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阿尔茨海默性痴呆有哪些表现

阿尔茨海默性痴呆有哪些表现

1、有时因记忆减退而出现错构和虚构;或因找不到自己放置的物品,而怀疑被他人偷窃;或因强烈的嫉妒心而怀疑配偶不贞。

2、片段的妄想,可随着痴呆的加重而逐渐消退,患者的视空定向能力也常在早期受损,不能临摹较简单的立体图形,可从神经心理测验时检出。

3、不能正确使用词汇,不能认识镜中自己的形象,尚可有失语、失认、失用及自体部位觉缺失及强握,吸吮等原始反射。

4、有的患者早期以情感障碍为主,表现为躁狂或抑郁症状,有被误诊为功能性精神病的可能,随着病情逐渐加重,痴呆症状日益明显才被确诊。

5、可有性格改变,缺乏羞耻及道德感,不注意个人卫生,不能料理自己的生活,常收集废纸杂物视作珍宝,及至后期,终日卧床不起,大小便失禁,口齿含糊不清,言语杂乱无章、幻觉等。

6、常因急性精神创伤,更换环境或各种躯体疾患所促发,例如无症状性肺炎、尿路感染、骨折外伤、镇静剂过量及营养和电解质紊乱等。

你对老年痴呆知多少

1907年,德国精神神经病学家艾洛斯·阿尔茨海默首先在医学杂志上报道了一例奇怪的病人:一位51岁女性,开始时妒心加重,接着行为变得乖戾、健忘并经常迷路,5年后变成不识人不记事的完全性痴呆,终因衰竭死亡。尸体解剖发现,脑中蛋白呈淀粉样变性斑块沉积,俗称“脑子长了老年斑”。

以后不断有这类病例报告,人们便把此种痴呆称为阿尔茨海默病。随后发现此病主要见于老年人,故又称为老年性痴呆。有人建议将此病名改称为“老年心理变态症”。在日本已改称为“认知症”。

我国有500万老年痴呆病人,每年平均有30万老年人加入痴呆行列,65岁以上老人,年龄每增加5岁,患此病就增加1倍。有20%75岁以上老人死于痴呆病。因此,其被称为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杀手,是未来社会的流行病,也是未来50年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对于老年性痴呆,目前尚无特效治疗办法。但对于早期病人,可以用药物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早期干预老年性痴呆可以延缓其发生或发展5~7年。

老年痴呆的分类

老年痴呆根据其病因主要分为脑变性疾病引起的痴呆——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脑血管病引起的痴呆、混合型痴呆三大类,详细的区分如下。

1、 脑变性疾病引起的痴呆

脑变性疾病引起的痴呆主要是指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在1907年,一位名叫阿尔海默(Alzheimer)的医学家,首先报道了一组65岁以下的病人由于大脑变性而发生的时行性痴呆,以后为了纪念他,把这类疾病命名为阿尔茨海默病,又称为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

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是一种发生在老年期或老年前期的慢性、进行性痴呆。主要的病理变化是大脑皮质广泛的、弥漫性萎缩,即脑变性。

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病程长,病情逐年加重,症状表现大致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发病的早期,大致1~3年。主要表现是记忆力下降。最早出现的是学习新知识困难,对一些事情“记的不如忘的快”,由于记忆力差而影响工作,不能完成新任务,逐渐连原来熟悉的工作也给以完成。严重时,日期记不住,去拿东西时会忘记要拿什么,烧开水时会因忘记了而烧干水壶,出门时会因不记得刚走过的路而迷路。但是,生活料理基本正常。脑电图及头颅CT检查多为正常。智能测查常可以发现记忆力明显下降。

第二阶段病程较长,一般在病后2~10年。此阶段记忆力下降更为明显,不仅不记得最近发生的事,甚至远期记忆也明显下降,无法正确地回忆以往生活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如哪年结婚的、孩子的生日、事业上的成功等等都忘记了。认识、判断能力也发生严重障碍,不知道当的年、月、日,不知季节;不会随冷暖而更换衣服,不会穿衣及鞋袜,严重时大小便不知入厕;不认识同事及邻居,分不出男女性别,甚至连凇及镜子中的自已是谁也不认识。思维混乱,说话时答非所问,文不对题,别人难以理解他要表达的内容是什么。此阶段已基本无法料理自已的生活。行为、性格及人格障碍也是此阶段病变的特点。有的病人终日无事忙,无目的的徘徊,收集废物,无原因的傻笑;有的病人则活动少,呆坐一隅,对周围任何事物不关心;有的病人焦虑不安,甚至不分白天黑夜地吵闹不休;也有的病人出现四肢痉挛,动作不灵活等神经系统的症状。脑电图检查可见到慢波明显增多。脑CT检查常可发现脑室增大,脑沟增宽,皮质轻度萎缩等异常。智能测查提示记忆力、定向能力、思维判断能力都明显降低。

第三阶段为晚期阶段,一般在发病8~12年。主要呈现极明显的智能障碍,病人与周围环境已无法正常接触,语言支离破碎,毫无意义,多数病人表情淡漠,终日少语少动,可出现肢体强直、挛缩,步态不稳,约有1/3的病人会发生癫痫大发作,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脑电图检查可见到全面的慢波化、重度异常。脑CT检查可发现广泛的脑萎缩。记忆及智能测查已无法进行。

从以上三个阶段的病情发展可以看出: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由于大脑皮质全面的弥漫性萎缩,高级神经系统功能的全面障碍而导致记忆力、言语、认识功能、计算力、理解力、判断力、情感以及性格,意志力等智能全面低下,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疾病。目前尚无确切治疗方法。因此必须认识早期症状,尽早发现,及时治疗。

2、 血管性痴呆

血管性痴呆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血管供血障碍所致的痴呆。发病年龄多在50~60岁,以男性为多,半数以上病人有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病史。这是由于血管性痴呆发生多在心脑血管疾病之后,而心脑血管疾病以男性患者为多。本病病情民展迅速,病史中有反复多次的中风发作,多在脑卒中后不久即发生痴呆。病情呈阶段梯样进展,即中风每发作一次痴呆症状加重一次。

根据病理形态可将血管性痴呆分为三型。第一型为弥漫散缺血型,分为完全梗死或不完全梗死、分水岭梗死等。第二型为多发性梗死。第三型为重要部位的梗死,如海马回、丘脑及额叶的梗死。

血管性痴呆的患者早期表现为情绪易激动、头痛、失眠或嗜睡、心悸,以及肢体麻木、偏瘫、语言障碍等脑卒中的症状和体征,继而出现记忆力明显减退,理解能力及分析综合能力也有一定程度的障碍,但病人对自已所患疾病仍保持有一定的认识能力,定向力一般也相对保持较完整,属于局限性痴呆的表现。随着脑血管供血障碍的改善,痴呆的表现也有可能有所减轻。脑CT或磁共振检查可查到脑梗死或脑出血病灶。

3、 混合性痴呆

同时存在有老年痴呆和血管性痴呆的症状,有时鉴别很困难。据欧美各国统计:脑变性疾病引起的痴呆——阿尔茨海默病占50%以上,脑血管病引起的血管性痴呆占15%~20%。据日本的统计资料:阿尔茨海默病占33.7%,血管痴呆占36.3%,混合性痴呆占19。5%,其他原因引起的痴呆占10.5%。我国27个城乡的普查资料表明:60岁以上老人中血管性痴呆的患者率为324/10万人口,阿尔茨海默病为238/10万人口;血管性痴呆的患病率城市高于农村,阿尔茨海默病正相反,农村多于城市。

导致老年痴呆症的病因到底有哪些

1. 脑血管病:最常见的有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是由于一系列多次的轻微脑缺血发作,多次积累造成脑实质性梗死所引起。这也是老年痴呆的病因里常见的一种。

2. 遗传因素:国内外许多研究都证明,老年痴呆患者的后代有更多机会患上此病。这也可作为老年痴呆的病因。

3.营养及代谢障碍:由于营养及代谢障碍造成了脑组织及其功能受损而导致痴呆。

4.脑变性疾病:脑变性疾病引起的痴呆有许多种,最为多见的是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在老年前期发病的又叫做早老性痴呆。其发病缓慢,为逐渐进展的进行性痴呆。这是老年痴呆的病因之一。

阿尔茨海默病的前兆有哪些

早显性阿尔茨海默病:

这种类型的患者65岁前发病,较罕见,低于总发病人数的10%。因为此种类型发病年纪较早,患有唐氏综合症的患儿更易发早显性阿尔茨海默病。患有唐氏综合症的成人,多在45岁左右或50岁出面呈现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

发病年纪越早,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脑损害症状就越严峻。早显性类型,可能与位于人类14号染色体上的基因缺陷有关,此基因与晚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无关。与晚发性比较,早显性肌阵挛较常见,是肌肉抽搐和痉挛。

晚发性阿尔茨海默病:

是阿尔茨海默病最常见的类型,约占90%,多于65岁后发病。晚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约有一半是85岁后发病,可能有也可能没有遗传性。晚发性痴呆也叫做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

宗族性阿尔茨海默病(FAD):

这种类型大部分具有遗传性。宗族中至少两代人呈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宗族性极端罕见,低于总患病人数的1%。发病年纪更早(常常40岁左右),并且在家谱中很容易被发现。

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分类有哪些

阿尔茨海默病已知的有三种类型,医生已经将其分类如下:早显性阿尔茨海默病:这种类型的患者65岁前发病,较少见,低于总发病人数的10%。由于此种类型发病年龄较早,患有唐氏综合症的患儿更易发早显性阿尔茨海默。

阿尔茨海默病已知的有三种类型,医生已经将其分类如下:

早显性阿尔茨海默病:

这种类型的患者65岁前发病,较少见,低于总发病人数的10%。由于此种类型发病年龄较早,患有唐氏综合症的患儿更易发早显性阿尔茨海默病。患有唐氏综合症的成人,多在45岁左右或50岁出头出现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

发病年龄越早,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脑损害症状就越严重。早显性类型,可能与位于人类14号染色体上的基因缺陷有关,此基因与晚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无关。与晚发性相比,早显性肌阵挛较常见,是肌肉抽搐和痉挛。

晚发性阿尔茨海默病:

是阿尔茨海默病最常见的类型,约占90%,多于65岁后发病。晚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约有一半是85岁后发病,可能有也可能没有遗传性。晚发性痴呆也叫做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

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FAD):

这种类型大部分具有遗传性。家族中至少两代人出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族性极其少见,低于总患病人数的1%。发病年龄更早(经常40岁左右),并且在家谱中很容易被发现。

阿尔茨海默症的原因

阿尔茨海默性痴呆的病因至今不明,关于其病因的研究有很多,但都没有真正下定论,所以才称呼阿尔茨海默性痴呆为原发性痴呆。在这样的情况下,目前没有开发出可以治愈阿尔茨海默性痴呆的特效药,所能做的只是减缓发病的趋势。

中医界对阿尔茨海默性痴呆的病因最主流的看法是由于年老肾虚引起的,《灵枢·海论》中指出:“髓海有余,则轻劲交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胜癌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老年以后气血亏损,五脏功能失和,肾虚髓减、神机失用是痴呆发生的根本病机。因为肾系先天之本,肾藏精,主骨生髓,上通于脑。人的视、听、嗅、感觉及思维记忆等皆出于脑。脑的这些功能又都在脑髓的充实下才能发挥,而髓海的充实又依赖于肾气的温煦充养。《医方集解》指出,“肾气不足则志气衰,不能上通于心,故迷惑善忘也”。

血瘀引起阿尔茨海默性痴呆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看法。《血证论·瘀血》也说:“瘀血攻心,心痛、头晕、神气昏迷”。老年随着年龄渐增、长期受到七情的干扰,导致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失去平衡,进而产生气血瘀滞,意识异常而发生痴呆,因大脑持续缺血与代谢性损伤而出现感知、记忆、抽象概括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等严重障碍,并且全脑血流量的降低程度与痴呆的严重程度成正比,这给瘀血学说以有力的支持。

还有一种说法是阿尔茨海默性痴呆与脾胃虚弱有关。从“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为诸虚之本”的理论出发,认为脾胃虚弱是导致阿尔茨海默性痴呆的原因。由虚而致痰浊血瘀,痰瘀互结阻塞清窍,加速痴呆的形成。由此可见本病的病因是气血亏损,心神失养或因年迈之人,脾气不足,或气血不足,或血瘀气滞,脏腑化生之气血不能上荣于脑,脑海不充,心神失养导致痴呆的发生。

有医家认为痴呆当从“心”论治,因为中医认为“心乃五脏六腑之大主”,“心乃君主之官”,“心主神明”。凡情志上的问题当从调心论治。

总的来说,阿尔茨海默性痴呆的部位在脑,但中医认为与心肝脾肾关系密切,老年脏腑功能减退,精、气、血不足,是老年痴呆发生的内在体质因素。中医对阿尔茨海默性痴呆的治疗是因人而异,区别对待的,要从具体的脉象上得出病人需要的治疗方向。比如,肾亏的病人就应当应用补肾填精的方法治疗。

阿尔茨海默病能活多久

阿尔茨海默病又被称为老年痴呆,老年痴呆症是有早、中、晚期。老年痴呆症患者主是死于老年痴呆症的并发症和内脏功能衰竭。

根据病因,老年痴呆症主要分4大类:

1.老年性痴呆:即阿尔茨海默氏病(AD),比例为50%-75%。

2.血管性痴呆:比例为5%-20%。

3.混合型痴呆:即老年性痴呆与血管性痴呆同时存在。

4.其他类型的痴呆:如脑外伤、中毒、B族维生素缺乏、脑积水、帕金森病、慢性病毒脑炎等引起的痴呆。

需要到正规医院神经内科检查一下,确诊具体类型、分期后对症治疗。不同类型、分期后治疗办法是有区别的。阿尔茨海默病病人能活多久这个问题,也许还得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随着人们对早期痴呆识别能力及护理水平的提高,部分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程已可以达到10年以上。

痴呆国际疾病诊断标准

目前常采用1992年第十次修订(ICD-10)的关于老年性痴呆的国际疾病诊断标准:

(1)存在痴呆。

(2)潜隐起病,缓慢变化,通常难以指明起病的时间,但他人会突然察觉到症状的存在。在进行性发展过程中,可出现一个相对稳定期。

(3)无临床依据或特殊检查的结果能够提示精神障碍是由其他可引起痴呆的全身性疾病或脑的疾病所致(例如,甲状腺功能低下、高血钙、维生素B12缺乏、烟酸缺乏、神经梅毒、正常压力脑积水或硬膜下血肿)。

(4)缺乏突然性、卒中样发作,在疾病早期无局灶性神经系统损害体征,如肢瘫、感觉丧失、视野缺损及运动协调不良(但这些症状会在疾病晚期出现)。

我国中华医学会于1989年也制定了老年性痴呆的诊断标准;

(1)符合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2)符合痴呆的诊断标准;

(3)起病缓慢,痴呆的发展也缓慢,可有一段时期不恶化,但不可逆;

(4)不是脑血管疾病所致的痴呆;

(5)通过病史、体检或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特定原因所致的痴呆;

(6)通过病史和精神检查,排除抑郁所致的假性脑器质性痴呆。

老年性痴呆尚可通过各种痴呆量表如MMSE、HDS、HIS以及ADL,并结合临床表现确定是否存在痴呆或可疑痴呆,是阿尔茨海默型痴呆还是血管性痴呆?痴呆的程度?痴呆的日常生活能力等情况。

美国国立神经病语言障碍卒中研究所和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疾病协会成立了一个工作组,提出了一个内容详尽、具体的诊断标准,称为NINCDS-ADRDA阿尔茨海默病诊断标准,将阿尔茨海默病根据诊断方法和把握度分为明确的阿尔茨海默病、可能性大的阿尔茨海默病、可能的阿尔茨海默病。此标准也较常用。还有其他一些诊断标准,都大同小异,这里不再一一介绍。

阿尔茨海默病有哪些类型

阿尔茨海默病已知的有三种类型,医生已经将其分类如下:早显性阿尔茨海默病:这种类型的患者65岁前发病,较少见,低于总发病人数的10%。由于此种类型发病年龄较早,患有唐氏综合症的患儿更易发早显性阿尔茨海默。

阿尔茨海默病已知的有三种类型,医生已经将其分类如下:早显性阿尔茨海默病:

这种类型的患者65岁前发病,较少见,低于总发病人数的10%。由于此种类型发病年龄较早,患有唐氏综合症的患儿更易发早显性阿尔茨海默病。患有唐氏综合症的成人,多在45岁左右或50岁出头出现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

发病年龄越早,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脑损害症状就越严重。早显性类型,可能与位于人类14号染色体上的基因缺陷有关,此基因与晚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无关。与晚发性相比,早显性肌阵挛较常见,是肌肉抽搐和痉挛。

晚发性阿尔茨海默病:

是阿尔茨海默病最常见的类型,约占90%,多于65岁后发病。晚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约有一半是85岁后发病,可能有也可能没有遗传性。晚发性痴呆也叫做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

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fad):

这种类型大部分具有遗传性。家族中至少两代人出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族性极其少见,低于总患病人数的1%。发病年龄更早(经常40岁左右),并且在家谱中很容易被发现。

相关推荐

阿尔茨海默病病因是什么

1、脑变性疾病:脑变性疾病引起的痴呆许多种,最为多见的是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在老年前期发病的又叫做早老性痴呆。其发病缓慢,为逐渐进展的进行性痴呆。除此之外,还皮克病、廷顿舞蹈病性痴呆、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帕金森病性痴呆等等。后面的这些痴呆都比较少见。 2、脑血管病:最常见的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是由于一系列多次的轻微脑缺血发作,多次积累造成脑实质性梗死所引起。此外,还皮质下血管性痴呆、急性发作性脑血管性痴呆,可以在一系列脑出血、脑栓塞引起的脑卒中之后迅速发展成痴呆,少数也可由一次大面积的脑梗死引起。总

健康饮食远离老人痴呆症

美国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坚持摄入以蔬菜、水果、坚果、鱼肉和禽肉等为主的健康食品的人,患阿尔茨海默氏症(老年性痴呆)的风险较低。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日前发表研究报告说,他们对2100名65岁以上纽约市民的饮食习惯进行了调查。其中273人在研究进行的4年里罹患阿尔茨海默氏症。 研究人员说,被调查者中些人常吃猪、牛、羊肉等“红肉”和高脂肪食品,但少吃水果、蔬菜和禽肉;而些人常进食蔬菜、坚果、禽肉和鱼肉,较少吃“红肉”和高脂肪食品。研究发现,后者患阿尔茨海默氏症的风险要比前者低38%。 研究人员解释说,

阿尔茨海默病问题种种

什么是痴呆? 痴呆本身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一组临床症状。因此需了解痴呆的发病过程,起病原因和在什么状态下是可以治疗的。 什么是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为老年痴呆最常见的类型,在美国约450万的人患此病,通常在60岁后发病。 阿尔茨海默病的表现 智能减退方面常见的首发症状为记忆障碍,接下来影响到情绪。脑内病理变化为淀粉样斑块和Tan蛋白沉积,其细胞毒性作用引起神经细胞的死亡,进而导致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下降。 原因 阿尔茨海默病是否遗传性? 阿尔茨海默病多种发病原因,家族史仅是其中

阿尔茨海默病的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阿尔茨海默病与痴呆 阿尔茨海默病症是由神经退行性变、脑血管疾病、颅内感染、脑外伤、脑肿瘤、代谢性疾病等疾病所导致的一组症候群,其主要表现为认知力和记忆力不断恶化,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性减退,并各种神经精神症状及行为障碍。阿尔茨海默病症只在老年中发病,病情为进行性发展,最终将导致患者死亡。阿尔茨海默病症是导致老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发生时应该进行积极的治疗,改善预后。 痴呆是指由精神原性的或脑损害的疾病,如脑组织变性、脑血管疾病、颅内感染、脑肿瘤等疾病,这与能引发阿尔茨海默病症的疾病相同,其临床表现

​老年痴呆线怎么形成的

环境和其他非基因因素能激活散发的老年痴呆患者中的α分泌酶,如铝的蓄积、病毒感染、免疫系统机能障碍、血压异常、雌激素、脑外伤和低教育程度等,这些因素可相互干扰起作用;而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心脏病、抽烟、肥胖症等都与老年痴呆症的高风险关。 老年痴呆症,又称阿尔茨海默病是发生在老年期及老年前期的一种原发性退行性脑病,指的是一种持续性高级神经功能活动障碍,即在没意识障碍的状态下,记忆、思维、分析判断、视空间辨认、情绪等方面的障碍。其特征性病理变化为大脑皮层萎缩,并伴β-淀粉样蛋白沉积,神经原纤维缠结,

​阿尔茨海默氏症是什么病

阿尔茨海默病,又叫老年性痴呆,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起病隐袭,病程呈慢性进行性,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表现为渐进性记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人格改变及语言障碍等神经精神症状,严重影响社交、职业与生活功能。A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特征性病理改变为β淀粉样蛋白沉积形成的细胞外老年斑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形成的神经细胞内神经原纤维缠结,以及神经元丢失伴胶质细胞增生等。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

老年痴呆可以治好吗

阿尔茨海默病可以治好吗? 病情描述:阿尔茨海默可以治好吗,希望多大?是老年痴呆吗? 医生解答:我们常说的老年痴呆症,即阿尔茨海默病。这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对老年人的生活着较大的影响,所以要尽早的治疗。 指导建议:治疗老年痴呆症建议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目前治疗老年痴呆,神经组织修复疗法的应用,不仅可激活患者自身免疫机制和修复机制,促进组织正常功能的恢复,改善疾病症状,更可促使病

阿尔茨海默病哪三种类型

早显性阿尔茨海默病: 这种类型的患者65岁前发病,较少见,低于总发病人数的10%。由于此种类型发病年龄较早,患唐氏综合症的患儿更易发早显性阿尔茨海默病。患唐氏综合症的成人,多在45岁左右或50岁出头出现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 发病年龄越早,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脑损害症状就越严重。早显性类型,可能与位于人类14号染色体上的基因缺陷关,此基因与晚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无关。与晚发性相比,早显性肌阵挛较常见,是肌肉抽搐和痉挛。 晚发性阿尔茨海默病: 是阿尔茨海默病最常见的类型,约占90%,多于65岁后发病。晚发性

记忆力下降哪些原因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认知能力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 然而,严重影响生活的记忆力和智力障碍并不是衰老的必然结局,这种情况大多与疾病关。 在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中,“神经退行性疾病”是认知功能的一大威胁。 这类疾病中,比较常见的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病、亨廷顿舞蹈症等等。 这其中,阿尔茨海默症是引起老年痴呆症最常见的原因。 很多神经退行性疾病都与遗传因素和基因突变关,也往往伴突变蛋白的错误折叠和沉淀,进而导致神经元的死亡和大脑病变。 目前,针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很多,但是对疾病的机理还不完全了解,

老年痴呆症哪些种类

脑变性疾病引起的痴呆——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这是一种发生在老年期或老年前期的慢性、进行性痴呆。主要的病理变化是大脑皮质广泛的、弥漫性萎缩,即脑变性。病程长,病情逐年加重,大致1~3年。主要表现是记忆力下降,在病后2~10年,认识、判断能力也发生严重障碍,思维混乱,此时患者已基本生活不能自理。在发病8~12年时,主要呈现极明显的智能障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血管性痴呆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血管供血障碍所致的痴呆。发病年龄多在50~60岁,以男性为多,半数以上病人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病史。 混合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