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房性心动过速检查与鉴别诊断方法

房性心动过速检查与鉴别诊断方法

房性心动过速检查与鉴别诊断

(一)检查诊断

1、发作呈短暂、间歇或持续性。当房室传导比例发生变动时,听诊心率不恒定,第一心音强度变化。颈经脉见到ɑ波数目超过听诊心搏次数。

2、心电图表现

(1)心房率通常为150~200次/分。

(2)P波形态与窦性者不同,在Ⅱ、Ⅲ、aVF导联通常直立。

(3)常出现二度Ⅰ型或Ⅱ型房室阻滞,呈现2:1房室传导者 亦属常见,但心动过速不受影响。

(4)P波之间的等电位线仍存在(与心房扑动时等电位线消失不同)。

(5)刺激迷走神经不能终止心动过速,仅加重房室阻滞。

(6)发作开始时心率逐渐加速。

(二)鉴别诊断

房性心动过速应与以下的心动过速相鉴别:

1、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SNRT)

SNRT骤发骤停,程序点刺激可诱发或终止心动过速,其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一致,既往认为此类心动过速由于窦房结内折返激动形成,但局限于窦房结内的折返激动从未得到证实。房性心动过速可起源于界嵴的整个长度,而起源于上界嵴的房性心动过速与窦性P波无法区别,因此,SNRT归类于起源于界嵴的房性心动过速更为适宜。

2、一般的窦性心动过速

如果房性心动过速呈持续发作,起源于上界嵴,则与窦性心动过速很难区分。若心电图记录到心动过速发作与终止的情况则有助于两者的鉴别。房性心动过速不同于窦性心动过速之处在于其骤发骤停,“温醒阶段”(逐渐加速)或“冷却阶段”(逐渐减速)发生较快,通过3~4个心搏即可达到稳定的频率,而窦性心动过速的加速或减速发生比较缓慢,需30秒到数分钟才到达稳定的频率。

3、不适宜的窦性心动过速(IST)

房性心动过速与IST的鉴别主要依靠临床特点:房性心动过速骤发骤停,发作间期可位于正常范围,而IST在白天心率持续>100次/分,轻微活动可明显增速,夜间心率可降至正常;房性心动过速静滴异丙肾上腺素心率可加快,但P'波形态无改变,而IST静滴异丙肾上腺素后激动起源点可沿界嵴发生移动,P波形成可发生变化。

窦性心动过速检查

1.心电图的特点

(1)P波窦性心动过速时的P波由窦房结发出,PⅡ直立,PavR倒置,窦性心动过速时的P波较正常窦性心律时的P波振幅稍高。在Ⅱ-Ⅲ导联中更明显。这是因为窦性心动过速时,激动多发生于窦房结的头部,此部位系心房前结间束的起始部位,窦性激动多沿着前结间束下传所致。

(2)P-R间期在0.12~0.20秒。

(3)P-P间期常受自主神经的影响,可有轻度不规则,但P-P间期间差异应。

(4)QRS波形态、时限正常、心房率与心室率相等。

(5)频率成人P波频率100~160次/分钟,多在130次/分钟左右,个别可达160~180/分钟。婴幼儿的心率较成人略高,不同年龄窦性心动过速的诊断标准不同,如1岁以内应>140次/分钟,1~6岁应>120次/分钟,6岁以上与成人相同,应大于100次/分钟,通常不超过160次/分钟。个别婴幼儿的窦性心动过速频率可达230次/分钟左右。

2.24h动态心电图监测的特点

(1)一过性窦性心动过速的窦性P波频率逐渐加快至100次/分钟以上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后逐渐减慢至原有水平,心动过速时P波形态与正常窦性P波的形态相同。

(2)持续性窦性心动过速24h动态心电图记录的P波总数应>14.4万次。

(3)窦性心动过速时24h动态心电图记录到的其他伴随情况①P波振幅变尖或增高,提示激动起源于窦房结头部。②P-R段下移系受心房复极波的影响所致。③可有不同程度的继发性ST-T改变或原有ST-T改变,当发生窦性心动过速时恢复正常。④Q-T间期缩短。⑤出现快心率依赖型阻滞期前收缩等心律失常。

支气管肺炎的诊断鉴别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资料可以确诊。

1、细菌性肺炎的发热日数可受治疗影响。

2、流感病毒肺炎临床所见腺病毒肺炎,但较轻。

3、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常利用冷凝集试验阳性和血清抗体检测。

鉴别诊断:

在婴儿时期,常须与肺结核及其它呼吸困难的病症作鉴别:

1、肺结核:鉴别时应重视家庭结核病史,结核菌素试验及长期的临床观察,肺结核X线大多见肺部病变明显而临床症状较少,二者往往不成比例。

2、发生呼吸困难的其它病症:喉部梗阻的疾病一般有嘶哑及哮吼等症状,如患儿呼吸加深,应考虑是否有酸中毒,哮喘病的呼吸困难以呼气时为重,婴儿阵发性心动过速虽有气促,发绀等症状,但有心动过速发作性的特点,还可借助于心电图检查。

向您详细介绍支气管肺炎应该如何鉴别诊断

各种肺炎的鉴别诊断。

在婴儿时期,常须与肺结核及其它呼吸困难的病症作鉴别:

(1)肺结核:鉴别时应重视家庭结核病史、结核菌素试验及长期的临床观察。肺结核X线大多见肺部病变明显而临床症状较少,二者往往不成比例。

(2)发生呼吸困难的其它病症:喉部梗阻的疾病一般有嘶哑及哮吼等症状,如患儿呼吸加深,应考虑是否有酸中毒。哮喘病的呼吸困难以呼气时为重。婴儿阵发性心动过速虽有气促、发绀等症状,但有心动过速发作性的特点,还可借助于心电图检查。

窦性心律过速鉴别诊断

一、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与窦性心动过速在P波频率上有重叠现象,故易造成两者鉴别的困难。其鉴别主要靠心电图。

下列几点可助鉴别

(1)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的P′波与窦性的P波不同。

(2)对于阵发性的窦性心律过速的频率常常会在一百到一百八十次每分钟这样,大多数是情况是在每分钟一百六十次这样的情况下。

并易受运动、站立、进食、情绪激动、卧床、休息、呼吸(深吸气使心率加快、深呼气可使心率减慢)等因素的影响,而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则不受上述因素的影响。

(3)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的发作为突然发作、突然终止,终止时有代偿间歇。而窦性心动过速是逐渐发生的,并且逐渐终止,终止时无代偿间歇。

(4)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时的P-P间期绝对规律,而窦性心动过速时,P-P间期常有轻度不规则。

(5)阵发性的窦性心律过速会在发作之前出现房性期前的收缩情况,而很多窦性心动过速则是没有这样的情况的。

(6)用压迫眼球或颈动脉窦等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不能被终止但可诱发房室传导阻滞;而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则可被终止或诱发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速的频率可通过以上方法逐渐减慢,不可能突然被终止;而停止压迫时,又可恢复到原有较快水平。

窦性心动过速心肌缺血

一、窦性心动过速心肌缺血需要让病人大声咳嗽。嘱病人深吸气后憋住气,然后用力作呼气动作。手指刺激咽喉部,引起恶心、呕吐。

二、窦性心动过速心肌缺血的患者必须做到避免精神紧张,戒烟酒,减少本病诱发因素;起居有常,饮食适宜,勿过劳;适当体育锻炼,防止感冒。

三、窦性心动过速根据病因、临床表现及检查即可做出诊断。本病需与房性阵发性心动过速进行鉴别,其鉴别主要靠心电图。非心力衰竭所致的窦性心动过速的治疗,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所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应用洋地黄不能使心率减慢。注意:洋地黄过量也可引起窦性心动过速。以交感神经兴奋和儿茶酚胺增高为主所致的窦性心动过速患者,可选用β受体阻滞药、镇静药等。

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在无明确的心功能不全时,窦性心率持续>110次/分钟时,为减慢心率,可临时使用小剂量β受体阻滞药如口服阿替洛尔或钙拮抗药如口服硫氮卓酮,需要时可8~12小时服1次。继发于左心衰竭的窦性心动过速,应主要处理心力衰竭。

五、最后,在此提醒大家,无论是什么药物,大家使用的时候都不要掉以轻心,因为药物都是有副作用的,因此大家应该合理用药才行。

出现了心律失常会是心肌炎吗

心肌炎是一种好发于年轻人的心肌疾病,常见症状为心律失常、胸闷、胸痛、乏力等。许多年轻人出现心律失常时就会怀疑是否是患了心肌炎,其实心律失常可以由于多种生理性或病理性因素导致,不仅仅是心肌炎,应及时就诊以明确诊断。

年轻人出现的心律失常大部分是生理性的,多数是由于紧张、焦虑、精神压力大、劳累、大量吸烟、饮酒、喝浓茶或浓咖啡而引起的,只有少部分是由于心肌炎、心肌病、心脏疾病或其他疾病而引起的。患者不用过分担心、害怕,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诊断就可以明确心律失常的病因。

临床上发现社会心理应激因素对于心律失常的影响十分明显,在没有任何心脏疾病的情况下,这些因素可以引发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和室性期前收缩等。心肌炎可引起窦性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房性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交界性逸搏、室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窦房传导阻滞等多种类型心律失常。但除了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甲状腺功能亢进也会引起心律失常。

房速心电图的检查

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根据发生机制与心电图表现的不同,可分为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与混乱性房性心动过速三种。可使用心电图进行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和药物治疗。

主要病因

自律性房速

大多数伴有房室传导阻滞的阵发性心动过速因自律性增高引起。心肌梗死、慢性肺部疾病、大量饮酒以及各种代谢障碍均可为致病原因。洋地黄中毒特别在低血清钾时易发生这种心律失常。

折返性房速

本型较少见。折返发生于手术瘢痕,解剖缺陷的临近部位。

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

亦可称为多源性心动过速。常发生于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老年人,亦见于洋地黄中毒与低血钾患者。

主要症状

本病无特异性临床会诊真是症状,只有通过心电图特异性改变才能不问诊断。

一般来说很多的疾病都是要通过,房速心电图才可以检查确诊,人体当中的奥秘很多,特别是心脏周围的组织也有很多种,如果患上了慢性肺部疾病以及心脏性疾病都是要通过心电图才可以观测到目前的状况。

窦性心动过速如何诊断

第一,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和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非常容易让人混淆,因为这两种疾病在p波频率上有一些重叠现象。因此,两者看起来比较相似,我们要提前对两种疾病的现象和一些症状做提前了解,分别两种疾病的不同。

第二,频率不同。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p波频率每分钟为100到180次,而窦性心动过速的p波频率,大多数频率为每分钟140以下,并且窦性心动过速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日常的情绪,进食,卧床休息,哪怕呼吸也会受影响,而前者不会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影响。

第三,发作时间。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的在发病时的发作发作一般为突然发作,然后最后就会突然的终止。但是窦性心动却有些不同,在发作时是逐渐发生的,停止也是逐渐停止的。因此这是一个比较明显的症状,很容易就可以分辨出来。

第四,规律不同。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时频率之间会有绝对的规律,但是对于窦性心动过速却有很大的不同。因为疾病在这个期间会有轻度的不规则,不像前者一样没有规律。一定要提前对这两种疾病各种不同做一些了解,以免在治疗时发生错误的治疗。

第五,出现收缩。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在发作前后都会出现一个症状,就是常有房性期前会有收缩出现。而窦性心动过速没有房性期前收缩的现象。这两种疾病p波的频率有点相似,但是他们的不同还是有很多的,要仔细对他们有一个了解去仔细的辨别。

房性心律失常如何治疗

房性期前收缩(房早),激动起源于窦房结以外心房的任何部位。正常成人进行24小时心电监测,大约有60%有房性期前收缩发生。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均可发生房性期前收缩,并可能是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的先兆。

房性心动过速(房速)根据发生机制与心电图表现的不同,可分为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与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三种。自律性与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常可伴有房室传导阻滞,被称为伴有房室阻滞的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心房扑动(房扑)可发生于无器质性心脏病者,也可见于一些心脏病患者,病因包括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等。此外,肺栓塞、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二、三尖瓣狭窄与反流等导致心房扩大,亦可出现房扑。其他病因尚有甲状腺功能亢进、酒精中毒、心包炎等。

室性心律失常的检查

心电图检查、心脏电生理检查、运动试验。

其他检查 心室晚电位、心电图频谱分析、心室率变异分析、运动心电图和倾斜试验都有助于复杂或某些特殊心律失常的诊断。此外,超声心动图、心脏X线、ECT、CT和MRI等对于器质性和非器质性心律失常的诊断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脉搏结代。

诊断

根据症状及心电图检查结果即可诊断。

鉴别诊断

本病通过心电图检查一般可以确诊,临床上最主要的是对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进行鉴别,颈动脉窦按摩对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有助于鉴别诊断心律失常的性质。为避免发生低血压、心脏停搏等意外,应使患者在平卧位有心电图监测下进行,老年人慎用,有脑血管病变者禁用。每次按摩一侧颈动脉窦,一次按摩持续时间不超过5秒,可使心房扑动的室率成倍下降,还可使室上性心动过速立即转为窦性心律。脉搏的变化。

心动过缓需要与哪些症状进行鉴别

心动过缓是指每分钟心率低于60次,常见于窦性心动过缓、病窦综合征和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动过缓的患者平时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只是偶尔会感到头晕、乏力或心前区不适。特别是窦性心动过缓者,由于一般情况良好,所以不大引起人们的注意。心动过缓在诊断的时候除了依据该疾病的症状表现,以及常规的检查外,还需与下列相似的症状进行仔细鉴别。

心动过缓需要与下列症状进行鉴别诊断:

1、窦房传导阻滞:窦房传导阻滞于注射阿托品或运动后,心率可成倍增加,而窦性心动过缓逐渐加快。

2、胎儿心动过缓:见于阵发窦性心动过缓(迷走张力增强),持续性窦性心动过缓(窦房结功能异常、母亲低温、长QT综合症),2或3度房室传导阻滞,另外常见于房性早搏未下传。

可以做24小时动态心电holter检查,可以检测到一天的心跳频率、节律。以确定是否夜间心率过慢,指导进一步治疗。

心律失常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一、病理

心律失常可按发生原理,心律失常时心率的快慢,以及心律失常时循环障碍严重程度和预后分类。

(1)按发生原理,心律失常分为冲动发生异常、传导异常以及冲动发生与传导联合异常。这种分类方法主要根据实验研究结果,在临床诊断技术目前尚难确定心律失常电生理机制的状况下,实用价值不高。此外,某些快速心律失常起始和持续的机制可能不同,如由异常自律性引起的室性早搏,可由折返机制而形成持续型室性心动过速。

(2)按心律失常时心率的快慢,心律失常可分为快速性和缓慢性心律失常。近年来有些学者还提出按心律失常时循环障碍严重程度和预后,将心律失常分为致命性、潜在致命性和良性三类。这两种分类方法简易可行,结合临床实际,对心律失常的诊断和防治有一定帮助。

二、诊断

(1)心律失常性质的确诊大多要靠心电图,但相当一部分病人可根据病史和体征作出初步诊断。详细追问发作时心率、节律(规则与否、漏搏感等),发作起止与持续时间。发作时有无低血压、昏厥或近乎昏厥、抽搐、心绞痛或心力衰竭等表现,以及既往发作的诱因、频率和治疗经过,有助于判断心律失常的性质。

(2)发作时体检应着重于判断心律失常的性质及心律失常对血流动力状态的影响。听诊心音了解心室搏动率的快、慢和规则与否,结合颈静脉搏动所反映的心房活动情况,有助于作出心律失常的初步鉴别诊断。心率缓慢(<60次/min)而规则的以窦性心动过缓、2∶1或3∶1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或窦房阻滞、房室交接处心律为多见。心率快速(>100次/min)而规则的常为窦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或房性心动过速伴2∶1房室传导,或室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较少超过160次/min,心房扑动伴2∶1房室传导时心室率常固定在150次/min左右。不规则的心律中以过早搏动为最常见,快而不规则者以心房颤动或扑动、房性心动过速伴不规则房室传导阻滞为多;慢而不规则者以心房颤动(洋地黄治疗后)、窦性心动过缓伴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律合并不规则窦房或房室传导阻滞为多见。心律规则而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大炮音),尤其是伴颈静脉搏动间断不规则增强(大炮波)的,提示房室分离,多见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或室性心动过速。

(3)颈动脉窦按摩对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有助于鉴别诊断心律失常的性质。为避免发生低血压、心脏停搏等意外,应使患者在平卧位有心电图监测下进行,老年人慎用,有脑血管病变者禁用。每次按摩一侧颈动脉窦,一次按摩持续时间不超过5秒,可使心房扑动的室率成倍下降,还可使室上性心动过速立即转为窦性心律。

(4)心律失常发作时的心电图记录是确诊心律失常的重要依据。应包括较长的Ⅱ或V1导联记录。注意P和QRS波形态、P-QRS关系、PP、PR与RR间期,判断基本心律是窦性还是异位。房室独立活动时,找出P波与QRS波群的起源(选择Ⅱ、aVF、aVR、V1和V5、V6导联)。P波不明显时,可试加大电压或加快纸速,作P波较明显的导联的长记录。必要时还可以用食管导联或右房内电图显示P波。经上述方法有意识地在QRS、ST和T波中寻找但仍未见P波时,考虑有心房颤动、扑动,房室交接处心律或心房停顿等可能。通过逐个分析提早或延迟心搏的性质和来源,最后判断心律失常的性质。

(5)发作间歇期体检应着重于有无高血压、冠心病、瓣膜病、心肌病、心肌炎等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常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放射性核素显影、心血管造影等无创和有创性检查有助于确诊或排除器质性心脏病。

心动过速鉴别诊断

健康人运动和情绪紧张可引起心动过速。

一般心动过速是室上性的,如窦性心动过速等。室性的是危及生命的心律变化,超过160次/分不马上处理会丧命的。因此首先要弄清心律失常的分型(心电图即可诊断),然后才能作出处理。

青少年有心律失常现象,大多为生理性现象,不足为奇。偶然感觉心脏跳动得厉害,估计是心律增快,一般不要紧。可到医院做个心电图,排除房室旁路(预激综合症)。 病理性心动过速又可分为窦性心动过速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两种。窦性心动过速的特点是心率加快和转慢都是逐渐进行,通常每分钟心率不会超过140次,多数无心脏器质性病变的,通常无明显不适,有时有心慌、气短等症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每分钟心率可达160~200次,以突然发作和突然停止为特征,可发生于心脏有器质性病变或无心脏器质性病变者。发作时病人突然感到心慌和心率增快,持续数分钟、数小时至数天,突然恢复正常心率。发作时病人自觉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及头颈部发胀、跳动感。无心脏病者一般无重大影响,但发作时间长,每分钟心率在200次以上时,因血压下降,病人发生眼前发黑、头晕、乏力和恶心呕吐,甚至突然昏厥、休克。冠心病病人出现心动过速,往往会诱发心绞痛。

支气管肺炎如何鉴别诊断

各种肺炎的鉴别诊断。在婴儿时期,常须与肺结核及其它呼吸困难的病症作鉴别:

(1)肺结核:鉴别时应重视家庭结核病史、结核菌素试验及长期的临床观察。肺结核X线大多见肺部病变明显而临床症状较少,二者往往不成比例。

(2)发生呼吸困难的其它病症:喉部梗阻的疾病一般有嘶哑及哮吼等症状,如患儿呼吸加深,应考虑是否有酸中毒。哮喘病的呼吸困难以呼气时为重。婴儿阵发性心动过速虽有气促、发绀等症状,但有心动过速发作性的特点,还可借助于心电图检查。

相关推荐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能根治吗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能不能根治,用什么办法治疗室上速,该怎么治疗? 什么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一种阵发性快速而规则的异位心律,特点是突然发作突然停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时,病人感觉心跳得非常快,让病人很难受。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包括预激综合征、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以及在小儿少见的心房纤颤。多数情况下,医生可通过心电图做出诊断。 射频消融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是心律失常治疗学上的一场革命,通过300-1000

儿童心律不齐种类诊断误区

1、仅凭一次听诊或心电图即诊断“心动过缓”或“心动过速”。 常有家长咨询,主诉很简单:“我孩子心动过速”。当问及心跳多快时,经常的回答是“一百多次”。而医生诊断过程却并不那么简单。与成人不同,孩子年龄越小心跳较成人越快,因此心率正常范围随年龄组而不同。 其次,影响心率的因素很多,心率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同样的心率,在同样的年龄,我们很难简单地评判它是正常亦或异常。通常,我们需要结合心电图图形是否正常,特别重要的是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了解全天心率波动范围来综合评价。 2、听诊“心律不齐”。 有时体检或就医

如何诊断心功能衰竭

1、体检发现:短阵室速或持续性室速不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者一般生命体征较平稳,心脏听诊心率快而大致规则,发作间歇可闻及早搏。有基础心脏病或心率>200次/分者可伴有血压降低、呼吸困难、大汗、四肢冰冷等血流动力学障碍的表现,说明患者病情危急,需要紧急处理。 2、辅助检查:心电图可明确诊断,可记录到连续3次以上快速的宽大畸形QRS波,与P波无关,有时可见到心室夺获和室性融合波。发作不频繁或发作较短暂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有助于诊断。心脏超声能明确心脏基础疾病。 ①心室率常在150—250次/min之间,QRS

心悸症状是怎么引起的

心悸的病因多种多样,有的是心脏器质性病变,有的是由于功能性的因素所致,临床上须加以鉴别,从而进行不同的诊治。常见的引起心悸的病因有以下几种。 一、心律失常 1、过早搏动 如房性早搏、交界性早搏及室性早搏等。 2、心动过速 如各种原因所致的窦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动过速及快速型心房颤动、心房补动等。 3、心动过缓 窦性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二、高动力循环状态引起心脏收缩增强 1、生理性 如剧烈运动、大量烟、酒、茶的刺激、某些药物如阿托品、氨茶碱、肾上腺素应用等。 2、病理性 如高热、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家人应怎么帮助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可见于正常人,也可见于各种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洋地黄中毒等病人。其特点为突然发作、突然终止,多持续数分钟乃至数小时,并伴有心慌、气短、头昏、恐惧、乏力、心前区压迫感或窒息感,甚至发生心力衰竭、晕厥等。 阵发性心动过速不是由窦房结发动的,而是由异位起搏点(指心房、心室及心房与心室交界区的某些组织)发动的。根据异位起搏点所在的部位,又把阵发性心动过速分为三种:由心房异位起搏点引起的心动过速叫房性心动过速;由心房与心室交界区的异位起搏点引起的心动过速叫房室交界性心动过速;由心室异位起搏点

心律失常的分类

1.激动起源失常: (1)窦性心律失常:①窦性心动过速;②窦性心动过缓;③窦性心律不齐;④窦性停搏;⑤窦房阻滞。 (2)异位心律失常: 1)被动性:①逸搏:房性、结性、室性;②异位心律房性、结性、室性。 2)主动性:①期前收缩:房性、结性、室性;②异位心律:阵发性心动过速:房性、结性、室性;扑动与颤动:房性、室性;“非阵发性”心动过速:结性、室性。③并行心律:房性、结性、室性。 2.激动传导失常: (1)生理性传导阻滞----干扰与脱节:房性、结性、室性。 (2)病理性传导阻滞: 1)窦房阻滞。 2)房内

心悸的原因有哪些

(一)心律失常 1、过早搏动 如房性早搏、交界性早搏及室性早搏等。 2、心动过速 如各种原因所致的窦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动过速及快速型心房颤动、心房补动等。 3、心动过缓 窦性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二)高动力循环状态引起心脏收缩增强 1、生理性 如剧烈运动、大量烟、酒、茶的刺激、某些药物如阿托品、氨茶碱、肾上腺素应用等。 2、病理性 如高热、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低血糖、缺氧、嗜铬细胞瘤等。 (三)各种器质性心脏病 如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原发性心肌病及某些先天性心脏病

如何预防房性心动过速

1、经常注意心跳及脉搏变化。 2、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时间地紧张工作。 3、注意气候变化,衣着要保暖,避免感冒。 4、平时要多食高热量、富含维生素且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鱼、蛋、奶类、蘑菇、紫菜等。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芹菜、萝卜、梨、葡萄、香蕉、柠檬等。 5、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大蒜、姜、葱、辣椒、酱菜、咖喱等。 6、平时注意生活规律、戒烟限酒、少喝浓茶或咖啡及刺激性饮料等. 7、避免观看可引起激动与悲伤的影视及书刊杂志。 8、要保持良好的心情,消除思想顾虑,以平常的心态对待任何事件。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心

心律失常可能造成的危害

带来窦性停搏、窦房阻滞,和心动过缓 血液循环失常也是心律失常的一种表现,当发生心律失常时,心房和心室收缩程序改变,能使心排血量下降30%左右,引起病人心虚、胸闷、无力等症状。心律失常可导致瘁死:发生瘁死最多的原因是心律失常,其中以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及传导阻滞引起瘁死的发生率最高。 导致肾循环血管收缩,引起肾缺血 频发房性或室性早搏可引起肾血流量平均减少8%~10%,房性心动过速和伴有快速心室率的房颤及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其肾血流量分别减少18%、20%、60%,导致肾循环血管收缩,引起肾缺血,其症状包括少

心律失常的症状

常见症状 持续性头晕 猝死 “多音律”心音 胆心综合征 低射血分数 低血压 电生理异常 儿茶酚胺分泌过量 饭后心悸 饭后心跳加快 心律失常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心律失常的性质,类型,心功能及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程度,如轻度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偶发的房性期前收缩,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甚小,故无明显的临床表现,较严重的心律失常,如病窦综合征,快速心房颤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等,可引起心悸,胸闷,头晕,低血压,出汗,严重者可出现晕厥,阿-斯综合征,甚至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