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推拿治疗关节的方法
中医推拿治疗关节的方法
中医推拿法可以有效的缓解膝关节炎的疼痛。
每当天气转换,刮风下雨,你是否感到膝关节酸痛不适;上下楼梯时,你是否感到膝关节疼痛;你的膝关节是否经常有弹响声……如果出现上述症状,那么有可能患了膝骨关节炎。
中医认为,膝骨关节炎源于感受寒湿,经脉阻滞,经络不通,故又叫“老寒腿”,以膝关节的疼痛,打软,屈伸不利,有弹响声,甚至畸形为主要临床表现。
膝骨关节炎患者在膝关节受损的早期,就存在步态的异常,而X线等影像学检查只是静态地观察受损膝关节的病情,尚不能看出早期膝关节的病变。步态分析技术能够动态、客观、定量地评定人体步行功能,特别是对下肢的骨、关节、肌肉和韧带的正常度做出客观的评价,全面反映患膝关节的功能状态,对膝骨关节炎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推拿治疗小儿尿床有哪些注意
病因病机
小儿“尿床”为肾气不足,下元虚冷或病后体弱,脾肺气虚致三焦气化不利,肺、脾、肾三经之气不固,膀胱失约而成。少数患儿因肝经湿热,疏泄失常,火热内迫,热迫膀胱,膀胱不藏而引起。
西医学认为兴奋、惊恐、过度疲劳,或对新环境不适应而精神紧张,或缺乏照顾及训练,或膀胱容量小等原因均可导致膀胱括约肌功能失调而发生“尿床”。其中约有10%的患儿具有遗传倾向。
如果您在寻求治疗小儿“尿床”的方法时,不妨选择最简单有效地中医推拿疗法治疗小儿“尿床”。具体如下:
1.中医推拿治疗小儿尿床的原则
该病的治疗原则为温肾固涩。虚证辅以健脾益气,实证佐以疏肝清热。
2.中医推拿治疗小儿尿床的基本操作
患儿取家长抱坐位或仰卧位:补肾水300次;用全掌摩全腹,尤以下腹部为主,约5~8分钟;按揉气海、丹田、中极、三阴交,每穴约半分钟。
3.中医临床辨证以下元虚寒者为多,即:肾阳不足、肾虚寒。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补肾水300次,揉肾顶300次,推三关100次,揉外劳宫100次;用较为轻柔的手法逆时针方向摩全腹延长到10~15分钟,按揉神阙、气海、丹田、中极,每穴约半分钟;揉龟尾200次,推上七节骨100次;擦命门、肾俞、八髎,以透热为度。
小儿咳嗽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小儿推拿治疗小儿推拿治疗是指通过中医推拿疗法来治疗小儿咳嗽相关症状。目前比较知名的小儿推拿诊所有上海康尧小儿推拿、青岛小儿推拿、北京玉明小儿推拿、陕西咸阳彩虹医院儿保科。2、中医中药治疗当小儿出现流清涕,身稍热,咽不适,食欲减时,可服用保元丹、至宝锭等小丸药,每服一丸,每日三次。如果服用一天后,病情加重,即需停药,及时到医院诊治。如果小儿咳嗽是阵发性的干咳、用抗生素无效,伴有咽喉痒、不伴发热,怕冷空气怕烟雾,夜间加重,那就可能是过敏性咳嗽。小儿低烧,鼻塞流涕,轻咳等,可服用妙灵丹,每服一丸,每日二次。小儿身热、咽红、声哑,病情较前加重,可加用小儿清咽冲剂、小儿感冒冲剂。小儿突然发热,可用些小儿清热冲剂。如热度较高,且有高热惊厥史的小儿,可先用紫雪散。如大便干结可用牛黄清热散一次。对于因感冒,不发烧而咳嗽的患儿,可用儿童清肺口服液,儿童咳液等治咳糖浆,可控制咳嗽病情的发展。以上病情不缓解即需到医院请儿科大夫诊治为佳。此外,这些儿科常用呼吸道中成药,不可长期服用,也不可乱用,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民间“有病无病至宝锭”的说法其实并不科学,如果长期服用以上药物,会伤及小儿脾胃。3、西医治疗关键是查清咳嗽的原因才能正确治疗。是呼吸道细菌感染应该用抗生素;是呼吸道病毒感染应该采用抗病毒药物;由于超过2个月的慢性咳嗽的大多数是过敏性咳嗽,应该采用消除呼吸道过敏性炎症为主;如果合并过敏性鼻炎,就可能是过敏性鼻支气管炎,应该脱敏治疗为主。
中医怎么按摩治疗中风偏瘫
偏瘫中医学称为“中风”、“卒中”、“偏枯”。它是急性脑血管病(高血压)的一个常见症状。轻度偏瘫病人尚有一定的活动能力,严重者常卧床不起,丧失生活能力。
发生偏瘫的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本病是为风所害。《诸病源候论》指出:“中风者风气中于人也。”不论是外感之风或者内动之风,必以肝木为之内应。肝喜条达,肝阳易升,肝气以疏泄为顺。若肾阴不足,或肝血亏损,则可致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气血逆乱,上扰清窍,神明不能自主,故病人出现意识模糊,神志不清。肝主筋藏血,血虚阴亏,筋脉失养,因而口眼歪斜,舌强语涩,肢体偏废不用。
治疗应以“治痿独取阳明”为指导,重点在手、足阳明经施术,其次是膀胱经。
1.病程在半年以内者为初期,治以活血化瘀为主;
2.半年以上者为后期,治以补益气血为重,以扶正固本、强筋壮骨。
3.病程若在一年以上者,则推拿效果较差。
提醒:中医推拿治疗中风偏瘫时间较长,故在治疗过程中应视病情的变化而改变手法的刺激量、操作时间和重点部位等,具体如下:
1.中医推拿治疗中风偏瘫治疗原则:舒筋通络,行气活血。
2.中医推拿治疗中风偏瘫基本操作:手法:滚、按、揉、搓、擦等法
(1)头面及颈项部操作:患者取坐位、仰卧位或俯卧位。推印堂至神庭2~3分钟:依次一指禅推印堂、睛明、阳白、鱼腰、太阳;四白、迎香、下关、颊车、地仓、人中等穴,往返1~2次,并配合抹、按、揉2~3分钟;扫散头部两侧(重点在少阳经)1~2分钟,拿五经1~2分钟,擦面部1~2分钟。
(2)上肢部操作:患者取坐位或侧卧位。沿患肢外侧、前侧、内侧往返掖2~3分钟,以肩关节、肘关节及其周围为重点,同时配合患肢外展和肘关节屈伸的被动活动;按揉曲池、尺泽、手三里、合谷等穴各一分钟;推抹腕部、手背、手掌各一分钟;理五指1~2分钟,同时配合腕关节及指间关节屈伸的被动活动;捻五指1~2分钟,配合拔伸手指一分钟。
(3)背部及下肢部操作:患者取俯卧位或仰卧位。自上而下按揉脊柱两侧2~3遍,重点在天宗、心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等穴;掖脊柱两侧2~3分钟;掖臀部、大腿后部和小腿后部各1~2分钟,以腰椎两侧、环跳、殷门、委中、承山及跟腱部为重点,同时配合腰部后伸和患侧髋关节后伸的被动活动。
3.中医推拿治疗中风偏瘫的施治方法
沿督脉和膀胱经自上而下推腰背部2~3遍;自上而下按揉膀胱经诸背俞穴2~3遍;推桥弓2~3分钟;擦腰骶部2~3分钟。或一指禅推、按揉上脘、中脘、下脘、气海、关元等穴各一分钟;摩腹2~3分钟;按揉百会、足三里等穴各一分钟;擦督脉2~3分钟。
大母手指疼应该怎么办
指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病,常年劳累,经过风、湿、寒慢慢的侵蚀,积累下了病跟。发病后疼痛难忍,导致不能正常活动关节,严重的还可能出现关节变形。
治疗关节炎的方法有很多,药物治疗,推拿治疗,膏药贴剂,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透明质酸钠、氨基葡萄糖、非甾体镇痛抗炎药等。
推拿治疗:祖国医学的推拿、针灸治疗在减轻骨关节炎症状方面有明显效果。
膏药贴剂:直接贴在病灶处,快速治疗,是一种立竿见影的方法。苗方通痹贴是龙氏民族医诊所选用苗岭地区珍贵药材研制而成,对祛风除湿,行气活血,化瘀通痹,通络止痛等多重奇效。
手术治疗:这个是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选用的,手术对人的而身体损害很大。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常见的一种症状,那就是大母手指疼,我们不能对这种症状不理不睬,应该积极的采用上文介绍的方法去治疗才行,希望上文介绍的信息对大家有帮助。
中医怎么推拿治疗脂溢性皮炎
中医推拿治疗脂溢性皮炎的原理
推拿治疗脂溢性皮炎的的原理是加强皮脂腺及汗腺的分泌,清除衰亡脱落的上皮细胞,改善皮肤代谢,增强机体的防卫功能;同时还能增强皮肤的光泽和弹性,延缓皮肤的衰老。通过全身经络传导,调整气血和脏腑功能,从而达到防治脂溢性皮炎的目的。
中医推拿治疗脂溢性皮炎的方法及步骤:
脂溢性皮炎的发生与肾阴不足,相火妄动,或肺胃血热上冲,热毒不得疏通,而致局部新陈代谢与血液微循环发生障碍所致。所以在选择推拿治疗时,应根据经络的走向,正确掌握推拿手法和穴位。
中医推拿治疗脂溢性皮炎具体为:
1.用拇指推脾经、肺经、心经、肾经、天河水各100次。
2.用拇指点揉血海、阴陵泉、三阴交各2分钟。
3.用拇指点揉足三里、丰隆穴各2分钟。
4.用拇指点压曲池、合谷各2分钟。
专业人士提醒:在采用中医推拿治疗脂溢性皮炎时一定要在专业中医医师操作下进行,不可盲目相信别人及自行治疗,以求满意疗效。
中医怎么按摩治疗中风偏瘫
发生偏瘫的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本病是为风所害。《诸病源候论》指出:“中风者风气中于人也。”不论是外感之风或者内动之风,必以肝木为之内应。肝喜条达,肝阳易升,肝气以疏泄为顺。若肾阴不足,或肝血亏损,则可致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气血逆乱,上扰清窍,神明不能自主,故病人出现意识模糊,神志不清。肝主筋藏血,血虚阴亏,筋脉失养,因而口眼歪斜,舌强语涩,肢体偏废不用。
治疗应以“治痿独取阳明”为指导,重点在手、足阳明经施术,其次是膀胱经。
1.病程在半年以内者为初期,治以活血化瘀为主;
2.半年以上者为后期,治以补益气血为重,以扶正固本、强筋壮骨。
3.病程若在一年以上者,则推拿效果较差。
提醒:中医推拿治疗中风偏瘫时间较长,故在治疗过程中应视病情的变化而改变手法的刺激量、操作时间和重点部位等,具体如下:
1.中医推拿治疗中风偏瘫治疗原则:舒筋通络,行气活血。
2.中医推拿治疗中风偏瘫基本操作:手法:滚、按、揉、搓、擦等法
(1)头面及颈项部操作:患者取坐位、仰卧位或俯卧位。推印堂至神庭2~3分钟:依次一指禅推印堂、睛明、阳白、鱼腰、太阳;四白、迎香、下关、颊车、地仓、人中等穴,往返1~2次,并配合抹、按、揉2~3分钟;扫散头部两侧(重点在少阳经)1~2分钟,拿五经1~2分钟,擦面部1~2分钟。
(2)上肢部操作:患者取坐位或侧卧位。沿患肢外侧、前侧、内侧往返掖2~3分钟,以肩关节、肘关节及其周围为重点,同时配合患肢外展和肘关节屈伸的被动活动;按揉曲池、尺泽、手三里、合谷等穴各一分钟;推抹腕部、手背、手掌各一分钟;理五指1~2分钟,同时配合腕关节及指间关节屈伸的被动活动;捻五指1~2分钟,配合拔伸手指一分钟。
(3)背部及下肢部操作:患者取俯卧位或仰卧位。自上而下按揉脊柱两侧2~3遍,重点在天宗、心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等穴;掖脊柱两侧2~3分钟;掖臀部、大腿后部和小腿后部各1~2分钟,以腰椎两侧、环跳、殷门、委中、承山及跟腱部为重点,同时配合腰部后伸和患侧髋关节后伸的被动活动。
3.中医推拿治疗中风偏瘫的施治方法
沿督脉和膀胱经自上而下推腰背部2~3遍;自上而下按揉膀胱经诸背俞穴2~3遍;推桥弓2~3分钟;擦腰骶部2~3分钟。或一指禅推、按揉上脘、中脘、下脘、气海、关元等穴各一分钟;摩腹2~3分钟;按揉百会、足三里等穴各一分钟;擦督脉2~3分钟。
提醒偏瘫患者推拿治疗应注意以下事项:
1、开始治疗的时间越早越好:一般来说,只要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即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平稳,就可以开展中医推拿治疗。
2、推拿力度要适中,体形肥胖者力度易偏大、体型瘦弱者力度易偏小。
3、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有活动能力者应配合进行日常生活锻炼:鼓励病人自己做事,如更衣、梳洗、进食等。减少其对家庭的依赖,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4、注意日常保健:按时服药,规律起居,保持平稳的情绪和开阔的胸怀。可适量进食具有防治血栓形成的中医药膳食疗方,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过劳。
5、不穿过紧过小的衣服,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和肢体活动。
宝宝咳嗽嗓子哑了怎么办
1、小儿推拿治疗
小儿推拿治疗是指通过中医推拿疗法来治疗小儿咳嗽相关症状。目前比较知名的小儿推拿诊所有上海康尧小儿推拿、青岛小儿推拿、北京玉明小儿推拿。
2、中医中药治疗
当小儿出现流清涕,身稍热,咽不适,食欲减时,可服用保元丹、至宝锭等小丸药,每服一丸,每日三次。如果服用一天后,病情加重,即需停药,及时到医院诊治。
孩子总咳嗽怎么办才好?如果咳嗽是阵发性的干咳、用抗生素无效,伴有咽喉痒、不伴发热,怕冷空气怕烟雾,夜间加重,那就可能是过敏性咳嗽。 小儿低烧,鼻塞流涕,轻咳等,可服用妙灵丹,每服一丸,每日二次。
小儿身热、咽红、声哑,病情较前加重,可加用小儿清咽冲剂、小儿感冒冲剂。
小儿突然发热,可用些小儿清热冲剂。如热度较高,且有高热惊厥史的小儿,可先用紫雪散。如大便干结可用牛黄清热散一次。
对于因感冒,不发烧而咳嗽的患儿,可用儿童清肺口服液,儿童咳液等治咳糖浆,可控制咳嗽病情的发展。
中医怎么辩证推拿治疗头痛
中医推拿治疗头痛的基本治法
(1)头面部操作:患者坐位或仰卧位,术者行一指禅“小8字”和“大8字”推法,反复分推3~5遍。继之指按、揉印堂、神庭、攒竹、鱼腰、太阳、百会、四神聪等穴,每穴约一分钟;结合抹前额3~5遍;从前额发际处拿至风池穴处做五指拿法,反复3~5遍。行双手扫散法约一分钟;指尖击前额部至头顶,反复3~6遍。
(2)颈肩部操作: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用一指禅推法沿项部膀胱经、督脉上下往返操作,结合揉、拨、推上述穴位3~5分钟。继之拿风池穴、项部两侧肌群、肩井各半分钟;在项、肩、上背部施以掖法约两分钟。
中医推拿治疗不同类型的头痛
(1)颈源性头痛:在颈项、肩及上背部的阿是穴处施以指揉、指拨、指推法3~5分钟,用力由轻到重,以患侧为主,注意点线、点面结合,必要时采用整复颈椎手法。
(2)外感头痛:在项背部太阳经施以掖法、一指禅推法,重点按揉风池、风府、肩井、大椎、肺俞、风门、定喘、曲池、合谷穴3~5分钟。擦背部两侧膀胱经,以透热为度。
(3)偏头痛:在太阳、头维穴区行一指禅推法,以较重力量按揉风池穴3~5分钟。
(4)内伤头痛:肝阳头痛指按揉肝俞、阳陵泉、太冲、行间,每穴约一分钟;推桥弓30次左右,两侧交替进行;扫散法操作加次。血虚头痛指按揉中脘、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膈俞,每穴约一分钟;掌摩腹部5分钟左右;擦背部督脉,以透热为度。痰浊头痛用一指禅推法推中脘、天枢穴各约两分钟;摩腹部5分钟左右;指按揉脾俞、胃俞、大肠俞、足三里、丰隆,每穴约一分钟。肾虚头痛指按揉肾俞、命门、腰阳关、气海、关元、太溪,每穴1~2分钟;擦背部督脉、腰髓部,以透热为度。瘀血头痛分抹前额1~2分钟;指按揉攒竹、太阳,每穴1~2分钟;指按揉合谷、血海、太冲,每穴约1分钟;擦前额部,以透热为度。
中医推拿治疗头痛的注意事项
1.头痛病因复杂,临床应首先辨病,结合辨证,在排除脑脓肿、脑血管疾病急性期、颅内占位性病变、脑挫裂伤、外伤性颅内血肿等颅内器质性疾病后施以手法治疗,一般均能缓解,尤以偏头痛、肌收缩性头痛、感冒头痛、高血压头痛疗效显著。病毒性脑炎、乙脑、流脑等,初期有类似外感头痛的症状,临床中要仔细辨别,如为脑病所致头痛,需中西医结合,及时治疗原发病变。
2.手法宜轻柔,渗透力要强。
3.可配合中药治疗。
提醒:在选择中医推拿治疗头痛时,建议您在中医师的辩证指导下进行,以获满意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