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出血热防控措施方案
我国出血热防控措施方案
出血热,全称流行性出血热,是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病毒性自然疫源性疾病。研究发现,出血热的传染源不是病人,人与人之间不会传播。出血热的传染源是野外鼠类,其中黑线姬鼠、莫氏田鼠是重要传染源。前者分布于野外、田间、粮垛、草堆,与人类接触机会多,后者分布于草原地区,与人类接触相对较少。我国南方为出血热疫情常发地区,国家针对出血热疫情制定防控方案,本文中为您详细介绍。
我国出血热防控措施方案:
近年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证明,黑线姬鼠和褐家鼠是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它主要由于接触宿主动物及其排泄物经皮肤、消化道或呼吸道传播,也可能经螨媒传播。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近年家鼠型出血热常有暴发流行。为了控制和减少发病,应采取以灭鼠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疫区灭鼠要在搞好卫生和防鼠的基础上,以药物毒杀为主,结合灭鼠进行灭螨,同时做好疫源地的消毒和个人防护等工作。
一、监测:
监测是卫生防疫部门防治疾病的耳目,应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抓好。但监测是手段,控制是目的,监测要为控制服务。出血热流行病学监测包括:人间疫情监测、鼠间疫情(或称宿主动物和传染源)监测、疫区监测、病原类型监测、传播途径监测、易感人群免疫情况监测和预防(控制)效果监测等。各疫区应普遍开展人间疫情和鼠间疫情监测。
二、灭鼠防鼠:
为了取得预防和控制本病的良好效果,必须加强领导,认真落实组织措施。以灭鼠为主,灭鼠和防鼠相结合。重视效果评价,坚持长期战斗。
(一)灭鼠
1.方法:以毒饵法为主,结合器械捕打和改变鼠的栖息条件。由于猫能携带病毒,本病疫区不宜提倡养猫。
2.本病系通过接触带毒鼠或其排泄物传播,因此在灭鼠时应尽量减少人与鼠的接触。疫区应严禁玩弄鼠类,发动群众灭鼠时,严禁采用交死鼠或鼠尾的做法,应根据效果考核的结果来评价灭鼠成绩。
(二)防鼠:
新建和改建住宅时,必须遵照防鼠要求,安装防鼠设施,以防止鼠类侵入。
三、灭螨防螨:
应根据各地具体条件,对高发病区的野外工地、工棚、宿舍或重发病村,用滴滴畏等有机磷杀虫剂进行灭螨,同时要保持居室干燥、通风和一般卫生。尽量清除室内外草堆、柴堆,经常铲除周围杂草,以减少螨类孳生场所和叮咬机会。
四、食品卫生及其管理:
为了杜绝病从口入,要做好食品卫生、食具消毒、食物保藏等工作。在本病疫区特别是家鼠型疫区,除开展灭鼠工作外,要防止鼠类排泄物污染食品和食具。剩饭菜必须加热或蒸煮后方可食用。
五、加强消毒工作:
对发热病人的血、尿和宿主动物排泄物及其污染器物,以及死鼠等,均应进行消毒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六、注意个人卫生和个体防护:
凡是在疫区生活或劳动的人员,必须注意个人卫生,做好防护工作。包括:不直接用手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不坐卧草地或草堆,劳动时注意保护皮肤,防止破伤,如有破伤应消毒包扎。在野外工作时,要穿袜子,扎紧裤腿、袖口和腰带,皮肤露出部位可涂防蚊剂,以防止螨类叮咬。
七、预防实验室感染:
严格执行《流行性出血热实验室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以防发生实验室感染。
八、野外作业工地的预防措施:
水利、农垦、国防、桥梁、铁路等野外作业工地,在施工前均应进行流行病学侦察和疫源的监测,如属出血热疫区或可疑疫源地,必须采取预防性措施,事先做好灭鼠防病工作。
防范区人员可以出省吗
一般是不能出省的。
按照相应管控措施,防范区应当有序出行,非特殊需要,未经市、区(县)疫情防控部门批准的不得离开当地,市内其他区域居民非必要不离当地、不出本省。确需出入的可能要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在生活区域内少外出、少聚集、保持社交距离、做好个人防护,严格落实室内公共场所测温、扫码、戴口罩等防控措施,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等症状,要及时主动前往医疗机构就诊。
2021口罩还要戴多久 2021口罩要好戴多久
不确定,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判定。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我国对新冠病毒采取了有力防控措施,疫情经过数月努力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整体来看,目前全球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稍不注意可能会出现二次爆发。
因此戴口罩仍是很重要的自我防护手段,具体什么时候可以摘掉口罩要看疫情的发展情况而定。
但在疫情不严重的地区,人少的地方或空旷场所,可以不戴,其次在剧烈运动的时候可以不必要佩戴口罩。
红眼病个人防控措施
红眼病有很强的传染性,患者在日常需有主动退避意识,自主进行隔离治疗,以免传染给其他人。未患病的人同样也需有防范意识,只有二者相互结合才能起到更好的预防作用。
远离传染源:发病季节尽量不去或少去易传播红眼病的公共场所,如理发店、澡堂、食堂、游泳池等;避开传播途径:重点是眼部分泌物以及被分泌物污染的手和物品,毛巾、手帕、脸盆;这些物品要严格消毒;人与人不要握手,更不要与病人握手或密切接触;病人应自觉的自我隔离。不与健康人握手及共用健康者眼药、食具及其他公用物品。
加强家庭个人卫生:即使家庭内也不可共用毛巾、脸盆,最好流水洗手洗脸。一旦发现可疑病人,要对病人可能污染的物品(如:桌椅、床铺、门把手、接触物体的表面、玩具、毛巾、水杯)进行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低风险地区出行需要核酸检测吗
配合当地疫情防控部门开展核酸检测和健康监测等疫情防控措施。
一般来说低风险地区到低风险地区,是不用出示核酸检测证明的,但各地疫情随时变化,对防疫规定也有所不同,不排除个别地区严防严控,即使从低风险地区出行也需要提供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建议出行前咨询好相关的防疫要求。
近期如非必要,避免前往全国中高风险地区和封控区、管控区,确需前往的,请务必提前向所在社区(村)和工作单位报备,并做好个人防护、减少聚集,并配合当地疫情防控部门开展核酸检测和健康监测等疫情防控措施。
封控区和管控区哪个更严重 解除管控是解封吗
一般来说解除管控就是等于解封,但是因为目前各地的疫情形势仍然还比较严峻和复杂,所以“解封”并不等于“解防”。
因此在解封之后仍然还是需要严格地执行社会面管控措施,严格履行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平时在搭乘交通工具时要严格落实好“扫码、测温、戴口罩”以及场所通风、清洁消毒等疫情防控措施,并加强从业人员的日常健康监测和场所管理,避免人多聚集。
管控区解封后可以自由出入吗 解除管控和解封是一回事吗
是一个意思。
一般来说解除管控和解封的意思是一样的,但是因为目前各地的疫情形势仍然还比较严峻和复杂,所以一般来说在解封之后仍然还是需要严格地执行社会面管控措施,履行好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平时在搭乘交通工具时要严格落实好“扫码、测温、戴口罩”以及场所通风、清洁消毒等疫情防控措施,并加强从业人员的日常健康监测和场所管理,避免人多聚集。
健康码变成灰色可以坐飞机吗 健康码灰色可以通行吗
可以通行,但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严格限制进入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除医疗卫生机构以外)。
2、严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网约车。
可见健康码变成灰色虽然不需要隔离观察,禁止出行,但在出行方面还是有所影响的,因此大家最好快速配合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的防控措施,按规定完成相关防控措施后,即可自动恢复“绿码”。
快报——我国发现一例输入性裂谷热病例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7月23日通报,我委组织专家确诊一例输入性裂谷热病例。
患者汤某,男,45岁,河南省人,在安哥拉务工。患者于7月14日晚(北京时间)在安哥拉出现发热伴头痛,以及全身关节痛、肌肉痛等症状,在当地医院治疗病情未缓解,于7月21日凌晨乘飞机回国。7月21日晚,患者抵达北京,入境时病情严重,被送往某专科医院隔离诊治。23日上午,北京市疾控中心对患者标本的裂谷热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23日下午,中国疾控中心核酸复核检测结果阳性。23日晚,我委组织专家组根据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该病例为我国首例输入性裂谷热病例。目前,该患者病情危重,正在积极治疗中。专家研判认为,此次疫情传播扩散风险较小。
疫情发生后,卫生计生部门高度重视,已按照裂谷热相关诊疗方案和防控要求,落实病例隔离治疗、流行病学调查、风险评估、院感控制、防蚊灭蚊、环境消毒,以及健康教育等防控措施。
该病例有关情况已及时向世界卫生组织、我国香港特区通报。
注:裂谷热,也称立夫特谷热(Rift Valley Fever),是由裂谷热病毒,也称立夫特谷热病毒(Rift Valley Fever Virus, RVF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RVFV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为第二类病原微生物。该病主要影响动物,可致牲畜死亡和流产。年幼的动物病死率高。绵羊、山羊、牛、水牛、骆驼等家畜均可感染该病毒,并可作为该病的传染源。
人对RVFV普遍易感,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动物的组织、血液、分泌物和排泄物或食用未煮熟的肉、奶等感染;或者通过伊蚊、库蚊、按蚊和其他很多蚊种叮咬而传播;尚无人-人传播的报道。
目前已有约30多个国家发现该病,主要分布于非洲东部和南部,肯尼亚、津巴布韦、赞比亚、纳米比亚、索马里等国家,亚洲的沙特阿拉伯、也门也曾发生暴发疫情。2013年以来,WHO未通报全球范围内有裂谷热暴发疫情发生。在此之前,我国动物间和人间尚无裂谷热疫情报告。
人感染裂谷热病毒后症状多较轻,少数患者可出现严重症状。目前,无特异性治疗方法,常采用支持疗法。
防控裂谷热疫情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强对赴疫区人员以及兽医等高危人群的宣教;加强口岸的动物及人间疫情检疫工作,严防疫情输入;在发现疫情地区,采取防蚊灭蚊措施,防控疫情扩散;同时加强院感控制,防止院内感染出现。
国家卫生计生委于2008年印发《裂谷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和《裂谷热诊断和治疗方案》。国家卫生计生委于2008年印发《裂谷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和《裂谷热诊断和治疗方案》。
更多参考:http://www.leha.com/health/100837
出血热的预防措施
预防出血热的措施包括接种疫苗、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由于我国至今尚未发现本病,因此,关键是加强国境卫生检疫和监测,防止本病传入我国。
一、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所规定的各项办法实施国境卫生检疫。特别是对从疫区输入的非人灵长类动物要严格检疫。
二、尽量不要前往疫区,不要接触可疑的感染动物和感染者。如确需前往疫区或接触感染动物和感染者,应配备有效的个人防护设施,并接受防护知识培训。
三、离开疫区者在21天之内,一旦出现发热,应该立即就医,并务必告诉医生近期的疫区逗留史。
四、对来自疫区的人员实施相应的检疫措施。对有明确暴露史的旅行者应按接触者对待,实施21天的医学观察,进行留验处理,每日监测体温。有疑似病例,必须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在专业传染病治疗机构进行严格的隔离治疗。
五、对可疑污染场所,包括可疑的人为污染场所,要进行喷洒、喷雾或熏蒸消毒处理。常见消毒剂有过氧乙酸、福尔马林、次氯酸等。紫外线照射可作空气消毒。
六、凡接触感染动物和感染者的医务工作者及疫区工作人员,必须穿戴全套防护服进行操作。对所有的感染动物和感染者的呕吐物、排泄物及尸体等要进行严格彻底的终末消毒。
七、所有涉及活病毒的操作必须在BSL4级实验室中进行。
防范区可以自由出入吗
仍有部分限制。
根据相应管控措施,防范区应当有序出行,非特殊需要,未经市、区(县)疫情防控部门批准的不得离开当地,市内其他区域居民非必要不离当地、不出本省,确需出入的可能要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此外,在生活区域内的居民要少外出、少聚集、保持社交距离、做好个人防护,严格落实室内公共场所测温、扫码、戴口罩等防控措施,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等症状,要及时主动前往医疗机构就诊。
防范区去别的地方需要隔离吗
视目的地的防控措施而定。
一般情况下,防范区的人员是不能外出的,但如果是因为对公、就医等确需出入的,需要提供48小时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即可出入。
而出入后去到别的地方需不需要隔离要根据所在地的疫情防控措施而定,大部分地区不需要进行集中隔离,但是会要落实“2+14”健康管理措施,也就是2天(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14天日常健康监测。
健康码变成灰色是怎么回事 健康码灰色可以通行吗
会被限制出行。
对于健康码变成灰码的人群来说,并没有严格要求说不能出行,但健康码灰码属于异常状态,出行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严格限制进入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除医疗卫生机构以外)。
2.严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网约车。
由此可以知道,要是自身的健康码变成了灰码,那么出行是会被限制的,所以居民健康码变灰码后,要及时上报,并且配合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的防控措施,按规定完成相关防控措施后,即可自动恢复“绿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