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肿瘤有方法
中医治疗肿瘤有方法
中医治疗肿瘤的三大优势
第一,能有效地防范肿瘤的发生发展。治“有形”之瘤,固非中医之所长,但对预防尚未“成形”之瘤的发生,传统中医学有其广阔用武之地。中医学的特点是以“人”为本的整体观点,以调整阴阳辨证施治为核心。而癌症的发生,从致癌物参与人体代谢,癌症的启动、促进,DNA损伤、修复,然后进入癌前病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从癌前病变发展成原位癌,再从原位癌发展成具有浸润或转移能力的进展期癌,约需5~20年左右的时间,这一漫长的过程为中医药提供了充分的预防与治疗空间。
其次,中医治疗肿瘤的优势领域还包括多个方面,如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和继发症;配合放化疗,减毒增效;改善机体内环境,调整免疫;当肿瘤患者已接受手术或放、化疗缓解后,运用中药防止其复发或转移等。
第三,中医学还可以在肿瘤的直接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在胰腺癌、胆管癌、肝癌、脑瘤、肉瘤,以及已复发或转移的中晚期肿瘤治疗中,若思路对头、应对有序、组合有方的话,完全有可能促使其“柳暗花明”。特别是从天然药物中寻找抗癌有效成分,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诱导癌细胞分化和凋亡,是一个引人注目的领域。在这方面,中医药学将大有作为。
总之,在降低癌症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中,中医学有极其重要的一席之地。
走出“传统疗法”的一些误区
传统中医药基本上是一种经验性探索所积累的知识体系,有时由于缺乏必要的“判决性”实验的检验,故存在着一些似是而非的结论或经验。尤其是当前有些广告的宣传性词语,值得引起人们注意。
以毒攻毒
传统的“以毒攻毒”,并非中医药治癌之优势。因为中药中许多毒药,它们的毒性是明确的;但有否抗癌药性,或者说临床是否真的有抗癌功效,是需要打问号的(根据分析,在动物实验中,得出某种提取成分有抗癌性和临床真实个体身上有否抗癌性,许多情况下完全不是一回事,前者很普遍,后者却较难得出阳性结论)。退一步说,真的“以毒攻毒”,不如找化学合成抗癌药更妥当些。这些药物的问世,毕竟经历过较严格的药理学筛选与实验。
活血化瘀
“活血化瘀”抗肿瘤很长一段时间也很时髦,但有许多临床证据表明,对晚期肿瘤患者,特别是肝癌患者,一些活血化瘀药不仅会促使肝内转移,而且容易诱发大出血,导致肝昏迷。一些实验结果也证实,活血药使用不当,会促使肿瘤快速生长与转移。因此,在很多情况下,需慎之又慎!
软坚散积
“软坚散积”也是常用抗癌疗法,而且以往是作为治疗甲状腺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但研究表明,部分甲状腺肿瘤是“碘”依赖性的,而软坚药中不少是含碘很高的,如海藻、昆布等,故这些自属禁忌!
滥用参类补药也是一大弊端。人参的粗提物在动物中有促使肿瘤加快生长之效,滥用人参也常见到肿瘤失控的现象。
运用中医中药治疗肿瘤,必须强调“以人为本”,以考虑病人的综合利益为主,包括重视提高患者的生活及生存质量,不可一味蛮干,唯癌是杀。望医者和患者慎之又慎。
中医认为癌症应该这样治
中医博大精深,把人看为一个整体,患了疾病不单纯是治主要的病灶,而是综合治疗。肿瘤从现代医学来说病理分析得很细,微观诊断也比较明显,但治疗上不会像中医一样综合考虑来治疗
中医治疗鼻神经胶质瘤有什么优势
中医治疗神经胶质瘤有什么优势?胶质瘤是发生于神经外胚层的肿瘤,起源于神经间质细胞,即神经胶质、室管膜、脉络丛上皮和神经实质细胞即神经元,统称为神经胶质瘤,简称胶质瘤。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所有颅内肿瘤的40-45%左右。
中医治疗神经胶质瘤方法:
中药治疗去除病邪的方法不外乎于外贴,内服两种。内服中药对治疗肿瘤有较好的疗效,若配外敷膏药使用,效果更好。
内服中药重在滋补气血、益其脏腑、蓄积消病能力。用药针对神经胶质瘤病灶进行治疗,同时对患者整体功能进行调理,取中药升降沉浮之性,调整肌体、升清降浊之功能,促使抗肿瘤的中药归经入脑,通过血脑屏幕,有选择地对肿瘤细胞产生抑制和杀死作用,并使败退的肿瘤细胞,上解于汗,下解于便,从而取得独特疗效。
在治疗的整个过程中,均需要结合中医药治疗,不管进行西医的何种治疗,中医药治疗都是必须的,可以减轻患者的毒副作用,控制病情的发展,并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可使症状减轻,然后再行手术治疗。
神经胶质瘤的术后复发在临床上很常见,许多胶质瘤瘤患者经过各种有效治疗后得到痊愈或临床治愈,过一段时间后被治愈的神经胶质瘤又重新复发,因而在神经胶质瘤得到治愈或已被控制后一定要重视预防再次复发。
胶质瘤的治疗应力求彻底,这对早期神经胶质瘤极容易做到,采用根治性手术,合理的放、化疗、结合有效的中医药,有计划地综合治疗等可以防止复发和转移。对有癫痫发作的病人,术前术后应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
中医治疗神经胶质瘤有什么优势?由于肿瘤逐渐增大,形成颅内占位病变,并常伴有周围脑水肿,当超过代偿限度时,即产生颅内压增高。肿瘤阻塞脑脊液循环或压迫静脉导致静脉回流发生障碍时,更加重颅内压增高。如肿瘤内发生出血、坏死及囊肿形成,注意做好休息和治疗。
中医治疗肿瘤的七大忌
不少人认为中医治疗都是温和用药的,其实不然。中医治疗也会采取药效强烈的治疗。所以中医治疗肿瘤注意以下的这”七忌“。
一、忌活血药用得太过
活血化瘀是中医治疗肿瘤的一种方法,但是必须注意其适应症,如果肿瘤尚未切除,或确有血瘀之象,且患者身体尚实,这时才可用行气通络、活血化瘀 之品。如果患者肿瘤已经切除,或已发生多处转移,体质较虚者,则尽量少用活血之品。因长期应用活血之品,可使病体更虚,并有可能激活癌细胞,极易造成血行 转移加速或复发。有的因活血太过,还可造成血小板减少,而引起吐血、咳血、尿血、便血等失血倾向。
二、忌以毒攻毒药量过大
治疗肿瘤的中药有许多种,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化痰利湿、理气和血等等。以毒攻毒之法,要根据病情、病位、病程及体质的强弱来决定 使用何种药物,既辨证又辨病,不可一味地相信只有以毒攻毒才能治病。如果过多过量地应用其大毒的药品,而不采取用其它药佐之,那么后果是严重的。常听说, 有的肿瘤患者误服“偏方”和毒性剧烈的中药而导致不应该的死亡。如果已经做完手术,体内肿瘤病灶全部摘除了,就不宜用此法,而应该用清热解毒等疗法较为稳 妥。
三、忌泻下攻伐过猛
肿瘤是一种全身性消耗疾病。癌细胞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大量消耗着机体内的能量和营养物质,造成体内空虚,同时又带来一系列的营养障碍和代谢紊乱。此时治疗,当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切忌使用泻下药攻伐太过。
如大量使用泻下药攻伐过猛,则使患者体质更加虚弱,正气大伤,免疫功能和抵抗力急剧下降,尤其是手术后的病人,一旦倒下则很难恢复元气,这无疑会造成“雪上加霜”的结局。
四、忌补药用之不当
由于癌症造成的消耗,以至病人表现出相应脏器的虚损及全身体质的下降。这时医生及家属就会嘱咐病人要加强营养,注意休息。可是有的病人因缺乏常 识,盲目服用一些补药,如人参、鹿茸、胎盘、蜂王浆等,这不但不起好作用,反而使病情加重,究其原因关键是没有对症。因为中药的补养药临床上分为四大类: 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在药性上又有寒、热、温、凉之区别。具体治法上又有补心、补脾、补肺、补肝、补肾之不同。所以临床上要根据病人具体虚损程度及脏 腑状况来有的放矢用药。如果不加区分,乱补一气,不但不能起到补虚扶正之目的,反而会加重病情。如有的病人本来就阴虚内热,结果过量服用人参、鹿茸等,造 成咽干舌燥、口鼻出血、嘴唇起泡,简直是“火上浇油”。
补药和保健品都不可滥用,一定要有针对性才行。注意除了病情需要外,一般在夏季应少用补品,冬季才可适当进补,切记这一原则。
五、忌饮食上或服药时忌口不严
中医治疗肿瘤,比较强调忌口。对肿瘤病人的“忌口”,主张食谱不宜太窄,忌口不宜太严,要看脾胃功能以及病情的寒热虚实给予必要的食补和食疗, 一般来说应注意避免肿瘤发病因素的继续使用,也就是说别火上浇油,如进食脂肪过量,因肥甘厚味而痰湿凝聚,可导致直肠癌、乳腺癌的发展或复发。
另外,某些病需要禁忌一些食品,如疔疮忌食荤腥发物,肺病忌食辛辣,水肿病人禁食盐,黄疸病人忌食油腻,温热病忌食一切辛辣热性食物,寒病忌食 生冷瓜果,癌症病人也一样,如口腔癌、舌癌、咽喉部肿痛、食管癌、胃癌等应忌食肥厚荤味、油炸食物及难以消化、质地坚硬类食物。
特别要注意的是在服药期间,应忌烟酒、辛辣之品。还有喜食豆制品的肿瘤患者请注意,因豆制品解药,也就是降低中药的性能,所以在食豆制品(尤其是黄豆类、大豆腐、干豆腐等)蔬菜时,服药最好与其隔开一小时左右为佳。
六、忌隐瞒病情不配合用药
癌症患者一经确诊,作为医生或家属均应策略地通知本人,以便配合治疗。尤其是中医看病,强调望、闻、问、切的诊疗手段,不见病人不行,见了病人不把注意事项说透还是不行,也不利于心理和精神治疗。所以隐瞒病情,是治疗中的一大障碍。
癌症不是吃几付中药就能好的病,而需要长期的治疗过程,一旦病人觉得短期内效果不明显,自然会产生怀疑,甚至拒绝治疗或要求换医院,换医生和换药等,这就会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对预后相当不利。
七、忌不遵医嘱随意停药
肿瘤治疗切勿“见好就收”。不少肿瘤患者在发病之初曾进行积极的治疗,而且花多少钱都认可,如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当癌瘤切除或放、化疗后病灶消退,便以为完事大吉了,不想继续用药了,以至巩固性治疗没跟上,造成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究其原因在于这些病人被“癌灶已消失”的假象所迷惑,不了解癌症形成的机理及其病因,天真地认为此类疾病也像感冒、肺炎一样通过打针吃药就可以 解决问题。或片面理解一些医学术语,如“某某癌根治术”、“临床治愈”等等,孰不知“根治术”并非根治,只是手术范围的扩大而已。
看中医要找有治疗肿瘤经验的专科医生去诊治,否则相信一些江湖郎中不仅没有治疗好自身的肿瘤反而加重病情,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中医治疗肿瘤哪里好
研究显示,采用中医中药治疗肿瘤的方法是比较安全健康的,不会对身体原有的免疫系统造成破坏,将肿瘤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使患者根据自己身体的康复能力达到抑制肿瘤,治疗疾病的方法,所以中医中药治疗肿瘤是个不错的选择。
单验方治疗肿瘤我国各地对传统或民间治疗肿瘤单验方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整理。目前各地应用治疗恶性肿瘤的有30多个方剂,如梅花点舌丹、六味地黄丸、复方生脉针、平消片、犀黄丸、攀枝花制剂、抗癌乙片、脾肾方、健脾理气合剂、癌灵一号、复方白蛇酒等方药,经临床验证,确有一定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肿瘤外治用外治法治疗痈、疽、疮、疡是祖国的一大特色。通过临床实践,应用外治法治疗宫颈癌、皮肤癌及体表肿瘤,已取得 一定疗效,如杨学志报道应用祛腐“三品”饼(明矾、白砒煅制后加雄黄、没药等)外用作宫颈锥切,治疗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临床已治疗190例,长期随访(3~10年)188例均健在。刘嘉湘应用新型镇痛橡皮膏---蟾酥膏外贴,按照双盲对照,临床观察及等引起的多种癌性疼痛332例,确有较好镇痛效果,总有效率达92.65%。该药使用方便,无成瘾性和毒副作用,具有活血化瘀、 消肿止痛功效。
针灸疗法作为肿瘤治疗的一种手段,已在逐步开展。针灸可平衡阴阳,调整脏腑功能,且可增强抗病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有研究证明针灸后血清中丙种球蛋白明显增高,白细胞计数增多,其吞噬功能亦有所增强。针刺足三里可使胃酸和胃蛋白酶高水平者变低,低水平者变高,这就是针灸的双向调节作用。
在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中,针灸对减轻症状、防治放化疗毒副反应均有较好的作用。应用电热针可使热辐射深入机体至一定深度,对 皮肤癌及等有一定疗效。抑瘤实验证明,小鼠移植性肿瘤治疗率为50%,完全消退率为70%。
肿瘤饮食疗法可以养生、益寿、防病。民间常用昆布、海藻治疗瘤;用韭菜汁、鹅血治疗;用薏仁米、菱角治疗胃 癌。罗冬秀说,饮食能致病,也能治病;饮食能致癌,也能治癌。古人的经验和现代的研究都证实了这一点。针对患者常量营养、微量营养的需求关系,根据中医“医食同源”的理论,斟酌癌症病人的病情、体质及食物的性味,辨证施食。罗冬秀通过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配制了60多种常用抗癌膳食。一些科研单位还对民间常用银耳、山楂、蘑菇、海参及芦笋等进行了临床及实验抗肿瘤研究。
中医治疗肾肿瘤的效果如何
中医治疗肿瘤方面一直存在着误区,首先很多人认为都是等到病人的情况很差了才能看中医;另外有些人认为中医重在调理,而不是治疗。但实际上中医治疗肿瘤能发挥的作用还是很多的,特别是如果能早些介入治疗,效果还是不错的。比如肝癌的患者,切掉一个病灶,很快又复发了,如果在切掉病灶没有复发之前进行中医治疗,效果就很好。在肿瘤没有复发转移时进行中医的治疗,可以减少肿瘤转移的机会。不能等到肿瘤已经很大了,多脏器都损坏了才找中医治疗。另外中医还可以减轻放、化疗的毒副反应。化疗最大的副作用一个是恶心呕吐、消化不好,另一个是骨髓抑制,中药在这方面一样可以发挥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医生不了解,不让病人在化疗的时候吃中药。现在进口药这么贵,而中药便宜又有不错的效果,但是很多人不够重视,中药在肿瘤的治疗过程中适时地介入配合治疗效果是很好的。
中草药治肺癌的好处
中医治疗肺癌见效一般较慢,但是却是从根本上进行调理。中医治疗肺癌就是能把控细胞平衡,调整正常细胞和癌细胞的“正负比率”。据了解,目前不论中西医治疗肿瘤有毒副作用是普遍存在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
西医大都是采用化疗,固有的毒副作用无法排除。而传统中药以毒克毒治疗理念,更是无稽之谈,因为本身肿瘤就没有毒。癌症本身就是细胞发生突变后,形成癌细胞它会不断地分裂,不受身体控制,最后形成癌症。
中药治疗肺癌时也要注意药物的毒性,中医本身又是一个综合利用体,既有有效的部分,又有毒副作用的部分。特别是对有毒中草药的利用,其有效量和中毒量是并举的,用不到量起不到作用,用到量了人又中毒,单纯的传统医药学对其毒副作用是无法排除的。近些年医学界中医治疗也只是缓解症状,西医高额手术费用多数患者也承受不了。
由此可见,中医治疗肺癌也有自己的作用,虽然中医的药物也并不是完全无毒的,但是毒副作用要比西医少得多,所以对患者来说是一种有效的保护。而且中药治疗肺癌的费用一般要较西医少得多。
中医治疗肿瘤的“七大忌”
一、忌活血药用得太过
活血化瘀是中医治疗肿瘤的一种方法,但是必须注意其适应症,如果肿瘤尚未切除,或确有血瘀之象,且患者身体尚实,这时才可用行气通络、活血化瘀 之品。如果患者肿瘤已经切除,或已发生多处转移,体质较虚者,则尽量少用活血之品。因长期应用活血之品,可使病体更虚,并有可能激活癌细胞,极易造成血行 转移加速或复发。有的因活血太过,还可造成血小板减少,而引起吐血、咳血、尿血、便血等失血倾向。
二、忌以毒攻毒药量过大
治疗肿瘤的中药有许多种,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化痰利湿、理气和血等等。以毒攻毒之法,要根据病情、病位、病程及体质的强弱来决定 使用何种药物,既辨证又辨病,不可一味地相信只有以毒攻毒才能治病。如果过多过量地应用其大毒的药品,而不采取用其它药佐之,那么后果是严重的。常听说, 有的肿瘤患者误服“偏方”和毒性剧烈的中药而导致不应该的死亡。如果已经做完手术,体内肿瘤病灶全部摘除了,就不宜用此法,而应该用清热解毒等疗法较为稳 妥。
三、忌泻下攻伐过猛
肿瘤是一种全身性消耗疾病。癌细胞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大量消耗着机体内的能量和营养物质,造成体内空虚,同时又带来一系列的营养障碍和代谢紊乱。此时治疗,当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切忌使用泻下药攻伐太过。
如大量使用泻下药攻伐过猛,则使患者体质更加虚弱,正气大伤,免疫功能和抵抗力急剧下降,尤其是手术后的病人,一旦倒下则很难恢复元气,这无疑会造成“雪上加霜”的结局。
四、忌补药用之不当
由于癌症造成的消耗,以至病人表现出相应脏器的虚损及全身体质的下降。这时医生及家属就会嘱咐病人要加强营养,注意休息。可是有的病人因缺乏常 识,盲目服用一些补药,如人参、鹿茸、胎盘、蜂王浆等,这不但不起好作用,反而使病情加重,究其原因关键是没有对症。因为中药的补养药临床上分为四大类: 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在药性上又有寒、热、温、凉之区别。具体治法上又有补心、补脾、补肺、补肝、补肾之不同。所以临床上要根据病人具体虚损程度及脏 腑状况来有的放矢用药。如果不加区分,乱补一气,不但不能起到补虚扶正之目的,反而会加重病情。如有的病人本来就阴虚内热,结果过量服用人参、鹿茸等,造 成咽干舌燥、口鼻出血、嘴唇起泡,简直是“火上浇油”。
补药和保健品都不可滥用,一定要有针对性才行。注意除了病情需要外,一般在夏季应少用补品,冬季才可适当进补,切记这一原则。
五、忌饮食上或服药时忌口不严
中医治疗肿瘤,比较强调忌口。对肿瘤病人的“忌口”,主张食谱不宜太窄,忌口不宜太严,要看脾胃功能以及病情的寒热虚实给予必要的食补和食疗, 一般来说应注意避免肿瘤发病因素的继续使用,也就是说别火上浇油,如进食脂肪过量,因肥甘厚味而痰湿凝聚,可导致直肠癌、乳腺癌的发展或复发。
另外,某些病需要禁忌一些食品,如疔疮忌食荤腥发物,肺病忌食辛辣,水肿病人禁食盐,黄疸病人忌食油腻,温热病忌食一切辛辣热性食物,寒病忌食 生冷瓜果,癌症病人也一样,如口腔癌、舌癌、咽喉部肿痛、食管癌、胃癌等应忌食肥厚荤味、油炸食物及难以消化、质地坚硬类食物。
特别要注意的是在服药期间,应忌烟酒、辛辣之品。还有喜食豆制品的肿瘤患者请注意,因豆制品解药,也就是降低中药的性能,所以在食豆制品(尤其是黄豆类、大豆腐、干豆腐等)蔬菜时,服药最好与其隔开一小时左右为佳。
六、忌隐瞒病情不配合用药
癌症患者一经确诊,作为医生或家属均应策略地通知本人,以便配合治疗。尤其是中医看病,强调望、闻、问、切的诊疗手段,不见病人不行,见了病人不把注意事项说透还是不行,也不利于心理和精神治疗。所以隐瞒病情,是治疗中的一大障碍。
癌症不是吃几付中药就能好的病,而需要长期的治疗过程,一旦病人觉得短期内效果不明显,自然会产生怀疑,甚至拒绝治疗或要求换医院,换医生和换药等,这就会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对预后相当不利。
七、忌不遵医嘱随意停药
肿瘤治疗切勿“见好就收”。不少肿瘤患者在发病之初曾进行积极的治疗,而且花多少钱都认可,如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当癌瘤切除或放、化疗后病灶消退,便以为完事大吉了,不想继续用药了,以至巩固性治疗没跟上,造成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中医治疗肿瘤
中医治疗肿瘤的方法主要有:
1.扶正固本法:肿瘤病人免疫功能低下,已为大量资料证实。扶正固本法是通过扶助正气、培植本元以达到“养正除积”的目的。
2.活血化痰法:中药莪术、丹参、三七、牛膝等活血化痰药,同时配合化疗药物治疗,具有抗凝抑瘤、改善微循环以及抗转移的作用。
3.化痰软坚法:化痰导蚀之类的中草药不仅能清除病理垃圾,深捣肿瘤巢穴,有的还可直接杀伤和抑制瘤细胞,如天南星、半夏、山慈姑等。
4.以毒攻毒法:以全蝎、蜈蚣、地鳖虫等为代表的虫类药不仅可松透病根,攻坚破积,而且大多有毒,可发挥“以毒攻毒”的作用,在肿瘤治疗中起着“一箭双雕”、一药多效之功用。
5.清热解毒法:清热解毒法是目前运用较多的祛邪方法。中草药祛邪并不是单纯地杀伤消灭瘤细胞,而是使瘤细胞改邪归正,促使变异细胞分化,逆转为正常细胞。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马齿苋、夏枯草、蒲公英等清热解毒药,均可使异常细胞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