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麦冬和半夏一起喝吗 麦冬半夏汤可以长期喝吗

麦冬和半夏一起喝吗 麦冬半夏汤可以长期喝吗

不建议长期喝。

服用药物的同时可能会出现副作用,应该根据个人体质选择用药,长期服用麦冬半夏汤,可能会对脾胃造成一定伤害,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麦冬和半夏一起喝吗 麦冬半夏汤的做法

麦冬半夏汤

1.准备麦冬12克,半夏6克,太子参30克,甘草3克,粳米15克,大枣6克;

2.水煎2次,煎取药汁300毫升;

3.每日1剂,早、晚温服。

麦冬和半夏一起喝吗

麦冬和半夏能一起喝。

半夏性温、味辛,有降逆止呕、消肿止痛、燥湿化痰的功效,常用于湿痰、寒痰症。麦冬性寒、味微苦,有润肺养阴、清火生津的作用,可用于燥热咳嗽、心烦不眠等。半夏配伍大剂量的麦冬,能够减其燥性,开胃润肺,使麦冬滋而不腻。

麦冬能长期泡水喝吗

视情况而定。

麦冬本身是食性偏寒凉的药材,泡水喝后其寒凉之气也会带入体内,长期饮用的话,寒气在体内逐渐积累可能会引起脾胃虚寒、生痰生湿的情况,因此体质健康的人就不要长期喝麦冬水了,如果本身有用麦冬来调理改善自身体质的话,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用量才能长期泡水喝。

陈旧性心肌梗塞治疗的方法

(1)气虚血瘀阶段:一般多在发病5天之内,也有从发病24小时后向第二阶段转化者。症见胸闷气短,胸痛彻背,痛如锥刺,固定不移,自汗肢冷,倦怠懒言,治以益气活血为法,方选圣愈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药用党参、黄芪、当归、赤芍、麦冬、五味子、川芎、三七等。

(2)痰湿中阻阶段:一般为两周左右,症见心胸闷痛,脘腹胀满,口腻纳呆,四肢倦怠,大便稀溏,脉弦滑或濡滑,舌苔由白腻向厚腻转化,一周后渐转黄腻苔,治从燥湿祛痰,芳香化浊为主,方选温胆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益气活血之品。药用瓜蒌、半夏、陈皮、茯苓、枳实、竹茹、藿香、砂仁、黄芪、当归、丹参、桃仁、红花等。

(3)气阴亏损阶段:病后两周,舌苔由厚腻渐转薄白净,少数病例可见剥脱苔或舌光无苔者,症见胸痛隐隐,心烦失眠,头晕心悸,口渴喜饮,气短汗出,倦怠懒言,脉多细数或弦细,治以益气养阴,活血通脉,方选补中益气汤合生脉饮加减。药用黄芪、人参、麦冬、五味子、白术、当归、赤芍、丹参、郁金等。

麦冬可以和什么一起泡水喝 麦冬来姨妈可以喝吗

可以。

麦冬有滋阴清热的作用,食用之后不回活血,所以只要不是过冷的麦冬水,是可以月经期间服用的,并且,经期喝麦冬水有不助于泻火除烦,因为经期女性因为激素水平不稳定,所以会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心烦、动怒的症状。

除此之外,经期喝麦冬水还有助于排毒养颜,因为麦冬中含有丰富的活性物质,而这些活性物质可以帮助皮肤代谢,加速代谢毒素垃圾,进而帮助皮肤延缓衰老和减少色素沉着,有一定美容养颜的功效。

养颜美容茶 清热解毒-金银花茶

做法:将8克茶叶、15克金银花、10克菊花、10克麦冬、半包板蓝根和3克甘草尤其研成粗末,用沸水冲泡10分钟左右,加入适量冰糖溶解后即可饮用。每天3次。

功效:这款茶具有清热解毒,宣肺化痰的功效,特别适合用于治疗咽喉炎和咽喉红肿疼痛、以及声音嘶哑,如果再加上胖大海,效果会更好。

麦冬能直接吃吗 麦冬可以长期泡水喝吗

视具体情况而定。

1、麦冬在中医里面是一味偏寒凉的药材,饮用麦冬泡水后,会增加体内寒凉之气,长期饮用的话,寒气在体内逐渐积累可能会引起脾胃虚寒、生痰生湿的情况,因此体质健康不要长期喝麦冬泡水。

2、如果是应用麦冬来调理、改善自身体质的话,也可以长期饮用,但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用量才能长期泡水喝,这样可以避免滥用中药,更有利于身体的养护。

沙参的选方

麦门冬汤:用于肺热阴虚引起的干咳少痰,痨嗽咯血,咽干音哑等。南沙参可与麦门冬,半夏,甘草,玉竹,桑叶,贝母,粳米,大枣等同用,以治燥热伤阴,咳嗽咯血诸症。

竹叶石膏汤:用于胃热伤阴,津液不足的口渴 咽干,胃脘隐痛,嘈杂干呕,舌质红绛等。清热养阴,益胃生津。北沙参可与麦冬、石斛、生地益气生津;半夏降逆下气,其性虽温,用竹叶、石膏辛凉甘寒,清胃之热;配于清热生津药中,则温燥之性去而降逆之用存,不仅无害,且能转输津液,活动脾气,使参、麦生津而不腻滞;配甘草、粳米扶助胃气,又可防石膏寒凉伤胃。若大便于结难解,加火麻仁、郁李仁润肠通便。

相关推荐

精液不液化4款食疗方

1、青虾炒韭菜 青虾250g洗净,韭菜100g洗净,切段,先以素油炒青虾,再加韭菜煸炒,嫩熟即可食用,宜常食。 2、益气健精汤 人参15g,黄芪20g,山药20g,麻雀脑5个,母鸡1只。将母鸡洗净,麻雀脑去毛,同煮至七分熟,加人黄芪、山药、调料等,人参用开水泡开,蒸半小时,汤吃肉嚼人参。 3、鳖肉银耳汤 鳖1只,银耳15克,盐、姜适量。将鳖宰杀制净,切块;银耳水发,与鳖肉、姜同炖,熟后加盐调味。食鳖肉、银耳并饮汤,每日1剂,连用5~7天。滋阴降火。 4、双冬女贞子虫草汤 天门冬、麦冬、女贞子各10克,冬

麦冬可以煲汤吗 麦冬可以长期泡水

不可以,麦冬不适合长期服用,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麦冬泡水一次6-7颗为好,男女用量一样的,患有食管反流病要根据情况是否用,麦冬性寒,如因脾胃虚寒,而见有腹泻便搪,舌苔白腻,消化不良者,均不宜应用。

儿童急性支气管炎食疗方

方1、苏子粥:苏子30克(捣成泥)、陈皮10克(切碎)、粳米50克,红糖适量,加水煮成粥。早晚温服。适用于急性加重期及慢性迁延期咳嗽气喘、痰多纳呆、便秘的病人。 方2、海蛰芦根汤:海蛰100克、鲜芦根60克,洗净共煎吃汤。适用于急性加重期及慢性迁延期咳嗽痰黄、胸闷气急、口干便秘患者。 方3、黄芪党参粥:黄芪40克、党参30克、山药30克、半夏10克、白糖10克、粳米150克。黄芪、党参、半夏煎汁去渣代水,与山药、粳米同煮为粥,加入适量白糖,连服数月有补益脾肺之功。适用于稳定期肺脾气虚者。 方4、百合麦冬

过敏性咽炎吃什么药见效快

1、乌梅肉,生甘草,沙参,麦冬,桔梗,元参各50克,捣碎混匀,每日3次,每次服15克左右,以沸水冲饮。 2、乌梅蜜羹:乌梅30g,山豆根、桔梗、紫菀各18g,白糖150g,蜂蜜250g.将中药研末,与白糖拌匀,将蜂蜜加热后倒入再拌匀。每次服半匙,每天3次。 3、生地黄15g ,麦冬15g ,白芍药12g ,牡丹皮15g ,浙贝母15g ,玄参12g ,薄荷6g ,生甘草6g ,藏青果12g ,射干10g.加减:咽痒,加蝉蜕6g;容易恶心作呕,加半夏6g;大便结燥,加瓜蒌10g. 4、玄麦甘桔汤:玄参15g

气管炎的食疗方法

1、苏子粥:苏子30克捣成泥、陈皮10克切碎、粳米50克,红糖适量,加水煮成粥。早晚温服。适用于急性加重期及慢性迁延期咳嗽气喘、痰多纳呆、便秘的病人。 2、海蛰芦根汤:海蛰100克、鲜芦根60克,洗净共煎吃汤。适用于急性加重期及慢性迁延期咳嗽痰黄、胸闷气急、口干便秘患者。 3、黄芪党参粥:黄芪40克、党参30克、山药30克、半夏10克、白糖10克、粳米150克。黄芪、党参、半夏煎汁去渣代水,与山药、粳米同煮为粥,加入适量白糖,连服数月有补益脾肺之功。适用于稳定期肺脾气虚者。 4、百合麦冬粥:鲜百合30克,

虫草怎么吃效果最好

1、泡茶 煮水当茶,而不是用开水泡着,此法简单有效。通常,冬虫夏草一次要煮6~10分钟,注意要用文火,煮沸时间短,水开后要马上,边边添水,在冬虫夏草水颜色最深的时候是营养最丰富的时候,这个时候的水一定不要浪费。通常冬虫夏草水会经历一个由淡到浓再转淡的过程,余味也很绵长。在冬虫夏草水变淡甚至呈现白色的时候就不要了,可以把冬虫夏草吃掉。一壶冬虫夏草茶能上至少半个小时,添水4~6次。 2、水煎 就是熬中药,时间一般为40分钟~1小时,如果处方中还有其他中药,一般将冬虫夏草单独煎,以免其有效成分被药渣

中药治好肺癌骨转移

1.气血瘀滞 症状:咳嗽不畅,胸闷气憋,胸痛有定处,如锥如刺,或痰血暗红,口唇紫暗,舌质暗或有瘀斑,苔薄,脉细弦或细涩。 治法:活血散瘀,行气化滞。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味。本方用四物汤调血行瘀,合桃仁、红花、丹皮、香附、延胡索等通络活血,行气止痛。若重复咯血,血色暗红者加蒲黄、藕节、仙鹤草、三七、茜草根祛瘀止血;瘀滞化热,暗伤气津见日子、舌燥者加沙参、天花粉、生地、玄参、知母等清热养阴生津;食少、乏力、气短者加黄芪、党参、白术益气健脾。 2.痰湿蕴肺 症状:咳嗽,咯痰,气憋,痰质稠粘,痰白或黄白相兼,胸闷

脾胃湿热的症状与食疗

一、脾胃湿热的症状 脘灼热疼痛,嘈杂泛酸。口干口苦,渴不欲饮,口甜粘浊,食甜食则冒酸水,纳呆恶心,身重肢倦。小便色黄,大便溏泄,面目皮肤发黄如橘子色,舌苔黄腻,脉象滑数。 二、脾胃湿热的原因 中医认为,人体正气不足是这个病症的内在原因,脾胃湿热证的形成,虽然病因病机有多种,但脾胃功能状态是决定因素。正气不足,脾胃虚弱,不能正常运化谷物水液,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湿和滞久则化热,可形成湿热;同时各种疾病因素很易引发虚弱之脾胃功能失调而生湿热。 三、脾胃湿热的药方 治疗原则采用清热化湿,理气和中。 主方清中汤。

冬天咳嗽什么茶最好 麦冬竹叶茶

麦冬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主竹叶能够清热除烦,麦冬竹叶茶可用于缓解肺燥干咳、虚痨咳嗽、内热消渴等症,冬天时尤其合适。将麦冬15克,百合15克,竹叶20克,混合放入锅中,用1000毫升的水煎煮,煮到还剩一半的茶汁即可,沥出茶汤,早晚分别饮用一次。

讲解冬虫夏草的吃法

冬虫夏草被誉为“中药之王”是最佳的茶叶、西洋参、枸杞等不同,后者均为植物,而冬虫夏草属于昆虫动物和真菌的混合体,很多有效物质属于大分子,很难溶解。 1磨成粉 吸收率:不高 现在还是有很多人喜欢把冬虫夏草磨成粉末,然后冲水服用,这也是不卫生的,而物理粉碎对冬虫夏草的物质结构没有实质性地改变,所以吸收效果不佳。 2水煎服 吸收率:一般 水煎,就是熬中药,时间一般为40分钟-1小时,冬虫夏草中的有效成分会渗于其中,但处方中还有其他中药,其有效成分易被药渣吸附,那么人体的吸收量也就微乎其微了。 3炖汤 吸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