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招教你护肝
这几招教你护肝
慢跑运动促进恢复肝功能
如果人体每天坚持有慢跑的运动,能很好的加速肝脏器官内的血液循环功能,大大的改善肝脏器官内肝细胞的营养,这时就能促进恢复肝脏器官的功能了。特别是对于平时有经常抽烟的男性,体内肝脏器官的功能大部分都已经开始衰退,所以非常适宜这种慢跑的运动。
且有生物医学专家研究显示,如果选择每天慢跑五分钟,就能大大的降低人体早衰死亡的几率。
散步治疗肝病
在日常生活的闲暇时间多散散步,不仅能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功能,还能锻炼自身筋骨和肌肉,对于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也能得到一定的缓冲和缓解,也同时减轻了肝脏器官的压力,对肝脏器官起到了一种保护的作用,在治疗一些肝病上也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中医教你如何养肝护肝
首先,中医讲究情志养生
中医的五脏分别对应五种情绪,分别是怒、喜、思、悲、恐。其中,肝脏对应的是“怒”,正所谓“怒伤肝”,因此平时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长期精神抑郁或突然怒火中烧都会导致肝脏气血失调,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因此情绪不舒畅时,应该能够找到一个途径宣泄我们的负面情绪,例如找一个知心的朋友倾诉心中的不快,切不可憋在心里,以致伤害肝脏。
其次,中医养生特别强调作息有律、起居有常中医的子午流注中讲到:肝胆在晚上11点至凌晨3点最兴盛,各个脏腑的血液都经过肝,此刻肝脏的解毒作用也达到了最高峰。因此,人在此时也应顺应自然,保证充足的休息。此外,中医认为“人卧则血归肝。”因此,养肝的最佳方式就是好好休息。平时工作避免过度劳累,及时休息补充体能,也让肝脏能发挥其调节气血的作用,以消除疲劳的感觉。
第三,中医可以通过食补护肝
我国的传统医学素来有“五色饮食”的说法,而肝主青色,“青色入肝经”,因此平时可多吃一些青色的食物,例如菠菜、西洋菜、芥蓝、青瓜、冬瓜、绿豆等,具有滋阴润燥,舒肝养血的功效。此外,“肝性喜酸”,根据酸味入肝的原理,可以在日常多食用一些米醋,除了益肝还可以预防感冒。一些酸味食物,如山楂、山萸肉、枸杞等具有保肝敛肝之效。护肝者还要注意尽量少吃辛辣、油腻食品,少喝酒。
第四,通过健脾护肝
中医认为,五脏都是相互密切关联的,其中肝属木,脾属土,木旺则乘土。而肝主藏血,贮藏和调节全身血量,脾主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运,气血生化有源,血量充足,则肝血充盈。因此适当保养脾胃的消化功能,吃一些有益气健脾功效的中药如党参、山药、茯苓、白术、薏仁、扁豆等,对调养肝脏的也大有裨益的。
用硫酸点痣好吗
硫酸点痣的危害性较大,如果你的痣比较小,那还不要紧,如果您的痣比较大,那最好就不要用硫酸了。因为会留下疤痕,有坑坑洞洞的情况。很没有保障,虽然很便宜。
用硫酸点痣,很可能留下色素沉着或者色斑复发。是很危险的。许多负责点痣和祛斑的人跟你说绝对不会留后患,大多是骗人的。不要相信。其实,痣或斑只要不明显,完全没必要祛除。而且祛斑可以内调的。
如果你的痣较大,斑点比较多,建议到正规的整形美容医院采用激光去除,一般来讲,是不会留疤横的,而且医生也会教你护理的方法。比较可靠。千万不要在路边摊看相的那里点痣,很坑。
中医教你护肺的偏方
以食养肺
甘蔗、秋梨、百合、蜂蜜、萝卜、黑芝麻、豆浆、豆腐、核桃、松子等食物,有滋养润肺的功能,因此可以通过食疗来养肺。口鼻皮肤干燥的朋友,秋季可以多吃上述食物,也可以根据喜好做成药膳使用。如百合蜂蜜汤:用新鲜百合50克泡洗干净,与蜂蜜30克一起煎汤,每日一次服用,可以润肺止咳,润肠通便;川贝炖秋梨:新鲜秋梨2个,川贝5克打粉,加水共同炖服,可以滋阴清热,化痰止咳;百合小米粥:百合5克,小米100克,煮粥食用,一日一次,可以温润补肺。
以药养肺
中药南沙参、北沙参、麦冬、五味子、冬虫夏草、燕窝等等,都有养肺的功能,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用。肺阴虚的朋友,在秋冬季节用中药膏方进补,也是不错的选择。
中医10个方法教你养肝护肝
第一节——叩头。全身直立,两手握空拳,两手手指指端轻叩头顶部。叩头时只能腕关节活动,不能肘关节大幅度伸屈运动。叩头时,两手从前额向中向后轻叩,然后由后枕部向左右顶边缘部向前额轻叩,往复循环地轻叩。叩的次数因人而定,一般自觉疲劳就停止。
第二节——梳头。用木质梳子梳头,每分钟20~30次,每天1次,每次3~5分钟,以后逐渐加快。先顺着头发梳,将头发梳顺,接着逆向梳,然后再顺着梳。梳时用力要均匀适当,不要用力过猛,以防划破头皮。
第三节——弯腰与扩胸。两脚自然分开,两手插腰,先左右侧弯30次左右,再前俯后仰30次,然后两臂左右扩胸数次。
第四节——击掌。两手侧平举,手臂伸直,呈90度直角,手指伸直分开,然后用力击掌。注意要用力,使得手掌发出声来,自觉疼痛。一般20次左右为度。
第五节——浴手。取习惯体位,排除杂念,心静神凝,耳不旁听,目不斜视,意守丹田,两手合掌由慢到快搓热。
第六节——搓面。浴手时搓热的手平放在面部,两手中指分别由前额沿鼻两侧,向下至鼻两旁,反复揉搓,到面部发热为止。一般20次左右,然后闭目,用双手指尖揉按眼部及周围。
第七节——搓耳。耳郭上有很多穴位,用双手的食指、中指与无名指3指,前后搓擦耳郭,刺激分布在耳郭上的各个穴位。次数多少视各人情况而定,一般20次左右为度。
第八节——搓颈。两手的食指、中指与无名指伸直靠拢,用力搓擦颈后部的风池(枕骨下方两侧凹陷处)、风府穴(颈部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力量由轻到重、直到发热,20次左右。
第九节——缩唇呼吸。直立,两手插腰,腹式呼吸,先吸气,停顿片刻,然后缩唇,不要用力,慢慢呼气,直到吐完为止,再深深吸一口气,反复数次至十余次。缩唇呼吸能够改善机体通气状态、锻炼呼吸肌。
第十节——散步。散步是指不拘形式、闲散、从容地踱步。肝脏健康,则四肢关节活动自如;肝脏损伤,筋脉受累,患者自然不能像健康人一样再参与高强度的运动锻炼,悠闲的散步是慢性肝病患者可以选择的科学、合理的活动方式。散步时气血随之环布周身,能够显著改善气血瘀滞的情况,同时,散步时沐浴阳光或举目远眺,能养肝明目、条畅情志。
中医教你如何护肝
1、晚餐多吃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
如猪蹄等;口服1——2片维生素C片;吃1-2种水果(富含VC);另外胶原蛋白和VC的营养套餐都是不错的选择,这些食物都有利于皮肤恢复弹性和光泽。
2、重视穴位按摩
平应该多眨眼,促进眼泪的分泌,可避免眼睛干涩;眼睛在长时间近距离使用后,宜移动眼睛,练习一下看近再看远处,使眼球旁肌肉放松,避免眼睛疲劳;穴位则宜多按摩睛明、印堂、风池、百会等穴、或由眉毛的内侧往外侧按摩亦有利视力保剑
3、给足充沛的水分
保持室内空气通畅并有一定的湿度,如果所处环境比较特殊,无法改变所处环境质量,就要在护理上用心了,可以使用含有充足水分和养分的乳液,易于皮肤吸收。
4、补充肝的供血
中医讲“久视伤肝”,看久了电脑屏幕会伤肝的,而当归补血效果特别快,无副作用,能直接改善肝的供血,最好能长期坚持吃当归粉,对身体会有很大的好处。
六招教你轻松养肝护肝
1.多喝柠檬水
水有助于加快新陈代谢速度、排出体内的杂质与毒素,减轻肝脏的负担。每天起床后就先喝一杯温的白开水,它可以唤醒全身的机能。美国肝病专家彼得·克雷默博士建议:可以尝试在水中加入柠檬,柠檬的酸性可以促使肝脏生成胆汁,有利于身体排毒。每天喝8~10杯,每次300毫升即可。
2.常吃紫甘蓝
十字花科蔬菜包括甜菜、萝卜、卷心菜、紫甘蓝和芝麻菜等,或是含有硫元素的蔬菜,如洋葱、大蒜、花椰菜,它们都可以增强身体的排毒功能。每天吃两份十字花科蔬菜就能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
3.经常做按摩
当身体处于平躺姿势的时候,轻柔地按摩胆囊和肝脏部位,大约位于身体右侧的肋骨下方。英国梅特医院肝病专家斯蒂芬·斯图尔特认为,按摩有助于促进肝脏部位的血液循环,进而改善全身代谢功能。
4.远离酒和药
酒精对肝脏功能极为不利。有肝损的人一定要戒酒。另外,不少人身体不适时,习惯到药房买非处方止痛药来吃,但这类药物可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经过肝脏代谢后,可能产生部分有毒代谢物,使肝脏受到损害。
5.补足矿物质
要确保自己在日常饮食中摄取到足够的矿物质,例如镁、钙、钾、锌、硒和锰等。肝硬化患者,医生也会建议他们补充比平时更多的维生素及矿物质,以激活肝脏功能。
6.自制护肝茶
水飞蓟、姜黄和蒲公英都被认为有助于清洁和保护肝脏。可以尝试每天服用45毫克的姜黄、400毫克的蒲公英提取物或400毫克的水飞蓟。也可以把新鲜的蒲公英根泡在开水中代茶饮,但要确保其没有受到化学杀虫剂的污染。
五个方法教你护腰椎
腰椎病逐渐年轻化与人们的不良生活习惯有关,一是久坐,缺乏规律性运动;二是为了追求舒适,座椅靠背角度过于倾斜,人处于半坐卧位,腰椎受力大;三是床垫过软,增加了腰椎负担。其实,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多加注意,就能有效保护腰椎。
走起来,游起来。走路可以锻炼腰、臀及下肢的肌肉力量,增强四肢与躯干运动的协调性,保持腰椎的生理曲度。走路时应尽量迈开步伐,挺胸收腹,迈步过程中,脚掌先着地,由脚掌过渡到脚尖,以缓冲膝关节和踝关节的压力。每次走路最好能保证在40分钟以上,这样才能达到消耗脂肪的作用。鞋最好选择有气垫的,对腰椎有减震作用。
游泳可以锻炼腰背肌肉,尤其是蛙泳对人体腰背部肌肉能起到很好的锻炼作用。蛙泳时,脊椎不承受纵向压力,在不断换气过程中,腰椎和颈椎肌肉不断运动,肌肉得到锻炼和加强。长期游泳对增进腰肌,改善椎间盘突出都很有帮助。建议游泳动作不要太剧烈,量力而行,一旦动作掌握不好反而会造成运动伤害。建议一周游泳2次以上。
忙里偷闲练起来。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原因,建议在正规治疗的前提下,进行一些锻炼辅助治疗。下面为大家推荐几个好方法:
1.飞燕式。患者俯卧在硬板床上,双臂靠在身体两侧并且伸直,头部、肩部和双臂向后上方抬起,同时双腿伸直向上抬高,使整个身体像一只飞翔的燕子,抬起后再放松落下,10次为1组。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腰椎不稳和腰椎滑脱的人不能进行该运动。
2.拱桥式。仰卧在硬板床上,双侧同时屈肘、屈髋、屈膝,再以头、双足、双肘作为支撑,双掌托起腰,用力把腰拱起。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可将双上肢屈曲放于胸前,以头及双足作为支撑点进行拱腰锻炼。然后逐渐改用双掌、双足四点支撑,进行拱腰锻炼。10个为一组,可舒缓腰部疲劳酸痛等症状。
3.深蹲式。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下蹲时脚跟不要离地,臂部靠近小腿。背部靠墙,挺直腰背,双手同时握拳前伸,开始时动作要慢,站起来时伸腰收回双拳,动作由慢到快,5~10个为一组,每次做1~2组。
4.平板支撑。俯卧,双肘弯曲支撑在地面上,肩膀和肘关节垂直于地面,双脚蹬地,身体离开地面,躯干伸直,头部、肩部、胯部和踝部保持在同一平面上,腹肌、盆底肌收紧,脊椎延长,眼睛看向地面,保持均匀呼吸。每组保持60秒,每次训练4组,组与组之间间歇不超过20秒。
5.搓腰。对于腿脚不太灵活的老人,有些动作做不起来时,可尝试反复搓腰。将双手分别放于同侧腰大肌处,由上向下,再自下而上反复搓10~15次,直到双侧腰部发热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