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承泣针刺时是闭眼还是睁眼 针刺承泣的注意事项

承泣针刺时是闭眼还是睁眼 针刺承泣的注意事项

1.从眶下缘中点到眶下管,沟移行处距离平均为10mm,眶下沟的平均长度为16mm,因此当进针深度超过10mm(0.4寸)时,若针尖贴近眶下壁,既有刺入眶下沟,刺破眶下动,静脉,导致严重出血的危险,因此深刺时针尖不可贴近眶下壁,要略朝眶尖方向。

2.本穴进针时靠近眶下缘,一般不致刺中眼球,若进针时未按压眼球,或进针部位过于贴近眼球,则有可能发生此种意外。眼球壁外层巩膜十分坚韧,刺中表层即有滞针感,只要进针不过快,不致刺穿。但应重视的是,在最易刺中的眼球左右横径最大处,也是巩膜最薄的部位,仅有0.3-0.5mm,临床上若有刺中眼球时,应及时转科治疗。

3.承泣深刺不应超过1.5寸。眼动脉伴随视神经经视神经孔入眶腔,初位于视神经外侧略偏下,以后转至视神经上方,故深刺承泣时以损伤眼动脉。

4.承泣穴下皮肤肌肉浅薄,神经血管丰富,又有眼球,故艾灸不利于病情,且可能会损伤眼球,影响视力或加重眼病,故本穴禁灸。

承泣针刺时是闭眼还是睁眼 承泣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极薄,有来自三叉神经第2支(上颌神经的分支眶下神经)分支。

2.皮下组织:内有上述皮神经和面神经颧支的分布。血管较丰富,动脉为来自上颌动脉的眶下动脉的分支,静脉则经眶下静脉汇入眼下静脉。

3.眼轮匝肌:位于上,下眼睑皮下,属于表情肌,其作用主要为关闭眼裂。此肌受面神经的颞支及颧支支配。

4.眶脂体:由填充于眶内器官如眼球,眼肌与眶骨脂之间的脂肪组织 构成,其作用宛如眼球的弹性软垫,有缓冲作用。针刺入此层有空松感。

5.下斜肌:由动眼神经的下支支配。

6.下直肌:神经支配同下斜肌。

先天性弱视的按摩方法

一、病人仰卧,医者站患儿头前(跟咱们做护理时一样哈)。

二、双手中指指腹分别依次压迫晴明穴、攒竹穴、鱼腰穴、太阳穴、承泣穴、四白穴,每个穴位压迫1分钟。再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摩36次,再逆时针方向旋转按摩36次。

三、再推拿上下眼脸各36次,再双手拇指指腹推拿眼周围,由内侧向外推拿按摩。

要求:双指推拿按摩时用力要均匀、柔和,用力要适当,缓慢,不能疼痛。

指压按摩晴明穴、攒竹穴(眉头内侧凹陷处)、鱼腰穴(眉毛中间)、太阳穴、承泣穴(眼正视位于瞳孔直下,眼眶下缘)、四白穴(承泣穴下一寸,凹陷处)。 方法:一、病人仰卧,医者站患儿头前(跟咱们做护理时一样哈)。

二、双手中指指腹分别依次压迫晴明穴、攒竹穴、鱼腰穴、太阳穴、承泣穴、四白穴,每个穴位压迫1分钟。再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摩36次,再逆时针方向旋转按摩36次。

三、再推拿上下眼脸各36次,再双手拇指指腹推拿眼周围,由内侧向外推拿按摩。

针灸治疗近视眼的方法详解

方法:体针

取穴:常用穴、承泣。

操作:二穴任选一个,双侧均针。翳明穴,进针1寸,待有酸胀发麻等针感时,略作提插捻转,留针10~15min。每隔5min,轻刺激1次。承泣穴,选用30号1.5寸毫针,以30°角向睛明方向斜刺,至眼区周围有酸胀感或流泪时,轻轻捻转3~5次,留针10~15min。上穴均每日1次,5次为1疗程。

效果:运用针灸不仅可以保持正常视力,而且还有增进视力的作用。如用翳风穴防治233例,未见有视力减退,视力改善者达88.6%~91.9%。用承泣防治1100例,有效率也在89.5%。

注意事项:

(1)预防的对象是未出现视力减退,或已有轻度视力减退(视力不足1.0者)(下同。)

(2)承泣操作时,注意不可刺破血管,以免出现眼周瘀血。一旦发生,应先冷敷,再行热敷。

怎么按摩对眼睛好 按承泣穴

1.以双手中指指端分置于霜承泣穴处,按下时吸气,呼气时还原,重复5-7次。

2.双中指指端有节奏的敲双承泣穴,重复16次。

3.双手中指指端揉双承泣穴,顺时针,逆时针方向各8次。

此法能明目,并有消除下眼睑部的皱纹之功效。

针刺承泣穴怎么操作

承泣针刺方法

取穴法:坐位,眶下元中点下方1分处。

简易取法:瞳孔直下,当眼睑缘与眶下缘之间。

进针方向:从前向后与额状面成90°。

进针深度:直刺,嘱病人眼朝上看,或施针者以左手拇指向上轻推眼球,眼眶下缘缓缓刺入,宜浅刺0.3-0.5寸,不宜提插;若深刺时,针尖应略改变方向,略朝内后上方,即朝眶尖方向,不可紧贴眶下壁刺入,针刺可达1-1.5寸;或刺入眼睑皮下后,朝内眦方向眼皮横刺(适用于眼轮匝肌痉挛)。

感觉及放射方向:酸在附近。

作用主治

承泣穴位胃经起始穴,又是任脉,阳跷,足阳明等三经交会穴,该穴可以疏风清火,祛邪明目,多用于治疗近视,远视,散光,青光眼,夜盲症,色盲症,睑缘炎,结膜炎,角膜炎,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眶下神经痛,面肌痉挛,面神经麻痹等症的治疗。

注意事项

1.从眶下缘中点到眶下管,沟移行处距离平均为10mm,眶下沟的平均长度为16mm,因此当进针深度超过10mm(0.4寸)时,若针尖贴近眶下壁,既有刺入眶下沟,刺破眶下动,静脉,导致严重出血的危险,因此深刺时针尖不可贴近眶下壁,要略朝眶尖方向。

2. 本穴进针时靠近眶下缘,一般不致刺中眼球,若进针时未按压眼球,或进针部位过于贴近眼球,则有可能发生此种意外。眼球壁外层巩膜十分坚韧,刺中表层即有滞针感,只要进针不过快,不致刺穿。但应重视的是,在最易刺中的眼球左右横径最大处,也是巩膜最薄的部位,仅有0.3-0.5mm,临床上若有刺中眼球时,应及时转科治疗。

3.承泣深刺不应超过1.5寸。眼动脉伴随视神经经视神经孔入眶腔,初位于视神经外侧略偏下,以后转至视神经上方,故深刺承泣时以损伤眼动脉。

4.承泣穴下皮肤肌肉浅薄,神经血管丰富,又有眼球,故艾灸不利于病情,且可能会损伤眼球,影响视力或加重眼病,故本穴禁灸。

承泣针刺方法 针刺承泣的作用主治

承泣穴位胃经起始穴,又是任脉,阳跷,足阳明等三经交会穴,该穴可以疏风清火,祛邪明目,多用于治疗近视,远视,散光,青光眼,夜盲症,色盲症,睑缘炎,结膜炎,角膜炎,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眶下神经痛,面肌痉挛,面神经麻痹等症的治疗。

针灸如何治疗麦粒肿

外感风热型麦粒肿:患者兼有恶寒、发热、头痛、苔薄白、脉浮。针灸取穴:攒竹、鱼腰、太阳、丝竹空、行间。恶寒发热加外关;头痛加风池。方法:眼区各穴毫针刺或点刺出血。

脾胃薀热型麦粒肿:患者兼见口臭、口干、心烦、苔黄腻、脉数。针灸取穴:承泣、四白、瞳子髎、合谷、三阴交。方法:同外感风热型。也可同时加刺阿是穴。方法:在红肿处酒精消毒后,用0.5—1.0寸毫针,斜向刺进红肿处2—5毫米(视肿物大小,大者深刺,小者浅刺),不捻转,留针刺10—15分钟。

耳穴疗法:取穴:眼,肝,耳尖,神门,肾,皮质下,心。方法:耳尖放血,余穴贴压王不留籽。贴压时耳部常规消毒,按摩耳部发红为好,贴压完毕按压2—3次。

梅花针疗法:取穴:麦粒肿在上眼睑,叩打上睑与眉毛间;在下睑者,叩打下睑与承泣,球后之间。用梅花针叩击以局部出现灼热感或红晕为度。

点刺疗法:取穴:在第1—2胸椎至腋后线上找阳性反应点。婴幼儿如无反应点时,取第3—5胸椎刺突外两横指处。方法:用圆利针点刺,小儿用28号毫针即可,使出血2—3滴。

针刺治疗假性近视

采用此法治疗时,患者需取仰卧姿势并闭眼放松,针刺的部位为攒竹、承泣、太阳、合谷、足三里、光明等穴位。针刺时,采用75%乙醇常规消毒穴位局部皮肤,选用0.30mm×25mm一次性针灸针,斜刺或平刺0.3-0.5寸,后接电子脉冲治疗仪,留针25分钟。此法所刺穴位在中医经络理论中被称为“目系”,分布在头顶、颈项甚至手腕、腿部,虽离眼部有一定距离,但通过舒通所属经脉的气血,可迅速起效,具有痛苦小的特点。能调节视神经、舒缓睫状肌,减轻视疲劳,提高远视力。

承泣针刺方法 承泣针刺时是闭眼还是睁眼

承泣针刺时可以闭眼亦可睁眼,施针时,用左手拇指向上轻推眼球,紧靠眼眶缘缓慢进针,如果觉得闭眼转睛不便,睁开眼睛是可以的。在针刺承泣时还是有一些注意事项要重视起来。

针灸治疗近视眼的方法详解

针灸治疗近视眼有着实际的意义,朋友们可以通过专业认人士来进行操作。同时,在选择针灸治疗近视眼时,一定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避免意外情况的出现。

方法:体针

取穴:常用穴、承泣。

操作:二穴任选一个,双侧均针。翳明穴,进针1寸,待有酸胀发麻等针感时,略作提插捻转,留针10~15min。每隔5min,轻刺激1次。承泣穴,选用30号1.5寸毫针,以30°角向睛明方向斜刺,至眼区周围有酸胀感或流泪时,轻轻捻转3~5次,留针10~15min。上穴均每日1次,5次为1疗程。

效果:运用针灸不仅可以保持正常视力,而且还有增进视力的作用。如用翳风穴防治233例,未见有视力减退,视力改善者达88.6%~91.9%。用承泣防治1100例,有效率也在89.5%。

注意事项:

(1)预防的对象是未出现视力减退,或已有轻度视力减退(视力不足1.0者)(下同。)

(2)承泣操作时,注意不可刺破血管,以免出现眼周瘀血。一旦发生,应先冷敷,再行热敷。

温馨提示:以上和大家介绍的是针灸治疗近视眼的方法、操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希望近视眼的人要注意了,一定要重视自己的眼睛,如果选择针灸的方法就要坚持,不要半途而废,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平时多保护一下自己的眼睛,不要让它有什么受伤的地方。

按摩四大穴消除眼部问题

按摩承泣穴 消除眼周黑色素沉淀

电脑、光线的刺激,加上经常熬夜,导致眼周肌肤黑色素沉淀严重。按摩承泣穴,可以活血化淤,促进黑色素分子之间相互撞击,并迅速代谢出体外。

按摩方法:食指用按揉方式按摩下眼睑,因在瞳孔的正下方,眼球与眼眶下缘之间,便是承泣穴位置,按摩此处30次。

按摩太阳穴 消眼袋

眼袋,说明眼周肌肤松弛,肌肤代谢出现问题。按摩太阳穴,可以促进肌肤新陈代谢。

按摩方法:双目轻闭,双手大拇指按太阳穴,反复10次,每次停留3-5秒钟。

慢性鼻炎患者要怎么治疗

1、揉素:右手的掌心按在患者鼻尖即素穴之上,顺着逆时针方向揉50下,再用左手的掌心按住素穴沿顺时针方向揉50下。

2、搓鼻旁:双手合十,将大鱼际近端放在鼻梁根的上端两侧,沿印堂到嘴唇往返推搓50下。

3、啄承泣、四白穴:双手的中指指端,快速点按承泣穴(眼球正下眼眶的下缘)、四白穴(目下1寸,承泣穴之下)各50下。

4、揉印堂:右手中指指腹按在患者的印堂穴上,食指端按患者右侧的攒竹穴(眉毛内侧端),无名指端按患者左侧的攒竹穴,三跟手指同时按逆时针方向按揉,揉100下。

承泣针刺方法

取穴法:坐位,眶下元中点下方1分处。

简易取法:瞳孔直下,当眼睑缘与眶下缘之间。

进针方向:从前向后与额状面成90°。

进针深度:直刺,嘱病人眼朝上看,或施针者以左手拇指向上轻推眼球,眼眶下缘缓缓刺入,宜浅刺0.3-0.5寸,不宜提插;若深刺时,针尖应略改变方向,略朝内后上方,即朝眶尖方向,不可紧贴眶下壁刺入,针刺可达1-1.5寸;或刺入眼睑皮下后,朝内眦方向眼皮横刺(适用于眼轮匝肌痉挛)。

感觉及放射方向:酸在附近。

相关推荐

承山针刺方法和注意事项?承山针刺图解 针刺承山注意事项

1.承山忌重刺激,以防伤及神经,本穴深部为胫神经,如手法过重刺伤神经,可沿胫神经分布路线出现灼痛,麻木, 运动障碍等。 2.忌提插刺激过大,本穴穴下有胫后动,静脉,故提插幅度不宜过大,以免伤及动脉,造成血肿。

阳白针刺错误副作用 阳白常用配伍疗法

1.配风池,头维,太阳,合谷,针刺泻法,疏风清热, 治疗风热头痛。 2.配太阳,合谷,少商,睛明,上星,针刺泻法,疏风清热,治疗风热目赤痛。 3.配太阳,睛明,太冲,侠溪,行间,针刺泻法,清泻肝胆,治疗肝胆火盛目赤痛。 4.配太阳,丝竹空,瞳子髎,风池,针刺泻法,疏风清热,治疗少阳风热之目外眦痛。 5.配肝俞,肾俞,风池,睛明,针刺补法,滋阴养肝,治疗肝阴不足之目干涩痛。 6.配鱼腰,睛明,太阳,丝竹空,承泣针刺平补平泻法,祛风通络,治疗风邪入中之眼睑瞤动。 7.配头维,丝竹空,攒竹,地仓,颊车,合谷,

鼻炎怎么按摩可以缓解 按摩治疗鼻炎的穴位有哪些

揉印堂穴:用右手中指指腹按于印堂穴,用食指端按于右侧攒竹穴,无名指端按住左侧攒竹穴,同沿逆针方向按揉100下。 揉素穴:鼻尖有个素穴,用右手掌心按在鼻尖上,逆针方向揉50下,再用左手掌心按鼻尖顺针揉50下。 点揉迎香穴:用双手食指端的侧面同按住鼻梁双侧的迎香穴,点按各50下。 揉承泣,四白穴:用双手中指端,以雀啄眼球直下眼眶下缘的承泣穴和目下一寸出的四白穴各50下。

眼睛下面穴位的保健

经常揉一揉承泣穴,会使气血旺盛,能够供应眼睛足够的血液。而目得血能视,它有了血才能看东西。经常揉这个穴位,可预防近视眼,缓解眼部疲劳。?能配上四白穴一起按摩,则效果更好。 脾胃与眼睛在经络上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目为肝之窍,肝受血而能视,而肝血禀受于脾胃。脾胃所化生的气血,散精于肝,通过经脉上荣于目,眼睛因为得到这些营养而变得明亮。由此可见,我们的眼睛之所以能看东西,除了与肝有关外,还与脾胃有关。我在临床上也有过从脾治疗眼病的实例。 无论因为脾胃失调所致的眼病,还其他原因引起的眼病,或日常对眼的保养,

怎样按摩可以消除鱼尾纹呢

外眦按摩 1、以双手拇指指端罗纹面分别置于两侧童子聊,按下吸气,呼气还原。以有酸胀感为佳,重复5—7次。 2、以双手中指指端罗纹面揉两童子聊,按顺,逆针方向各8次。 3、以双手中指指端有节奏地敲两童子聊,重复16次。 眼睑按摩 1、以双手中指指端罗纹面分置于双承泣处,按下吸气,呼气还原。重复5—7次。 2、以双手中指指端有节奏的敲双承泣,重复16次。 3、以双手中指指端罗纹面揉双承泣,按顺、逆针方向各8次。 眼周按摩 1、按眼眶:以双手中指指端罗纹面分置于两眼眶的鼻侧。按下吸气,呼气还原;

眼皮跳怎么办 承泣

位置:面部,瞳孔直下,眼球与眼眶下缘之间。 按摩方法:食指指腹置于承泣穴,顺针打小圈5次,逆针打小圈5次。从夫动作3-5次。 主治:眼睛充血、目赤肿痛、夜盲症、眼脸跳动、口眼斜歪等眼部疾病。

承山针刺方法和注意事项?承山针刺图解 承山针刺方法

取穴法:伏位,小腿后面正中线。腓肠肌肌腹最突点 下缘。 简易取法: 1.腘横纹中点至外踝尖平齐处连线的中点本穴。 2.直立,足尖着地,足跟用力上提,小腿后正中,肌肉紧张而出现“人”字形,“人”字尖下凹陷处即本穴。 进针方向:从屈侧面向伸侧面与小腿曲面成90°。 进针深度:直刺,深1-2.5寸,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5-15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局部可有酸胀感,有扩散至腘窝;深刺,有麻电感向足底放射。

小孩推拿承泪穴在哪

1、小孩推拿承泪穴在哪里 承泣穴位于面部,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承泣穴在眶下缘上方,眼轮匝肌中,深层眶内有眼球下直肌,下斜肌;有眶下动、静脉分支,眼动、静脉的分支。承泣穴道疗法中治疗眼疾非常重要的穴道之一。 在眶下缘上方,眼轮匝肌中,深层眶内有眼球下直肌,下斜肌;有眶下动、静脉分支,眼动、静脉的分支;布有眶下神经分支及动眼神经下支的肌支,面神经分支。 小孩推拿承泪穴在哪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眼轮匝肌、下睑板肌、下斜肌、下直肌。皮肤由上颌神经的眶下神经分布。针穿皮肤、皮下组织以后,可经下睑板肌

按摩治疗鼻子不通气都按哪个穴位

鼻子不通气按摩穴位1:点迎香 用双手食指端的侧面,同按于双侧迎香穴,并点按各50下。 鼻子不通气按摩穴位2:推搓面部 先将双手对搓,直到手心发热,然后用双手指推搓面部,包括鼻、额、颊。推搓面部,可促进面部血液流通,缓解鼻子不通气症状。 鼻子不通气按摩穴位3:按素穴 用右手掌心(劳宫穴),按在鼻尖上(素穴),逆针方向揉50下,再用左手掌心按鼻尖顺针方向揉50下。 鼻子不通气按摩穴位4:啄承泣、四白穴 用双手中指端,以雀啄承泣穴(眼球直下眼眶下缘)四白穴(目下1寸,承泣穴下)各50下。 鼻子不通气按摩穴

近视的中医治疗方法

刺灸法 治则 滋补肝肾,益气明目 处方 睛明 攒竹 承泣 光明 风池 肝俞 肾俞 方义 睛明、攒竹、承泣为治疗眼疾常用穴,有清肝明目作用;风池为手足少阳与阳维脉之交会穴,有通经活络、养肝明目之功,肝俞、肾俞配光明可调补肝肾,益气明目。 随证配穴 脾胃虚弱—四白、足三里、三阴交。 操作 毫针刺,平补平泻,肝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可施补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一疗程。 耳针法 选穴 眼 肝 脾 肾 心 方法 毫针刺,每次2~3穴,每次留针30~60min,间歇运针;或用揿针埋藏或王不留行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