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父母须增加新生儿的活动和锻炼
新手父母须增加新生儿的活动和锻炼
温水锻炼可以促进新生儿血液循环
对新生儿进行温水锻炼,主要是利用水的温度和机械作用,刺激新生儿的皮肤,使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反应加强,促进血液循环和机体对外界冷热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而且新生儿在水里自如地活动,相当于做一项非常好的全身运动。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的温水脱落后就可以进行温水锻炼。找一个比较大的浴盆,让新生儿能安全浸泡在水里,水温要控制在36摄氏度左右,注意要不断往盆中加热水,以保持水温的恒定。锻炼时妈妈可用左手托住宝宝的头部,右手轻抚宝宝全身皮肤,一直到轻度泛红,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和增强皮肤代谢的目的。等宝宝在水中锻炼10分钟左右之后(可随着宝宝的月龄适当增加时间),用稍冷的水(33摄氏度~35摄氏度)很快地冲淋宝宝的全身,然后用浴巾包裹,迅速将水擦干,穿好衣服。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温水锻炼时,室温不能过低,最好在25摄氏度左右。
万万没想到绝不能对新生儿做的3件事
1.不能用塑料膜做急用尿布
有些新手父母有时家里没有尿布了,一时之间又不知道有点什么好,就拿一块布垫在小宝贝屁股下面,再在外面放张塑料膜做急用,以为这样子没什么,孩子尿了也不会尿到床上去,却不知道小宝贝们的皮肤很嫩,隔了层布用塑料膜也会对他们产生刺激,出现红屁股,疼痛等不适,甚至感冒新生儿湿疹,对宝贝的健康构成损害,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2.不能乱拧宝贝的小脸蛋
刚做父母,心里很是欢喜,每天看着孩子都想咬几口的感觉。有些新手爸爸妈妈们就会忍不住时不时地去拧孩子可爱的小脸蛋,父母们这样子做是很不对的。因为孩子的小脸拧了之后会导致孩子的腮腺和腮腺管受到挤压,从而导致孩子口分分泌增加,过多的口水流出容易导致孩子感染粘膜炎,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损伤。家长们最好是不要拧孩子的小脸蛋。
3.不让宝贝睡在大人中间
很多新手父母因为对宝贝很喜爱,想着孩子跟父母睡更好,也就喜欢把宝贝放在父母的正中间睡,这样孩子对孩子其实是很危险的一件事情。因为大人睡着之后可能出现翻身,或是手臂动等情况,在不知情的状态之下,大人可能压到或是碰触到宝贝,对他们造成意外伤害。并且大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也会导致孩子的入睡环境受影响,还会导致孩子的睡眠质量下降,建议父母们最好是不要将孩子夹在大人中间睡。
新生儿护理其他注意项
新手儿的护理是一件很细致的事情,家长朋友们需要注意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孩子不能过多地洗澡,不能穿过硬的衣服,床上不能用过鲜艳的床上用品,不能用非婴儿专用的洗护用品,不能乱拍孩子的后背,头部等位置,不能将孩子包裹得太严实,需要穿棉制的透气的衣服,不要给孩子乱喂食母乳之外的食物,更不能给孩子使用带化妆品成份的护肤品,新手父母们最好是提前做好功课,了解相关护理知识,这样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婴幼儿运动注意的哪些问题
从婴儿出生开始,除给正常进食外,经常洗温水澡是他们人生的第一堂运动课。
婴儿满月后,大人即可抱孩子到室外活动—“散步”,每天5~10分钟。婴儿散步是可改善机体的气体交换状况,使体内血氧含量增多,有助于健康发育。
婴儿2~4个月时,父母应让孩子适应四肢活动。让婴平卧,先将其两上肢交叉伸屈,在将下肢交叉伸屈,最后上下肢同时伸屈。每一动作重复2~3次,锻炼肩部及腿部的肌肉。
婴儿4~6个月时,是孩子开始锻炼翻身练习的时候。父母可握住婴儿双脚,将其身体左右翻转。婴儿翻身时尚不自如时,可一手持其脚,一手持起上身帮助翻转。
婴儿6~8个月时,是孩子开始练习爬行运动的时期。父母在大床上可放置一些可滚动的,色彩鲜艳的玩具(带声响最好),这样一来,婴儿将探身、滚爬着去摸拿那些玩具,这恰恰是有益的运动,促使婴儿协调性、灵活性得到很好的发展。
婴儿8~10个月时,应开始独自站立的准备活动。让婴儿俯卧,手持其脚踝,待其两手撑地后,将两脚提起,再慢慢的放下。这样重复多次,一锻炼上身及腕部力量。
婴儿10~12个月时,应开始步行的准备活动。让婴儿蹲着或跪着,拉住婴儿的双手,使其立起,这样反复多次,一锻炼其下肢肌肉。婴儿能初步行走时,父母可扶其两腋,让其跳动,既锻炼各部分器官的生理功能,又能培养幼儿的欢快心理。吊挂游动彩球或彩纸条束,锻炼幼儿的颈部和眼睛。
值得强调的是,婴儿运动应根据不同生长时期的特点进行,运动发展循序渐进,不可强行超前。
解析新生儿皮肤青紫的6大原因
解析新生儿皮肤青紫的6大原因
宝宝刚生下来时各个器官组织并没有发育成熟,如大脑、肝脏及胃肠等,这一点似乎每个妈妈都知道,然而,对于宝宝皮肤一些妈妈却知之甚少,甚至以为和大人没有多大区别。其实宝宝的皮肤同其他器官组织一样,结构尚未发育完全,不具备成人皮肤的许多功能,至少还需3年的时间才可发育得和大人一样。
因此妈妈在照料时一定要细心打理,有时稍有不慎,便会惹出不少的麻烦,给妈妈和宝宝的生活带来很大的烦恼。接下来就位大家介绍新生儿常见皮肤现象——局部青紫。
局部青紫
新生儿紫绀多是病理性的,不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但暂时性的紫绀不是疾病,新手爸爸妈妈不必为此着急,紫绀会自然消退的。
新生儿局部青紫的原因:
(1)发生在口唇、手足及甲床下的紫绀,多是由于手足外露受凉、受压、多血(脐带结扎延迟)等引起的;
(2)剧烈哭闹、屏气发作、食管反流等引起的呼吸短暂停歇,可引发全身紫绀;
(3)与生产过程中新生儿受到外力损伤有关,如产程过长,胎儿受压时间长,出现先锋头、先锋臀、先锋足,其特点是先锋处有受压痕迹,并伴有局部青紫水肿,可能还伴有出血点。
(4)助产士挤压新生儿口中的羊水,可能用力猛了点,新生儿面部出现青紫,也可能伴有出血点;
(5)有的新生儿娩出后哭声很小或不哭,助产士就拍打新生儿足底部或背部,刺激新生儿啼哭,这也可能造成某个部位的青紫和皮肤出血点。
(6)有的护士在给新生儿按脚印、系手条时,也会造成新生儿局部青紫或出现出血点。
以上情况,有时被医护人员忽视了,有时不敢和新手爸爸妈妈们说明原因,怕对方不理解,找麻烦,有意回避,结果就成了问题。新妈妈很是着急,以为宝宝得了什么大病。
特别提醒:新手父母不可过于心急
医生经常遇到这样的咨询,也在门诊工作中遇到这样的新手爸爸妈妈。在医生做了分析和解释后,他们还疑虑重重,一直等到宝宝的青紫自然消退,才真正放心。有的爸爸妈妈太心急了,给新生儿宝宝抽血化验,甚至住院治疗。不但经济上受损伤,宝宝身心上也受饱痛苦。
新手父母如何和新生儿交流
对于刚出世的婴儿,父母的感情是复杂的,充满喜悦、满怀希望,但又多少有点思虑,要将宝宝培养成为聪明可爱的孩子,新生儿期该怎么开始?
家长首先要学会和宝宝交流。新生儿天生有看、听、触觉、味觉、嗅觉、运动和模仿能力,所以新生儿生后就有了交流能力。在觉醒状态,和新生儿眼对眼的互相注视是相互交流的开始,但母亲需要花一周多的时间才真正感觉到在和宝宝交流。
新生儿不会说话,和父母交流的最重要方式是哭。正常新生儿哭声响亮婉转,使人听了悦耳;有病的新生儿哭声高尖、短促、沙哑或微弱,如遇到这些情况应尽快找医生。新生儿哭有很多原因,如饥饿、口渴、尿布湿等,还有睡前或刚睡醒时不明原因的哭闹,细心的父母逐渐会分辨不同哭声代表小儿不同的要求。有研究发现,抱起出生后2-3天正哭着的新生儿,并把他(她)靠在肩上,婴儿不仅可以停止哭闹而且会睁开眼睛。
过去有人认为小婴儿哭不用抱起来,以免养成坏习惯;其实这是错误的,这么做不利于孩子智力发育,但也不能整天抱着小儿。正确的方法是:细心理解小儿哭的原因,对小儿需求给予满足。在孩子觉醒时,积极和他交往,使其逐渐能辨别不同的人声、语意辨认不同人脸、不同表情,这是促进智力发育非常重要的方法。
解析新生儿皮肤青紫的6大原因
局部青紫
新生儿紫绀多是病理性的,不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但暂时性的紫绀不是疾病,新手爸爸妈妈不必为此着急,紫绀会自然消退的。
新生儿局部青紫的原因:
(1)发生在口唇、手足及甲床下的紫绀,多是由于手足外露受凉、受压、多血(脐带结扎延迟)等引起的;
(2)剧烈哭闹、屏气发作、食管反流等引起的呼吸短暂停歇,可引发全身紫绀;
(3)与生产过程中新生儿受到外力损伤有关,如产程过长,胎儿受压时间长,出现先锋头、先锋臀、先锋足,其特点是先锋处有受压痕迹,并伴有局部青紫水肿,可能还伴有出血点。
(4)助产士挤压新生儿口中的羊水,可能用力猛了点,新生儿面部出现青紫,也可能伴有出血点;
(5)有的新生儿娩出后哭声很小或不哭,助产士就拍打新生儿足底部或背部,刺激新生儿啼哭,这也可能造成某个部位的青紫和皮肤出血点。
(6)有的护士在给新生儿按脚印、系手条时,也会造成新生儿局部青紫或出现出血点。
以上情况,有时被医护人员忽视了,有时不敢和新手爸爸妈妈们说明原因,怕对方不理解,找麻烦,有意回避,结果就成了问题。新妈妈很是着急,以为宝宝得了什么大病。
特别提醒:新手父母不可过于心急
医生经常遇到这样的咨询,也在门诊工作中遇到这样的新手爸爸妈妈。在医生做了分析和解释后,他们还疑虑重重,一直等到宝宝的青紫自然消退,才真正放心。有的爸爸妈妈太心急了,给新生儿宝宝抽血化验,甚至住院治疗。不但经济上受损伤,宝宝身心上也受饱痛苦。
久坐婴儿车运动能力差
很多父母带宝宝外出时,喜欢将他们放在婴儿车里。而一项新研究发现,让宝宝长时间坐婴儿车,会影响语言和运动能力的发展。
最新研究发现,无论是躺着、被人抱着或与大人玩耍,婴儿都需要自由活动和探索。唱歌和交谈等社交活动,甚至眼神交流都有助于婴儿身体和心理发育。如果母亲不管孩子,让他一直躺在婴儿车里,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发展都会受阻。时间长了,孩子身体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发育迟缓,与父母及他人的互动时间更少,探索世界的时间也会减少,其语言输入和操练更少,语言能力的正常发育也必然大受影响。这种不良影响会持续到学龄阶段,甚至影响终生。
父母应避免过度使用婴儿车,尽量减少孩子独自躺在婴儿车里的时间。如果将孩子放在婴儿车里,最好让孩子面向父母。多与孩子交流,多让孩子进行爬行等身体活动,锻炼眼手协调能力。
宝宝智能发育和体育锻炼需重视
幼小的婴儿,一般父母都以保护为主,而很少去坚持每天锻炼。这对婴儿的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是极不利的。
现在世界各国对婴儿的体育锻炼都十分重视。俄罗斯的婴儿满月后就进行户外睡眠,使婴儿早日接受新鲜空气的锻炼。日本“早期发展协会”的创建者井深胜先生认为:
运动之基本技巧一定要在婴儿期进行训练,否则就太晚了。如果及早训练;,会使体健智能高。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马特樊市琼·巴尼斯女士创办了襁褓操训练班,当时风行全美,参加训练班的婴儿已达几十万人,她创办的目的是启发婴儿自我活动、自我保护、培养自信、自强的精神,从3个月开始到l岁,在婴儿还未学会说话和走路之前开始训练。
成人每天用口哨和歌声发布信号,逗引婴儿…扪西动身体的各个部位,如身体翻来翻去、爬来爬去追球、钻洞、滚球,体操等。婴儿的脑子还不会思维,但通过身体的活动去学:习,去感知,凡是经过训练的婴儿,动作灵活敏捷,有自我活动的本领,身体的领悟力增强了,进而促进智力发育。婴儿在顽强的学习行走中摔跌爬起,逐步建立一种可贵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这对将来孩子形成顽强的个性及不怕困难的勇气大大超过一般的孩子,可见体育锻炼对婴儿多么的熏要。
体育锻炼之所以能促进智能发育,是因为进行锻炼时,各种动作削妾受神经系统的支配和调节,肌肉中的神经可将各种刺激传到大脑,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可增进大脑的功能,使大脑的反应更加灵敏。从生理学上来看,体育锻炼可以增加脑的血流量,能供给脑细胞更多的营养和氧气,有利于大脑的发育。因此体育锻炼和智能发育有密切的关系,父母不可忽视。
婴儿锻炼身体可以利用大自然的空气、日光和水进行,这是每个家庭都可以做到的。空气、日光和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既不花钱又能使身体受到最大的效益。因此从小要让婴儿习惯开窗睡眠,推童车进行户外睡眠,在户外进行活动、游戏,以保证经常接触新鲜空气和日光。
半岁后还应该从夏天开始,经常用冷水给婴儿洗手、洗脸,摩擦头颈、手臂、脚、腿,待适应后可摩擦胸背使其皮肤习惯承受冷的刺激,增强体质和对外界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从2个月开始,父母帮助婴儿做被动操,7个月开始做主被动操,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促使婴儿身体强壮智能高。
剖腹产新生儿护理
看着刚出生的小生命,新手父母心中的感动不可言喻,但是身上为人父母的责任重担就开始压在了新手父母的身上。对于剖腹产分娩的宝宝,由于没有收到过产道的挤压,脱离母体后还需要一定时间的适应,新手父母要好好注意观察孩子的情况,注意做好护理工作。那么,剖腹产新生儿护理有哪些方法?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1、喂奶粉时不要过量。对浓度过高的牛奶,婴儿的胃肠是不能完全吸收的,尤其是蛋白质不能吸收。反而增加了婴儿的胃肠负担,造成腹胀,腹泻,给营养吸收造成障碍。所以,婴儿的奶粉喂食量,一定要与婴儿的月龄相宜。一般配法是:半月内,每100毫升牛奶中含约9克奶粉;2个月内含12克,3个月内不超过15克。
2、换奶粉的频率不能过高。时常有妈妈因为看到孩子不长或者是大便发绿就变换奶粉,殊不知变换奶粉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压力。更换奶粉在初期会使得摄入量减少,引发消化不良,有的还会引起口吐、腹泻、便秘等症状。同时也要避免一些妈妈仅仅是道听途说某某奶粉好就变换奶粉的做法。除去因为偶尔牛奶过敏所以要喂特殊蛋白奶粉外,最为要紧的是坚持喂养同一种奶粉。
3、喂奶粉后一定要打嗝。孩子喝奶粉时会连空气一并吞入。空气进入孩子的胃后使得胃里气压加大,孩子必定感到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