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的治疗方法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中耳炎的治疗方法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骨膜或者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性疾病。临床上多以耳内长期间断或者持续性流脓,鼓膜穿孔和听力下降为主要症状为特点;可引起一系列的颅内、外感染,严重者甚至可危及生命。
慢性化脓中耳炎该怎么治疗
01第一个步骤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办法就是一定要清洗干净化脓出来的东西。最好是让耳朵保持干燥。这样的话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才不会那么严重。也会好得更快。
02第二个步骤就是把耳朵里的脓液弄干净以后。一定要用酒精水或者是双氧水彻底的清洗耳朵。把残留的脓液也清洗干净这样可以防止滋生出细菌。让耳朵保持干燥。中耳炎就会好起来的。
03最后一个我就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除了清除耳朵里的垃圾意外。也要从饮食上进行调理。因为有的时候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也预示着身体里的火气太旺了,从饮食上说。可以多吃一些关于降火的食物。
中耳炎有癌变的可能吗
据资料统计,75%以上的中耳癌患者有慢性中耳炎久治不愈的病史。因此,凡是有反复慢性化脓性感染的中耳炎患者,应予以高度注意。
慢性中耳炎系耳科中最常见的疾病,多因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不及时、不彻底,或因鼻咽部及邻近器官炎症反复发作所致。其特点是,长期或间接性流脓、鼓膜穿孔或耳聋。由于中耳炎为一持续不断的化脓性感染和慢性刺激,常引起中耳腔内所含氧气和二氧化碳比例失调,血液循环和营养发生障碍,致使中耳腔上皮细胞逐渐演变成多层鳞状型或分泌型上皮,其组织细胞在增生分化过程中易发生癌变。
中耳炎可以用双氧水清洗吗 中耳炎的其它治疗方法
1.将鲜石菖蒲根洗净(量不限),捣烂,取汁弃渣。先将患耳内用双氧水或生理盐水洗净,拭干,后将石菖蒲汁灌入耳中荡洗,荡洗3~5天,每日2~3次。本方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疗效较好。
2.蒲公英20克,地丁20克,黄芩6克,黄连6克,黄柏6克,甘草9克,柴胡9克。水煎服,每天1剂,分2次服,连用3~5天。本方适用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3.将鸡血藤、金樱子根、野菊花、山芝麻这几种药材放在锅里面再加入适量的水进行煎熬,每天喝一次,这个中药方能够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4.急性期取风池、翳风、听宫、合谷、外关、足临泣穴。每次3~4穴,分组交替使用,强刺激,用泻法,留针15~30分钟,每慢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取翳风、足三里、阴陵泉穴。弱刺激,用补法,留针15,针后加灸,每天1次。
化脓性中耳炎怎么处理
第一个步骤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办法就是一定要清洗干净化脓出来的东西。最好是让耳朵保持干燥。这样的话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才不会那么严重。也会好得更快。
第二个步骤就是把耳朵里的脓液弄干净以后。一定要用酒精水或者是双氧水彻底的清洗耳朵。把残留的脓液也清洗干净这样可以防止滋生出细菌。让耳朵保持干燥。中耳炎就会好起来的。
最后一个我就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除了清除耳朵里的垃圾意外。也要从饮食上进行调理。因为有的时候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也预示着身体里的火气太旺了,从饮食上说。可以多吃一些关于降火的食物。
中医药物治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金银花柴胡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偏方名]:金银花柴胡
[来源]:食疗方
[原料]:金银花12克,柴胡9克,鳖甲15克,薏米18克,红糖适量。
[制法]:前三味煎汤取汁,与后二味煮粥服食,每日1剂,连服4—5剂。
白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偏方名]:白术
[原料]:白术50克,泽泻30克,柴胡15克。
[制法]:水煎2次,混合后分2次服。每日或2日1剂。忌食辛辣香燥及过于油腻食物。
[功效]:据报道,用本方治疗化脓性中耳炎35例,其中痊愈29例,好转6例。
败酱草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偏方名]:败酱草
[来源]:单验方
[原料]:金银花25克,败酱草25克,白芷7.5克,防风10克。
[制法]:水煎2次,混合后分上、下午服。小儿用量酌减。
夏枯草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偏方名]:夏枯草
[来源]:单验方
[原料]:夏枯草15克,柴胡9克,蒲公英15克,生甘草3克。
[制法]:水煎2次,混合后分2—3次服,每日1剂。
金银花藤汁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偏方名]:金银花藤汁
[来源]:单验方
[原料]:金银花藤30克,连翘15克,蒲公英15克,菊花10克,薄荷6克(后下)。
[制法]:水煎2次,混合后分2—3次服。每日1剂。
引起化脓性中耳炎的原因是什么
引起化脓性中耳炎的原因是什么?化脓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那么为什么化脓性中耳炎的发病率如此之高呢。化脓性中耳炎治疗专家说需要大家了解一些化脓性中耳炎的原因,对于化脓性中耳炎的预防以及治疗都会有很多的帮助。
化脓性中耳炎的原因:
1.耵聍缺乏:因正常人外耳道的耵聍呈微酸性,具有抗感染作用,耵聍缺乏时,外耳道即失去其抗菌的酸性外衣,故易致病。
2.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内分泌紊乱、慢性便秘和贫血等也易诱发此病。
3.外伤:挖耳时不慎损伤外耳道皮肤,或异物擦伤皮肤,可导致细菌进入表皮层甚至真皮层,引起感染。
4.水液浸渍:游泳或冲洗外耳道后,若耳内未拭干净,皮肤受浸渍,破损,易招致感染。
5.化脓性中耳炎:急、慢性化脓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脓性分泌物的刺激,常致外耳道皮肤抵抗力降低。
6.变态反应:外耳道在变态反应基础上,继发感染。如外耳湿疹患者易并发化脓性中耳炎。
7.温度和湿度变化:温度上升和湿度增加常可导致耵聍的化学性质变化和耵聍腺管堵塞,从而降低了它的防御能力。
引起化脓性中耳炎的原因是什么?以上做了具体的介绍,化脓性中耳炎专家说了解了化脓性中耳炎的病因之外,还需要大家掌握化脓性中耳炎正确的预防措施,这样的话就可以有效的避免化脓性中耳炎的出现。
卡他性中耳炎能自愈吗
1.不能自愈,中耳炎是累及中耳( 包括咽鼓管鼓室 鼓窦及乳突气房 )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绝大多数为非特异性安排炎症,尤其好发于儿童。可分为非化脓性及化脓性两大类。非化脓性者包括分泌性中耳炎气压损伤性中耳炎;化脓性者有急性和慢性真是之分特异性炎症太少少见如结核性中耳炎等。常见有分泌性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及胆脂瘤型中耳炎和气压损伤性中耳炎。
2.如果确诊是卡他性中耳炎的话,可以先服用一些抗生素,也可以静滴,不必穿刺的。但如果已经化脓,可以穿刺,及时引流脓液。一般来说,只要是卡他性就不严重。及时治疗,消炎就不必穿刺。
3.卡他性中耳炎治疗原则为改善中耳通气,清除中耳积液及病因治疗。急性卡他性中耳炎的治疗:全身应用抗生素和皮质固醇激素促进黏膜水肿消退,预防鼓室内积液机化粘连。局部热敷、按摩。1%麻黄碱生理盐水溶液滴鼻,促进咽鼓管功能恢复。用地塞米松或强地松口服,作短期治疗。但有报道称儿童急性期用激素并不能改善听力。长期鼓室积液可在严密消毒下行鼓膜穿刺 抽液。
中耳炎流脓辩证外治
阴虚火旺证长期或反复耳内流脓,脓液稀薄,或流粘液,时出时止,或有恶臭气,耳不痛或微痛,听力减退,腰膝酸软,每遇外感,则症状加重,可伴有耳鸣、耳痛、头痛、眩晕、低热、精神疲倦,舌红少苔,脉细数。多见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治宜滋阴降火
·外治方·
方一见本病肝胆湿外治方一至方七。
·单验方·
方一见本病肝胆湿火证单验方三、方四。
方二知母30克(酒炒)。水煎2次,混合后分2次服,小儿减半。每日1剂。
肝胆湿火证耳内流脓,病程较重,或听力下降,耳内有胀闷感,耳痛,耳鸣,或有发热,恶寒,口苦咽干,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弦数。多见于急性中耳炎,或慢性中耳炎急性发作。若持续流脓,脓液多而黄稠,有腥臭气、耳痛、易怒等,则又多见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治宜利肝胆,清湿热。
·外治方·
方一鸡蛋6个。煮熟,将蛋黄放入铁锅(勺)内,用文火熬至油出,备用。用时,先按常规消毒,然后将蛋黄油滴入耳中(如凝固可加温溶化),每次3—4滴,每日2—3次,一般连用4—6症状减轻,7—16天痊愈。本方具有清热消肿之功,适用于急、慢性中耳炎。据报道,用本方治疗慢性中耳炎35例,其中;痊愈26例,好转5例,无效4例。
方二核桃仁适量,冰片少许。将核桃仁捣烂(或蒸熟),用洁净纱布包好加压挤油约15毫升,加入冰片(1— 1.5克),不断搅和,使其溶解。用时,先按常规消毒,然后滴入药液2—3滴,再用棉球将外耳孔堵住,每日3次,连用5—10日,据报道,用本方治疗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27例,一般5日痊愈,慢性患者8—10治愈。
中耳炎吃什么药好
3%双氧水
用途:化脓性中耳炎。
作用:其初生态氧与脓液等有机物结成泡沫,具有清洁、消毒作用,可在抗生素药水使用前清洗脓液。
用法:洗耳、每日三次
0.25%氯霉素滴耳液/0.25%氯霉素可的松液
作用:抗生素类药物,杀菌
用途: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用法:滴耳,每日三次。
氧氟沙星滴耳液/泰利必妥滴耳液
作用:抗生素类药物,杀菌
用途: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用法:滴耳,每日三次。
耳炎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主要原因是药物治疗不能彻底清除炎性病灶,鼓膜未修复导致中耳鼓室进水、继发炎症。中耳炎的治疗方法很多,并且不同类型的中耳炎治疗方法也各异,比如,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主要针对病因(如鼻炎、鼻窦炎、上呼吸道感染等)进行治疗,可选用滴鼻剂、中成药、抗生素等药物;急性中耳炎患者除用抗生素外,有耳痛的患者还需要用滴耳剂;慢性中耳乳突炎反复发作者、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应尽早手术。
怎样预防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反复发作
同时治疗伴发疾病
预防中耳炎关键在于找出复发原因,很多患者除了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外,同时伴有慢性鼻炎、鼻窦炎、鼻咽炎或慢性扁桃体炎等疾病。所以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时应同时治疗这些疾病,才能有效减少中耳炎的复发。医生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时,常常会给患者开麻黄素滴鼻液,目的就是同时治疗患者的各种伴发疾病。
患耳慎重接触水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鼓膜通常比较容易穿孔,因此平时洗脸、洗澡时应小心避免污水进入外耳道内。中耳炎患者在发病期间最好不要游泳,一方面耳内脓液会污染池水,影响公共卫生,另一方面污水进入外耳道会加重病情。患者的耳朵不再流脓也需经医生检查鼓膜完全长好后才可游泳。
生活规律有节制
平时应注意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身体的抵抗力,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合理营养,少食辛辣,节制烟酒;注意休息放松,劳逸结合,不可疲劳过度;感冒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重要诱因,因此平时应积极防范,一旦感冒后应正确擤鼻。
中耳炎的症状
儿童如果患了中耳炎,家长一般可发现孩子有听力减退的现象,当家长多次呼唤儿童才有反应,这时家长就要引起注意了,这有可能是中耳炎。作为家长,要及时发现儿童的不适,如果出现以下中耳炎的症状,就要进行及时的治疗。那么,中耳炎的症状有哪些?
中耳炎分为非脓性中耳炎和化脓性中耳炎。非脓性中耳炎称为卡他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包括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耳炎的症状根据中耳炎的种类也显示不同的症状特征。一般情况下,儿童患卡他性中耳炎的症状主要是耳鸣、耳闷等,急性中耳炎的症状有局部和全身症状之分,主要发生在身体虚弱、患有糖尿病的儿童,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症状,儿童表现为耳流脓、耳聋、眩晕、呕吐等。
小儿化脓性中耳炎特点
小儿中耳炎可分类为:
1、慢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鼓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炎症,常与慢性乳突炎合并存在。急性中耳炎未能及时治疗,或病情较重,也可能形成慢性中耳炎。
2、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称作渗出性中耳炎是由各种因素引起咽鼓管管腔急性阻塞致中耳,中耳粘膜充圌血、水肿积液。临床表现主要为耳闷、耳鸣、耳聋、鼓膜内陷。
3、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病变主要位于鼓室,但中耳其他各部亦常受累。主要致病菌为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等。本病较常见,好发于儿童。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炎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好发于儿童,冬春季多见,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
4、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常与慢性乳突炎合并存在。本病极为常见。临床上以耳内反复流脓、鼓膜穿孔及听力减退为特点。可引起严重的颅内、外并发症而危及生命。
5、急性中耳炎,突然发生的耳痛,常伴有感冒或咳嗽。患者若是婴儿便会哭闹不止,并揉擦患耳的耳圌垂。发热,体温可高达39摄氏度。可能出现呕吐,或者耳道可能流软耳垢或脓液。患耳可能听觉失灵。
小儿中耳炎包括上文提到的五种类型,但是,这五种类型并不是全部,还有一些未提到的。对于家长来说,以上五种类型以及它们的表现特征都是最常见的,家长可以多注意这五种情况,让自己的孩子得到及时的救治,治愈中耳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