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促进孩子视力发育 4-8个月宝宝视觉训练
怎么促进孩子视力发育 4-8个月宝宝视觉训练
宝宝的眨眼次数增多,可以准确看到面前的物品,还会将其抓起,在眼前玩弄。7—8个月时,能辨别物体的远近和空间,喜欢寻找那些突然不见的玩具。
训练方法:应充分利用家里的空间刺激宝宝的视觉。比如,在墙壁上贴上色彩鲜艳的图画,给宝宝看色彩鲜艳的图书。跟宝宝玩“躲猫猫”的游戏,观察宝宝的兴奋程度和反应及时与否。
生活中的这4个细 判断孩子视力好不好
生活4细节 判断孩子视力好不好
如果孩子有以下4方面表现,家长要及时带他去医院进一步检查:
1.平常看东西经常时经常有歪头、眯眼、往前凑的举动,看书、看电视时总是凑得很近。
2.对色彩鲜艳、变化多端的电视不感兴趣。
3.动作相比同龄孩子明显笨拙,不敢走或走路经常跌跌撞撞,躲不开眼前的障碍物。
4.对于小宝宝,如果遮盖他的一只眼睛,他会表现出明显的拒绝或哭闹,而遮住另一只眼睛,他却没有反应。
了解视力发育规律
2个月以内:尤其是没满月的宝宝,视力只有光感或者模糊的视觉。
3~6个月:3个月后,对色觉已经有了感知,6个月宝宝的视力大约相当0.1~0.3。
6个月~2岁:1岁~1岁半视力可达到0.2~0.4;1岁半~2岁视力可达到0.2~0.8。
3岁以上:3~5岁的孩子,视力一般能达到0.5以上,两眼视力相差不超过2行。
5岁以上:视力能达到0.6以上。
6岁以上:视力一般能达到0.7以上。
怎么促进孩子视力发育 3-6岁孩子视觉训练
通过视觉,宝宝能判断出物体大小、上下、内外、前后、远近等空间概念。
训练方法:这个时候,家长应利用游戏发展宝宝的空间视觉能力,如走迷宫、识别各种标志、各国国旗、学地图、找不同(辨别两张看似相同却有五处不同的图画)等,同时,让宝宝学着使用油画棒、毛笔、橡皮泥等进行绘画训练,将视觉启智和美育教育相结合。
孕妇手电筒对孩子视力没用
孩子的视力靠的是后天培养
省人民医院小儿眼科专家刘虎主任医师表示,光照胎教对宝宝的视觉功能发育没有作用。胎儿只有在眼睛解剖结构发育成熟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训练,其视觉发育才会彻底成熟,才可能具备正常的视功能。
宝宝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首先完成的是眼睛生理结构的发育,大约在胚胎第8个月的时候,视网膜十层结构才基本形成。出生时,视网膜视锥细胞尚未发育完全,宝宝眼睛仅有光感,什么也看不到,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睁眼瞎”。
直到出生后4个月时,视网膜上负责精确视力的那块关键区域黄斑才发育成熟。当宝宝眼睛的解剖结构已经发育成熟后,需要外界给予其充分的“视觉经验”,经过后天训练方可获得正常视功能。
新生宝宝最喜欢看什么
适宜光刺激——宝宝身心发展的需要
感知觉是婴儿心理发展中最早出现的,而视觉又是感知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小生活在适宜的视觉刺激环境中,将为他们知觉和认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对新生儿而言,离开阴暗的子宫,来到光明绚丽的世界,“光”是相当大的冲击,眼睛将为宝宝提供外界70%~80%的信息,视觉潜在能力发掘得越早,越有利于宝宝智力的发展。
在出生后的前几个月里,婴儿的视觉系统成熟非常快:
1、3个月时,眼睛的聚焦就已接近成人;6个月,视敏度(视力)相当于成人的20%;2岁时接近成人水平。
2、眼睛的搜索和跟踪能力发展也很快,1个月时,可以以一种平稳的眼动追踪一个移动较慢的物体。6个月时,这种能力就相当发达了。
3、颜色知觉能力发展也很迅速,1~2个月即可对各种颜色加以区分。4~5个月时,已能分辨出属于同一种颜色、但深浅不同的两种色彩了。
在宝宝出生后的前几个月(尤其是前6个月)是视觉发育至关重要的时期,如果在关键期内得不到足够的刺激满足,对孩子视力的正常发展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正确的做法是:让孩子多见光,多看五颜六色的东西,使宝宝视觉受到相当的光和色的刺激,以提高宝宝视觉的灵敏度。此外让婴儿感觉到白天亮、晚上暗,开灯亮、关灯暗,还有利于建立条件反射,使婴儿学习到天暗了、关灯了要睡觉;天亮了可睁开眼看看、玩玩等等。当然也不能为了训练宝宝,让房间搞得过于光亮,大致控制在我们成年人感觉柔和舒适就可以了
宝宝眼保健不可少
宝宝生下来的视力仅有光感,在日后的光线刺激下,视力逐渐发育起来,到5~6岁应该发育到标准的1.0。在这段时间的发育过程中,任何不良因素都会影响宝宝视力发育,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宝宝视力残缺。
3岁前是宝宝视力发育的关键时期。所谓关键期也就是说视觉发育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存在的问题如果没有及时发现、治疗,对宝宝视力的影响最为严重。因此,父母要特别关注宝宝这一时期视力发育的情况。
定期的眼保健是发现宝宝视力问题的重要环节。许多影响到宝宝视力的因素往往不痛不痒,不像身体其他疾病有明显表现,容易被家长发现,加上宝宝不会表达,很容易被忽视。定期的眼保健能监测宝宝视力发育情况,也是早期发现宝宝视力问题的重要途径。
眼保健应从零岁开始。具体时间是在宝宝满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岁,以后每半年一次,直至视力发育正常。父母要在宝宝这些年龄段时带他去做眼保健。家长带宝宝去体检时,也要有意识带宝宝去做眼睛的常规检查。
促进宝宝视觉能力的方法 1-3岁孩子视觉训练
宝宝能直立行走了,开始对远近、前后、左右等立体空间有了更多认识。
训练方法:这时家长可以给宝宝准备一些3D玩具,引导宝宝视觉从二维向三维转化,激发想象力,如各种积木几插接式、镶嵌式的玩具都是对宝宝视力和智力发育有所帮助。
不同月龄宝宝的早教重点
早期环境对大脑发展的影响具有长效性。在生后的前几年,良好的环境(健康、营养、照料、刺激与他人的互动等)对儿童脑功能的影响将延续到15岁。由于早期是儿童智力、人格、社会行为发展的关键时期。大脑早期的经验对形成大脑工作方式非常重要。因此越早在德育、智育、体育、情感方面受到关注的孩子,综合发展就越好。
零至三岁是对孩子进行感觉训练的关键时期,家长要注意对孩子的六感(视、听、嗅、味、触、立体觉)方面的训练。对听觉、视觉、触觉、立体觉和前庭运动觉应给予早期刺激,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认知和语言能力、粗大和精细动作以及适应能力的训练。同时注意在亲子互动、日常游戏、人际交往中培养和塑造孩子好的行为习惯和性格等智力因素。
新生儿的早教重点:
1、母子皮肤早接触,多抚摸和搂抱宝宝;
2、和宝宝多说话、多微笑;
3、让宝宝看图片,听轻柔舒缓的音乐;
4、刺激感官发育(触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
5、学习抬头,保持爬行、行走训练;
2个月宝宝的早教重点:
1、多和宝宝交流,鼓励宝宝发音;
2、让宝宝触摸各种玩具,并练习抓握;
3、继续练习俯卧抬头和竖抱抬头,做婴儿操;
4、训练各种感知能力;
5、在天气好的情况下,带宝宝到户外活动;
3-4个月宝宝的早教重点:
1、多与宝宝对话,引导宝宝发音及发笑;
2、给宝宝布置一个可以看、听、摸、玩的环境;
3、用不同材料、质地的轻软玩具,供他抓、握和感觉;
4、进行仰卧拉起并练习翻身;
5、用语言、姿势、表情来鼓励、赞赏婴儿的行为;
5-6个月宝宝的早教重点:
1、给宝宝念儿歌,让他学习模仿大人发音;
2、教宝宝认识常见的物品,学习用手指向认识的物品;
3、进行视听训练,增强婴儿对语言的理解力;
4、练习抓握及主动够取玩具,加强手指能力训练;
5、鼓励宝宝蹦跳、练习坐立;
7-8个月宝宝的早教重点 :
1、满足宝宝的亲情依恋情感,培养健康的心理;
2、发展语言理解能力,教宝宝发“爸爸、妈妈”双辅音;
3、学会认身体部位,教宝宝模仿动作及认识更多的事物;
4、训练手指的灵巧性;
5、学会熟练地爬行;
9-10个月宝宝的早教重点 :
1、继续鼓励爬行,练习扶物站立及学步;
2、学会用手指捏取细小物品,训练手的精细动作;
3、学习有意识地称呼人,并用手势表达简单的意思;
4、多看图片,认识更多的事物;
5、教宝宝使用食具、学坐便盆等,增强宝宝的自理能力;
11-12个月宝宝的早教重点:
1、学习独自行走,鼓励多说话;
2、加强认知能力训练;
3、利用各种玩具发展手的灵活性;
4、看书、听故事并模仿一些发音或动作;
5、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培养自理能力。
宝宝月子里怕见光
适宜光刺激有益宝宝身心发展
感知觉是婴儿心理发展中最早出现的,而视觉又是感知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小生活在适宜的视觉刺激环境中,将为他们知觉和认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对新生儿而言,离开阴暗的子宫,来到光明绚丽的世界,“光”是相当大的冲击,眼睛将为宝宝提供外界70%~80%的信息,视觉潜在能力发掘得越早,越有利于宝宝智力的发展。
在出生后的前几个月里,婴儿的视觉系统成熟非常快:
1.3个月时,眼睛的聚焦就已接近成人;6个月,视敏度(视力)相当于成人的20%;2岁时接近成人水平。
2.眼睛的搜索和跟踪能力发展也很快,1个月时,可以以一种平稳的眼动追踪一个移动较慢的物体;6个月时,这种能力就相当发达了。
3.颜色知觉能力发展也很迅速,1-2个月即可对各种颜色加以区分;4-5个月时,已能分辨出属于同一种颜色、但深浅不同的两种色彩了。
在宝宝出生后的前几个月(尤其是前6个月)是视觉发育至关重要的时期,如果在关键期内得不到足够的刺激满足,对孩子视力的正常发展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正确的做法是:让孩子多见光,多看五颜六色的东西,使宝宝视觉受到相当的光和色的刺激,以提高宝宝视觉的灵敏度。此外让婴儿感觉到白天亮、晚上暗,开灯亮、关灯暗,还有利于建立条件反射,使婴儿学习到天暗了、关灯了要睡觉;天亮了可睁开眼看看、玩玩等等。当然也不能为了训练宝宝,让房间搞得过于光亮,大致控制在我们成年人感觉柔和舒适就可以了。
新生宝宝喜欢看什么?
喜欢有明暗对比鲜明或颜色对比鲜明的图像,不喜欢空白无条纹、无明度对比和单色的图像。实际上,他们喜欢看那些他们能看清的东西。
2-3个月的婴儿非常喜欢看正常人的面孔,不喜欢看那些五官被颠倒摆放的面孔。
3个月的婴儿对人的面孔已形成清晰的像,他们熟悉了人的面孔,更加喜欢人,欢迎人接近、俯就他们,显示出一种对人的肯定、接受的明确态度。
0-6个月宝宝的视觉训练法
1.在婴儿床上吊一些鲜艳的、带响声的玩具,用各种鲜艳的物品吸引孩子的眼球。玩具等物品要多变换位置,以免引起斜视。
2.妈妈还可以用蒙红布的手电筒吸引宝宝的注意,手电筒要时远时近,时左时右,同时要不停跟孩子说话。如果是晚上,则可以用“开灯”“关灯”交替进行。记住变换灯的位置,宝宝的姿势也要经常变换。
3.将手绢放在宝宝的脸上,不断掀起,又蒙在宝宝的眼睛上。每天训练一二分钟即可。这种看光和明暗的刺激对于婴儿是很重要的,经常接受光刺激的婴儿一般在1个半月时就想抓眼前发光的东西,而未曾接受刺激的婴儿则要到3个月以后才有这个动作。
4.看妈妈的脸——妈妈经常有意识地让婴儿注视自己的脸,俯身对婴儿说话、呼唤其名字或是对其微笑,同时不断地变换注视的角度。“眼睛对视”能传递妈妈对孩子的爱,增进母子感情。
5.看远方——在窗户前或是户外,引导孩子尽可能地看远处的事物。
宝宝眼部如何护理
不同年龄的宝宝护眼大法
1岁以内 与他(她)甜蜜接触
不满1岁的宝宝视觉系统发展迅速,起初,宝宝只能分辨黑白影像,然后,逐渐可以分辨事物的颜色、远近,并开始发展手眼协调能力。此时他们的眼球运动仍不稳定,如果宝宝偶尔出现眼睛偏斜实属正常,妈妈不必太紧张。妈妈要注意的是:4个月的宝宝眼珠是否会随眼前物体移动;6个月的宝宝是否眼位不正或是眼球运动不协调,如果有问题要及时就医。
作息规律、睡眠充足与均衡的营养是宝宝视力发展的先决条件。嗜甜是宝宝的天性,不过,当宝宝开始添加辅食后,一定要少喝含糖果汁、少吃甜食,保持身体酸碱度平衡,并多吃蔬果摄取维生素。
在宝宝视力发育的关键期,科学的刺激有助于他们的视觉发展。当宝宝刚出生时,对他(她)微笑,多让宝宝近距离看爸妈的脸;宝宝8个月了,已经能寻找眼前消失了的物体,和他们藏猫猫是训练视觉的最佳游戏!
1-2岁 训练手眼协调
宝宝将发展出成熟的视觉辨别能力,能将物品做简单的归纳。手、眼及身体逐步协调让宝宝能准确地接和丢东西。视力不佳或有问题的孩子,在练习走路时,会因无法准确地感受事物的立体感而不敢跨足。
孩子的视网膜尚在发育期,电视、电脑等对他们的发育都有负面影响,所以,即使宝宝再吵再闹也要少看动画片,如果看电视,1次不超过30分钟,1天最多1小时,注意电视画面需柔和稳定,看电视要保持与电视画面对角线6~8倍的距离。
这个阶段,宝宝已经能辨别简单的几何图案了,和他一起玩形状和颜色的搭配游戏,除了让宝宝玩得不亦乐乎,还能训练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
2-4岁 培养良好习惯
宝宝看到的世界已经与我们不相上下了,手眼协调能力佳,行走时,能轻易躲开障碍物,视线也能跟得上快速移动的东西。
此时,宝宝的好动天性表露无遗,若不懂得自我保护,追跑碰撞之间,很容易造成眼睛的外伤。因为宝宝还无法表达视力状况,若有外伤,爸妈一定要带宝宝到医院,由眼科医师为其进行详细检查。
多数孩子已会翻阅书籍,此时一定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眼睛与书本应保持30~35厘米,每阅读20~30分钟就要休息10分钟,不要在摇动的车内或直射的日光下阅读。
不同年龄的宝宝护眼大法
1岁以内 与他(她)甜蜜接触
不满1岁的宝宝视觉系统发展迅速,起初,宝宝只能分辨黑白影像,然后,逐渐可以分辨事物的颜色、远近,并开始发展手眼协调能力。此时他们的眼球运动仍不稳定,如果宝宝偶尔出现眼睛偏斜实属正常,妈妈不必太紧张。妈妈要注意的是:4个月的宝宝眼珠是否会随眼前物体移动;6个月的宝宝是否眼位不正或是眼球运动不协调,如果有问题要及时就医。
聪明妈妈这样做
作息规律、睡眠充足与均衡的营养是宝宝视力发展的先决条件。嗜甜是宝宝的天性,不过,当宝宝开始添加辅食后,一定要少喝含糖果汁、少吃甜食,保持身体酸碱度平衡,并多吃蔬果摄取维生素。
在宝宝视力发育的关键期,科学的刺激有助于他们的视觉发展。当宝宝刚出生时,对他(她)微笑,多让宝宝近距离看爸妈的脸;宝宝8个月了,已经能寻找眼前消失了的物体,和他们藏猫猫是训练视觉的最佳游戏!
1-2岁 训练手眼协调
宝宝将发展出成熟的视觉辨别能力,能将物品做简单的归纳。手、眼及身体逐步协调让宝宝能准确地接和丢东西。视力不佳或有问题的孩子,在练习走路时,会因无法准确地感受事物的立体感而不敢跨足。
聪明妈妈这样做
孩子的视网膜尚在发育期,电视、电脑等对他们的发育都有负面影响,所以,即使宝宝再吵再闹也要少看动画片,如果看电视,1次不超过30分钟,1天最多1小时,注意电视画面需柔和稳定,看电视要与电视机保持画面对角线6~8倍的距离。
这个阶段,宝宝已经能辨别简单的几何图案了,和他一起玩形状和颜色的搭配游戏,除了让宝宝玩得不亦乐乎,还能训练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
2-4岁 培养良好习惯
宝宝看到的世界已经与我们不相上下了,手眼协调能力佳,行走时,能轻易躲开障碍物,视线也能跟得上快速移动的东西。
聪明妈妈这样做
此时,宝宝的好动天性表露无遗,若不懂得自我保护,追跑碰撞之间,很容易造成眼睛的外伤。因为宝宝还无法表达视力状况,若有外伤,爸妈一定要带宝宝到医院,由眼科医师为其进行详细检查。
多数孩子已会翻阅书籍,此时一定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眼睛与书本应保持30~35厘米,每阅读20~30分钟就要休息10分钟,不要在摇动的车内或直射的日光下阅读。
宝宝满3岁后,即可接受第一次视力检查,带孩子接受检查前,要先教会孩子认识视力检查表,懂得指出方向在哪里。
学龄前儿童的正常视力应该是多少
宝宝刚出生时,对光线就会有反应,但眼睛发育并不完全,视觉结构、视神经尚未成熟,视力只有成人的1/30。孩子满月后,已具有注视与两眼固视能力,会注视抱他的人,不过无法持续太久,眼球容易失去协调。4 ~ 6个月的宝宝视网膜已有很好的发育,能由近看远,再由远看近,4个月时开始建立立体感。这一时期的宝宝会以视线寻找声音来源,或追踪移动的物体,视力约为0.1。6 ~ 8个月宝宝的视力保持在0.1~ 0.2之间。1 ~ 3岁孩子的视力发育标准约能达到0.1~0.6之间。一般2岁时为0_4,已经可以判另丨J事物的远近,且视线跟得上快速移动的东西,并看得清楚。3岁时为0.6,视觉较为敏锐,喜欢观察,会借由眼睛来引导手去接触新事物,眼手协调更灵活,立体视觉的建立已接近完成。4〜6岁的孩子视力已逐渐成熟,视力的清晰度增加,6岁时能达到1.0,基本达到成人的水准。
宝宝视觉训练 8-12个月宝宝视觉训练
宝宝视线能随移动的物体上下左右地移动,能追随落下的物体,寻找掉下的玩具,并能辨别物体大小、形状及移动的速度。能看到小物体,能开始区别简单的几何图形,观察物体的不同形状。12个月时视力可达0.2。
训练方法:这时应该多带宝宝到户外去,他会越来越喜欢这个五颜六色的世界。虽然这个时候宝宝还不能识别红、黄、蓝,但可以有意识地对宝宝说:“这是红色的花,那是绿色的小草。”
教你4种方法训练新生儿视觉
视觉训练方法一:对视法
妈妈经常有意识地让婴儿注视自己的脸,俯身对婴儿说话、呼唤其名字或是对其微笑,同时不断地变换注视的角度。“眼睛对视”能传递妈妈对孩子的爱,增进母子感情。
平时可以采取玩藏猫猫的形式,训练时妈妈可用一条薄纱布盖住宝宝的眼睛(注意时间不能太长),然后妈妈把脸躲到一旁,一边跟宝宝说:“妈妈在哪儿?”一边迅速将薄纱布从宝宝的眼睛上拿开,把脸凑近宝宝的脸说:“妈妈在这儿呢!”
视觉训练方法二:迷你手电筒法
大多数宝宝喜欢看亮光。由于新生儿的视力还比较微弱,所以爸妈可以用支迷你手电筒(有点儿光就行,光千万不能太强)来训练宝宝的视觉能力。
先将迷你手电筒摆在宝宝视线的一侧,距宝宝的面孔约25~30厘米,在第1个月内,宝宝会稍加凝视;到1个月大时,如果爸妈慢慢将手电筒往旁边移动,宝宝的视线会追随的动作;一般要等长到3个月大以后,宝宝才能完成左右180度捕捉物体的视觉动作。
视觉训练方法三:动态玩具法
让新生儿学习追视,新生儿喜欢左顾右盼,极少注意正前方的东西。这时爸爸妈妈可以慢慢拿些玩具在宝宝眼前移动,宝宝的眼睛与追视玩具的距离以~20厘米为宜。训练追视玩具的时间不能过长,一般控制在每次1~2分钟,每天2~3次为宜,否则会引起宝宝的视觉疲劳。除了用玩具训练宝宝学习追视外,妈妈还可以用自己的脸引导宝宝进行追视。
视觉训练方法三:静态玩具法
当新生儿睡醒时,他会睁开眼睛到处看,这时可以为宝宝预备几幅挂图,最好是模拟妈妈脸的黑白挂图,也可以是条纹、波纹等图形。挂图要放在距宝宝眼睛20厘米处。由于新生儿对新奇的东西注视时间比较长,对熟悉的东西注视时间短,所以每隔3~4天应换一幅图。
爸妈在对新生儿进行视力训练时,也应留意观察宝宝的视力发育有无异常,关注宝宝健康,从每一个细节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