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便秘试试几道菜谱
小儿便秘试试几道菜谱
食谱一:酥蜜粥
原料:酥油、蜂蜜各30克,大米100克。
做法:将大米淘净,煮粥,待熟时调入蜂蜜、酥油,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连续3~5天。
功效:酥蜜粥可帮助宝宝补益气血,润肠通便。适用于肠燥便秘、大便干结难解,而且甜甜的味道也可以吸引小朋友。
食谱二:香蕉苹果泥
原料:香蕉、苹果。
做法:将香蕉和苹果刮成泥。上锅隔水蒸3分钟,取出晾凉后,喂食宝宝。
功效:香蕉、苹果含有一定的果糖、糖醇和可溶性膳食纤维,这些物质不仅可增加食物对肠道蠕动的刺激,而且还可保持宝宝便中的水分不被肠道过分吸收。因此,是有效的便秘食疗品。要适当加热再给宝宝吃。
经常便秘试试这10个偏方
治疗便秘的偏方
1、蜂蜜治便秘。这个偏方可能很多人都知道,但是真正用上的人可能就很少了。蜂蜜中含有的果糖很多,这些果糖就具有通便的功效,每天喝一点就可以起到治疗便秘的作用,如果能在睡前喝则最好。
2、葱治便秘。把葱洗净,捣碎,弄成饼状,可以用干净的纱布包起来,然后贴在肚脐上,热水袋装入开始,然后熨葱饼,让葱饼变温。用这个方法要注意避免烫伤。
3、香蕉治便秘。香蕉皮剥开,涂上一些蜂蜜,即可食用,最好在每天早上空腹的时候吃,然后在喝一些温开水。要注意空腹吃香蕉会胃痛的人,不要用这个方法。
4、黑芝麻、核桃仁治便秘。取30克的黑芝麻和核桃仁,捣碎,然后用开水冲服,每天一次,空腹食用。
5、生甘草治便秘。取2克的生甘草,用开水冲泡,可以治疗婴幼儿便秘,每天一剂就可以,坚持用1-2周可以防止复发。
6、冰糖炖香蕉。香蕉2根,去皮,加冰糖隔水蒸,每天服用2次,坚持服用几天,能起到清热解毒,润肠除燥的功效,虚弱病人便秘可以用这个偏方。
7、土豆治便秘。土豆洗净后捣烂,挤出土豆汁,然后加入适量的蜂蜜,每天早上空腹的食用吃。
8、蜜枣玫瑰茶治便秘。玫瑰和蜜枣冲入沸水,泡茶喝可以治便秘,当不宜常饮。
9、按压迎香穴。按压穴位也可以治疗便秘,这个穴位就是迎香穴,迎香穴在我们鼻子两旁,鼻孔两边凹陷的地方,每次按摩5-10分钟,可以刺激大肠。
10、酸奶治便秘。经常便秘的人可以喝酸奶,可以直接喝,也可以煎酸奶倒入瓶子里,加入适量的蜂蜜和绿茶粉末,每天一两次,空腹的时候饮用。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治疗便秘的一些偏方,经常容易便秘的人,要注意吃些粗纤维食物,同时也要注意运动锻炼。
产后便秘试试松子仁粥
饮食重点
1、多喝汤水,吸收水分,多吃雪梨等富含水分多的水果也是补水的好方法,多喝汤或月子粥也是极好的,汤水和粥中的油分可以起到润滑肠道,促进排便,如稀饭,面汤,米汤,鸡蛋汤,猪蹄汤。
2、在吃肉蛋食物的同时,注意摄入含膳食纤维多的新鲜蔬菜和水果,蔬菜以菠菜,芹菜,洋葱,苦瓜,空心菜,韭菜等为宜,水果以香蕉,苹果,梨等为好。
3、粗细搭配,适当多吃杂粮,每日进餐应适当搭配一定比例的杂粮,做到主食多样化。
调养食谱:
松子仁粥
营养:松子仁中所含的油脂可润肠增液,滑肠通便,适于产后便秘的妈妈食用。
用料:松子仁30克,大米100克,盐少许。
做法:1、大米淘洗干净,松子去壳取仁,洗净,沥干水分,捣成泥状待用。
2、锅中倒入适量清水,放入松子仁泥和大米,大火烧开,转中小火煮至米烂时,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炖参肠
营养:此菜富含膳食纤维,具有养阴清火通便的功效,适于产后大便燥结的妈妈。
用料:海参,猪大肠各200克,黑木耳50克,葱末,姜末各少许,酱油1小匙,料酒1大匙。
做法:1、海参泡发,洗净,切成丝,猪大肠洗净,切成丝,黑木耳泡发洗净撕成小朵,将海参,猪大肠分别入开水中焯烫,捞出备用。
2、将猪大肠放在锅中,倒入适量清水,煮至5分熟,放入海参,葱末,姜末,料酒,酱油,煮至海参,猪大肠软烂后加木耳,再煮至木耳熟即可。
小婴儿便秘补点糖试试
婴儿便秘,对家长来说是件头疼的事情。乳糖缺乏也会造成婴儿便秘,特别是对于吃牛奶的婴儿,如果出现了便秘的情况,更要往这方面检查。顾教授分析说,母乳中乳糖的含量为7.5%,而牛奶中乳糖的含量仅是4.8%。因此喝牛奶的婴儿,肠腔内就缺乏发酵物质,因为得不到充分的发酵,大便变得容易干燥。另一方面,除了含量不一样,母乳中的乳糖和奶粉中的乳糖类型也不一样。母乳中的乳糖是乙型乳糖,能正常产生菌群,且母乳含有生化酶,有助于宝宝消化。乳清是母乳的主要蛋白质,对肠道友好、柔软易消化,所以母乳宝宝的大便非常通畅。而奶粉中的乳糖是甲型乳糖,对菌群的正常产生有影响。奶粉的主要蛋白质是酪蛋白,会形成橡胶般的凝乳,非常不容易消化,很少能被完全吸收,大多成为废物。而牛奶内酪蛋白及钙质比人奶多,这会使粪便中含有多种不能溶解的钙皂,导致便秘产生。
如果婴儿出现便秘怎么办呢?顾教授建议,如果是母乳喂养,可能因母乳量不足所致,常伴有体重不增,食后啼哭等症状。对于这种便秘,只要增加喂乳量,便秘的症状就会缓解。
对于牛奶喂养婴儿,可减少奶量,增加糖量,即把牛奶的含糖量由原来的5—8%增加到10—12%,并适当增加果汁。不满3—4个月的婴儿,可在牛奶中加一些奶糕,因为奶糕中的碳水化合物在肠道内部分发酵后,可刺激肠蠕动,有助于通便。对于4—5个月以上的婴儿,可适当增加辅食,最好将菠菜、卷心菜、青菜、荠菜等切碎,放入米粥内同煮,做成各种美味的菜粥给宝宝吃。此外,辅食中含有大量的b族维生素,可促进肠子肌肉张力的恢复,对通便很有帮助。婴儿便秘经以上饮食调整效果仍不佳者,可给宝宝饮服蜂蜜水,即常服蜂蜜水或将蜂蜜放入牛奶中喂养,效果较好。
小婴儿便秘补点糖试试
如果是母乳喂养,可能因母乳量不足所致,常伴有体重不增,食后啼哭等症状。对于这种便秘,只要增加喂乳量,便秘的症状就会缓解。
对于牛奶喂养婴儿,可减少奶量,增加糖量,即把牛奶的含糖量由原来的5—8%增加到10—12%,并适当增加果汁。不满3—4个月的婴儿,可在牛奶中加一些奶糕,因为奶糕中的碳水化合物在肠道内部分发酵后,可刺激肠蠕动,有助于通便。对于4—5个月以上的婴儿,可适当增加辅食,最好将菠菜、卷心菜、青菜、荠菜等切碎,放入米粥内同煮,做成各种美味的菜粥给宝宝吃。此外,辅食中含有大量的b族维生素,可促进肠子肌肉张力的恢复,对通便很有帮助。婴儿便秘经以上饮食调整效果仍不佳者,可给宝宝饮服蜂蜜水,即常服蜂蜜水或将蜂蜜放入牛奶中喂养,效果较好。
简介导致小儿便秘的罪魁祸首
第1、饮食不足
婴儿进食太少时,消化后液体吸收,余渣少,致大便减少,变稠,奶中糖量不足时肠蠕动弱,可使大便干燥,饮食不足时间较久引起营养不良,腹肌和肠肌张力减低甚至萎缩,收缩力减弱形成恶性循环,加重小儿便秘。
第2、食物成分不当
大便性质和食物成分关系密切,如食物中含大量蛋白质而碳水化合物不足,肠道菌群对肠内容物发酵作用减少,大便易呈碱性,干燥;如食物中含较多的碳水化合物,肠道发酵菌增多,发酵作用增强,产酸多,大便易呈酸性,次数多而软;如食入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都高,则大便润利;如进食大量钙化酪蛋白,粪便中含多量不能溶解的钙皂,粪便量多,且易小儿便秘;碳水化合物中米粉,面粉类食品较谷类食品,易于小儿便秘;小儿偏食,许多小儿喜食肉类,少吃或不吃蔬菜,食物中纤维素太少,也易发生小儿便秘。
第3、肠道功能失常
生活不规律和不按时大便,未形成排便的条件反射导致小儿便秘很常见,另外学龄儿童常因无清晨大便的习惯,而上课时间不能随时排便,憋住大便也是导致小儿便秘的常见原因,常用泻剂或灌肠,缺少体力活动,或患慢性病如营养不良,佝偻病,高钙血症,皮肌炎,呆小病及先天性肌无力等,都因肠壁肌肉乏力,功能失常而小儿便秘,交感神经功能失常,腹肌软弱或麻痹也常使大小儿便秘结,服用某些药物可使肠蠕动减少而小儿便秘,如抗胆碱能药物,抗酸药,某些抗惊厥药,利尿剂以及铁剂等。
第4、体格与生理的异常
如肛门裂,肛门狭窄,先天性巨结肠,脊柱裂或肿瘤压迫马尾等都能引起小儿便秘,应进行肛门,下部脊柱和会阴部检查,有的患儿生后即小儿便秘,如有家族史可能和遗传有关。
第5、精神因素
小儿受突然的精神刺激,或环境和生活习惯的突然改变也可引起短时间的小儿便秘。
便秘试试土豆蜂蜜汁
春天是便秘的高发季节,很多人也用过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比如吃芹菜、喝蜂蜜水等等。专家提醒,喝点土豆蜂蜜汁会有很好的效果。
在蔬菜当中,富含膳食纤维最多的是根茎类的蔬菜,比如说土豆、红薯、莲藕等。每100克土豆里所含的膳食纤维高达6克,可以说是首选的治疗便秘的根茎类蔬菜。可以把土豆削皮、切碎,用榨汁机榨成汁。把榨好的土豆汁倒进锅里,用小火煮,当土豆汁变得黏稠时,加入适量蜂蜜,搅拌均匀即可。
做完后,可放入冰箱冷藏。每天喝一次,每次两勺,空腹服用即可。要提醒的是,蜂蜜最好选择槐花蜜。槐花蜜属凉性,用来治疗便秘效果最好。而热性的蜂蜜,吃了以后会增加肠道的干燥,反而会加重便秘的症状。
此外,还要注意多吃青绿色蔬菜、新鲜水果,可以增加胃肠蠕动,润肠通便,排出肠道的有害物质。从事久坐、久立、久蹲职业的人要经常变换体位,增加活动量。还要忌饮酒、忌辛辣、忌饱食、忌憋便等。
儿便秘试试按摩
当小儿出现便秘后,一般情况下只需按揉膊阳池穴,向下推按后承山穴,并加以按揉腹部就可缓解这种症状。
膊阳池穴为治疗便秘主穴,在腕背横纹上约三指中间处,在此穴位用拇指旋转按揉1-2分钟,可双侧对称同时进行,力度要稍大,进行强刺激,按摩此穴位可以止头痛、通大便。
后承山穴位于腿肚下凹陷中人字纹处,按摩此穴位需要自下而上直推约50-100次,可以起到止抽搐、通经络的作用。
推摩腹部时要用指腹在腹部顺时针方向环转快摩,直至感觉腹部发热、变软即可停下。一般一天按摩一次,5天为一疗程,便秘急性期按摩1-2次即可见效。
专家提醒说,预防小儿便秘,一定要让小儿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要改变单一饮食结构,不偏食,多吃粗纤维食物,适量进食高蛋白食品。
专家医师特别提醒说,如果孩子便秘并伴有脱肛或肛裂,就必须要到医院进行诊治了,切不可擅自在家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