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产地和生长环境
山楂产地和生长环境
山楂
又名“山里红”“胭脂果”,属蔷薇科落叶小乔木。其树皮暗灰色,有浅黄色皮孔,小枝紫褐色,单叶互生或于短枝上簇生,叶片宽卵形,伞房花序,花白色,后期变粉红色,果实球形,熟后深红色,表面具淡色小斑点。
山楂树生于山谷或山地灌木丛中,其适应能力强,容易栽培,树冠整齐,枝叶繁茂,花果鲜美可爱,因而也是田旁、宅园绿化的良好观赏树种。传说过去欧洲人认为山楂可以阻挡恶魔和邪恶的魔术,所以山楂往往被种在院子和田野的边上作为屏障。
山楂果实酸甜可口,能生津止渴,除鲜食外,还可制成山楂片、果丹皮、山楂糕、红果酱、果脯、山楂酒等。山楂片和山楂果丹皮是最普通、最流行的食品。
山楂也可入药,有消食化积、活血散瘀的功效,自古以来就被视为养生食疗之佳品。在欧洲第一位记录山楂的药用作用的是1世纪时期的迪奥斯克里德斯。在美洲当地的印第安人也知道山楂的药用作用。中国药典《本草再新》也有记载:山楂,治脾虚湿热,消食磨积,利大小便。
山楂产地
山楂主产中国的山东、河北、河南、辽宁、山西、广西等省。其中广西的靖西县是大果山楂的原产地,各乡镇均有分布,那里有种植加工大果山楂悠久的历史和习惯。据1899年清《归顺州志》记载,靖西大果山楂产品远销国内及东南亚,市场名声在外。
山楂生长环境
山楂生于海拔400~1000米间的向阳山坡、杂木林缘、灌丛间、蔬林内。适应能力强,容易栽培,树冠整齐,枝叶茂繁,病虫危害少,花果鲜美可爱,因而也是田旁、宅园绿化的良好观赏树种。
山楂品种
山楂按照其口味分为酸甜两种。甜口山楂,外表呈粉红色,个头较小,表面光滑,食之略有甜味。酸口山楂又分为几个品种,包括歪把红、大金星、大绵球和普通山楂(最早的山楂品种)。歪把红,因其果柄处略有凸起,看起来像是果柄歪斜故而得名。歪把红山楂单果比正常山楂大。大金星,单果比歪把红要大一些,因成熟后表面有小点,故得名。口味最重,属于特别酸的一种。
大绵球,单果个头最大,酸度适中,食用时基本不做加工,保存期短。普通山楂,山楂最早的品种,个头小,果肉较硬,适合入药,市场上出售的山楂罐头的主要原料。
茄子的生长环境
温度
茄子喜高温,种子发芽适温为25~30 ℃,幼苗期发育适温白天为25~30 ℃,夜间15~20 ℃,15 ℃以下生长缓慢,并引起落花。低于10 ℃时新陈代谢失调。
光照
茄子对光照时间强度要求都较高。在日照长、强度高的条件下,茄子生育旺盛,花芽质量好,果实产量高,着色佳。
水分
门茄形成以前需水量少,茄子迅速生长以后需要水多一些,对茄收获前后需水量最大,要充分满足水分需要。茄子喜水又怕水,土壤潮湿通气不良时,易引起沤根,空气湿度大容易发生病害。
土壤
适于在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土壤中栽培。茄子对氮肥的要求较高,缺氮时延迟花芽分化,花数明显减少,尤其在开花盛期,如果氮不足,短柱花变多,植株发育也不好。在氮肥水平低的条件下,磷肥效果不太显著,后期对钾的吸收急剧增加。
地皮菜的生长环境
地皮菜生存范围很广,对气温的适应幅度非常大,从寒冷的南极洲到炎热的沙漠,从5000米以上的雪山到火山熔岩流过的地方,都能生存、繁衍。耐旱性强,对土壤要求不高。许多连草都难以生长的地方也能旺盛生长,即使休眠几十年,一遇水又马上恢复生机。而且地皮菜喜钙,是多钙性土壤的指示植物,石灰岩喀斯特岩溶地区、北方黄土地区等但凡含钙丰富地区均有大量生长,在荒漠草原等含钙高污染小的地区拥有可观的生物量。
地皮菜的繁殖方法
地皮菜的繁殖方式主要是异形胞将藻丝隔成若干个小段,叫藻殖段,极易从异形胞处断离,每个藻殖段再通过细胞分裂长成长的丝状体,这种以藻殖段进行繁殖的方式也是营养繁殖的一种。
地皮菜的营养价值
地皮菜每100克含蛋白质15克,高于、木耳、银耳等,总氨基酸含量也高于木耳、猴头,另外含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51.2克、粗纤维3.9克、钙406毫克、磷157毫克、铁290毫克,均显著高于其他藻类,为儿童缺钙症的补充食物,对人体补铁养血也极为有利。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C是紫菜含量的19倍,此外尚含有海藻糖、蔗糖、半乳糖糖、果糖、木糖、甘露醇、山醇等多种营养成分。
地皮菜的食用方法
1、凉拌地耳:新鲜地耳250克,葱花适量。将地耳洗净,去杂,入沸水锅内焯一下,捞出沥水,装盘,加入精盐、酱油、葱花等,再淋上麻油拌匀即可。此肴具有清热明目的功效,适用于目赤红肿,夜盲,久痢等病症。
2、地耳豆腐:地耳10克,豆腐200克,香葱适量。先将地耳洗净,豆腐切小块入锅煮片刻捞出,锅中烧油,煸香葱花,入豆腐、精盐和适量水煮沸,最后加地耳炖至入味出锅。此肴具有清热益气,和中的功效,可辅助治疗脱肛病症。
3、地耳炒:地耳100克。韭菜25克。地耳、韭菜各洗净,沥干水:锅烧热放油。至油热投入地耳煸炒,将适量精盐,入味出锅待用,韭英(切段),入锅煸炒,加盐入味,再倒入地耳焖炒数分钟即可装盘。此肴具有益气补肾的功效,可辅助治疗脱肛.阳痿遗精,子宫脱垂等病症。
4、地耳烧肉鲜:地耳200克,15o克,姜、葱各适量。将地耳去杂洗净,猪肉洗净切片,锅烧热,投人猪肉片煸炒至水干,加入姜、葱、料酒、酱油煸炒,至肉熟透,再人精盐、白糖烧片刻,放人地耳和适量水,烧至人味,投少许味精即成。此菜具有补中益气的功效,适用于体倦乏力,脱肛,阴虚干咳,等病症。
石榴产地生长环境和品种
石榴产地
石榴原产于伊朗、阿富汗等小亚细亚国家。如今在伊朗、阿富汗和阿塞拜疆以及格鲁吉亚共和国的海拔300~1000米的山上,尚有大片的野生石榴林。
现在,中国、印度及亚洲、非洲、欧洲沿地中海均有石榴栽培,而以非洲最多。
我国石榴以产果为主的重点产区,有陕西省的临潼、乾县、三原等,安徽省的怀远、萧山、濉溪、巢县等,江苏省的苏州、南京、徐州、邳县等,云南省的蒙自、巧家、建水、呈贡等,四川省的会理地区等;另外,新疆叶城石榴,以果大质优闻名于世。
石榴生长环境
石榴喜光,有一定的耐寒能力,喜湿润肥沃的石灰质土壤,较耐瘠薄和干旱,怕水涝,生育季节需水极多。石榴的栽培主要有园林栽培、果树栽培、盆景和盆栽栽培等方式。露地栽培应选择光照充足、排水良好的场所。盆栽,宜浅栽,需控制浇水,宜干不宜湿。
石榴品种
目前,石榴主要有玛瑙石榴、粉皮石榴、青皮石榴、玉石子等品种。
杏的产地和生产环境
南太平洋上的岛国斐济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无癌之国”。而据科学分析,经常吃杏可能是斐济人无癌长寿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国,杏一直以果实早熟、色泽鲜艳、果肉多汁、风味甜美、酸甜适口等特色,在春夏之交的果品市场上占有重要位置,深受人们的喜爱。杏果实营养丰富,含有多种有机成分和人体所必须的维生素及无机盐类,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水果。杏还有良好的医疗作用,在中草药中居重要地位,主治风寒肺病,生津止渴,润肺化痰,清热解毒。
需要提醒的是,由于杏性温,一次不可食用过多,否则会上火。另外还需要注意:苦杏仁含有苦杏仁苷,可分解出毒性很强的氢氰酸。因此,如食用杏仁,须先在水中浸泡,并加热煮沸,使氢氰酸溶入水中或蒸发掉,而后才能食用。
产地
杏原产中国,遍植于中亚、东南亚及南欧和北非的部分地区。杏的产量以西班牙为最多,其次是伊朗、叙利亚、美国、法国、意大利。
杏在我国分布范围很广,除南部沿海及台湾省外,大多数省区皆有,其中以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青海、新疆、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江苏、安徽等地较多,其集中栽培区为东北南部、华北、西北等黄河流域各省。
生长环境
杏对土壤、地势的适应能力强,多种植在山坡梯田和丘陵地上,在800~1000米的高山上也能正常生长,在壤土、粘土、微酸性土、碱性土上甚至在岩缝中都能生长。杏树耐寒力较强,可耐-30℃或更低的温度,杏也耐高温,如新疆喀什等地,夏季最高气温℃仍能正常生长结果且品质佳。但杏树不耐水涝,地面积水3天就会烂根树死。
品种
杏的品种很多,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型:肉用型(食用果肉),也是主要类型;仁用型,果肉较少而口味较差,但仁大而适合食用(或药用);兼用型(榛杏)。其中,肉用型的品种主要有金太阳、凯特杏、红丰杏、新世纪杏、大棚王等,榛杏的著名品种有红金榛、沂水丰甜榛杏等。
栗子的生长环境
板栗对气候土壤条件的适应范围较为广泛。其适宜的年平均气温为10.5—21.7℃,如果温度过高,冬眠不足,就会导致生长发育不良,气温过低则易使板栗遭受冻害。板栗可以生长在潮湿的土壤,但不能受雨涝的彰响,如果雨量过多,土壤长期积水,极易影响根系尤其是菌根的生长。因此,在低洼易涝地区不宜发展栗园。板栗对土壤酸碱度较为敏感,适宜在PH值5—6的微酸性土壤上生长,这是因为栗树是高锰植物,在酸性条件下,可以活化锰、钙等营养元素,有利于板栗的吸收和利用。徐州地区处于黄滩海南缘,年平均气温为13.7一14.1℃,年降水782—946毫米,比较适宜粟树的生长发育。
苦瓜生长环境
1.温度:
温度控制苦瓜喜温,较耐热,不耐寒。种子发芽适于30-35℃,温度在20℃以下时,发芽缓慢,13℃以下发芽困难。在25℃左右,约15天便可育成具有4-5片真叶的幼苗,如在15℃左右则需要20-30天。在10-15℃时苦瓜植株生长缓慢,低于10℃则生长不良,当温度在5℃以下时,植株显著受害。但温度稍低和短日照,发生第一雌花的节位提早。开花结果期适于20℃以上,以25℃左右为适宜。15-25℃的范围内温度越高,越有利于苦瓜的生育——结果早,产量高,品质也好。而30℃以上和15℃以下对苦瓜的生长结果都不利。
2.光照:
苦瓜属于短日性植物,喜阳光而不耐荫。但经过长期的栽培和选择对光照长短的要求已不太严格;可是若苗期光照不足,会降低对低温的抵抗能力。海南北部冬春苦瓜遇低温阴雨天气影响,幼苗生长纤弱,抗逆性差,常易受冻害就是这个道理。开花结果期需要较强光照,光照充足,有利于光合作用,提高座果率;否则,易引进落花落果。
3.水分:
合适的土壤苦瓜喜湿而不耐涝。生长期间需要85%的空气相对湿度和土壤相对湿度。天气干旱,水分不足,植株生长受阻,果实品质下降。但也不宜积水,积水容易沤根,叶片黄萎,轻则影响结果,重则植株发病致死。
4.土壤养分:
苦瓜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广,从砂壤到轻粘质的土壤均可。一般以在肥沃疏松,保水、保肥力强的壤土上生长良好,产量高。苦瓜对肥料的要求较高,如果有机肥充足,植株生长粗壮,茎叶繁茂,开花结果就多,瓜也肥大,品质好。特别是生长后期,若肥水不足,则植株衰弱,花果就少,果实也小,苦味增浓,品质下降。苦瓜需要较多的氮肥,但也不能偏施氮肥;否则,抗逆性降低,从而使植株易受病菌浸染和寒冷为害。在肥沃疏松的中壤土里,增施磷钾肥,能使植株生长健壮,结瓜可以经久不衰。
青鱼生长环境
青鱼习性不活泼,通常栖息在水的中下层,食物以螺蛳、蚌、蚬、蛤等为主,亦捕食虾和昆虫幼虫。在鱼苗阶段,则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青鱼生长迅速,个体较大,成鱼最大的最大个体可达70千克。
多集中在食物丰富的江河弯道和沿江湖泊中摄食肥育,在深水处越冬。行动有力,不易捕捉。耗氧状况与草鱼接近,水中溶氧量低于1.6毫克/升时呼吸受到抑制,低
青鱼图片集(17张)
至0.6毫克/升时开始窒息死亡。在0.5~40℃水温范围内都能存活。
繁殖与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2~28℃。喜微碱性清瘦水质。主要摄食螺、蚬、幼蚌等贝类,兼食少量水生昆虫和节肢动物。日摄食量通常为体重的40%左右,环境条件适宜时可达60~70%。仔鱼体长7~9毫米时进入混合性营养期,此时一面继续利用自身的卵黄,一面开始摄食轮虫和无节幼虫;10~12毫米时,摄食枝角类、桡足类和摇蚊幼虫;体长达30毫米左右时食性渐渐分化,开始摄食小螺类。
马蹄的生长环境
荸荠属多年生草本水生植物,喜生于池沼中或栽培在水田里。它的繁殖采用球茎亦称果球进行无性繁殖。荸荠喜温爱湿怕冻,适宜生长在耕层松软,底土坚实的壤土中。在栽培上,要求有20—25厘米的耕作层,这样既利于球茎的生长发育,又不致球茎深钻 ,个体发育大小均匀整齐一致,也有利于掘收。耕层过粘,不利于球茎的膨大,腐殖质过多,球茎的含糖量降低,甜味差。它适宜在浅水中生长,在营养需求上,要求氮肥较少,磷肥较多。 在整个生长期中,要求有充足的光照。其全生育过程如下:
(一)萌芽:气温达10~15℃时,80%以上球茎可萌芽,同时抽生发芽茎,并向上抽生叶状茎,当幼苗有5~6根叶状茎时,便向下萌生新根。
(二)分蘖与分株:7月底~8月初移植的荠苗,3~5天返青后,发芽茎顶端的保质茎,向上抽生叶状茎,经不断分蘖,形成母株丛。9月下旬以后,气温下降明显,不再发生分蘖。因此,争取在适宜气温下,取得一定合理分株数,保证地上叶状茎的数量和质量,荸荠最好要在7月底移栽完,最晚的移植也不能迟于立秋。
(三)开花与结荠:当植株基本上停止分株分蘖,地上茎的同化物质便大量向地下贮藏器官即球茎运送,这时叶状茎顶端抽生穗状花序,进入始花期。与此同时,地下部也相应抽生结荠茎,地上开花盛期,也是地下结荠期。寒露(10月上旬)时球茎已成形,小雪(11月下旬)后,地上茎逐渐由上向下枯黄,球茎此时充分成熟。球茎皮色也由白色转变成黄棕色至红褐色。冬至(12月下旬)至小寒(元月上旬),球茎内糖分含量最高。
(四)对水、肥的要求:荠苗定植后,要求较高土温以利返青分蘖,宜灌浅水稳苗。随着分蘖分株增多,蒸腾量加大,应逐渐加深水层,促进地上茎群体形成。封行后灌深不,控制分蘖分株形成,提早结荠,球茎增多、增大,但应控制氮肥用量,防止徒长。荸荠整个生长期都不能缺水,如不徒长不应搁田断水,特别是球茎膨大期,更不宜缺水。 荸荠株丛多而大,结球荠期所需各种养分及同化物质也多,因此基肥要足。