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肿痛刮痧刮哪里 刮痧刮合谷穴
牙龈肿痛刮痧刮哪里 刮痧刮合谷穴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双手各一穴。
找到合谷穴涂抹适量经络油,手握刮痧板,用刮痧板角部重刮户口边的合谷穴30次,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每日一次。
主治发热、头痛、齿痛、牙龈肿痛、面肿。
牙痛刮痧刮哪里
风火牙痛刮痧治疗
刮痧取穴:面部的颊车,下关,上肢部的合谷,外关,背部的风池。
颊车:在下颌角前上方约1寸,按之凹陷处,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最高点处。
下关:在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张口时隆起。
外关:当阳池穴与肘尖穴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风池:在枕骨下侧,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凹陷中。
合谷:位于手背虎口处,于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凹陷中。
刮法:用水牛角刮痧板,介质用红花油。先点揉下关穴,颊车,再用刮痧板的棱角或边角刮后头部风池,然后刮前臂外关,在之直至皮下呈现痧痕为止,最后挤按合谷穴。
作用:祛风消火。手阳明之脉入下齿肿,足阳明之脉入上齿,手足阳明相接,故取合谷,颊车,下关等阳明经穴通经止痛;配风池,外关疏风解表。
实火牙痛刮痧治疗
刮痧取穴:颊车,下关,合谷,内庭,二间。
颊车:咀嚼时咬肌隆起最高点处。
下关:在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
合谷: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指,食指指尖的趾蹼缘上,当拇指尖下即为此穴。先点揉面部下关,颊车,再在刮痧部位涂上刮痧介质,用刮痧板的棱角或边角在体表特定部位反复进行刮拭,至皮下呈现痧痕为止。
二间:第二指关节,外侧凹陷处。
内庭:在足背当第2,3跖骨结合部前凹陷处。
刮法:用水牛角刮痧板,介质用红花油,先点揉下关,颊车,用水牛角刮痧板直接接触患者皮肤,在体表的选定部位 反复进行刮拭,至皮下呈现痧痕为止,对颊车,内庭等穴位进行严格消毒,然后用消毒好的小号三棱针进行点刺。
作用:清热败火。颊车,下关,合谷皆属阳明经,通经止痛;二间,内庭分别为荥穴,有清热泻火止痛之功。
虚火牙痛刮痧治疗
刮痧取穴:太溪,合谷,颊车,下关,行间。
太溪:内踝与跟腱之间凹陷处。
行间:第1,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刮法:用木鱼石刮痧板,介质用凡士林油。在刮痧部位涂以刮痧介质,用刮痧板的棱角或边角,在刮拭部位进行较小面积或沟,窝,凹陷地方刮痧。直至皮下出现痧痕为止。
作用:滋阴降火。合谷,颊车,下关皆属于阳明经,是治疗牙痛效穴,太溪是足少阴经原穴,滋阴补肾,以治其本,行间为足厥阴经荥穴,用以清热解火。
扁桃体发炎牙龈肿痛怎么办
刮痧疗法 1.刮下关穴找到下关穴,涂上经络油,用角刮法轻柔刮拭下关穴3分钟,1天1次找到颊车穴,涂上络油,用角刮法刮拭颊车穴,1天1次。
2.刮合谷穴找到合谷穴涂抹适量经络油,手握刮痧板,用刮痧板角部重刮患者虎口边的合谷穴30次,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
3.刮太溪穴、刮行间穴找到太溪穴、行间穴,涂抹适量经络油,用刮板角部重刮30次,将力贯注于刮痧板厚边棱角面侧,由上至下应一次到位,中间不宜停顿,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
咽喉肿痛的刮痧疗法
一、风热外袭
(一)症状
表现为咽喉红肿疼痛,有干燥灼热感,吞咽不利,伴恶寒发热。
(二)治法
(1)选穴尺泽、合谷、廉泉、天突。
放痧:少商、商阳。
(2)定位 少商:在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指寸)处。
商阳:食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
尺择: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合谷:在手背,第一、第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廉泉: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喉结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
天突:胸骨上窝中央。
(3)刮拭顺序先刮颈部天突、廉泉,再刮前臂尺泽,然后刮手部合谷,最后放痧少商、商阳。
(4)刮拭方法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拭胸部正中线,天突穴以角点刮30次。然后刮拭廉泉穴,30次,不宜过重,稍出痧即可。重刮前臂尺泽穴,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最后重刮手部合谷穴,30次,可不出痧。少商、商阳放痧,针刺前先推按被刺部位,使血液积聚于针刺部位,经常规消毒后,左手拇、食、中三指夹紧被刺部位或穴位,右手持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1-2分深,随即将针退出,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少量出血,然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
二、肺胃实热
(一)症状
表现为咽喉赤肿疼痛,痛连耳根和颌下,颌有硬结,压痛明显,伴高热、头痛、腹胀、便秘。
(二)治法
(1)选穴内庭、天突、丰隆、支沟、天枢。
放痧:少商。
(2)定位内庭:足背第二、第三趾问缝纹端。
天突:胸骨上窝中央。
丰隆: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胫骨前嵴外二横指处。
少商:拇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
支沟: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天枢:脐中旁开2寸。
(3)刮拭顺序先刮颈部天突,然后刮腹部天枢,再刮前臂支沟,放痧少商,刮下肢丰隆,最后刮足部内庭。
(4)刮拭方法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拭胸部正中线,天突穴以龟点刮30次。
牙周炎刮痧怎么缓解
一、刮痧部位与作用
1.选手阳明大肠经的合谷、三间穴,可清热泻火、消肿止痛;
2.选足阳明胃经的内庭、大迎穴,可泄热邪、止痛利齿;
3.选足太阳膀胱经的肾俞穴,可滋阴降火;
4.选手厥阴心包经的内关穴,可清心降火。
二、刮痧方法
1.刮面部
用刮痧板的圆角点揉大迎穴。
2.刮腰部
沿足太阳膀胱经走行,自上而下刮拭腰部脊柱两侧,重点刮拭肾俞穴。
3.刮手背
沿手阳明大肠经走行,自上而下刮拭手背虎口边缘,重点刮拭合谷、三间穴。
4.刮足背
刮痧板的圆角点揉内庭穴。
三、适应症
适用于牙周炎患者,可消肿止痛。
牙周炎是指牙齿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是一种破坏性疾病,最终导致牙周袋的形成,使牙槽骨吸收和牙齿逐渐松动。患者常有牙龈萎缩的表现,出现为牙龈出血、牙龈边缘溢脓、口臭等症状。
扁桃体发炎刮痧有用吗 风热外袭型扁桃体炎刮痧疗法
主要症状:主要表现为咽喉红肿疼痛,有干燥灼热感,吞咽不利,伴随恶寒发热。
刮拭部位:颈部,前臂,手部。
刮痧步骤:
1.以泻法先刮胸部正中线,以刮痧板角点刮颈部天突30次,然后刮拭廉泉30次,不宜过重,稍出痧即可。
2.重刮前臂尺泽穴,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
3.刮手部合谷30次,可不出痧,最后放痧少商,商阳。
牙疼怎么刮痧 虚火牙痛刮痧治疗
刮痧取穴:太溪,合谷,颊车,下关,行间。
太溪:内踝与跟腱之间凹陷处。
行间:第1,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刮法:用木鱼石刮痧板,介质用凡士林油。在刮痧部位涂以刮痧介质,用刮痧板的棱角或边角,在刮拭部位进行较小面积或沟,窝,凹陷地方刮痧。直至皮下出现痧痕为止。
作用:滋阴降火。合谷,颊车,下关皆属于阳明经,是治疗牙痛效穴,太溪是足少阴经原穴,滋阴补肾,以治其本,行间为足厥阴经荥穴,用以清热解火。
刮痧治疗乳腺增生
乳腺小叶增生是女性乳腺增生性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非肿瘤、非炎症性病变,主要是乳腺成分的增生,在结构、数量及组织形态上表现出异常,有时增生腺管扩张成囊性故又称为囊性增生病或乳腺结构不良症。该病占乳房疾病中的70%左右,可发生于青春期以后的任何年龄的妇女。
临床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乳房胀痛或触痛。乳房肿块常为多发性,单侧或双侧性。以外上象限多见,且大小、质地亦常随月经呈周期性变化,月经前期肿块增大,质地较硬,习经后肿块缩小,质韧而不硬。此外本病常伴月经失调,情志不或心烦易怒,精神紧张、劳累后加重。
选用刮痧治疗乳腺增生的时候,首先要正确认识本病,保持心理稳定,情绪乐观。其次要选好刮痧的取穴位置,明确刮试部位的先后顺序,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刮试的时候应先在将要刮试部位涂好刮痧油,手持刮痧板,先刮肝俞、脾俞、肾俞,再刮膻中,然后刮合谷,最后刮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太冲。
(1)定位:
肩井、天宗、外关、膻中、丰隆、太溪、行间、侠溪、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太冲,可从以上穴位里选择几个,交替进行。
(2)刮拭顺序:
先刮肩部肩井、背部天宗,然后刮胸部膻中,再刮前臂外关,刮下肢外侧丰隆,刮太溪及重刮足背行间、侠溪等配穴依次交替进行。
(3)刮拭方法:
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由于肩背部肌肉丰富,用力宜重,分别刮拭肩部肩井穴和背部天宗穴,出痧。然后刮拭胸部正中线膻中穴,用刮板角部,不宜重刮,30次,出痧为度。再重刮上肢外侧外关穴,30次,出痧为度。之后刮下肢外侧丰隆穴和足部太溪穴,各30次,可不出痧。最后重刮足背部行间、侠溪穴,出痧。
发烧怎么刮痧
发烧的时候,刮痧治疗发热,主要在背部和上肢进行。刮前先在上肢和整个背部涂上刮痧油(红花油、酒及按摩乳等润滑剂均可)。具体方法如下: 1.先刮正中。手持刮痧板,自脊柱正中的大椎穴一直刮至命门穴,重点刮拭风池、大椎穴。2.再刮两侧。从大杼穴往下刮至肺俞穴。3.接着刮拭双侧曲池、合谷穴)。4.发热伴头项胀痛的,可加刮外关、列缺穴。 刮痧结束后,最好饮一杯热水,以帮助排出体内毒素。刮痧退热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包括3个月以上的婴儿)。由于婴幼儿的皮肤很娇嫩,在刮痧过程,力度要轻一点,只需把皮肤刮至潮红即可。成年人的刮痧,以刮至皮下有紫色淤点、淤斑为度。
刮痧的注意事项。1.刮痧治疗时应注意室内保暖,尤其是在冬季应避寒冷与风口。夏季刮痧时,应回避风扇直接吹刮试部位。2.刮痧出痧后30分钟以内忌洗凉水澡。3.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处进行再次刮试出痧。再次刮痧时间需间隔3-6天,以皮肤上痧退为标准。4.刮痧出痧后最好饮一杯温开水(最好为淡糖盐水),并休息15-20分钟。
咽喉肿痛的刮痧疗法
咽喉肿痛是口咽部和喉咽部病变的主要症状。本病包括咽部黏膜炎症和淋巴组织炎症,如急慢性咽喉炎、急慢性扁桃体炎。
一、风热外袭
(一)症状
表现为咽喉红肿疼痛,有干燥灼热感,吞咽不利,伴恶寒发热。
(二)治法
(1)选穴
尺泽、合谷、廉泉、天突。
放痧:少商、商阳。
(2)定位
少商:在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指寸)处。
商阳:食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
尺择: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合谷:在手背,第一、第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廉泉: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喉结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
天突:胸骨上窝中央。
(3)刮拭顺序
先刮颈部天突、廉泉,再刮前臂尺泽,然后刮手部合谷,最后放痧少商、商阳。
(4)刮拭方法:泻法
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拭胸部正中线,天突穴以角点刮30次。然后刮拭廉泉穴,30次,不宜过重,稍出痧即可。重刮前臂尺泽穴,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最后重刮手部合谷穴,30次,可不出痧。少商、商阳放痧,针刺前先推按被刺部位,使血液积聚于针刺部位,经常规消毒后,左手拇、食、中三指夹紧被刺部位或穴位,右手持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1-2分深,随即将针退出,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少量出血,然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
刮痧怎么对付牙痛
人们难免有龋齿、牙龈肿胀、牙齿松动、牙龈炎、牙周炎、牙神经痛、下颌关节炎的病痛,服用中西药或药膳,有助于缓解,但麻烦又破费。
我的切身体会是采用经络全息刮痧法简便易行。只要用刮痧板(牛角梳、玉石板)或就地取材,以木梳、瓷勺等代之亦可。在胃经——患侧下关、大迎至颊车;督脉——人中至兑沟;上肢的大肠经——对侧温溜、合谷至二间;下肢的肾经——双侧太溪至水泉和胃经的双侧内庭及头部的全息穴区———额中带、额顶带中1/3等穴位(区)各刮30次以上,通常可缓解,多刮几次可望痊愈。既可请人代刮,也可自刮。可安排时间刮,亦可利用散步乘车时边走边刮,或看电视、电影、闲聊时刮。已痊愈或无牙病者常刮,可起保健作用,防范于未然。可见这是治牙病防牙痛的妙法。(这些穴位的区域较宽,为了出痧排毒,可适当重刮,以不破皮为限,
颈椎病刮痧正确图片 颈椎病刮痧方法
取穴:颈肩部,手部。颈肩部从风池穴刮至肩井穴;手部刮合谷穴,取这些穴位合用意在疏通颈部经络,活血化瘀,镇痛。
刮拭方法 :患者取坐位,施术者在刮治部位涂以具有活血镇痛作用的刮痧介质,左手扶住患者额部,右手用刮痧板以中等力度从风池穴向下外刮至肩井穴,可先刮健康的一侧,再刮患部,刮至局部出现痧痕为好。注意,局部肿胀明显,有骨折或脱位者,不宜本法治疗。
取穴:颈部,腰部,足部。颈部刮两侧风池至大椎穴区,腰部刮肾俞与命门穴,足部刮三阴交与太溪穴;刮颈部穴位意在促进局部气血运行,化瘀镇痛;腰足部穴位选用旨在补肾之阴阳,因为颈椎病发生与肾之阴阳衰退有关。
刮拭方法:患者取坐位,施术者在刮治部位涂以具活血化瘀作用的刮痧介质,然后用左手扶住患者额部,右手以中等力度从风池刮至大椎穴,刮至局部出现潮红或痧痕;腰部及足部穴位采用补法,以较轻力度刮至潮红即可;刮治5次为1个疗程,可以连刮2-3个疗程。
面瘫的刮痧疗法
一、刮痧治疗
(一)症状
面瘫起病突然,每在睡眠醒来时,发现一侧面部板滞、麻木、瘫痪,不能蹙额、皱眉、露齿等;口角歪斜,漱口漏水,进餐时食物常常停滞于病侧齿颊之间;病侧额纹、鼻唇沟消失,眼睑闭合不全,迎风流泪。部分患者初起有耳后、耳下及面部疼痛,还可出现患侧舌前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等症状。
(二)治法
(1)选穴翳风、地仓、颊车、合谷、太冲、风池。(见图2-14-3、图2-14-4、图2-15-1)
(2)定位翳风:在耳垂后,当乳突与下颌骨之间凹陷处。
地仓:位于人体的面部,口角外侧,上直对瞳孔。
颊车: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
合谷:在手背,第一、第二掌骨问,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太冲:第一、第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风池: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3)刮拭顺序先刮头部两侧翳风至风池,再刮颊车至地仓,然后刮手背合谷穴,最后重刮太冲穴。
(4)刮拭方法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颈部翳风穴至风池穴,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再刮拭下颌部,经颊车穴至地仓穴,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然后刮手背合谷穴,重刮,可用刮板角部刮拭。最后重刮足部太冲穴,可不出痧。
二、注意事项
(1)刮痧疗法须暴露皮肤,且刮痧时皮肤汗孔开泄,如遇风寒之邪,邪气可从开泄的毛孔直接人里,影响刮痧疗效,而且易引发新的疾病,故刮痧前要选择一个好的治疗场所,空气宜流通清新,并注意保暖,注意避风,夏季不可在有过堂风的地方刮痧。尽量少暴露皮肤。
(2)刮拭手法要用力均匀,以能忍受为度,出痧为止。
(3)婴幼儿及老年人,刮拭手法用力宜轻。
(4)不可一味追求出痧而用重手法或延长刮痧时间。出痧多少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一般情况下,血瘀之证出痧多;实证、热证、出痧多;虚证、寒证出痧少;服药过多者,特别服用激素类药物不易出痧;肥胖者与肌肉丰满的人不易出痧;阴经较阳经不易出痧;室温低时不易出痧。
(5)刮拭过程中,要经常询问病人感受。遇到晕刮,如精神疲惫、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欲吐,出冷汗、心慌、四肢发凉或血压下降、神志昏迷时应立即停止刮痧。告诉患者勿紧张,帮助其平卧,注意保暖,饮温开水或糖水。如仍不缓解,可用刮板角部点按人中穴,力量宜轻,避免重力点按后局部水肿。对百会穴和涌泉穴施以泻刮法。患者病情好转后,继续刮内关、足三里穴。
牙龈肿痛刮痧刮哪里 刮痧刮太溪、行间穴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双足共两穴。
行间穴:位于第一、二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双足共两穴。
找到太溪穴、行间穴。涂抹适量经络油,用刮板角部重刮30次,将力贯注于刮痧板厚边棱角面侧。由上至下一次到位,中间不停顿,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
主治肝经风热所致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