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老年人该不该吃鸡蛋

老年人该不该吃鸡蛋

鸡蛋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品,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较多的维生素、矿物质以及 卵磷脂等,但蛋黄中胆固醇非常高,所以有些老年人尤其是患有心脑疾病的老年患者不敢吃鸡蛋,特别是蛋黄,唯恐胆固醇超标。

鸡蛋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卵磷脂是一种很强的乳化剂,能使胆固醇和脂肪颗粒变小,并保持悬浮状态,有利于脂类透过血管壁为组织所利用,从而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减少。鸡蛋的胆固醇和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可以形成脂蛋白,其中有“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同时还含有“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有清除血管壁上胆固醇的作用 ,所以鸡蛋的脂蛋白本身可以互相制约,互相抵消。只要适量摄入,不仅不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相反对人体健康有益。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每日蛋类摄入量为 25~50 克,约半个到 1 个。健康老年人要坚 持一日一蛋,有胆固醇轻微升高者可吃半个,并注意定期监测血清胆固醇水平。

四类人最好少吃蛋黄

蛋清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而蛋黄含有丰富的种类齐全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及蛋白质,也是卵磷脂的极好来源。至于胆固醇,一个蛋黄含量不足300毫克。对于健康成年人来讲,一天一个蛋黄对健康是有益的。但对于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和糖尿病人,应少吃蛋黄,可以两三天吃一个,同时还要减少动物内脏等其他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

患病的人该如何吃鸡蛋呢?朝阳医院营养师宋新认为要具体分析。比如,发高热的病人,消化液分泌减少,吃鸡蛋不易消化,但喝点蛋花汤没问题;肾炎特别是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对摄入蛋白质的总量有控制,但不只是鸡蛋;胆、肝病患者需限制食物中摄入的脂肪量,也不是针对鸡蛋的;蛋白质过敏的人,只要不是鸡蛋蛋白质过敏,吃鸡蛋就没问题。

老年人应该怎么吃鸡蛋

老人可以吃蛋黄吗?很多人认为老年人尤其是冠心病患者不宜吃胆固醇含量高的蛋黄,认为食用蛋黄是导致冠心病、高脂血症的祸根,这是真的吗?其实,这种“惧蛋”心理大可不必。

高胆固醇老人吃鸡蛋有益

科学家近年研究发现,蛋黄中除含胆固醇外,卵磷脂含量也很丰富。卵磷脂是一种很强的乳化剂,能使胆固醇和脂肪颗粒变小,并保持悬浮状态,有利于脂类透过血管壁,为组织所利用,从而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减少。美国营养学家从鸡蛋中提取卵磷脂,让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每天食用,3个月后,患者血清胆固醇含量显著下降;用以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也收到意外疗效。这说明鸡蛋里的卵磷脂对高胆固醇有治疗作用。

胆固醇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会形成一种“脂蛋白”。这种“脂蛋白”按其颗粒大小分为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前两种可沉积在血管壁,而后一种却有清除血管壁上的胆固醇的作用。这样,鸡蛋里的成分可以相互制约,互相抵消。鸡蛋对人体的营养贡献可以说“功大于过”。

动脉粥样硬化病人血中胆固醇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与饮食不平衡、缺乏某种营养有关,并非就是因吃蛋黄所致。而且长期不进食含胆固醇食品,也会造成营养缺乏。

此外,鸡蛋中的卵磷脂,经人体消化吸收后,还能释放乙酰胆碱。乙酰胆碱是神经细胞中传递信息中的一种化学物质,它在脑中含量越多,对增进记忆力也越有裨益,并可避免60岁以上老年人常患的记忆衰退症。同时,对各种年龄的人,均有保持和增强记忆力的作用。

吃鸡蛋虽有益处,但不是吃得越多越好,从需要量和消化功能考虑,老年人以每天吃1个鸡蛋为宜。

夏天该不该吃坚果

夏天到了,天气炎热,容易干渴,很多人都觉得坚果不该吃了。的确,市售的各种坚果类产品,加工方式无非是烤、炒和炸,吃了之后容易让嗓子发干,身体燥热,甚至有些人会有“上火”症状。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坚果当中的营养,又是夏天比较需要的。在天气炎热的时候,人们往往会贪吃水果、蔬菜和冷饮,动物性食品减少,主食量也减少,锌、铁、硒等微量营养素容易发生不足。如果不吃粗粮和豆类,同时油脂摄入下降,那么维生素E供应往往也会减少。

坚果的特长,正是帮助人体弥补这些营养素。每天一小把坚果的建议,不仅适合于冬天,夏天也同样适用。只要烹调方法对路,数量吃得合适,就可以让坚果在夏天发挥补充营养、提高饮食质量、增加生活乐趣的作用。

■夏天吃坚果的要点一:不要选择过度烤制和煎炸的坚果

目前市场上的坚果,很大部分都是烤过、炒过、煎过的。经过这些处理,维生素含量会有明显下降,蛋白质的生物利用率下降,维生素E和必需脂肪酸也会有损失。在夏季,这类处理的坚果比较容易让人产生干燥、烦热、嗓子有黏液、舌头疼等不舒服的感觉。

所以,尽量要买没有处理过的自然状态坚果,或者只是经过轻微烤制的坚果。比如说,带皮又没有调味的核桃、没有经过调味品包裹的大杏仁、原味的带皮榛子等。花生之类适合煮食,比如五香煮花生,而不适合用来制作油炸花生米和炒花生。

■夏天吃坚果的要点二:注意选择最新鲜的坚果

夏天温度又高,空气又潮湿,坚果特别容易氧化变味。这是因为,温度越高,氧化反应速度就越快;同时,湿度大的时候,坚果吸潮之后,不仅会有利于氧化反应,还有利于霉菌的繁殖。氧化变质的坚果,营养价值大大降低不说,还生成有毒有害的脂肪氧化产物,成为促进人体衰老的“自由基”来源。而长了霉菌的坚果,更可能带来高毒性的霉菌毒素,比如黄曲霉毒素。

所以,夏天买坚果,不要一次买太多。买来之后,要趁干燥状态分装在密闭的罐子里,每天拿出一把来食用。在空气湿度特别大的日子,最好不要把坚果放在外面,因为一天之中就会吸潮。在购买的时候,要优先选择从真空密封袋里拿出来的产品,或者果壳没有受损的产品。这样的产品,氧化变质的危险比较小。还要仔细嗅一嗅气味,若有不新鲜气味,哪怕并没有到“哈喇味”的程度,也一定不要买。

■夏天吃坚果的要点三:配着蔬菜、水果和粮食、豆类一起吃

坚果虽然多少有点干燥,但是,它的脆爽感觉,香浓味道,配合本来清淡的蔬菜、水果、粮食和豆子,就恰到好处。这些清淡的食物都是夏季特别适合人们食用的,但总是甜味、淡味,又显得不那么生动,难以调动食欲。如果配合坚果一起烹调,就会增加美食感,同时大大提高营养价值。

比如说,用大杏仁碎来做蔬菜沙拉,香浓、健康又时尚;又比如说,用核桃仁、松子仁来拌凉菜,清爽、清香又营养。用坚果、油籽与豆子、粮食一起打成豆浆、糊糊也是个好主意,坚果可以增加香味,喝起来特别美味。

■我家比较喜欢的几款夏季坚果美食

坚果美食1:坚果五谷糊

原料:大杏仁5粒,黑芝麻1勺,燕麦、小米、莲子、紫米各1汤匙,放豆浆机中,加水到1000毫升。打成均匀的浆,即可食用。

评价:味道非常香,口感非常黏稠,营养价值没的说,维生素B族、维生素E、钾、镁、铁等都相当丰富,含多种抗氧化物质,可溶性和不溶性纤维也很丰富……用来替代早上的白粥是最好不过啦!也是相当好的餐间加餐,或者晚上的夜宵。

坚果美食2:中式坚果沙拉

原料:大杏仁10粒切碎,香豆腐干2块切小丁,生菜叶1片切碎,甜椒1块切碎,莴笋1/3根切小丁,紫甘蓝1片切小丁。蔬菜先装大碗里。用1小勺香油、1小勺香醋、1小勺生抽酱油、一丁点糖和香菜末、薄荷末一起搅成汁,淋在碗里拌匀,最后撒上杏仁碎即可。

评价:夏天食用这个清爽的沙拉,既能补充蔬菜,又能通过豆腐干增加蛋白质和钙,通过杏仁补充维生素E和锌、铁。无需放盐腌制,现吃现拌,口感脆爽清新,而坚果碎又给味觉带来生动感。香油可以换成橄榄油,香醋可以换成柠檬汁,杏仁可以换成炒香的白芝麻。

一般洋姜能和鸡蛋一起吃吗

1、洋姜能和鸡蛋一起吃

洋姜是可以和鸡蛋一起吃的,两者根本不是相克的存在,一起吃对人类身体没有任何的伤害,相反还会有多种好处,至于民间传说洋姜不能鸡蛋一起吃,一起吃会出现死亡,是没有科学根据的,我平时就特别喜欢吃洋姜炒鸡蛋,吃过很多次,一点也没问题,大家也可以放心食用。

2、洋姜食用安全性高

洋姜是一种食用安全性特别高的菜品,这种蔬菜和生活中的食材几乎没有相克的存在,也就是说它可以和任何食物一起吃,也不会出现副作用,只是洋姜是一种热性菜品,平时身体有些内热症状的人群,是不宜过量食用洋姜的。

3、鸡蛋和洋姜一起吃的做法

鸡蛋和洋姜一起吃的常见做法就是洋姜炒鸡蛋,制作时可以把两百克洋姜洗好切成细丝,再把鸡蛋磕开打散到洋姜丝中,在锅中放油加热以后把洋姜丝蛋液倒入,再加入少量的盐,然后大火炒制,等洋姜和蛋液炒成块状以后即可出锅装盘食用。

对于洋姜到底能不能和鸡蛋一起吃,上面的内容中详细的给大家做了一份介绍,当大家明白在吃洋姜的时候到底该不该吃鸡蛋,这样自己才能够预防中毒的时间发生,洋姜还不能和很多食物一起吃,上面内容介绍得也是相当详细的,大家可以抽空看一看,好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

面部皮肤过敏的饮食调理方法

朋友们都知道,皮肤过敏容易因饮食、情绪或所用的护肤用品,导致皮肤表面干燥、发红、起斑点、眼肿、脱皮或生暗疮等。较常发生于面部,那么面部皮肤过敏要如何护理呢?

饮食调理,一旦过敏,人们往往就会对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无所适从,出于担心过敏复发,有些人就常年维持所谓的“清淡饮食”,不敢吃鱼吃肉。

对于过敏人群的饮食问题,第一条原则就是“不吃已经明确的、会导致自己过敏的食物”,也就是说,如果你对鸡蛋过敏,那就肯定不该吃鸡蛋;反过来说,如果以往从来没有因为吃鸡蛋而发生过敏,那就可以放心食用。由于过敏的发生往往和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有关,而良好的营养水平是维护正常免疫功能的基本条件;过敏人群饮食的第二条原则就是,“均衡、充足的营养摄入”。

如果有些过敏患者还未明确自己对哪些食物过敏,那么,在过敏发作期间,还是应该少吃那些容易导致过敏的食物,比如像食鱼、虾等海产品等,同时少吃油腻食品和刺激性较强的食品,同时在过敏症状发作时,注意纪录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便于今后注意。

以上就是对于面部皮肤过敏可以吃什么的简单介绍,相信大家都了解了,在了解食物方面的同时专家还提醒大家皮肤产生过敏的症状还要通过个人习惯及家居环境等都有一定的因素。

糖尿病该怎么吃鸡蛋

一担患上了糖尿病这种病饮食对患者是很重要的,很多人也都害怕患上糖尿病,一担患上会给患者的身体带来极大的伤害,鸡蛋,身体健康的人每天都要吃,可是对于糖尿病人,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那么,糖尿病人怎样吃鸡蛋才健康?下面让专家来解答一下。

大部分人每天都应该吃一个鸡蛋,鸡蛋含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与人体蛋白质组成相近,是一种理想的天然“补品”。正常情况下,老年人每天吃1个鸡蛋为宜,鸡蛋中丰富的钙质对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特别有效。用脑过度者、处在生长发育期的、生长旺盛的人群每天可吃2个鸡蛋。至于糖尿病患者能否吃鸡蛋要因人而异,如果是单纯性的血糖升高,血压血脂正常的,每天可吃一个鸡蛋,但鸡蛋不能用油煎或炸,最好是水煮的。另一种糖尿病合并高血脂、冠心病或脑血管病、肾脏病的,则要测胆固醇的高低来选择是否能吃鸡蛋或少吃鸡蛋黄,这部分人群最好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来吃鸡蛋。

糖尿病饮食不要一味的在吃与不吃中挣扎,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适量而定,每种食物都有利端和弊端,要平衡的控制这种利与弊,在这种平衡中索取身体需要的营养。

保健品到底该不该吃

对于普通人来说,吃不吃保健品一直是一个争议不休的话题。专家认为,正常的健康人没有必要服用保健品。特殊人群,如慢性病人、年老体衰者,可以服用一定量的保健品,但必须在医生和营养学家的指导下服用。

伴随着经济腾飞,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注重滋补。很多人认同“多吃补品,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说法,保健品销售市场也火起来了,保健品每年销售额近500亿。

滋补与保健品

滋补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中医一向注重“进补”,讲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但是,应该指出,这种中医“进补”和如今的保健品不是一回事儿,因为中国古代还没有保健品这种东西。况且,中医一向强调“是药三分毒”,“药补不如食补”。中医的“食补”是指有针对性地进补一些食品,而非保健品。

60多岁的曲老先生精神矍铄,仍然在自家的小公司打拼。不过,他也有力不从心的时候,所以在锻炼身体之余,很注意吃点保健品,每年都买几万元的补品、保健品。他尤其钟爱鹿茸,秋冬时节,隔三差五就吃一次。可是一段时间后,他感到总是口干舌燥,睡眠也差,后来鼻子居然流血了。他赶紧到医院去看病,医生说是鹿茸吃得太多了。像曲先生这样的大有人在。有的人吃过保健品以后,真的感觉身心舒畅、增添精神;有的人用过之后没什么感觉:还有不少人滋补出了问题!就鹿茸来说,盲目过度滋补,能够导致失眠、流鼻血、消化道出血,甚至造成肝功能损害!

那么,滋补是不是都有益于健康呢?保健品到底该不该吃呢?

对此,不少专家持怀疑态度。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哈尔滨医科大学的于守洋教授认为,不仅盲目滋补有害,就是正常人吃保健品也未必都有益。他本人84岁了,身轻体健,宛如60,从来不吃任何保健品。哈尔滨医科大学营养学教授孙淑芝也认为,保健品即使对人有益,也应该慎重对待和选择。

在保健品的开发研究史上,有一个令人震惊的例子。

不少人都知道,许多疾病的发生,如心脏病、癌症、糖尿病等等都与一种叫做自由基的物质对人体的破坏有关。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找到了对付自由基的“武器”一抗氧化剂。蔬菜和水果在自然环境的光合作用下生长,产生大量的氧,为了应对这种富氧的生长环境,体内聚集了丰富的抗氧化剂。这些抗氧化剂与自由基互相作用,使自由基失去活性。于是科学家推断,服用抗氧化剂应该可以对付体内多余的自由基。他们在试管实验中发现,无论是从食品中提取的浓缩物,还是某一种纯化合物,即抗氧化剂,都能够很好地清除自由基。科学家大喜过望,开发出许多抗氧化剂产品,比如酸果胶囊、绿茶提取物、石榴浓缩液、胡萝卜素、葡萄干提取物等等,人们也争相服用。

但是,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人们服用的结果大相径庭,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曾经对肺癌高发人群进行服用胡萝卜素的实验,他们找来1.8万名志愿者,分为两组,一组服用胡萝卜素,一组不服用。他们本来计划跟踪观察6年,可是到了第4年却发现,服用胡萝卜素的一组很糟糕,与另一组对照,肺癌发病率高出28%,死亡率也高出17%以上。

自由基的秘密

这是为什么呢?科学家百思不得其解。大量食用蔬菜水果明明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病、癌症、糖尿病等各种疾病的啊!

后来,科学家在咖啡和绿茶身上找到了答案。绿茶和咖啡是抗氧化剂的主要来源,但是与其他食品不同的是,绿茶和咖啡能够与活性氧自由基发生反应,生成另外一种自由基一过氧化氢,因而有益于人体健康。这是为什么呢?科学家推断,绿茶和咖啡能够诱导人体自身的抗氧化系统的活性,适量的自由基能够启动人体自动的防疫系统——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等等,清除体内多余的自由基。于是科学家恍然大悟,由于服用各种抗氧化剂过多,导致自身免疫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反而促进了疾病的形成。这个问题,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中医的一句至理名言:“药补不如食补。”吃什么补品、保健品,也不如吃有益健康的食品。

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保健品看似对人有益,不少食用者也感觉不错,但是迄今为止,市面上几千种保健品的效果似乎都缺乏权威的可信数据。至于广告宣传的那些治病救命的实例和数据,早就是国家有关部门严令禁止的宣传内容,缺乏可信性。

专家认为,平素健康状况不错的人,基本上不必用什么保健品,调理好一日三餐就可以了。是否需要进补,最好咨询营养专家和医生。中医讲究滋补,但也首先要求明白机体缺什么,了解机体阴阳虚亏的实际情况,阴虚的,滋阴;阳虚的,壮阳;气虚的,补气;血虚的,补血,不能不问青红皂白,随意乱补。盲目食用保健品、过度滋补往往南辕北辙,适得其反。另外,食用保健品应该有个度,否则,极易产生相反的效果,使人患上各种疾病,甚至导致癌症!

如今,维生素是人们进补的热门产品,各种维生素广告铺天盖地,许多人因此迷信维生素的功效,不管是否需要,滥服乱用,不少人补充不当,引起中毒。其实,只要饮食正常,绝大多数人根本就不需要补充维生素。超量服用会扰乱人体新陈代谢过程,破坏氨基酸的合成,导致精神失调和心理障碍等等,还会增加患病的危险性。‘

过量补充维生素的危险

过量补充维生素A,可伤害全身。人们对维生素A的需要量并不大,成人每天3毫克足矣。超量服用,会对眼睛、骨骼、血液、皮肤、肝脏、中枢神经、生殖泌尿系统造成伤害,使人出现头晕、呕吐、皮肤受损、智力障碍和月经失调等现象,严重者可造成失明和生命危险。

过量补充维生素B,会损伤重要器官。维生素B1参与神经、心脏、肌肉和红血球的新陈代谢,专家建议,男性每天摄取1.2毫克、女性每天摄取 1.1毫克。维生素B3协助扩大血管,增加血流量,成人建议量是每天20毫克。一般饮食正常的人,不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B。如果硬性补充,容易造成内脏出血等病症。

过量补充维生素c可能导致早衰甚至癌症。维生素c是一种抗氧化剂,能够加强人体免疫功能,曾经被捧为防癌和抵御衰老的万能药。但是过量服用不仅不能抵御疾病,还可能致病甚至影响寿命。这是因为过量的维生素c能够增加自由基的破坏作用,长期下去,这种破坏会导致早衰和癌症。成人每天维生素c摄取量超过500毫克就会出现反作用。超量的维生素c进入人体,会直接出现头痛、肠道和泌尿系统疾病。

过量补充维生素D危害肾脏。维生素D与人体吸收钙质有关,有的人因此大量补充。岂不知。超量补充会危害肾脏。人体在太阳光紫外线照射下会自动合成维生素D,过剩的维生素D不易排出体外,会 存储在肝脏。儿童和50岁以下成人建议摄取量是每天5微克,50岁以上者是10微克。婴儿每天摄取量超过25微克,会影响大脑发育,还会导致肾病。成人超量摄取会出现虚弱、厌食、呕吐和腹泻等病态,长期如此,会导致软组织硬化、肾功能失调。

过量补充维生素E会引起大出血等症。维生素E是一种抗氧化剂,可以预防细胞膜损坏,有疏通血管等作用。专家建议,成人每天摄取量0.75微克即可。摄取过量的维生素E会引起疲劳、腹泻,甚至引起大出血。吸烟者如果每天服用50毫克,患脑溢血、中风的危险就增加了50%!

微量元素同样不可过量补充

微量元素在人体生物化学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既是必需成分,超量时又是毒素。微量元素,顾名思义,人体只能微量摄取和存留。缺乏了,会出现很多问题,机体生长缓慢、生殖功能失调,甚至机体寿命缩短;可是多余了,也会出现很多问题。

微量元素一般先要说到钙、铁、硒、锌、铜等等。

是的,我们国人、尤其是妇女大多数缺钙,这和女性特殊的生理条件有关。但是缺钙不一定要直接口服大量的钙质,很多人长时间服用钙片,但依然缺钙,这是因为没能够被吸收。补钙也需要维生素D的配合,适当地晒太阳就会增加维生素D。补钙最好是食补,喝牛奶、多吃鱼虾、多喝骨头汤,就足以补上充足的钙,而且还不会出现过量问题。

大量补充维生素D加钙制剂,很容易造成钙质吸收过多,形成“高钙血”,破坏人体内钙与磷的平衡,使骨骼状况恶化。儿童少年一般每日摄取800~1200毫克,成人800毫克就可以,最好不要超量补钙。

机体缺铁,会造成缺铁性贫血。贫血应该多摄取一些维生素c,这样有助于铁质的吸收。可是,铁元素在我们的食品中一般不会缺乏,平素稍加留意即可补充。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每天多吃几颗枣,会帮助铁质的吸收。另外,芹菜炒猪肝就是一道富含铁质和叶酸的菜肴,对于有贫血倾向的妇女和儿童是日常食补佳品。

锌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和每天的需要量都很小,但是不可缺少,因为它对人体的性功能、性发育、生殖细胞的形成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有“生命的火花”、“婚姻和谐素”之称。男性精液中含有高浓度的锌,因而性活动频繁的男性容易缺锌。最近调查显示,中国男性锌摄入量达标的不到1/3。就是说,男性大都缺锌。体内缺锌,会出现食欲减退、水肿、腹泻、便秘、免疫力下降、性功能降低等症状。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成人每日摄取2.2毫克、孕妇2.5~3毫克就足矣。含锌丰富的有海鱼、牡蛎、贝壳类、瘦肉、粗粮及豆科植物等。有的人怕缺锌,尤其是怕孩子缺锌影响智力发育,把补锌产品当作营养品来使用,殊不知,补充过多、过滥,也会危害健康。体内锌含量过多,会使维生素C和铁含量减少,造成缺铁性贫血;还会使免疫力下降、容易患病;也会影响体内胆固醇的代谢,血脂升高、动脉硬化,日后形成心脑血管病。如果体内锌含量过高,还会引发癌症!

微量元素硒具有抗癌、防癌的功效。科学家证实,癌症患者体_内硒的含量一般是正常人的三分之一至六分之一。因此,硒被誉为“抗癌之王”。硒能促进对心脏生理功能起重要作用的酶的合成,并参与损伤心肌的修复,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病。硒还有一定的健脑作用。现在市面上的富硒大米、富硒奶粉等产品不少,适当吃一些即可,没必要直接补充硒补品。过多地摄取硒,有慢性硒中毒的危险。

人体内的铜元素与某些蛋白质结合生成酶,这些酶作为催化剂,帮助人体实现各种功能。研究结果显示,缺铜是导致冠心病的一个重要原因。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标准是,成年男女铜的日摄入量不超过12~10毫克,超过这个量,容易出现铜中毒,导致肝损坏。印度儿童慢性间质性肝炎就是铜中毒的典型例子。铜元素基本上没有必要特意滋补,平素注意吃一些含铜多的食品,包括葵花籽等坚果食品、肝、牡蛎等就可以了。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所以,滋补也最好在专家的指导下,有目的地食用保健品。

有些人要少吃蛋黄

蛋清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而蛋黄含有丰富的种类齐全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及蛋白质,也是卵磷脂的极好来源。至于胆固醇,一个蛋黄含量不足300毫克。对于健康成年人来讲,一天一个蛋黄对健康是有益的。但对于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和糖尿病人,应少吃蛋黄,可以两三天吃一个,同时还要减少动物内脏等其他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

患病的人该如何吃鸡蛋呢?发高热的病人,消化液分泌减少,吃鸡蛋不易消化,但喝点蛋花汤没问题;肾炎特别是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对摄入蛋白质的总量有控制,但不只是鸡蛋;胆、肝病患者需限制食物中摄入的脂肪量,也不是针对鸡蛋的;蛋白质过敏的人,只要不是鸡蛋蛋白质过敏,吃鸡蛋就没问题。

老人该不该享受“性福”

专家评说老年性健康:性健康有益身心健康

针对老年人是否该不该过性生活的问题,健康专家青成言教授首先作出了了明确的回答。他说,科学研究证明,老年人如果保持有规律的性生活,不仅有利于老人的身心健康,使家庭更和睦、稳定、幸福,而且,还可达到延年益寿的养生功效。

性生活可作为一种锻炼方式,1次性生活相当于步行3个街区,而且在室内,不会发生意外。

老人更应注重性健康

由于老年人往往伴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等疾病,因此更应该注重性健康。

关于老年人性生活频度的问题,青教授认为,这没有一个比较固定的要求,与个人体质、情绪、社会文化背景、季节等都有关。具体到每个人,衡量性生活是否适度的标准,以第二天精神饱满、身心愉快、不出现周身倦怠、精力不集中及腰膝酸软的症状为准。

老人能否服性药

老年人为了提高性生活质量,服用一些强身健体的药物是很正常的,但是不提倡随意服用性药。

由于老年人往往伴发心血管等疾病,而不少性药对此又存在毒副作用,因此建议使用者尤其是老年人更应在医生的诊断指导下对症下药,切不可自行选择或滥用性兴奋剂。

晚饭该不该吃饭 减肥晚上该不该吃饭

还是需要吃,你只要不是暴饮暴食或者高热量,就没有问题,那么有人说不吃不是更简单吗?不吃会让你的身体逐渐降低基础代谢,也就是开启“低电量模式”,这样吃得少,消耗也少,减肥也就没有进步了。

相关推荐

宝宝该不该强化食品

哪些宝宝需要强化食品 一般说,天然的各种食品合理的搭配,注意品种的多样化,数量能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质量较高、营养较全面,烹调科学合理,加之宝宝不挑食,完全能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不必加用强化食品。当宝宝胃肠通道患了病,消化功能受到影响;宝宝生长发育过快,一般饮食不能满足需要;有挑食、偏食习惯的宝宝,其食谱狭窄,容易出现营养缺乏情况;人工喂养的宝宝需要近似人奶的配方奶。以上几种情况家长宜合理给予强化食品。 怎样正确选择强化食品 *选择强化食品要“对号入座”:要针对宝宝需要加以选择,如母乳喂养的宝宝可选择铁强

睡前饿了该不该 睡前饿不该什么

重口味的东西,是指含有盐、酱油、味噌、酱料等较多盐分的饮食。吸收了盐分过多的饮食后,血液中的Na与Cl的浓度也会上升,而夺去体内的水分导致尿量变多。水分的摄取量也会增加,导致半夜必须起来上厕所,造成睡眠品质低下的结果。 睡前甜食不仅会妨碍减肥,也会影响到最健康有益的荷尔蒙。饮食过后血糖会升高,如果一直持续这样的状态,就会对视网膜、肾脏及末梢神经造成伤害。 油腻,也就是高脂肪的饮食,不仅所含的能量很多,还需要时间消化,血糖会长时间处于很高的状态。隔天早上也有可能出现胃灼热的现象,所以睡前最好减少摄取为佳。

老年人咳嗽能鸡蛋

老年人咳嗽能鸡蛋吗? 人们都说凡是感冒了,都不能鸡肉,鸡汤,鸡蛋,大人小孩都一样的,因为如果感冒轻的了,就会延长康复时间,如果重感冒了,会有风,了会出现关节头,头痛等症状,并且这些症状很难可以根治。 老年人咳嗽能鸡蛋吗 但其实感冒咳嗽的时候是可以鸡蛋的,但是最好不要生,但如果想要感冒快好的话,最好不要煎炸的鸡蛋(治咳嗽偏方除外),因为感冒咳嗽的时候最好不要难以消化的食物,清淡有营养的会比较好,油炸的东西容易产生胃热,不容易消化。煮鸡蛋、蛋花汤和鸡蛋羹都是不错的选择。 所以老年人咳嗽时

睡前饿了该不该东西

不建议睡前东西。 一般来说睡前饿了最好不要东西,因为在夜间人身体的新陈代谢会减慢,睡觉之前了东西不容易消化,会导致脂肪堆积,也就是说睡前东西十分容易发胖。

​鸡汤老年人应该少喝

专家称,鸡汤中含有一定的脂肪,患有高血脂症的病人多喝鸡汤会促使血胆固醇进一步升高,可引起动脉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高血压患者如经常喝鸡汤,除会引起动脉硬化外,还会使血压持续升高,很难降下来。 消化道溃疡的老人也不宜多喝鸡汤,鸡汤有较明显的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对患有胃溃疡的人,会加重病情。肾脏功能较差的病人也不宜多喝鸡汤,鸡汤会增加肾脏负担。 为此,专家提醒老人喝鸡汤时,一次最好不要超过200毫升,一周不要超过2次。 原来老年人慎喝鸡汤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建议大家还是多关照自己身边的老年人,不要犯

老年人最适合什么蛋,根本不是鸭蛋、土鸡蛋! 该“洋鸡蛋”还是“土鸡蛋

很多人在选择鸡蛋的时候,喜欢选择价格较高的“土鸡蛋”,而不愿选择稍微便宜的“洋鸡蛋”,其实洋鸡蛋营养更均衡,更适合老年人。 养鸡场里的鸡所的饲料经过科学配比,营养素含量全面均衡,因此产出的蛋中,铁、钙、镁等矿物质元素的含量都高于土鸡蛋。 洋鸡所的饲料中还添加一定量的膳食纤维,蛋黄中的胆固醇和脂肪含量比土鸡蛋低很多,更适合老年人食用。 土鸡蛋是纯天然环境下的散养鸡产下的蛋,这类鸡摄入的营养并不均衡。所以蛋的个头比较小,但是蛋黄中的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B2含量高,因此蛋黄更大,颜色更深一些。 这类蛋的脂肪

健身前到底该不该东西

空腹健身或致猝死 空腹健身轻则会在运动时头晕目眩,重则会导致血液中的游离脂肪酸明显增高,脂肪酸如果过量的话,就会出现损害心肌的“毒物”,引起心律异常,甚至可能导致猝死。有科学研究表示,“不要在空腹时做太多运动,没有足够的‘油’,你是达不到你需要的运动强度的。”而如果要进食的话,至少在运动前1小时完成用餐,不论是早餐、午餐还是晚餐,这当然是为了避免影响消化。 专家提醒:虽然空腹运动单纯对于脂肪燃烧的效果会有所提升,但是这是在不考量健康水平的情况下的结论。而考虑到健康因素,禁食后运动就不可取了。所以接下来又是

老年人鸡蛋好吗

蛋是无机盐和维生素的良好来源,蛋中钙、磷、铁的含量比较丰富,所以说,蛋对维持人体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有相当数量的人认为,蛋含胆固醇高,是造成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中风等疾病的元凶,导致有许多老年人都开始害怕蛋了。 胆固醇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必需物质,主要靠肝脏合成,每天可提供一至一点二克,占人体血液中胆固醇来源的百分之八十五,而来自蛋等食物中外源性胆固醇是次要来源。在人体正常情况下,内生胆固醇与外源性胆固醇互相制约,进行自我调节,摄入多了,肝脏合成就少;摄人少了,肝

洋姜能和鸡蛋一起

洋姜,也是姜的一种,不过这个洋姜的味道跟我们炒菜所用的姜是不相同的,味道也不同,样子也不同,平时炒菜 所用的姜是白色的,而这个洋姜是黑色的,同时它们的功效也不同,用来做菜的范围也不同,洋姜很多人会用来做咸菜,好还特别的脆,但是在洋姜的时候禁忌的食物是有很多的,很多人担心这个洋姜不能和鸡蛋一起,那么洋姜能和鸡蛋一起吗? 1、洋姜能和鸡蛋一起 洋姜是可以和鸡蛋一起的,两者根本不是相克的存在,一起对人类身体没有任何的伤害,相反还会有多种好处,至于民间传说洋姜不能鸡蛋一起,一起会出现死亡,是没有

四类人少蛋黄

日前,加拿大的一项研究提出,从形成血栓严重程度来说,蛋黄的危害几乎等于吸烟坏处的2/3。一时间,如何科学、健康地鸡蛋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 著名营养学家葛可佑表示,蛋清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而蛋黄含有丰富的种类齐全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及蛋白质,也是卵磷脂的极好来源。至于胆固醇,一个蛋黄含量不足300毫克。对于健康成年人来讲,一天一个蛋黄对健康是有益的。但对于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和糖尿病人,应少蛋黄,可以两三天一个,同时还要减少动物内脏等其他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 患病的人该如何鸡蛋呢?朝阳医院营养师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