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糖尿病病人怎么控糖

糖尿病病人怎么控糖

1、甩掉孤独

单身女性患糖尿病的风险,是已婚、有孩子者的2.5倍。

2、少吃快餐

研究发现每周吃快餐超过2次的人,体重至少长了6公斤。

3、睡够觉

研究发现每晚睡不够6小时的人,血糖控制得最差。睡够8小时,则风险减半。

4、每天一杯茶

茶、咖啡等饮品含咖啡因,它能提高新陈代谢,还有助于机体抗氧化能力,帮助细胞吸收糖分。

5、每周运动4小时

一项调查发现,运动能激发胰岛细胞的活性。每周运动4小时,或每天运动35分钟的人,即使体重没有变化,其患糖尿病的风险也会下降80%。

6、定期体检

糖尿病前期多数没有明显症状,但血糖略有升高。定期体检能帮忙尽早发现异常,积极应对。45岁以下,有超重、糖尿病家族史、高脂血症、高血压的人,要尽早检查。

7、减点肥

有研究显示,超重者若能减掉体重的5%,其发生糖尿病的风险能降低70%。对于一名79公斤的男性而言,大约为4公斤。采用热量计算器,了解每日饮食的热量,能明显提升减肥效果。

8、吃饭先吃菜

吃饭前先来一道醋汁拌蔬菜。研究表明,2型糖友或糖尿病前期的人在吃碳水化合物之前,喝两勺醋,餐后血糖升幅会低些。这是因为,醋能减缓淀粉酶分泌,放慢碳水化合物的消化速度。

糖尿病高血糖如何控制

1、饮食控制是基础:糖尿病本身就是糖代谢紊乱性的疾病,能量摄入要进行控制,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2、日常运动不可少:现代的医学发现,运动不但能降低血糖,还能改善胰岛功能,增加胰岛素的活性,增加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3、乐观心态很重要:不管你信不信,心情能很大程度上影响胰岛功能,现代的研究发现,开朗的心情和郁闷的心情两种情况相比,胰岛功能差别达到20%以上。

4、调整用药:有一些糖尿病患者症状比较轻,通过饮食和运动治疗就能控制住血糖了。但是当饮食、运动治疗效果不佳的时候就需要药物的帮助。

糖尿病肥胖要怎样减肥 药物、饮食、运动相互搭配帮助控制血糖

40岁以上的糖尿病病友当中,约7成有BMI过重、肥胖等问题,糖尿病患者使用某些口服降血糖药或胰岛素后,体重可能增加,患者若原本就体重过重,血糖控制就会更困难,因此糖胖病友需要「控糖、减重」双管齐下,透过药物选择,搭配饮食、运动,才能改善血糖,体重也才能获得控制。

绿茶糖尿病人能喝吗

能喝。

喝绿茶可以预防糖尿病,而且喝绿茶对糖尿病人控制血糖水平和降低并发症风险有帮助,还能控制体重。

糖尿病吃什么控制血糖

糖尿病人应该要每天均衡摄取6大类食物,包括全谷根茎类、水果、蔬菜、牛奶、蛋白质、坚果,这样才能吃进不同的营养素;此外,根据相关研究发现,有9种食物是可以帮助血糖稳定,有助糖友控糖,这9种食物分别是:山药、糙米、红薏仁、红薯叶、山苦瓜、秋葵、蒲瓜、菇类与番石榴确实能够稳定血糖。

游泳对糖尿病有好处吗 糖尿病能游泳吗

能游泳。

虽然说运动不能帮助胰岛素依赖型病人控制血糖,对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人来说,坚持游泳锻炼,能有效改善病人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而且糖尿病人游泳有以下好处。

糖尿病患者如何控制血糖

1、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

保持良好的心态对糖尿患者来说是很重要的,如今糖尿病已经越来越“大众化”,所以大家要有勇敢面对,既来之则安之,只要有足够勇气面对现实,树立必胜信心,科学施治,迎糖而上,糖尿病没有什么可怕的。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先后注册了甜蜜的家园、糖友网、怡康等糖尿病论坛,在糖友们的帮助下,学到了不少糖尿病的知识,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实践,许多患者初步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治疗之路。当然,在这之前,也痛苦过。但是痛苦是一天,快乐也是一天,在这两者之间,我选择了快乐。

2、患者应该告别坏毛病、坏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许多糖尿病病人都有过,不运动、贪吃、抽烟、酗酒、熬夜,正是由于这些坏习惯,导致疾病缠身。所以糖尿病患者应毫不犹豫地戒掉了烟、酒,适度饮食,按时作息,每天晚上10:30准时睡觉(特殊情况除外)。此外,还坚持散步、快步、练气功、打太极拳等多项有氧运动。

3、从严治嘴,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遵守饮食原则:

糖尿病人的健康第一步,就是控制饮食,如果抵挡不住美食诱惑,放开了自己的嘴巴,其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你的血糖会不断升高。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原则是:

1.主食(米、面类)一般按要求分配,如果饥饿感强烈,则多吃蔬菜。

2.主食方面经常吃一些粗粮,如玉米、荞麦、豆类。很长一段时间,我每天晚餐都要吃一小碗苦荞粑粑。副食则多以蔬菜、瓜果为主,对一些于治糖有辅助作用的食物,我会经常吃,如苦瓜、柚子皮(作菜)、番石榴、雪莲果,最近血糖比较平稳,每天吃一个苹果。

3.总量控制,弹性分配。如果患者的情况是空腹血糖正常,餐后血糖常常不听话,所以要经常采取分餐的方法,一餐分成两餐吃,然后在两餐之间(上午10:00,下午16:00),再吃一“餐”。但注意总量控制。这样既解决了饥饿的问题,又控制了血糖升高的速度。

大多数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需采用联合疗法

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病人中,所有抗高血压药物的疗效相同。然而,对大多数的病人而言,单一药物疗法不足以将血压降到理想水平。

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病人中,所有抗高血压药物的疗效相同。然而,对大多数的病人而言,单一药物疗法不足以将血压降到理想水平。

专家回顾了现有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不同疗法疗效证据的临床研究资料。他们得出结论:使用安慰剂或者其它制剂来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最好采用持续12个月或者更长的前瞻性随机研究。

研究者在文章中写道: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的“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率和总死亡率的危险加倍”,相对危险是1.73对2.77。控制血压达到理想水平130/85 mm Hg可改善病人的一般情况,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危险降低50%以上。

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钙拮抗剂在降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方面有相同的效果。然而,60%的糖尿病病人需要超过一种以上的药物方可达到130/85 mm Hg的理想血压。

结果证实,“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控制血压水平低于130/85 mm Hg可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在这些病人中,所有的抗高血压药物疗效相同,有必要采用联合疗法来降低病人的血压,并且由此可以影响病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糖尿病患者控糖

国外一项新研究发现,在预防糖尿病并发症致死方面,控制血压可能比控制血糖更重要,研究结果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研究人员对来自20个国家的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主要利用某些高血压药物和降糖药来控糖降压,以防治糖尿病并发症。

治疗后,研究人员又做了6年随访,结果发现,控制血压降低了患者并发心血管病的概率和并发症死亡率,而严格控制血糖却没显示出相关好处。以往研究表明,有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出现并发症的风险更大,通过降血压可以降低并发症风险。

虽然血糖水平长期以来被认为与糖尿病并发症有关,但本次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控压比控糖更重要。研究人员总结称,患病多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重视通过降血压治疗,降低心血管病发作概率和并发症死亡率。

相关推荐

尿病病人低血护理

1.低血概念 低血反应是血浓度低于正常的临床综合征,病因多种,最常见于尿病患者,往往是在调整血的过程中因胰岛素给药过量、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延缓正餐或忽略了加餐、较多地运动、磺脲类降药过量、酗酒等原因而引起 。 虽然低血的量化指标是血值低于2.80 mmol/L ,但有些尿病患者因血长期处于较高水平,一旦血降至正常水平(3. 60~6. 10 mmol/L)也会出现低血症状。 2.原因分析 进食太少,忘记或推迟吃饭; 过量饮酒,尤其空腹饮酒; 药物过量; 运动量过大; 肾上腺、下丘

蜂蜜吃多了会怎么样 尿病人可以吃蜂蜜吗

不建议吃。 尿病患者平时应摄入少、少脂肪、低热量、富含植物纤维的食物,忌食甜食,而蜂蜜的热量较高,而且含有丰富的果及葡萄,葡萄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在一定程度上会使血含量升高,不利于尿病制血,因此,不建议尿病人食用蜂蜜。

尿病病人怎么降

尿病护理的关键是注意血的稳定性,然而到了夏天降友们就是非常重要的了,因为夏天人们的胰岛素的分泌相对会有所增加,所以夏季有助于降,那么要怎么样做才能帮助的友们呢? 夏天人体的血水平偏低,所以建议大家要继续做好降的做事,同时降是与季节有密切的关系。一年之中,冬天血水平相对较高;而夏天则相对较低。从病理生理学分析,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夏天胰岛素分泌量较多,同时人体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也增高;二是夏天活动量较大,代谢加强,消耗较多。所以,热天需要抓住降血的最佳时机,“顺水推舟”强化治疗,以期

尿病尿病脑病

尿病脑病产生的原因 长期、大量的临床实证研究表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高胰岛素血症均从不同方面对认知功能造成不良影响。 首先,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高血。长期慢性高血可造成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使管腔狭窄,加上尿病患者脂代谢紊乱,造成血液黏稠度升高,血流缓慢,可致脑血流量减少。有研究证实.脑血流量的降低可使大脑对信息的认识、加工、整合等过程发生障碍,认知反应和处理能力下降,最终导致学习记忆功能受损。高血可加速老年性痴呆早期发病,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老年尿病患者出现痴呆的危险性比正常对照组增加2倍,其中2型

尿病人应怎样制饮食

1.减少全日总热量:使热量低于消耗,一般按每公斤理想体重20--25千卡计算。即每日应进的总热量根据病人的耐受能力分阶段递减,每阶段减500-1000千卡,速度不宜过快。最后全日热能制在1000--1400千卡比较合适。为了减少热能要禁用含脂肪高的食品,如油炸食品硬果类以及含脂肪高的肉类,少用烹调油,多采用蒸煮炖拌等少油制作方法。 2.要采用营养平衡膳食,蛋白质进量不要过低,可按每日每公斤体重1.0--1.2克供给,选用瘦肉、奶、蛋、大豆等食物以减少体组织分解,增强饱足感。 3.碳水化合物量要适当降低,

尿病腿肿怎么消除 良好地尿病

尿病腿肿,可能是由于尿病制不佳,影响了神经系统代谢,导致出现了神经病变。 正常神经组织的能量主要来源于类,当尿病制不好时,神经组织不能很好的利用类,因而营养不足,加上尿病容易并发血管硬化,使血液对神经组织供给不足,从而引起尿病神经病变。 但是经过适当治疗,神经机能还是可以恢复的。良好尿病,适当的采用饮食治疗、药物治疗、按摩治疗、针灸治疗、运动治疗等方法,对于恢复神经机能都是有所帮助的。

尿病人的饮食 尿病人食谱

用料:猪胰1个,玉米须30克,盐适量。 做法:将猪胰洗净切成条块,玉米须洗净,一同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和盐少许,先用大火煮沸,再转用小火炖煮60分钟,至猪胰熟烂,即成。饮汤吃猪胰。 功效:滋阴清热、润燥止咳。适用于肺胃阴虚所引起的尿病。 用料:猪肚1具,葱白、豆豉少许。 做法:首先将猪肚洗干净,放入开水锅中煮至猪肚将熟,加入葱白豆豉、盐调味,捞出猪肚切片,即成。空腹食用,渴则饮羹。 功效:补脾益气。适用于尿病消渴。 用料:猪脊骨500克,土茯苓80克。 做法:首先将猪脊骨洗干净并剁碎,放入锅中,加水适量

儿童尿病与成人尿病

儿童尿病与成人尿病在类型、发病机理、临床表现、治疗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区别,因此不能将两者等同起来。 成人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也就是病人胰岛能分泌胰岛素但能满足病人的需要)引起的。它起病多较缓慢,而且轻症尿病患者多无明显的症状或者仅有尿病典型症状中的1-2项。还有些尿病人以皮肤感染如疖肿或皮肤搔痒等症状为首发症状。通过定期健康检查往往能发现早期的尿病患者。成人尿病胰岛β细胞还有一定的功能和作用,因此它的治疗更强调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的作用。这两种方法无效时必须加上适当的口服降

尿病人怀孕期间如何制血 饮食调节制血

孕妈妈不仅自己需要营养,还要为宝宝生长发育提供营养,因此饮食调节对尿病孕妈妈制血尤为重要,可以请医生或营养专家根据自身升高,年龄,体重活动强度计算每天需要摄入的总热量,然后根据处于妊娠早期,中期,晚期做出相应调整,计算类,蛋白质,脂肪三类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并严格按照分布原则安排到饮食中去。

尿病制不好的后果

尿病患者的血异常不仅表现为总体血水平的升高,同时还伴有血波动幅度的增大。研究显示,严格的血制对于预防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血过度波动对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多项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结果均支持血波动是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近年的研究表明,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不仅与整体血水平的升高密切相关,而且与血波动性(即忽高忽低)也有密切关系,血波动性越大,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预后越差。因此,在严格制高血的同时,还应尽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