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常擦背捶背可预防感冒防止便秘
冬季常擦背捶背可预防感冒防止便秘
人体背部和脚部有许多穴位,寒冷刺激可通过这些穴位影响肌肉、骨骼和内脏的功能,使人致病。对一些患有心脑血管疾病、风湿性关节炎、支气管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的老年人来说,尤其要注意背部保暖。
背部保暖,不仅限于背部不受凉,还应包括更为主动的对背部经络的“刺激”,从而有益于气血运行和血脉流畅,滋养全身器官,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主要有两种操作方法:
擦背 操作者五指并拢,用手指及掌在背部正中及脊柱两侧反复上下揉擦。开始时间不宜过长,以后逐渐延长时间,以皮肤发热、自我感觉舒服为度。可于每天晨起和睡前各做一次。
捶背 操作者手呈半握拳状,用掌根、掌侧拍打或叩击背部。力量要均匀、缓和,以能耐受并感到舒适为度。每分钟可叩击或拍打60~80次,每次10~15分钟,每日1~2次。
无论擦背或捶背,都能达到“背宜常暖”的目的。长期如此,可预防感冒和便秘,也可辅助治疗腰背酸痛、胸腹闷胀等多种慢性疾病。当然,冬季天冷,老年人做背部保健运动时,一定要注意对其他部位的保暖,千万不能“暖了脊背,冻了全身”。
秋季寒露后的养肺五法
摩鼻:将两手拇指外侧相互摩擦至有热感后,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30次,然后按摩鼻翼外缘的中点迎香穴20次。对冷空气过敏的人在秋季容易出现鼻塞、流涕,经常按摩鼻部可缓解症状。
摩喉:拇指与其他四指张开,虎口对住咽喉。端坐或站立,仰头,颈部伸直,用手沿咽喉部向下按摩,直到胸部,双手交替30次为一遍,可连续做2—3遍。这种方法有利咽、止咳、化痰的作用。
吐纳:临睡前或刚起床时,躺在床上做腹式呼吸,缓慢地深吸气后再吐气,反复30次。也可以在晚餐后2小时,在室外选择一块空气清新的地方,先慢步10分钟,然后站立,两目平视,两足分开与肩平,全身放松,两手掌重叠放在脐下3厘米处,重复做上述的腹式呼吸。
捶背:端坐,腰背挺直,双目微闭,两手握成空拳,沿脊背捶打,从下向上,再从上到下,如此一遍。先捶背中央,再捶左右两侧,如此3—4遍。捶背时暂停呼吸,同时叩齿5—10次,并缓缓吞咽津液数次。这个方法有助于预防感冒。
常笑:笑能使人胸廓扩张、胸肌伸展、肺活量增大,在笑中还会不自觉地进行深呼吸,清理呼吸道。人在开怀大笑的同时,可以吸入更多的氧气,呼出废气,加快血液循环,有助于解除疲劳,恢复体力。
上班族想长寿牢记8点
背宜常暖背不痛
背主一身阳气,是中医经络督脉及膀胱经所在之处,常暖可使阳气运行并畅达全身经脉,防病治病。日常可采用按摩、晒太阳等法。古人认为背部为督脉之所居,是太阳膀胱经之所舍。人感受防寒,多从背部起,故背部应常保温暖。既可防治感冒,又可固肾强腰。中老年人应加强背部的锻炼与调养,晚间起床时给背部披件衣服,日常生活中尽量做到背宜常暖,防止受寒。
腹宜常摩易消化
腹为胃肠等脏器所在,常作腹部按摩有利消化。古人称为摩脐腹、摩生门。即绕脐揉腹。平时经常用手摩腹,可消除腹胀,有助于食物消化。仰卧在床,两腿伸直,脚尖朝上,两手搓热,两手相叠,用掌心在以脐部为中心的腹部,顺时针方向分小圈、中圈、大圈各转摩12次。能健肾强腰、滋阴壮阳、益气固精、健脾胃、助消化,久练对肾亏乏力及便秘均有疗效。
背宜常捶阳气旺
捶背比较适合中老年人,人体背部有丰富的脊椎神经和脏腑腧穴,捶背可刺激背部皮肤、皮下组织的穴位,通过神经系统和经络的传导,增强内分泌和经络系统的功能,提高免疫机能,增强抗病能力。可舒筋活血,使肌肉放松,防止慢性腰痛和腰肌劳损。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皮肤营养,加速背部皮肤新陈代谢。可安神宁心,对中老年人所患多种慢性病具治疗作用。捶背手法要均匀,着力要有弹性,轻拍轻叩,每分钟60-100下,每日1-2次。每次捶背时间30-50分钟,以上下轻轻叩打为宜。严重心脏病者,捶背须谨慎
背宜常捶阳气旺
捶背比较适合中老年人,人体背部有丰富的脊椎神经和脏腑腧穴,捶背可刺激背部皮肤、皮下组织的穴位,通过神经系统和经络的传导,增强内分泌和经络系统的功能,提高免疫机能,增强抗病能力。可舒筋活血,使肌肉放松,防止慢性腰痛和腰肌劳损。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皮肤营养,加速背部皮肤新陈代谢。可安神宁心,对中老年人所患多种慢性病具治疗作用。捶背手法要均匀,着力要有弹性,轻拍轻叩,每分钟60-100下,每日1-2次。每次捶背时间30-50分钟,以上下轻轻叩打为宜。严重心脏病者,捶背须谨慎。
面宜多擦气血平
面宜多擦气血平。按摩面部,又称浴面,能激发阳气。方法为两手搓热后,用手掌擦面部十数次。或用双手轻擦或拍打面部,每次1-2分钟,每日2-3次。因经络系统中足三阳经都起于头面部,擦面可疏通经络,并有面部美容作用。每天清晨,将两手搓热,以中指沿鼻部两侧自下而上,带动其他手指,搽到额部向两侧分开,经两颊而下,像洗脸一样,搽10余次。能使面色红润,少生皱纹,防止面部神经麻痹。同时具有消除疲劳,振奋精神的作用。此法有助于改善面部,尤其是耳部的末梢血液循环
目宜常运眼不花
中医称为运睛,即眼球转动。将眼闭上,眼球自左向右转动6-10次,然后再自右向左转动6-10次。眼球转动要慢,然后闭目片刻,再突然睁开眼睛。速度要均匀,每个转动方向可作2-4个节拍。此法对于有眼花、眼疾的中老年人十分合适,常用能年老目明、事物清晰。
肢体常摇筋骨壮
四肢经常活动,不仅锻炼四肢肌肉、筋骨,也能通过四肢运动促进内脏气血运动,增强体质。两手握拳,连同两肩,向前轮转,先有里向外下方转再由外向里上方转,然后再反方向转,各转20次。也可先左后右。平坐,提起左脚向前缓缓伸直,脚尖向上,当要伸直时,脚跟用力向前下方蹬一下,做五次后,再右脚做。能舒展四肢关节。此法对于中老年人预防肩周疾病,提高身体机能,具有益处。
皮肤干沐人不老
用手掌、干毛巾沐浴周身皮肤,及全身按摩,能疏通经络,活跃气血,抗衰老防疾病。古人称为干沐浴。即将二手搓热,常搓摩周身皮肤,像洗澡一样。一般从头顶百会开始,顺次面部,两边肩臂,从上而下,胸部、腹部、后背至左右腿,依次擦之。可使周身气血通畅,舒筋活血,皮肤润泽而富有弹性。
运动保健养肺法
(1)摩鼻
经常按摩鼻部可防伤风、流涕,缓解症状。
将两手拇指摩擦生热后,用外侧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60次左右,然后按摩鼻翼两侧的迎香穴(位于鼻唇沟与鼻翼交界处)30次。每天1-2遍。
(2)深吸气
本法有助于锻炼肺部的生理功能。
每日睡前或起床前,平卧床上,以腹部进行深吸气,再吐气,反复做20-30次。呼吸时要缓慢进行。
(3)捶背端坐
此法可以通畅胸气,有预防感冒,健肺养肺的功效。
腰背自然直立,两手握成空拳,反捶脊背中央及两侧,各捶3遍。捶背时要闭住呼吸,叩齿10次,缓缓吞咽津液数次。捶背时要从下向上,再从上到下反复数次。
(4)耐寒锻炼
一是有氧运动,如登山、冷空气浴、步行、太极拳、骑自行车、跳舞等。
二是冷水洗脸、洗脚、浴鼻等。身体健壮者可用冷水擦身、冷水浴等。
实践表明,适宜的冷水锻炼对预防伤风、感冒、流鼻涕、支气管炎有一定的效果。
但是锻炼时要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并持之以恒,不可强力而为。
秋天温差大,晚上凉白天热,要多注意保暖,还要早睡早起,保证室内空气流通.,饮食要注意少吃过油、过甜、过辣、过咸的东西;要以清淡为主;少喝甜味饮料。饮食最好偏寒凉。寒凉食物也有很多,如豆腐、黑豆、梨、银耳、芝麻、百合、藕、海参、蜂蜜、鸡蛋、苦瓜等等。还要多喝水.大多人到了秋冬手脚会冰凉, 西医认为是缺铁、血压低、甲状腺素分泌不足或者更年期等因素造成。而中医是从阳气不足的角度解释怕冷的。人体是阴血和阳气平衡的整体,在阴阳平衡的情况下是健康的,如果一方下降,人就会有不良的反应。怕冷其实是“阳虚生内寒”的结果,表现在身体上就是御寒能力差,即使穿的比别人多仍然手脚冰凉,或是腹部对温度非常的敏感,容易腹泻、关节痛,女性还会有痛经等症状。
五个方法轻松养肺
吐纳
临睡前或刚起床时,躺在床上做腹式呼吸,缓慢地深吸气后再吐气,反复30次。也可以在晚餐后2小时,在室外选择一块空气清新的地方,先慢步10分钟,然后站立,两目平视,两足分开与肩平,全身放松,两手掌重叠放在脐下3厘米处,重复做上述的腹式呼吸。
摩鼻
将两手拇指外侧相互摩擦至有热感后,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30次,然后按摩鼻翼外缘的中点迎香穴20次。对冷空气过敏的人在秋季容易出现鼻塞、流涕,经常按摩鼻部可缓解症状。
摩喉
拇指与其他四指张开,虎口对住咽喉。端坐或站立,仰头,颈部伸直,用手沿咽喉部向下按摩,直到胸部,双手交替30次为一遍,可连续做2—3遍。这种方法有利咽、止咳、化痰的作用。
捶背
端坐,腰背挺直,双目微闭,两手握成空拳,沿脊背捶打,从下向上,再从上到下,如此一遍。先捶背中央,再捶左右两侧,如此3—4遍。捶背时暂停呼吸,同时叩齿5—10次,并缓缓吞咽津液数次。这个方法有助于预防感冒。
常笑
笑能使人胸廓扩张、胸肌伸展、肺活量增大,在笑中还会不自觉地进行深呼吸,清理呼吸道。人在开怀大笑的同时,可以吸入更多的氧气,呼出废气,加快血液循环,有助于解除疲劳,恢复体力。
发烧吃什么水果
发烧一定要多喝水,多吃水果(不要吃容易上火的水果),多吃蔬菜
草莓:富含维生素C,可防止伤风、牙龈出血、便秘、动脉硬化。
杏子:富含维生素A,可预防癌症、消除疲劳。
香蕉:补充体力,防止便秘、高血压和整肠作用。
木瓜:帮助消化,防止便秘。
枇杷:预防感冒、便秘、动脉硬化、高血压、消除疲劳
苹果:整肠作用,利尿、消除疲劳。
柠檬:预防感冒,消除疲劳。
猕猴桃:预防雀斑黑斑、抑制便秘、防止伤风、动脉硬化、高血压、消除疲劳,帮助消化。
葡萄柚:富含维生素C,可消除疲劳。
水果是人民膳食生活中维生素A和C的主要来源。水果中所含的果胶具有膳食纤维的作用,同时水果也是维持酸碱平衡、电解质平衡不可缺少的。.
老年人坚持捶背的好处
相关专家介绍说:老年朋友们坚持捶背的话好处多多,捶背不仅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有很多保健的功效,具有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1)改善局部营养状态。通过捶背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背部组织的新陈代谢,减少皮肤细胞的角质化,有利于皮肤的清洁与健康。
(2)舒筋活血,健身防病。老年人常会出现腰酸背痛和肌肉紧张,此时如接受轻柔的捶背,不仅有利于肌肉放松,消除疲劳,还能防止慢性病及腰肌劳损的发生。而且,捶背可以刺激背部皮肤和皮下组织,再通过神经系统和经络传导,促进局部乃至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强内分泌与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达到祛病强身的目的。
(3)宁心安神,振奋精神。当人们疲劳时,就会出现心烦意乱、坐卧不宁,通过捶背带来的良性刺激会使其逐渐安定下来,感到神清气爽。
捶背的好处这么多,孝敬的儿女们不妨给家中的老人送一个背捶吧,让这种简单地运动也能带给他们健康的身体何尝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呢?
秋季适合做哪些运动养肺
1.耐寒锻炼
一是有氧运动,如登山、冷空气浴、步行、太极拳、骑自行车、跳舞等。
二是冷水洗脸、洗脚、浴鼻等。身体健壮者可用冷水擦身、冷水浴等。
实践表明,适宜的冷水锻炼对预防伤风、感冒、流鼻涕、支气管炎有一定的效果。
但是锻炼时要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并持之以恒,不可强力而为。
2.深吸气
本法有助于锻炼肺部的生理功能。
每日睡前或起床前,平卧床上,以腹部进行深吸气,再吐气,反复做20-30次。呼吸时要缓慢进行。
3.常笑
笑是一种健身运动,能使胸肌伸展,增大肺活量。中医认为笑能宣发肺气,调节人体气机的升降,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使肺吸入足量的清气,呼出浊气,加速血脉运行,能使心肺的气血调和。
4.摩鼻
经常按摩鼻部可防伤风、流涕,缓解症状。
将两手拇指摩擦生热后,用外侧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60次左右,然后按摩鼻翼两侧的迎香穴(位于鼻唇沟与鼻翼交界处)30次。每天1-2遍。
5.捶背端坐
此法可以通畅胸气,有预防感冒,健肺养肺的功效。
腰背自然直立,两手握成空拳,反捶脊背中央及两侧,各捶3遍。捶背时要闭住呼吸,叩齿10次,缓缓吞咽津液数次。捶背时要从下向上,再从上到下反复数次。
老人冬季怎么防寒
1、老人冬季防腰寒,双手搓腰暖肾阳。
双手搓腰有助于疏通带脉、强壮腰脊和固精益肾。腰部为“带脉”(环绕腰部的经脉)所行之所,特别是脊椎两旁的后腰是肾脏所在位置。肾喜温恶寒,常按摩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
2、老人冬季防颈寒,戴围巾穿立领装。
冬季是颈椎病高发的季节。颈部是人体的“要塞”,不但充满血管,还有很多重要的穴位,比如大椎穴、风池穴,以及延伸到肩部的肩井穴。穿立领装是个好办法,不但能挡住寒风,给脖子保暖,还能避免头颈部血管因受寒而收缩,对预防高血压病、心血管病、失眠等都有一定的好处。
3、老人冬季防鼻寒,晨起冷水搓鼻。
每天早上或者外出之前用冷水搓搓自己的鼻翼。每天早晚用冷水洗鼻有利于增强鼻黏膜的免疫力,是防治鼻炎的不错办法。用冷水洗鼻子时,顺便揉搓鼻翼可改善鼻黏膜的血液循环,有助缓解鼻塞、打喷嚏等过敏性鼻炎症状。
4、老人冬季防头寒,外出要戴帽子保暖。
由于冬季天气多伴有风,且常常寒流侵袭,如果只注意身上穿得暖和,而不注意外出时戴帽子,不仅热能会从头部散发,而且又因屋内温度高于户外,还很容易受寒感冒。因此,外出应戴帽子,尤其晨练者更不能麻痹。
5、老人冬季防脚寒,常做足浴。
足浴跟热水洗脚不一样。足疗专家介绍,足浴要注意三点。第一是温度,水温最好40℃左右,水淹没踝关节处。第二是时间,每次浸泡20—30分钟,不时添加热水保持水温,泡后皮肤呈微红色为好。第三是按摩,泡足后擦干用手按摩足趾和脚掌心2—3分钟。
6、老人冬季防背寒,睡觉多穿防寒内衣。
中医认为,背为肾脉所居,感冒受风寒多从背部起始。所以保持背部温暖,不仅可防感冒、固肾强腰,而且可防旧病复发、加重。因此,老年人冬季最好增添一件背心。以棉或丝绵为宜,保温隔寒性能好。夜间起床时应披衣防感冒。
按摩哪个部位对肺部好
保养肺部按摩的基本方法可以采用以下几种:
搓鼻法
将两手拇指外侧相互摩擦,有热感后,用拇指外侧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30次,然后按摩鼻翼两侧的迎香穴(位于鼻翼外侧中点旁,当鼻唇沟中)15-20次,每天摩鼻1-2遍,可以增强鼻子的耐寒能力,还可以治疗伤风,鼻塞不通等疾病。
按摩大椎法
两手搓热后轮流搓大椎穴(第七颈椎棘突下),冬季可早起后搓大椎穴,较冷时出门前搓热大椎穴,对防治感冒方便又有效。
端坐捶背法
端坐,腰背挺直,双目微闭,放松,两手握拳,捶脊背中央及两侧,各捶3-5遍,捶背时要屏住呼吸,同时叩齿3-10次,并缓缓吞咽津液数次,捶背时要从下往上,再从上向下,沿背捶打,这种方法可畅通胸中之气,通脊背经脉,预防感冒。同时有健肺养肺之功效。
摩颈法
上身挺直,坐立均可,仰头,颈部伸直,用手沿咽喉部向下按摩,直至胸部,双手交替按摩20次为1遍,可连续做2-3遍。注意按摩时拇指与其他四指张开,将户口对准咽喉部自上向下按揉,注意适当用力,这种方法可以利咽喉,止咳化痰。
按摩哪个部位对肺部好 保养肺部按摩方法
将两手拇指外侧相互摩擦,有热感后,用拇指外侧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30次,然后按摩鼻翼两侧的迎香穴(位于鼻翼外侧中点旁,当鼻唇沟中)15-20次,每天摩鼻1-2遍,可以增强鼻子的耐寒能力,还可以治疗伤风,鼻塞不通等疾病。
两手搓热后轮流搓大椎穴(第七颈椎棘突下),冬季可早起后搓大椎穴,较冷时出门前搓热大椎穴,对防治感冒方便又有效。
端坐,腰背挺直,双目微闭,放松,两手握拳,捶脊背中央及两侧,各捶3-5遍,捶背时要屏住呼吸,同时叩齿3-10次,并缓缓吞咽津液数次,捶背时要从下往上,再从上向下,沿背捶打,这种方法可畅通胸中之气,通脊背经脉,预防感冒。同时有健肺养肺之功效。
上身挺直,坐立均可,仰头,颈部伸直,用手沿咽喉部向下按摩,直至胸部,双手交替按摩20次为1遍,可连续做2-3遍。注意按摩时拇指与其他四指张开,将户口对准咽喉部自上向下按揉,注意适当用力,这种方法可以利咽喉,止咳化痰。
古人养生的7个小动作
背宜常捶阳气旺
捶背比较适合中老年人,人体背部有丰富的脊椎神经和脏腑腧穴,捶背可刺激背部皮肤、皮下组织的穴位,通过神经系统和经络的传导,增强内分泌和经络系统的功能,提高免疫机能,增强抗病能力。可舒筋活血,使肌肉放松,防止慢性腰痛和腰肌劳损。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皮肤营养,加速背部皮肤新陈代谢。可安神宁心,对中老年人所患多种慢性病具治疗作用。捶背手法要均匀,着力要有弹性,轻拍轻叩,每分钟60-100下,每日1-2次。每次捶背时间30-50分钟,以上下轻轻叩打为宜。严重心脏病者,捶背须谨慎。
面宜多擦气血平
面宜多擦气血平。按摩面部,又称浴面,能激发阳气。方法为两手搓热后,用手掌擦面部十数次。或用双手轻擦或拍打面部,每次1-2分钟,每日2-3次。因经络系统中足三阳经都起于头面部,擦面可疏通经络,并有面部美容作用。每天清晨,将两手搓热,以中指沿鼻部两侧自下而上,带动其他手指,搽到额部向两侧分开,经两颊而下,像洗脸一样,搽10余次。能使面色红润,少生皱纹,防止面部神经麻痹。
同时具有消除疲劳,振奋精神的作用。此法有助于改善面部,尤其是耳部的末梢血液循环。
目宜常运眼不花
中医称为运睛,即眼球转动。将眼闭上,眼球自左向右转动6-10次,然后再自右向左转动6-10次。眼球转动要慢,然后闭目片刻,再突然睁开眼睛。速度要均匀,每个转动方向可作2-4个节拍。此法对于有眼花、眼疾的中老年人十分合适,常用能年老目明、事物清晰。
背宜常暖背不痛
背主一身阳气,是中医经络督脉及膀胱经所在之处,常暖可使阳气运行并畅达全身经脉,防病治病。日常可采用按摩、晒太阳等法。古人认为背部为督脉之所居,是太阳膀胱经之所舍。人感受防寒,多从背部起,故背部应常保温暖。
既可防治感冒,又可固肾强腰。中老年人应加强背部的锻炼与调养,晚间起床时给背部披件衣服,日常生活中尽量做到背宜常暖,防止受寒。
腹宜常摩易消化
腹为胃肠等脏器所在,常作腹部按摩有利消化。古人称为摩脐腹、摩生门。即绕脐揉腹。平时经常用手摩腹,可消除腹胀,有助于食物消化。仰卧在床,两腿伸直,脚尖朝上,两手搓热,两手相叠,用掌心在以脐部为中心的腹部,顺时针方向分小圈、中圈、大圈各转摩12次。
能健肾强腰、滋阴壮阳、益气固精、健脾胃、助消化,久练对肾亏乏力及便秘均有疗效。
肢体常摇筋骨壮
四肢经常活动,不仅锻炼四肢肌肉、筋骨,也能通过四肢运动促进内脏气血运动,增强体质。两手握拳,连同两肩,向前轮转,先有里向外下方转再由外向里上方转,然后再反方向转,各转20次。也可先左后右。
平坐,提起左脚向前缓缓伸直,脚尖向上,当要伸直时,脚跟用力向前下方蹬一下,做五次后,再右脚做。能舒展四肢关节。此法对于中老年人预防肩周疾病,提高身体机能,具有益处。
皮肤干沐人不老
用手掌、干毛巾沐浴周身皮肤,及全身按摩,能疏通经络,活跃气血,抗衰老防疾病。古人称为干沐浴。即将二手搓热,常搓摩周身皮肤,像洗澡一样。一般从头顶百会开始,顺次面部,两边肩臂,从上而下,胸部、腹部、后背至左右腿,依次擦之。可使周身气血通畅,舒筋活血,皮肤润泽而富有弹性。
以上方法均为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做到的,动作要轻缓,次数可由少到多逐步增加,贵在坚持,必有益处。
养肺五法每天练肺部更健康
如今秋季的气温就会越来越低,如果不注意,就很容易受到外界病菌的侵袭,感冒、咳嗽、气喘等呼吸道疾病都会找上门。而老年人以及患有呼吸道慢性疾病的人尤其不能忽视对肺部的保健。我们除了呼吁养成合理饮食、规律起居等良好生活习惯外,还提倡大家每天抽出10—20分钟,练练“养肺五法”。详细给大家介绍如下。
摩鼻:将两手拇指外侧相互摩擦至有热感后,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30次,然后按摩鼻翼外缘的中点迎香穴20次。对冷空气过敏的人在秋季容易出现鼻塞、流涕,经常按摩鼻部可缓解症状。
摩喉:拇指与其他四指张开,虎口对住咽喉。端坐或站立,仰头,颈部伸直,用手沿咽喉部向下按摩,直到胸部,双手交替30次为一遍,可连续做2—3遍。这种方法有利咽、止咳、化痰的作用。
吐纳:临睡前或刚起床时,躺在床上做腹式呼吸,缓慢地深吸气后再吐气,反复30次。也可以在晚餐后2小时,在室外选择一块空气清新的地方,先慢步10分钟,然后站立,两目平视,两足分开与肩平,全身放松,两手掌重叠放在脐下3厘米处,重复做上述的腹式呼吸。
捶背:端坐,腰背挺直,双目微闭,两手握成空拳,沿脊背捶打,从下向上,再从上到下,如此一遍。先捶背中央,再捶左右两侧,如此3—4遍。捶背时暂停呼吸,同时叩齿5—10次,并缓缓吞咽津液数次。这个方法有助于预防感冒。
常笑:笑能使人胸廓扩张、胸肌伸展、肺活量增大,在笑中还会不自觉地进行深呼吸,清理呼吸道。人在开怀大笑的同时,可以吸入更多的氧气,呼出废气,加快血液循环,有助于解除疲劳,恢复体力。
以上这些养肺的方法可以帮助大家在秋季保护好肺部健康,赶紧试试吧。更多关于养肺的内容,推荐阅读:想要清肺养肺,多吃这些食物
适合秋季养肺的运动
1、耐寒锻炼
一是有氧运动,如登山、冷空气浴、步行、太极拳、骑自行车、跳舞等。
二是冷水洗脸、洗脚、浴鼻等。身体健壮者可用冷水擦身、冷水浴等。
实践表明,适宜的冷水锻炼对预防伤风、感冒、流鼻涕、支气管炎有一定的效果。
但是锻炼时要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并持之以恒,不可强力而为。
2、深吸气
本法有助于锻炼肺部的生理功能。
每日睡前或起床前,平卧床上,以腹部进行深吸气,再吐气,反复做20-30次。呼吸时要缓慢进行。
3、常笑
笑是一种健身运动,能使胸肌伸展,增大肺活量。中医认为笑能宣发肺气,调节人体气机的升降,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使肺吸入足量的清气,呼出浊气,加速血脉运行,能使心肺的气血调和。
4、摩鼻
经常按摩鼻部可防伤风、流涕,缓解症状。
将两手拇指摩擦生热后,用外侧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60次左右,然后按摩鼻翼两侧的迎香穴(位于鼻唇沟与鼻翼交界处)30次。每天1-2遍。
5、捶背端坐
此法可以通畅胸气,有预防感冒,健肺养肺的功效。
腰背自然直立,两手握成空拳,反捶脊背中央及两侧,各捶3遍。捶背时要闭住呼吸,叩齿10次,缓缓吞咽津液数次。捶背时要从下向上,再从上到下反复数次。
6、雨中行――负氧离子大吸收
选择在雨中走路不是为了追求浪漫,而是因为它特殊的健身功效。和晴天相比,下雨时空气中含有大量的负氧离子,它们有“空气维生素”的美誉,令人备感清新、惬意,有助于降低血压、松弛神经、消除郁闷。此外霏霏细雨对肌肤的轻柔按摩,也可以增强机体对外界环境的应变力,能有效预防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