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勃的功效与作用 治咽喉肿痛
马勃的功效与作用 治咽喉肿痛
马勃对咽喉肿痛伴有出血、溃疡等症有特效,常用来治疗风热及肺热所致的咽喉肿痛、咳嗽、失音等症,与牛蒡子、玄参、板蓝根等一起用效果甚好。
马兰的功效与作用 2.消肿止痛
马兰有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于疮痈肿痛、咽喉肿痛、痈肿疮疡,用治咽喉肿痛,可配合板蓝根、筋骨草等清热解毒药物同用。《质问本草》:捣汁涂黄水疮及无名肿毒。用叶同冬蜜捣匀,敷阳症无名肿毒,未溃者能散。
桔梗的作用和功效
桔梗的功效:
宣肺,祛痰,利咽,排脓。桔梗味苦、辛,性平。归肺经。功效宣肺、利咽、祛痰、排脓。
桔梗的作用:
1.咳嗽痰多,胸闷不畅。本品辛散苦泄,宣开肺气,祛痰,无论寒热皆可应用。风寒者,配紫苏、杏仁,如杏苏散(《温病条辨》);风热者,配桑叶、菊花、杏仁,如桑菊饮(《温病条辨》);若治痰滞胸痞,常配枳壳用。
2.咽喉肿痛,失音。本品能宣肺泄邪以利咽开音。凡外邪犯肺,咽痛失音者,常配甘草、牛蒡子等用,如桔梗汤(《金匮要略》)及加味甘桔汤(《医学心悟》)。治咽喉肿痛,热毒盛者,可配射干、马勃、板蓝根等以清热解毒利咽。
3.肺痈吐脓。本品性散上行,能利肺气以排壅肺之脓痰。治肺痈咳嗽胸痛。咯痰腥臭者,可配甘草用之,如桔梗汤(《金匮要略》);临床上可再配鱼腥草、冬瓜仁等以加强清肺排脓之效。
药理作用:
所含的桔梗皂苷对口腔、咽喉部位、胃粘膜的直接刺激,反射性地增加支气管粘膜分泌亢进从而使痰液稀释,易于排出;桔梗有镇咳作用,有增强抗炎和免疫作用,其抗炎强度与阿斯匹林相似;水提物能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中性白细胞的杀菌力,提高溶菌酶活性;对应激性溃疡有预防作用。
桔梗粗皂苷有镇静、镇痛、解热作用,又能降血糖、降胆固醇,松弛平滑肌。桔梗皂苷有很强的溶血作用,但口服能在消化道中分解破坏而失去溶血作用。
荠苨的功效与作用 消渴解毒
荠苊甘寒,入胃经;甘可滋阴生津,寒可清泻胃火;具清胃润燥之效,故可用治消渴证。清热解毒,荠苊可用治咽喉肿痛及疔疮肿毒。《纲目》:"主咳嗽,消渴强中,疮毒疔肿。"
马勃菌的附方
治咽喉肿痛,咽物不得:蛇脱皮一条(烧令烟尽),马勃一分。上药细研为散,以绵裹一钱,含咽津。(《圣惠方》)
第2步治急喉闭:马屁勃、焰硝各一两。上为末,每用一字许,吹入喉内,吐涎血出,愈。(《经验良方》)
第3步治久嗽:马屁勃不以多少,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汤送下。(《普济方》马屁勃丸)
第4步治声失不出:马屁勃、马牙消等分,研末,沙糖和丸芡子大,噙之。(《摘元方》)
第5步治吐血:马屁包,为末,砂糖丸如弹子大,每服半丸,冷水下。(《袖珍方》)
第6步治妊娠吐衄不止:马勃末,浓米饮服半钱。(《圣惠方》)
第7步治大头天行,初觉憎寒体重,次传头面肿盛,口不能开,上喘,咽喉不利,口渴舌燥:黄芩(酒炒)、黄连(酒炒)各五钱,陈皮(去白)、生甘草、元参、柴胡、桔梗各二钱,连翘、板蓝根、马勃、鼠粘子、薄荷各一钱,僵蚕、升麻各七分。为末,汤调,时时服之。或蜜拌为丸,噙化。(李杲·普济消毒饮)
第8步治臁疮不敛:葱盐汤洗净,拭干,以马屁勃末敷之。(《稗史》)
第9步治痈疽:马勃擦粉,米醋调敷即消;并入连翘少许,煎服亦可。(《外科良方》)
第10步积热吐血。用马勃感想为末,加沙糖做成丸了,如弹子大。每服半丸,冷水化下。
木蝴蝶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清肺利咽
木蝴蝶味苦甘凉,具有清肺热、利咽喉的功效,是中医临床上治咽喉肿痛的常用药,多用于治疗邪热伤阴、咽喉肿痛、声音嘶哑之症,常与桔梗、桑白皮、款冬花等同用,用于治疗肺热咳嗽或小儿百日咳。
喉咙痛吃什么药好
藏青果冲剂 有清热利咽、生津润肺的作用,用于咽痒干咳者。温开水冲服,每次1袋(块),1日3次;或用片剂2~3片含服,每日4~6次。
青黛散 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由急性咽炎引起的咽喉疼痛。每次将少许青黛散药末直接撒在咽部,每天用药2~3次。
珠黄散 具有清热解毒、化腐生肌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由急性咽炎引起的咽喉疼痛。每次服0.6克,并将少许珠黄散药末撒于患处,每天用药2次。
清咽润喉丸 具有清热利咽、消肿止痛的功效,适合有痰黄,咯吐不爽,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急性咽炎症状的咽喉疼痛患者使用。每次服2丸,每天服2次。
西瓜霜 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由慢性咽炎导致的咽喉疼痛。慢性咽炎患者的病情经常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并可出现咽部干燥、隐痛,说话过多后疼痛加重,咽部黏膜慢性充血等症状。每次将少许西瓜霜药末直接撒在咽部,可每天用药2~3次。
清咽利膈丸 具有清热利喉、消肿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由急性喉炎引起的咽喉疼痛。每次服6克,每天服2次。
六神丸 具有清凉解毒、消炎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由急性喉炎引起的咽喉疼痛。每次含服10粒,每天服3次。
复方青果冲剂 功擅清热利咽,用于伴口干舌燥、声音嘶哑或失音之咽喉肿痛。开水冲服,每次1袋(10克),1日2~3次。
利咽解毒颗粒 功擅清肺利咽、解毒退热,用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每次服1袋(20克),每日3~4次。
金莲花冲剂 功擅清热解毒,用治咽喉肿痛。成人每次服1袋(8克),7岁以上儿童1/2袋,3~7岁儿童1/3袋,温开水冲服,每日3次。
喉炎患者食疗方
(1)鸭蛋葱花汤
用鲜鸭蛋1-2个去壳,青葱4-5根切碎加水适量同煮,饴糖调味,吃蛋喝汤,每日一次。有滋阴清热、止咳化痰等功效。
(2)西瓜皮茶治咽喉炎
吃西瓜时,瓜皮别丢弃。取瓜皮250克,加入两大碗水,熬至一大碗,加入少许冰糖,冷而饮之。可治咽喉炎。
(3)舌根运动法治咽喉炎
咽喉炎致使咽喉肿痛、嗓子燥痒、吞咽有异物感,可采取舌根运动法,能收到良好的疗效。即:闭口、舌尖抵牙齿,正转18次,反转18次,然后将口中津液分三次咽下,早晚坚持各做一次。
(4)核桃治咽喉炎
取核桃10枚,去硬壳,不去衣,分早晚两次服。15天为一个疗程。核桃具有消炎、润肺、化痰、止咳等功效。可治咽喉肿痛、咳嗽等疾病。
马勃的功效与作用
马勃的功效:
马勃又叫牛屎菇或马蹄包。别名:马疕、马屁勃、马疕苗、灰菇、马屁包、牛屎菇、灰包菌、药苞、人头菌、牛屎菌、大气菌、灰菌、鸡肾菌、地烟。有清肺利咽,解毒止血的功效。用于风热郁肺,咽痛,咳嗽,音哑;外治鼻衄,创伤出血。
功效分类:清热药。
别名:马疕、马屁勃、马疕苗、灰菇、马屁包、牛屎菇、灰包菌、药苞、人头菌、牛屎菌、大气菌、灰菌、鸡肾菌、地烟。
性味:辛,平,无毒。
归经:归肺经。
功效:有清肺利咽,解毒止血的功效。
主治:用于风热肺咽痛、咳嗽、音哑;外治鼻衄、创伤出血。
用法与用量:用法用量:1.5~6g。外用适量,敷患处。
来源:马勃科植物脱皮马勃、大颓马勃、紫色马勃的干燥子实体。
马勃的作用:
马勃配伍青黛马勃味辛性平,清热解毒、宣肺利咽, 功擅宣散;青黛味苦性寒,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长于清热.二者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利咽消肿止痛之功效, 用于治疗咽喉肿痛因热邪火毒所致者。
马勃配伍薄荷、牛蒡子、板蓝根马勃能散肺经风热而利咽止痛;薄荷、牛蒡子能疏散风热利咽;板蓝根长于解毒利咽.诸药伍用,有疏散风热、利咽消肿止痛之功效, 用于治疗肺经风热所致之咽喉肿痛。
1、马勃治久嗽:马屁勃不以多少,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汤送下。(《普济方》马屁勃丸)
2、马勃治声失不出:马屁勃、马牙消等分,研末,沙糖和丸芡子大,噙之。(《摘元方》)
3、马勃治咽喉肿痛,咽物不得:蛇脱皮一条(烧令烟尽),马勃一分。上药细研为散,以绵裹一钱,含咽津。(《圣惠方》)
4、马勃治急喉闭:马屁勃、焰硝各一两。上为末,每用一字许,吹入喉内,吐血出,愈。(《经验良方》)
5、马勃治妊娠吐衄不止:马勃末,浓米饮服半钱。(《圣惠方》)
6、马勃治吐血:马屁包,为末,砂糖丸如弹子大,每服半丸,冷水下。(《袖珍方》)
7、治臁疮不敛:葱盐汤洗净,拭干,以马屁勃末敷之。(《稗史》)
8、治痈疽:马勃擦粉,米醋调敷即消;并入连翘少许,煎服亦可。(《外科良方》)
9、马勃治大头天行,初觉憎寒体重,次传头面肿盛,口不能开,上喘,咽喉不利,口渴舌燥:黄芩(酒炒)、黄连(酒炒)各五钱,陈皮(去白)、生甘草、元参、柴胡、桔梗各二钱,连翘、板蓝根、马勃、鼠粘子、薄荷各一钱,僵蚕、升麻各七分。为末,汤调,时时服之。或蜜拌为丸,噙化。(李杲•普济消毒饮)
治疗扁桃体发炎的妙招有哪些呢
如果扁桃体发炎,煮个鸡蛋(不要剥皮———这样可以保持热度),用毛巾缠上放在患处敷10分钟;或者用简单有效的漱口水:一杯热水加一茶匙盐和10滴碘酒,碘酒也可以用白酒来代替。
1.山豆根噙在口中,咽津自愈。
2.棘针烧灰,水服1.5克。
3.治喉口肿痛,不能进水,鼓捶草捣汁去渣,后倒入乳汁搅匀,将其灌人鼻中,立愈。
4.烧盐,枯矾各等分研细和匀,以筋头点之即消。
5.野荞麦鲜叶捣汁,入醋1匙,以棉或鸡羽蘸扫,涎出即愈。
6.生黑8毫升,蜀葵心8毫升,入少许盐同捣为膏,敷肿上,日三两度瘥。
7.龙胆草,擂水服之。
8.白面和醋,涂喉外肿处。
9.治喉痹肿痛不可下药,蛇床子烧烟于瓶中,口含瓶嘴,吸烟吞之。
10.菖蒲根嚼汁,烧铁秤锤淬酒1怀,饮之。
11.治喉痛,以手掣耳轮每7次一住,左痛掣左,右痛掣右。
12.治喉肿痛不通,巴豆去壳,绵纸微裹,随塞左右鼻孔中,立通。
13.治喉中热痛,用青艾叶杵汁,灌入喉中,
14.治喉中肿痛,并隔上痰热,用硼砂含化咽津。
15.治喉中肿痛,用马勃蜜揉拌,以少水调呷。
16.治咽喉痛,用九仙子,新汲水磨汁,饮少许,醋磨亦好。
17.治咽喉肿痛,用土乌药即矮樟根,醋2盏,煎1盏,先噙后咽,候吐出痰涎为愈。
18.治咽喉干痛,用桔梗1寸含之咽津。
19.治咽痛秘方,猪牙皂角(捣烂)用酸醋调和,入喉4—5匙,痰即大吐,痛立止。
20.鲜臭花娘根数握,捣烂绞汁,滤清饮之。凡咽喉肿闭者,服之愈,
21.治急救乳蛾,用两手从臂上抹至大拇指门四、五十下,以绳扎住,男左女右,大指甲以针刺出血即愈。
22.治喉痹欲死者,白僵蚕为末,姜汁调下立愈。
从容应对咽喉炎
天气渐冷,空气变凉,咽喉肿痛、嗓子燥痒、吞咽有异物感,加上牙龈肿痛、口腔溃疡等“口喉不适”症状又高发。咽喉炎一般以咽部症状为主,病初咽部有干痒、灼热感,渐有疼痛感,吞咽时加重,唾液增多等症状。据资料显示,患有不同程度咽喉炎的人群占健康人群的40%。作为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咽喉炎分为急性咽喉炎和慢性咽喉炎两种。急性咽喉炎主要是由病毒细菌引起的,冬春季最为多见;慢性咽喉炎则主要是由于急性咽炎治疗不彻底,反复发作形成的。
防治咽喉炎方法很多,下面介绍五种自疗法:
1、舌根运动法治咽喉炎
咽喉炎致使咽喉肿痛、嗓子燥痒、吞咽有异物感,可采取舌根运动法,能收到良好的疗效。即:闭口、舌尖抵牙齿,正转18次,反转18次,然后将口中津液分三次咽下,早晚坚持各做一次。
2、按摩治咽喉炎
按摩方法:每天早起后,在左手掌心涂上3滴—4滴风油精,按摩(顺时针方向)咽喉部位20次—30次。
3、核桃治咽喉炎
取核桃10枚,去硬壳,不去衣,分早晚两次服。15天为一个疗程。核桃具有消炎、润肺、化痰、止咳等功效。可治咽喉肿痛、咳嗽等疾病。
睡觉打呼噜是什么原因 打呼噜怎么治偏方
用料:石莼、铁钉菜、大青叶各15克,蝉蜕9克。
制法:上四味加水煎煮,取汁去渣,复煎1次,2次药汁混合。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清热解毒,化痰利咽。治疗急性咽喉炎、淋巴结肿大。
用料:西瓜皮250克(以花皮为好),冰糖少许。
制法:加水2大碗,熬至1大碗,加人冰糖。冷而饮之。
功效:用治慢性咽喉炎,以及慢性咽喉炎引起的睡觉打呼噜。
用料:芥末适量。
制法:将芥末研成细末,加水调好后。敷咽喉部,等药干了再换。
功效:束能散发,利九窍,通经络。用治咽喉肿痛。
用料:鲜石榴1~2只。
制法:取石榴子捶研,开水浸泡,待冷却后取汁。每日含漱10次以上。
功效:止痛消肿,消除口干咽燥,促进溃疡愈合,还可减轻口臭。用治咽喉肿痛。
用料:萝卜300克,青果10个。
制法:煎汤。当茶饮,每日数次。
功效:用治咽喉痛。
用料:中国鲎珠适量。
制法:将鲎珠研细末。每次冲服鲎珠粉3克~6克,每日3次。
功效:清热角军毒。治疗咽喉肿痛。
用料:花椒5粒。
制法:睡前用花椒泡茶1杯喝下,连服5日,睡觉再也不打呼嚕。
功效:用治打呼噜。
中药消炎药有哪些 马勃
马勃味味苦,性寒,归肺,胃经。保健功能有二:1.清肺利咽,散郁热,清肺胃,内服外敷均有疗效,治疗喉痹咽痛,咽喉肿痛,咽雾不得,急性喉痹,久嗽失音;2.止血:如鼻出血,伤性出血,口腔出血等。
用法:
1.马勃15克,牛蒡子,桔梗各10克,水煎服,每日2次,用于治疗咽喉肿痛。
2.马勃10克,板蓝根15克,柴胡,僵蚕各5克,水煎服,每日2次,用于治疗流行性腮腺炎。
酢浆草的营养价值 消肿解毒
酢浆草能消肿解毒,用于咽喉肿痛、疔疮、痈肿,蛇虫咬伤等。治咽喉肿痛,以鲜酢浆草加盐共捣烂,布包含于口中,或煎汤漱口,或煎汤代茶的功效与作用,有较好疗效;治疗疮、乳痈、腹部痈肿,可用本品煎汤内服医书《岭南采药录》也记载:“治麻疹,蛇毒,疥疮。”
马勃菌的功效与作用
成熟的马勃一般比成人的拳头略校因形状、颜色酷似马粪而俗称为“马粪包”。另有一种巨型“蘑菇”状属灰孢,做中药,用于治疗咽痛、失音等症,外敷可止血,是一种珍贵的自然资源,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马勃菌有机械性止血作用,对口腔出血有明显的止血作用,疗效不亚于淀粉海绵或明胶海绵,其缺点是不被组织吸收,故不宜作组织内留存止血或死腔填塞用。
马勃的水浸剂对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铁锈色小芽胞癣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清热,利咽,止血。主治:咽喉炎,扁桃体炎;外用治外伤出血,痔疮出血冻疮。
1:外伤出血,鼻衄,拔牙后出血:马勃撕去皮膜,取内部海绵绒样物压迫出血部位或塞入鼻孔,填充牙龈处,有良好的止血功效。
2:痈疽疮疖:马勃孢子粉,以蜂蜜调和涂敷患处。
3:冻疮:先将患处用温水浸洗,使局部发红,拭干后按患部大小敷贴马勃。如疮面已破溃,则先涂以紫草油(紫草根9克,麻油30克。浸十天即得),再敷马勃,包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