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应对小儿猩红热这种疾病
我们如何应对小儿猩红热这种疾病
切断传染源
小儿猩红热的传染性极强,但目前尚还没有疫苗预防,因此应注意切断传染源。小儿猩红热是经由空气飞沫传播的,一定要经常保持居室内空气新鲜,少带宝宝去公共场所,多去空气清新的花园玩耍或散步。
幼儿园发生流行时,可每天采用盐水漱口,对小儿猩红热的宝宝应马上进行隔离治疗,一般治疗7天后方可解除隔离,以免传染给别的宝宝。我们如何应对小儿猩红热这种疾病?无论是幼儿还是大人,只要与小儿猩红热患者有过密切接触,都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赶快服药预防,如服用复方新诺明片、注射青霉素等,尤其是曾经患过肾炎或风湿热的宝宝。
医院治疗
宝宝患了小儿猩红热,必须及早使用抗菌素治疗小儿猩红热,早期注射足够的青霉素,可以缩短病程,加快病愈。目前,由于青霉素的广泛使用,我们如何应对小儿猩红热这种疾病?患病后症状较轻的宝宝已明显增多,一般在注射青霉素1~2天后,皮疹即可消退,体温也逐渐下降。但不可随意停药,需要听从医生的嘱咐继续用药1周,直到症状完全消失、咽部红肿消退才可停药,切不可当成普通的感冒。否则,体内的溶血性链球菌并未完全消灭掉,会引起很多严重的并发症。
休息加营养
患小儿猩红热的宝宝一定要卧床休息,多喝白开水,吃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如冬瓜汤,取新鲜冬瓜500克和少许盐,把冬瓜切成丝,放入锅内加水慢火煨汤,汤好后加一点点盐,适合小便短赤、口渴的宝宝;取适量白萝卜,洗净后切成丝。我们如何应对小儿猩红热这种疾病?把切成丝的白萝卜酌情加葱油、白糖、盐拌匀,适合发烧后食欲不佳的宝宝;杨梅舌明显的宝宝,可服用参麦绿豆粥,方法为取沙参15克,麦门冬10克,绿豆500克,粳米50~100克,然后将沙参和麦门冬用水煎,取汁500毫升,与绿豆、粳米一起按常用的方法煨粥。
牙齿釉质发育不全发病机制
主要原因有营养缺乏因素,尤其以维生素C、D影响最大;内分泌因素、婴儿和母体的疾病,如小儿麻疹、猩红热等。怀孕期母亲所患风疹、毒血症等也可使在此期间形成的牙釉质不全。
1、全身疾病:母体在妊娠期患风疹、毒血症、婴儿期患高热疾病(肺炎、麻疹、腥红热、白喉等)。可根据发生的位推算出病变时期。
2、营养不良、佝偻病、维生素A、C、D及钙缺乏,以免遗传因素。
3、乳牙根尖周感染:任何继承恒牙都可能由于乳牙根尖周感染而导致釉质发育不全
猩红热症状 猩红热是什么病
猩红热是一种已经被抗生素控制的小儿疾病,曾经是一种常见而且危险的疾病,目前比较罕见,而且容易治疗。不猩红热不像其他儿童疾病如风疹和麻疹,猩红热不能随其病程自然缓解,必须加以治疗,否则可能导致关节炎、黄疽、肾脏问题以及风湿热。
小儿猩红热的具体预防措施
(1)保护易感者
对儿童机构部队或其它有必要的集体可酌情采用药物预防如用苄星青霉素儿童60~90万μ成人120万μ可保护30天或磺胺嘧啶每天1克或周效碘胺每周0.5克。
(2)管理传染源
病人及带菌者隔离6~7天有人主张用青霉素治疗2天可使95%左右的患者咽试子培养阴转届时即可出院当儿童机构或新兵单位发现病人后应予检疫至最后一个病人发病满1周为止咽试子培养持续阳性者应延长隔离期。
(3)切断传播途径
流行期间,小儿应避免到公共场所住房应注意通风对可疑猩红热咽峡炎患者及带菌者都应给予隔离治疗
少儿猩红热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少儿猩红热的护理措施一、进行呼吸道隔离:
首先要对少儿猩红热病儿进行呼吸道隔离,隔离至用药后7天。少儿猩红热的护理措施有哪些?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衣服、被褥经常晾晒,在隔离期间不要让其他小孩和病儿接近。
少儿猩红热的护理措施二、卧床休息:
卧床休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产生的毒素可直接损害心、肝、肾等脏器,因此不但急性期必须卧床休息,而且恢复期仍要注意休息,其目的是为了预防少儿猩红热的并发症。
少儿猩红热的护理措施三、给予清淡易消化的半流食:
给予清淡易消化的半流食。待咽痛好转时,少儿猩红热患者可改吃软饭;鼓励病儿多喝水,使尿量增加,这样有利于细菌毒素的排泄,同时也能协助退热,还能补充因发热消耗掉的水分。
少儿猩红热的护理措施四、保持病儿口腔清洁:
保持病儿口腔清洁是很重要的。既有利于杀灭咽部的细菌,又可预防继发感染。年龄大的少儿猩红热病儿,少儿猩红热的护理措施有哪些?每次饭后或睡觉前后用温盐水漱口,年龄小的少儿猩红热病儿,可用摄子夹取消毒纱布或棉花蘸温盐水擦洗口腔,勤喂水也可以达到清洁口腔的目的。
少儿猩红热的护理措施五、皮肤的护理:
皮肤的护理。出疹期病儿皮肤搔痒,不但影响少儿猩红热病儿休息,如果抓破了还会引起皮肤感染。所以要把病儿的指甲剪短,可用70%酒精轻轻涂擦,既可止痒又可以消毒皮肤。内衣裤要勤换,最好穿柔软纯棉布做的。脱皮时可涂油脂,有大片脱皮时要及时用剪刀剪掉,嘱病儿不能用手强行剥离,以免引起皮肤感染。
小儿猩红热饮食禁忌主要有哪些
1、在疾病恢复期,小儿猩红热患儿的饮食应从流食逐步过渡到半流质饮食,但仍需坚持高蛋白和高热量的原则。可给患儿进食鸡泥、肉泥、虾泥、肝泥、菜粥、小薄面片、荷包蛋、龙须面等。若猩红热患儿康复进度理想,可给患儿进食软饭。
2、猩红热发病后,猩红热患儿应进食高热量和高蛋白的流食,为机体补充能量,对抗病毒。猩红热患儿应多食牛奶、豆浆、蛋花汤、鸡蛋羹等含优质蛋白高的食物,还应多给藕粉、杏仁茶、莲子粥、麦乳精等补充热量。
3、猩红热恢复期应逐渐过渡到高蛋白、高热量的半流质饮食。如鸡泥、肉泥、虾泥、肝泥、菜粥、小薄面片、荷包蛋、龙须面等。
4、猩红热发病后,患儿应进食高热量和高蛋白的流食,为机体补充能量,对抗病毒。患儿应多食牛奶、豆浆、蛋花汤、鸡蛋羹等含优质蛋白高的食物,还应多给藕粉、杏仁茶、莲子粥、麦乳精等补充热量。
5、猩红热患儿高热,有些家长想用凉的饮料让患儿舒适一些,但冷饮会导致患儿食欲减退,严重者甚至可导致消化异常。因此给猩红热患儿喝的饮料和开水应以温热为宜。
6、猩红热患儿进食热性水果后极易生火,因此在高热期间忌食龙眼肉、荔子、大枣、葡萄干、橘子等性味偏温,患儿应少食为宜。
小儿猩红热
。临床以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猩红色皮疹和疹退后皮肤脱屑为特征。少数人在病后可出现变态反应性心、肾并发症。
猩红热的传染性非常强,通常在发病前24小时至疾病高峰期,传染性最强。患猩红热的宝宝如果与正常人接触,就会通过飞沫直接传染他人。然而,最重要的传染源是被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非猩红热患者,如急性扁桃体炎、咽炎或其他呼吸道有链球菌感染但未发病的带菌者等。因此,在幼儿园常常可见到这样的现象,即有的宝宝患了上感冒后,很快就患上了猩红热,或是家里爸爸、妈妈患了扁桃体炎、咽炎等疾病,使宝宝感染上猩红热。
不过,宝宝患猩红热后,通常可获得终身免疫,仅有极少数的宝宝由于感染细菌类型的不同而发生第二次猩红热。
小儿猩红热的食疗方法
(1)五汁饮
使用范围:婴幼儿时期的宝宝
材料:梨、荸荠、藕、麦冬、芦根。
做法:五种材料共煮,待温度适合后给宝宝引用。次数不限。
(2)罗汉果饮
使用范围:婴幼儿时期的宝宝
材料:罗汉果。
做法:罗汉果切成片泡水,待温度适合后给宝宝引用。
(3)绿豆薄荷汤
使用范围:婴幼儿时期的宝宝
材料:绿豆50克,薄荷3克。
做法:加水适量,把绿豆煮熟后,取汤汁500毫升,加入薄荷3克,煮沸1~2分钟即可。待温度适合后给宝宝引用。次数不限。
此外青橄榄、桉叶糖、薄荷糖:将青橄榄、桉叶糖、薄荷糖经常口含服用,可减轻喉痛。生拌白萝卜:白萝卜切块加白糖,可佐餐食用。有清热、通气、开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