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出现便秘 我们不妨试试按摩

出现便秘 我们不妨试试按摩

1、按摩腰骶

(1)按揉肾俞穴:坐于床上,两手叉腰,两拇指按于两侧肾俞穴上,适当用力按揉1分钟。

(3)推擦腰骶部:坐于床上,两手五指并拢,以掌根贴于同侧的腰骶部,适当用力自上而下地推擦数次,直至腰骶部发热为度。

2、按摩腹部

(2)提拿腹肌:仰卧于床上,两手同时提拿捏腹部肌肉1分钟。

(2)推肋部:仰卧于床上,两手掌放在体侧,然后用掌根从上向下推两侧肋部,反复做1分钟。

(3)摩腹:仰卧于床上,用右手或双手叠加按于腹部,按顺时针做环形而有节律的抚摸,力量适度,动作流畅。约3~5分钟。

3、按摩四肢

(1)按揉足三里穴:坐于床上,两膝关节自然伸直,用拇指指腹按在同侧的足三里穴用力按揉1分钟,感觉酸胀为度。

(2)按揉合谷穴:以一侧拇指指腹按住合谷穴,轻轻揉动,以酸胀感为宜,每侧1分钟,共2分钟。合谷穴是全身四大保健穴之一,也是清热止痛的良穴,可以有效缓解因便秘造成的头晕、饮食不振、情绪烦躁、黄褐斑和腹痛等症。

(3)按揉三阴交穴:坐于床上,两膝关节自然伸直,用拇指指腹按于同侧的三阴交穴上,适当用力按揉1分钟,感觉以酸胀为度。

(4)按揉支沟穴:以一侧拇指指腹按住支沟穴,轻轻揉动,以酸胀感为宜,每侧1分钟,共2分钟。支沟穴是治疗便秘的特效穴。

小儿哮喘 不妨试试中医穴位按摩

按揉丰隆

此穴在小腿前外侧,外膝眼(膝盖外下方凹陷处)与外踝尖连线的中点处。按摩此穴能和胃气、化痰湿、清神志,治疗咳嗽、眩晕、腹痛、下肢痛、咽喉肿痛等症。

点按少商

此穴在拇指末节桡侧(即手背朝上远离食指的一侧),距指甲根角0.1寸处(约0.1cm)。用拇指指腹先后点按两侧少商穴各1~2分钟。按摩此穴能通经气、苏厥逆、清肺逆、利咽喉,治疗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呼吸衰竭、卒中昏迷等症。

点按天突

此穴位于胸骨切迹上方正中凹陷处。用食指或中指指腹慢慢地点按天突穴1~2分钟。按摩此穴能宣肺化痰、利咽开音,治疗咳嗽、支气管哮喘、咽喉炎、扁桃体炎等。

点压三里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凹陷)下3寸(相当于自己除拇指外其他四指并拢的宽度),胫骨外一横指处。经常点按此穴,有助于健脾益气,强壮体质,预防哮喘复发。

按揉鱼际

此穴在第1掌骨中点之桡侧,赤白肉际处(即手背与手掌皮肤相交接处)。用拇指指腹先后按揉两侧鱼际穴各1~2分钟。按摩此穴能散风化痰、清肺利咽,治疗咳嗽、气喘、头痛、咽喉肿痛等症。

按揉列缺

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尖按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食指尖处即为此穴。用食指按揉两侧列缺穴各1~2分钟。按摩此穴能宣肺祛风、疏经通络,治疗咳嗽气喘、头痛、咽痛等症。

按揉膻中

此穴位于胸骨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隙,两乳头之间的中点处。用食指或中指的指腹按揉膻中穴3~5分钟。按摩此穴能调气降逆、清肺化痰、宽胸利膈,治疗咳嗽、支气管哮喘、胸痛、胸闷、肋间神经痛等症。

儿便秘试试按摩

当小儿出现便秘后,一般情况下只需按揉膊阳池穴,向下推按后承山穴,并加以按揉腹部就可缓解这种症状。

膊阳池穴为治疗便秘主穴,在腕背横纹上约三指中间处,在此穴位用拇指旋转按揉1-2分钟,可双侧对称同时进行,力度要稍大,进行强刺激,按摩此穴位可以止头痛、通大便。

后承山穴位于腿肚下凹陷中人字纹处,按摩此穴位需要自下而上直推约50-100次,可以起到止抽搐、通经络的作用。

推摩腹部时要用指腹在腹部顺时针方向环转快摩,直至感觉腹部发热、变软即可停下。一般一天按摩一次,5天为一疗程,便秘急性期按摩1-2次即可见效。

专家提醒说,预防小儿便秘,一定要让小儿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要改变单一饮食结构,不偏食,多吃粗纤维食物,适量进食高蛋白食品。

专家医师特别提醒说,如果孩子便秘并伴有脱肛或肛裂,就必须要到医院进行诊治了,切不可擅自在家里处理。

孕妇怎样能马上通便

产后出现便秘,我们可以采用以下防治措施: 充足睡眠:充足的睡眠可以调节产后情绪和缓解便秘。因此,新妈妈要尽量将宝宝交给家人照顾,将自己的生物钟和宝宝保持-一致,在宝宝睡觉的时候自己也休息。 及时排便:在产后不久,新妈妈即使有一-些不舒服也要及时排便,有了便意不要强忍着,忍得时间越长,排便就越困难。 及早下床活动:及早下床活动,既有利于恶露排出,又有助于肠道恢复蠕动,防止尿潴留和便秘。 按摩帮助通便:(1)沿肚脐眼的周围,按顺时针按摩腹部1分钟左右。(2)横擦八膠穴至局部产生热感。

按穴位治痔疮

早在很多年前,痔疮这种疾病就伴随着我们。中医专家说,治疗痔疮,我们可以试试中医的方法,专家说,常按长强穴和承山穴,对于治疗痔疮的方法非常大,那么这两种穴位,分别应该如何治疗痔疮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专家的介绍吧!

俗话说“十人九痔”,这也说明痔疮发病率很高。那么,如何防治痔疮呢?中医认为,人体上有个重要的养生穴位长强穴,按摩此穴可防治痔疮。如果再配合承山穴,疗效更显着。

二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云:“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明确指出了痔疮的形成与饮食不节、起居不时、感受湿热等有关,而后世医家根据自己的临床体会及前人的经验,又进一步指出,病因与久忍大便、久痢久泻、酗酒、嗜食辛辣、年老体衰、妇人妊娠、久坐久行等都有极大关系。治痔疮,常按这两大养生穴位。

长强穴

在尾骨尖端下,尾骨尖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属于督脉,可治疗痔疮、脱肛、便秘、腰疼等。多用于治疗腰神经痛、痔疮等。配合承山穴可治痔疮。

患者俯卧,双脚稍稍分开,用手指揉、按压此穴,每次揉4分钟,双手交替按摩。每日2次。

承山穴

人体承山穴位于小腿后面正中,委中穴与昆仑穴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

以大拇指强力漩涡般旋转按压腓肠肌两肌腹之间的承山穴(用力伸小腿时,在人字纹的凹陷中),按压1分钟,停30秒钟再按压1分钟,反复进行,以病者能承受,感到酸、麻感向腘窝、小腿、足底部放散或局部胀满为度,直至疼痛缓解或消失。

指压承山穴能降低直肠瘀血,促使痔静脉的收缩,用治各种痔疾,不论内痔、外痔还是混合痔,其消炎、止痛效果都很迅速,是治疗痔疾的经验穴,被历代医家所公认。另外,承山穴有理气散滞之功,还能治疗大便秘结,而避免便秘是痔疮重要的防治措施。通过上面专家介绍的这两种穴位,如果你正在被痔疮侵扰着,不妨试试啊!

所以说想要更好的远离痔疮,不妨试试以上按摩2种穴位啊!

月经不调试试自我按摩

预备式

平卧床上,双目微闭,呼吸调匀,左手掌重叠于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轻轻放在下腹部,静卧1~3分钟。

团摩下腹

左手掌心叠放在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放在下腹部,适当用力按顺时针、逆时针作环形摩动1~3分钟,以皮肤发热为佳。

功效:益气壮阳,交通心肾。

团摩脐周

左手掌叠放在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放在肚脐下,适当用力按顺时针绕脐团摩腹部1~3分钟,至腹部发热为佳。

功效:温经散寒,调理气血。

揉按关元穴

右手半握拳,拇指伸直,将拇指腹放在关元穴,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

功效:滋养肝肾,调经止痛。

搓擦腰骶

将双手掌分别放在腰骶部两侧,自上而下用力搓擦腰骶部0.5~1分钟,以腰部发热为佳。

功效:强腰壮肾,活血通络。

揉按肾俞穴

两手叉腰,将拇指按在同侧肾俞穴,其余四指附在腰部,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

功效:温补肾阳,强腰壮骨。

按揉足三里穴

将一手食指与中指重叠,中指指腹放在同侧足三里穴上,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双下肢交替进行。

功效:补脾健胃,调和气血。

掌揉血海穴

将双手掌心放在同侧血海穴上,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双下肢交替进行。

功效:活血化淤,通络止痛。

月经期间应停止按摩。注意经期卫生,忌房事、坐浴、游泳等。要保证有充足的睡眠和保持精神愉快。

眼部保养让你年轻的秘诀

眼部保养秘籍一:让热敷成为你的护眼习惯

长时间工作,长时间用眼,很容易导致眼部疲劳。而眼部疲劳长时间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总是让眼部衰老提前到来。如何缓解眼部衰老?不妨试试热敷这个方法,除了传统的毛巾热敷,茶包舒缓眼部,新式的蒸汽眼罩也值得一试的。

眼部保养秘籍二:眼霜不可少

很多人会存在误区,眼霜是上了年纪的女人才使用的。但是如何对“上了年纪”这个词语做定义呢?真正等到眼部衰老出现皱纹时,再来使用眼霜,恐怕也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为自己置备一款清透的眼霜,是保养眼部的有力武器,每天坚持涂抹,可以有防止眼部皱纹地出现。

眼部保养秘籍三:DIY天然眼膜

除了热敷和使用眼霜的方法外,MM们还可试试这个不“烧钱”的眼部保养方法,利用天然材料自制眼膜,经济实用,效果也是值得一提的。比如自制牛奶眼膜,牛奶是我们家中常备的饮品,平时将它放置在冰箱里,要使用时,用化妆棉沾湿,敷于眼睛处,每次保持10分钟,可以起到淡化皱纹,消除眼袋的功效。不过要记住的是牛奶要选择脱脂牛奶。

眼部保养秘籍四:DIY按摩式抗衰老

眼部按摩也是十分有效的眼部保养方法,通过拍打按压眼周肌肤可以消除初期的眼部老化问题。而由压力、血液循环不畅、干燥而形成的眼周肌肤问题,则可以通过按压来改善。晚上沐浴后,肌肤得到了充分的温热,这时便可以通过按摩来改善眼部问题了。

面部肌肤暗沉怎么办 不妨试试面部按摩吧

一、以眉毛为基点按摩

用双手按摩圆圈、用食指、将中指和无名指伸展到额头,然后用眉毛作为基点,在太阳穴的方向打圈按摩。皮肤应该有拉起的感觉,有必要仔细按摩太阳穴。

二、鼻子和鼻翼两侧的按摩

我们经常忽视对鼻子的按摩。用中指轻轻按摩鼻子两侧。这将拉伸皮肤并防止出现水平条纹。同时按摩鼻翼两侧3分钟,中指指腹紧贴鼻沟,上下进行移动,约六次左右,使积聚的污垢漂浮上来。为了在按摩过程中消除多余的皮脂,请使用一点力量。

三、对嘴角两侧进行按摩

在两侧嘴角落外快速抬起。用中指和无名指从下唇的中心向嘴的左右两角滑动3次。这具有缓解口角处皮肤松弛的作用。

四、两侧的脸颊上按摩

在两侧的脸颊上进行各种按摩。以下颚为中心,用指尖的中指和无名指,沿耳朵方向做圆形按摩,并用大动作移动整个脸部约三次。

五、刺激太阳穴的按摩

用手指轻轻刺激太阳穴。这将促进淋巴循环,并利用自己感觉恰到好处的力量。

六、眼睛周围的皮肤按摩

仔细并小心地按摩容易出现水肿的眼睛周围的皮肤。基于眼角用中指和无名指的覆盖眼睛周围的区域,并将手指轻轻向外抚摸约三秒钟。这时太阳穴也顺带轻轻进行按摩。

七、用一点力按摩血管和颈部淋巴

用一点力按摩血管和颈部淋巴。此时,应该再次补充一点按摩霜,使用整个手掌从下往上抬起颈部,到达颈部中心时轻轻用力,并在两侧加一点力。按摩时将下颚微微抬起,这样更有利于进行按摩的动作。

排便不通畅试试中医按摩

1、天枢

属足阳明胃经穴,又是手阳明大肠之募穴,位于神阙穴(脐中)旁开两寸处。

具有调理肠胃、行气活血之效,尤适宜气滞所致之便秘。每次按压10~15分钟,每日两次。

2、足三里

属足阳明胃经之合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

具有调理脾胃、疏通经络、解痉止痛之效,并有强壮作用,尤适宜气血亏虚所致之便秘。每次按压10~15分钟,每日两次。

3、敲带脉

也就是敲身体两侧、腰边的赘肉。

带脉有“总束诸脉”的作用,敲击带脉能提高人体的排毒能力,改善便秘。需要注意的是,敲击时用力并不是越大越好,以身体能承受为宜。每晚睡觉前躺在床上,用手来回敲打即可。

4、揉摸腹部

通过揉摸腹中部的大横穴位、天枢穴和下腹部的气海穴、腹结穴等,也可以达到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的作用。

按摩时将两掌重叠,扣于脐上,稍加用力,沿顺时针方向按揉,力度要渗透进腹腔,令肠道能跟随手掌在腹腔中动,以腹内有热感为佳。

5、按摩腰骶

身体坐直,两手五指并拢,以掌根自上而下地推擦腰骶部,直至腰骶部发热。

给小儿健脾胃不妨试试推拿按摩

要求:

1、每天推拿按摩约5~10分钟即可,应坚持3个月以上。

2、本手法不宜在饭前空腹或饭后立即进行。

3、推拿按摩时,室内温度应在22摄氏度以上,防止宝宝着凉。

4、小儿推拿按摩的手法应轻重适宜,不要让宝宝觉得不舒服。

第一步

按揉推四横纹:四横纹穴位于手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的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操作时,医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食指或中指指端分别按揉四横纹穴,约2~3分钟;也可推四横纹穴,将小儿四指并拢,医者用右手拇指自小儿的食指横纹处推向小指横纹,推50~100次。此法具有调中行气、和气血、除胀满的作用。

按揉推板门穴:板门穴位于小儿手掌大鱼际处。操作时,医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按揉板门穴。按揉时,顺逆时针皆可;也可使用推法,由拇指指根推向腕横纹可止泻,由腕横纹推向拇指指根能止呕,来回推可调整脾胃功能。按揉2~3分钟,推50~100次。

推脾经穴:脾经穴在小儿拇指桡侧面。操作时,医者左手中指或无名指夹住小儿左手四指,再以拇指与中指捏住小儿拇指,医者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后,直推小儿脾经穴,从拇指指尖推向拇指根,推50~100次,单方向直推,不宜来回推。此法具有健脾和胃的功能。

按摩掌心:操作时,医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按摩小儿掌心50~100次,按揉时,顺逆时针皆可。

第二步

腹部按摩:小儿采取平卧位,医者用右手四指或手掌,在小儿腹部,以脐为中心,做圆周运动。顺大肠方向为泻,适宜大便偏干者;逆大肠方向为补,适宜大便偏稀者;一般多选择顺逆各半,约按摩50~100次。操作时,手法不宜过重,应轻重适宜;医者手不宜过凉,应温暖。此法有调脾和胃的作用。

第三步

足底按摩(揉涌泉穴):涌泉穴在脚心,屈趾时,足掌心前正中凹陷中。医者用中指、食指或拇指指端揉该穴,按揉时,顺逆时针皆可。按揉2~3分钟。此法有止吐泻、调脾胃的功能。

冬天便秘 试试按摩

1、敲带脉

也就是敲身体两侧、腰边的赘肉。带脉有“总束诸脉”的作用,敲击带脉能提高人体的排毒能力,改善便秘。需要注意的是,敲击时用力并不是越大越好,以身体能承受为宜。每晚睡觉前躺在床上,用手来回敲打即可。

2、揉摸腹部

通过揉摸腹中部的大横穴位、天枢穴和下腹部的气海穴、腹结穴等,也可以达到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的作用。按摩时将两掌重叠,扣于脐上,稍加用力,沿顺时针方向按揉,力度要渗透进腹腔,令肠道能跟随手掌在腹腔中动,以腹内有热感为佳。

3、按摩腰骶

身体坐直,两手五指并拢,以掌根自上而下地推擦腰骶部,直至腰骶部发热。

女性如何调理痛经不妨试试穴位按摩

1、太冲穴

揉太冲穴:揉太冲具有明显疏肝止痛的作用。不仅可以治疗痛经,还可以治疗一切妇科疾病。

位置:脚大趾与第二趾之间。

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1分钟。

2、三阴交穴

按揉三阴交穴:按揉三阴交具有交通心肾,引火下行的作用,对所有妇科疾病疼痛均有缓解作用。

位置: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三阴交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三阴交1分钟。

3、子宫穴

点揉子宫穴:刺激子宫穴是直接针对女性生殖器的调理手法,疗效显著,具有活血化淤、理气止痛的作用。

位置:子宫穴位于下腹部,脐下一横掌处(脐下4寸)正中。左右旁开四横指(旁开正中线3寸)的距离各有一点即是此穴。

按摩方法:用双手食指、中指按压住两旁子宫穴,稍加压力,缓缓点揉,以酸胀为度,操作5分钟,以腹腔内有热感为最佳。

4、血海穴

揉按血海穴:揉按血海穴具有引血归经,治疗血分诸病的作用,按压血海穴能够缓解月经期的小腹疼痛。

位置: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在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有一块隆起的肌肉,肌肉的顶端就是血海穴。

按摩方法:两个大拇指重叠按压这个穴位,痛经的时候通常左腿也会一起痛,多刺激左腿。要是在腰上放一个暖水袋效果会更好。

自我按摩对痛经的治疗,一般多主张在经前5~7天开始治疗,月经来潮后停止,待下次月经来潮前再施手法治疗。按摩的目的是引血下行,因此治疗须在经前当下腹部、腰骶部出现疼痛时操作。如手法得当,可使经期提前1~2天,随着经血排出,疼痛也会随之消失或减轻。

治痛经的按摩手法源于中医,有些人可能对穴位掌握不太精准,有可能会影响按摩效果,因此建议希望通过按摩治疗痛经的朋友可以找到专业的中医师咨询按摩手法。

相关推荐

宝宝断奶三天没拉大便 宝宝断奶后便秘试试按摩方法

位置:小儿推拿中的大肠穴位于小儿食指外侧近拇指端,为食指指尖到虎口的一条直线上。 推拿方法:进行推拿的时候可用手指的指腹轻盈、快速、稳健的从小儿的虎口处往外推至食指指尖处,反复来回推200次。 将小儿平卧与床上,推拿时用手掌根部着力,较小的儿童可将食指中指并拢,用指腹着力,在小儿小儿腹部做顺针抚摩约5分钟。此处,在进行推拿按摩时一定注意按摩的方向,只有通过顺时针的按摩腹部才有助于缓解小儿便秘症状。 位置:龟尾穴位于小儿臀部的尾椎骨处,通过对龟尾穴的刺激可以通调督脉,调理大肠的功能,能够有效的缓解小儿便秘

初春吃什么养生 准备养阳

从“秋冬养阴”过渡到“春夏养阳”。养护阳气,可以试试按摩腹部。你可以这样:仰卧床上,以肚脐为中心,用手掌在肚皮上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摩200次。这样既有利于促进消化、预防便秘,又有助于腹部的保暖,提高睡眠质量。提肛也可固精益肾、提振阳气。日常可以多试试

解决便秘九种方法不一试

偏方1.早上空腹喝水法 首先先了解便秘的原因之一就是饮水量不足,肠道内食物残渣水分不断被吸收,因而导致大肠蠕动变慢,营养师表示,一起床补充水分确实有消除便秘的效果,因为夜间肠胃都处于休息状态,早上未进食前喝水,肠胃运作会比平常快速,让水分立即输送到大肠,增加粪便的含水量,柔软的粪便也更好排出,建议早上空腹时喝两杯的温开水,一杯约240cc。 偏方2.喝优酪乳 冰凉的饮料对肠胃比较敏感的人就较刺激,所以有些人喝下后就会拉肚子,优酪乳中的益生菌才是帮助消化的主因,益生菌在肠道中会让其中的纤维素发酵,生成的有机

白领腰痛试试这样按摩

1、腰部推拿法 保持坐姿,将双手摩擦发热之后放于后腰正中,从上到下推拿,来回推拿三十次左右,到腰部有发热感为止。 2、正确揉捏腰后侧 坐姿躺势均可,双手并拢掌心朝里放于腰部后侧,双手左右来回揉捏,保持五到十分钟,感到腰部发热为止。 3、捏腰部肌肉 坐姿保持上身直立,将双手放于腰部两侧,双手拿捏腰侧部肌肉,一捏一放捏拿腰部肌肉,做到二十次左右,感觉腰侧部肌肉不再紧绷就好。 4、腰部滚动按摩法 坐式,双手握成拳状,放于后腰,想周围滚动按摩,左右上下均可,反复进行滚动按摩,可以缓解腰部的酸痛。 5、穴位按摩

宝宝便秘怎么调理

1、少量多餐 宝宝的胃部容量很小,吃粗糙、大块或过量的食物,很容易阻塞到肠胃处,出现便秘症状。所以,宝宝吃饭应该采取少量多餐的原则,妈妈可以给他准备一个小碗,每次盛饭的份量约为大人的1/3或1/4就好,这样宝宝不会有永远吃不完的感觉,也比较有成就感。 2、巧补益生菌 补充益生菌可以刺激肠蠕动,促使排大便。 3、汤汤水水疏通肠道 推荐的汤有: (1)绿豆薏仁汤: 绿豆、薏仁富含纤维质,不但可以改善便秘的症状,还有清热退火的功效。 (2)红枣汤: 红枣具有补中益气的作用,中医认为红枣也有通心腹邪气的功效,所以

如何排毒最有效

排便 吃三餐排便3次会更好。每天排便1次到3次成形的大便算是正常的。如把粪便贴在身上皮肤(没有人会这么做,您不试一下),半天就会使皮肤发痒红肿。那么我们怎能让大便在肠子里滞留二天呢? 按摩 按摩背部淋巴腺,有助排毒,但是被动式的。 运动 会冒汗排毒,是属于主动性的。 早晚做腹部按摩有助排毒 生活节奏快,没有规律的饮食,使得很多白领一族的体内都藏了大量的“毒”,排毒,成为很多女性节后的健康口号。 其实所谓的“毒”,按照中医的说法就是宿便在肠道内的残留。白领一族不试试这些方法,尽早排除体内的“毒”。 一是

预防空调病的小妙招

搓搓鼻翼 夏季室内外的温差常常会让人一不小心就受凉,鼻子不通气,甚至诱发鼻炎。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喉科主任杨明介绍说,发生鼻炎的主要原因是鼻黏膜敏感、鼻腔的免疫能力降低。每天抽空用冷水洗鼻有利于增强鼻黏膜的免疫力。同时还可以多揉搓鼻翼,以改善鼻黏膜的血液循环,有助缓解鼻塞、打喷嚏等过敏性鼻炎症状。 按按脖子 空调房里待久了,不少人会出现流鼻涕、鼻塞,疲劳感加强等类似感冒的症状。此时不试试按揉后脖颈的风池穴(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与耳垂平行的陷窝处)。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推拿科主治中医师王亮

吃辛辣的东西胃疼怎么办 穴位按摩止痛

胃痛厉害的时候,不试试按摩梁门穴来止痛,这个穴位位于肚脐上方,心下部,为津梁关要,胃气出入之重要门户,按摩的时候取仰卧位,按摩剑突与脐连线的中点,旁开2寸,用中指指腹进行点揉,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进行,点揉力度要均匀,柔和,渗透,使力量深达深层组织。可以治疗胃痛,腹胀,呕吐等症。 胃痛的时候,用双拇指按揉双腿足三里穴,足三里穴在膝盖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待有酸麻胀感3到5分钟,胃痛可明显减轻,乃至消失。足三里穴是胃经的合穴,按揉该穴位可以疏通胃气,和络止痛。

养肝可以试试按摩穴位

1.膻中穴和肩井穴,是胸肩部的2个“撒气穴”。 膻中穴,位于两乳之间,可以宁心神、除闷。按摩时,用大拇指腹稍用力揉压穴位,每次揉压5秒,休息3秒。在生气时,往下捋100下,具有顺气的功效,还对岔气也有很好的养生作用。用拳头敲打肩井穴对缓解颈疲劳有帮助,还可以使大脑供血充足、治疗头痛。按摩肩井穴位还可对乳房胀痛、乳腺增生、乳腺炎有改善作用。 2.角孙穴、风池穴和太阳穴,是头上的“撒气穴”。 按压这些穴位可以明目醒脑、舒缓疲劳、焦虑,还可以治疗头痛,眩晕等病症。有些人在按摩完角孙穴后会打嗝,表示按摩养生起到了

便秘能吃冷面吗

在生活当中很多人对冷面非常的喜欢,不仅食用方便,而且还可以给你带来不一样的味道感受,尤其是在炎热夏天的时候很多人对冷面非常的钟爱,而实际上吃冷面对于便秘是不会造成影响的。 习惯性便秘可以吃冷面 意见建议:对于习惯性便秘患者膳食中应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多吃粗粮、杂粮、蔬菜、水果等食物;多喝水,还可以喝些蜂蜜水,蜂蜜可以促进润滑肠道,促进排便。冷面是有面粉制作而成的,拌以醋、酱油、辣椒、黄瓜、豆芽等,为机体提供能量,是可以吃的。 1。 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无论有无便意,都去厕所试一试,时间长了,自然能养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