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孩子走得早就要早开始趴
希望孩子走得早就要早开始趴
不要教孩子站,教孩子走,应该顺其自然
尽早开始趴着,后面的动作顺水就可以形成!
来看看崔玉涛医生的专业讲解《宝宝站得早,会影响发育吗?》,视频内容来源:太平洋亲子网-亲子课堂:
“首先,对待孩子的站,一定要确定,是他自己扶着东西站起来的,还是大人扶着他站起来的。大人扶着他站起来,是百分之百的错误,没有任何可以去考虑!如果孩子自己扶着站起来,我们要看他是不是脚跟已经着地了,如果他全脚掌着地,脚跟已着地的情况下,那我们就可以让他自己站,如果他扶着站起来脚尖着地的话,就要控制他站。
因为脚尖着地的话,整个下肢肌肉发育会出现问题,全脚掌着地的话,和我们正常人以后的发育会显相似,所以只要全脚掌着地,就不用控制他站,但是家长绝对不要扶他站起来,也绝对不要扶着他练走,很多的时候是家长诱导出来的,你老让他站,他喜欢,觉得站着好玩,家长不要在大运动发育上给孩子任何的诱导!
这样的,孩子会顺其自然。但有一点,我们尽可能地让孩子早期开始趴着,只要趴着的时候,颈背部、腰背部、全身的肌肉逐渐发育好了以后,后边的动作顺水就可以形成,所以一定要注意,不要强迫孩子站,不要教孩子站,教孩子走,顺其自然就不会出问题。
现在两个极端,一个极端,两个月的时候就在大人腿上蹦,又一个极端,孩子自己能站得很好不让站,两个都不对,顺他的自然发育就不会出现问题。”
0-6个月是宝宝俯趴的黄金时期
6个月以后也要尽量多趴
既然如此,那宝宝多大可以开始俯趴呢?
足月出生的健康宝宝,一般一周大的时候就可以开始练习趴着了,0-6个月是宝宝的俯趴的黄金时期,6个月以后也要尽量让宝宝多趴。爸妈可以在宝宝清醒、精力比较充沛的时候进行,如果宝宝困了、饿了或者刚刚吃完奶,都不是锻炼的好时机。
但要注意,不满3个月的宝宝不建议趴着睡觉,以免造成窒息。
宝宝刚开始俯趴的时候,一次可能只有几秒钟,但只要你每天多次尝试,一般3个月的宝宝都可以趴10分钟以上。
自闭症孩子希望的十件事
第一:我是一个孩子,我有自闭症,但是我不只是个"自闭症"。
作为一个孩子,我还在发育成长,你和我都不知道以后我能做什么。要是你眼里只看见我是"自闭症",你可能会把我看的太低了。如果我觉得你总是认为我这个也做不了,那个也做不了的话,我自然就会想:"要是这样的话,我还去试什么啊?我干脆放弃得了!"
第二:我的感知是混乱无序的。
这就是说平常的那些视象,声音,气味,味道,触觉,那些你或许根本注意不到的细微末节,却对我来说是痛苦的折磨。我每时每刻必须生活着的这个世界对我来说,却是充满了敌意。在你看来我好象是在逃避退缩或是暴躁反抗,但其实我只是在保护我自己。这也是为什么简简单单地去一趟杂货店,对我来说却象下趟地狱一样。
我的听觉超级敏锐:几十个人一起讲话,广播里放着今天的特价广告,音乐来自音响,收银机咣铛作响,咖啡机嘎嘎有声,切肉机刺耳尖利,婴儿放声大哭,日光灯嗡嗡而鸣,我的大脑不能同时过滤掉这些信息,我受不了,超载了!
我的嗅觉太敏感了,水产部里的鱼不怎么新鲜,我身边的那个人昨天没洗澡,熟食部挂出了腌香肠样品,排在前面的那个宝宝拉屎在尿布里了——我能把这些气味都分辨出来,我真是恶心到底了。
因为我是视觉能力占优势,视觉常常就成为第一个让我受不了的感觉,日光灯灯光太亮了,而且它还嗡嗡作响,光线太强了,屋里的东西看想去都变了形,好像整个世界也在不停地移动着。所有这些都在影响着我的空间感,我都不知道我自己在那里了。
第三:请记住你要能区分"我不想做的"和"我不能做的"
不是我不想听指令,而是我不能理解。当你在房间的那一头远远地叫我名字的时候,我听到的却只是:“比利,你最好走过来”,用最简单的词直接对我说:"比利,请把书收好了放在桌子上,现在是吃饭时间了"。这样你就清清楚楚地告诉了我现在该做什么,接下来又该做什么,这样我就能欣然从命了。
第四:我是个"死板思维者",我会望文生义地理解你的话
有时侯会让我很困惑,当你说,"小牛仔,勒紧你的缰绳!",你其实是想说,"别跑了,停住!";也别告诉我"这是一块蛋糕(thisisapieceofcake,英谚:很容易的事)",但我面前却没有蛋糕放在眼前,其实你是想说:"很容易的事"。比喻,暗示,双关语,多义语,冷嘲热讽,指桑骂槐,等等,让我不知所措。
第五:请你耐心,因为我的词汇量有限
要是我不知道哪些词可以用来描述表达我的意思的话,我就很难和你讲清楚。我或许是饿了,困惑了,害怕了,糊涂了,但这些词超出了我的能力。请你关注一下我有没有身体语言,退缩逃避,易怒,和其他迹象,来显露出我有麻烦了。或者是另一个极端:我可能象个"小教授"或是"演员"一样,能大段大段背诵超出我年龄的文章或词汇出来,那些是我从周围世界里记住的东西,是用来补偿我的语言能力的不足,因为我知道我是需要有问有答的。这些内容来自于书本,电影,或是别人的讲话,这叫做"鹦鹉学舌"(echolalia),我其实并不真的了解那些术语的含义。我就知道这样的话我就不用来回答你了。
第六:因为语言对我来说很难理解,所以我是以视觉能力优先的。
请你演示给我看怎么去做,而不要仅仅告诉我怎么去做。也请你准备好要教我好几遍,这些连续的重复能帮学习。一个视觉型的时间表,能很好地帮助我天天的日常生活,它能让我不用动脑筋去记住下一个要做什么,这样我能比较顺利地从一项任务转向另一个任务,我能更有效地安排我的时间,也就能更好地满足你的期望。
第七:请关注和培养那些我能够做到的事,而不是那些我做不到的事。
像所有的人类一样,要是我总是觉得我老是做不好,老是需要"纠正"的话,那我就没法顺利快乐地学下去。要是我一尝试新的方法,就会招来批评的话,以后我就不会尝试了。你找找我的长处的话,你就会发现它们的。世界上本来就不是只有一种正确的方法的。
第八:帮我学习社会交往
看起来好像是我不想和别的孩子们玩,但其实有时候很简单,是我不知道怎么样去开口,怎么样去参加到别人的游戏中去,如果你能鼓励其他孩子让我去踢一下球,投一下篮,我会很高兴地被接纳。我喜欢玩那些有明确结构,有始有终的游戏,我不知道怎么去解读脸部表情,身体语言,情感情绪,所以我很感谢你如果你能一直指导我怎么做出合情合理的社交反应。比如说,要是我看到了爱密莉摔下滑梯,我却笑了,这不是我以为这好玩,而是我不知道什么才是正确的反应。这时候,请你教我说,"你摔痛了吗?"。
第九:请努力找到哪些是让我情绪崩溃的陷阱
情绪崩溃,脾气发作,其实我比你们更怕,它们发生是因为我的某一个感觉过度地大大超载了。如果你能分析出我为什么会发作的话,下次你就可能帮我预防它。拿个本子,把每次发作的时间,环境,人物,活动都记下来,或许长了你能发现有些规律可循。也请你记住,任何的行为都是一种交流的形式。在我无法用语言交流的时候,我的行为在试图告诉你我的生活中发生了些什么重要的事。
第十:如果你是家庭成员的话,请你爱我无怨无愧
请不要去想:"要是他这样那样多好啊",或是"要是她不那样多好啊!"。你也没有实现你自己父母的全部期望,你也不想别人老是提醒你这个吧。我也没有自愿得的自闭症。但这确实是发生在我身上,而不是你身上。没有你的支持,我成功的希望,我自立的梦想,就很渺茫。有了你的支持和引导,我的前途会比你想象的更宽广。我向你保证,我会让你的所有努力得到丰厚的报偿。
小宝宝每天抱多久才合适 三个月之后
俗话说,“一举头、二举胸、三翻、六坐、七滚、八爬、九扶立、十二走”,这婴儿发育的基本规律。虽然不能一概而论,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每个阶段宝宝需要训练和达到的技能。
因此,爸妈们应根据宝宝所处的不同月龄和需求,有针对性的去跟随宝宝自身的发育和脚步走。不要因为怕磕着碰着,就始终喜欢把宝宝抱着怀里呵护着。
比如,就像上面提到的,前两个月应适当的对宝宝进行俯卧训练,让宝宝能自然抬头、抬胸。第三个月让宝宝自己在平躺的时候学会翻身。那如果家长们总是把宝宝抱着,自然这些技能就无法顺利学会,从而就会导致宝宝自身发育迟缓。
而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从大运动发育来说,孩子首先会在床上趴着抬头,抬头以后他才会逐渐地翻身、会爬、会坐、会站、会走、会跑。如果他从开始趴着就晚,抬头也晚,坐也晚,站也晚,自然走就会晚。
父母控制欲太强怎么办 坦诚沟通,表达希望
能够平和解决当然是最好的选择,所以,是第一选项。
随着年龄增长,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虽然不可否认自己始终是父母的孩子,但不会永远是小孩子。小孩子总归要长大。
表明自己其实也知道,论经验和见识,肯定是不如父母,但是还是希望能有自己选择的机会,而父母,永远是在背后支持着的坚实臂膀,不断给予鼓励给予改进意见,支撑着自己前进,而不是一直背着自己前进。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会有自己的意愿和选择。
父母都会希望自己的孩子走得比自己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是不要始终把自己当做曾经未达成,然后希望达成的“影子”。青出于蓝,如果“青”一直走的“蓝”的老路,那么始终还是“青”。
父母的路,最大的优势在于经验和预见性,而不是替代性。
什么星座易成直升机父母
TOP1:天秤座
天秤座的父母多少有点完美主义,他们会根据自己的阅历和判断力,为孩子铺路。天秤座的父母还是比较擅长说服别人的,会令孩子比较自觉的听从他们的安排,也是蛮有心机的。
TOP2:巨蟹座
巨蟹座的父母许是玻璃心,他们不会希望孩子和自己经历相同的遭遇,真真切切的想要保护好孩子,宁可自己多受点苦,是伟大的父母,不过这个世界哪有父母不伟大?
TOP3:处女座
处女座的父母天生完美主义者,所以有很多事情,都会有一些比较特别的规定,孩子们的方方面面可能会被打造得令人挑不出刺。
TOP4:摩羯座
据说摩羯座的父母虽然也有放手让孩子走的意识,但控制欲还是蛮强的,能插手的绝不放手。
未成年患上焦虑症和哪些因素有关系
一、社会压力波及到孩子身上,现在比较流行的教育孩子的口号就是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家长因为自身教育问题所以希望孩子可以完成自己的梦想,而且现代教育还存在一种跟风思想,很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全能儿童,这是其中的一个诱发因素。
二、老师教育方法不当:有些老师的教育方法不当,过度地追求“高分数”、“高升学率”,搞“题海战术”等,教育内容过多,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使孩子负担太重,接受不了,也易形成过度焦虑反应。
三、家长对孩子过于苛求:有的家长对孩子过于苟求,只知“望子成龙”,而不考虑这些要求是否超过了孩子智力发育不平,孩子摄于家长的权威,整天处于紧张状态,久而久之,便导致了过度焦虑反应。
四、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有的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在家中对其百依百顺,这同样使孩子不能正确地估计自己。当孩子走出家庭,在社会上或学校中碰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时,就容易发生过度焦虑。
宝宝学走路须注意的事
1.孩子学走路不要太早
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快点长大,觉得他们越早学会走路越好。育儿专家表示,孩子学走路并非越早越好,并且每个孩子学会的时间不一样,并非所有孩子都一样。孩子学走路需要在孩子学会独自站起、蹲下、爬行等技能之后,过早让孩子学习走路,孩子的大脚肌肉和骨骼还没有发育好的情况之下,会影响到孩子的大腿骨骼承重力,导致孩子下半身腿部压力,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影响。
2.孩子学走路清除路障
孩子刚开始学着走路时东倒西歪,一不小心就可能摔倒在地。因此,父母在孩子学习走路时,最好是到比较空旷的地方,把周边的一些障碍物清理干净,这样即便是孩子摔倒了也不会造成伤害。家长们还要注意不要吓到孩子,有些孩子摔一跤之后,好长时间都不肯走了。孩子摔倒之后,家长要注意看看有无受伤,并安抚好孩子的情绪,先可放弃学走,等孩子情绪好了之后再学习。最开始可以用手牵着孩子走,慢慢再松开手让孩子独自行走,不要着急,一步一步地来。
3.可先练习腿部的力量
有些家长一开始怕孩子摔倒,迟迟不肯让孩子学着站,也就导致孩子腿部的肌肉没有得天有效的锻炼,而影响到孩子日后走路。家长可以提前让孩子练习站立、爬行、蹲下等需要腰部和腿部力量的动作,对孩子日后学习走路大有帮助。让孩子站在椅子后面扶着椅子自己慢慢站起来,又慢慢蹲下来,或是扶着椅子走几步,都是不错的学习方法。
4.孩子学走路注意事项
孩子学走路一不能急,有些家长想孩子一天就学会走路,操之过急的情况之下就容易出现摔跤之类的意外,对孩子的健康造成伤害。二是不能骂孩子指责孩子,有些孩子掌握的能力慢,他们学会走路也就比同龄孩子慢,家长只能是多鼓励孩子,而不是指责孩子。最好是用手或是学走绳牵一下孩子,这样他们学得更快,站在孩子的对面迎接孩子走过来,他们会对自己更有信心。
宝宝出生头一年9种异常别忽略 不能独坐、扶站
一般来说,9个月的宝宝在没有支撑的情况下能自己坐起来,可以主动去拿自己想要的东西,如果有距离也能自己扶着椅子站立。若超过这个时期宝宝还不能完成这些动作,就表明宝宝有些异常,应该及早带宝宝去检查一下。
不过爸妈们也要注意,我们评价孩子的发育,不能用一个突然的时间段来衡量,如果他从开始趴着就晚,抬头也晚,坐也晚,站也晚,自然走就会晚。
走出眼球震颤手术认识的误区
家长要明确:眼球震颤手术的目的并不是单纯提高视力,而是通过减轻震颤,从专业的角度讲,也就是所谓的“注视时间窗”,希望孩子能够有一个比手术前更好的视觉质量。具体来看有两个目的:
一、是减弱孩子的肌肉的本体感受器,希望能够通过此举动使眼球震颤减轻。
二、另一方面是增宽了“注视时间窗”,简单的说就是增加了黄斑中心凹注视的时间,一部分患儿手术后的视力虽然没有显著的提高,但是孩子注视的质量提高了。
一些做完手术的患儿家长欣喜地告诉我们孩子的变化:
1、原来仔细看着一个物体的时候,头歪的很厉害,手术后头不是很歪了!
2、手术前看电视离得很近,而且对远处的东西不感兴趣,手术后孩子看电视远了,对远处的东西也有兴趣了!
3、以前小朋友看书几乎趴到书上看,手术后看书的距离远了。
4、以前走路爬楼梯容易摔跤,拿东西不稳不准,现在协调能力好多了!
5、一部分孩子原来特别内向孤僻,手术后孩子的性格变得活泼、合群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