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况下不宜母乳喂养
哪些情况下不宜母乳喂养
坚持母乳喂养的前提应该是妈妈的身体健康,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妈妈就应该暂时或完全停止母乳喂养。
1、妈妈患有严重传染病时不能喂母乳,以防传染给宝宝。如妈妈患有肝炎、肺炎等疾病时,就必须停止母乳喂养。
2、妈妈感冒发烧不得不服用药物时,可等病愈停药后再喂。但应注意每天按喂哺时间把奶挤出,保证每天泌乳在3次以上。挤出的母乳也不要再喂给宝宝吃,以免其中的药物成份给宝宝带来不良影响。
3、患有消耗性疾病,如心脏病、肾病、糖尿病的妈妈,可根据医生的诊断决定是否可以授乳。一般情况下,能够分娩的妈妈就能够哺乳,但更要注意营养和休息,根据身体情况适当缩短母乳喂养的时间,尽量坚持到宝宝四个月以后为宜。
4、妈妈患有严重乳头皲裂和乳腺炎等疾病时,应暂停母乳喂养,及时治疗,以免加重病情。但可以把母乳挤出,用滴管或勺子喂哺宝宝,尽量不用奶瓶,以避免宝宝产生乳头错觉,也可以试用仿照妈妈乳头形状制作的仿生奶嘴,如果宝宝能用奶嘴吃奶,也不会因此拒绝母乳,这是最理想的。
哪些妈妈不宜母乳喂养宝宝
1.患有严重心脏病、慢性肾炎、糖尿病的母亲,为避免病情加重,都不宜喂奶。
2.患有肝炎、结核病的不宜喂奶,以免传染婴儿。患精神病和癫痫病的母亲,若在喂奶时发作,会对婴儿造成伤害。而且患病母亲因为长期服用鲁米那、安定片等药物,可随乳汁进入婴儿体内,引起婴儿嗜睡、虚脱、全身瘀斑等等,因此不宜喂婴儿。
3.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母亲,在服药期间也不要喂奶,以免引起婴儿甲状腺病变。患急性感染的母亲,在服用红霉素、氯霉素、磺胺等药物治疗期间,应停止给娶儿喂奶数天。为了避免回奶,应将乳汁吸出来倒掉,待病好后再继续哺乳。生下患乳糖血症或苯丙酮尿症患儿的母亲,要立即停止用母乳及其他乳类制品喂养患儿,以免患儿智力受到损害。
4.母亲乳房患病,如乳头凹陷、乳头糜烂,乳腺炎等都不宜给婴儿喂奶。
5.服用 避孕 药或注射链霉素时,也不宜让婴儿吃母乳。母亲患严重 感冒 或高烧时,也要暂时中止喂奶,等恢复,之后再喂。 不宜母乳喂养的母亲,应该努力想办法医治自己的病患,尽快尽可能地满足婴儿的需要。
营养不良的预防与护理
1.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对母乳不足或不宜母乳喂养者应及时给予指导,采用配方奶粉喂养,适宜添加辅助食品;纠正偏食、挑食、吃零食的不良习惯,小学生早餐要吃饱,午餐应保证供给足够的能量和蛋白质。
2.合理安排生活作息制度坚持户外活动,保证充足睡眠,纠正不良的卫生习惯。
3.防治传染病和先天畸形按时进行预防接种;对患有唇裂、腭裂及幽门狭窄等先天畸形者应及时手术治疗。
4.建立健全生长发育监测,定期进行体格检查,生长发育评估、营养状况评估,积极开展健康和营养教育,进行生长发育监测,指导辅食添加,将健康、营养、教育与社区医疗资源相结合,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儿童健康体检,如发现体重增长缓慢或不增,应尽快查明原因,及时予以纠正。
妈妈母乳喂养的好处和弊端
一、母乳喂养的好处是:
1)不易感染疾病;来自母体的抗体可以增强婴儿的抗病能力,吃母乳的小孩不易感染耳病、腹泻、食物过敏反应、百日咳、肺炎引起的咳嗽以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从整体来讲,母乳喂养的婴儿比人工喂养的婴儿健康。
2)有利于消化;母乳中的酶和其他物质既利于小儿消化又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而配方奶尽管非常接近母乳成分,但母乳种的某些成分确实难以仿造,母乳与配方奶之间并非完全相同。
3)廉价;母乳是不用花钱买的,它只需要母亲每天多摄入500卡热量的食物。
4)预防肥胖;母乳喂养可防止以后的儿童期肥胖。
5)无菌;母乳中没有细菌。
6)温度适宜;母乳既不会太凉也不会太热,婴儿随时可以吸吮。
二、母乳喂养的弊端是:
1)患有疾病的母亲对婴儿实施母乳喂养会使婴儿受到健康的威胁;患有艾滋病、肝炎等疾病,正在接受化疗、服用抗癫痫药物等的母亲,不宜实施母乳喂养,因为疾病或药物成分会随乳汁传递给婴儿。
2)做过乳房手术的母亲也不便实施母乳喂养;部分乳房被切除的母亲由于奶量不足或输奶管被切断,难以供给母乳。
3)咖啡因可能会超量;母亲难免要喝咖啡等饮料,其中的咖啡因成分对婴儿不利。母亲每日摄入的咖啡因不应超过300毫克,相当于3杯咖啡。
4)有的妇女会有婴儿吸吮奶头的不适感;经过适当的调整或教育,多数妇女会消除这种感受的。
5)时间的不便;有的母亲在哺乳期会由于工作忙或出差等不能按时给婴儿喂奶,会给母亲或婴儿带来许多麻烦。
哪种情况下不宜母乳喂养
1、患慢性病需长期用药如癫痫需用药物控制者,甲状腺功能亢进尚在用药物治疗者,肿瘤患者正在抗癌治疗期间,这些药物均可进入乳汁中,对婴儿不利。
2、处于细菌或病毒急性感染期母亲乳汁内含致病的细菌或病毒,可通过乳汁传给婴儿。而感染期母亲常需应用药物,因大多数药物都可从乳汁中排出,如红霉素、链霉素等,均对婴儿有不良后果,故应暂时中断哺乳,以配方奶代替,定时用吸乳器吸出母乳以防回奶,待妈妈病愈停药后可继续哺乳。
3、进行放射性碘治疗由于碘能进入乳汁,有损宝宝甲状腺的功能,应该暂时停止哺乳,待疗程结束后,检验乳汁中放射性物质的水平,达到正常后可以继续喂奶。
4、接触有毒化学物质或农药有害物质可通过乳汁使婴儿中毒,故哺乳期应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及远离有害环境。如已接触者,必须停止哺乳。
5、患严重心脏病 心功能衰竭者,哺乳会使母亲的心功能进一步恶化。
6、患严重肾脏疾病 患有肾功能不全者,哺乳可加重脏器的负担和损害。
7、患严重精神病及产后抑郁症患 会对婴儿的安全构成威胁。
8、处于传染病急性期 如母亲患开放性结核病,各型肝炎的传染期,此时哺乳对婴儿感染的机会将增加。
母乳喂养是一个女人一生与宝宝最亲密接触的机会,在尽可能的条件下都应给自己的宝宝一份最健康珍贵的礼物。但如果遇到上述情况,还是应该多注意,遵循医嘱进行调整。
产妇什么情况不能喂奶 病毒感染
病毒性肝炎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在急性期的传染性最强,通过哺乳容易感染孩子,因此,在急性期应暂缓母乳喂养。可每日将乳汁吸出,以保持乳汁的持续分泌,待康复后开始哺乳。乙型肝炎单纯表面抗原阳性者不必禁止母乳喂养,大三阳者,因传染力强,不应母乳喂养。如已确诊艾滋病毒感染,原则上也不宜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的宝宝便秘怎么办
1)不易感染疾病;来自母体的抗体可以增强婴儿的抗病能力,吃母乳的小孩不易感染耳病、腹泻、食物过敏反应、百日咳、肺炎引起的咳嗽以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从整体来讲,母乳喂养的婴儿比人工喂养的婴儿健康。
2)有利于消化;母乳中的酶和其他物质既利于小儿消化又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而配方奶尽管非常接近母乳成分,但母乳种的某些成分确实难以仿造,母乳与配方奶之间并非完全相同。
3)廉价;母乳是不用花钱买的,它只需要母亲每天多摄入500卡热量的食物。
4)预防肥胖;母乳喂养可防止以后的儿童期肥胖。
5)无菌;母乳中没有细菌。
6)温度适宜;母乳既不会太凉也不会太热,婴儿随时可以吸吮。
母乳喂养的宝宝便秘怎么办
1、要适当补充水分,对于每4小时喂食1次的婴儿来说,应该在两次喂食中间加1次水。
2、对于1个多月大的婴儿,可以将白菜、萝卜煮水给孩子喝。新鲜的芦根煮水喝对清内热有效,为了使口感好些,可以在汤汁中加点糖。
12种情况不宜母乳喂养
1、宝宝有乳糖血症
哪些宝妈不适合母乳喂养 患严重心脏病的妈妈
心功能衰竭的患者不宜母乳喂养,因为哺乳会使母亲的心功能进一步恶化,从而使母亲生命受到威胁。
乙肝妈妈可以母乳喂养注意事项
1、母亲血清病毒载量较高,且处于疾病活动期时不宜母乳。
2、由于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如果婴儿口腔、咽喉、食道、胃肠黏膜等处有破损、溃疡,母乳中的乙肝病毒就会由此进入血液循环,并可能诱发乙肝病毒感染。
3、母亲乳头破裂者也应暂时停止母乳喂养。
4、正在接受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的母亲,由于药物能从乳汁中排泄,因此不能母乳。
需要指出的是HBVDNA阳性母亲毕竟体内存在病毒复制,应尽量减少和婴儿身体上的过多接触,妈妈自己用的洗漱用品,餐具要勤消毒,并且保证与婴儿的用品绝对隔离,以减少婴儿传染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