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肺结核病人有无传染性的重要依据是 肺结核有无传染性最主要依据
判断肺结核病人有无传染性的重要依据是 肺结核有无传染性最主要依据
痰液检查
肺结核患者是否传染,需要通过痰菌检查来确诊,如果痰菌检查为阳性,传染性就比较大。如果痰液是阴性,那说明肺结核传染性比较小。
肺结核到底会不会传染
肺结核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表明,全世界每年发生结核病800~1000万,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结核病,那么这种肺结核会传染吗?
肺结核会传染吗虽然肺结核病是一种传染病,但并不是所有结核病人都具有传染性。现代研究证明,在结核病人中,只有显微镜检查发现痰液中有结核菌的肺结核病人才有传染性。这类病人,医学上称为排菌病人,他们是结核病的传染源。
肺结核的传染源传染源主要是来自患者的痰液,痰液中结核分枝杆菌的数量决定其传染性的强弱。
肺结核是怎么传染的有了传染源,结核菌还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才能传染给别人。呼吸道传播是结核菌传染的主要途径。当肺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把大量含有结核菌的微小痰沫排放至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含有结核菌的痰沫,即会受到传染。
如何控制肺结核传染结核病的传染通常是发生在发现和诊断前,也就是在没有被发现明显症状时传染性最大。及时治疗后,结核病传染性很快减弱和消失。化疗后数天内,患者痰中结核菌急剧减少,即使痰中仍有少数结核菌存在,其活力也明显减弱,并且病人咳嗽症状也逐渐减少或消失,因此,与这些结核病人进行一般接触是不会受到传染的。
感染肺结核一定会发病吗健康人受到结核菌感染后,也不一定发生结核。结核的发病主要受到两种因素的影响,即感染结核病菌毒力的大小和身体抵抗力高低,如果结核菌毒力强而身体抵抗力差则容易发生结核病。初次受到结核菌感染后,绝大多数人不发病,但仍有约10%的人在一生中的任何时候有可发生结核病。
肺结核易感人群婴幼儿、青春期、老年人、尘肺、糖尿病患者、胃切除术后或长期使用免疫制剂的人因为抵抗力降低比较容易发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因免疫缺损,一旦感染结核菌极易发生结核病。
文章来源:http://www.leha.com/health/28545肺结核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1.细菌学检查 痰涂片及培养查找结核菌是诊断肺结核最特异的方法,也是监测疗效、病原传染性和选择用药的重要依据。沉淀或漂浮集菌法涂片,或采用荧光镜检可提高阳性率,若无痰可采用导痰法,或取气管灌洗液或取清晨胃液均可。
2.结核菌素试验:是判断结核感染的主要手段,但不论是旧结核菌素(OT)或纯蛋白衍生物(PPD)均非纯化抗原,对于鉴别是结核杆菌感染还是非结核杆菌感染或是卡介苗接种后反应有局限性。结素试验强阳性(局部肿结>2cm或有水疱、坏死)提示处于结核超敏状态,对原发型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有诊断参考价值。
3.血清学检查 由于结核菌的弱抗原性以及抗原的非特异性,结核病的血清诊断学至今未取得实质性进展。近年大量报道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敏感性颇高,但方法学尚不成熟,特异性也不满意。采用PPD复合蛋白抗原剂,虽然敏感性和特异性可提高,但其仍非单一特异性抗原。
4.基因诊断 近几年结核菌基因诊断技术受到广泛的关注。有关文献报道最多的是PCR技术的应用,具有快速、特异、灵敏的特点,但其操作有很高的技术要求,可因扩增气溶胶污染而致假阳性或标本中抑制物的存在而致假阴性。
5.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为病理学诊断和病原学诊断提供标本。
影像学诊断:
1.X线检查 不同类型和性质的病变表现不同,对于诊断肺结核无特异性,但是诊断肺结核的必备检查,可为进一步病因学检查提供对象,并为确定病变部位、范围、性质,了解其演变和选择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原发型肺结核典型X线表现为肺内原发灶、淋巴管炎和肿大的肺门或纵膈淋巴结组成的哑铃状阴影。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胸片可见散布于两肺野,分布较均匀,密度和大小相近的粟粒状阴影,早期有时难以分辨;亚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粟粒大小和密度不一,或为结节状病变,范围较局限。继发性肺结核,多为渗出,浸润和纤维结节的混合病灶,X线表现为云絮状或斑点结节状阴影,干酪性病变阴影密度偏高而不均匀,或有空洞形成而出现透亮区,结核空洞一般洞壁较光整液平少或仅见浅液平。病灶多在锁骨上下,X线显示为片状、絮状阴影,边缘模糊。
检查肺结核的方法主要有几种
一、结核菌检查
是确诊肺结核最特异性的方法,痰中找到结核菌是确诊肺结核的主要依据。涂片抗酸染色镜检快速简便,在我国非典型分枝杆菌尚属少见,故抗酸杆菌阳性,肺结核诊断基本即可成立。直接厚涂片阳性率优于薄涂片,为目前普遍采用。
荧光显微镜检查适合于大量标本快速检查。无痰或儿童不会咳嗽,可采用清晨的胃洗液找结核菌,成人亦可通过纤支镜检查,或从其涮洗液中查找结核菌。痰菌阳性表明其病灶是开放性的,,具有传染性。若排菌量多(每毫升10万个以上),直接涂片易呈阳性,为社会传染源。痰菌量较少(每毫升1万个以下),可用集菌法。
二、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检查可以发现肺内病变的部位、范围、有无空洞或空洞大小、洞壁厚薄等。X线对各类结核病变的透过度不同,通过X线检查大致能估计结核病灶的病理性质,并能早期发现肺结核,以及判断病情发展及治疗效果,有助于决定治疗方案。必须指出,不同病因引起的肺内病变,可能呈现相似的X线影像,故亦不能仅凭X线检查轻易确定肺结核的诊断。
三、结核菌素(简称结素)试验
这是诊断结核感染的参考指标。
旧结素(old tuberculin,OT)是结核菌的代谢产物,由液体培养长出的结核菌提炼而成,主要含有结核蛋白,OT抗原不纯,可能引起非特异性反应,在人群中作普查时,可用1:2000的OT稀释液0.1ml(5IU),在左前臂屈侧作皮内注射,经48~72小时测量皮肤硬结直径,如小于5mm为阴性,5~9mm为弱阳性(提示结核菌或结核分枝杆菌感染),10~19mm为阳性反应,20mm以上或局部出现水泡与坏死者为强阳性反应。
判断肺结核病人有无传染性的重要依据是 肺结核一定会传染吗
不一定
健康的人群受到结核杆菌感染后,也不一定发生结核。如果是痰液检查是阴性或者已经化疗的痰菌阳性病人,那么他的传染性极小;如果是未经治疗的排菌病人,应尽快督促其到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规范的治疗,尽快消除传染性。
小儿肺结核如何诊断
小儿肺结核如何诊断?肺结核最主要的治愈措施就是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所以如何诊断肺结核对于治愈肺结核非常重要。
1.结核接触史特别是具有与开放性病人的接触史。接触史也可为病儿是否受耐药菌的传染提供线索和依据,对确定治疗方案有参考意义。
2.近期有急性传染病史以痳疹、水痘、百日咳最重要。
3.卡介苗(BCG)接种史不只询问接种史,还应查看接种瘢痕,以确定接种次数及接种方法。
4.见临床症状
5.结核菌素(简称结素)皮肤试验为在未接种BCG人群中筛查结核感染率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临床诊断结核病的一个有力工具。
6.X线检查由于95%以上病人感染途径是肺,故X线检查十分重要,尤其对结素试验阳性小儿更是必要。
小儿肺结核如何诊断?大家都知道了吧,其实诊断肺结核还有很多种方法,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可以做好肺结核诊断工作,做好防治措施。
肺结核有无传染性最主要的依据是 肺结核怎样正确留痰检查
在留痰之前先用清水漱口数次,以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及部分杂菌。留取的痰应是用力咳嗽后自气管内咳出的痰,然后盛于痰盒内送检。不要将唾液或鼻涕吐入痰盒,以免影响查痰结果。
诊断肺结核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根据症状诊断:
肺结核的主要表现有发热,特别是午后低热、同时可能有倦怠、乏力、精神萎靡,还有的夜间盗汗、消瘦、面色潮红、妇女月经不调。呼吸系统主要表现咳嗽、咳痰、咯血等。少数女性以月经不调、闭经、不孕为首发症状。
培养法:
诊断肺结核用培养法更为精确,除能了解结核菌有无生长繁殖能力外,且可作药物敏感试验与菌型鉴定。结核菌生长缓慢,使用改良罗氏培养基,通常需4~8周才能报告。培养虽较费时,但精确可靠,特异性高,若涂片阴性或诊断有疑问时,培养尤其重要,培养菌株进一步作药物敏感性测定,可为治疗肺结核特别是复治时提供参考。
结核菌检查:
是确诊肺结核最特异性的方法,痰中找到结核菌是确诊肺结核的主要依据。涂片抗酸染色镜检快速简便,在我国非典型分枝杆菌尚属少见,故抗酸杆菌阳性,肺结核诊断基本即可成立。直接厚涂片阳性率优于薄涂片,为目前普遍采用。荧光显微镜检查适合于大量标本快速检查。无痰或儿童不会咳嗽,可采用清晨的胃洗液找结核菌,成人亦可通过纤支镜检查,或从其涮洗液中查找结核菌。痰菌阳性表明其病灶是开放性的,,具有传染性。若排菌量多(每毫升10万个以上),直接涂片易呈阳性,为社会传染源。痰菌量较少(每毫升1万个以下),可用集菌法。
皮肤试验:
采用结核纯蛋白衍生物(ppd)法进行皮肤试验,根据皮肤反应结果来判断,可了解健康人群是否已被结核菌感染。试验强阳性者一般认为已感染了结核菌,肺结核患者应该到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检查,看是否已经患有结核病。如果仅仅是结核菌的感染而未发病,可在肺结核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预防性治疗,以减少发病的机会。
晚期肺癌会传染么
肺癌晚期会不会传染,大家都认为“肺病”具有传染性,这个“肺病”就是肺结核。患肺结核的病人在痰菌阳性时称为开放性肺结核,有传染性,因此碰到咳嗽、咳痰,痰中带血的病人应注意防病。肺结核是经呼吸道传染的疾病,而肺癌与肺结核不同,肺癌是在多种不同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细胞异常增生,失去正常细胞形态和动态的恶性肿瘤。
癌症在一般情况下不会传染,而传染的条件必须有三个: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所以说一般情况下不会传染的。大部分认肺结核就是肺癌,其实是不一样的,虽然都是肺部的毛病,但是肺癌不具有传染性。
肺癌晚期会不会传染?经痰液排出的癌细胞由于痰液水分蒸发等原因,癌细胞迅速变性、坏死,即使新鲜的痰液,要使癌细胞在体外生长、繁殖,也需要给予各种的营养和特定的条件。科学家为了培养一个活的癌细胞往往需要经过千辛万苦才能成功,因此癌症是不会传染的。
癌细胞同他人皮肤和消化道接触是否会种植成活也尚未得到证实。即使将一种动物的癌细胞埋入另一种动物的组织中,也很难使另外的动物患癌。因为动物,尤其人类自体有强烈的排它反应,外界的东西很难被机体所接受,这也是当今器官移植很难成功的问题之一,因此,一般认为癌症无传染性,但在生活中适当注意也是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