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胎位不正很危险
孕期胎位不正很危险
(一)枕后位
在分娩过程中,胎头以枕后位或枕横位衔接。在下降过程中,胎头枕部因强有力宫缩,绝大多数能向前转135度或90度,转成枕前位自然分娩。仅有5%~10%胎头枕骨持续不能转向前方,直至分娩后期仍位于母体骨盆后方或侧方,致使分娩发生困难者,称持续性枕后位。
[原因]
1.骨盆异常:常发生于男型骨盆或类人猿型骨盆。这两类骨盆的特点是骨盆入口平面前半部较狭窄,不适合胎头枕部衔接,后半部较宽,胎头容易以枕后位或枕横位衔接。
这类骨盆常伴有中骨盆平面及骨盆出口平面狭窄,影响胎头在中骨盆平面向前旋转,为适应骨盆形态而成为持续性枕后位或持续性枕横位。由于扁平骨盆前后径短小,骨盆各径线均小,而骨盆入口横径最长,胎头常以枕横位入盆,胎头旋转困难,胎头便持续在枕横位。
2.胎头俯屈不良:若以枕后位衔接,胎儿脊柱与母体脊柱接近,不利于胎头俯屈,胎头前囟成为胎头下降的最低部位,而最低点又常转向骨盆前方,当前囟转至前方或侧方时,胎头枕部转至后方或侧方,形成持续性枕后位或持续性枕横位。
3.子宫收缩乏力:影响胎头下降、俯屈及内旋转,容易造成持续性枕后位或枕横位。
4.头盆不称:(头过大,骨盆比较小)头盆不称使内旋转受阻,而呈持续性枕后位或枕横位。
[分娩表现]
临产后胎头衔接较晚及俯屈不良,由于枕后位的胎先露部不易紧贴子宫下段及宫颈内口,常导致协调性宫缩乏力及宫口扩张缓慢。因枕骨持续位于骨盆后方压迫直肠,产妇自觉肛门坠胀及排便感,致使宫口尚未开全时过早使用腹压,容易导致宫颈前唇水肿和产妇疲劳,影响产程进展。持续性枕后位常致活跃期晚期及第二产程延长。若在阴道口虽已见到胎发,历经多次宫缩时屏气却不见胎头继续顺利下降时,应想到可能是持续性枕后位。
[对母儿的影响]
1.对产妇的影响:胎位异常导致继发性宫缩乏力,使产程延长,常需手术助产,容易发生软产道损伤,增加产后出血及感染机会。若胎头长时间压迫软产道,可发生缺血坏死脱落,形成生殖道瘘。
2.对胎儿的影响:第二产程延长和手术助产机会增多,常出现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使围生儿死亡率增高。
(二)颜面位
颜面位多于临产后发现。因胎头极度仰伸,使胎儿枕部与胎背接触。以颏左前及颏右后位较多见。我国15所医院统计发病率为0.80‰~2.70‰。经产妇多于初产妇。
[原因]
1.骨盆狭窄:有可能阻碍胎头俯屈的因素均可能导致颜面位。
2.头盆不称:临产后胎头衔接受阻,造成胎头极度仰伸。
3.脐带过短或脐带绕颈,使胎头俯屈困难。
[分娩表现]
因胎头极度仰伸,入盆受阻,胎体伸直,宫底位置较高。颏前位时,在孕妇腹前壁容易们及胎儿肢体,胎心由胸部传出,故在胎儿肢体侧的下腹部听得清楚。颏后位时,于耻骨联合上方可触及胎儿枕骨隆突与胎背之间有明显凹沟,胎心较遥远而弱。
[对母儿的影响]
1.对产妇的影响:颏前位时,因胎儿颜面部不能紧贴子宫下段及宫颈内口,常引起宫缩乏力,致使产程延长;颜面部骨质不能变形,容易发生会阴裂伤。颏后位时,导致梗阻性难产,若不及时处理,造成子宫破裂,危及产妇生命。
2.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 胎儿面部受压变形,颜面皮肤青紫、肿胀,尤以口唇为著,影响吸吮,严重时可发生咽喉水肿影响吞咽。新生儿于生后保持仰伸姿势达数日之久。生后需加强护理。
(三)额位
当胎头呈不完全仰伸姿势时,额头部位将成为胎儿的先露部。其发生率约占0.02%~0.03%,阴道内诊时可摸到胎儿的额头,有时也会发现有脐绕颈或颈部有囊性淋巴瘤。
[原因]
1.骨盆狭小,胎头入不了盆。
2.子宫形状异常。
3.腹壁太松或羊水过多,胎儿在子宫里不受约束。
[对母儿的影响]
额位只有在分娩时才能发现,如果阴道分娩容易引起胎儿头部水肿。母亲会阴撕裂。此胎位只要胎儿不是太大,一般可以经阴道分娩。
(四)复合位
胎先露部伴有肢体同时进入骨盆入口,称复合位。临床以一手或一前臂沿胎头脱出最常见,多发生于早产者,发病率为0.80‰-1.66‰。
[原因] 胎先露部不能完全充填骨盆入口或在胎先露部周围有空隙均可发生。以经产妇腹壁松弛者、临产后胎头高浮、骨盆狭窄、胎膜早破、早产、双胎妊娠及羊水过多等为常见原因。
[对母儿的影响]
仅胎手露于胎头旁,或胎足露于胎臀旁者,多能顺利经阴道分娩。只有在破膜后,上臂完全脱出则能阻碍分娩。下肢和胎头同时入盆,直伸的下肢也能阻碍胎头下降,若不及时处理可致梗阻性难产,威胁母儿生命。胎儿可因脐带脱垂死亡,也可因产程延长、缺氧造成胎儿窘迫,甚至死亡等。
胎位不正正常吗
胎位异常一般指妊振30周后,胎儿在子宫体内的位置不正,较长见于腹壁松弛的孕妇和经产妇。胎位异常包括臀位、横位、枕后位、颜面位等。以臀位多见,而横位危害母婴最剧。由于胎位异常将给分娩带来程度不同的困难和危险,故早期纠正胎位,对难产的预防有着重要的意义。胎位不正,但仍希望顺产的准妈妈们,可以听听医生的建议,在产前再做最终的决定,毕竟母婴安全最重要!
胎位不正的发生原因,与胎儿妊娠周数大小、骨盆腔大小与形状、子宫内胎盘大小与着床的位置、多胎次经产妇松弛的腹肌、多胞胎妊娠、羊水不正常、脐带太短、是否有子宫内肿瘤(如子宫肌瘤等)或子宫先天性发育异常(例如双角子宫或子宫内膈膜)等因素有关。但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胎位不正的原因并不一定可以归类,也就是所谓的不明原因。
孕早期出现了胎位不正的问题,一般是通过合理的矫正来解决。在二十七周之前的胎位不正现象,随着胎儿的发育,胎位可以慢慢的调整到正常的位置。如果是已经在快要临产的时候才发现有胎位不正的问题,那么妈妈也是太粗心了,这个时候还是选择剖腹产要稳妥一些。
胎位不正危险有哪些
胎位不正,让准妈妈们着实很苦恼,对于想要顺产的准妈妈们来说如五雷轰顶,但是请准妈妈们放心,胎位不正并不像孕妈妈们想象的那样可怕。有些胎位不正在产前会慢慢恢复正常,而有些也是可以通过胎位矫正方法来实现的。
胸膝卧位:
即孕妇保持头低臀高姿势。做胸膝卧位前应自解小便,松解裤带。孕妇可跪在硬板床上,胸部垫一个枕头,将两手前臂上屈,头部放在床上转向一侧,臀部与大腿成直角。可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5~7天为一疗程,一周后复查。这是一种借胎儿重心的改变,增加胎儿转为头位的机会。优点是不需要任何条件和设备,只要在家坚持练就行,缺点是练习时孕妇可能出现腰酸、头晕、恶心等现象,常不能坚持。
艾灸至阴穴:
这是一种中医纠正胎位的方法。孕妇平卧或采取正坐的姿势,松解裤带。同时由医生灸双侧至阴穴(足小趾端外侧),每日1~2次,每次15分钟,5次为一疗程,一周后复查。这一方法操作简便,无痛苦,经济,孕妇也可学着自行灸治。
胎位异常的保健方法
1.横位应做选择性剖腹产。臀位分娩,初产妇多作剖腹产;经产妇,胎 儿较小、骨盆够大者,可考虑阴道分娩。
2.横位如未分及时处理,会导致脐带脱垂,胎死宫内,甚至有子宫破裂危险。
3.臀位有破水后脐带脱垂可能,分娩过程中有后出头危险,会造成胎儿宫内窒息,甚至死亡。
4.作好产前检查,预先诊断出胎位不正,及时治疗,如未转为头位,则先作好分娩方式选择,提前住院待产。可以预防分娩时胎位不正及避免因胎位不正造成的严重后果。
综上所述,以上内容讲述的是胎位异常的保健方法,可以让人们更好的护理胎位异常的孕妇,而且胎位异常的孕妇还要及时纠正才好,平时按照严格的方法纠正。
胎位不正怎么纠正
孕妇妊娠满30手以后,胎儿在体内的位置如果不正常,则可以称为胎位不正。发生胎位不正的孕妇多是腹壁松弛和经产妇。在医学上,枕前位为正常胎位,这时胎儿是背朝前胸朝后,两手交叉于胸前,两腿盘曲,头俯曲,枕部最低。胎位不正则包含枕后位、颜面位、臀位、横位、额位等。其中又以臀位最多见,而横位则是最危害母子安全的位置。由于胎位不正给孕妇的分娩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危险,所以在孕期早早纠正胎位,对预防难产有很重要的意义。
为什么会出现胎位不正
早产、多胎、胎儿畸形、胎儿生长过慢、羊水不正常、脐带太短、子宫先天性发育异常、胎盘不正常、骨盆狭窄以及子宫内胎盘大小、附着在子宫内的位置等都与胎位不正有密切关系,但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胎位不正的原因并不一定可以分清。
就各个妊娠时期来说,胎位不正的发生率并不相同,甚至差异相当大。在妊娠前3~4个月内,胎宝宝发育还很小,浮游在羊水中,方位随时在变,在妊娠5个月左右,母亲宫内羊水相对较多,胎儿有充足的活动余地,几乎将近一半左右会发生胎位不正,随着妊娠周数的增加,胎位不正的比率随之降低。到了妊娠6~7个月左右,胎位不正的比率仅有四分之一左右。在妊娠8个月左右时,大约只有不到10%的准妈妈被诊断为胎位不正,而到了9个月时胎位不正的比率大约只有5%。
产前检查发现胎位不正后,正规机构一般不建议准妈妈采取纠正胎位的方法,而是令胎宝宝自行改变胎位,如果到临产时还是不能改变胎位,争取准妈妈的同意后,就会进行一些恰当的措施来帮助准妈妈分娩,如剖宫产等。但是准妈妈应该先了解自己属于哪种胎位,再选择是否进行一些运动来纠正。
胎位不正虽然可能引起很多孕期危险,但是我们也不用慌张,可以通过与专家的积极配合,再进行适当的辅助运动来纠正胎位。
倒立能纠正胎位不正吗
不能。 胎位不正是指在妊振30周后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出现非枕前位以及其他异常胎位,包括臀位、横位等,导致胎位不正的原因有很多,像羊水过多、子宫发育不良、胎儿畸形、骨盆狭小等等,想要做倒立来纠正胎位是没有什么效果的,而且孕妇做倒立危险系数很高。
倒立能纠正胎位不正吗
不能。
胎位不正是指在妊振30周后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出现非枕前位以及其他异常胎位,包括臀位、横位等,导致胎位不正的原因有很多,像羊水过多、子宫发育不良、胎儿畸形、骨盆狭小等等,想要做倒立来纠正胎位是没有什么效果的,而且孕妇做倒立危险系数很高。
胎位检查有必要做吗
由于胎位不正会给分娩带来不同程度的困难和危险,故早期纠正胎位,对难产的预防有着重要的意义。
怀孕7个月前,由于羊水相对较多,胎儿较小,在子宫内活动范围较大,所以位置不容易固定。在孕7个月前发现的胎位不正,此时在医生的指导下能调整过来的可能性较大。比较合适的胎位调整时间为为孕30—32周。反之,如果过晚检查,在孕34周后才发现胎位不正,此时胎位可调整过来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准妈妈需要做好选择剖腹产的心理准备。
为什么会出现胎位不正
为什么会出现胎位不正?胎位不正是很多孕妇或轻或重都会遇到了问题,胎儿不正可能引起的孕期危险有很多,那么,到底为什么会发生胎位不正,又有什么调整的措施么。
早产、多胎、胎儿畸形、胎儿生长过慢、羊水不正常、脐带太短、子宫先天性发育异常、胎盘不正常、骨盆狭窄以及子宫内胎盘大小、附着在子宫内的位置等都与胎位不正有密切关系,但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胎位不正的原因并不一定可以分清。
就各个妊娠时期来说,胎位不正的发生率并不相同,甚至差异相当大。在妊娠前3~4个月内,胎宝宝发育还很小,浮游在羊水中,方位随时在变,在妊娠5个月左右,母亲宫内羊水相对较多,胎儿有充足的活动余地,几乎将近一半左右会发生胎位不正,随着妊娠周数的增加,胎位不正的比率随之降低。到了妊娠6~7个月左右,胎位不正的比率仅有四分之一左右。在妊娠8个月左右时,大约只有不到10%的准妈妈被诊断为胎位不正,而到了9个月时胎位不正的比率大约只有5%。
产前检查发现胎位不正后,正规机构一般不建议准妈妈采取纠正胎位的方法,而是令胎宝宝自行改变胎位,如果到临产时还是不能改变胎位,争取准妈妈的同意后,就会进行一些恰当的措施来帮助准妈妈分娩,如剖宫产等。但是准妈妈应该先了解自己属于哪种胎位,再选择是否进行一些运动来纠正。
胎位不正虽然可能引起很多孕期危险,但是我们也不用慌张,可以通过与专家的积极配合,再进行适当的辅助运动来纠正胎位。
胎位不正的4个纠正方法
胎位不正怎么办?胎位不正是指胎儿在母体子宫体内的位置不正常,这种情况较常见于腹壁松弛的孕妇和经产妇。因为胎位不正会给分娩带来一定的困难和危险,所以纠正胎位就非常有必要。那么胎位不正如何纠正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胎位不正的纠正方法吧!
一、若是胎位不正,可以做膝胸卧位操来纠正胎位。在做的时候,孕妇先要排空膀胱,松解一下你的腰带,然后在硬板床上,先俯撑,用膝盖着床撑住身体,然后高举你的臀部,这时要让大腿和床垂直,胸部要尽量接近床面。每天早晚各做一次,每次做15分钟,连续做了一个星期之后再去医院复查,看看胎位有没有纠正过来。
二、胎位不正还有一个治疗方法,就是我国的针灸治疗,这已经有了成功的案例。先是用针刺至阴穴,每日1次,每次l5到20分钟左右,5次为一个疗程,能够很好地治疗胎位不正的情况,这种方法适合于妇科检查诊断为横位、臀位、斜位的孕妇。
三、胎位不正,还可以让医生为孕妇施行“转向”。若是在孕32周-34周的时候,胎位仍然没有纠正过来的话,那就需要医生为孕妇做外转胎位术了,也就是让胎儿翻转过来,让孕妇能顺利分娩。但是这个外转胎位术存在一定的风险,操作时,会出现脐带缠绕或胎盘早剥的情况。
四、如果胎位是横位的话,那建议准妈妈选择性剖腹产、臀位分娩。一般来说初产妇的话,大多都是选择剖腹产。而经产妇,如果胎儿较小、骨盆够大的话,那也可以阴道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