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艾灸风门正确方法 艾灸风门的好处

艾灸风门正确方法 艾灸风门的好处

1.防治感冒:风门既是感冒的预防穴,也是治疗穴,多灸风门,可以预防感冒,如果觉得项背发冷,似有感冒的征兆时,可在风门穴灸20壮,同时灸身柱,就会觉得脊背发暖,可以预防感冒,或减轻感冒症状。

2.防治呼吸系统疾患:风门穴对于防治小叶性肺炎,肺门淋巴结核,初期肺浸润,哮喘,支气管炎,胸膜炎,百日咳等,都是重要的穴位。

3.预防脑出血:灸风门能预防中风,脑出血昏倒,可在风门穴上放血,会缓和脑部充血或出血,可以急救。

4.其他:肩酸痛,肩背软组织劳损,头痛,颈部痉挛,一般头痛,只灸风门,身柱即可痊愈。

艾灸风门的好处 艾灸风门的功效

风门属足太阳膀胱经,与督脉交会,所谓风门即风邪之门户,出入之要道,又名热府,是热气聚集之意,此穴能泻诸阳经热气,亦泻胸中之热,所以不论内伤外感,一切风症皆主之,艾灸风门有宣通肺气,疏散风邪,调理气机之功效。

荨麻疹艾灸哪个部位 推荐荨麻疹艾灸方法

1、膈俞穴:使用艾条灸,每穴温和灸10—15分钟;

2、血海穴:使用艾条灸,每穴温和灸10—15分钟;

3、神阙穴:使用艾条灸,温和灸10—15分钟。

取风门、膈俞、身柱、神阙、风市、血海、手三里、曲池、足三里、筑宾穴。

用艾炷隔徐长卿灸法,将徐长卿鲜根捣成糊状,再把其贴敷于皮肤穴位处,上面再放艾炷灸,当患者感到灼痛时,更换艾炷再灸,或者用艾条施灸,以局部皮肤红晕为度。每次选3~5穴,各灸5~ 10个艾炷,每天1次。

取风门、膈俞、身柱、神阙、风市、血海、手三里、曲池、足三里、筑宾穴。

用艾条温和灸法,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施灸的部位或腧穴,距2~3厘米进行施灸,使患者感觉有温热而无灼痛,至皮肤稍起红晕为度。每次选3~5穴,各灸5~10分钟,每天1~2次。

取穴分两组,一组取血海、中府、章门、曲池、风市穴;一组取风门、肺俞、膈俞、列缺、脾俞穴,交替使用。

用艾条雀啄灸法,将艾条燃着的一端与施灸部位之间并不固定在一定的距离,而是像雀啄食一样的一上一下移动,使局部产生温热感觉,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宜。每天1次,10次1个疗程,疗程期间可休息1~3日。

取穴分2组,第1组取血海、中府、章门、曲池、风市穴;第2组取风门、肺俞、膈俞、列缺、脾俞穴,交替使用。

用艾条温和灸法,将艾条一端点燃, 对准施灸的部位或腧穴,距2~3厘米进行施灸,使患者感觉有温热而无灼痛,至皮肤稍起红晕为度。每天1次,10次1个疗程,疗程期间可休息1~3日。

伏天如何养阳气 艾条灸驱寒养阳

艾叶性味辛温,且性善走窜,在火力的帮助下,可深入脏腑,祛寒逐湿。

艾灸小贴士:灸风门、背俞穴、风门穴低头,在颈部和背部交界处,有一突起骨头,骨头下方有一凹陷处。以该凹处为起点,往下数第二个胸椎棘突,再以其下方的凹陷处为中心,左右各取2指处,即为此穴。艾灸该穴位,有疏风解表之效。

背俞穴是一组穴位的合称,包括心俞穴、脾俞穴、大肠俞穴等。该组穴位分布在背部脊柱左右两侧旁开2指处,可拿艾条在脊柱附近左右移动施灸。艾灸该组穴位,有助于调理五脏虚损。

疱疹性咽峡炎艾灸哪里 疱疹性咽峡炎发烧艾灸哪里

位置:该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功效:主治热病,疟疾,咳嗽,喘逆,骨蒸潮热,项强,肩背痛,腰脊强,角弓反张,小儿惊风,癫狂痫证,五劳虚损,七伤乏力,中暑,霍乱,呕吐,黄疸,风疹。

艾灸方法:手持艾条温和灸,2岁以内的孩子,每穴艾灸5分钟左右,用手感应热度,温热潮红即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艾灸时间可以适当延长。成人一般每穴15分钟左右。

位置: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功效:主治咳嗽、喘息;脊背强痛;癫狂、小儿风痫。

艾灸方法:身柱穴为起始点上下循经往返灸。

位置:人体风门穴位于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功效:艾灸风门穴即可起到祛风寒的作用,风门为风邪出入之门户,主治风疾,故名风门,是驱风最常用的穴位之一。

艾灸方法:艾炷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位置:位于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 属膀胱经。

功效:肺俞穴是肺脏之气出于背部之所,还是主宰全身在表之卫气,固护人体之正气不受邪气侵犯。

艾灸方法:手持艾条温和灸,2岁以内的孩子,每穴艾灸5分钟左右,用手感应热度,温热潮红即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艾灸时间可以适当延长。成人一般每穴15分钟左右。

针灸对面瘫有用吗 面瘫辩证施治针灸法

治法:祛风,散寒,通络,用补法,针灸并施。

针刺处方:合谷,颊车,足三里,翳风。

治法:活血通络,用平补平泻法。

处方:合谷,曲池,风池,太冲,足三里。

配穴:眼睑闭合不全配太阳,鱼腰,四白;面肌松弛配下关,颧髎,迎香,口角下垂加地仓,承浆;并可用艾条温灸风门,肝俞,大椎,脾俞,膈俞,足三里等穴(每次选2-3穴,温灸15-20分钟),或用梅花针在患侧眼,面部轻叩刺。

治疗功效:补刺合谷,足三里,能旺盛阳明经气血而祛风寒;刺颊车,翳风,能疏通面部经络;平泻曲池能活血;刺风池,太冲能调和肝胆经气血;温灸风门,大椎,能温散风邪与清阳;灸肝俞,脾俞,膈俞,足三里,能补血益气,随证局部配穴及患处梅花针叩刺,属循经近部取穴,有疏通患部经络气血,加速病变部功能康复的作用。

艾灸风门正确方法

1.艾条悬灸:每次灸10-15分钟,以温和灸为主,隔日或3日1次,此法多用于中风,高血压等症的防治。

2.隔姜灸:每次10-15壮,艾炷如黄豆或半个枣核大,以局部皮肤潮红温热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此法多用于预防流感等。

3.温灸器灸:将艾条点燃放于灸盒内,放在风门穴处施灸30-60分钟,每日可灸1-2次。

艾灸养肝的好处 艾灸章门-疏肝理气促进消化

艾灸功效:章门意指肝经的强劲风气在此风停气息,是足厥阴肝经上的穴位,是八会穴的脏会穴,统领五脏疾病,艾灸章门能够帮助肝疏通气机,维护肝的疏泄正常。

章门取穴:仰卧位或侧卧位,在腋中线上,合腋屈肘时,肘尖处即是该穴。

艾灸方法:手拿点燃的艾条,燃端对准穴位所在位置,距离皮肤2-3厘米,灸治10-20分钟。

艾灸的穴位有哪些

1、足三里灸

常灸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能增强体力、解除疲劳、防衰抗老、祛病延年。对感冒、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脑出血、低血压、动脉硬化等都有预防作用。所以古人把足三里灸叫做“长寿灸”。

灸治方法:点燃艾条,距足三里穴3厘米处熏灸,局部有温热舒适感时固定艾条不动,每次灸10~15分钟,以灸至局部稍红为度,隔日灸1次,每月可灸10次。

2、身柱灸

身柱穴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儿童做身柱穴保健灸,能促进发育,增强食欲,不易感冒。无论儿童或成人,常灸身柱穴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方法:取艾绒适量卷成香烟大小,用温和灸法灸5~10分钟即可,隔日1次,每月最多10次。

3、风门灸

风门穴位于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灸风门穴有预防感冒和脑出血的功能。对肩背酸痛、颈部痉挛、头痛都有防治作用。如有感冒先兆,可用艾条在双风门穴上各温和灸10~20分钟,使脊背感到暖和,就能预防和减轻感冒。

如感冒迁延不愈,用艾条灸风门,每日1次,每次10~20分钟,连灸3~7日,可痊愈。对曾有过中风病史者,每次灸10分钟,每天灸2~4次,可预防中风复发。

落枕艾灸哪个位置图 落枕艾灸穴位的效果

灸风门穴可驱散风寒之邪;灸天柱,肩中俞,肩井,天宗,阿是穴,可以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祛散风寒的作用。若伴随肩痛加肩髃,肩髎穴;若臂痛加曲池,外关穴。

艾灸风门的好处 风门穴名解析

风,风邪,门,门户,该穴位在易为风邪侵入之处,并能治风邪之为病,故被人为是风邪出入之门户。

相关推荐

三伏天艾灸的四大好处 三伏天艾灸要注意什么

因为艾灸时不能吹到风,艾灸前请关小门窗,房间内不可以通风。夏天也是,不可通风不可开空调。 饭后不可以马上艾灸,饭后1小时后才可以灸,因为过饱不可以艾灸艾灸时不可以过饱或过饥,心情大悲大喜大怒也不可以艾灸,要保持心情平静舒缓。 艾灸中必须多喝温开水,便于排毒,水温可以稍微高点。不可以喝冷开水,夏天也是。 艾灸中如果穴位表面出现湿气,是体内寒气通过穴位排出,体内寒气较重,艾灸起了作用。 艾灸完半小时内,不可以用冷水洗手洗脸。艾灸完毕,全身毛细孔打开,易受寒凉。 艾灸后不可马上洗澡。道理同上。一般情况下,我

三伏天为什么要艾灸 三伏天艾灸需要注意什么

1、因为艾灸时不能吹到风,艾灸前请关小门窗,房间内不可以通风。夏天也是,不可通风不可开空调。 2、饭后不可以马上艾灸,饭后1小时后才可以灸,因为过饱不可以艾灸。 1、艾灸时不可以过饱或过饥,心情大悲大喜大怒也不可以艾灸,要保持心情平静舒缓。 2、艾灸中必须多喝温开水,便于排毒,水温可以稍微高点。不可以喝冷开水,夏天也是。 3、艾灸中如果穴位表面出现湿气,是体内寒气通过穴位排出,体内寒气较重,艾灸起了作用。 1、艾灸完半小时内,不可以用冷水洗手洗脸。艾灸完毕,全身毛细孔打开,易受寒凉。 2、艾灸后不可马上洗

针灸后可以游泳吗 针灸可以什么穴位

风门灸适宜于青年人体质较弱,常患感冒者。具有宣肺解表、疏散风邪的功效。温和灸:用艾条对准双侧风门穴熏灸各20-30分钟,隔日一次。隔姜灸:在感冒流行期间,采用黄豆大艾炷施隔姜灸,每次5-10壮,以局部皮肤温热舒适、皮肤潮红为度,隔日一次。 足三里灸是中老年人保健灸的要穴。具有补脾胃、调气血、助运化、补虚弱、扶正培元、祛邪防病的功效。温和灸:点燃艾条,于足三里穴上距皮肤3厘米处熏灸,局部有温热舒适感时固定艾条不动,每次灸20-30分钟,以灸至局部稍红晕为度。 神阙灸老年人阳气不足、真元虚惫者尤宜之。具有复苏

感冒艾灸哪里效果最好 颈后大椎穴

大椎是督脉与诸阳经之会,主一身之阳气,用艾灸温和灸颈后大椎穴20分钟,配穴可选择风门穴,艾灸3到5分钟。 大椎穴位置:当低头时,脖子后方最突出的,左右转动时,随头选择的棘突骨就是第七颈椎,其下方的凹陷处就是大椎穴。艾灸大椎穴能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流感,主治发热、感冒症状。 风门穴:在大椎穴往下数两个脊椎处,棘突旁开1.5寸。风门穴是风邪进出的门户,艾灸这个穴位,可以疏风散寒,治疗风寒感冒。

艾灸疗法治百病

【美容】 现代人生活压力过大,体内淤积各种毒素排泄缓慢,肌肤对化妆品、营养品的吸收减慢,引发一系列面部问题。面部温灸通过热原理与中草药艾草的作用,美容师在面部进行排毒滚动,促进面部血液循环,打开毛孔,温补气血,增强肌肤的免疫力及对产品的吸收。优点:温灸温热再配合中草药艾草条,在面部轻轻滚动,可替代了美容师按摩,让面部血液循环加速,促进产品的吸收,在温肌散寒、活络经气的享受中完成有效的美容护理。 【保健】 温经通络,益气驱风,活血止痛,改善局部循环,增加免疫力。肩周炎,腰肌劳损,腰腿疼痛,骨质增生,胃脘寒痛

艾灸有什么禁忌

艾灸调理要注意以下一些事项: 烂用劣质艾条 许多制作粗劣的艾条,杂质、颗粒和整颗的叶子甚多,再加上制作松软,燃烧过程极易掉灰,甚至整个火头掉落身上,烫伤肌肤。另外,使用这种艾条艾灸,本身就损经脉,伤肌肤,所以要慎重选择艾条,不要贪图以伤害身体为代价的便宜。最基本的选艾标准:无杂质颗粒;必须是艾绒制作而成;尽量选择卷制紧致的艾条。 正确熄灭艾条 艾条、艾绒属于易燃物,即使看不到丝毫烟气,艾条里面仍可能在微弱燃烧。这样的事就已经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了,运气好的损失一支艾条,一件衣服,一条被子,运气不好损失就不

伏天艾灸后背怎么做 伏天艾灸后背哪些穴位

后背艾灸的穴位主要有四个:大椎穴、风门穴、身柱穴、命门穴。可以自己摸到这几个穴位,用艾灸盒做艾灸。也可以去理疗馆,将后背交给专业的技师打理。

感冒艾灸哪里效果最好

大椎穴 大椎是督脉与诸阳经之会,主一身之阳气,用艾灸温和灸颈后大椎穴20分钟,配穴可选择风门穴,艾灸3到5分钟。 大椎穴位置:当低头时,脖子后方最突出的,左右转动时,随头选择的棘突骨就是第七颈椎,其下方的凹陷处就是大椎穴。艾灸大椎穴能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流感,主治发热、感冒症状。 风门穴:在大椎穴往下数两个脊椎处,棘突旁开1.5寸。风门穴是风邪进出的门户,艾灸这个穴位,可以疏风散寒,治疗风寒感冒。 合谷穴 合谷穴即我们俗称的虎口,感冒的时候艾灸合谷穴能够有效缓解鼻塞流清鼻涕的症状。 艾灸的时候要注意,

秋天可以艾灸吗 秋天艾灸注意事项

1、因为艾灸时不能吹到风,艾灸前请关小门窗,房间内不可以通风。夏天也是,不可通风不可开空调。 2、饭后不可以马上艾灸,饭后1小时后才可以灸,因为过饱不可以艾灸。 3、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禁灸;过饥、过饱、酒醉禁灸;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禁用;身体发炎部位禁灸。 4、艾灸时不可以过饱或过饥,心情大悲大喜大怒也不可以艾灸,要保持心情平静舒缓。 5、艾灸中如果穴位表面出现湿气,是体内寒气通过穴位排出,体内寒气较重,艾灸起了作用。 6、艾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艾灸完毕,全身毛细孔打开,易受寒凉

百日咳艾灸行吗

百日咳通过艾灸可以调理。 身体不佳,先天不足,后天缺补,导致肺脾气虚,内隐伏痰,外感风邪,这是引起百日咳最为常见的原因。通过艾灸相关穴位,可以调理身体阴阳平衡,宣通肺气,驱散风邪,调理气机,增强身体抵抗力,起到防治百日咳的作用。 邪侵肺卫型百日咳艾灸方法 治法:宣肺化痰止咳。 艾灸处方:大椎,列缺,肺俞,风门,合谷。 艾灸方义:选大椎解表,风门,肺俞,肃肺疏表;合谷,列缺,为手阳明,太阴经原络配穴法,以清热化痰,解表止咳。 艾灸方法: 1.隔姜灸:选大椎,风门,肺俞三穴,艾炷如麦粒大,切鲜姜片垫铺穴上,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