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湿疹的治疗
脂溢性湿疹的治疗
(1)糖皮质激素 主要用于炎症较重的皮损,可外涂中效或强效糖皮质激素制剂,疗效好,但不宜久用,尤其是在面部。低效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制剂作用较弱,适用于婴幼儿。
(2)抗菌药 外涂2%红霉素软膏或凝胶、5%甲硝唑霜或含1%氯霉素和0.1%地塞米松的霜剂。
(3)硫化硒洗剂 具有杀真菌和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还可减少皮脂分泌及皮脂中脂肪酸的含量。
(4)巯氧吡啶锌洗剂 巯氧吡啶锌洗头剂的浓度为1%~2%。除外用于头皮外,还可用于其他部位,如面部、眉弓部和躯干部。不用于睑缘,以免刺激眼睛。把该药涂于患处,停1~2分钟后用清水洗去。每日外涂1~2次,当症状已获控制,改为每日1次即可,但必须坚持下去,以免复发。该洗头剂对表皮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此外,还有广谱抗菌作用,并能抑制卵圆糠秕孢子菌生长。
(5)抗真菌制剂 抗真菌制剂特别是咪唑类的药物有较好的疗效。通常使用含酮康唑(2%)、伊曲康唑、益康唑、克霉唑、咪康唑、奥昔康唑、异康唑或环吡司胺的洗发剂或霜剂及特比萘芬(1%)制剂。抗真菌制剂除抗真菌外,还有抗炎、抗菌和抑制细胞壁脂质形成等多种作用。
(6)硫磺和(或)水杨酸洗剂及其他 硫磺和(或)水杨酸具有抑菌、除屑作用,对本病有一定疗效,但比不上巯氧吡啶锌和硫化硒,且刺激性大。煤焦油制剂有抗炎、抗菌和抗核分裂作用,但有色、有臭味和有刺激性,故通常仅用于头皮。
脂溢性皮炎挂什么科
脂溢性皮炎又叫做脂溢性湿疹,它是发生在皮脂溢出部位的一种慢性丘疹性鳞屑性浅表炎症性的皮肤病,成人和新生儿比较多见,当然各个年龄阶段都可以发生此病。
它的主要表现为在头面、胸背等皮肤上出现毛囊性的丘疹,然后逐渐融合成大片,黄红色、暗红色的斑块,上面覆盖有油腻性的鳞屑、痂皮,可伴有渗出、结痂、糜烂,并呈湿疹样的改变,严重者可以泛发全身,使全身皮肤出现弥漫性的潮红和显著的脱屑,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
本病是一个慢性疾病,可以反复发作,它是皮肤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所以患了脂溢性皮炎应该挂皮肤科就诊。
婴儿湿疹的症状
1、脂溢型湿疹:三个月以内的小婴儿,前额、颊部、眉间皮肤潮红,覆有黄色油腻的痂,头顶是厚厚的黄浆液性痂。以后,颏下,后颈,腋及腹股沟可有擦烂、潮红及渗出,称为脂溢性湿疹。一般在6个月后改善饮食时可以自愈。
2、渗出型湿疹:多见于3-6个月肥胖的婴儿,两颊可见对称性米粒大小红色丘疹,伴有小水疱及红斑连成片状,有破溃、渗出、结痂,特别痒以致搔抓出带血迹的抓痕及鲜红色湿烂面部。如果治疗不及时,可泛发到全身,还可继发感染。
3、干燥型湿疹:多见于6个月-1岁的小儿,表现为面部、四肢、躯干外侧斑片状密集小丘疹、红肿,硬性糠皮样脱屑及鳞屑结痂,无渗出,又称为干性湿疹。
湿疹与其他皮炎鉴别
1.接触性皮炎 应与急性湿疹鉴别。
2.神经性皮炎 应与慢性湿疹鉴别。
3.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可有湿疹样改变,但本病主要发生于头部、胸前、背部中央、腋窝、阴部等皮脂分泌较多的部位,常先自头部开始发病,向下蔓延,损害主要表现为黄红色或鲜红色斑,上覆有油腻性鳞屑或痂皮。
4.手足癣
手足湿疹、汗疱疹易与混淆。前者常单侧起病,进展缓慢.可有小疱和干燥脱屑,当蔓延至手、足背出现边缘清楚的损害时有很大诊断价值,真菌检查阳性时可以确诊。
溢脂性皮炎为什么复发
脂溢性皮炎又叫做脂溢性湿疹,它是一种发生在皮脂溢出部位的慢性丘疹性鳞屑性浅表炎症性的皮肤病,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本病的发病原因一般认为可能与皮脂分泌增多,或者皮脂的化学成分发生改变有关系,也与马拉色菌的定植与感染有关系。
另外精神、饮食、嗜酒、维生素B族缺乏、疲劳、情绪紧张、感染等诸多因素均可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本病的发生和发展。正因为脂溢性皮炎的病因比较复杂,诱发的原因也很多,所以本病呈慢性经过,可以反复发作。
脂溢性皮炎有什么症状
脂溢性皮炎又叫做脂溢性湿疹,它是发生在皮脂溢出部位的一种慢性丘疹性鳞屑性浅表炎症性的皮肤病,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成人和新生儿多见。
它的主要表现是在皮脂溢出的部位,比如说头、面、胸、背部出现毛囊性的丘疹,然后逐渐融合成暗红色、黄红色的斑片,上面覆盖油腻性的鳞屑和痂皮,可出现渗出结痂和糜烂,并呈湿疹样的改变,严重者皮损可以泛发全身,皮肤呈弥漫性的潮红和显著的脱屑,这时候称为脂溢性红皮病,本病是一个慢性疾病,可以反复发作。
湿疹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药物治疗湿疹:目前西医对湿疹尚无特效疗法,多采用对症治疗。以内服抗组胺药物治疗为多,既可单用或联用,还可与镇静药、维生素等合用。外用药剂型依据成人湿疹临床皮损表现而定,如红肿明显,渗出多者应选溶液冷湿敷,红斑、丘疹时可用洗剂、乳剂、泥膏、油剂等;呈水疱、糜烂者需用油剂;表现为鳞屑、结痂者用软膏;若苔藓样变者多择泥膏、软膏、乳剂、涂膜剂、酊剂及硬膏等。
治疗湿疹的好方法有哪些?湿疹的治疗目的在于抗炎、止痒。常用的有抗组织胺药、镇静安定剂。对用多种疗法效果不明显的急性泛发性湿疹患者可考虑短期使用皮质类固醇,一旦急性症状被控制后即应酌情减量撤除,以防长期使用激素引起的不良反应。有感染时应考虑加用相应的抗生素治疗湿疹。
物理治疗湿疹:窄波紫外线物照射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能很好的控制病情,减少激素用量。手足部严重湿疹可以用PUVA治疗(外用光敏物质后紫外线照射)和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湿疹。
糖皮质激素皮损内注射治疗湿疹:用于小片肥厚而顽固性损害及钱币形湿疹,如2.5%-5%醋酸泼尼松龙混悬液或曲安奈德混悬液或倍他米松注射液(商品名得宝松,1ml含二丙酸倍他米松5mg,倍他米松磷酸钠2mg)加等量1%-2%普鲁卡因或2%利多卡因,做损害内或真皮浅层局部封闭注射,宜采用多点注射,用量根据湿疹皮损大小而定,醋酸泼尼松龙混悬液每1-2周注射1次,后两种药每3-4周注射1次,共3-4次。应注意局部皮肤萎缩等副作用发生。
中医辩证治疗湿疹:
1、湿热型湿疹的治疗:多见于急性湿疹、脂溢性湿疹及慢性湿疹急性发作期,皮肤起红斑、水疱,瘙痒剧烈,流黄水,味腥而黏,或结黄痂、糜烂、脱皮。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黄或腻。多因血热脾湿,浸淫肌肤所致。故湿疹治疗可使用利湿清热的方法,服用龙胆泻肝汤。
2、伤阴型湿疹的治疗:多见于亚急性湿疹、泛发型湿疹,皮肤浸润、干燥脱屑、略见出水。舌质红,舌苔光。多因渗水日久,伤阴耗血,血燥生风所致。建议滋阴养血,除湿止痒,可用滋阴除湿汤治疗湿疹。
湿疹分哪几种类型
湿疹按常见的分类有: 一、湿疹按病程分,可分为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和慢性湿疹。 二、按发病部位分类,可分为头部湿疹、面部湿疹、乳头湿疹、阴部湿疹、肛周湿疹、手部湿疹、间擦部湿疹等等。 三、按年龄分可分为成人湿疹、婴儿湿疹等。 也有一些其他的分类: 一、按皮疹的特点分,可分为红斑性湿疹、丘疹性湿疹、水疱性湿疹、脓疱性湿疹、糜烂渗出性湿疹、结痂脱屑性湿疹。 二、按病因性质分,可分为细菌性湿疹(传染性湿疹样皮炎)、真菌性湿疹、自身敏感性湿疹、脂溢性湿疹(脂溢性皮炎)、汗疱性湿疹、职业性湿疹、异位性湿疹(特异性皮炎)等等。
溢性皮炎能治好吗?会传染吗
脂溢性皮炎不会传染现代医学称脂溢性皮炎、脂溢性湿疹。中医称“白屑风”、“面油风”,俗称脱发。
脂溢性皮炎不会传染。中成药疗法药名:白金丸。服法:每服4.5克,日2次。疗效:连续服用1个月,可获良效。2:内服处方:首乌、黑芝麻、野菊花、地肤子、白藓皮、生地、白蒺藜、羌活各15克,丹皮、赤芍各12克。服法:水煎,日1剂,服2次。服药期忌食烟酒、油腻食品。
脂溢性湿疹有哪些方法可以治疗
1首先,治疗脂溢性皮疹,一定要勤洗头,有条件的朋友还可以用硫磺皂洗头发,因为硫磺皂有很强的杀菌抑菌消炎止痒的功效,这样不仅仅可以保持头皮的卫生,而且能够减少细菌真菌。
2其次,治疗脂溢性皮疹可以采用中医的治疗方法,喝中药从根本上面调节病人的体质,不仅能够提高身体抵抗力由内如外的排除病根,而且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刺激性也很小,避免二次伤害。
3最后,治疗脂溢性皮疹,一定要内外兼备,可以吃一些抗生素帮助我们抑制身体里面的病毒,然后还要结合着在皮肤破损的部位涂抹一些外有软膏,这样才能够快速的抑制病情复发。
注意事项:
治疗脂溢性湿疹的时候,病人一定要忌口,不要抽烟喝酒,还要多吃些新鲜的水果蔬菜补充身体营养。
脂溢性皮炎的原因
脂溢性皮炎又称脂溢性湿疹,是发生在皮脂腺丰富部位的一种慢性丘疹鳞屑性炎症性皮肤病。本病多见于成人和新生儿,好发于头面、躯干等皮脂腺丰富区。
脂溢性皮炎病因尚不完全清楚。脂溢性皮炎的发病可能与皮脂溢出、微生物、神经递质异常、物理气候因素、营养缺乏以及药物等的作用有关。
近年来,卵圆形糠秕孢子菌与脂溢性皮炎的关系得到了重视,认为其在脂溢性皮炎的发病中起重要的作用。
此外,精神因素、饮食习惯、B族维生素缺乏和嗜酒等,对本病的发生发展也可能有一定影响。泛发而顽固的脂溢性皮炎可以是HIV感染重要的皮肤症状。
脂溢性皮炎反复怎么办
脂溢性皮炎反复发作会变的比较顽固,经常有所好转没多久又反复复发。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一般出现脂溢性皮炎的情况要注意以下一些情况。
脂溢性皮炎患者症状表现多样,瘙痒是脂溢性皮炎最常见的症状,要尽量避免挠抓刺激,过度搔抓会加重脂溢性皮炎。
挠抓可能会导致脂溢性皮炎的病变皮肤逐渐粗糙、肥厚;可使急性湿疹进一步扩散,加重渗出。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就是饮食,饮食是脂溢性皮炎病人不能忽视的,应避免辛辣刺激之品,饮食宜平淡,可适当吃些水果,补充多种维生素。
食海鲜、狗肉、牛羊肉、鱼、虾、蟹、蚕蛹及各种刺激性食品,如吃辣椒、花椒、大蒜、肉桂、韭菜等,会诱发脂溢性皮炎,或使其加重。
脂溢性皮炎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是长期发作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要注意自身症状的变化,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法,出现反复发作的情况首先要注意寻找原因,从病因着手,防治结合,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对脂溢性皮炎的治疗起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