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的自我按摩方法
面瘫的自我按摩方法
1.准备 取卧位者枕好;若坐位者头靠墙壁。患者思想集中排除杂念,按摩前先做热敷或浸湿毛巾热敷。
2.轮刮眼睑 以两手食指及中指的罗纹面,分别从眼内眦向外均衡刮上下眼睑各50次,然后轻揉眼皮20~30转。
3.指擦鼻翼 以两手食指罗纹面,分别从鼻根两侧向下擦至鼻翼两旁迎香穴50次,在该穴处轻按揉1~2分钟(迎香穴在鼻翼旁开0.5cm)。按压由轻渐重。
4.点捻四白穴 该穴在眶下孔凹陷处,瞳孔直下。以食指捻四白穴,边捻边渐施压力,持续1~2分钟。
5.掌揉颊车、地仓穴 以同侧手之大鱼际肌紧贴病侧颊车穴(咀嚼肌高点),边揉边移至地仓穴(口角旁开0.5cm),往返50次。
治疗时注意面部保暖,莫受冷风吹,忌冷水洗脸,不食刺激性食物。每天按摩1~2次。
面瘫的自我按摩
1.枕额肌额腹 患者或他人用拇指或示指指腹沿着枕额肌额腹的方向从眉弓向头顶及从头顶向眉弓方向轻轻地按摩。按摩时可以轻轻地从眉弓处向头顶发际处推拉,或缓慢地揉搓。
2.眼轮匝肌 大部分患者表现为闭眼功能障碍及流泪。主要原因是眼轮匝肌不能有效地收缩,将眼轮匝肌从凸出的眼球上方拉下闭合。先让患者闭眼后,再用指腹沿着上下眼睑或眶下缘间的凹陷处按摩。在上、下眼睑上从内向外,再从外向内轻轻地推拉,有助于上眼睑功能恢复。这种方法亦有助于闭眼。一般周围性面瘫主要表现为上眼睑闭合障碍。重度病变型面瘫,可以出现下眼睑上提障碍。个别患者出现下眼睑轻度外翻,主要由于面瘫后下眼睑松弛所致。亦可采用上述手指推拉的方法治疗。嘱患者闭眼,用拇指及示指的指腹,分别沿着下眼睑皮肤从内向外,再从外向内轻轻地推拉。个别的患者在面部表情肌大部分恢复后,遗留上眼睑闭合不全,采用此方法按摩治疗,可避免或减轻恢复后的眼睑挛缩。
3.提上唇肌 提上唇肌又称上唇方肌,起源于眶下孔上方、眶下缘的上颌部,此处位于眼轮匝肌的深部。提上唇肌的一部分肌纤维向下进入上唇外侧皮肤,其他纤维与口轮匝肌纤维交织。因此,按摩时应在患侧的上口轮匝肌向鼻翼旁及颧部按摩,然后沿着鼻唇沟或口角上向颧部按摩。用拇指或示指和中指指腹按揉颧部或沿着肌肉方向推拉按摩治疗。
4.颧肌 颧肌分为颧大、小肌,起于颧骨止于口角。主要上提及向外拉口角,可沿着肌纤维,由口角旁向颧骨方向推拉或按揉。
5.口轮匝肌 上口轮匝肌:用示指及拇指的指腹,沿着患侧口角向人中沟方向,然后沿着人中沟向口角方向按摩。下口轮匝肌:用示指及拇指指腹,沿着患侧口角向中心方向,然后再向患侧口角方向按摩。
6.下唇方肌 用拇指指腹从口角下方向内侧及向下轻轻按摩、推拉,有助于下唇方肌、颏肌、三角肌功能的恢复。
面瘫的自我按摩
1.准备,取卧床位者枕好;若坐位者头靠墙壁,患者思想集中排除杂念,按摩前先做热敷或中药煎汤(桂枝9克,防风9克,苏叶9克)浸湿毛巾热敷,谨防药液误入眼内。
2.轮刮眼睑,以两手食指及中指的罗纹面为术端,分别从眼内眦向外均衡刮上下眼睑各50次,然后轻揉眼皮20-30转。
3.指擦鼻翼,以两手食指罗纹面为术端,分别从鼻根两侧向下擦至鼻翼两旁迎相穴50次,在该穴处轻按揉1-2分钟(迎香穴在鼻翼旁开0.5公分),指端按压由轻渐重,可治口角歪斜,鼻塞之症。
4. 点捻四白穴,该穴在眶下孔凹陷处,瞳孔直下,以食指为术端捻四白穴,边捻边渐施压力,持续1-2分钟。
5.掌揉颊车,地仓穴,以同侧手之大鱼肌紧贴病侧颊车穴(咀嚼肌),边揉边移至地仓穴(口角旁开0. 5公分),往返50次。
治疗时注意面部保暖,莫受冷风吹,忌冷水洗脸,不食刺激性食物,每天按摩1-2次,对治愈面瘫大有裨益。
按摩法治面瘫
1、准备式
坐位或仰卧位,一手心与另一手背相重叠。轻轻的放在小腹的位置,双眼微闭,呼吸调匀,全身放松,用一两分钟平缓心情。
2、按阳白穴
阳白穴位于前额眉毛中点上1寸处。用双手食指指腹放在同侧阳白穴上,适当用力揉按0.5~l分钟。
3、揉按翳风穴
翳风穴位于两耳垂后,乳突与下颌骨之间的凹陷处。用双手食指分别按于同侧翳风穴上,适当用力揉按0.5~l分钟。
4、揉牵正穴
牵正穴位于两耳垂前方0.5~l寸处。用瘫肌侧的食指按在同侧的牵正穴上,适当用力点揉0.5~l分钟。
5、按颧髎穴
颧髎穴位于颧骨下缘凹陷处。用双手分别按在同侧颧髎穴上,适当用力揉按0.5~l分钟。
6、揉太阳穴
太阳穴在眉梢与目外眦连线中点外开1寸凹陷处。用双手食指或中指分别按于同侧太阳穴上,适当用力按揉0.5~l分钟。
面瘫按什么穴位
1、面瘫按什么穴位之四大穴位
除了药物、针灸、物理治疗外,面瘫患者在急性期后可在家对着镜子进行穴位按摩,有利于早日康复。具体做法如下(开始前双手及面部抹上润肤品):
1.1、四指并拢,双手掌紧贴面部用力由下往上推,到额部后两手分开,再从耳前轻轻滑下。
1.2、类似于眼保健操中的“轮刮眼眶”的动作,双手大拇指指腹分别按在左右太阳穴,食指弯曲刮上下眼睑肌肉。
1.3、四指并拢,用力从下颌沿嘴角往耳前方推。
1.4、食指、无名指在鼻翼两旁按揉迎香穴。
1.5、双手后举放在头颈部,大拇指指腹按揉风池穴。
1.6、一手大拇指第一关节的横纹线对准另一只手的虎口条纹按下,拇指指腹前端按揉合谷穴。
以上就是有关面瘫的中医推拿手法,面瘫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所以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按照文中介绍的方法,多加按摩,预防面瘫的发生。
2、面瘫按什么穴位之热敷按摩
用手掌和热毛巾在颌面部自下而上地推揉患侧肌肉,每日推揉3~4次,每次推揉10分钟。可改善面瘫患者面部的血液循环,兴奋其麻痹的面部表情肌,使其早日康复。
用民间验方治疗面瘫也很有效。例如,取生蓖麻子仁7粒,将该药去壳捣烂,敷在面部的牵正穴上。如左脸歪斜可贴在右脸的牵正穴上,如右脸歪斜可贴在左脸的牵正穴上。
面瘫的分类
面瘫从部位分,可分为中枢性和周围性二大类。中枢性麻痹又分为核上性、核及核下性,周围性面瘫又分为颞骨内和颞骨外。脑桥小脑角肿瘤和炎症等髓腔内病变表现为周围性面瘫的特征,但按上述分类又应归入中枢性、核下性。
面瘫从发病状况分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但是即使肿瘤病程长,面瘫可于某一日突然出现,不能仅从发病急慢来判定。
面瘫按病因分最多见特发性急性周围性面瘫(贝尔麻痹),其他可见感染性、外伤性、肿瘤性和全身疾患。
由于小儿既有和成人同样的贝尔麻痹,同时还有妊娠期、分挽期特有面瘫,故特列小儿面瘫。
面瘫还可分为单侧面瘫、双侧面瘫。
推拿按摩治面瘫 面瘫病因病机
面瘫是由于正气不足,络脉空虚,卫外不固,风寒止泻侵袭面部经络(主要为阳明,少阳经),以致经气流行失常,气血不和,经筋食欲濡养,纵缓不收而发病,或中风后遗症,或失血过多血不养筋所致。
面瘫按什么穴位
1.1、四指并拢,双手掌紧贴面部用力由下往上推,到额部后两手分开,再从耳前轻轻滑下。
1.2、类似于眼保健操中的“轮刮眼眶”的动作,双手大拇指指腹分别按在左右太阳穴,食指弯曲刮上下眼睑肌肉。
1.3、四指并拢,用力从下颌沿嘴角往耳前方推。
1.4、食指、无名指在鼻翼两旁按揉迎香穴。
1.5、双手后举放在头颈部,大拇指指腹按揉风池穴。
1.6、一手大拇指第一关节的横纹线对准另一只手的虎口条纹按下,拇指指腹前端按揉合谷穴。
面瘫的按摩方法
此病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多见。患者往往事先有类似病毒性感冒的症状。中医认为,本病多由正气不足、营血亏损、复感风寒外邪,邪气趁虚侵入肌腠,留滞经络,致筋脉失养、肌肉纵缓不收。
除了药物、针灸、物理治疗外,面瘫患者在急性期后可在家对着镜子进行穴位按摩,有利于早日康复。具体做法如下(开始前双手及面部抹上润肤品):
第一节:四指并拢,双手掌紧贴面部用力由下往上推,到额部后两手分开,再从耳前轻轻滑下。
第二节:类似于眼保健操中的“轮刮眼眶”的动作,双手大拇指指腹分别按在左右太阳穴,食指弯曲刮上下眼睑肌肉。
第三节:四指并拢,用力从下颌沿嘴角往耳前方推。
第四节:食指、无名指在鼻翼两旁按揉迎香穴。
第五节:双手后举放在头颈部,大拇指指腹按揉风池穴。
第六节:一手大拇指第一关节的横纹线对准另一只手的虎口条纹按下,拇指指腹前端按揉合谷穴。
注意:按摩次数以按摩部位出现酸胀发热为度,一般在100次左右,每天各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