瓣膜性心脏病症状有哪些
瓣膜性心脏病症状有哪些
1、心脏瓣膜病患者最容易出现活动后疲乏和倦怠,活动耐力明显减低,稍作运动便出现呼吸窘迫(即劳力性呼吸困难),严重者夜间频发阵发性呼吸困难甚至无法平卧休息。部分患者(特别是二尖瓣狭窄人群)会在胸闷憋喘的同时伴有呼吸道出血,轻者痰中伴有血丝,重者一次性咯出大量鲜血此外长时间的肺部淤血可导致患者频繁罹患支气管炎特别在冬季尤为高发。
2、而对于某些患者(特别是主动脉瓣狭窄)常常会感到在活动后出现头晕或眩晕,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心前区不适或心绞痛症状的发生日益频繁。
3、另外部分人群虽无上述典型表现但如果近期出现心悸存在既往血栓栓塞,胃肠道出血,皮肤瘀点或瘀斑,以及不明原因发热等病史,也为诊断瓣膜性心脏疾病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心脏瓣膜病手术前要注意什么
一、治疗原则
就治疗而言,瓣膜性心脏病多先以内科方式初步治疗,当内科保守治疗无法满意纠正血流动力学时,应进一步采取介入或外科干预治疗。
二、轻症患者
症状较轻的患者应在日常生活尽量避免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一旦出现心功能不全表现应积极就诊,遵从医嘱对症处理。如同时合并上呼吸道感染、风湿热或感染性心内膜炎者,需注意同时对症治疗。而由瓣膜疾病所导致的房颤、外周血管栓塞等常见并发症,也应在医师指导下予以对症治疗。
什么是瓣膜性心脏病
心脏瓣膜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它是指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的瓣膜因风湿热、黏液变性、退行性改变、先天性畸形、缺血性坏死、感染或创伤等出现了病变,影响血流的正常流动,从而造成心脏功能异常,较好终导致心力衰竭的单瓣膜或多瓣膜病变。心脏瓣膜病的常见病因1、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是链球菌感染后继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引起瓣膜的进行性纤维化,增厚,甚至发生钙化。2、感染性心内膜炎,常见于细菌和霉菌感染,主要引起瓣膜穿孔,撕裂,甚至毁损。3、缺血性心脏病,多见于心肌梗塞后,由于瓣膜乳头肌缺血坏死,或发生断裂,导致二尖瓣关闭不全。4、瓣膜退行性病变,多见于老年人,瓣膜发生纤维化,钙化的改变,近年有增加趋势。5、先天畸形,瓣膜的先天畸形多种多样,可以是缺如、狭窄、闭锁、裂缺等等。6、其它如肿瘤侵犯、外伤等也可以导致瓣膜病变。
心脏衰竭的类别
1、急性与慢性心脏衰竭
以时间进展的快慢来区分心脏衰竭。一般来说,急性心脏衰竭发生于急性心肌梗塞或心脏瓣膜破裂;而慢性心脏衰竭多半发生于瓣膜性心脏病患者。这样的分类能够让一般人了解心脏功能丧失的快慢,却没有太多的临床意义。
2、右侧与左侧心脏衰竭
哺乳类的心脏分为左右两个完全隔开的房室,人类也不例外,按照左右侧功能的差异来区分早期心脏衰竭是一个实用的方法。左心室异常负荷的初期,血液容易在肺部郁积而产生呼吸困难和端坐呼吸的症状,称为左心衰竭;
3、输出性或回流性心脏衰竭
这是早期医师对于心脏衰竭机转的两派说法,FamesHope于1832年首先提出回流性心脏衰竭的学说,认为心脏衰竭是由于心室无法正常射出血液,使得心室之前的心房及静脉系统压力与容积上升;1913年提出的输出性心脏衰竭的学说,认为心脏衰竭是心室不能朝动脉系统射出足够量的血液所致。
瓣膜性心脏病对于病情严重吗
心脏瓣膜的损害是各种原因造成的,风湿热是一个最常见的原因,能导致瓣膜僵硬,从而限制瓣膜的正常关闭。有一部分人先天就有瓣膜异常,而另一部分人是由于感染或其他疾病而引起瓣膜损害的。
不管是什么原因,最终导致的结果是相同的:僵硬,狭窄的瓣膜限制了血液的正常流动(称为瓣膜狭窄),或者瓣膜不能正常关闭造成血液返流(称为瓣膜关闭不全)。心脏瓣膜疾病降低了心脏泵的功能,为了代偿损害后低效的瓣膜,心脏不得不加大做功将动脉血输送到器官和组织。心脏超负荷工作会导致功能衰竭,这时会出现气促,头晕,胸痛,疲劳和水肿等症状。
在医院经过各种检查后,医生会建议你接受瓣膜置换手术,轻度反流或狭窄较轻者,无需治疗,症状较重者,可先保守治疗。
1、积极防治链球菌感染及风湿热。2、限制体力劳动,女性病人仍节育。3、积极治疗心力衰竭与心律失常。4、要是保守治疗不佳时,可考虑手术治疗,年龄最好是在20-45岁。
风湿性心脏病的症状
风湿性心脏病的症状有什么呢?什么是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是指因为风湿热流动,累及心脏瓣膜而造成的心脏病变。表现为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中有一个或几个瓣膜狭窄和(或)封闭不全。受损的瓣膜以二尖瓣为最常见,也可以几个瓣膜同时受累,称为联合瓣膜病变患病初期经常无显著症状,后期风湿性心脏病的症状则表现为心慌气短、乏力、咳嗽、肢体水肿、咳粉红色泡沫痰,直至心力衰竭而死亡。有的则表现为动脉栓塞以及脑梗塞而死亡。下面就介绍风湿性心脏病的症状有什么? 生活中常见的风湿性心脏病症状表现有:
一、胸痛 胸痛是风湿性心脏病症状中另一种常见的症状,可由多种原因引起,有时起源于局部轻微损害故无关重要,有时由于内脏疾病所致,根据胸痛的起源,可分为胸壁病变、胸腔器官疾病等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胸痛,由心脏疾病引起的胸痛称为心原性胸痛。风湿性心脏病心瓣膜病引起的心绞痛,胸腔或心包受损等致的胸痛均属此列。
二、晕厥 是风湿性心脏病症状中较严重的症状,是指突然发生的、短暂的意识丧失,由于大脑一时性广泛性供血不足所致。主要原因:心脏排出量减少(主动脉瓣病变)或心脏停搏(传导阻滞),突然剧烈的血压下降(大量的主动脉瓣返流)或脑血管的普遍性暂时性闭塞(血栓脱落)。心原性晕厥的严重者称为急性心原性脑缺血综合症。
三、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是风湿性心脏病最常见的症状,指病人主观上有空气不足或呼吸费力的感觉,而客观上表现为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的改变。根据发病机理,呼吸困难可分为心原性呼吸困难、肺原性呼吸困难、中枢性呼吸困难、精神神经疾病性呼吸困难、中毒性呼吸困难及血原性呼吸困难六种基本类型。风湿性心脏病症状之呼吸困难是因心脏瓣膜病导致长期或快速的肺淤血、肺泡弹性减退、通气功能障碍、心排量减低、血流速度减慢、换气功能障碍等导致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及肺循环压力增高,引起反射性呼吸中枢兴奋性增高之故。
以上文章就是有关这方面问题的介绍,相信读者和患者朋友一定有所了解,对您肯定也能有所帮助。在此,专家建议患者和家属,病发原因还是要去医院进行科学规范的检查之后才能确定,建议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以便查明原因后能够及时针对性的治疗,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给您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更大的影响。
瓣膜性心脏病的体征
为杂音。杂音是由血流经过病变瓣膜而造成。部分患者因体检时杂音而发现瓣膜病。
B双下肢水肿:与肝脾肿大等表现,反映已发生肺动脉高压、右心功能受累、静脉回流障碍。
C腹水表现:可出现肝脾肿大、腹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等表现。
D肺部罗音:多发生于二尖瓣狭窄、关闭不全等情况,是肺水肿的表现,容易并发肺炎。
E肺部呼吸音减低、叩诊浊音或实音:可能出现胸腔积液,多为双侧或右侧。
F消瘦:可能是心源性恶液质造成。
G其他:如二尖瓣面容、杵状指等。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可能存在发热、脑栓塞等表现。
风湿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有哪些?
风湿性心脏病引起的原因是什么,风湿性心瓣膜病是比较常见的心脏病,特别是在我国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生比较的正常,又可以称为是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性心瓣膜病的病症在成人的心血管疾病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在临床上面,主要是以单纯的二尖瓣的病变是比较常见的,占的比例很高,如果是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病变,这是比较其次的,风湿性心瓣膜病,这种疾病最主要是多在冬春两季,这两个季节的发病率是最高,其中是以儿童还有青少年是最多见的,而且有反复发作的趋势。
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病,跟平时生活的环境有关系,如果环境处于寒冷和潮湿的状况下,如果患者还有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扁桃腺炎症状、而且还和咽炎等因素有很大的关系。
风心病属于是自身免疫性的一种疾病,经常会累及到整个的心脏,其中还会包括心包、心肌还有心内膜这几个部位,如果是比较严重的,还可以让心瓣膜发生严重的炎症,所以被称为是风湿性心脏炎或者是称为全心炎。风湿性心脏病的早期可能没有症状,但是患者会随着病情的逐渐的加重,患者就会出现乏力的现象、还会表现为心慌气短及其会有阵发性呼吸困难、患者会咳嗽、可能还会出现咯血及胸痛、表现为吞咽困难、口唇颜色出现深红。患者到了晚期的时候,就会随之出现各种的并发症,有些患者会出现发烧的情况、患者还会出现下肢肿胀、出现感染性的心内膜炎和栓塞、甚至还是出现猝死。大家应该要做好预防,防止发生风湿性心脏病。
瓣膜性心脏病要做哪些检查
一、X片如果有瓣膜病,X片能够准确看到左心房肥大,食管造影在侧位片能清晰看到食管1/3处有心房扩大而产生的痕迹。前后位片在心影右缘处会出现左右心房重叠的双心房影,肺动脉段隆起,主动脉结小。二、心电图大部分冠心病病人,没有症状发作时的心电图都是正常的,或基本正常。所以,心电图正常不能排除冠心病。那么,冠心病心绞痛的心电图特点是什么呢?——当出现心绞痛症状时,发生暂时的T波倒置,或ST段压低(下移);当症状消失后(经过休息或含化硝酸甘油片),心电图恢复正常。当然,少数情况下发生较严重的缺血(如时间超过十五分钟),心电图异常可以持续较长时间(数天)。相反,病人没有明显的症状,而心电图长期的异常(多数为T波倒置,或伴ST段压低),多数不是冠心病,可能为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也常见于正常人。有些人心电图T波倒置30多年,也没有发现什么器质性的心脏疾病。三、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能直接观察到二尖瓣的增厚、钙化、关闭不全、开放受限、还能看到主动脉瓣关闭是否有裂缝和开放有无限制等,是近些年来瓣膜性心脏病常用的也是非常准确的一种检测手段。
孕期女性患心脏瓣膜病风险大
随着婴儿和儿童先天性心脏病诊断和治疗的进步,伴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成年人逐渐增多,其中许多为育龄期女性。由于怀孕和分娩期间对于胎儿和母亲特定瓣膜损伤风险的增加,孕期女性的瓣膜性心脏病是一个重要的临床和公共健康负担。上海远大心胸医院胸腔镜中心主任程云阁介绍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常使用抗凝药物,从而额外增加了胎儿疾病的风险,虽然如此,只要在孕前、分娩和围产期接受恰当的专业护理,大部分女性可以安全妊娠。
在孕期女性这个群体里,瓣膜性心脏病通常是先天性畸形矫正后残余,获得性病变(如风湿性瓣膜病和先天的二叶式主动脉瓣退化性钙化或者狭窄)、粘液瘤导致的二尖瓣脱垂,二尖瓣脱垂通常被认为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瓣膜性疾病,估计占产科心脏问题的4%。但是,除去医疗安排等偏倚后的超声心动研究发现在女性中发病率较低,典型的二尖瓣脱垂为1.4%,非典型的为1.3%。
孕期女性最常见的风湿性瓣膜损伤是二尖瓣狭窄,其实是二尖瓣反流,最后是主动脉瓣狭窄和反流,其他病因还应考虑到既往的心内膜炎和其他疾病的瓣膜病,如炎性血管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和马方综合征。在大多数地区缺乏孕期女性发病率、患病率、住院病死率、特定瓣膜疾病总体负担的确切流行病数据。尽管如此,二尖瓣狭窄仍是发病率最高的疾病,而且大部分是风湿性的。
主动脉狭窄在育龄妇女和怀孕女性中是非常少见的,在这个人群中导致主动脉瓣狭窄的两个主要原因是先天性和风湿性。风湿性主动脉瓣狭窄通常与二尖瓣疾病合并出现,估计占患有风湿性二尖瓣疾病的怀孕妇女的5%。当瓣膜面积超过1.0cm2而无症状的大部分患者可以耐受怀孕,但是需要密切的随访护理,单纯的肺动脉狭窄,最常见的原因是瓣膜水平的先天性梗阻,与二尖瓣狭窄或主动脉瓣狭窄相比,及时是很严重的情况下也可以耐受怀孕。主动脉瓣反流可能是先天性二叶瓣、扩张的主动脉瓣环、风湿性瓣膜病或者是心内膜炎的后遗症。当仅有症状或是左室收缩有障碍时,可以耐受轻度的主动脉瓣反流和二尖瓣反流,但总的来说,孕期有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疾病的母亲和胎儿的临床终点与血流动力学严重程度和症状明显相关。
心脏瓣膜病症状
1、胸痛
心绞痛比主动脉瓣狭窄少见,胸痛的发生可能是由于左室射血时引起升主动脉过分牵张或心脏明显增大所致,亦有心肌缺血的因素,心绞痛可在活动时,和静息时发生,持续时间较长,对硝酸甘油反应不佳;夜间心绞痛的发作,可能是由于休息时心率减慢致舒张压进一步下降,使冠脉血流减小之故;亦有诉腹痛者,推测可能与内脏缺血有关。2、心悸
心脏搏动的不适感可能是最早的主诉,由于左心室明显增大,心尖搏动增强所致,尤以左侧卧位或俯卧位时明显,情绪激动或体力活动引起心动过速,或室性早搏可使心悸感更为明显,由于脉压显著增大,常感身体各部有强烈的动脉搏动感,尤以头颈部为甚。
3、呼吸困难
在平时会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劳力性呼吸困难最早出现,表示心脏储备能力已经降低,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出现端坐呼吸和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