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办理儿童疫苗接种本
怎样办理儿童疫苗接种本
儿童办理《预防接种证》需要带好宝宝的户口簿、出生证以及出生时在出生医院接种的卡介苗和乙肝疫苗接种卡,到居住地点的街道医院儿保科办理《预防接种证》,街道医院就会定期预约打疫苗了。
国家规定强免(强制免疫)的疫苗是必须打的,即强制免疫的,也是免费的,小孩日后入托、入学甚至出国都要凭打过的接种证办理的。
灭活脊灰疫苗的优点
灭活脊灰疫苗是一种灭活疫苗,也就是说病毒处于死亡状态,需要注射到体内产生抗体,理论上不会产生疫苗衍生毒株而使疫苗接种者患脊灰疾病,安全性很高。下面还是让我们来看看它的具体优势吧。
1、安全性高
灭活脊灰疫苗的安全性相对较高,我们的口服疫苗是减毒活疫苗,接种后疫苗病毒能在人体内复制,会发生变异,一旦变异的话,可能导致病毒毒力的回复,引起疫苗相关的小儿麻痹症,不过它的发生率是很低的,与受种者个体差异和免疫功能缺陷等原因有关。而灭活脊灰疫苗是一种“死疫苗”,完全没有感染性,所以安全性更好,有免疫缺陷或免疫力低下的人也可以使用,而且对于6个月以下婴儿,由于很难判断其免疫状况,使用灭活脊灰疫苗更放心,被WHO评价为“最安全的儿童疫苗之一”。
2、接种方便
虽然口服脊灰疫苗看起来服用方便,其实禁忌很多,比如不能加在热开水或热的食物内服用、服苗前后半小时内不可喝热饮和喂奶等,这对于小婴儿来说是很不方便的,而且宝宝哭闹和吐药或者腹泻等因素导致接种剂量不足,从而不能产生有效的免疫效果。而接种灭活脊灰疫苗时没有太多顾虑的,而且预填充注射器可以保证剂量精准,避免吐药、热饮等因素导致的接种失败,同时避免口服疫苗后可能发生的肠道刺激。
宝宝出生前后需要办哪些证件
1、生育服务证(准生证)、计划生育证明
办理时间:孕早期
作用:生育服务证就是我们常说的“准生证”,这可是新生宝宝的第一个证件,所以在刚刚怀上宝宝的时候就应该着手去做了。别以为这张证明可有可无,它可是宝宝降临到这个世界的合法“通行证”哦,之后宝宝的出生、上户口及其他的福利都和它有密切关系!
所需材料:办理证明时应带上户口本(最好是夫妻双方的,如果户口不在一起最好持妈妈的户口本)、双方身份证、夫妻双方的初婚初育证明(可让工作单位或所在居委会开具证明),到街道办事处办理准生证。
其他所需材料:a.《医疗保险手册》及复印件; b.定点医院开具的《妊娠诊断证明》和妊娠实验化验单(盖生育章); c.女方1寸免冠照片1张。、
“计划生育证明”的办理:“计划生育证明”由孕妇现居住地街道计划生育机构出具。证明出具方式如下:
(一)户籍人口的办理。 1、拟生育一孩的。凭户籍地街道计生工作机构或受委托的社区工作站核发的广东省《计划生育服务证》,到现居住地社区工作站办理一孩生育登记手续的同时,由现居住地社区工作站出具“计划生育证明”。2、拟生育二孩的。凭户籍地街道计生工作机构批准生育二孩的广东省《计划生育服务证》,由现居住地街道计生工作机构出具“计划生育证明”。
(二)流动人口的办理。 1、属符合我市办理一孩生育服务证规定的,在办理一孩《计划生育服务证》同时,由现居住地街道计生工作机构出具“计划生育证明”。 2、属其他情况的,根据我市流动人口生育登记备案的有关规定,在办理生育登记备案时分别由现居住地生育登记备案的社区工作站或街道计生工作机构出具“计划生育证明”。宝宝出生前后需要办哪些证件?——儿童预防接种证
预防接种证是儿童入托,入园、入学的必备凭证。因此当宝宝出生后1个月内,家长应携带宝宝产房乙肝疫苗第一针和卡介苗接种记录证明,到户口所在地(如户口为外地、在本地居住3个月以上应在居住地)的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办理儿童预防接种证;农村儿童应在辖区乡镇卫生院计免接种门诊办理预防接种证。以便及时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和其它相应疫苗。预防接种证上面会表明规定范围内宝宝所需全部的预防接种,还有接种时的注意事项。
国内外计划内疫苗情况
中国:从2008年起,我国正式扩大国家免疫规划范围,免费为适龄儿童和重点人群接种甲肝等6种疫苗,可预防乙型肝炎、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甲型肝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出血热、炭疽和钩端螺旋体病等15种传染病。
美国:在美国,目前推荐儿童常规免疫疫苗,有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等11种。
东南亚国家:印度、越南等国则只对麻疹、脊髓灰质炎等7种疫苗提供常规预防接种,泰国比他们多了流感、麻风腮两种。
国内外疫苗规划政策要知道
虽然有了免疫规划,但各国的疫苗接种率上升,则是从施行儿童入学入托时查验接种证制度后开始的。美国从1990年开始,所有洲都要求儿童在入学入托时需查验接种证,并专门为此立法,要求对漏种疫苗的孩子进行补种,否则将拒绝入学或入托。该措施有效地提高了美国儿童入学入托时的疫苗接种率——从上世纪70年代的11%-58%上升到71-96%。欧洲各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印度、泰国等发展中国家,也实行儿童入学入托查验接种证制度。
而我国在1984年,由卫生部、教育部等颁发文件,要求儿童在办理入学入托时,必须持符合规定、记录完整的预防接种证;无证或未按规定接种者,需要进行补种,否则不准入学入托。至2005年颁布《疫苗流通和接种管理条例》,将入学入托检查接种证上升到法律层次。
新生儿预防针作用
预防接种可以提高儿童对多种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避免小儿患传染病,控制传染病的流行。按照我国卫生部的规定,婴儿必须在1岁以内完成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等5种必须接种的疫苗接种。
此外,根据流行地区和季节可进行乙脑疫苗、流脑疫苗、风疹疫苗、流腮疫苗、流感疫苗、甲肝疫苗等接种。宝宝出生后,家长应到家庭常住地的医院预防保健科为其建立预防接种卡及领取预防接种证,外来儿童则应持原居住地医院出据的预防接种卡证,到现居住地医院预防保健科办理接种手续。
家长需要保管好儿童疫苗接种本吗
儿童家长或监护人要及时办理和妥善保管好孩子的预防接种证,留意接种证上的预约时间并按时接种。
由于生病、外出等原因不能按时带孩子进行预防接种时,要在下一个预防接种日,带孩子主动补种。
如儿童未完成规定的免疫接种,因故迁移、外出、寄居外地,可凭接种证到迁移后的寄居地预防接种门诊继续完成规定的疫苗接种。
当儿童的基础免疫与加强免疫全部完成后,家长应保管好接种证,以备孩子入托、入学、入伍或将来出入境时查验。
七价肺炎疫苗
一、什么叫做七价肺炎疫苗
七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用于婴幼儿主动免疫,以预防由本疫苗包括的7种血清型肺炎球菌引起的侵袭性疾病。
二、主要用途
用于婴幼儿主动免疫,以预防由本疫苗包括的7种血清型肺炎球菌引起的侵袭性疾病。这种疫苗不预防疫苗所包括血清型以外的其他肺炎球菌型别的感染,也不预防其他微生物导致的侵袭性感染。
三、接种对象
用于3月龄~2岁婴幼儿、未接种过本疫苗的2岁~5岁儿童。使用前应充分摇匀,肌肉注射接种。首选部位为婴儿的大腿前外侧区域(股外侧肌)或儿童的上臂三角肌。
四、接种次数
七价肺炎球菌是目前24个月以内宝宝唯一能打的疫苗,跟其它疫苗不会有冲突,在美国和欧洲明确表示批准可与其他儿童疫苗同时接种,接种与其他疫苗前后间隔2周时间
五、注意事项
疫苗可能不会对接种疫苗的所有个体都有保护作用,患急性发热性疾病的婴幼儿应暂缓接种本疫苗。,同所有其它注射用疫苗一样,接种本品应常备有相应的医疗及抢救措施,疫苗禁止静脉注射,尽管免疫接种本疫苗可出现一定的白喉毒素抗体反应,但并不能替代常规的预防白喉的免疫接种。除非受益明确高于接种风险,否则对患有血小板减少症或任何凝血障碍的婴幼儿禁止肌肉注射接种本品。 因遗传性缺陷、HIV感染、使用免疫抑制药物、或其它原因导致的免疫应答受损的婴幼儿,对本品主动免疫的抗体应答反应可能下降。
所以,准备给孩子接种七介肺炎育苗,但是又不知道七介肺炎疫苗打几针的妈妈们就要注意了,一定要严格按照七介肺炎疫苗注射的要求来给宝宝注射,另外,还需要谨记注射七介肺炎疫苗的各种禁忌以及饮食限制,以免,不小心误食或误服了,引起宝宝各种不适。
什么是计划内疫苗
计划内疫苗(一类疫苗)是国家规定纳入计划免疫,属于免费疫苗,是从宝宝出生后必须进行接种的疫苗。
计划免疫包括两个程序:一个是全程足量的基础免疫,即在1周岁内完成的初次接种;二是以后的加强免疫,即根据疫苗的免疫持久性及人群的免疫水平和疾病流行情况适时地进行复种。
我国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妈妈应当及时向医疗保健机构申请办理预防接种证,并按规定的免疫程序、时间到指定的接种点接受疫苗接种。妈妈需要注意的是,预防接种证是儿童身体健康的身份证,宝宝入托、入学、入伍或将来出入境的查验都可能用上它,所以要好好保管。
七价肺炎疫苗怎么样
七价肺炎疫苗接种用于婴幼儿主动免疫,以预防由本疫苗包括的7种血清型肺炎球菌引起的侵袭性疾病。本疫苗不预防疫苗所包括血清型以外的其他肺炎球菌型别的感染,也不预防其他微生物导致的侵袭性感染。
接种对象为3月龄~2岁婴幼儿、未接种过本疫苗的2岁~5岁儿童。免疫程序和剂量:
使用前应充分摇匀,肌肉注射接种。首选部位为婴儿的大腿前外侧区域(股外侧肌)或儿童的上臂三角肌。
但疫苗可能不会对接种疫苗的所有个体都有保护作用。高风险婴幼儿或儿童接种本品应基于个体化接种的考虑。目前本疫苗对患镰状红细胞病婴幼儿/儿童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资料有限;尚未获得本疫苗对患肺炎球菌侵袭性疾病的其它高危婴幼儿或儿童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资料。
因遗传性缺陷、HIV感染、使用免疫抑制药物(包括放射药物、皮质激素、抗代谢药物、烷化剂和细胞毒药物)、或其它原因导致的免疫应答受损的婴幼儿,对该疫苗主动免疫的抗体应答反应可能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