妹妹,就算大的一方心里有什么不满,也只能逆来顺受。 其实解决孩子纷争的关键不在于他们年纪的大小,“公平”才是最重的原则。父母应该换一个角度,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有爱护弟弟妹妹的责任,而不是一味没有原则地让步。 若父母长期以这种口吻教育孩子,只会让大的一方对弟妹怀恨在心,渐渐成为手足间的芥蒂;而弟妹则会仗着自己年纪小,认为别人让他们是理所当然的

孩子心中的好妈妈

也许妈妈没有爷爷奶奶陪孩子的时间长,也许妈妈没有家中的保姆做饭好吃,但是,血浓于水,教你三招,无论你是周末家长,还是全托宝宝,让你的孩子最最喜欢妈妈! 一、 百说不厌我爱你 只有空,一定说的一句:“妈妈最喜欢宝宝,妈妈最爱宝宝了。”相信这句一定是发自妈妈的内心,怎么不好意思说出来呢?我坚持每天都会说,晚上搂着孩子睡觉的时候,看电视的时候,吃饭的时候,只是我能想起来,一定会抱过孩子:“宝宝,妈妈最喜欢你了!妈亲亲你”。 效果:一个很俗的问题:“宝宝,你最喜欢谁呀?” 答案当然是:“妈妈!” 二、

comotomo奶瓶多久换

comotomo奶瓶是硅胶为原料的,一个硅胶奶瓶可以一直陪伴宝宝成长,一般食品级硅胶奶瓶使用四五年不成问题,医疗级硅胶奶瓶使用寿更长,可达15 年。而且硅胶奶瓶无毒无害,对宝宝的成长没有任何伤害。即使是高温消毒也不会放射出任何对宝宝有伤害的物质,而且硅胶奶瓶清洗也方便。 一般建议如果不是玻璃材质的奶瓶大概半年就换一次。PP材质的奶瓶质量比较轻,不那么容易摔烂,价格最便宜,但是寿也是最短的,长期耐高温的时间也最短,最容易氧化,耐腐蚀性也不好,所以大概用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因为刷洗和氧化,会出现模糊的雾状或

宝宝的一些妙招 帮助宝宝梳理语句

宝宝在“咿咿呀呀”时其实他很想表达,但想说又不会说,可以帮助宝宝把他想说的说出来。认真听宝宝“说的”并替他说出所想。除了可以发展宝宝的语言能力外,其实这也是一种很积极的回应,能给予宝宝很大的鼓励,让他更想学习。比如当宝宝手指着苹果咿呀时,就可以说:“噢,这是苹果呀。宝宝想吃呀。”

过敏宝宝喝什么奶粉最好

大部分过敏性的宝宝都应该选择一些以牛奶为基础含铁质的奶粉。 大豆配方奶粉不含乳糖以大豆蛋白为基础,特别适合有乳糖过敏和蛋白过敏的宝宝。 天然奶粉也是不含乳糖,以水解蛋白为基础。适合有蛋白过敏的宝宝而且容易消化,例如纽崔莱就有这种奶粉。 不含乳糖奶粉虽然不含乳糖,但是仍含有牛奶蛋白。 含有其他的一些奶粉,如安婴宝AR,是专为早产婴儿所需的特别需而设的。 DHA和ARA:最近几年,一些含有DHA和ARA的新型婴儿奶粉逐渐进入市场。这两种成分都能够在母乳中找到,有助于婴儿的成长和发育。如果你的宝宝不吃母乳而

坐月子听到这些产妇发脾气了

1、你奶水这么少/你怎么没奶水,孩子都不够吃 生完孩子之后,总是幻想着宝宝在自己怀里安静吃奶的样子,然而事实并没有这么美好。在母乳的过程中,尤其是一开始母乳的时候,新手妈妈总是会遇到各种问题,下奶这件事情也没有那么顺畅。如果听到这样的指责,再加上对于宝宝的担心,新手妈妈很容易心态就炸了。 2、不喝汤怎么会有奶水 油腻腻的鸡汤、肉汤、骨头汤、猪脚汤,在刚刚生完孩子的那一刻就已经准备好了,第一时间摆在准妈妈的面前,就问你喝不喝?明明没胃口,或者不适合喝浓汤,还忍受来自四面八方的唠叨,实在是很无奈。 3、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