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易患小感冒千万避免两误区
天冷易患小感冒千万避免两误区
误区一:为了马上消除扰人的感冒症状,很多人对着药品说明书,一种症状吃一种药,先吃感冒药,再吃止咳药及止鼻涕药等,甚至是同时吃好几种感冒药。
其实,目前的抗感冒药基本都是复方制剂,含有针对感冒症状的不同成分,一般来说只吃一种药即可达到兼治感冒常见症状的目的。更值得大家重视的是,现在许多药物通用名称不同,但可能是不同厂家生产的同一种药,成分是一致的,重复吃药就容易导致药物过量摄入,可损害肝肾功能、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严重的还可以引起猝死。所以,用药之前最好先向医生咨询,如果从感冒一开始,就同时服用多种感冒药,反而会使胃肠及肝肾功能受损,代谢紊乱及抵抗力降低,造成感冒的自愈期被动后延。同时,过量服用感冒药容易造成患者嗜睡、精神不振、没有食欲等。
误区二:是孩子感冒后发烧刚退没多久就照常上课甚至参加剧烈的体育锻炼。
家长和老师都以为不要紧,小孩也急着玩耍。可身体在没有完全恢复时,即使吃药把体温降下来了,过度疲劳也容易导致心肌炎或肺炎、脑炎等并发症的产生,甚至可引起猝死。因此,感冒常带来机体免疫功能下降,要注意休息,多吃水果及多喝水,不要参加激烈的体育锻炼。
治疗小儿感冒家长易踏入6大误区
误区一:一发热就跑医院
不少家长只要孩子一发热,就立刻带孩子到医院,生怕孩子烧坏了大脑,且最爱跑三甲大医院。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赵有为说,曾经见过一个孩子,早上4时在自家附近医院看发热,上午9时去儿童医院看发热,下午去省中医看病,整整一天都在折腾。
专家正解:一发热就跑大医院,浪费医疗资源不说,还耽误了孩子休息。普通的感冒发热,没必要一天内反复看多次,感冒有一个病程,一天内很难完全治好。对于“烧坏脑子”的担忧,赵有为表示大可不必。普通感冒发热,体温在40℃,孩子没有抽搐的,一般不会烧坏大脑;而真正导致发烧“烧坏脑”,那都不是感冒引起的,而可能是颅内感染引起的发热。发烧看医生时,医生会鉴别,如有这种可能,会留院观察。
误区二:输液好得快
有些家长只要小孩一感冒发烧,甚至只是鼻塞、流涕、伴咳嗽,就到医院要求为小孩输液,认为只有输液才好得快。
专家正解:感冒有其自然的病程,即便是输了液,也不可能立即治愈。只要不脱水,治疗用药原则是能口服尽量口服。因为输液是有风险的,例如输液反应、药物过敏反应,局部血管炎等并发症。尤其是大量液体,会对儿童幼小的心脏造成损害,增加心脏负担,甚至引起心力衰竭。
误区三:激素退热快
有些家长希望患儿快速退热,喜欢向医生要求用激素退热,甚至自行给孩子使用激素。
专家正解:在医学上,激素的使用有严格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因为应用激素的副作用很多,尤其是孩子一旦反复或长期使用激素,不仅孩子的免疫力降低几乎是不可避免,严重者甚至可引起孩子病理性肥胖、骨质疏松等,对发育期儿童来说弊大于利。赵有为表示,感冒导致患儿发烧,是人体的免疫反应,有利于清除体内病菌,激素扼杀了这一反应,得不偿失。
误区四:滥服消炎药
有些医生和患者总是认为,抗菌消炎治疗感冒作用快,因此许多广谱抗生素如头孢类、喹诺酮类在小儿感冒治疗上被广泛使用。
专家正解:诸多发热是由病毒引起的,抗菌素对病毒无能为力;就算少数是由细菌感染导致的感冒,也需要在细菌药敏结果指导下,才能使用抗生素。事实上,由于滥服消炎药,反而引致患儿体内正常的菌群失调,隐患众多;更严重的,病菌极易产生耐药性,以后真正要使用抗生素时,反而失去疗效。
误区五:吃“营养片”防感冒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是因为抵抗力差才感冒,因此希望借助药物提高抵抗力,防止感冒,因此经常让孩子吃一大堆的所谓“营养片”。
专家正解:市面上增强抵抗力的药物很多,但不是对每个孩子都有效。很多孩子容易感冒,并不是孩子的免疫力差,而与生活习惯不好有很大关系,比如晚睡晚起、睡眠不足、洋快餐吃太多、只喝可乐不喝水、只喝牛奶不吃饭、只吃肉不吃青菜等。在孩子免疫力可能根本就没有太大问题的情况下,改善不良习惯,比吃“营养药”更管用也更靠谱。
误区六:坚持上学
现在父母生活、工作都比较忙,孩子刚刚不发烧,就当孩子感冒病好,于是送去托儿所、幼儿园。
专家正解:孩子病情刚有缓解就坚持入托的做法很不好,因为感冒后身体虚弱,需要好好地休息,孩子刚刚不发烧,有可能是用了退烧药的作用,疾病没有好彻底,送去托儿所后,得不到休息,容易使疾病好得慢。
感冒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感冒的发病原因是什么呢?感冒是一年四季都是比较多发的,大家对于感冒已经也很熟悉了,由于大部分感冒对人体不会造成什么伤害,所以很多人都觉得它没事,过几天自然就会好,其实这是错误的想法。感冒虽然病小,却也威胁人们的健康,人们不能小看它。感冒的发病原因是什么?大多数人都觉得是不小心着凉造成的,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来了解一下。
感冒的发病原因完全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挨冻并不能增加患感冒的风险。为什么世界各地的人都普遍认为“着凉”、“伤风”会导致感冒呢?可能有几个因素引起了误解。感冒在冬天较常见,这是由于在冬天人们多数时间呆在门窗禁闭的室内,因此感冒病毒在冬天容易传播,会让人误以为是寒冷引起了感冒。患者被感冒病毒感染后在感冒症状出现之前有时会先发烧,感到寒冷、颤抖,之后发现自己感冒了就以为是着凉引起的,其实是倒果为因。
此外人们在挨冻时常会出现流鼻涕等感冒症状,也容易让人误会那是感冒的发病原因。有些医生知道感冒的发病原因是病毒引起的,不过他们认为着凉会降低人的免疫力,因此容易招致感冒病毒入侵。然而实验已表明只要感冒病毒进入鼻腔,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被感染,可见与着凉与否、免疫力的高低是没有关系的。并不是所有被感冒病毒感染的人都会出现症状,大概75%的人有症状。那么那些没有症状的被感染者是不是因为其免疫力强呢?情形可能恰好相反。感冒症状是由于人体正常的免疫反应引起的,没有症状反倒有可能表明其免疫系统不够活跃。
既然感冒的发病原因与着凉无关,避免吹风、注意保暖并不能预防感冒。感冒病毒的主要传播“中介”是手,是接触过感冒患者或粘有感冒病毒的物体表面的手,那么勤洗手、避免用手碰鼻子和眼睛,以减少感冒病毒进入鼻腔的机会,是更可靠的预防感冒的方法。国内有药厂宣传“常服维C防感冒”,但是多项临床对比试验表明服用维生素C对预防或治疗感冒都没有效果。要治愈感冒,就必须杀死或抑制体内的感冒病毒,而目前并没有药物被证明能够抗普通感冒病毒――针对流感病毒的抗病毒药物倒是有,但它并不能用以治疗普通感冒。
感冒对于我们来说,虽然很常见,但是我们也要多注意,特别是长期在办公室工作的人群,不要经常不运动。我们一定要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从现在开始,每天积极一点运动起来提高自己本身抵抗力,找出真正感冒的发病原因,做好日常预防工作。
冬季养生的十大误区
冬季养生误区1:您在寒冷的地方呆太久,可能会感冒。
你可能听说过老人们的警告:在寒冷的天气外出,在外停留过久,可以使你感冒。事实并非如此,专家说。
到室外时,头发是湿的还是干的,这才是患感冒的因素。保持头部干燥,可以防止受凉感冒。其实寒冷并有没有引发感冒的风险。在冬天,因为大家都在室内,病毒或细菌更容易传播,这才引起的感冒。
冬季养生误区2:有人认为,喝鸡汤可以击退感冒,这只是老奶奶辈的人口中的传说。
有人认为,喝鸡汤可以击退感冒,这只是老奶奶辈的人口中的传说。在你成长过程中,你的母亲或祖母可能令你认为有什么神奇的鸡汤,可以治疗感冒或流感。但是,这是真的吗?是的,专家说。
“原来,那背后真是些科学道理的。”专家解释说,鸡肉汤对免疫系统里的中性粒细胞聚集,可能有一个积极的影响,这意味着“把白细胞聚焦在一起。”白血细胞有助于抵抗你身体里的感染,并帮助你更快地减轻病痛。
虽然,目前尚不明确其它肉汤或热的饮料是否也能有与其类似的提升免疫系统之功效,夏普医生说,喝热茶和肉汤等,至少可以帮助减少感冒或病毒性流感的症状,如减轻鼻塞,缓解咽喉疼痛。
冬季养生误区3:你身体的大部分的热量是从头部散失的,所以你需要戴上顶帽子。
我们都听说过,并且,当你与你的孩子在冬季出门在外时,戴帽子这事也许是你所担心的。如果他们在寒冷中不戴帽子,是否会令他们散失大量的热量,甚至于出现什么危险的情况?不,专家说。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流言。”专家说。事实上,假如没有穿衣服的话,暴露在空气中的身体的任何部分,都会令你散失热量,但是,不戴帽子“对健康并非产生什么重大风险。”他保证。
假如你穿短衣裤戴上帽子,其保温效果还不如你穿上保暖的长衣长裤不戴帽子。底线是:在寒冷的天气里,戴上帽子绝对非常棒。但如果离开家门遛狗时忘记戴上帽子,这没什么大不了。更重要的是温暖的外套,使你隔绝寒气。
冬季养生误区4:人们在冬天需要更多的睡眠。
是吧,冬季,太阳似乎消失了,冬眠的想法的确很诱人,嗯?但是,你在冬天那种昏昏欲睡的感觉,不意味着你应该总是让自己要多打盹。“虽然很自然地,人们想懒洋洋地赖在床上,但实际上我们并不需要更多的睡眠,”专家解释说。
可能是由于冬季缺乏阳光,使我们认为自己犯困。要早点休息没有错,但不要睡眠过多。有些人发现,当他们睡得越多,白天就越困倦,甚至会发呆。
冬季养生误区5:冬季有抑郁情绪的人的比其它季节多。
灰色,沉闷的天空,假日压力,苦寒的天气。人们自然地认为,抑郁症是在冬季是发病高峰。然而,健康专家说,这只是一个流言。“与普遍看法相反,在冬季,抑郁症并没有比其它时间更猖獗,” 专家说。
但是,人们在冬季感到悲伤,又是怎么回事呢?“假日忧伤”是一个严重的、暂时的、与压力有关的情绪,但它不是正式的医学诊断,甚至不能称之为“小恙”。
有些人也可能会发生季节性情感障碍(SAD),其中有的症状与抑郁症类似,如失眠多梦,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但这只发生在冬季。
专家建议道,在你的办公桌上装个灯箱,有的灯箱挺便宜的,10000勒克斯的亮度,每天照个20分钟左右,就可令你精神振奋——即使你还没有被医生们诊断患有季节性情感障碍(SAD)。
冬季养生误区6:你不应该在寒冷冬日里锻炼。
你可能已经没有动力穿上你的跑鞋,一头扎到寒冷门外去了。但如果你担心,在寒冷的天气里运动,对你的健康不利的,就不对了。专家说:“这是在寒冷天气里锻炼根本没有问题,只是要确保运动前先热身。”
冬季养生误区7:在冬季,你不需要防晒。
天气寒冷、多云,那些在夏天灼热的沙滩上用的防晒品呢,你就让它们退休了?错了!专家说。阳光和紫外线一年四季都一样。
冬季养生误区8:不易患冻疮。
冻伤可能听起来像是属于古代人的东西,或是那些铁杆的滑雪爱好者可能遭受的情况。但其实,冻伤不仅是容易发生,甚至还比你想象的更常见,专家说。她有个病人,在山坡上玩了一下午就得了冻疮。
冬季养生误区9:皮肤干燥只是冬季的一种无害的烦恼。
痒啊!寒冷、干燥的空气产生的后果就是脱皮的刺激瘙痒和难看皮肤。但这只是冬天的一个烦恼吗?不,专家说。干性皮肤,如果不能保持湿润,会发生感染。“对干性皮肤来说,保持其中的水分是非常重要的。”她说。当皮肤变得干燥,就会发生细小皲裂,成为机体感染的门户。为了防止这种情况,每天滋润二次,如晨起淋浴和晚上就寝前。白天,则对那些容易发生皮肤干燥皲裂的部位,如双手,经常擦保湿护肤品。
冬季养生误区10:在冬季的几个月里,你不会过敏。
冬季,对过敏症患者来说,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专家说:“如果你有花粉过敏,那么在冬季会更好。但如果你是敏感的室内过敏原,如宠物皮屑,尘螨,你可能会更糟糕。”所以,虽然你可能不是因为季节性的原因打喷嚏、抽鼻子,在冬天,因为呆在室内,因而室内过敏原可能比平常惹更多的麻烦。
美容护肤要避免误区
误区一:直到睡觉前才用护肤品
分析:洗完脸后即刻使用护肤品,可保持皮脂膜健康。每一次洗脸或多或少都会破坏皮脂膜,必须尽快使用护肤品,以保持肌肤皮脂分泌平衡。有些人的皮肤比较干燥,皮脂分泌量较少,若使用的洁面乳洁力强劲或洗脸时力度过大,新的皮脂膜很难即刻形成,如果不马上使用护肤品补充水分和养分,皮肤将会出现干燥、紧绷等不适感,这对皮肤是一种伤害。因此,建议在洗脸后3~5分钟内,迅速涂用护肤品。
误区二:使用磨砂洁面乳去角质,又接着用洁净面膜为肌肤做深层清洁
分析:同一天使用磨砂洁面乳和洁净面膜,又去角质又深层清洁,太伤害肌肤了!其实,这两种产品都有去除油脂、剥除角质的用途,当你将老的角质去除后,又用洁净面膜再一次清洁皮肤并去除角质,对细致的皮肤来说,是相当刺激的,尤其对干性肤质而言,可能会造成过度干燥。去除多余角质后,皮肤需要水分补充,这时用温和的保湿面膜是最安全的,保湿成分也会很好地被吸收。
误区三:把紧肤水直接倒在手上,用手拍打会
分析:将紧肤水倒在手上拍打,既起不到再次清洁的作用,紧肤水又会在拍脸的过程中流掉,其实挺浪费的。正确的做法是,取适量紧肤水浸湿化妆棉后,轻轻地涂抹在已洁净的面部及颈部,一点点的量就够涂满整张脸,不但不浪费,而且化妆棉与肌肤的黏合度比手好,产品发挥再次清洁及滋润、调理肌肤的功效,效果就更好了,同时也更卫生。
误区四:涂眼霜习惯又快又用力
分析:眼部肌肤是脸上最脆弱的部位,如果你用力涂抹或过度拉扯,会让皱纹越来越多。正确涂眼霜的方法是,用中指指腹轻柔涂抹于眼部四周肌肤。动作要慢要轻,可在眼部四周轻轻点弹,并顺着一定方向稍做按摩。尽量不要扯动皮肤,也不要给皮肤过多的压迫感,以免拉扯过度、影响正常的血液循环而导致眼部皮肤松弛,进而形成皱纹。
误区五:洗完脸后,会用毛巾擦干脸上的水分
分析:粗糙的毛巾在细嫩的皮肤上揉搓,不但会伤害并刺激皮肤,让肌肤长细纹,还会暗藏细菌呢!洗完脸,用毛巾或面巾纸将水按干,比用擦干的方法对皮肤的拉扯和伤害要轻得多。尤其是在脸上长了痘痘的时候,必须用面巾纸代替毛巾,并以按压的方式吸掉水分,这样才不会造成细菌感染。
产后丰胸要避免误区
许多妈妈在生完孩子之后出现乳房下垂、乳房大小不一、乳腺萎缩的情况,这种“身材走样”让众多产后妈妈烦恼不已。面对这种现象,新妈妈们经常会利用产后丰胸药物来使自己的乳房恢复弹性,找回往昔曼妙的曲线身材。但是需要提醒妈妈们切勿进入误区。
产后丰胸的误区
产后丰乳吃药要不得,这主要是因为产后丰胸药物大部分都是含激素类的药物,是药三分毒在这里可以充分的得到体现。新妈妈们无论是通过外抹还是内服这些药物都会对自身产生一定的副作用,通过宝宝通过吮吸乳汁而吸收这些药物,从而会导致过早出现第二性征的现象。
产后丰胸药物的服用不仅对新妈妈们的身体会造成一定的危害,对宝宝们也很不利,因此,相关专家建议新妈妈们,最好不要通过此方法来丰乳。
产后丰胸需知贴士
1、不管以前胸部如何完美,为防出问题,为给逐渐涨大的乳房提供良好的支撑必须每天佩戴胸罩;在选择胸罩上尺码适合的胸罩很重要,胸罩太紧会压迫乳房,影响乳腺的二次发育;太松则起不到撑托效果。
2、涂些天然丰胸护肤油,既能保护乳房皮肤又减小摩擦力。
3、保持乳头清洁,用植物油(橄榄油、麻油、豆油)涂敷乳头,使表面积垢和痂皮软化,温水洗净。
4、宝宝断奶后,不要迅速减肥,把塑身计划的时间延长到一年以上,避免因减肥不当而造成的胸部“缩水”。
5、坚持每日按摩胸部:双手由内向外围绕乳房画圈二十次,再反方向做二十次;五指张开,两手轻柔提抓两乳,十五次以上。
6、发现乳房有下垂趋势,及时使用健胸按摩。
求医网温馨提示:女性需要经历很多的转折点,每一个转折点都会让女性进入一个不同的阶段。尤其是对于生育过后的妈妈们来讲,给他们的美丽带来了一个很大的挫折。所以有些女性为了保持自己完美的身材,什么丰胸糖、丰胸器械、丰胸口服液、丰胸茶等都乱用,最后后悔不已。
打喷嚏流鼻涕警惕过敏性鼻炎
据介绍,夏秋交替时气温变化无常,是过敏性鼻炎的高发期。“这段时间此类病人明显增多,我们平均每天要接诊20多例。”诸暨人民医院耳鼻喉科的顾析玲副主任医师说,过敏性鼻炎发作时会有鼻痒、打喷嚏、流清涕、鼻塞等症状,从幼儿到老年都有可能发病。“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过敏性鼻炎的初期反应和感冒很像,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感冒。前来就诊的患者中,就有30%的患者因此延误了治疗周期。”
顾医生告诉大家区别感冒和过敏性鼻炎的方法:一般感冒一周后症状就会减轻或消失,而过敏性鼻炎则不然,症状会反复发作。因此,如果有疑似感冒,服药一周后症状未能缓解或反复发作的,最好到医院检查一下。“千万不要小看这种病,因为很多患者会并发鼻窦炎、咽炎、支气管炎,甚至并发过敏性哮喘。”
医生提醒说,预防过敏性鼻炎,找出致敏因素加以避免是关键。应避开初秋时的花粉、尘螨、毛毯或动物皮屑等过敏源,在饮食方面应少食用冷饮、冰淇淋等食品。鼻炎患者可以自己配置或到医院配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清洗鼻腔,可适当缓解症状。鼻塞严重时不能强行擤鼻,以免引起中耳炎。
健康饮食避免误区
陷阱一 光吃肉可以减肥
错!
营养师指出“吃肉减肥法”极不均匀,因戒吃碳水化合物通常会缺乏纤维及一些矿物质,容易导致便秘及营养不良。而且肉等高蛋白质饮食,通常含较多的脂肪及胆固醇,如果只吃肉,且大量摄入的话,可能影响心血管健康,甚至是会令身体大量产生酮酸,会引致反应迟钝、头疼、作闷及口臭等情况,长期会影响肾脏。吃肉减肥法只会令身体失去水分,并非去除脂肪,减重只是假象,体重很快就会回升。不过适量的瘦肉(不是肥肉)是人体必需的,因为肉类含对身体有益的蛋白质,同时等量的蛋白质消化所需的热量,较脂肪及糖类食物更多。
陷阱二 蔬菜热量低,减肥时可以大量代替饭和肉,吃饱又不怕胖
错!
很多人都以蔬菜餐或蔬菜汤在减肥时作主要粮食,认为不会胖又可以吃饱。但营养师指出这也是一个极为不健康的减肥法,纵然蔬菜热量低,但是大量进食,不但会让营养失去平衡,更会导致胃口变大,而胃口一旦变大,就很难再恢复,当日后停止以蔬菜做主餐时,就很容易感到肚饿,继而找别的食物代替,最终导致体重回升。所以营养师认为减肥,最重要是控制胃口,而不是以其他低卡里路食物代替。
陷阱三 俗语说“饭后果”,饭后吃水果可快速带走餐中所吸收的油分
错!
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其实饭前吃水果比饭后吃水果更好,医学家指出,食物进入胃部需要长达1到2小时的淆惑过程,才慢慢进入小肠,而饭后吃水果,食物会被阻滞在胃中,长期可导致消化功能紊乱。相反饭前吃水果,维他命C可在肠中帮助消化肉类的铁质,又可使胃口略减,相对正餐也可吃少一些。
陷阱四 吃粟米油及芥花子油不会长胖
错!
一般人认为芥花子油和粟米油取自植物,就会比花生油和牛油卡里路低,适合在减肥的时候作烹饪用。但其实这是一个错误观念,因为在营养师角度,100g动物油和同重量的植物油同样含有900多卡里路,只有植物油的胆固醇较低,对健康比较有益。所以减肥时,还是减少以油制品烹饪食物,如煎炸等,应改为蒸灼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