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茯苓甘草汤-利湿药方

茯苓甘草汤-利湿药方

【方名】茯苓甘草汤(利湿之剂,水饮悸厥《仲景》)

【组成】茯苓、桂枝 二两,甘草 一两, 生姜 三两。

【主治】治伤寒水气乘心,厥而心下悸者。

先治其水,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太阳证饮水过多,水停心下必悸;火畏水,故心惕惕然动,不自安也。

亦治伤寒汗出不渴者。经曰:伤寒汗出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此汤主之。汗而不渴为邪热未入里,故但解表利水而兼和中。

亦治膀胱腑咳,咳而遗溺。

【方论】 此足太阳药也。淡能渗水,甘能宁心助阳,故用茯苓;辛能散饮,温能发汗解肌,故用姜桂;益土可以制水,甘平能补气和中,故用甘草。

按:悸证,有过汗而悸者,有吐下而悸者,有气虚而悸者。惟饮之为悸,甚于它邪,以水停心下,无所不入,侵于肺则咳,传于胃为呕,溢于皮肤为肿,渍于肠间为利。故经曰:先治其水,后治其厥。厥为邪之深者,犹先治水,况病之浅者乎。

本方去生姜,加白术,名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仲景 治伤寒吐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摇者。逆满气冲,寒邪伏饮,上搏于膈也,故令头眩;沉为在里,且既经吐下,复发其汗,则阳益虚而津液耗,故身振摇也;与此汤导饮和中,益阳固卫。金匮用治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

茯苓甘草汤功效与作用

上面介绍过茯苓甘草汤的做法后,大家是不是对茯苓甘草汤的功效与作用很感兴趣呢?其实茯苓甘草汤的功效与作用有很多哦。而且,如果在夏天上火的话,喝上这样的一口汤,能让身体的火熄灭,身体得到能量补充一样的精神。

1、茯苓甘草汤,利水渗湿,健脾化痰,宁心安神,败毒抗癌。药性平和,利湿而不伤正气。适量服食可作为春夏潮湿季节的调养佳品。

2、可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逆、恶阻、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等症。

3、所含茯苓酸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肿瘤以及镇静、降血糖等的作用。

4、可松弛消化道平滑肌,抑制胃酸分泌,防止肝细胞坏死,抗菌等功效。

茯苓甘草汤哪些人适宜呢

哪些人适宜饮用茯苓甘草汤呢?这个问题得分开从茯苓和甘草这两种药材入手。茯苓适宜于一般人群。尤宜于水湿内困,水肿,尿少,眩晕心悸,胃口欠佳,人便稀烂,心神不安,失眠、多梦者。而甘草则适宜心气虚,心悸怔忡,脉结代,以及脾胃气虚,倦怠乏力等的人群食用。

1、患有水湿停滞引起的食欲不振、小便不利、大便溏泻、水肿胀满、痰饮以及心脾两虚所致的眩晕、心悸、睡眠不安、失眠多梦等症的人士适宜服用。

2、茯苓甘草汤适宜患有咽喉肿痛,痛疽疮疡,胃肠道溃疡的人群服用。

3、亦适宜需要补脾益气,滋咳润肺的人群服用。

4、茯苓甘草汤还适宜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等症状的人群服用。

其实,适宜食用茯苓和甘草这两种中草药的人群,一般来说都是适宜饮用茯苓甘草汤的。

遗精早泄秘方的宠儿茯苓

茯苓,又名云苓、松苓、玉灵等,为多孔菌科植物。据《滇海虞衡志》记载:“茯苓,天下无不推云南,曰云苓。”云茯苓质量最佳,特别是野生云茯苓,是我国重要的出口药材,在港澳和东南亚地区享有很高的声誉。茯苓是祖国医药宝库中珍贵的中药材。在我国第一部药学专着《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说它“主胸胁逆气,利小便,久服安魂宁神,不饥延年。”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也记载:茯苓“治头风虚眩,暧腰膝,主五劳七伤。”

历代医家均肯定茯苓味甘淡,性平,既有滋补强身作用,又有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茯苓药性缓和,补而不峻,利而不猛。既能扶正,有可祛邪。能治疗脾胃虚弱、遗精早泄、开心益智、心悸失眠、健忘多梦、小便不利、呕吐腹泻等症。据某医学研究所对汉唐以来200多个传统的中医精华方剂的研究表明,用茯苓的占20%;对清代64种宫廷长寿补益秘方的分析,茯苓的使用频率高达78%。时至今日,茯苓的名方,如“五苓散”、“茯苓四逆汤”、“茯苓甘草汤”、“参苓白术散”等仍长久不衰。

茯苓之所以能得到医家的格外垂青,是有科学道理的。据现代医学检测,茯苓含有效成分90%以上的茯苓多糖,此外还含有丰富的茯苓酸、卵磷脂等。这些成分的检出,证实了把茯苓用于长寿补益方面的正确性:“茯苓多糖不仅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而且有较强的抗癌作用。”

养生偏方 治痰第一方:二陈汤

组方:半夏(汤洗七次)5两、橘红5两、白茯苓3两、甘草(炙)1两半。

功效:燥湿健脾、化痰止咳、理气和中。

方解: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和胃;橘红理气燥湿、化痰和胃;茯苓渗湿健脾化痰;生姜降逆止呕化饮,并助半夏、橘红化痰和胃,且能制半夏之毒性;而炙甘草补中益气、润肺止咳,调和诸药;乌梅味酸,收敛肺气,和甘草酸甘化阴,以防半夏、橘红、茯苓辛燥渗利之性耗伤气阴。

制法:以上组方药材,加生姜3克,乌梅1枚,用水煎服。

腰椎间盘突出症可采用哪些中药治疗

(1)对发病早期及气滞血瘀明显者,重用通经活血、舒筋止痛之药,如当归、丹参、牛膝、枳壳、三七、红花、乳香、没药、川芎等。

(2)对寒湿重者加健脾利湿药,如干姜、白术、茯苓、甘草等;对风湿重者加祛风除湿药,如独活、寄生、秦艽、防风、桂枝、细辛等。

(3)对病程较长的患者可选用一些补肾阳或肾阴药,如桑寄生、熟地、枸杞子、女贞子、补骨脂、旱莲草等。

总之,不管如何遣方用药,都要以辨证施治为最主要的原则,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怎样把前列腺增生彻底治好

(一)湿热蕴结证:方药龙胆泻肝汤或猪苓汤加减。湿热盛者,用龙胆泻肝汤清热利湿;若湿热伤阴者,用猪苓汤加减,猪苓、茯苓、滑石、泽泻清热利湿、通小便,加莪术、丹皮、赤芍以消瘀散结、缓解挛急。

(二)脾肾气虚证: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党参、白术、甘草益气健脾,桂枝、茯苓化气行水。加薏苡仁、冬瓜仁散结利水。前列腺增大明显者,加莪术、水蛭破瘀散结,或与桂枝茯苓丸合用。

(三)气滞血瘀证:方药桂枝茯苓丸加减。桂枝、茯苓化气行水,赤芍、丹皮、桃仁活血祛瘀。加莪术、水蛭破瘀散结,海藻、昆布软坚散结,薏苡仁、冬瓜仁散结利水,白芍、甘草缓解挛急。

(四)气阴两虚证:方药黄芪甘草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黄芪、甘草、山药益气以助膀胱气化;地黄、山茱萸补阴和阳;泽泻、茯苓利水通阳;丹皮活血化瘀以解挛急。本型患者年龄较大,症状出现较晚,前列腺增生明显,通常加用桂枝茯苓丸软坚散结,通阳化气。

到这里小编就将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方法大致上讲述完了,从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该病在使用中医方剂进行治疗时,需要注意事先查明自身所属的疾病类型,然后再开始用药。另外,小编提醒大家中医方法见效比较慢,因此一定要坚持治疗。

中医是怎么治疗前列腺增生疾病的

中医是怎么治疗前列腺增生疾病的呢?前列腺增生这种疾病的发生严重危害患者的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因此大家一定要重视前列腺增生疾病,发现其早期症状后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目前治疗前列腺增生一般采用中医疗法,因为中医治疗前列腺增生疾病没有毒副作用,而且效果很好,受到很多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喜爱。那么中医是怎么治疗前列腺增生疾病的呢?

一、湿热蕴结症前列腺增生

治法清利湿热,消瘀散结。方药龙胆泻肝汤或猪苓汤加减。湿热重的前列腺增生患者,用龙胆泻肝汤清热利湿,若湿热伤阴者,用猪苓汤加减,阿胶滋养阴血、调补阴阳,猪苓、茯苓、滑石、泽泻清热利湿、通小便,加莪术、丹皮、赤芍以消瘀散结、缓解挛急。便秘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加大黄通腑泻热而取通大便、利小便之功,血尿者,加蒲黄止血活血,小便不通者,加白芍、甘草、石菖蒲、薏苡仁缓急以通利小便。

二、脾肾气虚症前列腺增生

治法益气升提,化气行水。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党参、白术、甘草益气健脾,陈皮理气以助气行,桂枝、茯苓化气行水,升麻、桔梗升清降浊,当归补血活血以缓挛急。加薏苡仁、冬瓜仁散结利水、缓挛急。前列腺增生明显者,加莪术、水蛭破瘀散结,或与桂枝茯苓丸合用。

三、气滞血瘀症前列腺增生

治法活血祛瘀,散结利水。方药桂枝茯苓丸加减。桂枝、茯苓化气行水,赤芍、丹皮、桃仁活血祛瘀。加莪术、水蛭破瘀散结,海藻、昆布软坚散结,薏苡仁、冬瓜仁散结利水,白芍、甘草缓解前列腺增生的急症。

四、气阴两虚症前列腺增生

治法益气养阴,调补阴阳。方药黄芪甘草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黄芪、甘草、山药益气以助膀胱气化,地黄、山茱萸补阴和阳,泽泻、茯苓利水通阳,丹皮活血化瘀以解挛急。本型患者年龄较大,症状出现较晚,前列腺增生明显,通常加用桂枝茯苓丸软坚散结,通阳化气。若见口干咽燥,潮热盗汗明显者,加用天花粉、知母、黄柏滋阴清热,养阴生津。

急性肾盂肾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对于膀胱湿热者,应选用瞿麦、通草、甘草梢、扁蓄、灯心草、熟大黄、滑石、车前子、石苇等中草药;如伴寒热、口苦、呕恶可加柴胡、黄芩、法半夏、太子参;如果是腑实则将熟大黄改生大黄,加枳实;湿热并重者可用八正散加苍术、茯苓。上述药方有清热利湿通淋之效。

(2)对于肝郁气滞者, 选用龙胆泻肝汤治之,药方为龙胆草、柴胡、泽泻、车前草、通草、生地、当归、黄芩、栀子。上述药方有疏肝解郁清利湿热之功效。

(3)对于脾肾气虚者,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味,药方为生黄芪、炙甘草、太子参、知母、黄柏、当归、茯苓、陈皮、升麻、柴胡、白术、滑石(包)、通草等。上述药方有健脾益肾清利的功效。

(4)对于肾阴亏虚者,可用知柏地黄汤加味,药方为知母、黄柏、生地、山药、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女贞子、旱莲草、滑石、通草等。如血尿明显,刺涩疼痛,可加瞿麦、扁蓄、大小蓟、牛膝、王不留行等,有滋肾清利之效。

茯苓减肥法是什么

茯苓入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认为“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本草经集注》记载,“治淋沥,水肿淋结”;《药品化义》认为茯苓“最为利水渗湿要药”。中医学认为,茯苓性味甘、平,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安神宁心的作用,治病范围相当广泛。茯苓与桂枝、白术、甘草配伍,可治两胁胀满、头晕。茯苓配伍半夏、生姜,可治胃部胀满、恶心呕吐、心慌头晕。

茯苓配党参、白术、甘草、半夏、陈皮,为“六君子汤”,可治脾虚少食、乏力、腹胀诸症。茯苓与党参、白术、甘草、干姜、附子同用,为“附子理中丸”,可治慢性腹泻、腹部冷痛、四肢发凉。以茯苓配伍黄芪、党参、白术、甘草、当归、升麻、柴胡、陈皮、生姜、大枣,即“补中益气汤”,可治疲劳、四肢无力、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以茯苓配黄芪、党参、白术、甘草、当归、枣仁、远志、龙眼肉、木香、生姜、大枣,即为“归脾汤”,可治疲乏无力、面色苍白、心慌头晕、失眠健忘。

茯苓不仅是良药,还是延年益寿、抗衰老的保健佳品,近年药理研究证明,茯苓中富含的茯苓多糖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可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起到防病、延缓衰老的作用。茯苓能使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释放更多的氧,以供给组织细胞。

同时,还可使细胞组织(包括皮肤、黏膜、毛发等)活性增强,从而使肌肤、毛发显得更加滋润,达到美容的效果。茯苓所含卵磷脂和胆碱,能增强和改善大脑机能,不仅可“强记忆”、“益心智”,还能“防痴呆”。茯苓中的茯苓素利尿功效佳,有助降血糖和减肥。

中医治疗男性不育的方法

阴虚火旺证.

方药:当归六黄汤加味.

方中生地黄、熟地黄滋阴清热;黄柏、黄芩、黄连清热降火,并能坚阴;炒白芍药、牡丹皮清热凉血,并能益阴;生首乌、土茯苓利湿解毒,并安僭越之精;碧玉散清热利湿,并引药入于精窍。诸药合用,共收滋阴降火,安精助育之功。

络伤精阻证.

方药:托里消毒散加减.

方中生黄芪、当归益气活血、补血;党参、白芍药、川芎、白术、茯苓补益气血,愈创修疆;天花粉、炮山甲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甘草调和诸药,并能与白芍药缓急止痛。诸药并施,益气活血,生肌和络,修疆愈创,康精助育。

脾虚卫弱证.

方药:玉屏风散合参苓白术散加减.

方中生黄芪、白术、防风益气固表;太子参、黄精补中益气,助脾升提;山药、茯苓健脾利湿,益脾阴并防温燥;炒白芍药益阴调营,收敛固卫;甘草、大枣调和诸药,并和营卫。诸药合施,共成益气固表,调和营卫,敛精助育之功。

湿热下扰证.

方药:五神汤加味.

方中生薏苡仁、车前子、茯苓清热利湿;金银花、紫花地丁、鱼腥草利湿而能解毒以利精窍;益母草、川牛膝活血利窍;碧玉散清热利湿,并为引经之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活血利窍之功。

中医是怎么治疗前列腺增生疾病的

一、湿热蕴结症前列腺增生

治法清利湿热,消瘀散结。方药龙胆泻肝汤或猪苓汤加减。湿热重的前列腺增生患者,用龙胆泻肝汤清热利湿,若湿热伤阴者,用猪苓汤加减,阿胶滋养阴血、调补阴阳,猪苓、茯苓、滑石、泽泻清热利湿、通小便,加莪术、丹皮、赤芍以消瘀散结、缓解挛急。便秘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加大黄通腑泻热而取通大便、利小便之功,血尿者,加蒲黄止血活血,小便不通者,加白芍、甘草、石菖蒲、薏苡仁缓急以通利小便。

二、脾肾气虚症前列腺增生

治法益气升提,化气行水。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党参、白术、甘草益气健脾,陈皮理气以助气行,桂枝、茯苓化气行水,升麻、桔梗升清降浊,当归补血活血以缓挛急。加薏苡仁、冬瓜仁散结利水、缓挛急。前列腺增生明显者,加莪术、水蛭破瘀散结,或与桂枝茯苓丸合用。

三、气滞血瘀症前列腺增生

治法活血祛瘀,散结利水。方药桂枝茯苓丸加减。桂枝、茯苓化气行水,赤芍、丹皮、桃仁活血祛瘀。加莪术、水蛭破瘀散结,海藻、昆布软坚散结,薏苡仁、冬瓜仁散结利水,白芍、甘草缓解前列腺增生的急症。

四、气阴两虚症前列腺增生

治法益气养阴,调补阴阳。方药黄芪甘草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黄芪、甘草、山药益气以助膀胱气化,地黄、山茱萸补阴和阳,泽泻、茯苓利水通阳,丹皮活血化瘀以解挛急。本型患者年龄较大,症状出现较晚,前列腺增生明显,通常加用桂枝茯苓丸软坚散结,通阳化气。若见口干咽燥,潮热盗汗明显者,加用天花粉、知母、黄柏滋阴清热,养阴生津。

茯苓甘草汤

茯苓甘草汤,中药名。为药材茯苓块切去赤茯苓后的白色部分,通常为中药饮片。古人称茯苓为“四时神药”,因为它功效非常广泛,不分四季,将它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茯苓甘草汤味甘、淡、性平,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

现代医学研究:茯苓甘草汤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甘草汤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但虚寒精滑或气虚下陷者忌服。

1、茯苓甘草汤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到的一款保健汤,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里面,这款汤可以给人清热解毒,缓解一天的劳累,让身心都变得更加的舒畅。

2、茯苓甘草汤,中药名。为药材茯苓块切去赤茯苓后的白色部分,通常为中药饮片。古人称茯苓为“四时神药”,因为它功效非常广泛,不分四季,将它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

3、茯苓甘草汤味甘、淡、性平,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现代医学研究:茯苓甘草汤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甘草汤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但虚寒精滑或气虚下陷者忌服。

中医辨证治疗前列腺炎的方法有什么

(一)脾肾气虚证治疗前列腺炎

针对脾肾气虚证的前列腺炎患者的治法益气升提,化气行水。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党参、白术、甘草益气健脾,陈皮理气以助气行,桂枝、茯苓化气行水,升麻、桔梗升清降浊,当归补血活血以缓挛急。加薏苡仁、冬瓜仁散结利水、缓挛急。前列腺炎患者严重者,加莪术、水蛭破瘀散结,或与桂枝茯苓丸合用。

(二)湿热蕴结证治疗前列腺炎

治法清利湿热,消瘀散结。方药龙胆泻肝汤或猪苓汤加减。湿热盛的前列腺炎患者,用龙胆泻肝汤清热利湿,若湿热伤阴者,用猪苓汤加减,阿胶滋养阴血、调补阴阳,猪苓、茯苓、滑石、泽泻清热利湿、通小便,加莪术、丹皮、赤芍以消瘀散结、缓解挛急。大使秘结的前列腺炎患者,加大黄通腑泻热而取通大便、利小便之功,血尿者,加蒲黄止血活血,小便不通者,加白芍、甘草、石菖蒲、薏苡仁缓急以通利小便。

(三)气滞血瘀证治疗前列腺炎

治法活血祛瘀,散结利水。方药桂枝茯苓丸加减。桂枝、茯苓化气行水,赤芍、丹皮、桃仁活血祛瘀。加莪术、水蛭破瘀散结,海藻、昆布软坚散结,薏苡仁、冬瓜仁散结利水,白芍、甘草缓解挛急,对治疗前列腺炎有较好的疗效。

(四)气阴两虚证治疗前列腺炎

治法益气养阴,调补阴阳。方药黄芪甘草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黄芪、甘草、山药益气以助膀胱气化,地黄、山茱萸补阴和阳,泽泻、茯苓利水通阳,丹皮活血化瘀以解挛急。前列腺炎患者年龄较大,症状出现较晚,前列腺增生明显,通常加用桂枝茯苓丸软坚散结,通阳化气。若见口干咽燥,潮热盗汗明显者,加用天花粉、知母、黄柏滋阴清热,养阴生津。

(五)肾阳不足证治疗前列腺炎

治法温肾助阳,化气行水。方药金匾肾气丸加减。附子、桂枝温阳化气,合地黄、山药、山茱萸调补阴阳,茯苓、泽泻利水通阳,丹皮活血化瘀,与桂枝相合温通血脉,缓解挛急。肾阳不足者,前列腺炎或者前列腺增大并且还软,加海藻、昆布、牡蛎化痰散结,若质地偏硬,加莪术、水蛭破瘀散结,或合用桂枝茯苓丸消瘀散结。

相关推荐

土茯苓与茯苓的区别

土茯苓与茯苓的区别 茯苓是利水渗湿药,还可健脾安神,性味甘淡平,归心脾肾经。茯苓是清热解毒药,可除湿利关节,性味甘淡平,归肝胃经。在功效上,土茯苓清热利湿、解毒、杀虫止痒,对于湿热所致的皮肤病如梅毒、湿疹有很好的疗效;而茯苓是健脾利湿的要,常常配伍在益气健脾的药方中,增强健脾利湿的作用。在口感上,土茯苓偏于味苦,茯苓味淡,因此在选择上不用混淆。 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传统中医认为,土茯苓性平味甘淡,归肝、胃经,有解毒、除湿、利关节等功效。西医认为,土茯苓是一味作用较强的免疫抑制药,是治疗免疫病口腔和阴部溃疡

患上尿路感染应该怎么治

1、脾肾气虚。倦怠乏力,纳呆腹胀,腰酸腰痛,尿频清长,大便稀软,时感小便涩滞,但不甚显著,舌淡苔薄白。治宜益气健脾补肾,佐以利湿。方药:清泉饮。党参15g,黄芪15g,山药15g,茯苓15g,枸杞15g,菟丝子12g,薏苡仁30g,车前子15g(布包),石韦30g,甘草3g。 2、肝肾阴虚。头晕耳鸣,甚则头痛,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口干唇燥,腰酸痛,小便短涩而黄,血压偏高,舌质偏红苔薄黄。治宜滋阴清热利湿。方药为知柏地黄汤合二至丸加味。知母9g,黄柏9g,熟地12g,山药15g,山萸肉9g,牡丹皮12g,茯

中医如何应对血管炎

1、热毒聚结。治则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方药选用犀角地黄汤加减:水牛角片(先煎),生地黄,牡丹皮,玄参,金银花,连翘,黄连,竹叶,紫草,白茅根,槐花,甘草。 加减:热毒甚者,可加加大银花用量至,石膏(先煎),山栀,清热解毒。 2、湿热阻络。治则利湿清热,解毒通络,方药选用四妙散加减:黄柏,苍术,牛膝,薏苡仁,土茯苓,白芍,泽泻,生地,金银花,丹参,白花蛇舌草,甘草。 加减:继发细菌感染者加蒲公英,青皮清热解毒。皮疹色红热象明显者,加紫草、茜草凉血解毒;下肢肿胀明显者,加车前子,利水消肿。 3、阴虚血热。治则

如何医治气血瘀阻型非淋菌性尿道炎

医治气血瘀阻型非淋菌性尿道炎宜行气活 血,化浊止痛。常用药物为膈下逐癡汤加减: 当归10g,川芎10g,赤芍10g,桃仁10g, 枳实10g,元胡10g,五灵脂10g,乌药10g,香 附10g,牛膝10g,土茯苓30g,滑石20g,生甘 草 10g。如尿痛明显者,可加入白花蛇舌草30g,淡竹叶10g。本方当归、川芎、赤芍、桃仁、五灵 脂均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枳实、元胡、乌药、 香附理气行滞,土茯苓、滑石、生甘草解毒利 湿。

​女性尿道炎的最佳治疗方法有什么呢

1、气血瘀阻型:患者主要是由于久病入络,或者是身体受到了湿热之邪入侵阻滞经脉,导致气血瘀阻引起的。治疗需要使用具有化浊止痛,行气活血作用的药物。中医在临床当中的常用药物为膈下逐瘀汤加减:当归、川芎、赤芍、桃仁、 枳实、元胡、五灵脂、乌药、香附、牛膝、土茯苓、 滑石、生甘草。如尿痛症状比较明显的患者,可加入的药物有白花蛇舌草,淡竹叶。 2、脾肾亏虚型:患者主要是因为久病失治误治,已经伤及到了脾肾。治疗上需要使用利湿化浊、健脾补肾作用的药物。常用方药有四君子汤配合使用六味地黄丸加减: 党参、黄芪、白术、茯苓、

治疗婴儿湿疹最快的方法 中医辨证治疗好的快

主证:皮肤潮红,红斑水疱,抓搔流滋,甚则黄水淋漓、糜烂,结黄色痂皮;大便干,小便赤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则:凉血清火,利湿止痒。 方药:1消风导赤汤加减。常用药物:生地、赤芍、牛蒡子、白鲜皮、金银花、薄荷、木通、黄连、甘草等。脂溢性者加地骨皮、生山楂、白花蛇舌草;湿性者加土茯苓、车前草、苍术、黄柏;千性者加太子参、麦门冬、女贞子。 主证:初起皮肤暗淡,继而出现成片水疱,瘙痒,抓破后结薄痂;患儿多有消化不良,大便稀溏或完谷不化;舌淡,苔白或白腻,脉缓。 治则:健脾利湿。 方药:参苓白术散或平胃散加减

治艾滋病的中医辩证疗法有哪些

第1、治疗气虚外感发热者:治疗艾滋病宜益气固表、清热解毒,方用玉屏风散(黄芪、白术、人参、防风、茯苓、金银花、连翘、桔梗、川贝母、板蓝根、甘草)加味。 第2、治疗气虚阳明热盛者:治疗艾滋病宜益气生津、清热解毒,方用人参白虎汤(人参、石膏、知母、金银花、连翘、茯苓、川贝、桑白皮、黄芪、甘草)加减。 第3、治疗脾虚湿阻者:治疗艾滋病宜健脾利湿,方用参苓白术散(人参、白术、茯苓、怀山药.扁豆、葱苡仁、莲子肉、半夏、陈皮、砂仁、甘草)加减。 第4、治疗脾虚中气下陷者:治疗艾滋病宜益气健脾、升提中气,方用补中益气汤

热带口炎性腹泻的中医治疗方法

热带口炎性腹泻好发于热带居民,在南美、非洲、印度等东南亚各国最为常见,任何年龄均可患病。那么,热带口炎性腹泻如何治疗?下面专家给大家介绍热带口炎性腹泻的中医治疗方法: 一、急性泄泻 1、寒湿伤脾 治宜温化寒湿,参以淡渗。代表方藿香正气散合胃苓汤加减,(藿香、苏叶、白芷、苍术、白术、厚朴、陈皮、桂枝、茯苓、猪苓、泽泻等)。有发热恶寒等表证加荆芥、防风疏散风寒;便如水泻,小便不利,加车前子、薏仁以分利小便。 2、湿热 治宜清热利湿。代表方以葛根芩连汤合白头翁汤加减(葛根、黄芩、黄连、茯苓、滑石、炙甘草、白头翁

尿道炎的中医辨证治疗

1、下焦湿热型 本型见小便频数短涩,或尿道有黄白色秽浊之物流出,女性有阴部瘙痒,带下量多,小腹疼痛,患者多伴有口苦口粘,脘腹胀满等症状,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这是由于湿热毒邪侵犯下焦,膀胱气化不利,不能分清泌浊所致。治疗宜清热利湿,解毒化浊。常用方药如下:石菖蒲20g、车前子10g、黄柏10g、白术10g、丹参30g、莲子心10g、败酱草30g、忍冬藤30g、土茯苓30g、生甘草10g。如疼痛明显者,可加入白花蛇舌草30g,马鞭草30g;如分泌物多时,可加入木通10g,泽泻1。0g。本方既有清热除湿的车前子

中医治尿道炎的小偏方

1、气血瘀阻型 患者症见小便淋漓不畅,或尿道口有秽浊之物流出,或带下异常,小腹胀痛,舌暗,苔白,脉弦细。这是由于久病入络,或由于湿热之邪阻滞经脉,气血瘀阻所致。 治疗宜行气活血,化浊止痛。 常用药物为膈下逐瘀汤加减:当归10g 川芎10g 赤芍10g 桃仁10g 枳实10g 元胡10g 五灵脂10g 乌药10g 香附10g 牛膝10g 土茯苓30g 滑石20g 生甘草10g。如尿痛明显者,可加入白花蛇舌草30g,淡竹叶10g。本方当归、川芎、赤芍、桃仁、五灵脂均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枳实、元胡、乌药、香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