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第一次检查眼压左26右23,用药后左17右14

第一次检查眼压左26右23,用药后左17右14

你的情况不好说的,一般偏高几个不一定是的,建议你眼底检查确定。

青光眼多久检查一次

青光眼病人需经常到医院看病,取药,测量眼压,以观察疾病有无发展,视功能损害的程度,用药后眼压是否稳定等。但究竟应该多长时间复查一次好呢?这要根据青光眼的类型,滴药后眼压控制的情况,以及视野、视神经损害的程度综合分析,制定出一个合理的治疗和检查方案。

就一般而言,对一些生活节奏控制较好,点眼药规律,眼压始终维持在正常水平的青光眼病人,可以每1~2个月到医院测量1次眼压,6个月复查1次视野及检查眼底,有条件时最好每年行眼底照相1次,以观察视乳头及生理凹陷的变化。

对一些生活节奏和情绪控制不好,眼压不稳定,用药后眼压时高时低,偶尔在劳累或睡眠不足后有虹视者,应每两周左右复查1次眼压,每月检查眼底1次,必要时适当增加滴药次数。另外,复查中如发现眼压始终在正常值的高限上或轻度眼压升高,病人自觉视野进行性缩小,视力减退,应当缩短复查间隔时间,或及时考虑手术治疗。

总之,青光眼病人复查的间隔时间应根据每个人的眼压、眼底、视野受损的情况灵活掌握,以免耽误甚至失去治疗时机。

患青光眼怎么检查才能确诊呢

青光眼都有哪些检查项目?

测视力。“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视力。”医生指出,很多人都会忽略测视力,但这却是患者前往医院就诊的最终落脚点。

测量眼压。所有的眼科病人第一次就诊时都应测量眼压,眼压对于诊断青光眼有重要参考价值。

在诊室内完成的检查,如眼底镜检查、房角镜检查等。医生通过眼底镜检查观察患者视盘的情况,可了解到是否有青光眼的视神经损害。而房角镜检查则是区分开角型及闭角型青光眼的重要检查方法。

视野检查。视野检查用以评价视神经功能的重要检查,是诊断和监测青光眼具有重要价值。

其他检查:超生生物显微镜检查、眼科A/B超检查、光相干断层扫描DCT/视网膜体层摄、眼部照相检查等。

在检查前患者需要做哪些准备?

1.清楚流程。“很多患者来医院就诊,由于不清楚流程,会浪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专家就此为患者总结了一条就诊导图,以帮助患者更好更快的完成青光眼的检查诊断:挂号测视力报到(测眼压)就诊(眼底镜、房角镜等检查)开检查单(预约时间和地点)。

2.谨遵青光眼专科的检查原则预约的检查准时做、重复的检查按时做、主观的检查耐心做、特殊的检查遵嘱做、非接触检查优先做、迟到不适不勉强做。“求准不求快,结果随身带,报销交发票,病历要留好”。

青光眼的诊断步骤

青光眼的诊断步骤

对可疑患者,首先应测量眼压。眼压大于3.20kPa24mmHg为病理性高眼压,但一次眼压偏高不能诊断青光眼,而一次眼压正常也不能排除青光眼。因为眼压在一日内呈周期性波动。日眼压波动大于1.07kPa8mmHg为病理性眼压。正常人双眼眼压接近,如双眼压差大于0.67kPa5mmHg也为病理性眼压。

应检查眼底,观察视盘改变,青光眼的视盘改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常表现为病理性陷凹,目前普遍采用陷凹与视盘直径的比值C/D表示陷凹大小。C/D大于0.6或双眼C/D差大于0.2为异常;视盘沿变薄,常伴有视盘沿的宽窄不均和切迹,表示视盘沿视神经纤维数量减少。

视盘血管改变,表现为视盘边缘出血,血管架空,视盘血管鼻侧移位和视网膜中央动脉搏动。此外,眼底检查可观察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由于它可出现在视野缺损前,被认为是青光眼早期诊断指征之一。

孕前视力检查都检查些什么

眼睛的体积虽然不大,可是眼睛包含着很多内部结构,例如眼睑、泪器、眼窝的情况,所以,孕前的视力检查也需要通过多方面去详细检查。

1、眼肌检查。检查眼球转动的情况,检查眼球是否有斜视、复视,以及眼球偏斜的角度等。

2、裂灯检查。“裂灯生物显微镜”是一种特殊丁器,它以细灯光对焦在眼组织上,而经由生物显微镜的检查,来观看眼组织的情况。裂灯可检查结膜、角膜、水晶体、瞳孔、玻璃体的情况。角膜白斑、角膜破皮、角膜炎、白内障、结膜或角膜异物,靠此项检查才能精确。

?3、眼压检查。眼压检查要靠眼压计。眼压计有很多种,一般用的是“压平式”眼压计,或“压凹式”眼压计。使用前,先点麻药在眼角膜上,再以眼压计接触眼角膜测出眼压。据悉,正常眼压是十到二十。

?4、二毫米汞柱。另有一种“气压式”眼压计,不直接触碰到眼角膜,检查时会感觉有一股“气”,压到眼角膜。

?5、瞳孔检查。正常的“瞳孔”对光会有反应。当强光照射时,瞳孔会收缩:光线昏暗时,瞳孔会散大。不正常的瞳孔反应表示眼部、脑神经、或大脑有病症。

?6、眼底检查。以“眼底镜”经由瞳孔来检查视网膜的情况。眼底镜有“直接眼底镜”及“间接眼底镜”两种。

男性孕前之视力检查

眼科最常规的检查包括眼睑、泪器、眼窝的情况。检查眼睑有无内翻、外翻、倒睫毛、闭合不全、眼睑下垂、眼睑瘤等。检查泪器是否有泪水太多或太少、泪囊炎等。眼窝检查则著重於是否有突眼、眼窝畸形等。

1、眼肌检查检查眼球转动的情况,检查眼球是否有斜视、复视,以及眼球偏斜的角度等。

2、裂灯检查“裂灯生物显微镜”是一种特殊丁器,它以细灯光对焦在眼组织上,而经由生物显微镜的检查,来观看眼组织的情况。裂灯可检查结膜、角膜、水晶体、瞳孔、玻璃体的情况。角膜白斑、角膜破皮、角膜炎、白内障、结膜或角膜异物,靠此项检查才能精确。

3、眼压检查眼压检查要靠眼压计。眼压计有很多种,一般用的是“压平式”眼压计,或“压凹式”眼压计。使用前,先点麻药在眼角膜上,再以眼压计接触眼角膜测出眼压。正常眼压是十到二十

4、二毫米汞柱。另有一种“气压式”眼压计,不直接触碰到眼角膜,检查时会感觉有一股“气”,压到眼角膜。

5、瞳孔检查正常的“瞳孔”对光会有反应。当强光照射时,瞳孔会收缩:光线昏暗时,瞳孔会散大。不正常的瞳孔反应表示眼部、脑神经、或大脑有病症。

6、眼底检查以“眼底镜”经由瞳孔来检查视网膜的情况。眼底镜有“直接眼底镜”及“间接眼底镜”两种。

预防眼底疾病的方法有哪些

1、儿童及青壮年最好半年做一次眼底检查,而老年以及“三高”人群三个月就需要检查一次,是预防眼底疾病的重要方面。老年在检测眼底前,最好先做眼压测试,因为全面细致地检查眼底,有时还需要散瞳,而眼压高、有青光眼倾向的老年是不能散瞳的。

2、眼底检查不仅是检查眼睛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和视神经疾病的重要方法,更是许多全身性疾病监测的“窗口”。这是很好的预防眼底疾病的方法。

3、预防眼底疾病还要尽量少用或不用糖类点心、甜饮料、油炸食品等高热能食品,少吃酱菜等盐腌制食品,少吃动物油脂,尽量选用植物油,多吃蔬菜,尤其是深色蔬菜、胡萝卜,适当增加海产品的摄入,如海带、紫菜、海鱼等。

4、眼底疾病的预防首先要重视一些相关全身性原发病的治疗和控制;

5、对眼底疾病易患人群进行筛查,即便没有出现明显症状,也应该定期到专科医院检查视力及眼底,争取早期发现异常;

如何才能正确诊断青光眼疾病

对可疑患者,首先应测量眼压。眼压大于3.20kPa(24mmHg)为病理性高眼压,但一次眼压偏高不能诊断青光眼,而一次眼压正常也不能排除青光眼。因为眼压在一日内呈周期性波动。日眼压波动大于1.07kPa(8mmHg)为病理性眼压。正常人双眼眼压接近,如双眼压差大于0.67kPa(5mmHg)也为病理性眼压。

其次应检查眼底,观察视盘改变,青光眼的视盘改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常表现为病理性陷凹,目前普遍采用陷凹与视盘直径的比值(C/D)表示陷凹大小。

视野检查对青光眼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因为它代表了视神经的损伤。临床常见视野缺损类型有:视阈值普遍降低、弓形缺损、鼻侧阶梯、垂直阶梯、颞侧扇形缺损、中心及颞侧岛状视野。

通过上述检查,我们可以诊断青光眼,但在开始治疗前还应确定青光眼的类型。首先检查前房角,房角开放者为开角型青光眼,反之则为闭角型青光眼。通过房角检查,青光眼分类诊断仍有困难时,可查房水流畅系数(C值)。C值小于0.1为病理性,压畅比(Po/C)大于150为病理性,主要见于开角型青光眼。但需注意,闭角型青光眼反复发作后C值及压畅比也可异常。另外我们对一些疑似青光眼可选一些激发试验,以辅助诊断。

相关推荐

第一次孕检前要做哪些准备

第一次检查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第一次检查前你要了解自己的直系亲属及爱人家族人员的健康情况。如果有可能一定要他和你一起检查,特别是第一次,他应该回答既往健康状况,有无遗传病家族史,同时他也可以咨询、了解与怀孕相关的许多问题,在整个孕期给予你最好的理解和帮助,同时分享怀孕所带来的快乐。 第一次检查时间应从确诊早孕时开始。 医生一般要做双合诊检查了解子宫大小与孕周是否相符,作为预测预产期的依据,对月经不规律者尤为重要。月经规律,但子宫大小与停经月份不符,则应进一步检查明确原因,必要时给予治疗。同时医生将给你测量

​晚期青光眼的检查

青光眼视野检查的目的在于两方面,即检测有无视神经损害和监测病情进展情况。检测有无视野缺损,判断有无视神经损害。青光眼的诊断不完全决定于眼压,单纯眼压高而没有视盘损害及相应视野缺损,只能诊断为高眼压症。相反,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眼压正常,仅有视盘改变和视野缺损。因此视野缺损是诊断青光眼的主要指标之一,这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尤为重要。临床上高眼压症患者可不治疗,定期随访眼底及视野,一旦出现早期视盘损害及视野改变,即予治疗。 通过视野检查,监测病情进展。抗青光眼治疗是否有效,不能仅凭眼压,而应检查视盘损害及视野缺

眼部检测最好每年一次

1.有青光眼、白内障家族史的人一旦超过30岁,就要每年做一次眼底检查,超过40岁,而且有一些先兆症状的话,3个月就要做一次检查。 2.对于三高人群,体检时最好加查一下眼底。杨进献建议,糖尿病在初期就应该检查,主要检查眼底,做视网膜造影。初期做的话可以与后期有一个更好的比对,能更容易发现病的进展,可以及早预防。最好半年到医院检查一次眼部,眼睛的发病主要分六期,刚开始一期、二期可以不用治疗,但到三期就必须治疗了。 3.普通中青年人如果以前没有做过眼科检查,最好做一次全面的检查,包括视力、眼压、眼底,最好再做一

先天性青光眼的症状有什么

先天性青光眼包括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和伴随先天异常的发育性青光眼两种。 对3岁以前发病的患儿,早期没有特定表现,仅可能有羞明、溢泪和眼睑痉挛,容易和角膜炎、倒睫和膜性鼻泪管闭塞混淆,实际上这些症状是角膜上皮水肿引起的刺激症状。因此,对这些患儿不能随便放过,应仔细检查角膜,高度怀疑时在全麻下测眼压,婴幼儿眼压高于2.67kpa(20mmhg)时,应怀疑先天性青光眼。 病程致中晚期,突出的表现是大角膜,横径大于12mm,角膜水肿,角膜条纹,角巩膜缘延长加宽可达5mm,巩膜变薄呈兰色;全面检查眼部还可发现前房深、

孕期检查的最佳时间

妈妈去医院首次检查是非常重要的,去医院检查会告知妈妈孕期检查的最佳时间。为了防止婴儿的畸形,孕期检查非常的重要。 1、第一次产前检查的最佳时间: 在被诊断为怀孕后,怀孕约12周,准妈妈们将前往医院进行第一次产前检查。 首先,产前检查应对孕妇进行全面的体检,详细询问孕妇和配偶的病史,个人史和家族史。 2、第一次产前检查后,通常在周围进行第二次检查。 28周前,每四周进行一次检查,28周后每两周检查一次,36周后每周检查一次。

正确诊断青光眼的方法具体是什么

对可疑患者,首先应测量眼压眼压大于3.20kPa(24mmHg)为病理性高眼压,但一次眼压偏高不能诊断青光眼,而一次眼压正常也不能排除青光眼。因为眼压在一日内呈周期性波动。日眼压波动大于1.07kPa(8mmHg)为病理性眼压。正常人双眼眼压接近,如双眼压差大于0.67kPa(5mmHg)也为病理性眼压。 其次应检查眼底,观察视盘改变,青光眼的视盘改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常表现为病理性陷凹,目前普遍采用陷凹与视盘直径的比值(C/D)表示陷凹大小。C/D大于0.6或双眼C/D差大于0.2为

孕妇第一次检查都有哪些项目呢

宫颈刮片检查:由于孕期血容量增加,血供丰富,如果宫颈发生肿瘤,及时治疗可以提高生存率。所以此项检查主要是了解宫颈表皮细胞的形态,排除宫颈肿瘤的发生。当然,宫颈刮片检查是较初级检查方法,产生疑点时可以进一步做阴道镜检查或宫颈活检病理切片明确诊断。 超声检查:停经40天和60天分别作超声检查,了解胚囊种植部位和胚芽发育情况。怀孕4个月后产科登记检查,按照产科要求进行超声随访。 白带检查:了解阴道内是否有滴虫、霉菌存在,必要时还要进行衣原体、支原体、淋球菌检查。若存在以上微生物,容易引起上行性感染,影响胚胎发育

近视手术术后影响孕妇分娩吗

近视眼激光手术对分娩并没有什么影响,考虑到近视眼手术后要用药的原因,眼科专家建议在停药一个月以后再准备怀孕;产后如果没有哺乳的女性,身体情况恢复得比较好,一个月以后也可以做。但是产后哺乳的女性不建议做,最好等哺乳结束后再到医院检查。 至于分娩时眼压升高,角膜是否能承受的问题。正常人的眼压范围是1。47~2。79Kpa(11~21mmHg),为什么这是个范围?是因为眼压不是绝对不变的,在我们日常活动中它会有波动,比如:搬运重物、提过重的物品、长时间步行、骑自行车等剧烈运动时都会升高,甚至在体位改变时也会有变

青光眼的早期症状 让眼睛适时休息保有好视力

根据研究证实,像黄耆、决明子等中药材,都能有效达到降眼压效果;但是预防胜于治疗,最重要还是从生活习惯做起,平时让眼睛充分休息外,也要定时量眼压检查眼睛等,且可多吃抗氧化食物(例如新鲜蔬果和菇类等),才能确保视力不受伤害。

多长时间做一次产检

1、多长时间做一次产检 在怀胎十月的过程中,孕妈妈需要做9-13次产检,在不同的怀孕时期,做产检的目的不一样,产检项目和产检时间也有所不同,怀孕后多久做产检?孕期产检时间安排如下:在怀孕3个月内做第一次产前检查,以后每隔1-2月检查一次,怀孕6-7月,每月到医院做一次检查,怀孕8个月后,每两周都要做一次检查,怀孕最后一个月应该每周做一次检查。 2、产检的检查项目 2.1、12周内早孕建册:血常规、尿常规、妇科检查、梅毒筛查。 2.2、16-18周第一次初查:产科检查、血型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白带、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